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合集下载

采用妊娠合并高血压专病门诊管理模式对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管理的效果

采用妊娠合并高血压专病门诊管理模式对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管理的效果

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缩短手术的时间[12]。

在采用S-VATS 治疗前纵隔肿瘤的过程中,笔者能明显体会到手术视觉的舒适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3]:1)术中患者的体位为仰卧体位,符合人体正常的解剖体位,且有利于与术前患者的胸部CT图像进行对比印证。

2)术中能获得与正中开胸手术相似的手术视野,可同时观察患者左右两侧的纵隔,进而可降低其膈神经损伤的发生率[14-15]。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及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别。

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研究中选择的患者其肿瘤的直径均小于5 cm,且肿瘤与周围脏器关系清楚,无广泛粘连,手术的难度相对较低。

在术后并发症方面,S-VATS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和咽部不适的发生率均低于I-VAT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究其原因主要是,进行S-VATS时对患者实施单腔气管插管,能减轻其咽部损伤,进而可降低其术后咽部不适的发生率;进行S-VATS时患者的体位为仰卧位,不会对其肩关节造成牵拉,进而可降低其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的发生率。

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少,可能存在选择偏倚,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的时间较短等),还需广大专家学者加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用S-VATS治疗前纵隔肿瘤能缩短患者气管插管的时间,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降低其术后咽部不适和肩关节活动障碍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 梁璃汇,李畅波,禹德富.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对纵隔肿瘤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和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9,25(3):661-664.[2] 陈舒晨,余绍斌,林济红,等.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学习曲线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7,51(5):311-315.[3] 钟斌,吴奇勇,童继春,等.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摘除术16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9):119-120. [4] 裴登科,孔德淼,罗猛.层面解剖技术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前上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2):1850-1852.[5] 周继尧,刘德森,陈晓春,等.经剑突下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病变患者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6):24-27.[6] Lu Qiang,Zhao Jinbo,Wang Juzheng,et al.Subxiphoid andsubcostal arch “Three ports”thoracoscopic extended thymectomy for myasthenia gravis[J].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2018,10(3):1711-1720.[7] 程少先,徐文礼,艾瑞华,等.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治疗双侧胸腺瘤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3):8-12.[8] 刘青锋.微创胸腔镜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3):322-324.[9] Zahid I,Sharif S,Routledge T,et al.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surgery or transsternal thym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myasthenia gravis[J].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2011,12(1):40-46.[10]Zhang L.Subxiphoid versus lateral intercostal approachesthoracoscopic thymectomy for non-myasthenic early-stage thymoma: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J].INT J SURG,2019,67(25):13-17.[11]岳瀚逊,张瑜,马敏杰,等.Tubeless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26(4):353-357.[12]付金松,杨刚,郑献身,等.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手术疗效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12):2234-2238.[13]俞秋华,姜敏炎,吕亚军,等.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初步应用分析[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9,6(3):152-155. [14]郭少鸣,蒋家好,金淳,等.改良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畸胎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9,26(1)43-45. [15]丁仁泉,童向东,许世广,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电视胸腔镜在胸内纵隔疾病手术治疗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14,17(7):557-562.采用妊娠合并高血压专病门诊管理模式对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管理的效果谢 娟(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重庆 402760)[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妊娠合并高血压专病门诊管理模式对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管理的效果。

高血压病个案护理路径

高血压病个案护理路径

知识点:1、.高血压病的概述:是一中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2、高血压病的病因:1)、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遗传史2)、环境因素:a) 饮食: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b):精神应激: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等3)、其他:a)体重:肥胖者发病率较高b)长期服用避孕药c)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d)年龄:发病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40岁以上发病率高3、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1 )一般表现:a)症状:头痛、头晕、头胀、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耳鸣等。

b)体征:高血压时体征一般较少,除血压升高外,心脏听诊可闻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收缩期杂音。

皮肤黏膜、四肢血压、周围血管搏动及血管杂音检查等,有助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判断。

2)并发症: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心: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冠心病;脑: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肾:肾动脉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血管:主动脉夹层、视网膜病变;5、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病程中,致全身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周围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血压急剧升高,出现一系列急诊临床症状。

6、运动疗法:1)运动时间:下午16~17时左右最佳,其次为晚间(饭后2~3小时)。

上班族建议在晚间9~10时左右进行锻炼。

2)运动强度:确定运动强度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靶心率(THR)表示:靶心率(次/mim)=170(180)—年龄(岁),170适用于年龄偏大或有明确心脏病史,体质弱且过去无任何规律运动习惯者,反之则用180;也可以首先确定最高心率,即:220-年龄;而后计算有氧运动最佳心率范围,即有氧心率=最高心率×(60-80)%。

3)运动频率:运动频率应该每周至少3次,经常运动者可以坚持每周锻炼5~6次,运动效应的产生至少需要1周的时间,达到较显著的降压效应则需4~6周。

4)运动持续时间:一般要求每次运动持续45~60分钟,其中包括10~15分钟热身活动如:伸展运动、关节活动等和5~10分钟整理活动,然后逐渐回到日常平静水平。

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的价值。

方法:所选病例是2023年1月到12月门诊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各20例;常规护理运用在常规组,健康教育护理实施在干预组,明确护理结果。

结果:干预组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比常规组高,数据有差异(P<0.05)。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满意,可有效的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内容的认知水平,值得进行推广好的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护理;作用临床中近些年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中高血压是其中之一,本疾病的发生是因为血管中的血液流动的过程中促使血管壁压力上升,同时超出标准的水平,该病被称作一种无形的杀手,大部分病患在没有任何征兆中发生头痛、发热等表现[1]。

该病的出现和各种诱因相关,包括遗传、生活和饮食习惯、年龄等,一旦患病不能尽早获得诊断和治疗,患者的血管壁长期被高压压迫,非常容易引起冠心病、脑梗死等并发症,危害患者的生命。

该疾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需要患者长时间用药控制病情,但部分患者的依从性随着病程的延长会逐渐下降[2]。

因而应该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以提升其的依从性。

此次就2023年1月到12月门诊的高血压患者,探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3年1月到12月我院门诊的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20人,男性13人,女性7人,年龄最小值是41岁,最大值是75岁,均值(61.24±2.56)岁,病程区间为1.3年至11.7年,平均(5.57±1.06)年;干预组患者20人,男性12人,女性8人,年龄区间43岁-74岁,平均(61.72±2.14)岁,病程1.5年至11.9年,平均(5.39±1.10)年。

纳入标准:全部是高血压病患;依从性高;排除标准:合并重大疾病、先天疾病等。

高血压护理常规

高血压护理常规

高血压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一)给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

(二)嘱病人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劳累、情绪激动。

(三)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从卧位至站立前先坐一会。

(四)病人头晕、视物模糊时立即就地休息,上厕所外出时有人陪同。

(五)并发症护理L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告知病人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小时内,改变体位宜慢,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

2.高血压急症: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协助生活护理。

二、用药护理1 .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药、镇静药及脱水剂。

调整给药速度,严密监测血压。

告诉病人及家属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副作用,并提供书面资料。

2 .根据个人的工作睡眠习惯,协助病人制定服药时间,必要时提供一个服药时间表,以便病人每天有规律的定时服药。

3 .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超重者应控制食量。

4 .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和进行蒸汽浴,避免长时间站立。

三、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对身体的危害,以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2、用药指导:告诉病人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副作用。

指导病人及家属坚持服药治疗。

教育病人服药剂量必须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

提醒病人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和护理。

四、生活指导1、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戒烟限酒,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防止便秘,控制体重,保持心情愉快。

2、自我检测:教会病人及家属血压测量的方法,并做好记录,定期门诊随访复查,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

高血压慢病管理方案

高血压慢病管理方案

高血压慢病管理方案第1篇高血压慢病管理方案一、背景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患者人数众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为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人性化的高血压慢病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1. 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2. 降低血压水平,控制血压达标。

3. 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4.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

三、管理措施1. 健康教育(1)开展高血压知识普及,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2)定期举办健康讲座,传授自我管理方法。

(3)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宣传册、视频等,进行宣传教育。

2. 生活方式干预(1)饮食管理:指导患者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合理搭配膳食。

(2)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鼓励进行有氧运动。

(3)戒烟限酒:帮助患者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4)心理调适:指导患者学会心理放松,缓解压力。

3. 药物治疗(1)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2)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提高治疗依从性。

(3)定期评估药物疗效,调整治疗方案。

4. 定期监测(1)家庭血压监测: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血压,定期记录。

(2)门诊随访:患者每月至少随访1次,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3)并发症筛查:定期进行心电图、尿液、肾功能等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5. 健康管理(1)建立患者档案: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治疗经过等。

(2)分级管理: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实施分级管理,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3)跨学科协作:加强内科、心血管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四、预期效果1. 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明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

2. 血压控制达标率显著提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

3. 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预期寿命延长。

五、总结本方案旨在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慢病管理,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手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保健门诊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保健门诊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00 )对 疾病 知识 认 知 率 、 .5 , 自我 管 理 能力 较 B组 明 显 提 高 ( P<O 0 ) . 1 。结 论 : 健 门 诊 进 行 护 理 干 预 可 以改 善 医 患 保 关 系 , 高 患 者 治 疗 依 从 性 及 自我 管 理 能 力 , 免 或 延 缓 高 血压 引起 的 并 发 症 。 提 避 【 键 词 】 老 年 高 血 压 ; 健 门诊 ; 理 干 预 ; 果 关 保 护 效 【 中图 分 类 号 】 R 9 R54 1 4 ; 4 . 【 0I 1 .8 0 z k. 0 10 . 3 D 】 0 3 7 /g {2 1 . 40 5
1 3 评定 标 准 . ①血 压 : 2组 干预 前 后分 别 测量 晨 起
1 1 一般 资料 .
20 0 9年 1月~ 2 1 0 0年 6月 在我 院保
健 门诊 就诊 的高 血压 患者 9 6例 , 均符 合 w H0高血 压 的诊 断 标 准 ( 缩 压 ≥ 1 0 mmHg和/ 舒 张 压 ≥ 收 4 或
意义 。
前 基础 及安 静状 态下 每 日 3个 时 间 点 ( 2 0 、 6 0 、 1 :0 1 : 0 2 :0 的 收缩 压 ( B ) 舒 张 压 ( P , 次 均 连 续 00) SP 和 DB ) 每
1 2 方 法 2组 患者 均给 予 络活 喜 ( 磺 酸氨 氯地 平 . 苯 片) 代文 ( 、 缬沙 坦胶 囊 ) 科 素亚 ( 、 氯沙 坦 钾 片 ) 常规 等
降压 药物 治疗 。A 组 同时 配 合 系 统 护 理 干预 : 建 立 ① 健 康 档案 : 为患 者建 立 个 人 健 康 档案 , 录个 人 信 息 、 记
诊 疗用 药情 况 、 护理 干预 措施 , 定期 对患 者健 康知 识认

高血压个案护理

高血压个案护理

高血压护理个案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

1998年,我国脑血管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

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疾病的相关知识:(一)定义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二)标准及分类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适用于任何年龄的成人。

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

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同时,必须排除由于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高血压分为3级: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三)致病原因1遗传因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

3其他:(1)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2)长期服用避孕药(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4)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高血压患者健康服务管理的内容

高血压患者健康服务管理的内容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 力:提高患者对高血 压的认识,增强自我 管理能力,提高治疗 依从性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健康教育、心 理辅导等方式,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轻心理压力。
03
高血压患者健康服 务管理的内容
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高血压患者 健康档案的目的: 便于医生了解患 者的健康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高血压患者健康服 务管理的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高血压患者健康服务管理 的内容 高血压患者健康服务管理 的效果评估
高血压患者健康服务管理 的目标
高血压患者健康服务管理 的实施方式
高血压患者健康服务管理 的挑战与对策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高血压患者健康服 务管理的目标
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签约对象:高 血压患者及其
家属
服务内容:健 康咨询、疾病 预防、用药指 导、康复护理

服务方式:上 门服务、电话 咨询、网络咨
询等
服务时间:根 据患者需求, 灵活安排服务
时间
服务评价:定 期对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进行 评价,提高服
务质量
互联网医疗平台
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方便患者随时咨询医生 提供在线预约挂号服务,方便患者预约就诊 提供在线健康监测服务,方便患者实时监测血压等健康指标 提供在线健康教育服务,方便患者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控制盐、糖、脂肪 的摄入
适量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提高心肺功 能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的损 害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 动过大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 疗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发表时间:2019-03-20T10:12:49.8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作者:李世娇
[导读] 分析对门诊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李世娇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门诊部 610500)
【摘要】目的:分析对门诊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措施后血压指标水平改善情况。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好,两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门诊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当中,对患者血压水平可有效控制,使其生存质量更佳。

【关键词】门诊;高血压;护理;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152-01
当前人们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发生了一定变化,近些年以来高血压患病趋势日趋严重,高血压属临床中的常见多发性心血管系统疾病,该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高,加上人们对高血压的相关预防、治疗和注意事项等都掌握不够[1]。

此次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对症用药治疗外再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血压水平有效控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

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35-85岁,平均年龄(51.36±7.45)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6.48±2.16)年;观察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34-83岁,平均年龄(52.48±7.62)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7.12±3.24)年。

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予以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予此次研究,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健康知识宣教。

对门诊患者讲解有关于高血压的诊断、类型、发病机制、相关临床特征、血压水平控制标准、危害性、相关注意事项等。

并结合临床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告知患者若不引起重视,对身体的危害程度等,反复强调控制血压的关键性[2]。

(2)心理护理。

全面掌握患者心理情况,了解其真实想法,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告知患者进行自我缓解压力,改善情绪的方式方法。

特别强调保持心情愉快、稳定情绪对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性。

引导患者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并建立对疾病的治疗信心,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减少因不良情绪而对血压水平造成影响。

(3)作息规律、合理饮食结构。

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肥胖,肥胖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体质重量与血压水平的高低密切关联。

针对肥胖患者应为其制定瘦身计划,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来控制其体重达标。

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主要应食用含钠低、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少的食物为主,可少食多餐,每日严格控制食用盐量不超过6g。

适量增加运动量,每日运动,长期坚持。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

戒烟戒酒,告知患者吸烟喝酒所带来的危害;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3]。

4)用药指导。

要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则需长期的,且正确的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对门诊患者加强用药指导,主要包含使用药物的时间、使用剂量、相关注意事项等,切不可私自对药量、药物品种进行更换,以免因药物的改变而造成血压发生波动。

(5)随访工作。

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建立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工作,监督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生活习惯、运动锻炼方式等,及时对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予以纠正。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此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使用软件版本为SPSS 19.0。

用()代表计量数据,经T检验;用[n,(%)]代表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进行对比
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水平与舒张压指标水平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3.讨论
高血压近些年的发病趋势越来越高,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门诊高血压患者通常在就诊后回家疗养,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才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可见对门诊高血压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才可控制疾病的发展。

本次研究对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予以干预,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使患者心理压力得到舒缓,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宣传、用药指导、饮食结构调整、适量增加体育锻炼、加强随访工作,使患者明白控制血压的关键性,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注重自我保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血压的升高有一定抑制作用[4]。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健康宣教时需注重其接受能力,在进行综合护理过程中需根据其不同的个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其用药依从性增强,对血压水平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庆庆.循证护理在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245-246.
[2]杨金波.延续护理对专家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7):194-195.
[3]马晓红,秦贞梅,李雪兰.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2):156+173.
[4]郝丹丹.浅析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1):291-2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