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洒脱不羁的青春_浅析好莱坞青春电影对中国青春电影的影响及反思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1. 引言1.1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好莱坞电影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美国影片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
好莱坞地区成为电影业的中心,吸引了大批电影制片人和明星前来发展。
这一时期,好莱坞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制作水平著称,吸引了大量观众并创造了丰厚的票房收入。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与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这一时期,好莱坞积极吸纳国内外优秀的电影人才,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拍摄制作,不断推陈出新,开创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
好莱坞电影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商业模式,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全球电影产业的中流砥柱。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也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美国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
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制片人进入这一行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了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不仅带动了美国电影工业的繁荣,也为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好莱坞电影的传统特色好莱坞电影的传统特色包括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包括以下几点:好莱坞电影在剧情编排上注重故事性和戏剧性,一般会设置冲突、转折和高潮等元素,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
这一特色在好莱坞电影史上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好莱坞默片时代,如查理·卓别林的经典作品《大独裁者》等。
好莱坞电影在表现手法上偏向于视觉效果和音效的运用,力求营造出宏大、壮美的场景和氛围,从而呈现出一种视听的震撼力。
这一传统特色可以在很多奥斯卡获奖作品中见到,如《阿凡达》、《变形金刚》等。
好莱坞电影在角色塑造上注重明星效应,经常会邀请知名演员来出演主要角色,以增加影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这种传统特色在好莱坞电影界中根深蒂固,涵盖了很多知名明星的经典作品,比如梦工厂系列动画片的主题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
好莱坞电影的传统特色主要体现在剧情编排、视听效果和角色塑造等方面,这些传统特色为好莱坞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好莱坞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
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欲望的生产和满足的文化流水线。
在多年摸打滚爬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影片的酿造秘方,就像可口可乐神秘的“7X”秘方一样,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与众不同、身价倍增,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可口”和“可乐”。
虽然好莱坞的这个配方是个高度机密,但里面至少含有这样一些基本元素: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这些我们在几乎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都能找到。
事实上,这个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它作为全球“梦工厂”和“印钞机”的最大源泉。
凭借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的传奇。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随之多元化。
好莱坞追求欲望和利润的痴心脚步已经越来越追不上观众变心的翅膀了,他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满足自己高企的审美预期。
他们急切地需要世界题材来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盈利能力的新边疆。
现在,这只文化大鳄开始向世界张开了大口,在世界各国开设“灌装分厂”,开始梦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样的运作策略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
影视资源的枯竭和观众审美疲劳带来的焦虑,是好莱坞“文化入侵”其他国家民族素材的重要原因。
“欲望工厂”的生产要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就是新奇。
这不仅仅指电影拍摄技巧和电影明星的不断更新。
经过一个世纪的生产,西方市场出现了原料紧缺的状况,好莱坞曾尝试向太空、史前和未来等幻想空间进军,虽然也取得了类似于《星球大战》、《魔戒》等片的巨大成功,但卡通和动漫带来的冲击令它如芒在背,不敢大意。
于是,到异域的陌生文化中去寻找宝藏,寻找新的欲望原料,成了好莱坞的新战略。
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东方,盯住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电影叙事的人性与价值观表达——以美国青春成长电影为例

|2018年I第i◦期电影叙事的人性与价值观表达—以美国青春成长电影为例〇员艳萍美国青春成长电影是青年群体对美国社会影响 渐强,在影视艺术作品中深刻体现与反映的结果。
美国视阈内的青春是包容的,青春的成长是开放的,这种强烈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直接激活了美国青 春成长电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大繁荣,这种事实上 的类型化电影对于电影体系而言可谓意义非凡,尤 其是将其作为最终成长结果的参照系,显然使得青 春的过程变得更具有多重值得深亥I J品味的含义―、叙事的人性视角表达(一)复杂多元的人性化视角在整个北美文化市场上,青春成长电影绝对算 不上是一枝独秀,伹是,它却以其类型化而成为一 种不可或缺且无法忽视的存在,并为北美影坛带来 了一种清新、靓丽、跳脱的风尚。
美国青春成长电影 相对其他类型片而言,以较少的虚构视角进行了复 杂多元的人性化表达。
例如,《野丫头》与《贱女孩》两部影片,将青春向成长的转化透过一种人性化的 视角表达得令观众感同身受,而《怦然心动》一片则 以平实化、切近化、在场化的叙事视角建构起了一 个简单、平凡、质朴的女孩形象,不仅如此,影片更 以多元化与复杂化的视角将贫困问题、残缺问角、性格问题等纷纷有机地融入到了平实的视听语言表 达之中,守观众在这种临场式的叙事视角中不由自 主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基于人性化的共鸣,从而油然 地滑至深度沉浸的状态,进而与女主角形成了一种 移情式的意识体认与灵魂交互,并为影片建构起了 一种青春成长的初级人性化表达。
这种多元与复杂 化的视角在简洁、质朴、平凡的表达中,形成了一种 针对心灵的强烈共鸣、感染、震颤、冲击。
(二)显隐自洽的人性化视角美国青春成长电影的复杂多元人性化表达为观 众带来了一种笼统式的青春成长类型化电影的宏观 印象,而从微观进一步剖析,则不难发现美国青春 成长电影有着较为明确的显隐自洽性,即青春的显 性化表达与成长的隐性化表达,二者在表象化方面 有着显隐互为表里的自洽性。
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对于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东方文化历史和承受着浩大的现实磨难的民族来说,好莱坞电影更不可能替代我们对本土现实、本土文化和本土体验的殷切关怀。
因而,中国的本土电影也许应该成为一种艺术力量,与亚洲、西欧、东欧、美洲的所谓"民族电影"一起,形成与好莱坞电影不同的更现实、更人性、更关怀、更丰富的世界性多元电影思潮,为全球化提供一种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格局。
保持这种多元,当然不是根源于一种复活传统文化符号、推广民族神话,创造保守的国族一体的狭隘民族主义,也不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借口来自我封闭,而是试图维护一种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世界格局,全球化的未来也许不应该是霸权化同质化而是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边缘和弱势享受到相对平等的权力。
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的多元,是文化活力的前提。
20世纪以来,伴随美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壮大,特别是媒介产业的迅速发展,好莱坞电影一直是世界电影工业体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
中国从世纪初期就开始进口好莱坞电影,"国片"一直处在洋片的冲击下,早在1946年11月,"中美商约"签定以后,好莱坞电影当时的年进口量就多达了200多部,"米高梅"等八大电影公司还试图利?"中美商约"垄断中国各大城市的电影院业务,甚至提出要自由支配电影院线的营业方针并限制国产片的放映。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占领在1949年以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宣告结束,美国电影几乎完全被拒之门外。
直到70年代末,好莱坞电影又重新逐渐进入中国。
9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化的经济交往和信息传播的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密切互动的网络,全球化不仅作为一种背景而且也作为一种动力,交互作用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
而中国大陆电影则正处在这种全球化互动语境之中,再次面对好莱坞的挑战。
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中国允许按照分帐发行方式进口外国"大片",美国电影更加直接和迅速地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尽管中国国产电影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且政府规定各电影院必须保证国产电影占有2/3以上的营业放映时间,但在90年代的最后几年,10部左右的进口影片(其中多数为美国电影)、1/3以下的放映时间,在中国各大城市却几乎占有了电影票房的60%以上。
中国电影的“好莱坞梦想”——浅析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中国电影的“好莱坞梦想”——浅析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摘要:好莱坞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引领着世界电影的走向,随不绝对,但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对各国电影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当然也包括中国。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通过电影镜头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中国电影;好莱坞;制度;技术有人认为,好莱坞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引领着世界电影的走向,也许这个观点有着明显的偏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确实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对各国电影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当然也包括中国。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通过电影镜头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自1994年第一部美国大片《亡命天涯》引进中国后,我国国产电影面临着来自电影王国好莱坞所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也同时迎来了不少的机遇。
从好莱坞大片中,我国电影人看到了电影的商业属性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利润。
国产电影从90年代的低靡期逐渐过渡到电影的奇观化、独立电影制作、数字化技术加入等多元化并存的局面。
中国电影在与好莱坞大片的较量与学习中逐渐走向成熟.。
“流行是安全的,风格是危险的。
”制片厂制度下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生产的公式化类型片,在一定的时期,催生了电影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然而发展需要革新,经典好莱坞电影恰恰用单一的线性叙事、类型化人物、模块化连续剪辑为自身筑起一道风格严重的壁垒,衍生出画地为牢的发展危机。
反观中国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主题先行,拍摄手法遵循英雄人物“红光亮”,“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的原则,即便被后世影评界形容为“戴着镣铐跳舞”,具有一定的艺术探索性,但同样因为固化不变的风格,随着社会车轮的前行而被束之高阁,只能作为单纯的电影文本研究和历史观照。
好莱坞电影价值观及对我国电影发展的启示

好莱坞电影价值观及对我国电影发展的启示
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加。
然而,好莱坞电影的价值观不
同于我们传统的东方文化,因此对于我国电影的发展仍有启示意义。
首先,好莱坞电影强调商业性。
电影公司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种商业化模式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但也容易导致电影只关注票房的高低,
忽视电影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对于我国电影发展,我们也不能仅仅追求票房收入,而应
该注重电影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提升。
其次,好莱坞电影中体现了西方文化的自信和个性。
从角色设定到故事情节,好莱坞
电影都强调个人的价值观和个性化的表达。
这也是好莱坞电影能够赢得海外观众青睐的原
因之一。
中国电影正面临着从“大事化小”到“小事也要大”的转变,我们应该注重角色
刻画和情节的细腻性,力求体现中国电影的个性和文化特色。
再者,好莱坞电影中的科技、视觉效果和制作技艺都值得借鉴。
好莱坞电影的视觉效
果和画面质量都非常高,达到了极致的技术水准。
我们也应该注重电影的制作技术的提升
和创新,不断引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电影的制作品质和技术实力。
综上所述,好莱坞电影的价值观对于我国电影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我们应该在商业性
和艺术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注重体现中国电影的个性与文化特色,提高电影制作技术水平,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崛起。
论好莱坞类型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论好莱坞类型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摘要西部片是类型电影中的一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盛极一时。
美国西部片是世界电影界的艺术瑰宝,无论是从商业开发上,还是从审美培养上都给中国影片以较大的启示。
中国电影从美国西部片身上探索出应立足于本土文化,注重世界影片的发展趋势,细化电影的类型化,才能有所突破。
关键词好莱坞类型电影西部片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1好莱坞类型电影概述1.1类型电影定义类型电影是指按照某种特定的样式、规定制作出来的影片,再简化一点说,类型电影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一类电影。
之所以说类型电影具有某种共同的特征,是因为其电影情节公式化,人物类型标准化,甚至连造型也是图解式的,这些相仿的电影元素,就致使包含相似元素的电影成为了一种类型。
好莱坞的类型电影最为典型的主要分为四种:即西部片、喜剧片、犯罪片、幻想片,而其中成功具有代表性的类型片就是西部片。
1.2好莱坞《西部片》的类型特点1.2.1西部电影叙事模式固定的故事模式是所有类型电影的共同特点,好莱坞的《西部片》也不例外。
它的故事模式大都是一位牛仔或是警司遇见了一个不公平的事件,参与进由不公平事件而引发的激烈冲突之中,最终冲突在火爆的枪战中结束,故事中的主人公会对其亲人或是至爱的人进行嘱托,然后开始新里程。
1.2.2树立了典型的人物好莱坞的《西部片》中,无论是代表正义的西部牛仔,还是代表邪恶的匪徒都具鲜明的性格特征。
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西部件仔,都是正义的使者,同时也是自由的化身,他们嫉恶如仇,刚正不阿,骁勇善战,而放荡不羁的性格又让他们遇到的爱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1.2.3暴力美学与暴力艺术设计西部片的艺术设计离不开一个重要参与体――枪支,也正是由于枪支的参与形成了特有的暴力美学与暴力艺术。
在西部片中,无论是杀人如麻的残暴匪徒,还是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手中都会握有一把枪,而枪战的场面也大都是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
如果说枪支是西部片的代表,那武士刀就是日本民族片的代表,而刀光剑影则就是中国武侠片的代表,无论是哪一种影片,这种特定的参与体都会展现出影片的暴力艺术与暴力美学。
好莱坞电影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文化对我国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一代都追逐好莱坞的大片,更有甚者,非好莱坞的电影不看。
的确,好莱坞的大制作给我们带来的强烈的视觉震撼冲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充分满足了我们的感官欲望,即使是在步出影院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仍然还停留在好莱坞大片的情景里,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其成果的积累和延续。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价值观作为最深层次的文化,是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态度反映出来的,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
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
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同时也是表达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
以商业为目的的好莱坞电影,凭借菜单式、全球化的运作推广,在世界上无可辩驳地成了霸主,被看做世界电影的典范。
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很好地塑造、传播了美国形象和美国文化价值观,以至于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不得不担心美国“文化帝国”的侵略会压制甚至取代其他民族文化,造成文化价值的单一化。
好莱坞电影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除了美国大国的政治、经济、商业影响力,美国电影产业的制作模式,精巧的故事叙事方法等原因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内在因素,那就是好莱坞电影呈现的美国文化价值核心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价值观,因而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在好莱坞制作的大量电影中,都充分展示了这种美国文化价值观,其核心就是追求自由平等的个人主义、坚强乐观的进取精神、注重创新关注未来的科技意识事实证明,美国电影正被全世界不同人种、文化和信仰的观众接受着。
好莱坞电影的叙事风格、特技、明星制度、商业化运作,成为其他国家电影学习、模仿的典范。
而同时也成为美国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
美国电影中内化的价值观念外在的表现是,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流行音乐、快餐、饮料、汽车、建筑、时装以及其它各个方面都打上了深深的美国烙印,这些与好莱坞电影极力宣传的美国生活方式不无关联。
强烈的美国文化价值观,“美国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人生或生活上的种种无奈而一时 沉 沦, 最 终 却 从 茫 然 中 幡 然 醒 悟, 从而积极和社会反抗来进行自我拯 救。三四十年代这段时期的青春电 影 主 要 以“ 觉 醒 与 反 抗” 为 主 题。 到进入五六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人民都沉浸在建国的巨大 喜悦之中,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 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当时的电影人 也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创作了一批 具有红色经典的青春电影。其中以 《红色娘子军》、《董存瑞》、《青 春之歌》等片最为有名。七八十年 代, 随 着 文 革 的 结 束, 中 国 电 影 也 步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当时随 着 政 治、 经 济 的 不 断 开 明 与 开 放, 出现了一批以批判的姿态亮相的、 追怀流逝了的青春岁月的伤痕电影, 一时间伤痕青春片成为中国青春电 影 的 创 作 主 流。 九 十 年 代 以 后, 随 着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受到 西方世界价值观的冲击,西方电影 的商业化浪潮不断的冲击着我国电 影 市 场。 这 时, 中 国 第 六 代 电 影 导 演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九十年 代后的中国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 他们往往以社会边缘人物的处境为 突破口,将自己对真实社会的人生 体验和人生感悟融入其中,在影片 中将之展现出来。这时的青春电影 中充满了对青春的焦虑与迷茫,也
因 此 被 称 为“ 感 伤 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片”。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作 品 有《 小 武 》、《 十 七 岁的单车》、《阳光灿烂的日子》等。
2. 对美国青春电影发展历程的 回顾
美国青春电影诞生于二十世纪 五十年代,由于好莱坞电影的类型 化叙事模式及其成功的商业运营模 式 享 誉 全 球, 二 十 世 纪 五 十 年 代, 美国好莱坞电影迎来了“青少年叛 逆 片” 的 第 一 个 高 潮。 代 表 作 品 有 入选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 100 部电影”的《无因的反叛》, 此外还 有《 野 小 子 》 和《 黑 板 丛 林 》 等。 这些影片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青少 年 的 叛 逆 心 理。 六 十 年 代, 美 国 出 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反文化”运动, 故而当时的美国青年热衷于反叛社 会 主 流 文 化 和 主 流 价 值 观, 因 此, 当时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对青少年的 叛逆性格的塑造就有所偏重。如影 片《 毕 业 生 》、《 逍 遥 骑 士 》 等。 由乔治 • 卢卡斯执导的《美国风情画》 是七十年代的一部影片,该片表达 了主人公对逝去了的美好时光的一 种 无 限 怀 念, 是 一 部 怀 旧 影 片。 美 国八九十年代拍摄的好莱坞电影如 《 早 餐 俱 乐 部》、《 春 天 不 是 读 书 天》、《死亡诗社》、《青春年少》 依旧是演绎着青少年的叛逆形象。 但 在 影 片《 最 后 一 个 美 国 处 男》 和
一、 对 中、 美 青 春 电 影 发 展 的 回顾
1. 对中国青春电影发展历程的 回顾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至中期 中 国 左 翼 电 影 运 动 兴 起, 一 时 间, 中国的电影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当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 这其中就包括青春电影。比较有代 表的作品有《神女》、《渔光曲》、 《 马 路 天 使 》 等, 这 些 影 片 都 是 以 青年人为表现对象,他们由于经历
参考文献 [1] 刘凤娟《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偶像剧综 述》,《日语知识》2006 年第 9 期,第 35 页。 [2]《揭开台湾偶像剧拍摄秘密》,《南方 报业网———南方都市报》,2009 年 2 月 27 日网络版。
[3] 王玉芳 张维刚《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的 现状及发展趋向》,《西安社会科学》2011 年 6 月,第 29 卷,第 3 期。 [4] 阿通.《王子变青蛙》打破《流星花园》 收视记录[EB/OL]. [2010 - 05 - 25] . http: / /ent. sina.com. cn /v /h /2005 - 07 - 23 /1605788729. html. [5] 维基百科《爱情魔发师》 /wiki/%E6%84%9B%E6 %83%85%E9%AD%94%E9%AB%AE%E5%B 8%AB [6] 维基百科《命中注定我爱你》 /wiki/%E5%91%BD%E4 %B8%AD%E6%B3%A8%E5%AE%9A%E6% 88%91%E6%84%9B%E4%BD%A0 [7] 维基百科《败犬女王》 /wiki/%E6%95%97%E7 %8A%AC%E5%A5%B3%E7%8E%8B
三、对青春电影的一点反思 1. 中美青春电影中展现出的永 恒“青春母题”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中国的青春 电 影, 两 者 虽 然 受 到 不 同 的 地 域、 文化、社会形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两者虽然在电影中所展现的、展示 出的青少年人物的形象会有这样或 那样的差异,但是其在影片中所展 现出来的“青春母题”却是一致的 —— 成 长 与 叛 逆。 成 长 是 青 春 不 可 回避的一个过程,自然也是青春电
影视评论
西北师范大学 孟大伟 陈 雪
书写洒脱不羁的青春
——浅析好莱坞青春电影对中国青春电影的影响及反思
[ 摘要 ] 青春电影是中国电影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受到我 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国家青春电影发展 的影响。 [ 关键词 ] 青春电影 影响 反思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05
3. 对中国青春电影的发展浅议 ——“平民化”视角
中 国 青 春 电 影 发 展 至 今, 已 有 约 80 年的历史了,在各个时期,中 国青春电影都仅仅依照着时代的特 点展现着那个时代的青少年人群的 群 态, 可 以 说, 中 国 青 春 电 影 就 是
(下转 18 页)
14
偶像剧是时代所需,其流行是一种 必然。内地电视剧制播平台远大于 台湾,对于电视剧无论在质在量都 有巨大的需求,内地创作者应在保 持和完善现有偶像剧类型的基础上, 借 鉴 台 湾 的 成 功 经 验, 从 体 裁、 题 材和表现形式等方面拓展本土偶像 剧的宽度和广度,为内地电视荧屏 打造百花齐放的电视盛世。
出 现 这 样 的 现 象, 是 与 社 会 经 济、 政 治、 文 化 等 多 方 面 因 素 息 息 相关的,尤其是受到了好莱坞青春 电 影 的 影 响。 如 七 十 年 代 拍 摄 的 《 美 国 风 情 画》 这 部 影 片, 四 个 中学毕业生在即将步入成人世界前 十分忐忑与茫然,故而决定彻夜狂 欢。八十年代的影片《早餐俱乐部》 则展示了五个叛逆中学生与以校长 为代表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冲突与对 抗。 由 上 述 分 析 可 见, 美 国 青 春 电 影中青少年的”叛逆与反叛“形象 可谓是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已现端倪, 并一以贯之。而我国的青春电影中 的青少年“叛逆与反叛”形象是从 七 十 年 代 以 后 才 出 现 的, 这 之 中, 好莱坞青春电影对我国青春电影的 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 中美青春电影中体现出的“两 种状态”
中 美 青 春 电 影 的“ 青 春 母 题” 在 电 影 中 具 体 表 现 为“ 两 种 状 态” ——浪漫与毁灭。[2] 由于青春期是 一个人心理、生理发展变化最为明 显 的 一 个 时 期, 在 这 一 时 期, 青 少 年心理上开始逐渐对异性产生好奇 与 好 感, 开 始 渴 望 接 近 异 性。 青 春 电影恰恰又主要是以青少年人的所 思所想、所作所为为基本叙事情节 而展开进行演绎的,所以自然少不 了青少年人之间的相互对异性的朦 胧的爱意以及青涩的爱情,而这往 往也显现着浪漫与唯美。在青春电 影中,除了展现了青少年浪漫情怀 的 一 面, 同 时, 青 少 年 人 由 于 种 种 原 因 而 颓 废、 叛 逆、 反 叛 的 事 例 与 情节也比比皆是。无论这种肆意的 颓 废、 无 由 的 叛 逆、 疯 狂 的 反 叛 是 出于何种原因,这其中都表达出了 一种对青春的“毁灭”。
影所着重要表现的桥段。有研究者 认 为 对 于“ 成 长” 的 内 涵, 应 该 包 含 三 个 方 面 的 涵 义, 分 别 是: 身 体 成 长( 包 括 身 体 发 育、 体 格 和 体 质 方 面 上 的 成 长)、 心 理 成 长( 主 要 指自我意识和理性判断能力上的发 展、 社 交 心 理 和 人 格 上 的 成 长) 以 及 精 神 成 长( 指 价 值 观、 信 仰 观 等 人生观上的发展与成长)。[1] 纵观 中美青春影片不难发现,对于片中 青 少 年 主 人 公“ 青 春 成 长” 的 刻 画 是十分翔实的,叛逆表现在身体身 外 的 各 个 细 小 方 面。 因 为, 成 长 与 叛逆是青春影片中永恒不变的“青 春母题”,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在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青春电 影兴起至今的绝大部分好莱坞青春 影片中,其所表现出来的青年人的 形象都有一个十分相似的特点,即: 青少年在表面上离经叛道、愤世嫉 俗, 给 人 一 种 叛 逆 少 年 的 感 觉; 但 另一方面,却又展现出了一个内心 纯 洁、 善 良, 富 有 爱 心 的 有 为 少 年 的形象。两种形象的构建看似是矛 盾的,但电影对这两种形象的定位 却是有着一定合理性的:美国青少 年的叛逆是对美国社会的成人世界 和庸俗浅薄的中产阶级价值观的一 种 不 满、 鄙 视、 反 抗 的 体 现, 所 以 多数影片中的人物会有不用功读书、 满 嘴 淫 言 秽 语、 抽 烟 喝 酒、 打 架 斗 殴甚至乱性等不良行为;但在这种 叛逆的外表下,影片中的青少年却 又不时的展现出其富有爱心、同情 心、 怜 悯 心 的 一 面。 这 两 种 形 象 的 交相呼应,恰恰形成了好莱坞青春 电影中青少年人物的“复合形象”, 这种形象的出现恰恰生动地描绘出 了美国青少年的那种对青春的困惑 与迷茫。
13
《 美 国 派 》 等 影 片 中, 除 了 展 现 主 人公的叛逆之外,也刻画了青少年 在面对性问题时的困惑与探索。而 二十一世纪以后的好莱坞青春电影 更是着重的刻画着这种青少年叛逆、 反叛的形象,此处就不再赘述。
二、 浅 论 好 莱 坞 青 春 电 影 对 中 国青春电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