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非营养性吸吮的作用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黄疸的影响

酶和胰酶 的分泌 , 促进 胃蠕 动 , 可促 进 还 胃肠黏 膜生 长 J 生 长激 素 的减 少 可 加 ,
速 胃排 空 , 而 N S可 促 进 胃肠 动 力 和 从 N
o ea hig o f r c n c mplt e r i NNS r o p e e nta n l g u
耐受 情况 、 粪排 出时间 和排 尽时 间 、 胎 完 全经 口喂养 时间 、 黄疸严 重程 度 ( 组均 两 在生后第 3 7 1 、 、4天抽 取静 脉 血 , 采用 全 自动 生 化 分 析 仪 检 测 血 清 未结 合 胆 红
论 著 ・临 床 论
C H I ES C o M M uNI D0 C t RS N F W 0
坛
非 营 养性 吸 吮对 早 产 儿 生 长发 育及 黄疸 的影 响
t ep e t r n a t a d d ce s e v l e h r mau ei fn s n e r a et au h
】 】 4. 60
A src bet e T td h f c o b t tO jcv : o s y te eet f a i u er o — n tt e ukn N S) o al nn y u iv scig( N ri n g wh ad j n i fpe a r nat. r t n a dc o rm t e i ns o u e u f
全静脉营养 或在部 分静 脉 营养 的基础 上 加用 间断 胃管 喂养 。尽 管解决 了吸吮 、 吞
组发 生 喂养 不 耐 受 情 况 1 0例 , 计 2 共 0
非营养性吸吮在低出生体重儿临床应用体会

然分娩的信 心。同时要避免 和试产失败 的产妇共住一个病室 , 防止不 良 刺激对产妇 的反作用。 ⑤要提高医务人员各种阴道助 产及接生技术 , 加强产 时监 护 , 时发现异常 , 当处理 , 及 恰 减少
不必要 的医疗 干预。此外 , 医院及社会应给予医务人员更 多的
麻 醉意外等并发症以及 给术后恢复 、 次妊 娠带来 困难 。 再 同时 , 还要重视宣教合理健康饮食 的重要 性 , 以减少 高危妊娠 的发生 率, 尽可能为阴道分娩创 造条件 。 ②改变产时服务模式 。 设置温 馨、 洁净 的产科病房及 产房 , 消除产妇 的陌生感 和 由环境 带来 的不利 于分娩 的因素 。由于产妇 因妊娠分娩而产生紧张 、 恐惧 、 焦虑情绪 , 促使体 内儿茶酚胺分泌 , 使宫缩不协调 , 而阻碍 产 从
( )6 2 8 :3 . ( 收稿 日期 :0 1 0 — 0 21-93 )
非营养性 吸吮在低 出生体重儿临床应用体会
苏小梅
( 临汾市第一人 民医院, 山西 临汾 0 1 0 ) 4 0 0
近年来 , 多研究证实早产儿喂养 的重要性l 低出生体 重 许 l l 。 儿 由于 胃肠功能未成熟易 出现 喂养不 耐受 , 限制其成活率 的提 高 。肠外营养只是暂 时应急措施 , 长时间肠外营养可造成肠 黏 膜萎缩 、 乳糖 酶缺乏 、 代谢紊乱 等一 系列 不 良情况 , 因此早产儿 胃肠功能 的建立及诱导成熟是其生存 的基础 。自我科成立新 生 儿重症监护室 以来 , 我们对收治喂养不耐受低 出生体重儿在 常
自然分娩 的好处 , 增加产妇 和家属对 自 然分娩 的信心 , 创造鼓
励 阴道分娩 良好和谐的社会 环境 。
参考文献
程 的进展p 1 以开展 导乐陪伴分娩 , 有爱 心 、 任心 、 。所 选择 责 耐
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重力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新生儿抚触护理干预的效果分

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重力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新生儿抚触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摘要】目的:探究极低出生体重患儿采用重力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抚触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20年5月-2021年5月80例极低出生体重患儿分组(各组4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断鼻饲喂养,观察组采用采用重力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抚触护理,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鼻胃管留置时间、每日胃残余奶量等少于对照组,且日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每日排便量多于对照组,且潴留量、胎便排尽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重力喂养、非营养性吸吮结合抚触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加睡眠时间,降低胃肠不耐受情况,改善排便,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重力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新生儿;抚触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主要是指出生时间<1 h,体重<1500 g,胎龄<34周的新生儿,生存质量及预后与喂养密切相关,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1]。
由于新生儿机体缺少吸吮反射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使胃肠道功能与身体发育受到一定限制[2]。
非营养性吸吮可刺激口腔黏膜感觉神经,以此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对胃肠功能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对2020年5月-2021年5月80例极低出生体重患儿分组探究重力喂养、非营养性吸吮结合抚触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20年5月-2021年5月80例极低出生体重患儿分组(各组40例)探究,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日龄1-7 d,平均(4.15±0.21)d。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日龄1-8 d,平均(4.50±0.13)岁。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VLBWI诊断标准[3];②出生体重<1500 g;③病历资料均完善;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严重并发症;②先天性疾病;③重度窒息;④无法采用重力喂养;⑤治疗期间退出患者。
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功能的影响

Ke r s Ve y lw o y weg tc i y wo d r o b d i h h l d
No — u r i n s c i g n n ti o u k n t
中 图分 类号 : 4 3 7 R 7.2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6 7 (0 8 1— 150 1 0—9 5 2 0 )31 9—2
软 件进 行皮 尔逊 方 差分析 。 2 结 果 ( 1 表 )
g r 分 、 院 日龄 均 无统 计学 意 义 , a评 入 具有 可 比性 ( P
> 0 05 . )。
1 2 方 法 .
表 1 两 组 患 儿 消化 功 能 比 较 ( ) 例
作者简介 : 熊峥 嵘 ( 9 2 ) 女 , 南 , 科 , 主 任 护 师 , 16 ~ , 湖 本 副 科教 科科 长 , 究方 向 : 科 、 产 科 护 理 研 儿 妇
同。
年 6 共 收治极 低 出生 体重 儿 5 月 2例 , 中男 3 其 1例 , 女2 1例 , 出生 体 重 为 10 0 14 5 g 平 均 体 重 5 ~ 9 ,
13 0g 胎 龄 2 ~ 3 6 , 9 3周 , 均 胎 龄 3 . 平 0 8周 。 随 机
1 2 3 观 察 指标 观 察两组 患 儿消化 道功 能指 标 : .. 肠 鸣音 、 吐 、 胀 、 化道 有 咖 啡 色物 、 呕 腹 消 胃残 留 、 胎
维普资讯
护士进修杂志 20 0 8年 7 第 2 月 3卷 第 1 期 3
非 营 养 性 吸 吮 对 极 低 出生 体 重 儿 消化 功 能 的影 响
熊峥 嵘 朱 慧娟 曾 建 武 熊雄
(. 南 省 湘 潭 市 妇 幼 保 健 院 , 南 湘 潭 4 10 ; . 潭 大 学 , 南 湘 潭 4 10 ) 1湖 湖 1142湘 湖 1 14
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肠内外营养支持

次数
2h
(12~72h)
配方乳或 全张人乳
每隔1次喂养增
加1ml至最大5ml 2h
每隔1次喂养增加 1ml至最大10ml
2h
(150ml/kg)
全张配方乳 或人乳
10~15ml
2h
20~28ml 2~3h
10~14天
对750g更长
7~10天
21
LBW儿的喂养 (二)
时间
首次喂养
以后喂养
最后喂养方案 达全量喂养时间
营养时间(d)
拔胃管时间(d)12.2±8.3
31±11.2 <0.05
住院天数(d) 28.3±14.9 41.7±19.8 >0.05
14
肠内喂养的条件
无明显腹胀 无腹膜炎体征 鼻胃管引流或呕吐物无胆汁 有肠蠕动存在证据 无胃肠道出血 无肠梗阻 患儿心血管、呼吸、血液等情况稳定
15
2. 静脉供给氨基酸 3. 应用外源性胰岛素
34
肠外营养的葡萄糖输注 (三)
■ ELBW儿葡萄糖输注方案
1. 开始6mg/kg.min,若能耐受 逐渐增加至10~12mg/kg.min 若发生高血糖,减少GS输注速率
2. GS输注速率<3~4mg/kg.min,开始 应用胰岛素
3. 胰岛素剂量:0.5~1mU/kg.min, 维持血糖水平80~120mg/dl
(g/dl)
脂肪 1.63±0.23 3.68±0.4
(g/dl)
乳糖 5.96±0.2 6.49±0.21
(g/dl)
能量 51.4±2.4 65.6 ±4.3 (kcal/dl)
19
早产母乳营养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二)
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观察

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观察发表时间:2014-04-03T09:43:48.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郑志雄[导读]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胃潴留、呕吐、胃食管反流、腹胀等喂养不耐受[1],若不及时正确处理,会影响其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郑志雄(福建省云霄县医院儿科 363300)【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应用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74例VLBWI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给予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喂养。
两组在达全胃肠内营养前均配合使用静脉高营养。
比较两组患儿喂养耐受性、达到完全胃肠内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停止静脉补液时间,并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比例少,达到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早,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早,静脉补液时间短,并发症减少,P均<0.05。
结论: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能刺激胃肠道的生长发育并促进胃肠功能成熟,缩短恢复出生体重和达全量肠内营养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安全有效。
【关键词】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15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inimal enteral feeding (MEF) and non-nutritional suck(NNS)for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VLBWI). Methods VLBWI admitted to NICU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EF and NNS group and routine feeding group(control group)?Both groups of VLBWI were supported with parenteral nutrition until they can reach full enteral feeding (FEF)?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index of feeding intolerance (FI), days to achieve FEF, days to regain birth weight(FBW), days for intravenous infus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MEF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routine feeding group, the incidence of feeding intolerance occurs less,the days to achieve FEF are earlier, the days to regain birth weight are earlier, the days for intravenous infusion are shorter,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are lower (Pall <0?05).Conclusion MEF and NNS c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could promote growth and more acceptable and tolerable for VLBWI.【Key words】minimal enteral feeding non-nutritional suck preterm infants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胃潴留、呕吐、胃食管反流、腹胀等喂养不耐受[1],若不及时正确处理,会影响其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非营养性吸吮及抚触对早产儿的影响

3 ・ 8
T ODAY NURS uy2 1 No7 EJ l,0 0 .
,
非 营 养 性 吸 吮及 抚触 对 早 产 儿 的影 响
谢Leabharlann 摘要清 目的 观察非 营养性吸吮及抚触对早产儿的影响。 方法 选择5 k 早产儿 , 4y l , 随机分为干预组(8 和对照组(6 , 2 例) 2 例)对照组采用早
3 讨 论
发热 、 泻 、 腹 皮疹 、 和核 黄 素缺 乏 及 眼 睛 、 丸损 害 等 不 良反应 。 钙 睾 减 少 肝肠 循 环从 而 缩 短 光疗 时 间 , 新 生儿 高 胆 红 素 血症 治 疗 中 在
有 着重 要 意义 。
31 核黄 疸 的发 生 与多 种 高 危 因素 有 关 , 产儿 本 身 就是 核 黄疸 . 早 的高 危 因素 , 足月 儿更 易 发 生 胆红 素 脑 病 。 比 因此 , 期 干 预 早 产 早
重 合并 症 , 消 化道 畸形 , pa 评 分 > 无 A gr 8分 。 早 产 儿 随 机 分 成 2 将 组 , 预组 2 干 8例 , 1 男 2例 , 1 女 6例 , 均 胎 龄 3 平 2周 , 均 体 重 平 15 50克 ; 照 组 2 对 6例 , 1 例 , 1 , 均 胎 龄 3 . , 均 男 1 女 5例 平 1 5周 平 体 重 15 。 组 早 产 儿 在 性 别 、 龄 、 5 3克 2 胎 出生 体 重 、 日龄 、pa 评 A gr 分 等 一般 情 况方 面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 )具有 可 比性 。 p均 O 5, 0 1 方法 . 2 2组 早 产 儿 均 采 用 相 同 的 早 产 儿 配 方 奶 喂 养 以及 静 脉 营养 方案 , 均采 用 相 同 的蓝 光 照射 、 物 治 疗 方案 。 照组 采 且 药 对
非营养性吸允对低体重儿心电指标及消化功能的影响

非营养性吸允对低体重儿心电指标及消化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允对低体重儿心电指标及消化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4例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经插入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喂养,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非营养性吸允干预。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心率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8% vs 17.7%);观察组新生儿的肠鸣音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8% vs 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吐奶发生率(3.2% vs 12.9%)、腹胀发生率(3.2% vs 14.5%)、完全达到胃肠道喂养天数[(15.3±2.3)d vs(18.7±2.6)d]、留置胃管时间天数[(12.7±2.3)d vs(17.3±3.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
结论:非营养性吸允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心率异常的发生率,降低吐奶、腹泻发生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胃管留置时间。
标签:非营养性吸允;低体重儿;心电指标;消化功能低出生体重儿是妇幼保健的工作重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伴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因素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1]。
研究发现,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功能与足月正常体重儿比较相对不完善,喂养后常出现呕吐、腹泻、腹胀及胃残留物增多等喂养不耐受情况[2-5]。
如何对这部分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合理的喂养,提升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耐受率及存活率是研究的热点[6-7]。
本课题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非营养性允吸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4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尾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新生儿中男34例,女28例,早产儿48例,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8.6±0.8)分,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9.1±0.6)分,出生体重1208~2480 g,平均(1672.6±185.9)g;观察组新生儿中男32例,女30例,早产儿49例,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8.5±0.7)分,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8~10分,平均(9.2±0.5)分,出生体重1220~2470 g,平均(1638.1±189.2)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非营养性吸吮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0-12-31T13:31:33.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3期供稿作者:向平黄月新
[导读]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逐渐提高,其喂养问题日渐引起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向平黄月新(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62)
【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3-0212-01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逐渐提高,其喂养问题日渐引起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出生1周内)常常发生各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导致无法建立正常的胃肠道喂养,常需采用静脉营养;多数患儿经过此阶段后体重下降明显,体力差,吸吮奶液时消耗体力大,又由于其本身消化功能未发育成熟,常常出现喂养困难、喂养不耐受、营养物质缺乏等情况,导致发育落后、营养不良性贫血、代谢性骨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应激能力低下等,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
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要保持或接近宫内生长速度,避免宫外生长迟缓,营养的供给非常迫切,传统的营养该类患儿的方法是采用全静脉营养或在部分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加用间断胃管喂养,尽管解决了吸吮、吞咽困难的问题,但胃排空迟缓依旧存在。
非营养性吸吮(NNS)是指无法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给予胃管喂养的同时,给予吸吮空的橡皮奶头。
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在鼻胃管喂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促进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成熟并改善了其生理和心理行为等[1],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非营养性吸吮作用方面的研究,其作用阐述如下。
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NNS训练具有生物治疗作用,有利于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过渡,胃管喂养的同时进行NNS,能通过刺激口腔内的感觉神经纤维,兴奋迷走神经,改变胃肠调节肽的水平,刺激胃肠道发育与成熟,并增加胰岛素释放,从而促进营养吸收和储存,在不增加能量摄取的情况下,使生长加速。
研究表明,NNS能改善新生儿生理行为和生理功能,提高其对医源性刺激的耐受性,减少能量消耗,促进体重增长,缩短康复时间,在早产儿更加明显,可缩短住院天数。
有研究显示,在实施部分静脉营养和经胃管分次喂养的同时给予NNS,结果新生儿的残留奶量显著减少,排便次数明显增加[2],提示表明NNS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排空,促进胎粪排泄,增加奶量较快又无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出现。
NNS可以刺激迷走神经,影响胃肠激素水平,促进胃肠蠕动,从而减少了喂养不耐受的发生[3]。
NNS可以刺激口腔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增加迷走神经活性,促进胃容性扩张,提高胃收缩能力,加上胃激素的分泌增加,促使胃排空加快,胃残留发生率减少;同时NNS可使吞咽频率增加,促使食管推进性蠕动增加,进而促使反流物的清除,减少胃食管返流的发生[4]。
2 NNS对黄疸的影响
NNS对胃肠激素分泌和胃肠动力学的影响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使胆红素经肠道排出增多,有效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而降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5]。
和强[6]等人对52例早产儿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结果NNS组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值均明显降低,黄疸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说明NNS可以降低血清胆红素值,减轻早产儿黄疸程度,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从而达到早期治疗黄疸、防止胆红素脑病的积极作用。
3 NNS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NNS 加速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其一,NNS可使该类患儿获得理想的行为状态,使早产儿镇静,活动减少,氧合改善,因而能量利用减少[7]。
其二,NNS可增加其舌酯酶分泌,改善脂肪的吸收,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还可导致营养物质的加快混合推进,合理的消化吸收,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8]。
4 NNS的其他作用
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时间[9]和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率[10]等。
综上所述,应对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早期非营养性吸吮。
参考文献
[1]uvnas-moberg K,widstrom Am,MarchirtiG,winberg J.Releasc of GI hormones in mother and infant by sensory stimnlation[J].Acta pediatr Scang,1987; 76 (6):85l-860.
[2]蒙莹.非营养性吸吮在低体质量儿喂养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09,49(25):99.
[3]林名勤,江少虎,邓见玲,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清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2):86-88.
[4].张晓鸣,赵鹏程.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的临床观察[J].江苏大学学报,2006,16(1):39-40.
[5]廖祥福,周丰,任蕾.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肝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8,19(2):103-104.
[6] 和强,廖志勤,虞靖虹,等.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黄疸早期干预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2):147-149.
[7] 王鉴,陈晓霞,金皎,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9):677-680.
[8] 张纯英,解玉平,张灿萍,等.非营养吸吮对早产儿鼻胃管留置时间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3,18(9):648-649.
[9]沈丽萍,潘慧.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浙江医学,2006,28(12):1001-1002.
[10] 王鉴,陈晓霞,金皎,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9):67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