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通风系统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通风系统PPT课件

使用空气热回收技术
将排出的空气余热回收再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运用智能控制系统
运用智能控制系统对通风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06
CATALOGUE
建筑通风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型通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自然通风技术
利用自然风力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具有节能、 环保、无噪音等优点。
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舒适性原则
健康性原则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应首先考虑为人们提 供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包括适宜的温 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通风系统应能有效地过滤和排除室内空气 中的细菌、病毒、异味等有害物质,保证 室内空气的新鲜和健康。
节能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
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能 源的消耗,采用高效、低能耗的通风设备 和系统。
高湿度环境
对于高湿度环境,需要采用除湿 或调湿的通风系统。
高温环境
对于高温环境,需要采用降温或恒 温的通风系统。
密闭环境
对于密闭环境,需要采用强制换气 的通风系统。
05
CATALOGUE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通风系统的维护保养制度
01
定期检查
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系 统正常运行。
更换磨损部件
发展
未来的建筑通风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节能化和健康化,如通 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通过采用新型节能材 料和优化设计实现节能化,通过引入空气净化技术实现健康 化。
建筑通风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分类
根据通风动力不同,建筑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和 机械通风两大类。自然通风依靠自然界的风力、温差 等自然动力实现通风换气,而机械通风则依靠风机等 机械设备提供动力进行通风换气。
将排出的空气余热回收再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运用智能控制系统
运用智能控制系统对通风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06
CATALOGUE
建筑通风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型通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自然通风技术
利用自然风力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具有节能、 环保、无噪音等优点。
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舒适性原则
健康性原则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应首先考虑为人们提 供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包括适宜的温 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通风系统应能有效地过滤和排除室内空气 中的细菌、病毒、异味等有害物质,保证 室内空气的新鲜和健康。
节能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
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能 源的消耗,采用高效、低能耗的通风设备 和系统。
高湿度环境
对于高湿度环境,需要采用除湿 或调湿的通风系统。
高温环境
对于高温环境,需要采用降温或恒 温的通风系统。
密闭环境
对于密闭环境,需要采用强制换气 的通风系统。
05
CATALOGUE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通风系统的维护保养制度
01
定期检查
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系 统正常运行。
更换磨损部件
发展
未来的建筑通风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节能化和健康化,如通 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通过采用新型节能材 料和优化设计实现节能化,通过引入空气净化技术实现健康 化。
建筑通风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分类
根据通风动力不同,建筑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和 机械通风两大类。自然通风依靠自然界的风力、温差 等自然动力实现通风换气,而机械通风则依靠风机等 机械设备提供动力进行通风换气。
通风工程建筑通风ppt课件

50
51
全面通风又称稀释通风
一面将室外新颖空气送入室内,稀 释室内有害物的浓度以到达<工业企 业设计的卫生规范>,一面将室内污 染空气直接排至室外。
全面通风效果与室内气流组织〔进、 排风口的位置〕合理性有关
52
53
54
二、全面通风量确实定
1.为消除余热所需的通风量
GQ/C(tp ts) LG/
G z j 、G z p ——自然进、排风量kg/s G j j 、 Gjp——机械进、排风量
60
热量平衡
Q h G j jc tj G z jc tw Q f G j p c tj p G z jc tp 室 内 热 源 机 械 进 风 自 然 进 风 散 失 热 机 械 排 风 自 然 排 风
3) 进风口下面距室外地面普通不要低于2cm,以免吸 入地面灰尘。
4) 降温系统的进风口宜设在背阳的外墙上。
63
第五节 部分通风系统
一、部分通风概述 1.分类: 部分送风系统
由过滤器、送风机、风管、送风口等组成 部分排风系统 由吸气罩、风管、净化设备〔除尘器、气体吸收吸附 器〕、风机组成
64
65
1.运用范围:
一类高层建筑〔19层及以上〕,H>32m的二类高 层建筑〔10~18层〕 H>24m的公共建筑
81
2.部位:
①上述建筑的内走道〔L>20m〕、面积>100m2 可燃物较多房间 ②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 ③封锁避难层〔间〕
82
建筑设计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83
84
85
3.防排烟分区
L 0 .8 2 7 p 1 /b F K m 3/h
p ——门窗两侧的压差 p25~10Pa
51
全面通风又称稀释通风
一面将室外新颖空气送入室内,稀 释室内有害物的浓度以到达<工业企 业设计的卫生规范>,一面将室内污 染空气直接排至室外。
全面通风效果与室内气流组织〔进、 排风口的位置〕合理性有关
52
53
54
二、全面通风量确实定
1.为消除余热所需的通风量
GQ/C(tp ts) LG/
G z j 、G z p ——自然进、排风量kg/s G j j 、 Gjp——机械进、排风量
60
热量平衡
Q h G j jc tj G z jc tw Q f G j p c tj p G z jc tp 室 内 热 源 机 械 进 风 自 然 进 风 散 失 热 机 械 排 风 自 然 排 风
3) 进风口下面距室外地面普通不要低于2cm,以免吸 入地面灰尘。
4) 降温系统的进风口宜设在背阳的外墙上。
63
第五节 部分通风系统
一、部分通风概述 1.分类: 部分送风系统
由过滤器、送风机、风管、送风口等组成 部分排风系统 由吸气罩、风管、净化设备〔除尘器、气体吸收吸附 器〕、风机组成
64
65
1.运用范围:
一类高层建筑〔19层及以上〕,H>32m的二类高 层建筑〔10~18层〕 H>24m的公共建筑
81
2.部位:
①上述建筑的内走道〔L>20m〕、面积>100m2 可燃物较多房间 ②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 ③封锁避难层〔间〕
82
建筑设计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83
84
85
3.防排烟分区
L 0 .8 2 7 p 1 /b F K m 3/h
p ——门窗两侧的压差 p25~10Pa
建筑通风系统PPT课件

建筑通风系统ppt课件
目录
• 建筑通风系统概述 • 建筑通风系统的类型与原理 •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 建筑通风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CHAPTER 01
建筑通风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建筑通风系统是指为建筑物内部 提供新鲜空气并排除废气的系统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趋势
自动化控制
通过预设程序或远程控制,实现 通风系统的自动调节和开关,提
高运行效率和节能性。
数据分析和优化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通 风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 优化,提高系统性能和能效。
智能运维与管理
通过智能传感器和远程监控,实现 通风系统的故障预警、预测性维护 和远程管理。
能耗分析
评估通风系统的能耗,提出节能措施,如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实施智能控制等。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通风系统对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的影响,如空气质量、 噪声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
CHAPTER 04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01
定期维护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通风系统的
机械通风系统
1 2
机械通风系统的原理
通过机械(如风扇、鼓风机等)产生空气流动, 将室内空气排出,同时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
机械通风系统的优点
通风效果好,可调节性强,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3
机械通风系统的局限性
耗能较高,存在机械噪音和维护成本等问题。
CHAPTER 03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设计原则与流程
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的挑战
节能设计
目录
• 建筑通风系统概述 • 建筑通风系统的类型与原理 •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 建筑通风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CHAPTER 01
建筑通风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建筑通风系统是指为建筑物内部 提供新鲜空气并排除废气的系统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趋势
自动化控制
通过预设程序或远程控制,实现 通风系统的自动调节和开关,提
高运行效率和节能性。
数据分析和优化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通 风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 优化,提高系统性能和能效。
智能运维与管理
通过智能传感器和远程监控,实现 通风系统的故障预警、预测性维护 和远程管理。
能耗分析
评估通风系统的能耗,提出节能措施,如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实施智能控制等。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通风系统对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的影响,如空气质量、 噪声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
CHAPTER 04
建筑通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01
定期维护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通风系统的
机械通风系统
1 2
机械通风系统的原理
通过机械(如风扇、鼓风机等)产生空气流动, 将室内空气排出,同时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
机械通风系统的优点
通风效果好,可调节性强,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3
机械通风系统的局限性
耗能较高,存在机械噪音和维护成本等问题。
CHAPTER 03
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设计原则与流程
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的挑战
节能设计
建筑通风PPT课件

置换通风相对于混合通风的优点:
人员停留区空气品质好; 由于低速低紊流度送风,热舒适性好; 送风温差小,送风温度高,处理新风所需的能耗 降低约 20%; 送风温度高,过度季节免费供冷时段增加约 50%, 带来全年供冷能耗降低约 10%; 由于送风温度高,冷水机组的蒸发温度可提高, 冷水机组的能耗可降低约 3%; 由于仅需考虑人员停留区负荷,上部区域负荷可 不必考虑,设计计算负荷可减少10~40%;
3)利用烟囱实现自然通风 4)利用屋顶强化自然通风 5)利用双层围护结构强化自然通风
使用自然通风时的建筑条件
二、机械通风
风口:
风管:
风管:
风机:
机械通风类型对比:
三、置换通风
采用置换通风时, 新鲜空气直接从房间底部 送入人员活动区。由于送风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 度,送风在重力作用下先蔓延至地板表面,随后 在后继送风的推动和室内热源产生的热对流气流 的卷吸提升作用下由下至上流动,形成室内空气 运动的主导气流,最后在房间顶部排出室外。整 个室内气流分层流动,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室内温 度梯度和浓度梯度。
建筑通风
通风的目的、任务
目的: 创造一个具有良好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条件
的室内空气环境 任务: 1、把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 2、防暑降温 3、及时排除火灾中产生的有毒烟气
通风分类
按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不同分类:
自然通风系统:借助于自然压力,促使空气流动 机械通风系统:依靠风机产生压力强制空气流动
局部通风系统:控制局部空气环境
全面通风系统:稀释通风
按通风系统的气流组织形式不同分为:
混合通风系统 置换通风系统
自然通风
一、自然通风
在建筑物中,应用自然通风技术,充分体现了:
《通风与空调施工》课件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 应的技能和经验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 评估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 体系和制度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沟 通和协调
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 的质量符合要求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 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监控施工进度,及时发现 问题
调整施工进度,确保按时 完成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 工程质量
调试目的: 确保通风 系统正常 运行,满 足设计要 求
调试内容: 风量、风 压、噪音、 温度等参 数
验收标准: 符合设计 要求,满 足使用需 求
验收方法: 现场检查、 测试、记 录、评估 等
验收结果: 合格或不 合格,需 要整改或 不需要整 改
验收报告: 记录验收 过程、结 果和建议, 提交给相 关方
,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降低室内噪音 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
安全第一:确保施工安全,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质量至上:保证工程质量, 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进 度,确保按时完成
环保要求:遵守环保法规, 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通风系统组 成:送风系 统、排风系 统、空气净 化系统、空 调系统等
通风系统分 类:自然通 风、机械通 风、混合通 风等
自然通风: 利用自然风 压进行通风, 如窗户、门 等
机械通风: 利用机械设 备进行通风, 如风机、空 调等
混合通风: 自然通风和 机械通风相 结合,如新 风系统等
连接方式:采用焊接、螺栓 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PART FIVE
安全培训:定期进 行安全培训,提高 员工安全意识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培训-消防工程师

风阀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
可能是由于执行机构故障、连杆松动或阀片损坏等原因,需要检查 并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管道漏风或堵塞
可能是由于管道连接处松动、破损或积尘等原因,需要检查并紧固 或更换破损的连接处,清理积尘。
安全注意事项与应急处理措施
在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应遵循 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在发现故障时,应及时采取应 急措施,如关闭系统、疏散人 员等,以防止事故扩大。
设计原则
确保防排烟系统能够及时排除火灾产生的烟雾,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
设计流程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结构等因素,进行排烟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排烟 方式和设备,并进行详细设计。
防排烟系统的设备选型与配置
设备类型
包括排烟风机、送风机、阀门、消声器等设备,根据实际需 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规格。
详细描述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主要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风道、风机、防火阀等部分。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负责吸入新鲜空 气和排出有害气体和烟雾;风道则是空气的通道;风机则是驱动空气流动的动力源;防火阀则是在火灾时关闭, 防止烟雾扩散的关键部件。通过控制这些组成部分,可以实现不同的通风和防排烟需求。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建筑物内的空气流通,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同时将室内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排出室外。这对于人员安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 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排除有害烟雾,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总结词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通常由进风口、排风口、风道、风机、防火阀等部分组成,通过控制气流方向和风量大小实现 通风和防排烟功能。
应用案例三
总结词
地下车库的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车库的结构、车辆排放和通风条件等因 素,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烟雾,保障人员安全。
可能是由于执行机构故障、连杆松动或阀片损坏等原因,需要检查 并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管道漏风或堵塞
可能是由于管道连接处松动、破损或积尘等原因,需要检查并紧固 或更换破损的连接处,清理积尘。
安全注意事项与应急处理措施
在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应遵循 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在发现故障时,应及时采取应 急措施,如关闭系统、疏散人 员等,以防止事故扩大。
设计原则
确保防排烟系统能够及时排除火灾产生的烟雾,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
设计流程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结构等因素,进行排烟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排烟 方式和设备,并进行详细设计。
防排烟系统的设备选型与配置
设备类型
包括排烟风机、送风机、阀门、消声器等设备,根据实际需 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和规格。
详细描述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主要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风道、风机、防火阀等部分。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负责吸入新鲜空 气和排出有害气体和烟雾;风道则是空气的通道;风机则是驱动空气流动的动力源;防火阀则是在火灾时关闭, 防止烟雾扩散的关键部件。通过控制这些组成部分,可以实现不同的通风和防排烟需求。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建筑物内的空气流通,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同时将室内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排出室外。这对于人员安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 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排除有害烟雾,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总结词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通常由进风口、排风口、风道、风机、防火阀等部分组成,通过控制气流方向和风量大小实现 通风和防排烟功能。
应用案例三
总结词
地下车库的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车库的结构、车辆排放和通风条件等因 素,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烟雾,保障人员安全。
建筑设备培训课件(ppt 45页)

中庭的面积的5%。
建筑防、排烟
1.4机械排烟
方式:(1)局部排烟,(2)集中排烟
设置条件:
(,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
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2)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虽有直接自然通
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3)面积超过100 m²,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
区域积聚。
特定形式:
1)如果散发的有害气体温度比周围气体温度高,或车间发热设备影响产生上 升 气流时,无论有害气体浓度大小,均应采用下送上排气流组织方式。
2)如果没有热气流形象,散发的有害气体密度比周围气体密度小时,应采用 下 送上排的方式。 比周围气体密度大时。应从上下两个部位排出(通风量
上
为1/3L,下为2/3L)(有热处理过程时,上为2/3L,下为1/3L),中间部位将清 洁 空气直接送至工作地点。
n-换气次数,次/h V-房间体积,m3
1.建筑通风
五.局部排风系统
由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和风机等组成。 常用局部排风罩:密闭罩、外部吸气罩、吹吸式排风罩和接收罩等
密闭罩
通风柜Βιβλιοθήκη 上吸罩槽边吸气罩1.建筑通风
六.自然通风原理:
△在自然通风中,室内外两侧的压差称为余压。 (余压为正,窗孔排风;余压为负,窗孔进风。)
空气参数和卫生条件:
①供氧量(足够的新风) 温度 相对湿度 气流速度 ②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
有害蒸汽:质量浓度(mg/m3) 有害气体:体积浓度(ml/m3) 1ml/m3=1ppm
Y=(M×103C)/22.4×103 Y-有害气体的质量浓度,mg/m3 M-有害气体摩尔质量,g/mol C-有害气体体积浓度,mL/m3
建筑防、排烟
1.4机械排烟
方式:(1)局部排烟,(2)集中排烟
设置条件:
(,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
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2)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虽有直接自然通
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3)面积超过100 m²,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
区域积聚。
特定形式:
1)如果散发的有害气体温度比周围气体温度高,或车间发热设备影响产生上 升 气流时,无论有害气体浓度大小,均应采用下送上排气流组织方式。
2)如果没有热气流形象,散发的有害气体密度比周围气体密度小时,应采用 下 送上排的方式。 比周围气体密度大时。应从上下两个部位排出(通风量
上
为1/3L,下为2/3L)(有热处理过程时,上为2/3L,下为1/3L),中间部位将清 洁 空气直接送至工作地点。
n-换气次数,次/h V-房间体积,m3
1.建筑通风
五.局部排风系统
由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和风机等组成。 常用局部排风罩:密闭罩、外部吸气罩、吹吸式排风罩和接收罩等
密闭罩
通风柜Βιβλιοθήκη 上吸罩槽边吸气罩1.建筑通风
六.自然通风原理:
△在自然通风中,室内外两侧的压差称为余压。 (余压为正,窗孔排风;余压为负,窗孔进风。)
空气参数和卫生条件:
①供氧量(足够的新风) 温度 相对湿度 气流速度 ②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
有害蒸汽:质量浓度(mg/m3) 有害气体:体积浓度(ml/m3) 1ml/m3=1ppm
Y=(M×103C)/22.4×103 Y-有害气体的质量浓度,mg/m3 M-有害气体摩尔质量,g/mol C-有害气体体积浓度,mL/m3
建筑通风培训课件

1. 通风的任务
所谓通风就是把室内废气直接或处理后排出室外, 把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到室内,保证室内空气环境符 合卫生标准和生产工艺的要求,保证排放到室外的 废气符合排放标准。
2. 通风系统的§分2.1类通风的分类
通风
排风:把室内的污浊空气直接或 经净化后排至室外。
送风:把新鲜空气补充进来,从 而保持室内的空气条件,以保证 卫生标准和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第8章 建筑通风
学 习 了解通风的任务;掌握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方式;熟悉建筑通 目 风主要构件与设备;理解高层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划分原则, 标 掌握防烟排烟方式。
内容
8.1 通风工程任务与分类 8.2 自然通风 8.3 机械通风 8.4 通风主要构件与设备 8.5 建筑防排烟
8.1 通风工程任务与分类
8.3 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风压强制室内外空 气流动进行换气的通风方式。
按通风系统的作用范围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 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1、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是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使室内 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
(1)全面通风分类 1)全面送风
送风口
风道
空气处理室
风机
适用于室内对 送风有一定的 要求或需控制 室内有害物浓 度的情况。
热源
四、自然通风 1、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对于一幢建筑或者一间房间,如果它有两个开 口(门或窗等),而且空气在每个开口的两侧压力 不相同,那么在压差的作用下,空气就会在每个开 口处形成流动。
2.自然通风特点
优点:不消耗动力,简单、经济。 缺点:通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室内外温差,室
外风速、风向,门窗的面积、形式和位置等。因此 通风效果不稳定。
所谓通风就是把室内废气直接或处理后排出室外, 把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到室内,保证室内空气环境符 合卫生标准和生产工艺的要求,保证排放到室外的 废气符合排放标准。
2. 通风系统的§分2.1类通风的分类
通风
排风:把室内的污浊空气直接或 经净化后排至室外。
送风:把新鲜空气补充进来,从 而保持室内的空气条件,以保证 卫生标准和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第8章 建筑通风
学 习 了解通风的任务;掌握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方式;熟悉建筑通 目 风主要构件与设备;理解高层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划分原则, 标 掌握防烟排烟方式。
内容
8.1 通风工程任务与分类 8.2 自然通风 8.3 机械通风 8.4 通风主要构件与设备 8.5 建筑防排烟
8.1 通风工程任务与分类
8.3 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风压强制室内外空 气流动进行换气的通风方式。
按通风系统的作用范围不同,通风系统可分为 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1、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是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使室内 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
(1)全面通风分类 1)全面送风
送风口
风道
空气处理室
风机
适用于室内对 送风有一定的 要求或需控制 室内有害物浓 度的情况。
热源
四、自然通风 1、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对于一幢建筑或者一间房间,如果它有两个开 口(门或窗等),而且空气在每个开口的两侧压力 不相同,那么在压差的作用下,空气就会在每个开 口处形成流动。
2.自然通风特点
优点:不消耗动力,简单、经济。 缺点:通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室内外温差,室
外风速、风向,门窗的面积、形式和位置等。因此 通风效果不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为了避免高大建筑所形成的风压影响,保证低 矮建筑物的正常通风,各建筑物之间的有关尺寸 应保持适当的比例。
(三)车间内工艺设备的布置与自然通风
第四节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一)室内送、排风口 1.室内送风口
百叶式送风口
2.室内排风口
3.室内送、排风口的布置
(1)排除余热和余湿时,采取下送上排的 气 流组织方式;
(二)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三) 风压、热压同时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二、建筑设计与自然通风 (一)关于建筑形式的选择
(二)厂房总平面布置
1.厂房的主要迎风面一般应与夏季主导风向成 60~90度角,不宜小于45度。同时,应避免大面 积外墙和玻璃窗受到西晒;
2.热加工厂房的平面布置不宜采用封闭的庭 院式;
一、概念: 1.建筑通风; 2. 燃气 二、填空:
1.燃气可分为:
、
、
和
四种。
2.室内燃气系统一般由:
、
、
、
及
组成。
3. 热水供应系统一般由:
、
、
、
、
及
组成。
4. 空气卫生条件中包括的空气参数
包括:
、
、
、
、
等。
5.通风方法按作用动力分为 6.通风方法按作用范围分为 三、简答题
和
。
和
。
1.高层建筑热水供应有何特点? 2.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与自然通风配合、协调?
(2)利用全面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时,排风口 的位置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至于送风,一 律送至作业地带;
(3)对于用局部排风排除粉尘和有害气体而 又没有大量余热的车间,用以补偿局部排风 机械送风系统,宜将新鲜空气送至上部地带;
(二)风道
1.风道的材料 2.风道的布置 (三)室外进、排风装置
(四)风机 1.风机的类型、构造与性能参数
第二节 通风系统与通风方式
一、局部通风与全面通风 1.局部通风 2.全面通风
二、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 1.自然通风
(1)自然通风的定义
(2)自然通风的方式 有组织的自然通风
管道式自然 通风
渗透通风 (3)自然通风的特点 2.机械通风 (1)机械通风的定义 (2)机械通风的方式
局部机械通风 局部机械排风
全面机械通风
(3)机械通风的特点 三、通风方式的选择与确定
根据生产车间卫生标准、生产工艺对空气 环境的要求、有害物质的性质和数量、生产工 艺条件、室外气象参数和污染情况以及通风工 程本身的技术经济比较等许多因素来考虑。
第三节 自 然 通 风
一、自然通风作用原理 (一)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第九章 通 风
第一节 概 述
建筑通风工程概念
一、建筑空间空气的卫生条件 (一)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 供氧量、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洁净度等。
(二)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
(三)通风工程中的空气设计参数
二、防止工业有害物质危害的综合措施
1.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2.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减少工人直接操 作被伤害的机会; 3.合理的工艺布置、合理的建筑平面布置及 建筑形式与构造也是防止工业有害物质危害 的重要条件。
(1)离心式风机
构造: 由叶轮、机壳和集流器(吸气口)组成。
离心式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风量、全压、功率、转数和效率等。
(2)轴流风机
构造:由机壳、叶轮、进口和电动机组成。
轴流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风量、全压、功率、转数和效率等。 2.风机的安装
小型直联传动的离心风机
大中型皮带传动的离心风机
小测验
(三)车间内工艺设备的布置与自然通风
第四节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一)室内送、排风口 1.室内送风口
百叶式送风口
2.室内排风口
3.室内送、排风口的布置
(1)排除余热和余湿时,采取下送上排的 气 流组织方式;
(二)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三) 风压、热压同时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二、建筑设计与自然通风 (一)关于建筑形式的选择
(二)厂房总平面布置
1.厂房的主要迎风面一般应与夏季主导风向成 60~90度角,不宜小于45度。同时,应避免大面 积外墙和玻璃窗受到西晒;
2.热加工厂房的平面布置不宜采用封闭的庭 院式;
一、概念: 1.建筑通风; 2. 燃气 二、填空:
1.燃气可分为:
、
、
和
四种。
2.室内燃气系统一般由:
、
、
、
及
组成。
3. 热水供应系统一般由:
、
、
、
、
及
组成。
4. 空气卫生条件中包括的空气参数
包括:
、
、
、
、
等。
5.通风方法按作用动力分为 6.通风方法按作用范围分为 三、简答题
和
。
和
。
1.高层建筑热水供应有何特点? 2.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与自然通风配合、协调?
(2)利用全面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时,排风口 的位置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至于送风,一 律送至作业地带;
(3)对于用局部排风排除粉尘和有害气体而 又没有大量余热的车间,用以补偿局部排风 机械送风系统,宜将新鲜空气送至上部地带;
(二)风道
1.风道的材料 2.风道的布置 (三)室外进、排风装置
(四)风机 1.风机的类型、构造与性能参数
第二节 通风系统与通风方式
一、局部通风与全面通风 1.局部通风 2.全面通风
二、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 1.自然通风
(1)自然通风的定义
(2)自然通风的方式 有组织的自然通风
管道式自然 通风
渗透通风 (3)自然通风的特点 2.机械通风 (1)机械通风的定义 (2)机械通风的方式
局部机械通风 局部机械排风
全面机械通风
(3)机械通风的特点 三、通风方式的选择与确定
根据生产车间卫生标准、生产工艺对空气 环境的要求、有害物质的性质和数量、生产工 艺条件、室外气象参数和污染情况以及通风工 程本身的技术经济比较等许多因素来考虑。
第三节 自 然 通 风
一、自然通风作用原理 (一)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第九章 通 风
第一节 概 述
建筑通风工程概念
一、建筑空间空气的卫生条件 (一)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 供氧量、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洁净度等。
(二)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
(三)通风工程中的空气设计参数
二、防止工业有害物质危害的综合措施
1.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2.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减少工人直接操 作被伤害的机会; 3.合理的工艺布置、合理的建筑平面布置及 建筑形式与构造也是防止工业有害物质危害 的重要条件。
(1)离心式风机
构造: 由叶轮、机壳和集流器(吸气口)组成。
离心式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风量、全压、功率、转数和效率等。
(2)轴流风机
构造:由机壳、叶轮、进口和电动机组成。
轴流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风量、全压、功率、转数和效率等。 2.风机的安装
小型直联传动的离心风机
大中型皮带传动的离心风机
小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