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合集下载

运动控制专题实验报告(3篇)

运动控制专题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动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军事、医疗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

运动控制系统通过对运动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各种复杂运动任务。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掌握运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目的1. 理解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3. 学习运动控制系统的实现技术;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运动控制系统概述:介绍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和特点。

2. 运动控制器:学习运动控制器的种类、原理、功能和性能指标。

3. 运动控制算法:研究常用的运动控制算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4.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运动控制系统,包括系统结构、参数选择和算法实现。

5. 运动控制系统实现:利用运动控制器和实验平台,实现运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

四、实验步骤1. 运动控制系统概述:- 学习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了解运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分析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

2. 运动控制器:- 学习运动控制器的种类、原理和功能;- 分析运动控制器的性能指标和选择方法;- 熟悉常见运动控制器的操作方法和编程接口。

3. 运动控制算法:- 学习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运动控制算法;- 分析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熟悉各种算法的编程实现。

4.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设计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包括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 选择合适的运动控制算法,并进行参数优化。

5. 运动控制系统实现:- 利用运动控制器和实验平台,搭建运动控制系统;- 编写运动控制程序,实现运动控制算法;- 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调整系统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成功搭建了运动控制系统,实现了预定的运动控制任务; - 通过实验验证,运动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运动控制实习报告

运动控制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运动控制公司实习时间:202X年X月X日至202X年X月X日实习生:张三专业:自动化控制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动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XX运动控制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运动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学习并掌握运动控制器的使用方法,熟练操作相关设备。

3. 通过对实际项目的参与,提高自己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4. 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的一个运动控制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 运动控制器选型及参数设置: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运动控制器,并设置相关参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程序编写与调试:根据项目要求,编写运动控制程序,并进行调试,保证设备按照预定轨迹进行运动。

3. 设备操作与维护:熟练操作运动控制器及相关设备,定期进行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4. 问题分析与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方案,并与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三、实习收获及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具体表现在:1. 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理解了运动控制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技能提升: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了运动控制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

3. 团队协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职业素养:在实习过程中,遵循公司规章制度,尊重同事,诚实守信,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实习总结本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运动控制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努力。

运动控制系统实习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动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深入了解运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选择了在XX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掌握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调试技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实习内容实习单位:XX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内容:1. 运动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学习2. 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3. 运动控制系统的软件编程4. 运动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5. 运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三、实习过程1. 运动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首先学习了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导师,我对运动控制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我还了解了常见的运动控制方式,如步进电机控制、伺服电机控制等。

2. 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我参与了公司一款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首先,我学习了运动控制系统的常用硬件组件,如PLC、步进电机驱动器、传感器等。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我绘制了硬件电路图,并编写了相应的PCB设计文件。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硬件电路的焊接和调试。

3. 运动控制系统的软件编程在软件编程方面,我学习了运动控制系统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LabVIEW等。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运动控制系统的编程方法,包括运动轨迹规划、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

在实际编程过程中,我参与了公司一款运动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实现了对运动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4. 运动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在调试与优化阶段,我对所设计的运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反复的测试和调试。

通过调整参数、优化算法,我使运动控制系统达到了预期的性能指标。

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5. 运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在实习后期,我参与了公司多个运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状 态




在启动阶段,ASR 很快达到转速调节器的限幅值,这个时候转速的变化对转 速环不再产生影响,双闭环系统变成电流无静差的单电流闭环调节系统。当转速
5
图 10 原始动态系统
图 11 校正后的典型Ⅰ型系统
图 12 校正后的典型Ⅱ型系统
图 13 校正后的典型Ⅱ型系统
等效的惯性环节
原始动态系统与Ⅱ型系统相比,动态性能较为吻合,Ⅱ型系统中采用了将大
惯性环节近似为积分环节的工程近似方法,由此可见该近似方法可以在不影响整
体系统的情况下简化对系统的设计难度。
检验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满足简化条件。 检验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满足近似条件。 转速环设计仿真模型如图所示:
15
(2)仿真起动过程
图 14 转速调节器设计模型
仿真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启动阶段,启动阶段的转速调节器的状态变化,
启动阶段的电流和转速的动态变化如下图所示:



17 16


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 i hTi =0.00125s。 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Ki
h 1 2h
R KS
Tl T i
(5 1)0.368 0.0144 2 5107.5 0.1277 0.00025
0.957
校验近似条件
电流环截止频率: ci
1 4T i
0.25 0.00025
1000s1
4.1 按照Ⅰ型系统设计电流环....................................................................1 (1)建立仿真模型(原动态系统).................................................. 1 (2) 按照 KT =0.5 设计 ACR 调节器参数......................................... 2 (3)按照 KT =1 设计 ACR 调节器参数.............................................. 3 (4)仿真比较校正环节与等效环节的性能...................................... 4

运动控制实验室实习报告

运动控制实验室实习报告

####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运动控制技术在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运动控制技术,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运动控制实验室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运动控制的基本原理、设备使用和编程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二、实习目的1. 熟悉运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运动控制设备的操作方法。

3. 学会使用编程软件对运动控制系统进行编程。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运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运动学、动力学、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运动控制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

2. 设备操作实习过程中,我们熟悉了运动控制实验室中的各种设备,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方法。

3. 编程实践在编程实践环节,我们学习了使用C++、Python等编程语言对运动控制系统进行编程。

通过编程,我们实现了对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4. 实验项目实习期间,我们完成了以下实验项目:(1)单轴滑轨实验:通过编程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滑块运动,实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多轴联动实验:控制两个或多个轴的运动,实现复杂运动轨迹。

(3)传感器应用实验:利用传感器获取运动过程中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数据,实现闭环控制。

#### 四、实验步骤1. 单轴滑轨实验(1)安装步进电机和滑轨。

(2)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器。

(3)编写程序,实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调试程序,确保运动轨迹准确。

2. 多轴联动实验(1)安装多个步进电机和滑轨。

(2)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器。

(3)编写程序,实现多轴联动运动。

(4)调试程序,确保运动轨迹准确。

3. 传感器应用实验(1)安装传感器,如编码器、速度传感器等。

(2)连接传感器和控制器。

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

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979-19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运动控制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电流-转速调节器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

2.掌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1.调节器的调试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EL—11组件3.MCL—18组件 4.双踪示波器 5.万用表四.实验方法1.速度调节器(ASR)的调试按图1-5接线,DZS(零速封锁器)的扭子开关扳向“解除”。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5”、“6”端接可调电容,使ASR调节器为PI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由MCL—18的给定提供,以下同),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RP1、RP2,使输出正负值等于5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5”、“6”端短接),使ASR调节器为P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图1-5 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调试接线图出曲线。

(3)观察PI特性拆除“5”、“6”端短接线,突加给定电压(0.1V),用慢扫描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反馈电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运动控制综合实验报告

运动控制综合实验报告

运动控制综合实验实验报告电气工程系2012年6月一、实验目的及思想本实验的主要思想是通过Freescale软件-Code Warrior IDE的程序编写去启动直流无刷电动机(软启动),并控制电动机的旋转方式(正转、反转)。

首先,必须通过软件能顺利地产生PWM波形去控制IGBT功率管,实现对功率管的导通与关断,同时接上电动机,通过手动旋转电动机,霍尔传感器感应转子的位置,从而决定定子通电流的状态,这样通过不断的规律的改变电动机三相定子电流的通断来驱动电动机的旋转。

基于上诉思想,采用六步控制法,利用三个中断子程序,判断三个霍尔传感器的状态,每个传感器都有两个状态,当转子转到不同状态时,各传感器的状态不一样,对应不同的定子电流通断情况。

改变PWM的占空比,能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by曾军栋)二、(by三、问题及解决1、PWM波形产生问题PWM波形的产生,是整个实验的最初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步,PWM能否顺利产生直接影响到下面实验的进行。

在该阶段,我按照助教老师给定的四步PWM 产生法去参考所给资料,来编写这四条程序。

开始一味的相信参考资料上的程序代码格式是没有错的,但我们组测试好久都不能产生PWM波形,对着资料思考好久还是不行,到最后没有办法,只好请教助教,助教帮着将那四行代码依次改动,最后证明资料上的代码是错的,问题得到解决。

图3-1 错误指导(by曾军栋)2、中断问题在进中断这一环节,程序编写好之后,接上电动机,通过手动旋转电动机,控制板上对应的进中断产生的PWM波形的LED灯未亮,这就是未进入中断的现象,也就是中断里的程序并未运行,也就未产生相应的PWM波形。

经检查,程序方面并没有错误,问题出在配置文件上,配置文件中断设置方式不对,应该对timer进行中断边沿触发配置,如图3-2图3-2中断配置文件在修改后,程序顺利进入中断,但当给电机通上直流电时,直流电源显示没有电流通过,也就是虽然触发了中断,产生了PWM,但由于没有使能PLD,导致驱动电路没有正常启动工作。

小车运动控制实验报告(3篇)

小车运动控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小车运动速度的控制,分析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掌握以下知识:1. 了解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小车运动速度控制的基本方法。

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原理小车运动速度的控制主要依赖于驱动电机的转速。

通过改变电机转速,可以实现对小车运动速度的调节。

在本实验中,采用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对电机转速进行控制。

PWM技术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调整电机驱动电路中的平均电压,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三、实验器材1. 小车平台2. 驱动电机3. 电机驱动电路4. PWM控制器5. 电流表6. 电压表7. 数据采集卡8. 计算机及实验软件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小车平台、驱动电机、电机驱动电路和PWM控制器。

2. 设置实验参数:通过计算机软件设置PWM控制器的参数,包括PWM频率、占空比等。

3. 启动实验:启动PWM控制器,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4. 数据采集:利用数据采集卡采集小车运动过程中的电流、电压等数据。

5. 分析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小车运动速度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PWM占空比下小车的运动速度数据。

2. 数据分析:(1)当PWM占空比较小时,小车运动速度较慢;随着PWM占空比的增大,小车运动速度逐渐加快。

(2)当PWM占空比达到一定值后,小车运动速度趋于稳定,此时电机转速基本达到最大值。

(3)在小车运动过程中,电流和电压数据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六、结论1. 小车运动速度与PWM占空比呈正相关关系,PWM占空比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

2. 通过调节PWM占空比,可以实现对小车运动速度的有效控制。

3. 本实验验证了PWM技术在电机转速控制方面的可行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LX-FS-A69109 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运动控制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电流-转速调节器调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

2.掌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调节器的调试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EL—11组件3.MCL—18组件4.双踪示波器5.万用表
四.实验方法
1.速度调节器(ASR)的调试
按图1-5接线,DZS(零速封锁器)的扭子开关扳向“解除”。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5”、“6”端接可调电容,使ASR调节器为PI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由MCL—18的给定提供,以下同),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RP1、RP2,使输出正负值等于5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5”、“6”端短接),使ASR调节器为P 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
图1-5 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调试接线图
出曲线。

(3)观察PI特性
拆除“5”、“6”端短接线,突加给定电压(0.1V),用慢扫描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反馈电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反馈电容由外接电容箱改变数值。

2.电流调节器(ACR)的调试按图1-5接线。

(1)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
“9”、“10”端接可调电容,使调节器为PI 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使输出正负最大值等于5V。

(2)测定输入输出特性
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9”、“10”端短接),使调节器为P调节器,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
值,并画出曲线。

(3)观察PI特性
拆除“9”、“10”端短接线,突加给定电压,用慢扫描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反馈电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反馈电容由外接电容箱改变数值。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