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合集下载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05
案例分享与启示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监狱在服刑人员中开展了以“重塑人生,走向新生”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 过团体辅导、讲座、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服刑人员认识自身问题,激发改造积极性,
取得了显著成效。
案例二
某女子监狱针对女性服刑人员的特殊心理需求,引入了心灵成长课程。通过心理疏导、 自我探索和情感支持,使女性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逐渐走出心理阴影,为回归社会做好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促进积极改造,降低再犯罪率,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教育内容与方法
教育内容
包括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式、自我调 节技巧、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
教育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如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案例分析等,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以提高服刑人员的参与 度和教育效果。同时,结合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形式,针 对不同需要进行个性化教育。
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
整合教育资源
根据服刑人员的实际需求和教育计划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专业教师 、心理咨询师、教育场地、教学设备 等。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资源共享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服刑人员提 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根据教育实践的效果和反馈,不断优 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效果和教 育质量。
准备。
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监狱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未能 充分考虑服刑人员的个性化差异,采 取了“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导致部 分服刑人员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参 与度低,教育效果不佳。
案例二
某监狱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 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导致教育 质量低下。同时,未能建立有效的评 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 整。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
研究目的和意义
• 探究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为完善监狱管理和促进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与内容概述
• 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和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 对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因素 • 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干预措施
02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加强心理辅导队伍建设
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队伍,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 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05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01
缺乏系统性的心理健康评测
当前的研究多集中在描述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某一孤立方面,如
抑郁、焦虑等,缺乏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评测标准。
身体形象
服刑人员可能会对身体形象产生负面认知,如体重过重或过轻、身高不够高等, 这种不满意的形象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
环境因素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监禁环境
监狱内的封闭、隔离、限制自由等环境因素可能导致服刑人 员的心理压力增大,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
牢房氛围
牢房内的氛围也是影响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如拥 挤、噪音、异味等可能使服刑人员的情绪变得不稳定。
组织服刑人员建立心理成长小组,通过小组讨 论、分享经验等方式,促进彼此的心理成长和 自我认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让服刑人员真正受益。
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
针对不同的服刑人员,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家庭问 题、社会适应问题等。
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01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讲课稿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讲课稿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刘晓萍各位服刑人员:大家晚上好为了让广大服刑人员能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并运用自我心理保健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服刑指导中心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其中包括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如何适应环境,如何改善人际关系,情绪的自我管理,如何完善人格等八个专题。

那么,今天我很荣幸,也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作为第一个开讲者与大家在接下来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注重心理保健,医院、学校、公司企业,包括监狱都有自己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和咨询场所,社会上也是有很多心理辅导机构。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呢?我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吧,当我们心情不好、情绪压抑的时候,会觉得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工作、学习、劳动的效率下降了,也不愿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了,吃饭觉得没胃口,失眠也随之而来。

时间长了,身体上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胃也不好了,心脏也不好了等等。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又会加重你的心理负担,如此恶性循环,如不及时调节,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临床医学实践发现:近50年来的人类十大死因的前三位都是心因性疾病。

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过去:肺炎、结核、大脑炎;现在: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

什么是心因性疾病: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用了40年时间,对204位成年人作了跟踪调查,发现在21岁至46岁之间过着舒畅精神生活的59人中,只有2人在53岁时得了重病,其中1人死亡,在同一时期内,得不到舒畅精神生活的48人,都在55岁以前死去。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关注,也需要保健。

那么,我想问问大家,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_应对方式的关系_(1)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_应对方式的关系_(1)

4 讨 论4.1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4.1.1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较低本研究显示,服刑人员在SCL-90总分,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它10个因子得分,都显著地高于普通人,服刑人员心理问题极其显著地高于正常人,说明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较低,研究假设成立。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钱永福[57]等“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人群”这一结论。

4.1.2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主要原因(1)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不同于常人服刑人员心理是在其个性心理的基础上首先发展成犯罪心理,后经受讯问、审判以及被剥夺一定的政治权和人身自由等强烈刺激,逐渐演化而成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

因此从形成机制上看,服刑人员的心理不同于常人。

服刑人员犯罪前固有的心理状态是产生犯罪心理的条件和基础。

马克思说:“犯罪是社会中的个体做出的反对阶级专政的过激的行为” [58]。

犯罪本身就是在异常心理的支配下完成的行为,犯罪的人只是社会群体中的极少数人,是行为人偏离了社会常态的特殊群体,服刑人员之所以承担这一特殊角色与其特有的反社会的世界观、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强烈的奢欲和恶习及异常的犯罪心理有关。

(2)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严重受损拘留逮捕和监管改造期间的惩罚性措施使服刑人员心理遭受冲击,其价值观体系受损或崩溃,使其对监禁环境中事物的行为反应缺少有效的内在准则。

服刑期间,大多数罪犯都会经历从认罪到悔罪的阶段,由于受到强制性的惩罚、批判和教育,经历了对自己特定的社会角色内心体验,他们一般都有悔罪、赎罪的想法,迫使自己改变或抛弃原有的价值观念,接受改造。

服刑人员所接受和体验到关于自我的信息几乎都是负面的、消极的,使其不断地做出自我否定。

所以,以往信念的极度丧失和对自身价值的极端否定使服刑人员的心理陷入一种困顿无助、混乱无序的状态。

因此,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严重受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3)服刑人员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监狱的高墙电网,荷枪实弹的武警哨兵和威严的管教干警,时刻示意服刑人员是被管制、受惩罚的对象。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刘晓萍各位服刑人员:大家晚上好为了让广大服刑人员能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并运用自我心理保健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服刑指导中心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其中包括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如何适应环境,如何改善人际关系,情绪的自我管理,如何完善人格等八个专题。

那么,今天我很荣幸,也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作为第一个开讲者与大家在接下来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注重心理保健,医院、学校、公司企业,包括监狱都有自己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和咨询场所,社会上也是有很多心理辅导机构。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呢?我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吧,当我们心情不好、情绪压抑的时候,会觉得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工作、学习、劳动的效率下降了,也不愿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了,吃饭觉得没胃口,失眠也随之而来。

时间长了,身体上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胃也不好了,心脏也不好了等等。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又会加重你的心理负担,如此恶性循环,如不及时调节,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临床医学实践发现:近50年来的人类十大死因的前三位都是心因性疾病。

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过去:肺炎、结核、大脑炎;现在: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

什么是心因性疾病: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用了40年时间,对204位成年人作了跟踪调查,发现在21岁至46岁之间过着舒畅精神生活的59人中,只有2人在53岁时得了重病,其中1人死亡,在同一时期内,得不到舒畅精神生活的48人,都在55岁以前死去。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关注,也需要保健。

那么,我想问问大家,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

服刑人员服刑期间心理健康教育

服刑人员服刑期间心理健康教育

服刑人员服刑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在服刑场所中,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这不仅关系到他们在服刑期间的改造效果,更对其出狱后的重新融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服刑人员在进入服刑环境后,往往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他们可能会经历失落、焦虑、抑郁、自责等多种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干预,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改造积极性,甚至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服刑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

许多服刑人员在刚入狱时,会出现适应障碍。

他们难以适应监狱的生活环境、规章制度和人际交往模式,从而产生紧张、恐惧和孤独感。

长期的服刑生活还可能导致一些人产生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未来失去信心、睡眠和食欲不佳等。

此外,焦虑情绪也较为普遍,他们担心自己的家庭、未来的出路以及社会的评价。

那么,为什么要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一方面,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增强自我改造的决心和动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服刑人员能够深入剖析自己犯罪的原因和心理根源,从而从根本上改正错误。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的服刑人员更容易遵守监狱的规章制度,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有助于维护监狱的秩序和安全。

为了有效地开展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

教育讲座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法律专家,为服刑人员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应对压力的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讲座,服刑人员能够获取系统的知识和实用的技巧。

个体心理咨询则为服刑人员提供了一对一的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师能够针对每个人的具体问题和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和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将服刑人员分成小组,通过互动游戏、讨论等方式,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积极的心态。

此外,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教育体系中,让服刑人员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如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技巧等。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男儿当自强详解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男儿当自强详解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男儿当自强详解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服刑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因为曾经的错误而接受法律的制裁,身处特殊的环境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

对于服刑人员来说,“男儿当自强”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积极面对困境、重塑自我的精神力量。

服刑人员在进入监狱后,往往会经历巨大的心理冲击。

失去自由、与家人分离、社会地位的骤降,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

有的服刑人员可能会陷入对过去的悔恨中无法自拔,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恐惧;有的可能会因为与其他服刑人员的相处问题而产生人际冲突,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

然而,“男儿当自强”的精神在此时就显得尤为关键。

所谓自强,首先是要正视自己的过去。

服刑人员需要勇敢地面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深刻反思,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社会、他人以及自己带来的伤害。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有真正从内心接受和承认自己的过错,才有可能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自强还意味着在服刑期间积极地改造自己。

这包括遵守监狱的规章制度,参加各种劳动和学习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通过劳动,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还能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出狱后的重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在心理层面,服刑人员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轻易放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可以通过与狱警交流、参加心理辅导课程等方式,学习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等,丰富精神生活,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

自强更体现在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上。

服刑人员不能因为身处困境就失去对未来的信心,而应该树立明确的目标。

出狱后,无论是重新就业、创业,还是回归家庭,都要有清晰的计划和努力的方向。

并且要相信,只要自己真心悔过,努力改造,社会会给予他们重新开始的机会。

监狱管理部门在促进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和培养自强精神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大纲(版本一)(2011-11-30 16.39.41)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大纲(版本一)(2011-11-30 16.39.41)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大纲(版本一)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健康引入新课:⒈心理错觉图两幅,了解心理现象及个体差异⒉视频播放:《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组织服刑人员讨论第一节心理常识一、什么是心理现象㈠心理过程㈡个性二、心理发展的阶段三、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影响因素㈠心理发展的动力㈡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二节心理健康一、什么是心理健康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三、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现状四、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五、案例分析:我的心理有个谜第三节心理健康教育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二、监狱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三、监狱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四、监狱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心理活动:⒈观看心理咨询视频,如心理访谈。

⒉模拟心理拓展活动。

第二章认识自我引入新课:⒈学会认识自我:视频播放典型的四种气质类型的人,看看比比我比较接近于哪一种类型?为什么?⒉讲述自己的故事,画画自己的生命线。

说说自己的过去,谈谈以后的打算?第一节自我一、什么是自我二、自我的形成三、自我发展的阶段四、做自己的主人五、案例分析:我是什么样的人第二节自尊一、什么是自尊二、自尊的形成因素三、自尊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四、我有自尊:我不是一个无能的人五、案例分析:我的自尊宣言书第三节社会行为一、什么是社会行为二、认知与行为三、情绪、情感与行为四、不良行为的表现五、案例分析:不良行为影响了我的人生心理活动:⒈欣赏故事:《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那是在非洲加纳的一所寄宿制中学里,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

他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到:“一个黑点”。

老师非常沮丧。

“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

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教室里鸦雀无声。

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

他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一个白点”。

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享受过程,精彩每一天!
13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人生的价值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百元大钞,无论他变成什么样子, 他的价值还是一百元,一元人民币, 无论他多么崭新,他的价值还是1 元,无论是做百元大钞还是1元的 人民币,他们无法选择他们的命运, 你们呢?
这就是阳光心态!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第一个工具:改变态度
• 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
• 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 度。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水手的故事
一个小孩和一个水手聊天,小孩问水手,大海那么恐 怖,你怎么敢到海上去呢?水手说,大海也有很美丽 的时候。
了钱还得花没。智者问,你怎么不结婚?年轻人说,
没劲,弄不好还得离婚。智者说,你怎么不交朋友?
年轻人说,没意思,交了朋友弄不好会反目成仇。智
者给年轻人一根绳子说,干脆你上吊吧,反正也得死,
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年轻人说,我不想死。智者说,
生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年轻人翻然醒悟,
这就叫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三、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
• 别人不太喜欢和你相处,怎么办?
*
态度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三、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 对事情的态度。
四、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 比较。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 改变态度、关注过程、活在当下,向下 比较,知足感恩、学会倾诉
• 就能使你每天获得阳光心态。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有一个年轻人看破红尘了,每天啥也不干,懒洋洋地
坐在树底下晒太阳,有一个智者问,年轻人,这么大
好的时光,你怎么不去赚钱?年轻人说,没意思,赚
第三个工具:活在当下
• 什么是活在当下? • 禅师回答,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
就叫活在当下。 • 重要的事情就是现在你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人
就是现在和你一起做事情的人,最重要的时间 就是现在,这种观点就叫活在当下。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吃草莓的故事
• 一个人被老虎追赶,他拼命地跑,一不小心掉下悬崖, 他眼疾手快抓住了一根藤条,身体悬挂在空中。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九个人过桥的试验
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
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顺利 过桥
走过去后,教授打开了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看到,桥底下
不仅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在蠕动的鳄鱼。——吓了一跳
教授问:现在你们谁敢走回来?——没人敢走了
如果他们不是在顽强拼搏,而是成天抱怨命 不好,结果会怎么样呢?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
• 心态决定人生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心态对你的影响
心态好 ——身体健康,劳动效率高,和大
家相处得好。 心态不好 ——身体差,效率低,变成“祥林
嫂”!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大夫告诉你,你有糖尿病不能吃糖。你说,要 活在当下,我就要吃糖,吃个痛快,这就不是 活在当下。
要以未来为导向活在过程当中。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如何面对现状?
活在当下,就要对自己当前的现状满意,要相信 每一个时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 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开。
人生匆匆,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生活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 伯格
2010年福布斯排行榜,马克扎克伯格以69亿美元的身价 排在首位,当时他只有26岁
打工皇帝:2010年唐 骏以10亿元转会费投
服刑奔人员新心理华健康都(1) 集团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你在为谁改造?
----退休老木匠的故事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 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 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 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2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人生匆匆,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生活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人生匆匆,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生活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你现在的生活是你5年前的选择决定 的,你要如何选择5年后的生活?
2 为什么我们可以为陌生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 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警官的种种关怀并视之 为理所当然呢?
*
态度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第六个工具:压力太大的时候 要学会“弯曲”。
• 刀再锋利,如果一碰就断,也没有什么 用。
• 压力大的时候,要懂得弯曲,也就是低 头、示弱,学会倾诉,寻求帮助。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
心态影响健康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台湾首富王永庆,只是小学毕业,哈佛请他 演讲,他还用台语。
华人首富李嘉诚,也没读什么书,从茶楼跑 堂做起,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
松下幸之助,他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 也是当学徒,他起家时只有100日元。后来, 别人问他成功之道,他说:“我学历低,这 使我能够礼贤下士;我身体不好,这使我可 以授权。”
教授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上。——
只有三个人愿意尝试:第一个人颤颤巍巍,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
第二个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桥上; 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爬下了。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
心态影响能力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 这里面有两层涵义: • 第一,柠檬就是挤水的; • 第二,你别嚷嚷怎么没有苹果、香蕉啊? • 利用现有的资源过好每一天而不是消极等待。 • 即来之,则安之!你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通向未来的进步的阶梯,
如果你不想你的未来还和以前一样,现在就认真的做一杯“柠檬 水”!美美的喝下去吧!
2020/11/17
跟孔子比财富 跟李嘉诚比跨栏 跟刘翔比强壮 跟泰森比中国学问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第五个工具:学会感恩,感恩获得好心情
怀着爱心吃菜,胜过怀着恨吃肉。
只有感恩才会懂得珍惜 感恩实际上就是在丰富自己的人生,感恩 让我们变得更快乐!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两个思考
1 为什么我们能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 对自己的朋友的小过错耿耿于怀?
有人说,我对我的现状不满意,怎么办?你换一 种看法解释现状不就行了吗?你抱怨现状不好, 是因为你没看到比你更坏的情况。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第四个工具:如果遇到倒霉的事 情就想还有人比你更倒霉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向下比较
跟孔子比学问 跟李嘉诚比财富 跟刘翔比跨栏 跟泰森比强壮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学会倾诉
• 水满则溢 • 月圆则亏 • 当水库里的水超过容量的时候,将会出
现大事故 • 当你郁闷、焦虑、心烦的时候,倾诉,
是一剂良药。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阳光心态的主要内涵
• 第一,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
如果有柠檬, 学会利用现有资源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消极等待。 就做柠檬水。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怎么享受生命这个过程呢?
• 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
• 学会体会过程,有的人就找最讨厌的地方去体 会,这个世界总会有阴暗面,一缕阳光从天上 照下来的时候,总有照不到的地方。
• 如果你的眼睛只盯在黑暗处,抱怨世界黑暗, 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 无论我多么努力都无法帮助不想帮助自己 的人。即使你能把一个不想爬梯子的人推 上梯子,他也会掉下来,而且摔得很惨!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心态具有多大的力量呢?
2020/11/17
Hale Waihona Puke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心态对人的影响
心态影响能力 心态影响健康 心态决定成败
好的心情 使你“吃嘛嘛香!”
2020/11/17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1)
差的心情
吃不下睡不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