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卖油翁》教案
最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教案

-举例:通过分析“无他,但手熟尔”的句式,理解作者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出的深刻道理。
-写作手法:学习并识别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举例:分析课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如何突显卖油翁的谦逊与射手的自负。
-课文朗读:正确把握课文的语气、节奏,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在朗读时不能准确传达文中的情感,需要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帮助学生通过声音表达文章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卖油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熟能生巧’的情况?”比如学习骑自行车、游泳等技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个成语的奥秘。
此外,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决定在课后及时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5.塑造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课文,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熟能生巧”、“自负”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举例:分析“熟能生巧”在文中的含义,解释如何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技艺精湛。
7.情感体验: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8.实践活动: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一下)语文教案:第12课卖油翁

12 卖油翁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实词“矜”、“颔”、“释”、“忿”、“徐”、“遣”;虚词:“尔”、“以”、“但”。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背诵。
2、文言词的积累。
3、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点:1、自主阅读文言文,自行提出并解决问题。
2、训练学生的拓展思维。
3、由人及己,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法学法:诵读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改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卖油翁——学习方法读:字的正确读音注意停顿熟读、读出韵味记:作者、年代、朝代、选自、评价字、词的意思准确解释全文背诵课文思:这篇文章有什么教育意义?揭示了什么道理?谈:自己的生活实际受到的启发二、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三、朗读打开古文学习的大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要求:(1)画出生字词,并标注拼音。
(2)读准字音,朗读全文。
检测字词陈尧咨 zī自矜 jīn 家圃 pǔ睨之 nì发矢 shǐ颔之 hàn 杓 sháo 酌油zhuó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要求: 听朗读,并请跟读。
《卖油翁》朗读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翁》教案范文(精选5篇

《卖油翁》教案范文(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卖油翁》。
文章通过讲述卖油翁陈尧咨与教书先生之间的对话,展示了卖油翁精湛的酌油技艺和深刻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卖油翁的形象,领会文章主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品质,树立尊重劳动、热爱生活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卖油翁形象,领会文章主旨。
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成语和句式,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注释、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卖油翁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技艺。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理解生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1)分析卖油翁的形象特点,讨论卖油翁的技艺如何展现。
(2)讨论文章的主旨,理解卖油翁所传达的哲理。
4. 例题讲解:讲解文章中的成语和句式,如“熟能生巧”、“因地制宜”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成语和句式进行造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卖油翁的故事。
(2)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和句式,写一段话。
2. 答案:(1)卖油翁陈尧咨,酌油技艺高超,令教书先生叹为观止。
(2)示例: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他的钢琴演奏已经达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民间技艺,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卖油翁形象特点的分析。
2. 文章主旨的理解。
3. 成语和句式的运用。
4. 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学方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2 卖油翁》教案

12 卖油翁【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2、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
3、能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复述故事情节。
4、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情感目标】由人及己,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引导学生领悟文言的魅力。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德育渗透】体会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品质,虚心请教,不骄傲不自满。
【重点难点】重点:①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②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①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及由课文生发的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互动设计】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3、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组织学生讨论。
4、学生自导自演,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展示。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步骤】一、导入设计:师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生答: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师引:“射”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
但在那时却有一个人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这个人是谁呢?(生:卖油翁)今天我们就学习《卖油翁》这篇课文,一同来看个究竟。
二、走近作者: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三、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师范读课文,正字音,正断句。
2、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及节奏。
3、分角色朗读(先小组中分读,然后请学生自由分角色朗读)。
七年级语文12《卖油翁》教案

七年级语文12《卖油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古文《卖油翁》及其注释,同时结合课后练习,深入解析古文的词句、人物形象、故事寓意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文《卖油翁》,理解其词句及故事情节。
2. 学会分析古文人物形象,理解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寓意。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对古代民间故事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文词句的理解、人物形象分析和故事寓意的把握。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文,学会分析古文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课后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故事寓意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卖油翁》,纠正发音,理解词句。
3. 讲解课文:分析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人物形象,讲解故事寓意。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课后练习题,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古文人物形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道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卖油翁》2. 人物形象:卖油翁、陈尧咨3. 故事寓意:熟能生巧、谦虚使人进步4. 重点词句:灌、酌、满、益、康肃、笑、遣、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卖油翁》中的人物形象,结合故事寓意,谈谈你的感悟。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选》,拓展文学素养,提高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古文词句理解。
2. 人物形象分析。
3. 故事寓意的把握。
4.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
《卖油翁》教案

《卖油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分析人物形象,了解卖油翁的性格特点。
(3)能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3)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勤劳、诚信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卖油翁》的基本内容及其情节发展。
2. 卖油翁的性格特点及其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 运用批判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卖油翁》的文本及注释。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卖油翁的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领悟课文所传达的道德观念。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经历。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6. 课后作业:(1)请学生总结课文《卖油翁》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所传达道德观念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如何?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3. 学生参与度如何?4. 是否有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5. 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七、评价与反馈: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角色扮演的表现等。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12卖油翁》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12 卖油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卖油翁》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卖油翁与陈尧咨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熟能生巧”、“技无止境”等道理。
本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如字词的翻译、句式的理解等。
但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把握、人物性格的分析等方面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重点字词的翻译和句式结构。
3.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故事传达的道理。
4.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字词的翻译,人物性格的分析。
2.难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文化素养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卖油翁的人物性格,引导学生理解故事道理。
4.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标准的课文朗读,便于模仿和跟读。
2.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辅助课堂教学。
3.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卖油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简介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检查字词发音和句式理解。
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如“熟能生巧”、“技无止境”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的配合。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课文大意,回答问题:“卖油翁为何能够高超的技艺?”“陈尧咨为何会败给卖油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拓展(10分钟)讨论:如果你遇到了卖油翁,你会向他请教什么?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
(完整版)《卖油翁》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卖油翁》的教学设计卖油翁教材解析:《卖油翁》是人教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2课。
《卖油翁》一文故事性强,形象鲜明,哲理深刻,集趣味性、文学性、思想性于一体。
课文主要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2、复述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3、掌握实词“矜”、“圃”、“睨”、“颔”、“释”、“忿”、“徐”、“缱”和虚词“尔”、“以”、“但”。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善、自矜、释、睨、颔、安、沥”等词语的意义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形象性格,领悟“熟能生巧、谦虚、人外有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热爱学习的情感,及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勇气。
教学方法:1、朗读法:不同形式的多次朗读;2、讨论法:引导联系课文和现代生活的,围绕“熟能生巧”话题的课堂讨论。
教学媒介:多媒体、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听说过百步穿杨的故事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他能射中百步外杨柳树上指定的一片杨柳叶的中心,而且箭箭都能命中,令人口服心服。
“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
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
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古代大学问家欧阳修的《卖油翁》,同学们就会明白。
(设计意图:有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新课。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自矜.(jīn)家圃.(pǔ) 睨.(nì)矢.(shǐ)颔.(hàn)忿.然(fèn)酌.(zhuó)杓.(sháo)沥.(lì)遣.(qiǎn)2.作者及作品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卖油翁教案A教学目标1.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3.掌握实词、虚词,翻译全文;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4.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点1.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教学难点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在欧阳修笔下有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二、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家,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
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三、文本链接《卖油翁》选自《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文集,共153卷,附录5卷,是一部笔记小说。
四、整体感知1.播放音频,学生听读朗读录音,感受朗读语气和节奏。
陈康肃公/善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徐/以杓/酌油/沥之2.对照注释,疏通文义,翻译课文。
(1)重点词语善射:擅长射箭。
以:凭借,用。
自矜:自夸。
尝:曾经。
释:放下。
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微颔:微微点头。
不亦……乎:(难道)不也……吗?忿然:气愤的样子。
精:精湛,奥妙。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安:怎么。
覆:覆盖。
徐:缓缓地。
遣:打发。
(2)词类活用尔安敢轻.吾射!(轻,作动词用,看轻)(3)一词多义射: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技)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代词,指陈射箭);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代词,代“葫芦”);笑而遣之.(代词,代“卖油翁”)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射箭和酌油。
4.朗读课文,简要概括文中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陈尧咨:骄傲自满、能够认识错误。
卖油翁:身怀绝技、大巧若拙。
五、课文精读1.朗读课文,找出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的词语,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词语:射、释担、睨、微颔、忿然等等。
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变化:自矜——忿然——笑而遣之陈尧咨对卖油翁前后的变化说明他已有所醒悟。
2.读了这个故事,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道理:熟能生巧启示:(1)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执着,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做好每一件事;(2)“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我们做人要虚心,不能恃才自傲。
3.品味语言:下列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神情和态度?(1)公亦以此自矜.“矜”表现了陈尧咨扬扬自得、喜欢自我炫耀之意。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睨”展示卖油翁满不在乎的情态。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微颔”表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表演只略微赞赏,并不觉得怎样。
(4)康肃笑.而遣之“笑”说明陈尧咨幡然醒悟。
六、文章脉络段一(1):陈尧咨善射。
段二(2):卖油翁善酌。
七、写作特点1.剪裁合理。
本文的主角是卖油翁。
写陈尧咨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
因此,写陈尧咨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
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
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
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
3.语言简洁生动,情趣盎然。
教案B教学目标1.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3.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能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理解并掌握常用虚词“之”“以”“而”的用法。
教学重点1.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教学难点了解先介绍人物后叙事的记叙方法,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这样一位老人,在欧阳修笔下,他是一位貌似平常,却又身怀绝技,他到底是谁呢?二、作品简介,检查预习1.作者作品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
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
八大家: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韩、苏、王的绝句我们曾学过一些。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
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
本文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
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
2.检查预习咨(zī)、矜(jīn)、圃(pǔ)、睨(nì)、失(shǐ)、颔(hàn)、忿(fèn)、酌(zhuó)、沥(lì)、杓(sháo)。
三、文章诵读,整体感悟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疏通文义。
3.学生自学新词,发现疑难。
4.教师依次出示《卖油翁》的提纲让学生复述故事:(1)尧咨善射;(2)尧咨自衿;(3)卖油翁微颔;(4)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5)卖油翁酌油;(6)陈尧咨笑而遣之。
课文内容的思路:(1)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
(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
四、探讨虚词,释疑解惑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
“以”、“于”、“而”、“但”、“之”、“中”等词的词性词义辨清楚。
例:轻:尔安敢轻吾射!”(轻,作动词用,看轻。
)射:尝射于家圃(射,动词,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射,名词,剑术)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之,代词,指陈射箭);但微颔之(之,代词,指陈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箭也是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代“葫芦”);笑而遣之(之,代词,代“卖油翁”)五、分析方法,感受特色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特色?先介绍人物,在熟悉人物基础上叙述,宾主分明,繁简得当。
特色:(1)剪裁合理。
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了合理的详略处理。
主角是卖油翁,写陈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
因此,写陈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
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
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
细部清晰,动作、神态:手艺和议论,均写得精确。
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
(这是由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中现象烂熟于心。
)(2)对比鲜明。
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
六、人物赏析,品读探究1.朗读课文,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陈尧咨――自矜――忿然――笑遣卖油翁――微颔――笑答――酌油熟能生巧明确:陈尧咨队卖油翁的态度变化是:自矜――忿然――笑而遣之,陈尧咨对卖油翁前后的变化说明他已有所醒悟。
2.思考:下列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神情和态度?公亦以此自矜;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笑而遣之。
明确:“矜”表现了陈尧咨扬扬自得、喜欢自我炫耀之意。
“睨”展示卖油翁满不在乎的情态。
“微颔”表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表演只略微赞赏,并不怎样。
“笑”说明陈尧咨幡然悔悟3.根据上面的分析,让学生总结文中两位人物形象。
陈尧咨:善射—“自矜”“吾射不亦精乎”“忿然”“尔”—骄傲不可一世卖油翁:酌油不湿钱口“睨”“微颔” ——超然不自傲七、总结存储,拓展延伸1.归纳中心。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及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的前后变化,睨觉得陈尧咨从中悟出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个故事对我们学好文化知识有什么启示?明确:前问学生讨论后回答:“熟能生巧”,后问自由回答。
2.链接生活。
说说生活中学习中“熟能生巧”的例子,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小结:我们反对玩物丧志,雕虫小技,卖油翁是在职业技巧上熟能生巧,我们也要在真正需要熟能生巧的地方苦练基本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做有为的年轻一代,肯于吃苦,终究会取得成绩的。
写作抓住细节教案A、B教学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及注意的问题;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提高写作水平;4.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写作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
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
”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
”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的完美组合而成的。
雕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二、文题展示1.读一读上个单元你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2.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
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尴尬,甚至是难堪。
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3.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