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 资产阶级 领导的反对外 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无产阶级 领导的人民大 众的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什么是新民主主 义革命?它和旧民主 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你知道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名称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主 义革

相同点
革命 革命 性质 任务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反帝 反封

不同点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发展前途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列 宁主义
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 走资本主义
从人员看 学生
先锋
工人商人 主力
工商学 联合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五四运动取得初 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答: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 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其次是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对北 洋军阀政府的强大压力 。

人教部编版八上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4张)(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上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4张)(共24张PPT)

清华大学学生抵制并焚烧日货
悲怆的呼号回荡在中国大地
口号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 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导火线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当要求: 山东问题由来 德国在1897年强占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 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1914年一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派海陆军两万 余人,在山东登陆,侵占山东许多地方。1915年,日本 ②废除“二十一条” 向袁世凯提出 “二十一条”中,第一号内容就是要求北 京政府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 ③收回青岛主权 以扩大。因此,在巴黎和会上,日本认为中国已和日本 签订二十一条,德国在山东特权应转让给日本,无需在 结果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 会议上讨论。但一战期间,中国也参加了对德作战,是 转让给日本。 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完全有理由收回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背景: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一方是 由英、法、美、日、意等组成的协约国,另一方是德 国、奥匈帝国等组成的同盟国┉┉
导火线
凡尔赛宫
巴黎和会上的较量
巴 黎 和 会 会 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 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巴黎和会, 目的就是为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陈独秀散发传单时被捕入狱
面对中国人民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 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 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6月1日,北京政府下令取缔学生的一切爱国行动。这进一步 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4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42张ppt)
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农民、
主 主 义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地主、
失 资产阶 败 级都不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能救中

新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课后练习
1.90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怒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 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 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 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 民族自决的精神万岁!”五四运动“奋空拳, 扬 白手,和黑暗势力相奋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 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 有。这样的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原素。”
(1)这是哪次运动的传单?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宣言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内除国贼”又指谁?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收回山东青岛主权;曹汝霖等人。 (3)宣言希望全国工商各界参加爱国运动,结果怎样?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
A 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2.“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
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 五四运动【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 五四运动【优秀课件】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 校时受到热烈欢迎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 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 捏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 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 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帮助本单位职能部门做好劳动定额 制订和 修订工 作,并 组织班 组职工 讨论, 使劳动 定额保 持先进 合理的 水平。

3.按照定额组织生产,对班组和个人 均严格 按定额 下达生 产任务 ,并进 行考核 。

4.定期检查本班组成员定额完成情况 ,及时 了解完 成和没 有完成 或超额 完成定 额的原 因,掌 握第一 手资料 ,反馈 给车间 或上级 部门。
《五四运动》(绘画)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五四时期的 爱国纪念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战胜国,为 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 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 有许多特权;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五四运动的扩大:
1919年6月初前后,五四运动的不同点
时期 1919年6月5日前 1919年6月5日前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青年学生
工人阶级
斗争方式 示威游行罢课
三罢斗争
2.五四运动中取得的胜利:
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 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 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 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 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2024版新教材)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口号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第四级 “• 誓第五级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最能 反映 五四 运动 的性 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D 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 A、一次大战 B、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 C、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B 3、单五击四运此动处取得编初辑步母胜利版的标决题定因样素式是( )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单工击人此处阶编级辑登母上版政文治本样舞式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C、•先第进二级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并领导 D、广•大第人三级民的彻底觉醒 • 第四级
• 第二级
五 • 第三级
第一阶段:北京
四 运 动
• 第四级 • 第五级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经过
主力:学生
第二阶段:上海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意义
随堂单演击练 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C 1、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BC•、 、 、单““北•击第一一洋•此二战 战 政第处级三” ” 府编级期 期 对辑间 间 外母民 美 卖版族日国文工加、本业紧对样进侵内式略掠一中夺步发,国阶展级,工 矛盾人加队伍 深壮大 D、俄国十• 月第四革级 命的影响 • 第五级
上海
形势: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单击此1处、北编洋辑军阀母释版放标被捕题的样学式生
结 果 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 单击此处3编、辑中母国版代文表本拒样式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13五四运动课件(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13五四运动课件(2024版新教材)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④废除二十一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五四运动的意义
2、“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
D 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五四运动的意义
外交:中国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民族危机加深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材 境阶料内级二近基:代1础8工7:2业年工6—8,人—家1力8,9量41年9壮1中3大年国—境—内1近91代9年工,业中17国5家新,建1厂89矿5年有—60—0家19,13新年增中资国
本达一亿三千多万,超过过去大半个世纪。辛亥革命前期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
——《北京市民宣言》
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 生的爱国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二)第二阶段
五四运动的背景
五四运动的过程
五四运动的意义
阶段
时间
地点
第一阶段 1919.5.4 北京 -
第二阶段 1919.6.3 上海 -
主力军
学生
工人 阶级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 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基础。 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 (共25张PPT)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天安门 集会
火烧赵家 楼
东郊民 巷请愿
爆发
前 期
时间: 1919年5月4日 主力: 学生 运动中心: 北京
形式: 学生罢课、示威流行
口 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反映出五四运动的什么性质?
三、走进五四· 扩大
工商界和劳工界在运动中的反应和行动: 5月6日,上海商业工团联合会致电北京大总统、国务院、教育部, 支持学生运动。“不取消与某国一切不平等条约,誓不中止” 5 月 7 日,北京商界集会。上海在公共体育场召开国民大会,数万 人参加,通函全国断绝与日本的商业关系。 5 月 9 日,上海洋货业、糖业、五金业等停业一天,各界一致抵制 日货。 5月9日,浙江商会提出,不装某国轮船,不用某国钞票 5 月 25 日,南京下关码头工人拒卸日货。江苏沛县商会抵制日货、 提倡国货。 1.你找到了哪些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2.材料中的“某国”指哪个国家? “不取消与某国一切不平等条 约,誓不中止”,说明什么? 3.运动影响到哪些地区?参加运动的力量发生什么变化?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爱国运动。(斗争的坚决性) 2、历史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 发展成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 这充分说明了: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五四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作为政治运动,肩负了救亡的重任; 作为文化运动,肩负了启蒙的使命。
四、走进五四· 影响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 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 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 封建主义。 ——《毛泽东选集》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

扩大 1961.95.上海
工人
罢工 罢市
青岛”、“ 废除二十一 条”、“拒
绝在和约上
签字”
结果
遭到北洋 军阀镇压
取得初步胜利 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等人 的职务; ③拒绝在和约上签 字。
牛刀小试
1、如图是某校同学排练的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
该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戊戌变法
——胡锦涛讲话 【思考】材料体现了五四精神的哪些内涵?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 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爆发 时间:1919年5月4日

第一阶段:北京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运 经过 动
主力:学生
第二阶段:上海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1、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
年》
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重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4、内容: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
③提倡文学革命
5、意义: 进步性: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
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 面性。
意义
吾以青春之名, 誓与祖国同发展、共奋斗,
牢记使命, 筑梦前行!
2.拒对绝于,这并些要将求德,国西在方山列东强的做特出了权怎全样部的转决让定给?日本 愤怒
3. 对这一决定,你是什么感受?
4. 你觉得落中后国就外交要失挨败打的,根弱本国原无因外是什交么,?强权即公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领导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为目的
为目的
义 新民主主义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革命方向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相同点 革命性质
反帝反封建
课堂小结 爆发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时间:1919年5月4日

第一阶段:北京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运 经过 动
主力:学生
第二阶段:上海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意义
1、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狱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总结以上得知: 分析五四运动的三个阶段:
从地点看 北京
上海
全国各地
从人员看 学生
工人商人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 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自主学习1——五四运动的兴起:
填写表格,记忆巩固
时间 地点 口号
领导者 主力
1919.5.4 北京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 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合约上签
工商学 联合
先锋
主力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反帝
反封建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 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 爱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彻底的——不毛妥泽协东《新民主主义论》 (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陈独秀等人 学生
表现
学生罢课
结果 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会场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从这份传单内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 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自主学习2——五四运动的扩大:
填写表格,记忆巩固
时间 地点 领导者
1919.6.5 上海 陈独秀等人
主力
工人群众、商人
表现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结果 释放…、罢免…、拒绝…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五 四 运 动 的 直 接 目 标 得 到 实 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
新课导入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 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 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 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 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 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 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 的精髓吧!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地位)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