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风向和风速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但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
此外,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移动的距离。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难点:风向的判断,风速的测量。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风向和风速。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风向和风速。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风向袋、风速计、计时器、绳子、红旗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风向袋和风速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天气中的风向和风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风向和风速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风向袋和风速计,讲解其使用方法,并演示如何测量风向和风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在实验中。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测量了风向和风速,那么如何判断风向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判断风向的方法,并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能想到其他测量风速的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风向和风速》教学课件

天气日历:简化的风速等级
0
无风(旗子不动)
1
微风(旗子微动)
2
大风(旗子展开)
0
2
1
中风:小树轻摇。
6
10.8-13.8
较大风:大树摇摆,难以打伞;
7
13.9-17.1
接近强风:整棵树摇,迎风走路不适。
8
17.2-20.7
强风:树枝从树上折断,难以迎风走路。
9
20.8-24.4
大强风:对建筑物有损伤,瓦片吹落。
10
24.5-28.4
风暴:树连根拔起,损坏性强。
11
28.5-32.4
1、风向是指( )的方向,如:北风、西风、东南风、东北风。 2、风向标是 ( )的仪器。 3、风的速度是以风 ( )来计算。 4、风速仪是( )的仪器。 5、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等级。
2022
风吹来
测量风向
每秒钟行进多少米
测量风速
13个
这些问题你知道了吗?
知识与能力训练37页
一、填空题 1.风向是指风( )的方向。我们一般用( )来描述风向。 2.用红领巾来判断风向,发现红领巾东南方向飘动,那么这时的风向是( )风。 3.(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4.常用的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 )个等级。我们用的简化风速等级为:( )无风,旗子不动;1级( ),旗子( );2级( ),旗子( )。
巨型风暴:大面积的损坏。
12
32.5及以上
飓风:内陆少见,暴力性的损坏。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清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小学科学风向和风速教案

小学科学风向和风速教案第一章:认识风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向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风向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风向的定义: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的表示方法:使用风向标和箭头表示风向。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对风向的观察和体验。
演示风向标的使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向描述练习:学生分组,用箭头表示风向,并描述风吹来的方向。
1.4 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记录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第二章:风向的判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判断风向。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观察树木、旗帜等自然现象判断风向。
学习使用风向计等工具来测量风向。
2.3 教学活动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学校里的树木、旗帜等,判断风向。
风向计使用演示:老师展示如何使用风向计测量风向。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使用风向计测量风向,并记录结果。
2.4 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观察周围的环境,使用所学的方法判断风向,并记录下来。
第三章:认识风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速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风速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风速的定义: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吹过的距离。
风速的表示方法:使用米/秒、千米/小时等单位表示风速。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对风速的观察和体验。
演示风速计的使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风速的表示方法。
风速描述练习:学生分组,用米/秒或千米/小时等单位表示风速,并描述风吹过的距离。
3.4 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记录风速的变化,并尝试用米/秒或千米/小时等单位表示。
第四章:风速的判断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判断风速。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观察树木、旗帜等自然现象判断风速。
学习使用风速计等工具来测量风速。
4.3 教学活动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学校里的树木、旗帜等,判断风速。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风向和风速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风向和风速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风的概念和特征,知道风的产生、方向及变化等基本知识;2.学生能够了解风速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知道不同风力等级的表示方法;3.学生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加深对风向和风速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风的产生、方向和变化;2.风速的概念、测量和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的区分和理解;2.风速的测量和表示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风的基本概念,并让学生说出自己小时候听到过的关于风的故事或传说。
2. 搜集资料(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搜集关于风的知识、图表等资料,并让每组汇报自己搜集到的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汇报中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观察(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实验观察,探究风的特征和变化。
教师可以分发实验指导书,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分析结果。
实验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在实验室或户外选择一个安全的地点;•制作风向风速仪,将其放置在平面上;•观察风向风速仪的指示,记录下来;•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风的特征和变化。
4. 讲解风速(10分钟)教师对风速的概念、测量和表示方法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进行互动。
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演示器材,并请学生根据不同的风力等级来分类显示。
5. 群体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每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设计并进行一项风速测量活动。
在活动完成后,每组进行简单报告,并向其他同学讲解自己的方法和结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常用的风速测量仪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6. 拓展任务(5分钟)教师提供拓展任务,要求学生搜集一些有关风力、风速及风向方面的信息或文章,并在下次课交流分享。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特征和测量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群体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风的认识。
最后,提供拓展任务,让学生继续探究相关知识和内容。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风的速度。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风向和风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2. 教学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定原理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风向标、风速计等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记录本、画图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天气预报中关于风向和风速的介绍,引发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讲解风向标和风速计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定风向和风速。
4. 成果分享: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关系。
5. 知识拓展:讲解风向和风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航空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风向和风速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并记录当地的风向和风速变化,了解天气变化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2. 绘制一幅关于风向和风速的漫画,展示自己对风向和风速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拓展知识,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后作业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并能运用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2.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规律。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和体验。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3.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年级科学《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1)概念:风向是指风从哪个方向吹,风速是指风的强弱;
(2)原理:风速的变化受到气压、地形以及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而风向受到地球自转,大气层温度差等因素的影响。
2.风向和风速的观测
(1)观测方法:风向和风速的观测和记录,可以使用风角仪、风向标等工具或者使用罗盘、双桨等来观测;
(2)记录方法:观测结果可以使用数据表法、海图方法、三维坐标法等方式进行记录,并用圆形图表进行可视化表示。
3、风向和风速的利弊
(1)利弊:风向和风速的变化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可以大大改善环境;但也会带来降雨或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影响。
4、风向和风速的应用
(1)应用:风向和风速的变化有助于人们了解气象现象,可以预报天气,可以用来观测风向和风速信息,方便军事决策和经济发展;电力、农业、水产等也受到风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2)了解风向和风速的观测方法;
(3)熟悉风向和风速的利弊;
(4)懂得风向和风速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准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天气下的风向和风速变化。
1.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风向和风速的理解。
1.3 教师简要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
第二章:风向的认识2.1 教师展示风向标的图片,解释风向标的含义和作用。
2.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释风向标指向的方向与实际风向的关系。
2.3 教师进行风向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风向标,观察并记录风向变化。
第三章:风速的测量3.1 教师介绍风速计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2 学生分组进行风速测量实验,记录不间点的风速数据。
3.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风速数据,探讨风速与天气、时间等因素的关系。
第四章:风向和风速的关联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之间的关系。
4.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3 教师总结风向和风速的关联,强调其在气象学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要求,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风向和风速观测工具。
5.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制作并测试自己的观测工具。
5.3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观测工具,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
第六章:风向和风速的影响因素6.1 教师展示不同地形、季节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图片或视频素材。
6.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种因素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6.3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模拟地形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第七章:气象观测方法7.1 教师介绍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面气象站、气象卫星等。
7.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气象观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7.3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气象观测站,实际观察风向和风速的测量过程。
第八章: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信息8.1 教师展示天气预报中关于风向和风速的信息。
8.2 学生分析风向和风速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8.3 教师邀请学生模拟天气预报主持人,练习播报风向和风速信息。
第九章:风向和风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农业等。
四年级科学上册《风向和风速》教案 教科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自制风向标和小风旗。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课件中出示一张树叶被风吹动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接着出示几张被风吹着的不同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几张图片中有什么共同点。
从而得出同一主题:风。
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二、探究内容:(一)风向和风向标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吹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出示自制风向标。
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二)风速和风速等级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告知风速的测量仪器是风速仪。
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
区分风速被划分为13个等级,而在风力等级表中最大的是12风级。
明了0风级的存在。
根据风力等级的划分规律,在课堂上巧妙的做连线题。
(可点名个别学生回答)3、问:对于我们来说,蒲福风力等级表分级太细,我们只需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可。
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感官直观的感受到风速的大小呢?4、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然事物中其他事物的变化来感知风速的大小,从而导入下一环节:用旗子被吹动的情况来简化的划分风速等级0、1、2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清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 见。
我们怎样用感官知道风速的大小?
我们简化的风速等级
0
无风(旗子不动)
1
微风(旗子微动)
旌旗始动。
未破碎
3级 微风 细枝摇动,旌旗风展, 小波峰、 3.4~5.4
稻谷摇动。
顶破裂
4级 和风 树枝弯动,灰尘四起, 纸飘空中。
5级 劲风 小树摇动,塘河起波, 庄稼起伏。
6级 强风 电线有声,撑伞难走, 大树枝动。
7级 疾风 迎风行不便,全树摇, 大树枝动。
8级 大风 阻力甚大,小枝折断, 江河浪猛。
四年级科学上册风向和风 速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可
北
以
西北
东北
用
八
个
方西
东
位
来
描
述
西南
东南
风
南
向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吹向南的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 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动动手:制作风向标
动动手:制作风向标
活动步骤: 用彩色美术纸剪一个箭头和一个稍大一些的箭尾翼。 在一根饮料吸管的两端各开一条1厘米长的缝隙。 把箭头和箭尾翼插入饮料吸管的缝隙中,并用胶布固定. 用一个手指托吸管,找到它的平衡点。 仔细地把大头针穿过平衡点刺入铅笔顶端的橡皮中,来 回转动这个“风向标”,确保它能自由转动。 判断风向
2
大风(旗子展开)
天气日历: 简化的风速等级
0 无风(旗子不动) 1 微风(旗子微动) 2 大风(旗子展开)
巧妙连线
二级风 四级风 五级风 六级风 七级风
举伞步行艰 微风吹脸面 枝摇飞纸片 带叶小树摇 迎风走不便
这些问题你知道了吗?
1、风向是指( 风吹来 )的方向,如:北风、西风、东南 风、东北风。 2、风向标是 ( 测量风向 )的仪器。 3、风的速度是以风 ( 每秒钟行进多少米 )来计算。 4、风速仪是( 测量风速 )的仪器。 5、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个 )等级。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风力等级表
风级 名称 陆地物象
海面波浪 风速 (米/秒)
0级 无风 烟柱上冲,水面无波 平静
0.0~0.2
,树叶不动。
1级 软风 软而无力,烟随风去, 微波峰、 0.3~1.5
树叶微动。
无飞沫
2级 轻风 人有感觉,树有微响, 小波峰、 1.6~3.3
陆地物象 烟柱上冲,水面无波,树叶不动。 软而无力,烟随风去,树叶微动。 人有感觉,树有微响,旌旗始动。 细枝摇动,旌旗风展,稻谷摇动。 树枝弯动,灰尘四起,纸飘空中。 小树摇动,塘河起波,庄稼起伏。 电线有声,撑伞难走,大树枝动。 迎风行不便,全树摇,大树枝动。 阻力甚大,小枝折断,江河浪猛。 吹坏烟囱,小屋受损,瓦片移动。 行人吹跑,逆风难行,树林吹倒。
树林吹倒。
咆哮
28.4
11级 暴风 破坏严重
波峰全呈 2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飞沫
32.6
12级 飓风 摧毁力极大。
海浪滔天 >32.7
1946年后扩充的13~17级风,均
称为飓风,只是风速由每秒37米.
风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名称 无风 软风 轻风 微风 和风 劲风 强风 疾风 大风 烈风 狂风 暴风 飓风
❖ 使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时应注意: ❖ 第一,明确所在的方位是正确判断风向的基础。
❖ 第二,风向的观测活动一定要在室外空旷的地 方进行。
风速风向仪 风向测量工具:风向标。 风速测量工具:风速仪(风杯)
1级风
3级风
6级风
8级风
我们还有哪些方法确定风向和 测量风向呢?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 来计算的。
破坏严重。
摧毁力极大。
海面波浪 平静
微波峰、无飞沫 小波峰、未破碎 小波峰、顶破裂 小浪、白沫波峰 中浪、折沫峰群
大浪、飞沫 破峰、白沫成条 浪长高、有浪花
浪峰倒卷 海浪翻滚咆哮 波峰全呈飞沫
海浪滔天
风速(米/秒) 0.0~0.2 0.3~1.5 1.6~3.3 3.4~5.4 5.5~7.9 8.0~10.7 10.8~13.8 13.9~17.1 17.2~20.7 20.8~24.4 24.5~28.4 28.5~32.6 >32.7
9级 烈风 吹坏烟囱,小屋受损, 瓦片移动。
小浪、 白沫波峰 中浪、 折沫峰群
大浪、 飞沫
破峰、 白沫成条
浪长高、 有浪花
浪峰倒卷
5.5~7.9
8.0~10.7
10.8~ 13.8 13.9~ 17.1 17.2~ 20.7 20.8~ 24.4
10级 狂风 行人吹跑,逆风难行, 海浪翻滚 24.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