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校园文化比较研究
研究性学习_中西方校园文化差异

在中国,作业的地区差异极大,外省市的学校作业量较大, 相对来讲,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生的课业压力相对小。而相 同地区不同学校也是存在作业量差异的。 作业内容大多是题,有时也会留ppt展示等作业(如研究性 学习等) 中国的作业大部分以面向高考,以高考为主要目的而留。在 中国高考第一大的情况下,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番外:差异在那儿? ——考学篇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升学也需要SAT分数(满 分2400)。哈佛,耶鲁大学如果没有2200、 2300的分数也不会让进。同时,他们也很注 重对社会的贡献。很多学校需要community service 60到80小时以上,甚至有的需要100 小时才可以毕业。在美国的高中,有些学校7 点30开始讲课,学生大多7点左右来到学校。 当然,在网上上课的人也可以10点到。
差异在那儿? ——作业篇
我的课一般都是大学的课,我们叫AP (advance placement) 所以作业一般 比较多,大部分都是presentation。 比如说AP化学都是做题,和记笔记。 历史呢..可能就是读课文,然后组成小 组在全班面前用PowerPoint做演讲, 然后几天后就考试。英语是读文章, 然后做题。统计学就是类似于考试类 型的作业。此外我还修了数学和经济 等。我们在网上上课,作业以周为单 位留。 ——[美]
绝对不抄袭 不敢涉及到抄袭问题了),相似的提问 肯定有几个答案是一样的——粘 上来的。我用YAHOO answers 就 没这种感觉(教的时候就把这帮孩 子吓住了:写论文时候要是有半句 跟别人重复就0分,严重的退学, 大学里再严重的进监狱)所以中国 那么多山寨啊~ ——[加拿大]
作业有平时练习,不算分的就不收不判不会的自己得追着老师问,混得熟 的老师就好点还能讲讲不会的。老师懒得理就找TA(实习老师,一般比较 认真)。一般每节课留一点,会的可以不做。其实不做作业老师也不管。 算分的作业不会做老师一般不会告诉你怎么做。 有些作业是要表演/演讲/拍短片。这隔一阵留一个,要做一周到几个月。 今年最夸张的是8月留的一个英语作业现在还在做。(孙碧纯注:说这句 话的时候2月底)这个作业也是看自己。这种“大”作业不是做完/做对就 行,一般都特别费心,花的时间越长分越高。好的老师就催着交作业催几 个星期,厉害点的老师作业晚交一天扣5%之类的,不交就0分。 如果60分以下的话老师基本不帮了,就建议换课。也有些好的老师尽量帮, 但是如果自己不努力的话老师绝对不理。跟他们的利益一点关系没有,他 们管不着。 ——[加拿大]
中西方校园文化差异

中西方校园文化差异Chinese and western campus culture differences抚松一中一年一班研究性学习英语小组指导教师:王长青幻灯片制作:范馨元、颜子惠、张伟琦、江虹儒、宿桐、秦培妍、黄露萱资料收集:李文静、田芳雪、赵伟编辑:李长晟、孙雨禾、王倩茹、贾雯涵2015年6月内容摘要: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亦策善能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Campus culture in his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in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as the main content and also strategy is goo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campus as the main space, school leadership, teachers, in the spirit of campus culture 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 group. One of the most can reflect the essential content of campus culture is the campus culture and campus spirit.本小组将从以下(1)——(6)六个方面对中西方校园文化差异进行研究,通过这次研究学习,我们对西方文化有了更好的了解,对我国校园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差异性的研究促进我们从多角度来看待世界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学习中开阔自身的视野,促进自身发展。
一、精神文化差异(1)办学宗旨(a)高级中学西方中学: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坐落在伦敦20英里的温莎小镇,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排名全球第一。
中西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比较与借鉴

2 0 1 t ≯ { t % g | b 艟 舶 镕 ㈣ % ∞ 日 ∞ 蛾 % 黜
5
。
.
中西 方大 学校 园文化
建设的比较与借鉴
● 尚大军 李 言
摘 要 : 在 高校 内涵式发展 的大趋 势 下 , 校 园文化 建设越 来越 受到 重视 。 由于历 史 背景 、 社 会 制
欧 洲 和 美 国等 西方 发 达 国 家 的文 化 主 要源 自欧
固化 下 来 的一种特 殊社 区文化 或 者社会 亚文 化 。 一 般 洲 文艺复 兴 时期 的思想 , 不仅 吸 收了 古希 腊和 古罗马
认为, 大 学校 园文化 包括 物质 文化 、 精 神文 化 、 制度 文 文化 中 古典文 学 、 哲学 、 艺术 和数 学 的知 识 , 还 兼 容 了 化、 管理 文化 、 行 为文化 等 几个方 面 。 大 学具 有知识 密 犹 太人 的宗教 信 仰与伦 理 道德 , 以及 近 代科 学技 术 的 集、 人 才云集 、 信 息聚集 的 优势 , 作 为传播 社会 主 义先 进 步所 产生 的现 代工业 主 义 。“ 古希 腊 哲学 和纯 数学 是 近 代科技 文明之 进 文化 的主 渠 道和 培 养社 会 主 义 先进 文 化建 设 者 的 中表现 出 的理 性思 考和 纯 知精神 ,
米
度、 领导 体制 、 管理模 式 的不 同 , 中西 方 大学的校 园文化存 在 着诸 多差异 。 西方 高校 在 校 园文化 建 设
方面取得 了诸 多成 就 , 对我 国具有积 极 的借鉴 意 义。通过 比较研 究 。 我 国的 大学校 园文化 建设 需要 在
坚 守大学使命 、 塑造科 学精 神 , 理 解文 化差 异 、 建设 开放校 园 。 重视 个 性发展 、 培养 创新 品质 等 几个 方
中外高校文化建设的比较研究与经验借鉴

中外高校文化建设的比较研究与经验借鉴中外高校文化建设的比较研究与经验借鉴现代高校不仅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文化建设越来越被重视。
中外高校在文化建设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和共性,比较研究和经验借鉴对中外高校文化建设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外高校文化建设的比较1. 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中外高校的文化价值观念有所不同。
中国高校文化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学生的人文素质、学术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而西方高校文化思潮注重自由、人权、进步、多元化,宣扬弱势群体的权力和价值,重视学生的人格自由和思想独立性,并注重实践与研究的结合。
2. 创新教育方法的差异中外高校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等创新教育方法也有所不同。
中国高校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倡集体教学和文化交流。
而西方高校注重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和研究,并提倡小班授课和导师制等教学方式。
3. 不同文化衍生的社交活动差异中外高校文化衍生的社交活动也有所不同。
中国高校以学生会、社团、文艺汇演、竞技运动等为主要形式,主要以团队合作为主要宗旨,以发扬集体主义为文化核心。
而西方大学重视单独的个体价值,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国际交流、摄影比赛、游泳比赛等活动来促进多元化的文化交流。
二、中外高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从中外高校文化建设的比较中不难发现,中外高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各有优劣点。
中方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表现优异,但在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空间。
而西方高校在开放和包容、多元文化交流方面较为优秀,但在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传承方面仍需加强。
因此,中外高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应进行互补和借鉴。
中国高校可以借鉴西方高校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重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在文化交流方面,也应重视开放与多元化,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
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比较研究

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比较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美两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异同点,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
文章首先将对“校园文化”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为后续的比较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文章将从历史、社会、教育等多个维度,分析中美两国高校校园文化形成的背景,揭示两国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过程。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比较中美两国高校在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分析两国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优势和不足。
文章将提出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和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中美两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中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国高校校园文化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集体主义和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强调和谐、稳定与秩序,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学术氛围浓厚,重视学术研究与创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书法、音乐等元素也在校园文化中得到体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在校园活动中,传统节日庆典、文艺比赛等形式多样,传承并发扬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美国高校校园文化则更加多元和自由,强调个人主义和创新精神。
在美国,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受到高度重视,校园文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挑战权威。
学术氛围开放,注重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研究方向。
美国高校校园文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力,通过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贡献社会。
在校园生活中,体育竞赛、艺术节、音乐节等活动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锻炼能力的平台。
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在价值观、学术氛围、活动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高校注重集体主义和传统文化传承,强调和谐与稳定;而美国高校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和挑战权威。
浅谈中美校园文化对比

05
中美校园行为文化对比
师生交往方式与互动频率
师生交往方式
中国校园中,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权 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在美 国校园中,教师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
互动频率
中国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相对较少,主 要在课堂上;而美国学生与教师的互 动更为频繁,包括课外辅导、学术咨 询等。
美国校园建筑
风格多样,既有古典的哥特式建筑,也有现代的钢结构建筑。建筑布局灵活, 不拘泥于对称,更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校园环境设计与绿化
中国校园环境
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多采用传统的园林造景手法,如假山 、池塘、亭台楼阁等。同时,也注重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营 造,如设置文化石、文化墙等。
美国校园环境
更注重开放性和自然性,多采用草坪、树木等自然元素进行 绿化。同时,也注重校园环境的舒适性和功能性,如设置休 息区、运动区等。
浅谈中美校园文化对比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中美校园文化概述 • 中美校园物质文化对比 • 中美校园制度文化对比 • 中美校园精神文化对比 • 中美校园行为文化对比 • 中美校园文化对比总结与展望
01
中美校园文化概述
中美校园文化定义与特点
• 中国校园文化定义:中国校园文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课外 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实践机会
美国校园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机会,如实习、 志愿服务等。这些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将所 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
能力。
06
中美校园文化对比总结与展望
中美校园文化异同点分析
中西校园文化比较浅究

中西校园文化比较浅究摘要:校园文化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世界各国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格局,中西校园文化呈现出相互吸收、互相融合的发展趋势,直接导致了两种校园文化之间的共性日趋明显化。
同时,又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了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校园文化之间的差异。
文章旨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校园文化的合理成分,为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开拓某些有价值的思路。
关键词:中西校园文化创新品质个性发展比较教育环境对于人的品格形成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它是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条件。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
2O世纪8O年代历史学家哈德罗•珀金曾指出:“高等教育机构既不是独立于社会其他部门之外的独出心裁地存在,也不是被动地受社会需要牵制的社会机构,而是一个与社会发展有密切相关的能主动影响社会进步与否的社会中心机构。
”因此,学校不是一个自身封闭发展、与世隔绝的实体,而是融人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并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的社会组织机构。
学校的这种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基本特征,使得作为学校重要的精神载体的校园文化,也具有相应的文化特质。
开放意味着互动的交流。
随着世界各国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和西方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乃至学校之间的往来也日益频繁,中西校园文化在不断碰撞、交融中呈现出相互吸收、互相融合的发展趋势,直接导致了两种校园文化之间的共性日趋明显化。
诚然,中西校园文化又由于置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造就了两种风格独特、迥然有异的校园文化模式。
一、校园文化概述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中西校园文化差异对比

西方
个人主义与 竞争
学习风格
个人主义和竞争是西方文化价值观 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上 独立性强,往往以学习任务为向导, 属于场独立型(field independence).
独立性的学习(independent learning)的学习风格;另一方面,竞 争是西方人的人生信条学生常常通过 不断尝试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过程进
22
Part 5 校园选址 Campus location
西方学校多分布在城市,街道,总体开放与学院封闭式相结合 牛津大学校园
23
Part 6 中外入学要求以及宿舍差异
24
宿舍差异
• 国外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提供学生校内住宿的只在少数。大多为单间的宿舍。 • 在国外,很多高校申请过程复杂,价格较高,但相应设施齐全,环境较好。
中西校园文化差异对比
A Contrast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ampuses
Part 1 校服 School uniform
中国 英国
南非 越南
不丹
日本 2
中国校服的变革 Reform of school uniform in China
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
b.旅游:中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 “我要去旅游了,请给我一笔钱。“
b.旅游:西方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 “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
13
中方
合作 集体主义
学习风格
受儒家文化的渲染和集体主义思 想的规范,中学生通过合作
(cooperation)来学习。他们为 了共同的利益,和睦相处,互相 支持,为了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 利益之上,不凸显自己,这种中 合作学习主要体现班级竞赛和课 外小组学习上。学生尊师重教, 教师和教材有很高权威。生生交 流非常正式。学习上以老师为榜 样,以教材为权威模仿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西校园文化比较研究
作者:汪昌平, 江立成, Wang Changping, Jiang Licheng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刊名: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5,21(5)
1.苏国红当代中国大学校园文化新变化[期刊论文]-青年研究 2002(01)
2.石麟中国传统文化概说 2000
3.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 1994
4.陶国富大学校园文化 1997
5.王邦虎校园文化论 1999
6.亨利·罗索夫斯基.谢宗仙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 1996
7.彭未名中西校园文化及其走向[期刊论文]-教育与现代化 2002(02)
8.吴刚人文精神与新人文教育[期刊论文]-全球教育展望 2001(09)
9.王德广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期刊论文]-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1.韩志强.杨淑娣.马洪亮国内外大学校园文化品位建设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2009(3)
2.彭未名.Peng Weiming中西校园文化及其走向[期刊论文]-教育与现代化2002(2)
3.袁素卓.李东校园文化差异剖析与交际策略[期刊论文]-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3)
4.赵静.郁晓燕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思、行[期刊论文]-科教导刊2009(4)
5.陈佃生关于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南方论刊2007(9)
6.王庆报.吴晓飞.耿晓东.高志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10(4)
7.李书芹.LI Shu-qin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性与策略[期刊论文]-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
8.王冬艳.沈进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及启示[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8(15)
9.赵夏娣.王效良.余香中日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22(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dlgdxxb-shkx20050502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