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_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采用特殊材料、特殊配比和特殊的施工工艺制成的混凝土,其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久性和更低的渗透性。
在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时,需要考虑以下步骤:1. 确定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在开始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之前,需要明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包括: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常不低于C50;•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如抗渗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等;•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如坍落度、流动性、保水性等;•混凝土的体积变化要求,如热膨胀系数、收缩率等。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配合比。
2. 选择合适的水泥高性能混凝土通常采用高强度、低收缩、低热发射的水泥。
可以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者高铝酸盐水泥等。
3. 选择合适的矿物掺和料矿物掺和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混凝土的成本。
常用的矿物掺和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
4. 选择合适的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应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低碱硅酸反应活性。
通常采用碎石或卵石,其粒径应大于5mm。
5. 选择合适的掺合料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常用的掺合料有减水剂、泵送剂、防冻剂等。
6.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上述选择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要求。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和用量。
7. 试配混凝土根据确定的配合比,制备混凝土并进行试配。
通过调整配合比,达到设计要求。
8. 检验混凝土的性能制备标准试件,养护到规定龄期,测定其强度和耐久性指标,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设计出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设计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9. 配合比优化在初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根据测试结果,可能需要对配合比进行优化。
优化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同时,确保混凝土的经济性。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本文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帮助工程师设计高质量的混凝土结构。
二、配合比设计原则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等要求。
2.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粉煤灰、矿渣粉、矿物掺合料等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3.按照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
4.针对不同的工程要求,采用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三、材料选择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高性能水泥或复合水泥等,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2.骨料选用优质的天然石料或人造骨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矿物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
4.水选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净水,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四、水灰比的确定1.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和最大粒径。
2.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水灰比的初步范围。
3.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要求,确定水灰比的最终范围。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流动性。
五、配合比的设计方法1.极限状态设计法按照极限状态设计原则,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最大粒径,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水灰比和配合比。
2.等效材料法将混凝土中的各种材料视为一个整体,按照等效材料的性质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参数,然后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水灰比和配合比。
3.试验法采用试验方法,通过试验得到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参数,然后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确定水灰比和配合比。
六、配合比的设计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包括强度等级、流动性要求、抗裂性要求等。
2.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骨料、矿物掺合料等材料,确定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用途的混凝土,通常用于要求极高抗压、抗弯、耐久性能的工程,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隧道等。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是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殊性能要求制定的规范。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配合比设计原则、配合比设计流程、试验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1.强度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80MPa以上,甚至可以达到200MPa以上。
2.耐久性能好: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如抗渗、抗冻、抗腐蚀等。
3.工作性能好: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好,易于施工。
4.材料要求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要求高,如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1.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材料特性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最小水胶比原则,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材料适应性原则,材料应具有相互协调性,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经济性原则,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四、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工作性能等要求。
2.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骨料、粉煤灰等材料,并对其进行试验分析,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能。
3.确定最小水胶比和最大骨料粒径等参数。
4.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配合比。
5.进行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试验分析,确定配合比的可行性。
6.进行现场试验,检验混凝土的施工性、均匀性等。
7.根据试验结果和施工情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最终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五、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1.材料试验: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如强度、吸水率等。
2.混凝土试验:包括强度试验、流动性试验、抗渗试验、抗冻试验、抗腐蚀试验等。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设计分析

式中 :
一一 第f 胶结料的含量 ;p 种 且一一胶 结料
的比重 ;A 第汗 骨料的含气量 ; 一一 中
, 一 ~
润 滑浆体 也减 少。另外 ,高性能混 凝土 中的粗集料 用量
比 中 低 强 度 等 级 混 凝 土 中 多 ~ 些 。 当水 胶 比 不 同时 ,高 性 能 混凝 土 中 的 最 优 砂 率 也 有 所 不 同 。 一 般 而 言 , 随 着
W =毛+ w/ B
413组成 方 程 ..
。
表 1高性 能 混凝 土水 胶 比推荐值
3 3砂 军 .
每方混凝土的各种组分体积之和应满足下式 :
砂 率 一 般 主 要 影 响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的 工 作 度 。砂 率 的
变 动 会 使 骨 料 的 孔 隙 率 和 表面 积 发 生 变 化 。砂 率 过 大 ,
r 1
3高 性 能 混 凝 土 的 配 合 比 的 参 数 选 择
高性 能混 凝土配合 比的参数主要有胶结料 组成 、水
胶 比 、砂 率 和 高 效 减水 剂 等 。
一 一
=
K1 ( 一 )。 K
式 中 :_ 一 一 混 凝 土2 曲 , 8
的实际强度 ;C ~一水泥量 ;W-
4 12工作 度 方 程 .
混 凝 土 的 工 作 度 一 定 时 ,其 用 水 量 与 水 胶 比 之 间 满
足 ~ 下 关 系式 :
度发生 较大 的变 化 ,所 以为保证 高性 能混凝土 质量 的一
个 关 键 即 是 严 格 控 制 水 胶 比 。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水 胶 比 可 参 考表1 行选择。 进
度模量在30 .左右 的中粗砂。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一、引言高强混凝土是指抗压强度大于50MPa的混凝土。
由于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较低的收缩率和较好的耐久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水利工程等领域。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其成功应用的关键之一。
本文旨在对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进行全面、详细、具体的介绍。
二、高强混凝土的特点高强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1. 抗压强度高: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50MPa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00MPa以上。
2. 抗拉强度高:高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高,抗裂性能好。
3. 收缩率低:高强混凝土的收缩率较低,有利于减少混凝土的开裂。
4. 耐久性好:高强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
三、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养护。
1. 材料的选择高强混凝土的材料选择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1 水泥:选用高强度水泥,其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应符合要求。
水泥的用量应根据配合比计算确定。
1.2 砂:砂的质量应符合标准,掺杂物的含量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1.3 石子:石子的质量应符合标准,其粒径应按照配合比确定。
1.4 水:水的质量应符合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1.5 外加剂:外加剂的用量应根据配合比计算确定,应符合国家标准。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2.1 抗压强度: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根据工程需求确定,一般应大于50MPa。
2.2 水灰比:水灰比应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水灰比应在0.25-0.35之间。
2.3 砂率:砂率应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砂率应在35%-45%之间。
2.4 石子粒径:石子的粒径应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工作性能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石子的粒径应在5-25mm之间。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当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施工材料,其配合比设计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性能的好坏。
本文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展开了探讨,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并对其配合比设计试验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程建设日益增加,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背景下,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高耐久性、高强度、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取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因此,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展开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案和理论依据采用掺加矿物掺合料(单掺和双掺两种方案)的方法,配以优质外加剂,通过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增加密实度等措施,最终确保了髙性能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能。
其理论依据为:(1)对于普通混凝土而言,高流动度容易出现离析和泌水,加入适量优质的矿物掺合料,可使混凝土拌和物需水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使混凝土的黏聚性得以改善。
此外由于活性矿物掺合料的颗粒小,可以进人到水泥颗粒的空隙中,因而起到了很好的填充作用,使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降低,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吸附大量的自由水,减少泌水现象,增强了耐久性能。
(2)掺合料的加入降低了水泥用量,减少了水化热集中导致的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的微裂缝,提髙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但是考虑到用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后,早期强度会有所减弱,根据客运专线施工工艺的要求,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将矿物掺合料的总量控制在30%以内。
(3)通过选用优质外加剂,在混凝土内部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而且这些微小气泡的引入阻断了水的渗透通道,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此外混凝土中适量引气还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这是由于引入的微气泡可以看作是无数的微小滚珠,在混凝土拌和物搅拌、浇筑和振实过程中,小滚珠起着减小固体颗粒间的磨擦,使物料润滑流动的作用。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设计

一、混凝土原材料选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矿物掺合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矿渣粉。
其他类型掺合料应经过专项论证,经业主方、监理方、咨询方认可方可应用。
所选用的矿物掺合料必须对混凝土和钢筋无害,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高性能混凝土的细集料应选用细度模量为2.6-3.2的天然河砂,同时应控制砂的级配、粒形、含杂质量和石英含量。
级配曲线平滑、粒形圆、石英含量高、含泥量和含粉细颗粒少为好,避免含有泥块和云母。
当采用人工砂时,更应注意控制砂子的级配和含粉量。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粗集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坚硬耐久的石灰岩、花岗岩、辉绿岩等碎石、碎卵石或卵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粗骨料,其压碎指标尚应不大于10%。
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
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相容性,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标准的规定。
硫酸钠含量:≤5.0%;氯离子含量:≤0.02%;碱含量(Na2O+0.658K2O):≤10.0%;减水率:不小于25%;泌水率比:早强型不大于50%,标准型不大于60%,缓凝型不大于70%;含气量:≤6.0%。
二、配合比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以及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
耐久性设计应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外部环境中劣化因素的作用,使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超过容许劣化状态。
采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原则上每种配合比分别用两种减水剂配置(其中一个备用)。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1.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设计影响因素首先,混凝土配合强度。
强度值高低直接影响到混凝土配合质量。
换而言之,在合理强度范围内,强度越高混凝土的应用质量越高。
在配合材料中,矿物掺合料量与水胶比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
我国相关技术规范中规定:常规类型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需要控制在0∙45以下,且通过大量实践我们发现:当水胶比控制在0.4以下时,则更有助于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需求,且制作成的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更佳。
其次,耐久性。
设计人员在确定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时,应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符合现实需要。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多会受到抗化学侵蚀性、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碱集料反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诸多因素中,抗渗性对混凝土耐久性所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因素,在实际设计环节,往往需要设计人员将抗渗等级控制在P12以上。
最后,工作性。
工作性是衡量浇筑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标准。
将高性能混凝土用于浇筑环节时,需要保证其具备良好的高流动性能、匀质性、体积稳定性、无分层、无离析、不泌水等特性。
1.2常见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技术首先,活性矿物掺合料渗入技术。
在现实中,常选的活性矿物渗合料主要包括优质粉煤灰、钢渣粉、硅灰等。
比如,硅灰中的SiO2是重要的活性成分。
Si02在界面上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钙会再次出现火山灰反应。
混凝土界面孔隙中沉积生成的凝胶水化硅酸钙,可以大力提升界面的抗渗性与粘结度。
水泥浆体中的矿物细掺核料的活性细微颗粒会有效填充孔隙,有效优化混凝土中的毛细孔结构,并大力提升混凝土抗渗性能。
其次,高效减水剂渗入法。
科学合理运用胶凝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强度。
从应用实践来看,每方胶凝材料的用量应小于550kg,同时需要加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
1.3科学合理控制配合比参数首先,合理控制水胶比。
高性能混凝土的具有着低水胶比特点。
为了提升混凝土耐久性,降低渗透性,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人员应将水胶比控制在0∙4以下,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浇筑密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一般来说,只要保证成型密实、均匀、硬化后无原始裂缝,强度高 的混凝土密实度也高;
目前使用的各种矿物细粉料和减水剂,均可以使强度不高的高性能 混凝土水灰比降低,同时满足工作性要求,而成型密实;
为避免由于温度应力而产生裂缝,要尽量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混凝土 内部的温升;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目标
耐
强
工
久
作
性
度
性
8/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1. 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的目标主要是耐久性,而用于承重
结构,则强度应满足不同构件的要求。换句话说,不论设计 强度是多少,首先应满足结构耐久性的要求。如混凝土结构 一旦侵蚀破坏,会造成巨大损失。
9/70
危 桥 数 量(座) 桥 梁 里 程(延米)
从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上还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干缩,防止开裂。
26/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2. 强 度 • 强度是建筑设计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依据。 • 高强混凝土具有减小高层建筑底层柱和大跨度桥梁等构
件的断面、降低结构物自重、扩大使用面积等优势。 • 混凝土强度很高时,结构延性的问题就变得突出,必须
6/70
第一章 绪论 第四节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合比参数的选择 确定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合比的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计算机化
7/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采用常规材料和生产工艺,能保证混凝土 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并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 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HILS 功能/结构一体化设计示意图
高防水抗渗功能层 高强结构层 高耐火功能层
高防水功能层 高抗渗功能层
水 土 压 力 方 向
21/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HILS实物模拟图
高防水致密 层
高抗渗保护层
高强结构层
防火抗爆层
22/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界面强化工艺
压印模具
压印效果
23/70
高耐久性 使用过程
高工作性 制备过程
长距离运输、高流态输送
29/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3. 工作性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具有高流动性、可泵性。若用坍 落度来表示,则其坍落度应大于180mm;要求免振时, 坍落度应大于250mm。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我国危桥数量急剧增加
6.0E+05
5.0E+05
危桥总数 危桥总延米
4.0E+05 3.0E+05
2.0E+05
1.0E+0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HILS组装
抗渗试验
三环拼装
三环拼装
24/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混凝土渗透性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重要指标,与混 凝土的内部结构有关,影响因素包括拌和物的均匀性、稳 定性,以及硬化混凝土的密实度、中心质网络的形成、界 面结构、尺寸稳定性和所用原料的品质等。
25/70
时 间(年)
交通部统计图
10/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干燥收缩和碳化反应产生类似的裂缝!
11/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结晶肿胀导致裂缝产生!
12/70
桥塔支柱 上的纵向 裂缝
13/70
梁上的纵向裂缝
14/70
钢筋锈蚀导致裂缝产生!15/70
硫酸盐侵蚀导致裂缝产生16!/70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课程
高性能混凝土
1/70
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
10~25% 胶凝材料
水泥
矿物外加剂
水
6~8%
石子
45%
砂子
25~35%
水泥浆
20~40%
骨料
60~80%
为了改善或提高工作性
混凝土外加剂
100%质量比
新拌混凝土
凝结硬化
硬化混凝土
2/70
各组成材料的作用
水泥
• 润滑作用——与水形成水泥浆,赋予新拌混凝土以流动性 • 胶结作用——包裹在所有骨料表面,通过水泥浆的凝结硬化,将砂、石
4/70
各组成材料的作用
外加剂
• 化学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缓凝剂 ——使水泥浆凝结硬化速度减慢; 促凝剂 ——使水泥浆凝结硬化速度减慢; 减水剂——减少拌和需水量; 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引起封闭气孔;
• 矿物掺合料:减少/70
17/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北京西直门桥混凝土裂化实例
18/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美国学者Setter的五倍定律: 节省1美元,多追加5美元(钢 筋锈蚀),多追加维护费用25 美元(开裂),多追加维护费 用125美元(严重破坏):放大 效应
以武汉长江隧道工程为例,工 程总投资20.5亿元,如果工程 主要结构构件——管片的使用 寿命提高50%,将产生巨大的 社会经济效益
性能 耐久性 使用寿命 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 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19/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作 用:结构骨架和防水主体,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衬砌结构构件 性能要求:强度和抗渗性,耐久性和防火性能 成 本:管片制作与安装费用占隧道工程造价20%~30%
20/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改变现有结构体系。
27/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2、 强 度
• 影响强度和密实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胶比、胶凝材料。受界面的影响, 粗集料粒径、砂率和浆体数量也会对强度有所影响。
粗骨料 过渡区
细骨料 水泥石
混凝土的宏观结构
28/70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
3. 工作性
现代混凝土的两大特点:
骨料胶结成整体,形成固体
骨料
• 廉价的填充材料,节省水泥用量 • 混凝土的骨架,减小收缩,抑制裂缝的扩展 • 传力作用 • 降低水化热 • 提供耐磨性
3/70
各组成材料的作用
水
• 混凝土中的拌和水有两个作用:
供水泥的水化反应 赋予混凝土的和易性
• 剩余水留在混凝土的孔(空)隙中
使混凝土中产生孔隙 对防止塑性收缩裂缝与和易性有利 对渗透性、强度和耐久性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