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_导学案
中国地理-导学案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020届区域地理复习一中国的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学习目标】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学习重难点】1.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主要影响。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学习过程】1.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带,南部小部分在带,没有带。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南部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
有利影响:①我国有的气候;②南北气候差异使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利影响:最北部纬度高,不足,气温低,冬季容易产生低温冻害。
2.经度位置:从西向东跨60多度,分属于东五区至东九区的五个时区。
有利影响:东西跨度大,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许多地方成为重要的基地。
不利影响: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只有在山麓地带、河流沿岸等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才适宜发展耕作业。
3.海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海陆兼备。
有利影响:东部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利于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是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第1页共6页往来。
不利影响:①季风气候,灾害频繁;②地处环太平洋与地中海一喜马拉地震带交汇处,灾害严重;③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受风影响大。
♦知识点2:疆界和邻国(1)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长2.2万多千米。
与个国家相邻,是世界上陆上疆界邻国第二多国家。
(2)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
我国的临海有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内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海峡:渤海海峡、海峡、海峡。
半岛:自北向南有半岛、半岛、半岛。
岛屿:岛、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
群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导学案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学习目标】1.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疆域的四端点,记住我国的陆地面积及在世界的地位。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临海、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4.会计算我国经度差、时区差、纬度差,并分析由此造成的景观差异。
重点1.分析归纳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
2.填注中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名称,说明中国与邻国的位置特点。
难点1.本节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掌握其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是难点。
2.评价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自主学习】一、伟大的祖国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辽阔的疆域1.领土四端点(1)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
(3)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4)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2.陆地面积:约 960 万千米2 ,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居世界第3位。
3.海洋大国(1)大陆海岸线:长达 1.8 万多千米。
(2)临海: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3)岛屿: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屿为海南岛。
(4)领海:中国的领海宽度为 12 海里。
三、众多的邻国1.陆地国界线:长达2.2 万多千米.2.陆上邻国:共14个,其中与朝鲜、越南两个国家海岸相邻。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交流探究】探究一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对比俄罗斯、巴西与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说明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答案: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纬度较低,气候湿热;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热条件好,气候适宜。
区域地理导学案第三部分第十八讲:中国的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

区域地理导学案第三部分第十八讲:中国的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中国的疆域(四至点,主要经纬线,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及时区、经纬度带来的影响),掌握中国濒临的海洋。
2.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各省级行政区名称,轮廓,位置,简称,省会城市。
【课前预习】一、地理位置及领土四至点1.优越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类型特点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①东部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①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会处,地质灾害严重;②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受台风影响大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气候差异大①我国有寒暖适宜的气候;②南北气候差异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北部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低,容易产生低温冻害经度位置从西向东跨60多度,东西距离约5200千米,跨5个时区东西跨度大,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距海远,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不降水少,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许多地方成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利于农作物种植,只有在山麓地带、河流沿岸等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才适宜发展耕作业【合作探究】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有什么优越性?答案: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优越性:气候南北差异较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领土的四至点【读图查找】(1)在图上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说出其大致经纬度。
(2)找出我国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太平洋。
(3)找出我国的主要半岛、岛屿: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钓鱼岛。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导学案

第一节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主备人:陈华审核:高二地理组时间:【学习目标】1、识记:(1)我国的领海,内海,三级行政区的划分;(2)记住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面积和领土四至点,海陆疆界长度及邻国;(3)我国省级行政区和名称,简称及位置;2、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3、能力要求:(1)、在中国疆域图中,能填注我国濒海的海域名称、海峡、主要半岛和岛屿,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2)、在中国政区图中,能正确填注34个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行政中心;预习案熟记34个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把它们填入下图中:探究案读《区域地理》P68---P70图文内容,完成下列知识,并识记:1、位置:(结合地图)(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______半球,_______半球;(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______带,南部小部分位于_________;(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________东部,_______西岸。
2、疆域:(1)、面积为__________万平方千米,在世界上居_____位。
(2)、四至点:最北端(54°N)___________________;最南端(4°N)_______ ___ __(南北跨纬度近50度);最东端(135°E)_____ __________;最西端(73°E)_____ _____ _____(东西跨经度近62度)(3)、陆界长__________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_多千米,北起______南至___________河口。
(4)东临四海,从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台湾岛东岸濒临__________洋。
(6)、领海:海岸基线至海上12海里的海域;内海有_______海峡,______海峡,;主要群岛有________和________(7)三大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考点探究导学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地理学案

中国地理概况考点探究导学案考点整合考点一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①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在上图中填出四至点。
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①陆上14个: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吉尔吉斯斯坦,F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缅甸,M老挝,N越南。
②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政策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分布分布不均,以某某—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①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考点二我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地形、地势(1)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 c 大兴安岭—太行山—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 武夷山、f 某某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g 祁连山、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 h 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i 喜马拉雅山(1)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2)气温①气温 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地形以及 冬季风的影响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最热的地方 是吐鲁番②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3)降水①降水 特征⎩⎪⎨⎪⎧空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受东南和西南季风 影响时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②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疆域和行政区划》 导学案

《疆域和行政区划》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疆域范围,包括陆地疆域、海洋疆域。
2、掌握我国行政区划的层级和具体划分。
3、理解行政区划与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1、我国疆域的四至点及主要邻国。
2、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三、学习难点1、理解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和意义。
2、记住众多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轮廓和简称。
四、知识梳理(一)我国的疆域1、陆地疆域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 22 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 14 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海洋疆域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大陆海岸线长达 18 万多千米。
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 300 万平方千米。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我国的众多岛屿中,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其次是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岛屿群分别是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二)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的层级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
2、省级行政区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1)23 个省: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苏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2)5 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面积。
2. 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3. 培养学生对国家疆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面积。
2.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教学难点:1. 行政区划的分类和特点。
2. 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疆域范围。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 疆域范围和面积:讲解中国的疆域范围,让学生掌握中国领土的四至点,以及中国的总面积。
3. 行政区划: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让学生了解各级行政区划的划分和特点。
4. 行政区划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如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分布、人口数量等。
5. 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6.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疆域,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的理解。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中国行政区划图,加深对行政区划的理解。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疆域范围。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面积。
3.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4.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如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分布、人口数量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的理解。
中国的行政区划导学案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主备人:苏延清材料:尚世伟审核:张新兰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5. 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学习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学习难点】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了解自己户口所在地,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中国政区图的形状和方位。
2.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仪、投影片、用吹塑纸制成的中国政区演示拼图等等。
【教学时数】共1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请问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呢?我国的范围又有多大呢?(学生回答)【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
为了便于国家对各地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自主学习】:一、动动手:1。
P10活动1、2,独立完成,并在下图中填出活动中的省区名称。
2.自己准备中国行政区划地理拼图,看谁拼的最快。
二、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______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有很大的影响。
三、现行行政区划: 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
2.我国共有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
包括____个省,__个自治区,____个直辖市和____个特别行政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中国的疆域(四至点,主要经纬线,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及时区、经纬度带来的影响),掌握中国濒临的海洋。
2.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各省级行政区名称,轮廓,位置,简称,省会城市。
【学习过程】
一、地理位置及领土四至点
【思考探究】
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有什么优越性?
答案: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优越性:气候南北差异较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领土的四至点
【读图查找】
(1)在图上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说出其大致经纬度。
(2)找出我国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太平洋。
(3)找出我国的主要半岛、岛屿: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钓鱼岛。
(4)在图上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找出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
(5)找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6)按顺时针方向找出大陆沿边的省区。
(7)找出沿海的省区。
(8)找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
【思考探究】
根据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答案:从纬度位置看,跨纬度广,大部分在北温带,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从海陆位置看,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有利于对外联系。
二、疆界绵长、邻国众多
【方法归纳】
二、图解记忆中国的14个陆上邻国及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中国的疆域(四至点,主要经纬线,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及时区、经纬度带来的影响),掌握中国濒临的海洋。
2.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各省级行政区名称,轮廓,位置,简称,省会城市。
【学习过程】
三、行政管理、三级区划
目前中国行政区划基本上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自治地方,它们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国家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
此外,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国家还可根据需要对行政区划作必要的调整和变更。
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
安徽省皖合肥
浙江省浙杭州
江苏省苏苏州
上海市沪上海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广东省粤广州
福建省闽福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海南琼海口
台湾台台北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四川省川成都
贵州省贵或黔贵阳
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重庆市渝重庆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陕西省陕或秦西安
甘肃省甘或陇兰州
青海省青西宁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
8.中国的经纬度位置与省级行政区
各省区的经纬度位置是复习的重要内容,图中区域划分的形式,大体确定各省份的经纬度位置特点,如下(简称)
①新;②新、甘、内蒙古;③新、藏;④甘、青、藏;⑤青、甘、内蒙古、宁、陕、川、渝;
⑥晋、津、冀、豫、鲁、鄂、皖、苏;⑦川、渝、云、贵、桂;⑧湘、赣、浙、闽、桂、粤、港、澳;⑨内蒙古;⑩内蒙古、冀、京;内蒙古、黑、吉、辽。
【思考探究】
在34个省级行政区中邻省区最多的是哪个?其简称是什么?
答案:邻省区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简称内蒙古和陕(秦)。
【方法归纳】
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及位置
1.联想记忆轮廓,仔细观察中国政区图,你会发现各省区的轮廓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很相似,如云南像孔雀开屏,黑龙江似展翅欲飞的天鹅,山东犹如一头骆驼的头和身,陕西则像一个屈腿而跪的兵马俑等。
见下图。
2.分类记忆找特征:查阅中国政区图,可将一些省级行政区按所在区域归类划分总结出其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位置记忆(主要是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1)长江流域六省二市对称分布:
(2)南部沿海东西四省三区排队分布
(3)黄河中下游四省二市十字形分布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