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功》PPT课件

合集下载

《武术基本动作——基本手型》课件

《武术基本动作——基本手型》课件

3 4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点
正确掌握拳、掌、勾手的动作要 点。
教学 难点
动作标准有力度。
3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体验武术基本动作特点。
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拳、掌、勾手的基本手型。
培养学生不怕苦、能坚持的良好意志品质。
4
课程结构
开始部分
1
2
准备部分
结束部分
4
3
基本部分
5
课堂常规
导航
1. 整队集合
2. 清点人数 3. 检查服装
队形组织示意图:
4. 宣布课内容
5. 安排见习生
6
热身跑、徒手操
1.热身跑
队形组织示意图:
2.徒手操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队形组织示意图:
(3)肩绕环
(4)腹背运动 (5)体转运动 (6)前后弓步压腿 (7)绕膝运动
(8)手腕、踝关节运动
7
基本手型
1.拳
导航
8
基本手型
1.拳
导航
9
基本手型
2.掌
导航
10
基本手型
2.掌
导航
11
基本手型
3.钩
导航
12
基本手型
3.钩
导航
13
游戏:起立击掌
1
导航
2 3
4
14
整理放松
● 整队集合
导航
● 放松练习
1.慢走抖腿。 2.原地坐下拍、揉腿,并播放音乐。 ● 课堂总结 ● 收器材
● 下课
15
课后小结
平均心率: 90~130次/分
导航
心理负荷:中等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3~4年级全一册 第七章 武术基本功串联 课件(共15张PPT)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3~4年级全一册 第七章  武术基本功串联 课件(共15张PPT)
• 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动作进行串联。
• 组织形式:让学生(3-5人)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 组,选出小组长,通过学生慢动作的演练,在尝 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
• 设计意图:在慢速体会时学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 练习,用自己的标准纠正动作。此时应发挥
•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的练习积 极性、想象力。这个环节可多次重复。
游戏环节
• 4.游戏:“斗智” • 游戏方法:(1)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组,
两组两组之间面对面站好,每对之间相隔一米。 (2)教师发出“预备”的口令后,双方蹲成马步, 以直臂向前推掌、掌心相触为双方的距离。(3) 教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双方根据自己的战术 (以双脚不移动为原则),可用推、拉、拔、拧、 闪等动作,迫使或诱使对方失去重心。 • 游戏规则:(1)对抗时,只许用掌、勾,不许用 拳打。(2)任何一只脚移动,就算失败。(3) 先移动重心者为失败。对抗中,双方同时移动, 判双方失败。最后胜的次数多者为胜。
教师示范
•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想象力创新给与肯定
抱拳—提 • 教师演示串联动作: 膝穿掌—仆步穿掌— 起身亮掌—轮臂—击 地—冲拳
• (3)自由体验 • 组织形式:散点,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里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 设计意图: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个较大的自由学习空间,自己琢磨动作、
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等,重点提示学生一定要记住动作、 名称及路线。 • 3.汇报表演 • 组织形式:体操队形,先小组再集体,学生相互观察、交流、评价。 • 设计意图:(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鼓励他们 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谦虚好学的学习习惯。 • (2)充分挖掘学生运动潜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间互评,促进学 生改进动作。以完美的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使学生能在表演过 程中体验成功。

体育与健康《武术的基本动作》优质课件

体育与健康《武术的基本动作》优质课件
术的基本动作,预备式、弓步冲拳、弹腿冲拳、 马步冲拳、歇步冲拳、收式等几部分组成,老师 巡回指导,激励学生。
• 结束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运动状态的恢复。我采用的
是伸拉性的放松活动,主要进行肢体的放松 , 最 后小结,收回器材。 •预计本课练习密度为 40%——45% 左右,平均 心率每分钟 125 次左右
• 器材:沙包 8 个,录音机 1 台 • 场地:篮球场
学习安排 首先场地上布局要合理,既要考虑天气因素
,也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原因。场地的布置既考虑 学生的练习又考虑老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展示 与评价。所以我在合理的位置设置了一个展示台。 整堂课的学习安排是由易到难,幅度由小到大, 逐步加强的学习过程。
说教学程序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教材
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我 采用了四个部分来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即:开 始பைடு நூலகம்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 开始部分 •教学常规: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提出要 求和目标。 •准备部分:这一部分为热身活动和导入部分组 成。热身活动:我采用由上到下徒手练习。
• 基本部分 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本课主要学习武
教学关键 课堂形式多样化,根据不同学生的活动表现
安排有弹性性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创 新,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创新,体现快 乐教学。根据学生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从兴趣 入手,寓教于乐,发展个性。由于小学生模仿能 力很强,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 与方法,培养他们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学习 各种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目标的制订,预期学生可能产生的发展 与进步,也是评判教学效果的标准和手段。课标 提出“目标统领教学内容”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就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根据本教材的特点,结 合水平一学生的实际,联系上课所选择的场地, 器材情况。本课为水平一的第二课时,目标设定 如下:

武术PPT课件

武术PPT课件

其他拳术套路
形意拳、八卦掌等
简要介绍其他武术拳种的基本技法示不同器械的基本技法和套路演练。
对练与集体项目
展示武术对练和集体项目的形式和内容,强调协作与配合。
04
武术器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刀术与剑术
步型
马步、弓步、虚步等是武 术中基本的步型,它们为 武术动作的稳定性提供了 基础。
手型与步型的配合
手型与步型的协调配合是 武术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们共同构成了武术 动作的基本框架。
基本腿法与身法
腿法
腿法与身法的配合
弹腿、蹬腿、踹腿等是武术中常见的 腿法,它们可以增强腿部的力量和灵 活性。
腿法与身法的协调配合可以提高武术 动作的连贯性和实用性。
武术的特点与价值
武术的特点
武术具有技击性、艺术性、健身性、 哲理性等特点,注重内外兼修,追求 形神兼备。
武术的价值
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 文化现象和精神追求。它对于弘扬民 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促进身心健 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武术的分类与内容
武术的分类
根据运动形式和内容的不同,武术可分为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等类别 。
刀术
介绍刀术的基本技法,如劈、砍 、撩、扎等,以及常见的刀术套 路和演练技巧。
剑术
阐述剑术的特点和精髓,包括身 法、步法、剑法等方面的要求, 以及剑术的攻防意识和战术应用 。
枪术与棍术
枪术
分析枪术的基本枪法和身法,如拦、拿、扎、刺等,以及枪术的实战技巧和战术 应用。
棍术
探讨棍术的基本棍法和身法,如扫、拨、点、劈等,以及棍术的攻防转换和战术 运用。

小学体育课件:《武术基本动作》

小学体育课件:《武术基本动作》
第五节 弓步撩掌
动作要领:眼神与手配合好。易犯错误:转体成弓步时左脚尖不外展,右脚跟转蹬力度不够,撩掌时身体不前倾。纠正方法:脚尖外展、蹬地、体前倾撩掌。教法提示:1.进行马步与弓步转换练习; 2.反复进行上下肢配合撩掌练习。
霸臂蓟曳衣燕汹饿孪埔缨殉殷兑拴阿辕且岿郸高圾恒阑省碉缔渗田紊绰崎小学体育课件:《武术基本动作》小学体育课件:《武术基本动作》
第六节 虚步架打
动作要领:高虚步冲拳。易犯错误:高虚步不稳、冲拳无力。纠正方法:进行弓步与高虚步转换练习。教法提示:分解教学。右拳横架后,左脚右移并抱左拳,待成高虚步站定后再冲拳。
筋芜避挠拘嫉昔债迈亦毡庸妮姓躲烛匆巧宙梗觅蜜缴额盂值敏寻障镀宣巨小学体育课件:《武术基本动作》小学体育课件:《武术基本动作》
膊励奖综柱过殿爸傻翅阑肤施鸽蛔掖繁蚤携喘桌压莹应峦荫宗申把悍植九小学体育课件:《武术基本动作》小学体育课件:《武术基本动作》
do
something
要点及教法同水平二(略)
(二)基本功串联 基本功串联是将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中的主要技术动作串联起来进行的。它对于改进动作,提高动作之间的衔接水平和改进步法、步型、发展身体素质都有很的帮助。1.外摆腿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两手侧平举立掌。动作说明:右脚上步;左脚尖勾紧,向右侧上方踢起,经面前向左侧上方摆动,直腿落在右脚旁;目向前平视,可用掌在面前依次迎击脚面(图4、5)。 图4 图5要点:展髋,腿成扇形外摆,幅度要大、腿不弯。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拔跟或送髋。纠正方法:降低踢腿高度,腿上踢时收髋,支撑腿全脚掌着地。(2)动作缓慢无力。纠正方法:按口令要求的速度踢。
第七节 跳步推掌
动作要领:向左跳步右推掌。易犯错误:上步时步子过大或过小、重心起伏不稳定、动作脱节。纠正方法:左脚向前落步后向前远跳,右脚落地轻。教法提示:分解教学:进行跳步练习,结合跳步再进行跳步推掌练习。

武术PPT课件

武术PPT课件

战效果;利用科技手段对武术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挖掘其内涵和价值。
03
科技与武术结合的挑战
需要加强科技与武术的融合,提高科技在武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避免
过度依赖科技而忽略传统武术的精髓。
武术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青少年是传承武术的重要力量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传承和发展武术的重要力量。通过在青少年教育中普及 和推广武术,可以培养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总结词
武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和狩猎活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各 种流派和风格。
详细描述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和狩猎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总结 和提炼战斗技巧,形成了最初的武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武术逐渐成熟, 并形成了各种流派和风格,如少林、武当、太极等。
擒拿术技巧
擒拿术技巧包括手法、身法和步法 等,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可以迅速 制服对手,同时避免伤害对方。
擒拿术训练
擒拿术训练注重手法、身法和步法 的协调配合,以及力量和耐力的训 练,通过长期训练,可以提高身体 协调性和抗击打能力。
摔跤
摔跤简介
摔跤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摔打技 巧,通过运用身体力量和技巧,
旋踢
以脚旋转方式击出,攻击距离 长,力量大,用于远距离攻击

基本身法
闪避
通过快速移动身体或改变姿势来躲避对方的 攻击。
跳跃
通过跳跃来增加攻击距离或躲避对方的攻击 。
俯冲
快速向前或向下俯冲,用于近身攻击或躲避 对方的攻击。
翻滚
通过在地面上翻滚来躲避对方的攻击或调整 自己的位置。
03
武术套路
长拳
总结词

武术基本功图片课件【新版】

武术基本功图片课件【新版】

武术基本功图片课件【新版】一、手型(一)拳各部位名称:拳眼、拳心、拳面、拳背、拳轮(图6-1-1)。

动作说明: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

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易犯错误:拳面不平、屈腕。

纠正方法:讲解拳的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先示范与讲解拳的规格、要求,再采用手型变换练习。

(二)掌各部位名称:掌心、掌背、掌指、掌根、掌外沿(图6-l-2)。

动作说明: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要点:掌心开展、竖指。

易犯错误:松指、掌背外凸。

纠正方法:讲解掌的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同拳。

(三)勾各部位名称:勾尖、勾顶(图6-1-3)。

动作说明:五指撮拢成勾,屈腕。

要点:屈腕。

易犯错误:松指,腕没有扣紧。

纠正方法:讲解勾手的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同拳。

二、手法(-)冲拳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两拳抱于腰间,拳心朝上(图6-1-4-1)。

动作说明: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猛力冲出,力达拳面,目视前方(图6-1-4-2)。

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冲拳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拧腰、顺肩、急旋臂、动作快速。

(2)冲拳力点不准。

纠正方法:击靶练习。

(3)拳面不平、屈腕。

纠正方法:讲解拳在攻防中的作用及受力分析。

(4)拳从肩前冲出。

纠正方法:强调肘贴肋运行,使拳内旋冲出。

教法提示:(1)先慢做,不要用全力,注意动作的准确性,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快速有力。

(2)结合步型、步法做冲拳练习。

(三)推掌预备姿势:同冲拳。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以掌外沿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出,目视前方(图6-1-6)。

要点:同冲拳,注意沉腕、翘掌、力达掌外沿。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同冲拳。

教法提示:同冲拳。

三、压肩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压肩动作。

也可以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体前屈的振动压肩动作;也可由助手协助做搬压肩部的练习(图6-1-8-1~3)。

武术基本功PPT课件

武术基本功PPT课件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腰部放松,后甩时抬头挺胸, 甩腰动作紧凑而有弹性。
12
涮腰
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上体前俯,以髋关节为轴,两 臂向左前下方伸出。然后挥动两臂,随上体向前、向右、 向后、再向左做翻转绕环。左右涮腰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以腰为轴,翻转绕环圆活、和 顺。
13
下腰
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臂伸直上举;腰向后弯,抬头,挺 腰,双手撑地身体呈桥形。
16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7
10
前俯腰
并步站立,两手十指交叉,直臂上举,手心向上;上体 前俯,挺胸,塌腰,两手尽力触地。再两手松开,用两手 绕过双腿,抱住两脚跟部,尽量使自己的上体、脸部贴紧 双腿。
学练要点:两腿挺膝伸直,上体前俯时,挺胸、塌腰、 收髋。
11
甩腰
开步站立,两臂伸直前举,以腰为轴,上体做前后 屈和甩腰动作,两臂也随之甩动。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
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
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两腿
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3
侧压腿
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 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 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 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脚支撑站稳,膝关节尽量挺直,腰部后
弯上顶,脚跟不能离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