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网络维护与网络安全》课程实训体系搭建研究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了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
为了满足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并开展了实训课程。
但是目前,关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
本文将从实训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实训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研究,希望能够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目标及意义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工作。
这需要实训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各种网络问题。
构建实训课程体系还有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意义。
通过构建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的实训课程体系,将有利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促进双方资源的共享,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
三、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内容构建1.实训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训课程体系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协议、网络安全基础等内容。
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他们未来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的基础。
2.实训课程的专业技能除了基础理论知识外,实训课程体系还包括了学生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例如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维护与故障处理等内容。
这些都是学生未来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需要具备的技能。
3.实训课程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实训课程体系中还需要包括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例如实训项目、实训案例等。
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
四、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构建1. 结合理论与实践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中,需要尽量将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探讨了实训课程设计理念、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机制和体系优化等方面。
在引言中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在对实训课程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结论部分强调了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研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构建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促进这一领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设计理念、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机制、体系优化、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职计算机专业中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需求,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体系构建上亟需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这些技能往往无法通过传统教学模式来获得。
建立健全的实训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和完善,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将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旨在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和建议,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意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涉及到信息传输、互联网安全、网络管理等诸多领域。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培养网络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其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高职院校《网络安全与防范》课程实训项目设置研究

过参加 网络安全技能竞赛 , 更好 的了解 到网络安全从业 的企 业对 网络安全人才职业技能 的要求 , 并将这些要 求反映到课 程的实训项 目中, 从而做到“ 以赛促教 ” “ 、 以赛促学 ” 以赛 和“
促改” 。 最后 , 课题 组成员还参考 了大量 网络安 全类教材 中实训 项 目的设 置… 它们提供了很好 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打下牢 固的专业基础。 高职 院校 的教学 以实训 为 主 ,因此设 置合适 的实训 项
目. 使得学生通过这些实训项 目能够掌 握将来工作所 需要 的 职业技能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文为该课题研究 的成果 之一 . 主要论述 了实训项 目的设置。
完成 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技 能的分解工作后 , 我们再进
S in e& Te h o 0 )Vi o ce c c n 1gr f n i
21 0 2年 8月第 2 4期
科 技 视 界
项目 与课题
我们总结出了网络安全相关工作 岗位与工作任务 分析 ,
如表 1 示 。 所 表 1 工 作 岗位 与 工作 任 务 分 析
工作任务 网络安全 工程师 网络规划与配置 网络 工程师 、 / 网络 管理员
S in e& Te h oo yVi o ce c c n lg s n i
项 目与课题
科 技 视 界
21 年 8 02 月第 2 期 4
高职院校《 网络安全与防范》 课程实训项目 设置研究
曾煌存 宋超 荣 杨兴 波
( 东外 语艺 术职 业学 院信 息技 术 系 广
【 摘
广东
广州
【 关键词】 网络安全 ; 学改革; 教 职业技 能分解 ; 实训项 目
高职院校无线校园网络建设研究论文(5篇可选)

高职院校无线校园网络建设研究论文(5篇可选)第一篇:高职院校无线校园网络建设研究论文1校园网络的现状以我校为例,有线校园网络已经覆盖了办公楼、教学楼、宿舍和学生食堂等校内所有建筑物,在网上实现了OA办公,学生管理,校内监控和图书管理等日常管理。
但随着Internet不断的向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渗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设备的普及化使得传统的有线网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不受地域的限制接入网络使得无线网络显现出优于有线网络的优势,因此无线校园网络的建设变得非常有必要。
2以我校为例对于无线网络的需求由于我校园区面积比较大,办公楼、教学楼、宿舍和食堂分布较分散,如何能在现有的有线网络基础上扩展无线网络,设计出有效、合理、稳定的无线网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方案以有线为主线,无线为辅助,保证在公共场所和无法使用有线的智能设备都能上网。
高职院校无线校园网络建设方案李晓辉(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承德067000)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生活方式已经全面渗透到教学生活中。
校园建设由传统的有线网络悄悄的向无线转变,由于有线网络的优点是具有稳定性,但是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在教师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大量普及,有线网络已经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要求。
当前无线技术的改革升级为无线网络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本文主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一个基于校园网络的无线方案。
通过学校无线网络的实现,目的是方便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学校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校园网络;无线技术;设计方案DOI:10.16640/ki.37-1222/t.2015.23.222因此无线网络在设计上要求1)访问网络稳定、安全、可靠,这就要求设置的热点密度合理覆盖面广,不能再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反复登录的情况。
2)用户使用无线网络方便快捷,要求网络的带宽合理,能快速访问网络又不浪费带宽;3)网络设置合理,利于管理和扩展。
高职院校《网络安全与防范》课程实训项目设置研究

高职院校《网络安全与防范》课程实训项目设置研究作者:曾煌存宋超荣杨兴波来源:《科技视界》2012年第24期0引言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网络方向的研究热点,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网络安全与防范类课程是必要且必须的[1,2]。
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开设的网络安全类课程还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实训不足等问题[3-5]。
为此本文作者开展了一项名为“《网络安全与防范》课程改革的研究”的院级课题研究,通过查阅参考文献[6-10],参考其他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经验,到企业进行调研,指导学生参加网络安全技能竞赛,并结合所在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探索高职院校《网络安全与防范》课程的改革思路,研究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选取、实训项目的设置等内容,从而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
高职院校的教学以实训为主,因此设置合适的实训项目,使得学生通过这些实训项目能够掌握将来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文为该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主要论述了实训项目的设置。
1研究的方法本研究具体的研究方法是: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从事网络安全保障人员的典型的工作任务和需要的职业技能,对这些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确定这门课程具体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技能,需要让学生完成哪些工作任务。
然后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选取教学内容,安排实训项目,使得学生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能够具备未来工作需要的职业技能。
除此以外,课题组成员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网络安全相关的技能竞赛。
技能比赛比赛试题由网络安全的从业企业拟定,对学生的网络攻防职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通过参加网络安全技能竞赛,更好的了解到网络安全从业的企业对网络安全人才职业技能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反映到课程的实训项目中,从而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和“以赛促改”。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大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实训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目前针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实训课程设置与内容构建不够系统和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二是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三是缺乏科学的实训课程评价体系,不能有效衡量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和实践能力;四是实训课程的改进与优化工作不够深入和持续,缺乏长期规划和迭代更新。
对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对于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概述、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建设以及改进与优化,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和总结。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实训课程的设置与内容构建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确保实训课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选择适合的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建立完善的实训课程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而对实训课程的不断改进与优化,可以保持实训内容的更新与前沿性,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通过研究实训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实训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并对实训课程体系的总结与展望提供支撑。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训课程的完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加深理论学习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网络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

“高职院校网络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大庆职业学院薛刚内容提要: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网络实训基地建设,但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技术含量高,设备更新快,设备价格高等原因,在建设网络实训基地时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如何规划网络实训基地;如何提高资金利用率;如何提高网络实训效果等,一些院校网络实训基地建成以后发现与原设想不同,实训效果也不好。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的,另外在建设网络实训基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也是研究的一项内容,最后给出大庆职业学院网络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以及管理、实训的一些实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实训基地网络互联技术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推动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实训基地建设也因此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各项工作中,由此也需要大量从事网络组建、维护、管理及应用等方面人才,高职院校也加大对计算机及网络人才的培养力度,由于网络技术含量高和应用复杂等原因,网络实训基地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按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估的要求,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加强了网络实训基地建设,但在建设中遇到不少问题,有技术方面的,有管理方面的,有使用方面的,例如:有的实训基地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实训效果并不好,有的建成以后不能立刻投入实训工作中,有的实训基地又成了原来的实验室,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非常必要。
2.本课题的主要目的●研究网络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法;●建设一个技术领先、功能完善、实训效果好、兼顾科研及社会技术服务的网络综合实训基地的整体方案;●研究出一套提高学生网络技能的训练方案;●研究网络综合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培养具备良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能力的高职技术人才,满足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要明确培养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具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维护与管理能力,并能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解决实际问题。
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要结合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因此实训课程体系要与行业需求和技术趋势相结合。
可以邀请行业专业人士参与实训课程设计,制定实训项目和实训环境,保证实训内容与行业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在实践环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要注重实训设备的建设和更新。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训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实验环境,要注重实验室的建设,配置先进的设备和软件,以满足学生实际操作的需求。
要定期更新设备和软件,跟上技术的发展。
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要重视实训评估和质量监控。
要建立科学的实训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实训报告、实训项目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要加强对实训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网络维护与网络安全》课程实训体系搭建的研究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全面实施和应用以及internet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各种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不过,在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它给社会各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网络维护与网络安全》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建设此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过程中,依据课程面向的系统运维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系统安全工程师等相应岗位,选取具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进行设计,培养学生在各相关岗位所应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两年的实践,学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网络维护网络安全实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a)-0178-0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全面实施和应用以及internet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网络在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安全问题尤其突出。
网络病毒肆虐、网络系统瘫痪和损坏、黑客入侵和数据的失窃、人为破坏,给各种部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网络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网络系统安全、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网络技术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网络维护与网络安全》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向网络工程建设方向的一门职业能力课程。
该课程是以岗位需求的培养职业
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工学结合的课程。
它面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的系统运维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系统安全工程师岗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
以下从几个方面来简要说明一下本课程实训项目开发的思路。
1 设计理念
本课程根据网络维护与网络安全岗位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综
合能力要求,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为指导,以教、学、练一体化为典型特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与设计。
在课程开发中注意了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与企业专家进行多次研讨,确定以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求为主线,课程内容选取尽可能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其次,利用良好的实训条件,模拟实际工作流程进行实训安排。
2 通过企业调研确定了社会需求(如表1所示)
3 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了本门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应于完成任务的各项技能,具体如下
(1)能对网络客户端的系统进行安装和安全设置;
(2)依据网络应用业务的拓展,能制定升级/更新建议书并实施;(3)能对主机运行日志进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4)能针对具体网络应用,实施网络控制策略;
(5)能使用企业特定安全标准对网络安全系统进行定期评测;(6)能掌握登录密码管理和证书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流程;
(7)能完成防火墙的配置、网络安全管理软件的安装与使用;(8)能利用软件监控异常流量,制定应急预案;
(9)能使用和管理入侵检测系统,监测异常并能采取措施;(10)能进行防病毒系统的管理及病毒包的及时升级;
(11)能完成数据备份和还原工作,保证数据的正常使用;(12)能使用工具对ups电源进行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
4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实训项目(如表2所示)
在实训项目设计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建立虚拟项目、虚拟实验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
利用各类软件对实训的全过程进行了虚拟仿真。
在教学过程中,还引入了企业真实项目的文档,规范工作流程,各种操作规范等。
按照规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实施文档的撰写,以训练他们撰写技术文档的能力,为做好技术辅助工作打好基础。
总之,以实训项目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网络维护与网络安全》课程能够通过项目化的教学,让学生尽可能的学到更多的技能,并将其有效的结合到实际应用中,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安全问题,这也是我们进行此项研究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荆继武.信息安全技术教程[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2] 庞南.信息安全管理教程[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3] 石淑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 邵波.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