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度坐标系转CGCS2000坐标系步骤

合集下载

从地方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方法

从地方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方法

从地方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方法1.引言我国曾经采用过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作为国家大地坐标系,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GPS技术和新的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 原有两种坐标系都不是基于以地球质量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统, 不能适应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需要。

因此, 需要建立以地球质量中心为原点的新型坐标系统, 即地心坐标系统, 以满足我国建设地理空间信息框架以及各个行业的需求。

经过我国科学家多年的努力, 建立了国家地心大地坐标系, 即CGCS2000。

2008 年6月,国家测绘局宣布,自2008年7月1日起,中国正式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并将我国全面启用新坐标系的过渡期定为8~10年。

原有基础地理信息4D数据, 采用的坐标框架包括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 同时各个地方还采用地方坐标系作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坐标框架。

要实现各种成果坐标框架统一到CGCS2000坐标框架下, 需要将原有成果进行坐标转换, 即将原有成果坐标系转换到CGCS2000。

2.CGCS2000坐标系定义方法地心坐标系是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球面为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以地球质心(总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原点的大地坐标系, 通常分为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以x、y、z 为其坐标元素)和地心大地坐标系(以B、L、H 为其坐标元素)。

其中地心坐标系是在大地体内建立的O-X YZ 坐标系。

原点O 设在大地体的质量中心, 用相互垂直的X、Y、Z 三个轴来表示, X 轴与首子午面与赤道面的交线重合,向东为正; Z 轴与地球旋转轴重合, 向北为正; Y 轴与XZ 平面垂直构成右手系。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是一种采用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原点的地心坐标系,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该坐标系定义除原点外, 还包括3个坐标轴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 个基本常数定义。

2000大地坐标系转换技术指南

2000大地坐标系转换技术指南

CGCS2000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附件: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418×1014m3s-2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其它参数见下表: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二、点位坐标转换方法(一)模型选择全国及省级范围的坐标转换选择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省级以下的坐标转换可选择三维四参数模型或平面四参数模型。

对于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可采用平面四参数模型或多项式回归模型。

坐标转换模型详见本指南第六部分。

(二)重合点选取坐标重合点可采用在两个坐标系下均有坐标成果的点。

但最终重合点还需根据所确定的转换参数,计算重合点坐标残差,根据其残差值的大小来确定,若残差大于3倍中误差则剔除,重新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用于计算转换参数的重合点数量与转换区域的大小有关,但不得少于5个。

(三)模型参数计算用所确定的重合点坐标,根据坐标转换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模型参数。

(四)精度评估与检核用上述模型进行坐标转换时必须满足相应的精度指标,具体精度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见附件中相关内容。

如何将经纬度坐标转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如何将经纬度坐标转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1、首先将经纬度坐标中度分秒,转为以度显示的坐标(注意度分秒为60进位,转换坐标显示后,经度作为X坐标,纬度作为Y坐标)
如(119°12'40.720"E,33°18'15.542"N)转为(119.2113,33.3043)
2、将批量转换显示后的坐标统一在Excel中显示,注意前加ID码,并从1开始排序
3、在ArcMap中Tools菜单中选择填XY坐标数据(Add XY Data)
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分别选择放置XY坐标信息的Excel表,并将经纬度分别对应X坐标和Y坐标
5、坐标对应完成后,点击下方Edit,选择与导入与原始坐标点信息相同的经纬度坐标系
6、坐标信息导入完成后,点位信息即可显示,并通过点击右键将点导出为矢量数据层
7、通过工具Projec工具,将导出的矢量点图层通过投影变换为所需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即可得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点图层。

经纬度CAD文件如何转换为平面坐标系(CGCS2000-国家2000坐标系)文件

经纬度CAD文件如何转换为平面坐标系(CGCS2000-国家2000坐标系)文件

经纬度CAD文件如何转换为平面坐标系(CGCS2000-国家2000坐标系)文件,
附CAD文件转换成kml操作。

1.经纬度CAD文件
如下图中红色标注位置,表示的是经度108.89度,纬度24.96度。

可以看出是一个经纬度文件,不是我们熟悉的坐标文件,好多人就一脸懵逼,特别是新手。

2.转换文件
(1)安装电脑版的奥维地图。

打开如下,点击用户登陆手机端的账户。

(2)在CAD中将经纬度文件转换成DXF文件,因为奥维不能读取DWG。

(3)在奥维中“系统”-“倒入对象”中导入DXF文件。

(4)在弹出的“解析文件”对话框中依次按图进行设置,“CAD坐标”选择“经纬度”,然后“开始解析”,最后点“导入”。

(5)在收藏夹中选择导入的文件,右击,出现对话框中选择“导出”
(6)在导出对话框中,选择导出的格式。

在这里可以选择KML或者DXF格式。

Kml格式是奥维地图的基础格式,经纬度的文件,该格式文件可以直接在奥维里打开,而不需要进行任何设置,区别于DXF格式还需要设置才可以导入奥维。

想要在GPS手簿软件中或者CAD中打开需要选择导出DXF。

(7)选择存放路径
(8)进行到处文件的坐标系设置。

这里注意中央经线根据不同地区对应设置即可,其他不变。

最后点击“确定”后“导出”即可。

(9)成果。

经纬度WGS84地理坐标系转换成CGCS2000坐标系步骤

经纬度WGS84地理坐标系转换成CGCS2000坐标系步骤

经纬度WGS84地理坐标系转换成CGCS2000坐标系步骤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对现有地图的影响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地形图的基础,大地坐标系的改变必将引起地形图要素产生位置变化。

一般来说,局部坐标系的原点偏离地心较大(最大的接近200m),无论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还是1980西安坐标系的地形图,在采用地心坐标系后都需要进行适当改正。

计算结果表明,1954年北京坐标系改变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在56°N~16°N和72°E~135°E范围内若不考虑椭球的差异,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的地图转换到2000系下图幅平移量为:X平移量为-29~-62m,Y方向的平移量为-56~+84m。

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X 平移量为-9~+43m,Y方向的平移量为+76~+119m。

因此,坐标系的更换在1:25万以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点(含图廓点)的地理位置的改变值已超过制图精度,必须重新给予标记。

对于1:25万以小地形图,由坐标系更换引起图廓点坐标的变化以及图廓线长度和方位的变动在制图精度内,可以忽略其影响,对于1:25万比例尺地形图,考虑到实际成图精度,实际转换时也无需考虑转换。

根据实际计算表明,由于坐标系的转换引起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任意两点的长度(包括图廓线的长度)和方位变动在制图精度以内,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采用地心坐标系时,只移动图幅的图廓点,而图廓线与原来的图廓线平行即可,且坐标系变更不改变图幅内任意两地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WGS84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关系在定义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WGS84是一致的,即关于坐标系原点、尺度、定向及定向演变的定义都是相同的。

两个坐标系使用的参考椭球也非常相近,唯有扁率有微小差异。

而在实际点位表示时,仅考虑椭球的差异,两者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因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定义在2000年那一时刻,而大多数应用实际上是不同时间进行定位,因地球上的板体是在不断运动的,不同时刻位于地球不同板块上站点的实际位置是在变化的,已经偏离了2000年的位置。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是指将其他坐标系的经纬度信息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过程。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中国国家测绘局在2000年制定的一种坐标系,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要进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首先需要了解其他坐标系的定义和参数,例如WGS84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

这些坐标系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或者各地测绘局提供的坐标转换软件获取。

转换的具体步骤如下:
1.获取原始坐标数据:通过GPS测量或其他途径获取到的坐标数据,可以是WGS84坐标系或其他任何坐标系。

3.获取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利用坐标转换软件或相关参考资料,获取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参数,如平移参数、旋转参数等。

4.进行坐标转换:根据所获取到的转换参数,进行坐标转换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坐标转换软件或相关参考资料获取。

5.验证转换结果:转换后的坐标数据应该与参考数据基本一致。

可以通过对比其他已知坐标点的转换结果进行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精度和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始数据的精度、坐标系转换参数的准确度等。

此外,为了方便进行坐标转换,可以使用专业的坐标转换软件,如ArcGIS、SuperMap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相应的工具和函数,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进行坐标转换操作。

总之,进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需要先获取原始数据、确定原始坐标系,然后获取转换参数,并进行坐标转换计算,最后对转换结果进行验证。

使用专业的坐标转换软件可以提高转换的准确性和效率。

经纬度转2000坐标系

经纬度转2000坐标系

经纬度转换为2000坐标系需要使用特定的投影算法,通常使用的是高斯-克吕格投影或UTM 投影。

这些投影方法是将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的常用方法之一。

具体的转换方法取决于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需的精度。

以下是一个示例,演示如何将经纬度转换为2000坐标系的UTM投影:
确定您所在的地理位置的带号(Zone)。

UTM投影将地球划分为60个带,每个带都有一个唯一的带号。

您可以使用带号计算中央经线。

使用适当的UTM投影算法将经纬度转换为平面坐标。

这可能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数学计算。

由于具体的转换过程较为复杂且与地理位置相关,建议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或在线工具来进行经纬度到2000坐标系的转换。

这些软件和工具通常提供了简便的界面和准确的转换结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提供了一种示例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对于具体的转换需求和精度要求,请参考相关的地理信息系统文档和专业的地理测量师或GIS专家的建议。

2000大地坐标系转换技术指南.

2000大地坐标系转换技术指南.

CGCS2000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附件: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418×1014m3s-2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其它参数见下表: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二、点位坐标转换方法(一)模型选择全国及省级范围的坐标转换选择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省级以下的坐标转换可选择三维四参数模型或平面四参数模型。

对于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可采用平面四参数模型或多项式回归模型。

坐标转换模型详见本指南第六部分。

(二)重合点选取坐标重合点可采用在两个坐标系下均有坐标成果的点。

但最终重合点还需根据所确定的转换参数,计算重合点坐标残差,根据其残差值的大小来确定,若残差大于3倍中误差则剔除,重新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用于计算转换参数的重合点数量与转换区域的大小有关,但不得少于5个。

(三)模型参数计算用所确定的重合点坐标,根据坐标转换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模型参数。

(四)精度评估与检核用上述模型进行坐标转换时必须满足相应的精度指标,具体精度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见附件中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纬度WGS84地理坐标系转换成CGCS2000坐标系步骤1、将图层从奥维中导出成shp文件,
2、打开arcgis-arcmap
3、地理处理-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要素-投影
4、WGS84坐标转换为地理坐标系-world-ITRF2000
5、打开ArcCatalog,找到上一步中已经成ITRF2000坐标系的shp文件,单击右键-属性,将图层坐标重新定义成GCGS2000地理坐标系
6、重新打开arcmap,重新打开已经重新定义坐标系的shp文件,按照地理处理-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要素-投影
7、关于带号计算方法
如果不用带带号的,采用所在区域中央经度,
均为3度带中央经度线
如果前面加带号,采用6度带或三度带带号,
均为三度带带号
8、计算
上一步将GCGS2000地理坐标系转换为GCGS2000投影坐标系后,打开上一步转换成投影坐标系后的shp文件,单击图层,右键属性,常规里,将十进制单位改成米。

再右键单击shp图层,打开属性表,添加字段,添加x,y坐标字段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事项,前面我们在选带号是,有带带号,也有没带带号,如果带带号,那么计算出来的y(对应经度)是8位,如果不带带号,对应的y(对应经度)是6位;
- x(对应纬度)是7位,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