2018年家电行业小米模式分析报告
2018年小米集团分析报告

2018年小米集团分析报告一、海外放量,IOT进击,2Q18单季收入增长68.3% (3)1、各板块业务多点开花,小米集团高速成长 (3)2、手机量价齐升,关注后续渠道建设带动国内市场增长提速 (4)3、电视及笔记本电脑爆发带动IOT收入翻倍增长 (6)4、广告业务成长是当前小米互联网变现主要方式 (6)二、汇率波动及促销影响毛利率,费用端高效保证净利率平稳 (7)三、构建国民科技生活生态圈,关注用户量级和产品边界持续拓展 8四、主要风险 (9)各板块业务多点开花,小米集团高速成长。
2Q18单季小米营452亿元,同比增长68.3%,单季归属净利润146.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1.2亿元(主要调整项为股权激励及优先股转普通股影响),同比增长25.1%。
1)2Q18小米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58.7%至305亿元。
总出货量同比增长44%至3203万部,ASP同比上升10.2%至952元。
其中海外市场出货量达到1740万部,同比增长142%,占比达到54.5%。
2)IOT及生活消费品收入翻倍增长至103.8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提升至22.9%。
智能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主要IOT产品销售爆发同比增长147%至41.8亿元。
期末小米IOT联网设备达到1.15万台,环比增长15%;其中170万小米用户拥有5台以上IOT设备,环比增长19%。
)3)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3.6%至39.6亿元,其中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9.6%至25亿元,在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中占比提升至62.5%。
期末MIUI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41.7%至2.07亿,季度单用户互联网收入贡献ARPU同比增长15.4%至19.1元。
汇率波动及促销影响毛利率,费用端高效保证净利率平稳。
2Q18小米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1.82pp至12.49%,其中手机和IOT产品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2.29pp。
主要由于小米上市前后及618促销增加,以及汇率波动影响(收入主要以人民币和印度卢比为主,成本主要手机零部件以美元结算为主)。
2018年小米分析报告

2018年小米分析报告2018年3月目录一、科技新贵:移动互联红利造就全球优秀科技龙头 (5)1、移动互联网浪潮推动科技生态巨头崛起 (5)2、看好小米公司长期发展潜力 (6)二、生态帝国:手机、生态链硬件、软件和服务、新零售 (8)1、智能手机:多因素推动市场份额稳固回升 (11)(1)发展历程:一波三折,重回增长通道,全球罕见 (11)(2)外围环境变化:渠道变迁、消费升级 (13)(3)重回增长背后:核心团队极强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能力 (14)2、MIUI:极致用户体验实现规模用户沉淀 (18)(1)MIUI基础功能:小米生态底层平台 (18)(2)MIUI成功基础:持续、稳定产品迭代实现极致用户体验,以及核心用户群沉淀积累 (19)(3)MIUI未来:小米生态底层连接器,围绕MIUI实现工具&软件、内容&应用服务等堆叠 (20)3、软件&服务:布局初具雏形,中长期战略储备 (20)4、硬件生态链:自主研发+生态链投资合作双轮驱动 (22)5、新零售:数据驱动,线上+线下有效融合 (26)三、未来看点:物联网和小米生态链企业 (28)1、业务生态:软硬一体化模式助力小米构筑长周期优势 (28)(1)业务生态:铁三角业务组合 (29)(2)业绩表现:生态协同效应持续凸显 (29)2、软件&服务:基于IoT平台构筑的数据优势,金融、云服务变现潜力最值得期待 (30)(1)基于IoT平台形成的丰富数据生态 (30)(2)米粉用户群体形成的庞大线上流量 (30)(3)云服务、金融业务变现潜力最值得期待 (31)3、硬件生态链&新零售:小米生态最具扩展性板块之一 (32)(1)硬件生态链:小米品牌背书,持续强劲扩张可期 (32)(2)新零售:数据驱动,最具效率的零售平台之一 (32)4、投资业务:远期最具价值和想象空间业务板块之一 (33)四、小米相关上市公司 (35)1、普路通:小米产业链繁荣受益者,ICT和医疗双线齐发 (35)2、开润股份:箱包代工第一股,2B、2C双引擎助力增长 (37)3、共达电声:万魔声学为最大股东,进入小米耳机生态链 (40)4、金山软件:国内互联网巨头,游戏+云高速成长 (42)5、华米科技:领跑可穿戴市场,借力小米建设自有品牌 (45)科技新贵:移动互联红利造就全球优秀科技龙头。
2018年家电行业小米模式分析报告

2018年家电行业小米模式分析报告2018年5月目录一、小米:硬件引流,生态变现 (4)1、铁人三项协同发展,构建核心商业模式 (5)2、生态链构建IoT,竹林模式滋养品牌生长 (8)二、“新模式”不改经营本质:生态链公司VS 传统家电 (11)1、产品端对比:物联网时代,主场回到传统家电 (11)(1)高性价比,少量SKU打造单品爆款 (11)(2)瞄准蚂蚁市场,大众产品品质化+高端产品大众化 (13)(3)定价采取假定成功原则,制造单品爆款 (14)(4)小米生态链产品PK传统家电龙头 (14)2、渠道端对比:小米引流有限,终将同场竞技 (16)(1)手机提供流量入口,米粉“加持”生态链 (16)(2)站稳线上自有平台,线下分销迅速拓展 (16)(3)精简渠道层级缩减费用,渠道广深度仍为弱势 (17)(4)小米生态链渠道PK传统家电龙头 (18)硬件引流,生态变现。
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及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核心商业模式为“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组成的铁人三项。
公司现阶段收入由硬件贡献,长远战略目标则是搭建起物联网生态,在硬件引流的基础上,通过高效的新零售渠道及物联网生态圈形成用户粘性,在后消费市场增加变现机会,即以硬件引流,通过生态变现。
硬件以微薄利润引流,服务贡献核心利润:截至2017 年末,公司智能手机业务占比已从2015 年降低10pct 至70%,互联网服务虽只占据8.6%的收入比例,却贡献了39%的毛利润。
我们认为公司所构想的生态模式正在逐步实现。
小米与生态链公司的关系为投资+孵化:“参股不控股,帮忙不添乱”。
“小米航母”与生态链公司互为价值放大器。
从小米养育生态链公司的初衷来看,战略层面而言,生态链布局物联网风口。
战术层面而言,生态链产品帮助延续小米的品牌生命。
而“小米航母”为生态链公司提供供应链支持、渠道支持、品牌支持、投融资支持;同时输出价值观,对生态链公司做产品定义、ID 设计及品质要求。
2018年零售业小米分析报告

2018年零售业小米分析报告2018年5月目录一、概览 (4)二、小米核心业务圈: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 (6)(一)硬件圈 (7)1、小米手机业务 (11)2、IOT和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14)(1)智能电视 (14)(2)笔记本电脑 (15)(3)小米智能音箱 (15)(4)小米智能路由器 (15)(二)互联网服务圈 (16)(三)新零售圈 (17)(四)小米生态链 (20)2018年5月3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提交IPO材料,此次IPO提交是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来全球资本市场上最大的一次,小米即将完成中考,作为以手机硬件起家的公司,小米顺利完成逆袭,打造了IOT 帝国,缔造了伟大的消费品公司。
小米无论从产品供应链效率,还是全渠道拓展,均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构筑核心护城河非一朝一夕,小米打造“硬件+新零售+互联网”的生态圈,对标亚马逊,降维打击,深入细分行业,本文主要就小米IPO说明书做梳理,并就相关数据做分析说明。
从零售角度来看,小米类似于COSTCO 以及阿尔迪,小米以供应链为抓手,秉持并坚守“低价高质”原则,打造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并实现长期稳定的营收增长,整体小米生态链拓品类,实现持续增长。
小米核心单品为智能手机,但整体营收占比在持续下降,IOT 及消费品类增速较快,IOT 及生活消费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小米顺利由一家手机制造公司转型为多品类全渠道服务型互联网企业。
小米涉及各个智能细分领域,同时开启全球化的策略,增长呈现全球化、多品类化。
从零售角度来看,小米正在复制欧美强供应链零售企业的成长轨迹,类似Costco 和阿尔迪。
与传统零售不同,小米结合互联网,打造“硬件+新零售+互联网”铁人三项生态圈,整体IOT 的市占率达到1.7%,位居全球首位,借助多品类全渠道的拓展,小米增长潜力空间较大。
小米核心业务包括三个部分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
硬件:小米硬件定位仍然偏中低端,硬件主要是手机、小米电视等,小米核。
2018年小米模式研究报告

2018年小米模式研究报告2018年5月目录一、小米简介及历程 (6)二、小米不变的价值观与变化的商业盈利模式 (8)1、小米: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9)(1)小米建立初期(2010-2011):软件+互联网,本质是一家软件公司 (10)(2)小米成名期(2011-2015):智能手机浪潮下小米手机大放异彩,软件+互联网+硬件模式成为消费电子公司 (12)①产品(Product)为王 (13)②价格(Price):实现高性价比的重要维度,低价保持竞争力,低毛利倒逼高效率 (15)③渠道(Place):自建线上销售渠道,节约成本,提升效率 (16)④营销推广(Promotion):依托粉丝和用户口碑,打造限时抢购、预售,注重粉丝运营。
(16)(3)小米新时代(2015-至今):物联网与消费升级袭来,小米建立起“硬件+互联网+新零售”铁人三项商业模式 (18)①小米拥有铁人三项的业务闭环,实现流量的不断变现 (21)②小米生态链和小米互为价值的放大器,形成小米生态系统 (24)③线上线下的新零售相互融合为小米的产品带来更多的流量 (29)2、小米商业模式:绕开BAT巨头强势领域,快速布局时代风口与行业空白,以期弯道超车 (31)3、小米的护城河和可持续 (33)(1)小米核心商业价值观具备优越性 (33)(2)小米在物联网时代具备先发优势,护城河有望形成 (34)三、从财务数据角度看小米的高效 (37)1、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对利润的影响 (38)2、小米盈利高速增长的本质:高效 (39)(1)生态链模式带来的高效 (39)①研发占收入比重较低较低系生态链高效模式所致 (39)②聚焦产品本身,降低费用率,提升生态链企业效率 (40)③对生态链企业“参而不控”,迅速壮大生态链产品品类提升效率 (41)④从运营指标看小米的高效 (42)(2)线下新零售模式带来的高效 (44)①进驻核心商圈提升流量 (44)②做好产品、丰富SKU提升转化率及客单价 (44)③线上向线下引流,提升转化率及复购率 (45)四、小米盈利模式:低利润率硬件+高利润率互联网服务 (45)1、小米盈利的基础:小米手机及其他硬件 (46)(1)高质低价下的成本领先战略 (47)(2)利用手机及IoT生活消费品实现规模化优势和集成化优势,持续控制成本 (48)2、小米盈利的重点:互联网服务 (50)(1)以广告收入为主的互联网服务业务 (51)(2)以游戏为主的互联网增值服务 (52)(3)其他增值类服务 (53)3、投资秉承参股不控股的战略,实现生态链企业的长远发展 (55)五、小米未来继续打造万物互联新格局,实现海外和新零售渠道的全面布局 (58)1、海外布局 (58)2、新零售扩张 (59)3、互联网服务 (60)4、物联网布局 (61)六、小米生态链解析 (62)1、第一阶段:利用小米的生态赋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63)(1)投资:小米坚持“参股不控股”的战略,给予生态链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间 (63)(2)孵化:小米为生态链企业赋能,复制小米成功模式 (64)2、第二阶段:生态链企业逐渐具备品牌势能,“破茧成蝶”发展自有品牌 (67)3、润米90分:不断积累自有品牌势能,显现细分龙头潜质 (67)4、华米科技:积极推进自有品牌发展,实现独立上市 (69)(1)多维度突破,逐步具备独立品牌势能 (70)5、Segway-Ninebot:并购巨头带来品牌独立势能提升 (71)(1)MORE:产品、渠道端差异化,提升品牌独立性 (72)6、云米科技:自建渠道、营销端增加品牌曝光度 (74)7、生态链企业自主品牌的发展路径 (75)七、小米产业链重点企业简析:开润股份 (76)1、B2C业务:公司未来发展重点,业绩快速增长有望超市场预期 (77)(1)润米:90分逐渐具备独立品牌势能,18年持续深化夯实市场地位 (78)(2)硕米:润米组织结构裂变,打造儿童出行品牌 (79)(3)泛出行品牌悠启U'REVO:组织结构裂变,源于新零售渠道扩张 (79)2、B2B业务:传统代工业务发展稳定,新用户开拓有望带来惊喜 (80)3、产业并购业务:新增板块,主要围绕五个方向,2018年预计上下游产业链并购与投资自有生态链产品公司是重点方向 (80)4、2017&2018Q1业绩靓丽 (81)八、风险因素 (82)1、品牌形象受损风险 (82)2、客户群体扩展和客户参与度不及预期 (82)本文从静态看商业价值观与动态看商业和盈利模式的新角度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小米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2)如何理解小米的商业模式?3)小米的护城河在哪里?能否持续?4)小米的盈利模式是什么?现在靠什么赚钱,未来靠什么赚钱?如何理解小米的商业模式?我们希望以“相对静止-运动”结合的框架解读小米:小米的商业模式是阶段性和动态的,而不变的是小米的价值观和商业理念,即效率。
2018年小米家电空气净化器行业智米科技分析报告

2018年小米家电空气净化器行业智米科技分析报告2018年7月目录一、智米科技:小米生态链在家电领域的生力军 (5)1、公司简介 (6)2、创始团队 (7)3、融资情况 (7)4、产品布局 (8)5、发展回顾 (9)二、初创期:立足空气净化器,抢滩性价比利基市场 (10)1、空气净化器行业存在利基市场 (11)(1)雾霾经济催生潜在刚需,适合发挥互联网人口红利 (11)(2)渗透率尚低+耗材更迭,空净行业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 (12)(3)市场竞争不充分,高质低价产品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13)2、增长率:背靠小米打造爆款,御风而行抢滩利基市场 (14)(1)品牌合作:借力小米,战略合作快速疏通研发-销售全环节 (15)(2)极致产品力:平价高质,实际体验更胜一筹 (16)(3)借力渠道和粉丝群:磨平与龙头差距,快速实现口碑发酵 (18)3、成长持续性:精准定位+持续创新构筑空净业务护城河 (19)(1)产品: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和偏好,持续引领行业创新并从中受益 (20)(2)渠道:多元化自营渠道布局+小米线下布局提速 (21)(3)用户粘性:高保有量下耗材更替形成需求粘性,为空净业务持续造血 (21)三、成长期:空净业务价值提升+新兴业务增量发展 (22)1、空气净化器:量价齐升,细分市场开拓提升渗透率 (23)(1)功能型细分市场再开拓,智米持续引领技术升级 (23)(2)龙头地位稳固,受益于行业格局的进一步改善,销量有望持续提升 (24)(3)技术升级带来均价提升 (25)2、新兴业务:利基市场逻辑再演绎,构筑智能环境电器生态圈 (25)(1)行业特性:电子坐便器、电风扇、加湿器格局相对较差,成长性较好 (26)②成长性:电风扇、加湿器、电暖器品质化升级,空调渗透率提升带动行业快速发展,电子坐便器、新风系统大众化普及 (28)(2)智米破局能力:加湿器、电子坐便器和电风扇行业破局能力更强。
(29)①破局驱动力:产业升级的直接驱动力来自消费升级和消费者教育 (29)②破局壁垒:渠道壁垒、技术壁垒和制造壁垒是智米需要面对的 (30)(3)智能马桶盖: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发展空间广阔 (31)①外因1:智能马桶盖行业互联网品牌稀缺,行业产品价格结构不合理 (32)②外因2:中国智能马桶盖渗透率极低,提升空间广阔 (33)③内因:单品受众尚窄,新品加推量价均存提升空间 (34)(4)直流变频电扇:市场份额尚低,行业未来转型空间庞大 (34)①短期:品质出众,规模化降低成本+新品加推,冠名米家 (35)②长期:高基数下转型空间庞大 (35)四、主要风险 (36)总体来说,智米科技在成立至今的4年间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2018年小米手机业务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2018年小米手机业务发展战略分析报告投资案件结论和投资建议小米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手机企业,且通过硬件IoT平台不断拓展用户及应用场景,巩固其品牌影响力,也为互联网服务增值提供了基础,其品牌价值延展性极高。
从2018年起,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出现下滑,手机市场规模增长空间在于成熟市场中高端机型以及新兴市场中低端机型,全产品线布局的小米手机在这两方面均已涉足。
原因及逻辑产品思路与时俱进。
在过去的8年的发展中,小米手机除了追求性价比,已通过MIX系列连续布局多项前沿黑科技,并持续走发烧路线。
在产品线设计上,适时推出千元机系列及高端旗舰机,丰富产品线。
公司具有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的发展思路。
小米的经营理念是与粉丝做朋友,其硬件业务通过高性价比和创新力吸引粉丝,形成硬件生态链。
物联网建立的难点之一是通讯标准化,小米通过自有产品和低价WiFi 模组形成了以手机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有望最早成就物联网及应用。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手机业务是小米起点,也是小米生态链的基石。
虽然小米着力发展IoT消费品,小米通过手机产品积累了第一批粉丝,而在其他智能终端产品出货尚未达10亿量级时,手机仍为聚焦小米粉丝的最大底盘业务。
目录1.起于手机,立于三足 (6)2. 小米手机业务战略特点 (7)2.1 择时推出精准差异化品牌 (8)2.2从性价比战略到重视黑科技 (8)2.3 轻资本的营销理念与销售策略 (12)2.4以本地化实现国际化战略 (14)2.5电子消费品平台型企业 (15)3.小米手机简史:不同定位,同样发烧 (16)3.1旗舰机系列,极致性价比时代 (16)3.2红米系列,让千元机品牌化 (20)3.3 MIX系列,以创新获奖无数 (23)4.产品结构仍有优化空间 (24)图表目录图1:小米手机全球市场份额逐步提升至7% (6)图2:小米集团三大业务构成(亿元) (7)图3:小米集团三大业务线毛利率(%) (7)图4:小米系列机型差异化定价 (8)图5:小米集团研发费用高增(百万元) (9)图6:小米5陶瓷后盖 (9)图7:小米Note 2曲面屏 (9)图8:小米MIX2全面屏概念 (10)图9:大尺寸屏幕从2018年以来成为趋势(百万只) (10)图10:小米MIX系列获得多项国际荣誉 (10)图11:小米推出国内首个品牌无线充电器 (11)图12:小米早期低成本的新媒体营销方式 (12)图13:小米直销收入增长遇瓶颈,分销渠道快速增长(亿元) (13)图14:2018Q3,小米智能手机主要出货区域为中国、印度、印尼(只) (14)图15:小米在印度市场份额提升至30%(百万部) (15)图16:小米产品线发展历程 (15)图17:以手机为核心的小米硬件物联网平台 (16)图18:小米手机1S (17)图19:小米手机2 (17)图20:小米Note (18)图21:小米Max (19)图22:小米手机note 2 (19)图23:小米8 (19)图24:红米Pro (21)图25:红米4 (21)图26:几款千元机摄像头对比 (22)图27:红米6 Pro (22)图28:小米MIX (23)图29:小米MIX 2 (23)图30:全球手机市场以均价提升带动市场规模提升 (24)图31:小米在印度销售均价略低于市场均价(美元) (24)图32:小米各价位机型销量情况(百万台) (25)图33:小米Inhouse产品占比仍然较低 (25)1.起于手机,立于三足小米起于手机业务。
2018年小米模式分析报告

2018年小米模式分析报告2018年5月目录一、从Costco看小米模式内核 (6)1、Costco:产品引流,会员费盈利 (6)2、小米:硬件引流,互联网服务盈利 (9)二、小米模式内核详解 (11)1、顺着流量的方向看 (11)(1)只为手机产品请代言人——核心硬件:高性价比保障引流能力 (11)(2)留住用户——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扩张产品线,强化粘性 (13)(3)流量转化为利润——互联网服务:商业模式的利润中心 (16)(4)小结:每用户贡献收入、毛利分解 (17)(5)海外市场:纵向复制国内模式 (18)2、低成本竞争力的来源 (19)(1)低成本战略:性价比的源泉 (19)①减少SKU,实现标准化 (19)②简化设计 (20)③规模效应 (21)④提升良品率,降低维修成本 (22)(2)新零售:高效实现渠道扩张 (22)①线上渠道:转化率接近天猫、苏宁 (23)②线下渠道:多因素决定其高坪效 (24)三、对于小米模式的思考 (27)1、小米能走多远 (27)2、对传统家电企业的启示 (28)(1)小米模式的崛起 (28)(2)对家电企业而已 (29)从Costco看小米模式内核。
关于小米的商业模式,相信你已经听过很多对铁人三项、小米生态链的分析,今天我们讲点不一样的。
在这么多创新模式之下,小米模式的内核是什么?小米CEO雷军曾说,有三家企业的范例对他创建小米影响深远,Costco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从Costco切入,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具有极高相似度:Costco的商业模式为:产品引流、会员费盈利;而小米的模式可概括为:通过低盈利高性价比的核心品类引流,扩大极赋竞争力的品类提高用户粘性,通过互联网服务盈利。
小米模式内核详解之一:顺着流量的方向看我们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具体分析小米模式的内核。
(1)为什么小米只为手机产品请代言人?因为在小米模式中,高性价比的手机作为核心硬件为其主要引流方式,随着智能手机普及高峰逝去,手机的新流量变贵,小米手机也需加大营销投入来保证引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家电行业小米模式分析报告
2018年5月
目录
一、小米:硬件引流,生态变现 (4)
1、铁人三项协同发展,构建核心商业模式 (5)
2、生态链构建IoT,竹林模式滋养品牌生长 (8)
二、“新模式”不改经营本质:生态链公司VS 传统家电 (11)
1、产品端对比:物联网时代,主场回到传统家电 (11)
(1)高性价比,少量SKU打造单品爆款 (11)
(2)瞄准蚂蚁市场,大众产品品质化+高端产品大众化 (13)
(3)定价采取假定成功原则,制造单品爆款 (14)
(4)小米生态链产品PK传统家电龙头 (14)
2、渠道端对比:小米引流有限,终将同场竞技 (16)
(1)手机提供流量入口,米粉“加持”生态链 (16)
(2)站稳线上自有平台,线下分销迅速拓展 (16)
(3)精简渠道层级缩减费用,渠道广深度仍为弱势 (17)
(4)小米生态链渠道PK传统家电龙头 (18)
硬件引流,生态变现。
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及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核心商业模式为“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组成的铁人三项。
公司现阶段收入由硬件贡献,长远战略目标则是搭建起物联网生态,在硬件引流的基础上,通过高效的新零售渠道及物
联网生态圈形成用户粘性,在后消费市场增加变现机会,即以硬件引流,通过生态变现。
硬件以微薄利润引流,服务贡献核心利润:截至2017 年末,公司智能手机业务占比已从2015 年降低10pct 至70%,互联网服务虽只占据8.6%的收入比例,却贡献了39%的毛利润。
我们认为公司所构想的生态模式正在逐步实现。
小米与生态链公司的关系为投资+孵化:“参股不控股,帮忙不添乱”。
“小米航母”与生态链公司互为价值放大器。
从小米养育生态
链公司的初衷来看,战略层面而言,生态链布局物联网风口。
战术层
面而言,生态链产品帮助延续小米的品牌生命。
而“小米航母”为生态链公司提供供应链支持、渠道支持、品牌支持、投融资支持;同时输
出价值观,对生态链公司做产品定义、ID 设计及品质要求。
生态链
公司中目前涉及到家电领域且有产品推出的公司包括云米、智米、纯米、石头科技及yeelight 等,每家公司基本有1-2 样产品冠名“小米”或“米家”品牌。
“新模式” 不改经营本质。
因此我们从产品端及渠道端对比传统
家电企业及小米生态链公司。
相较互联网时代,以“物”为基础的物联网时代,主场反而回到传统家电企业。
物联网时代把握后消费市场的
一个关键在于,流量接入口由移动端拓展至各种物件如冰箱、洗衣机。
而物联网实际上以“物”为基础,在屏幕植入,互联互通这些技术对传统厂商或互联网企业而言都已经不是难事时,从消费者决策角度来考虑,传统厂商与互联网企业在硬件PK 中胜率更高,主场反而回到传统家电企业。
产品端来看,小米生态链产品在品类选择上避开传统家电锋芒,而在家电中推广较成功的品类更满足“高端产品大众化”。
在大家电领域如冰空洗,一则小米本身没有推出冠名“小米”或“米家”的大家电产品,因此产品不能完全借力小米的流量优势;二则长更换周期+低频技术迭代使传统家电已形成强大品牌力及稳固格局,龙头均拥有多层次产品线及价格带,对小米而言进入壁垒及冲击难度更高。
产品品控及创新上,与二线品牌OEM 合作的小米在品质控制及产品创新上皆不及传统家电一线品牌,硬件PK 中难以获胜,尤其在大家电领域难以撼动传统大家电。
渠道端来看,渠道拓展上两者无本质区别,生态链企业最终仍将和传统家电站在同一赛道竞争。
生态链公司能依托小米进行的引流有限,后期将直面传统家电在上游供应及线下渠道的优势。
目前来看,
线下渠道网点密集且销售服务安装一体化的白电受影响会较小,试错成本低且线上销售比例更高的小家电部分品类可能受到一定冲击。
一、小米:硬件引流,生态变现
小米集团招股说明书中,创始人及董事长雷军在公开信中开宗明义: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及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