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检索方法与技巧
科技文献检索的途径、方法和步骤

科技文献检索的途径、方法和步骤前面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中文和英文科技文献检索数据库,知道了有哪些科技文献库后,我们就需要了解下如何去进行检索。
这篇文章中易智编译简要介绍科技文献检索的途径、方法和步骤。
任何一项知识创新、科学发明或学术成果的诞生,都需要查阅大量文献信息,借鉴和继承前人经验。
因此,学会查找并阅读文献,对科研工作者来说特别重要,尤其是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
一、科技文献检索途径1、根据文献外表特征的检索途径(1) 文献名途径:杂志名称、标题、关键字等等;(2) 作者途径;(3) 序号途径:文章 DOI 号。
(4) 其他途径:如出版类型、出版日期等等。
2、根据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途径(1) 文献主题:根据文献的主要内容,例如主题索引、关键词索引等等;(2) 文献的分类:按照学科分类体系查找文献;(3) 依据学科的特有特征查找:例如根据分子式索引、子结构索引、环系索引等等;二、科技文献检索一般方法1、顺序查找法:根据文献发表的时间由远及近的查找文献,这对于文献检索具有极大的丰富性,但与此同时工作量大。
2、倒序查找法:按照文献发表的时间由近及远的查找,用于查找最新发表的文献,实时了解科研的动态。
3、追溯法:当查找到一篇新发表的文献后,以发表的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由近及远的进行逐一追踪的查找。
4、分段法:是根据顺序查找、倒序查找和追溯法交替使用的一种综合检索方法,不断循环,直到满足检索要求。
三、科技文献检索的步骤1、仔细分析研究课题内容,明确查找要求和方向;2、确定检索范围,例如文献发表时间范围、学科方向范围、文献类型范围等等;3、选定检索文献的工具,例如数据库等等;4、找出检索标识,例如关键词、索引号、分类号、主题词等等;5、确定检索途径:根据检索标识确定检索途径,例如主题途径、作者途径、序号途径等;6、利用索引工具查阅文摘号;7、查出资料线索和文摘:根据文摘号查出文献的篇名、作者、文献类型、文献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所在页码以及文献摘要等等;。
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分析方法

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分析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文献也在不断增加和更新,而如何高效地检索和分析这些文献,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分析方法。
一、文献检索1.检索工具文献检索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搜索工具。
常用的搜索引擎包括谷歌学术、百度学术、万方数据、维普、知网等。
其中,谷歌学术覆盖面广,检索结果丰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包含的文献并不完整,需要综合使用其他数据库进行检索。
2.检索关键词检索关键词是进行文献检索的关键。
应该根据研究的主题,选择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关键词应该具体、明确、全面。
例如,在检索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文献时,可以使用诸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关键词进行检索。
3.检索策略检索策略是指根据不同的检索需求,采取不同的检索方式。
常用的检索策略包括全文检索、标题检索、作者检索、关键词检索等。
例如,如果需要查找某位学者的文献,可以采取作者检索的方式进行检索。
二、文献分析1.文献筛选在获取了大量的检索结果之后,需要对文献进行筛选,以保证筛选出的文献与研究主题相关。
这也是文献检索的关键。
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按时间筛选、按主题筛选、按作者筛选等。
例如,在筛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文献时,可以根据时间选择最近几年的文献,以保证文献的时效性;同时也可以选择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筛选。
2.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是分析文献的重要步骤。
在阅读文献时,需要关注文献的作者、主题、摘要、关键词等信息,以便快速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
3.文献综述和分析文献综述和分析是对文献进行深度分析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文献的内容、结论、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献。
例如,在综述人工智能相关文献时,可以对文献中所使用的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等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一些问题或者开展后续的研究等。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分析方法。
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并利用检索策略和关键词进行检索。
科技文献检索 解题技巧

科技文献检索解题技巧
科技文献检索是获取科技创新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
1. 明确检索主题和目的:在检索前,需要明确检索主题和目的,例如查找某项技术的研究进展、某个专利的申请信息等。
这有助于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效率。
2. 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科技文献检索常用的工具包括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
不同的工具检索结果和检索方式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3. 灵活运用布尔运算符:在检索过程中,灵活运用布尔运算符可以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使用“AND”运算符连接两个检索词可以提高检索结果中包含这两个词的概率,使用“OR”运算符可以扩大检索结果的范围。
4. 合理设置检索条件:合理设置检索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检索效率。
例如,在学术数据库中检索时,可以设置期刊时间、作者、关键词等检索条件,以获取更符合检索目的的文献。
5. 利用文献管理软件: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可以方便地管理、检索、筛选文献。
例如,PubMed、Google 学术等平台均提供了文献管理软件,可以更好地掌握检索结果和文献信息。
以上是科技文献检索的一些解题技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科技文献的检索途径和方法

科技文献的检索途径和方法科技文献的检索途径和方法一、教学目的:1、让同学们大致了解科技文献检索方法和步骤2、使同学们懂得文献检索效果评价二、教学方法:讲授法三、教学内容:(一)科技文献的检索途径1、依据文献外表特征的检索途径:(1)文献名途径:如书名、刊名、篇名、特种文献名等;(2)著者途径:作者、编者、译者等。
(3)序号途径:文献出版时所编的号码。
如报告号、专利号、标准号、文摘号等。
(4)其他途径:如出版类型、出版日期、国别、文种等。
2、依据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途径:(1)主题途径:即所需文献的主题内容。
如主题索引、关键词索引等。
(2)分类途径:按照学科分类体系查找文献的方法。
(3)其他途径:依据学科特有的特征查找。
如分子式索引、环系索引、子结构索引等。
(二)科技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1、追溯法:当查到一篇新发表的文献后,以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由近及远进行逐一追踪的查找方法。
优点:不需要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方法简单。
缺点:检索效率不高,漏检率较大。
2、常用法:即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
又分为顺查法和倒查法。
顺查法: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
缺点:费时、工作量大。
倒查法:按时间顺序由近而远。
常用于查找新课题或有新内容的老课题。
缺点:不如顺查法齐全,可能漏检。
3、分段法:即循环法。
交替使用“追溯法”和“常用法”的一种综合检索方法。
不断循环,直到满足检索要求为止。
优点:当检索工具书刊缺期、卷时,也能连续获得所需年限内的文献资料线索。
(三)科技文献的检索步骤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查找要求。
2、确定检索范围:如时间范围、学科范围、文献类型范围等。
3、选定检索工具:手工/机器检索?综合性/化学专业性工具?中文/外文检索工具?还要考虑工具的覆盖面、收录文献的质量数量等。
4、找出检索标识:如找出主题词、关键词、分类号等,以便使用相应的检索工具。
5、确定检索途径:依据检索标识确定检索途径,如主题途径、作者途径、序号途径等。
科技文献检索方法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科技文献检索方法及应该注意的一
些问题
科技文献检索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工作,它的目的是找到某个特定的领域中的有用信息。
科技文献检索方法通常包括从文献数据库中检索文献、根据文献内容进行分析、论证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关键词、作者、时间等来检索文献。
科技文献检索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1. 首先,应该尽量避免粗略的检索。
在检索之前,应该充分思考和了解所检索的文献主题,并制定合理的检索词,以便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2. 其次,应该尊重专业人士和机构的文献。
这些文献往往反映出国家和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实现学术目标的重要资源。
3. 再次,应该尊重原始文献。
原始文献提供了有关特定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研究成果。
4. 最后,应该注意文献的准确性。
文献的准确性是检索的重要依据,应该对检索的文献进行完整的检查和核实,以确保文献的准确性。
科技文献检索方法与技巧范文

⑵无确定形状的产品,如气态、液态、粉末状、颗粒状的物质或材料。
⑶单纯材料替换的产品,以及用不同工具生产的同样形状、构造的产品。
⑷不可移动的建筑物。
⑸仅以平面图案设计为特征的产品,如棋、牌等。
⑹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仪器或设备组成的系统,如电话网络系统、上下水系统、采暖系统、楼房通风空调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轧钢机、连铸机等。
⑷食品、饮料和调味品。为什么食品、饮料和调味品不能申请专利呢?理由有两点:一、因为这些东西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持价格稳定而低廉。如果允许申请专利,发明创造者就会把发明创造的投资和专利垄断的利润加到专利产品的价格上去,使这些物品价格上涨。二、授予专利保护,专利权人就享有独占实施该项专利的权利,别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制造、使用和销售专利产品。而专利权人既可以实施该专利,也可以不实施该专利。如果发生专利权人自己不去制造食品,也不允许别人制造食品的情况,就会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
⑺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是指用核裂变或核聚变的方法获得的单质或化合物。几乎所有国家对此都不给予保护。这首先是出于国防上的考虑,因为这类物质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其次是保护本国的核工业不受外国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的专利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这种物质不能授予专利权,即使原子核变换方法本身也不能得到专利保护。
⑺单纯的线路,如纯电路、电路方框图、气动线路图、液压线路图、逻辑方框图、工作流程图、平面配置图以及实质上仅具有电功能的基本电子电路产品(如放大器、触发器等)。
⑻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电、磁、光、声、放射或者其结合的医疗器具。
外观设计实质上就是商标设计问题,在我所的实际工作中很少涉及到,所以我们就不多作介绍了。
当然,要获得一件专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向专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包括呈送法定的程序文件和缴纳法定的费用。然后专利主管部门要对提出的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查,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才能授予专利权。所谓严格的审查,就是要审查提出的申请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就新颖性而言,通常要检索世界上七大专利国(美、英、法、德、日、俄和瑞士)和两个世界专利组织(欧洲专利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二十五年的专利文献,还要检索世界上数百种重要科学期刊的二十五年之内的文章,通过检索确实没有发现类似的实体或思维存在,才能被认为具有新颖性。自然,专利还分为发明(invent/はつめい,発明)、实用新型(utility model/じつよぅしんあん,実用新案)和外观设计(ornamental design/いしょぅ,意匠)三种类型。类型不同,审查时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科技文献检索与分析技巧的实践教学

科技文献检索与分析技巧的实践教学科技文献是指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各种文献,如学术论文、期刊文章、专利、会议论文等。
在科技领域的研究中,科技文献检索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此,在高等院校的科技类专业中进行科技文献检索与分析技巧的实践教学非常重要。
以下是我对于科技文献检索与分析技巧的实践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科技文献检索与分析技巧,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一些相关的典型案例,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科技文献检索与分析的具体实践方法。
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形成科技文献检索与分析能力。
二、多种检索工具的使用在科技文献检索与分析中,不同的检索工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应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检索工具进行检索。
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掌握多种检索工具,如数据库检索、专业搜索引擎检索和网络检索等。
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管理和分析。
三、合理的筛选方法科技文献数量庞大,如何按照研究方向和目的进行筛选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合理的筛选方法,如根据关键词筛选、按照文献的类型进行筛选、根据时间进行筛选等。
同时,在筛选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根据检索结果进行评估,对于精度较高的文献应该进行适当的收集和整理。
四、分析和评估文献对于收集到的科技文献,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估。
分析包括文献的来源、作者、所属领域、研究内容等方面,学生应该了解这些信息对于研究的意义。
评估包括文献的质量、可信度、研究价值等方面,学生应该清楚地了解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具备正确的评估能力。
五、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科技文献检索与分析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查找和整理,因此,团队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分工合作,各自发挥优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科技文献检索与分析能力。
六、终身学习的意识在科技领域,知识更新非常迅速,因此,终身学习的意识非常重要。
科技文献检索报告

科技文献检索报告科技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检索,研究者可以快速获取到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旨在对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和常用的数据库进行介绍,以及如何利用检索结果进行科学研究。
一、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科技文献检索常用的方法有关键词检索和引用链追溯。
关键词检索是根据研究者设定的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
在设定关键词时,应尽量选择准确、具有代表性的词语,以提高检索结果的可靠性。
引用链追溯是通过分析已有文献中的引用关系,找到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这种方法对于追溯某一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引用情况非常有帮助。
二、常用的科技文献数据库1.中国知网(CNKI):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服务平台之一,CNKI集文献检索、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等资源于一体。
无论是语言、文献数量还是学科覆盖面都相当广泛,对于绝大多数学者而言,CNKI是不可或缺的数据库之一。
2.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也是国内较大的综合性文献服务平台之一,拥有超过1亿篇文献,覆盖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
3.Scopus和Web of Science:Scopus和Web of Science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两个综合性文献检索平台,它们都拥有大量的国际期刊、会议论文和专利信息,对于涉及国际化研究的学者而言,这两个平台是十分重要的资源。
三、如何利用科技文献检索结果进行科学研究科技文献检索结果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分析检索结果,研究者可以了解到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
此外,检索结果还可以用于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为编写论文提供素材和参考。
在阅读检索结果时,研究者应注重筛选和归纳,提取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并对文献进行适当的比较和分析。
在利用检索结果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注意的是遵循学术道德和避免剽窃。
研究者应该遵循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引用文献时要正确标注出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然,要获得一件专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向专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包括呈送法定的程序文件和缴纳法定的费用。然后专利主管部门要对提出的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查,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才能授予专利权。所谓严格的审查,就是要审查提出的申请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就新颖性而言,通常要检索世界上七大专利国(美、英、法、德、日、俄和瑞士)和两个世界专利组织(欧洲专利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二十五年的专利文献,还要检索世界上数百种重要科学期刊的二十五年之内的文章,通过检索确实没有发现类似的实体或思维存在,才能被认为具有新颖性。自然,专利还分为发明(invent/はつめい,発明)、实用新型(utility model/じつよぅしんあん,実用新案)和外观设计(ornamental design/いしょぅ,意匠)三种类型。类型不同,审查时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⑴各种方法,产品的用途。
⑵无确定形状的产品,如气态、液态、粉末状、颗粒状的物质或材料。
⑶单纯材料替换的产品,以及用不同工具生产的同样形状、构造的产品。
⑷不可移动的建筑物。
⑸仅以平面图案设计为特征的产品,如棋、牌等。
⑹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仪器或设备组成的系统,如电话网络系统、上下水系统、采暖系统、楼房通风空调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轧钢机、连铸机等。
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包括单质、单一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等,同分异构体和不同分子量的同种聚合物亦属此列。但是,下列物质不视为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可以申请专利保护:
①组合物(亦称混合物)。由一种以上有效成份按一定配比组成且组分间彼此不发生反应的物质,如水泥、陶瓷、玻璃等硅酸盐制品,涂料、粘合剂、洗涤剂、油墨、油漆等高分子组合物以及农药、化肥、炸药、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
另外,专利保护是有地域性的,只有在某一国家或某一世界专利组织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它才保护你的专利权。所以就有一件专利在多处申请并获得批准的情况,美国CAS将其称之谓“同族专利”,而且将“同族专利”中首次公开的专利称之谓“基本专利”。CAS只对“基本专利”做文摘,“基本专利”以外的专利通过“参见”形式指引读者去查阅“基本专利”。
⑵科学发现。科学发现是指发现客观的自然规律,而专利保护的是发明创造,两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麦克斯韦的电磁学方程组,都不曾受专利保护过,而火柴、蜡烛、电灯泡却都曾受专利保护过。
⑶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通常指的是:竞赛规则、管理规程、统计方法、分类方法、计算方法、解谜方法、速记方法、检索方法、单纯的计算机程序和汉字编码等。显而易见,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检索方法,是肯定无法提出专利申请了。但是,为实现这些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而发明的装置、设备和仪器是可以申请专利的,
和专利文献检索相关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专利权人(patentee)和发明人(inventor)的关系问题。专利权人就是专利持有者,它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发明人则是具体进行发明创造的人,它必定是自然人。对于非职务发明,即不在任何单位工作的人,或者离、退休或退职一年以上的人,他们所搞的发明创造,专利权人和发明人是一回事;对于职务发明,即在某一单位工作的人,他们所搞的发明创造,专利权人只能是他们所在的单位(法人),而他们自己只能是发明人。
⑷食品、饮料和调味品。为什么食品、饮料和调味品不能申请专利呢?理由有两点:一、因为这些东西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持价格稳定而低廉。如果允许申请专利,发明创造者就会把发明创造的投资和专利垄断的利润加到专利产品的价格上去,使这些物品价格上涨。二、授予专利保护,专利权人就享有独占实施该项专利的权利,别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制造、使用和销售专利产品。而专利权人既可以实施该专利,也可以不实施该专利。如果发生专利权人自己不去制造食品,也不允许别人制造食品的情况,就会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
②催化剂。不论是单质、单一化合物或组合物形式。
③由化学物质制成的成型产品。如塑料薄膜、人造纤维、橡胶、各种层状制品等。
对于化学物质的生产方法,如无机合成、有机合成、聚合、提取、提纯、分析试验、净化等方法,可以申请专利保护。将化学物质用于特定的用途,也可以作为方法发明申请专利。
⑹动物和植物品种。动植物品种分为自然生长和人工培育两大类。自然界存在的动植物当然不是人类的发明创造,而人工培育的动植物品种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好几代的筛选才能达到显著性、稳定性和均一性,这一点给专利审批带来很大困难。随着生物工艺学的发展,一些专利审查力量很强的国家对人工培育的动植物品种给予专利保护,而大多数专利审查力量不强的国家是不予保护的。但是,对于动植物品种的生产、培育方法是可以申请保护的,不过这里指的是非生物学或遗传学方面的方法,如辐射、保温、施肥、人工养殖、人工栽培等。
⑺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是指用核裂变或核聚变的方法获得的单质或化合物。几乎所有国家对此都不给予保护。这首先是出于国防上的考虑,因为这类物质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其次是保护本国的核工业不受外国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的专利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这种物质不能授予专利权,即使原子核变换方法本身也不能得到专利保护。
但是,制造食品、饮料和调味品的方法是可以申请专利的。动物饲料不在限制之列,也是可以获得专利的。
⑸药品和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
药品通常是指为了诊断、治疗或预防人体或动物疾病,或为了避孕而直接用于人体或动物的物质,包括单一化合物,组合物和生物制品等。对药品不授予专利保护的理由,基本上和食品不授予专利保护的理由相同。但是,含有药物的日用品和化妆品(如药物牙膏、染发剂等)以及不直接用于人体的医用品(如化验用的试剂、对环境、器皿的消毒剂等)不认为是药品,农药也不归于药品。虽然药品不授予专利保护,但是药品的工业生产方法是受专利保护的。这里强调工业生产方法,就是排除了药品的手工配制方法。
专利的“三性”正是专利的可贵之处,它实际上反映了专利中有先进的技术内容在里面。显而易见,一个国家提出申请专利的人(包括法人)越多,获得批准的专利越多,这个国家的技术越先进。查专利的时候,读者往往会发现,发达国家提出申请专利的人多,获得批准的专利也多,这正好说明发达国家的技术比较先进。
实行专利法的目的是鼓励发明创造,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发明创造者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因此,专利保护必须有个时间限制。如果没有时间限制,发明创造者就会满足现状,不求进取,不再去搞新的发明创造,这样就会阻碍技术的进步。过了保护期限的专利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因为不受专利法保护了,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使其在社会上流传,大家都可以利用。
⑺单纯的线路,如纯电路、电路方框图、气动线路图、液压线路图、逻辑方框图、工作流程图、平面配置图以及实质上仅具有电功能的基本电子电路产品(如放大器、触发器等)。
⑻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电、磁、光、声、放射或者其结合的医疗器具。
外观设计实质上就是商标设计问题,在我所的实际工作中很少涉及到,所以我们就不多作介绍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专利”一词是这么解释的:法律保障创造发明者在一定时期内因创造发明而独自享有的利益。这是从法学、技术和经济学三个方面对“专利”的高度概括。《中国大百科全书》涉及“专利”的条目有好几条,它们分别归类于法学、经济学和图书情报档案学。这就说明,“专利”是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重领域的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另外,艺术作品和不同风格的建筑物,由于很难确定它们的“专利三性”,所以也不能获得专利保护。但是,用于艺术创作和建筑施工的材料、工具和机械,如果具有“专利三性”,却是可以申请专利保护的。
以上介绍的是对发明专利所规定的限制。实际上,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也是有限制的,这种限制归结起来就是以下各项发明创造不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
上面说过,提出的申请必须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才能授予专利权。那么,什么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呢?所谓新颖性,就是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是前所未有的;所谓创造性,就是指发明创造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所谓实用性,就是指发明创造的客体能够在工业上制造和使用。这些话看起来枯燥无味,为了使读者容易理解“三性”,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部门对申请专利是有限制的,这些限制在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但是归总起来大体上有如下几个方面:
⑴违犯法律、社会公德和公共利益的发明。例如,造假币的方法,其方法越先进,造出的假币就像真的似的,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发明新的赌博工具、吸毒工具同样也是对社会有害的。还有,像自爆保险箱,目的是不让偷盗者盗窃得逞,但却有杀人的因素在内,也是违犯社会公德的。在礼仪方面,脱帽机用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造得出来,但是如果在家里放置一台脱帽机,客人刚一进门,帽子冷不防被一台机器抓走了,那显然是极不礼貌的。
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指由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得到的与原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等不同的物质。即使它还能用其它非化学方法得到,也视为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种类繁多,保护起来比较复杂。目前主要是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对这种物质给予专利保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不给予保护的,中国专利法也是不给予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