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电路 A、简单串并联组合电路1
《电路串联和并联》课件

05
实验操作
串联电路实验操作
准备实验器材
准备电池、开关、灯泡 、导线等必要的实验器
材。
连接串联电路
按照电路图将灯泡、开 关、电池等元件串联起 来,形成一个闭合的电
路。
检查电路连接
在接通电源之前,仔细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确保没有短路或断路
的情况。
观察实验现象
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 是否发光,记录实验现
串联电路的应用
串联电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如手电筒、收音机、电视机等 电器中的电池、灯泡、电阻器等 元件都是通过串联方式连接的。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实现分压和 限流,也常常采用串联电路的方
式。
在工业生产中,串联电路也被广 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自动化
生产线中。
02
电路并联
并联电路的定义
总结词
并联电路故障排查
总结词:分路排查
详细描述:并联电路中,故障的排查通常采用分路排查的方法。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因此可以逐个检查各支路 电压是否正常,从而确定故障位置。
故障排查工具介绍
总结词:专业工具
详细描述:在进行电路故障排查时,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如万用表、示波器等。这些工具可以 帮助检测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从而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
并联电路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分别流经每一 个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负极。电流 路径有若干条。
电压变化
串联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 电源电压。总电压不变,各用电器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并联电路
由于电流路径有若干条,所以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 于电源电压。总电压不变,各用电器电压相等。
由两个或多个元件的两端分别连 在一起所组成的电路。
第九章 电路 A 简单串联、并联电路

3.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四、典型实例 1.(全国B)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 图线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等 于 [ A ] (A)1 :3 (B)3:1 (C)1: 3 (D) 3 :1
2.(全国B)一个标有”220V 60W”的白炽灯泡, 加上的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 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图中给出的 四个图线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 ACD
(3)电阻关系:R=R1+R2+…+Rn
(4)电压分配:U1:U2=R1:R2(以两个电阻的电路为例)
(5)功率分配:P1:P2=R1:R2 (以两个电阻的电路为例)
2、并联电路 (1)电流关系:I=I1+I2+…+In (2)电压关系:U=U1=U2=…=Un (3)电阻关系:R=R1R2/(R1+R2) (以两个电阻的电路为例) (4)电流分配:I1:I2=R2:R1(仅适用两个电阻的电路) (5)功率分配:P1:P2=R2:R1 (仅适用两个电阻的电路)
(1)定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2)大小: 定义式:R=U/I 决定式:R=ρL/S
(3)电阻率:由导体的材料和温度决定。
二、电路的基本规律
欧姆定律
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时,I=U/R
三、电路的结构与特性
1、串联电路 (1)电流关系:I=I1=I2=…=In
(2)电压关系:U=U1+U2+…+Un
第九章 电路 A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上海市向明中学
严城
一、电路状态的描述
1、电流
(1)定义: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大小:I=q/t 说明:对于金属导体,I=nqSv (4)导体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导体内有自由电荷和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精选]沪科版物理高二上9A《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教案学案-
![[精选]沪科版物理高二上9A《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教案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b11b0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3.png)
[精选]沪科版物理高二上9A《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教案学案-高中数学、数学课件、高中数学教案、数学试卷试题、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九章A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第2课时)城桥中学程红莲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用“支路电流法”对串联、并联组合电路进行分析简化。
(2)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串联、并联组合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主动练习,感受“自主活动”这种形式的学习方式。
(2)通过把较复杂的组合电路进行简化,进一步认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与成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难点:对串联、并联组合电路进行分析简化。
三、教学资源(1)课件(2)学案四、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活动1复习引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活动2讲解倾听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定义和简化小结2、流程图说明活动5自主练习活动4示例讲解活动3自主练习活动1:复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引入课题。
活动2:讲解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定义,并对其进行等效简化。
活动3:学生练习,画出较复杂的组合电路的等效电路。
活动4:讲解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的例题。
活动5:学生练习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的题目。
小结:总结本节课讲的主要内容。
高中数学、数学课件、高中数学教案、数学试卷试题、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数学课件、高中数学教案、数学试卷试题、数学知识点总结3=1+1+1RRRR1:、11:=4I:I:IRRR111、:5P:P:P=:RRR、五、教学过程一、复习: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各是什么?串联电路的特点是:1、I1=I2=I32、U=U1+U2+U33、R=R1+R2+R34、U1:U2:U3=R1:R2:R35、P1:P2:P3=R1:R2:R3并联电路的特点是:1、U1=U2=U32、I=I1+I2+I3123123123123123二、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定义和简化1、定义:把用电器用串联和并联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的电路叫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讲义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讲义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从照明的灯泡到驱动各种电器的电源,都离不开电路。
那什么是电路呢?简单来说,电路就是电流通过的路径。
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等基本元件组成。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比如电池、发电机等;导线用来连接电路元件,传输电流;开关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用电器则是消耗电能来实现各种功能的设备,比如灯泡、电动机等。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其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单位是伏特(V)。
电阻则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单位是欧姆(Ω)。
二、简单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电路连接方式中的一种。
在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依次连接,就像串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
比如说,我们有两个灯泡和一个电池,如果把它们连成串联电路,就是先将电池的正极连接到第一个灯泡的一端,然后第一个灯泡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个灯泡的一端,最后第二个灯泡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这就意味着,通过每个元件的电流大小都是一样的。
因为电流只有这一条路径可走,没有别的“岔路”。
同时,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假设电池的电压是 6 伏,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是 3 欧和 6 欧,那么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第一个灯泡的电流是 6÷(3 + 6)= 067 安,第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就是 067×3 = 2 伏,第二个灯泡两端的电压就是 067×6 = 4 伏,总电压就是 2 + 4 = 6 伏。
另外,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还是上面的例子,总电阻就是 3 + 6 = 9 欧。
串联电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如果其中一个元件出现故障(比如断路),整个电路就会停止工作。
三、简单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不同,并联电路有多条电流路径。
还是以两个灯泡和一个电池为例,如果要组成并联电路,我们把电池的正极同时连接到两个灯泡的一端,电池的负极同时连接到两个灯泡的另一端。
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课件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52021/3/52021/3/5M ar-215- 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52021/3/52021/3/5Fr iday, March 05,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52021/3/52021/3/52021/3/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5日星期 五2021/3/52021/3/52021/3/5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3月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52021/3/5Marc h 5, 2021
L4
L3
U
电路的识别
理想电流表短路 1、处理电表:
理想电压表断路 2、化简电路
非理想电表 均看作电阻
(1)定义法: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来的, 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
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电流流向法:电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 的方法。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 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 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只 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像这样的电
20189.A 简单串、并联组合电路(1)

9.A 简单串、并联组合电路(1)【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理解电流的定义2、理解电阻定律、欧姆定律3、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学习内容】核心问题一: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宏观角度:在用电器两端加 ,就会形成电流。
微观角度:电流的形成: 在外加电压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自由电荷:金属导体内是 ,电解液内是 、 。
电流的方向:规定 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内,电流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 。
一、电流1、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 。
2、定义式: ( 定义法)3、单位:安培符号:A 1A= C/s 4、标量:不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例1、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V ,2min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15C ,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大小是______A ,这段导体的电阻的阻值是______Ω。
+ -例2、在电解液槽内,插入两根金属棒,将一电源通过导线接到两棒上。
在t=10-3s的时间内,有3×1015个带电量为+2e的电荷和2×1015个带电量为-e的电荷,电解液槽中的电流强度。
核心问题二: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初中我们学过,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导体的和导体的有关。
二、电阻定律1、表述: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率成,导体的长度成,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
2、表达式:电阻率ρ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率,温度越低,电阻率。
当温度达到绝对零度时,电阻率降为。
例3、将一根延展性较好的电阻丝,长度拉长一倍,则其电阻会变为原来的几倍?3、电阻单位:欧姆符号:Ω核心问题三:电压、电流、电阻三者间有什么关系?三、欧姆定律1、表述:通过某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
2、表达式:判断:由欧姆定律知,导体的电阻R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流I成反比,对吗?答:。
3、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
在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元件等中欧姆定律____适用4、注意:(1)研究对象:式中的电压和电流针对“同一部分,同一时刻”的IUR。
第九章电路A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第九章 电路A 1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第1课时)【学习要求】1、知道电流的形成,掌握欧姆定律。
2、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分压作用,理解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分流作用。
3、理解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课前预习】 一、电流的形成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形成电流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流强度I =__________。
一般规定_________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若正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同时反向移动,则Q 应是两种电荷电量大小之和。
3、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 ,经过3分钟通过这个电阻横截面的电量是___________C 。
二、欧姆定律4、公式:I =________。
适用于_____________导电,但对________________不适用。
5、定值电阻的I-U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直线的斜率的倒数即为电阻R 的值。
6、有一段导体,当它的两端加上电压U=10V 时,导体中电流I=0.5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_Ω;若导体中的电流增大到10A 时,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Ω;若导体中无电流,则此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_Ω。
三、串联电路7、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
8、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它的阻值成_____________。
9、两个电阻R 1和R 2组成串联电路,已知R 1:R 2=1:3,则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强度之比I 1:I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___________;两个电阻上电压降之比U 1:U 2=___________。
四、并联电路10、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①各并联支路两端电压相等;②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③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A、简单串联、并联电路测试题

第九章 A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1、基本概念的回顾学生自主活动:填空电路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电源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
物理量物理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有关公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2、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移动的方向(B)在直流电源的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C)电流都是由电子的移动形成的(D)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是矢量2.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经过4min,通过该电阻的一个截面的电量是( ).(A)20C(B)50C(C)1200C(D)2000C自主活动:完成下面任务(用公式表示)(1)串联电路的性质(三个用电器以上)电流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电压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电阻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2)并联电路的性质(三个用电器以上)电流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电压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电阻关系:_________________3、练习3、电阻R1 =3欧,R2 =7欧,把它们串联接入电路时,电阻R1 两端的电压U1和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之比为___________;若把这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时,通过电阻R1 的电流I1和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之比为_________。
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30欧,则电阻R1与R3两端电圧之比U1 : U3= ;通过电阻R1与R3电流I1 : I3 = 。
R2R1R3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I
U II
U
规律: I
= I1 + I 2 = I 3
U = U I + U (其中U I = U1 = U 2) II
R1 ⋅ R2 R= + R3 R1 + R2
例3、如图电路中,R1 = 100Ω,a、c间电压为10V, c、b间电压为40V,虚线框内是一个未知阻值的 电阻,则a、b间总电阻为多少?
U = IR U R= I l R=ρ S (电阻定律)
注意因果关系 电阻的定义式 电阻的决定式
二.欧姆定律
4.伏安特性曲线
U I
0
I
0
U
k=R
1 k= R
乙两电阻的I-U关系如图所示 关系如图所示, 例1:甲、乙两电阻的 关系如图所示,把它们串 : 联后的I-U关系图线一定在图中 关系图线一定在图中( 联后的 关系图线一定在图中( ) I 甲
三、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
I
I1 I2
I3
R1
U1
U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2
R3
U3
规律: I
U
= I1 + I 2 + I 3
U = U1 = U 2 = U 3 1 1 1 1 = + + R R1 R2 R3
1 1 1 分流作用 I1 : I 2 : I 3 : ... = : : : ... R1 R2 R3
R1
a c
b
例4:如果要把三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连接到电压 为U的电源上,使每个电阻都有电流通过,可以 设计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通过计算分别求出三 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流过各个电阻的电流大小。
例2、关于并联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电阻阻值必小于每一只电阻阻值
)
B、其中一只电阻阻值增大时,总电阻阻值必减小 C、在并联一只电阻时,总电阻阻值必减小 D、拿掉一只电阻时,总电阻阻值必增大
三、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3.混联电路 混联电路
I
I2
R2 U 2
I1
R1
U1
I3
R3 U 3
−6
1mA = 10 A
一.电流的形成
4.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安培表)
二.欧姆定律
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它本身的电阻成反比
U 2.公式 I = R
3.说明 (1)I、U、R必须对应于同一段导体 (2)变式的理解
二.欧姆定律
3.说明 (1)I、U、R必须对应于同一段导体 (2)变式的理解 2
a
乙
b c
U
A、a区域 B、b区域 C、c区域 D、d区域
答案:C
三、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1.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
I
R1
R2
R3
I1
I2
I3
U1
U2
U3
U
规律: I
= I1 = I 2 = I 3
U = U1 + U 2 + U 3
R = R1 + R2 + R3
分压作用 U1 : U 2 : U 3 : ... = R1 : R2 : R3 : ...
第九章
电路
A、简单串、并联组合电路 、简单串、
知识回顾
物理量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公式
电压 电流 电阻 电功 电功率
U
伏 安 欧 焦 瓦
V A
I R
W P
Ω
J W
U I = R
W = UIt
P = UI
一.电流的形成
1.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就在导体中形 成了电流 2.电流形成的条件 (1)导体中有自由电荷 (2)导体两端有电压
一.电流的形成
2.电流的方向 (1)规定: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 正电荷定向移 正电荷 动的方向相同 相同 (2)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 负电荷 方向相反 相反
一.电流的形成
3.电流的大小
q (1)定义:I = t (2)单位: 安(A)
1A = 1c / s
mA
−3
uA
1uA = 1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