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准静态压缩行为研究

铝合金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准静态压缩行为研究
铝合金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准静态压缩行为研究

Material Sciences 材料科学, 2016, 6(2), 115-123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journal/ms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2677/ms.2016.62015

Quasi-Static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Tetrahedral Lattice Truss

Structures Made from

Aluminium

Yongsheng Wei1,2, Keda Jiang2,3, Yunlai Deng1,2,3, Jin Zhang2,3,Qingsong Dai1,2

1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2Key Laboratory of Nonferrou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3Light Alloy Research Institut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Received: Mar. 2nd, 2016; accepted: Mar. 24th, 2016; published: Mar. 29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etrahedral lattice truss structures have been made by folding perforated 6061 aluminum alloy sheets. Simple air brazing was used to construct sandwich panels with cellular core; relative den-sity was 0.05. The behavior of quasi-static compression (initial strain rate is 10?3 S?1) was studied in the present study, and three kinds of heart-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were T6, T7 and anne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distinct stages of deformation show in quasi-static com-pressive stress-strain curves, namely the linear elastic stage, the longer yield stage and the stage of densification, and densification strain is 0.4; energy absorption mainly occurs in the stage of longer yield, in which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s occur,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of T6 is higher than T7, while the anneal is the lowest; energy absorption efficiency is determined by the material plasticity and strength,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T7 is greater than T6, while the annealed state is minimum at the beginning, and finally between T6 and T7.

Keywords

Tetrahedral Lattice Structures, 6061 Aluminum Alloy, Energy Absorption, Energy Absorption

Efficiency

魏永生等

铝合金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准静态压缩行为研究

魏永生1,2,姜科达2,3,邓运来1,2,3,张劲2,3,戴青松1,2

1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南长沙

2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3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湖南长沙

收稿日期:2016年3月2日;录用日期:2016年3月24日;发布日期:2016年3月29日

摘要

本文通过冲压折叠法制造6061铝合金正四面体点阵夹芯芯体结构,采用钎焊连接面板及芯体,研究了相对密度为0.05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在T6、T7及退火三种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准静态压缩(初始应变速率为10?3S?1)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准静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均表现为三个明显的变形阶段,即线弹性阶段、较长的屈服阶段及致密化阶段,致密化应变为0.4;能量吸收主要发生在芯体剧烈的塑性变形阶段

即较长的屈服阶段,吸能量T6态大于T7态,退火态最低;吸能效率由材料的塑性及强度共同决定,吸能效率T7总是大于T6,退火态开始最小,最后处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

正四面体点阵夹芯,6061铝合金,吸能,吸能效率

1. 引言

在航空航天及武器防护等需求下,新型多孔材料的缓冲吸能特性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1]。金属多孔材料具有轻质、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高比表面积、吸能减振、消音降噪、散热隔热以及电磁屏蔽等诸多优异性能,因而广泛用于汽车、军舰、航空航天、电子、生物等工业领域,是一种具有结构与功能双重属性的新型工程材料[2]-[4]。金属多孔材料根据其内部孔洞的分布规则程度可分为有序和无序两大类,前者称为金属点阵材料,后者则为金属泡沫材料。据报道,在众多的多孔材料中,周期性的有序材料比随机的无序材料具有更优良的综合性能,这是由于有序的多孔材料其夹芯结构可以理论计算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与制造更加可控[5]。本文以铝合金正四面体金属点阵夹芯复合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研究正四面体点阵夹芯结构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压缩能力,获得其应力-应变曲线,评估其静态吸能特性。

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实验用面板及芯体材料均为6061铝合金,采用冲压折叠法制造正四面体夹芯,最后采用钎焊的方法连接面板与夹芯。由于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无尺寸效应[5],故本实验采用正四面体点阵夹芯单体,

魏永生等

图1为从钎焊后的大块试样中线切割的正四面体点阵夹芯单体,其相对密度约为0.05。相对密度为单体内的正四面体夹芯的体积比上整个夹芯的所占有的长方体的体积[6]-[9],其试样详细尺寸见表1,面板跟芯体板材的厚度均为1.5 mm。

2.2. 实验方法

本文研究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正四面体点阵夹芯的吸能特性,选取了退火态、T6态、T7态三种不同的热处理状态。将出炉的试样清洗后进行530℃/1h固溶处理,固溶完成后水淬。淬火完成后,将其中一块退火处理,退火制度200℃/2h,并标记为Annealed;其中的一块进行峰值时效处理,时效制度为165℃/19h,标记为T6;另外一块进行过时效处理,时效制度为260℃/10h,标记为T7。对基体材料进行初始应变速率为10?3 S?1的拉伸,得到T6、T7及Annealed的屈服强度分别为300 MPa、236 MPa及170 MPa。

试样的准静态压缩在电液伺服万能材料实验机MTS810上进行,初始的压缩应变速率为10?3 S?1,根据芯体的高度,换算后设定的压缩速率约为0.72 mm/min,总压下量不小于50%。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正四面体点阵夹芯准静态压缩应力–应变分析

将准静态压缩的数据进行处理转化为应力应变,得到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压缩曲线图。图2为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压缩曲线图,由图2可知,四面体点阵夹芯准静态压缩表现为3个明显的变形阶段,即线弹性阶段、较长的屈服阶段、致密化阶段。

正四面体点阵夹芯在压缩的初始阶段首先呈现出一段变形范围非常小的线弹性变形区,T6及T7的弹性变形发生在应变小于0.05,而退火态的弹性变形区域行对较大,其应变范围为0到0.10,这是由于T6及T7的强度大于退火态。在弹性变形区间内,应力应变基本呈现线性关系,此阶段的变形机理为正四面体夹芯的3条芯体杆单元发生弹性变形。

线弹性阶段结束后,芯体开始发生塑性屈服,应力出现一个压缩峰值,在整体压缩变形过程中呈现出一个较长的屈服阶段,应变从0.1开始直至0.4。由图2发现,不同热处理的正四面体点阵夹芯试样的对应的峰值压缩强度不同,峰值时效(T6)最高约为 6.5 Mpa,而过时效(T7)次之约为 4.6 Mpa,退火态(Annealed)最小约为3.9 Mpa,峰值压缩强度的大小与材料的热处理状态所对应的强度大小关系保持一致。而夹芯的压缩屈服应变点,退火态在0.1左右,而T7跟T6在0.08左右。由于正四面体芯体杆元由之前的弹性弯曲转为塑性屈服,所以出现应力突然下降的坍塌屈服阶段,图中应力直线下滑处,但此时夹芯体内部仍存在大量孔洞,在随后的压缩过程中,金属骨架杆单元不会立即接触,这为压缩过程提供了可以继续压缩的空间,继续压缩将导致正四面体点阵夹芯体发生“软化”现象,应变逐渐增大而应力却不断减小,一直持续到应变量为0.4左右,即致密化应变点。

当压缩应变大于0.4后,夹芯体发生材料致密化,随着应变的增加,点阵夹芯体的压缩强度显著升高。这是因为此时点阵夹芯结构已经几乎被压实,杆元弯曲且与面板相互接触,继而压缩过程变形为基体材料所承受,于是夹芯体出现压缩应力随应变的增大而急剧升高的致密化变形阶段。不同热处理的致密化应变都约为0.4左右,这是由于夹芯内部的孔隙空间相同即拥有相同的相对密度,此时压缩变形中点阵夹芯结构所起的作用基本消失,更多的是基体材料在发挥作用。为了直观的观察整个压缩过程中夹芯杆单元的应变情况,压缩过程进行了拍照记录,图3为其中几个典型的压缩阶段。图4为压缩后的样品,对其进行检查,并未发现钎焊接触点脱落及芯体杆单元断裂的现象,金属骨架杆单元发生很大的塑形变形,杆单元与面板直接接触。

魏永生 等

Table 1. Details of the samples

表1. 试样详细信息 样品编号

长(mm) 宽(mm) 高(mm) 相对密度 Annealed

15.62 13.44 12.12 0.054 T6

15.46 13.62 12.26 0.053 T7 15.80 13.84 12.44 0.051

Figure 1.

Photographs of the aluminum alloy tetrahedral core truss structure sub-

element 图

1.

正四面体点阵夹芯单体

Figure 2. The nominal compressive stress versus strain curves for three kinds of

heart-treatment of the tetrahedral lattice truss cores

图2. 三种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正四面体点阵夹芯的应力–应变压缩曲线图

Figure 3. Photographs of the aluminum alloy tetrahedral cores at five selected le-

vels of compression: (a) without compression; (b) elastic stage; (c) truss bend; (d)

softening stage; (e) densification

图3. 正四面体铝合金点阵夹芯5个压缩阶段照片:(a) 压力为0;(b) 弹性阶

段;(c) 杆元弯曲;(d) 软化阶段;(e) 致密化

(a) (b) (c)

(d) (e)

魏永生 等

Figure 4.

The completely crushed tetrahedral lattice truss sub-element

图4. 压缩完成后的正四面体点整夹芯单体图

3.2. 正四面体点阵夹芯准静态压缩吸能性能分析

金属多孔材料其能量吸收远远大于致密材料,而铝合金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有较长而平缓的变形阶段,说明其具有较好的能量吸收特性。本文从两个方面表征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能量吸收特性,分别为能量吸收量[10]-[15],设为C ;以及能量吸收效率,设为E 。图5为吸能能力与吸能效率示意图,公式(1)跟(2)为其具体表达式。

吸能能力C 为应力–应变曲线图所围成的面积,通过积分可得到其计算公式(1),其积分面积的物理意义为单位体积的能量吸收量。

10d C εσε=∫ (1)

式中,ε为应变,σ为相对应的压缩应力,1ε为当前选定的应变点且小于max ε。

能量吸收效率等于真实材料与理想材料压缩到相同应变时两者吸能能力的比值,即图5中阴影面积与矩形面积之比,图中所示的为致密化应变的吸能效率。吸能效率越大,材料越接近于理想的吸能材料,其计算方法为公式(2)。

101max d E εσε

εσ=∫ (2)

式中,max ε为致密化应变,max σ为最大压缩应力,1ε为当前选定的应变点且小于max ε。

3.2.1. 正四面体点阵夹芯能量吸收能力

利用图形处理软件对应力–应变积分并绘图,得到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正四面体点阵夹芯准静态压缩的能量吸收情况。图6所示的是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正四面体点阵夹芯应力应变曲线与能量吸收曲线,本文研究的是夹芯芯体结构的能量吸收情况,致密化后基本是基体材料的吸能特性,故只考虑致密化应变前的能量吸收情况,即应变小于0.4。随着应变的增加,能量的吸收整体呈现出线性增长。线弹性阶段单位体积能量吸收量峰值,退火态(Annealed)约为2.9 × 105 J/m 3;峰值时效(T6)约为1.6 × 105 J/m 3;过时

效(T7)约为1.9 × 105 J/m 3。

较长的屈服阶段单位体积能量吸收量峰值,退火态(Annealed)约为1.1 × 106 J/m 3;峰值时效(T6)约为1.6 × 106 J/m 3;过时效(T7)约为2.1 × 106 J/m 3。由此可知,在线弹性阶段夹芯材料单位体积能量吸收量小,而且应变范围也比较小,故其整体的能量吸收式比较少的;在较长的屈服阶段,首先夹芯材料单位体积能量吸收量大,其次屈服阶段的应变量约为线弹性阶段的3倍,因此屈服阶段是四面体点阵夹芯能量吸收的主要阶段。这是因为屈服阶段金属骨架的杆单元发生剧烈的塑形变形,而剧烈的塑形变形需要外界大量的能量,故在整体的能量吸收过程中,较长的屈服阶段能量吸收量远远大于线弹性阶段。

图7为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四面体点阵夹芯的能量吸收对比图,随着应变的增加,能量吸收都是大致呈线性增长,其增长速率基本一致。整个过程的能量吸收情况,T6基本上都是最大的,除了在很小的一

魏永生 等

Figure 5. Schematic of the energy absorption and energy absorption efficiency

5. 吸能能力与吸能效率示意图

Figure 6. The nominal compressive stress versus strain curves and energy absorption curves for three kinds of heart-treat- ment of the tetrahedral lattice truss cores

图6. 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正四面体点阵夹芯应力应变曲线与能量吸收曲线

段范围内比T7小;而退火态的能量吸收量总是最小的;T7的能量吸收量则处于前两者之间。由此可知,在一定的强度范围内,基体材料的强度的大小与四面体点阵夹芯芯体的吸能量的大小是一致的。

3.2.2. 正四面体点阵夹芯能量吸收效率

图8是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正四面体点阵夹芯应力应变曲线与能量吸收效率曲线,图8表明,不同 σmax

εmax

魏永生等

Figure 7. The energy absorption curves for three kinds of heart-treatment of the tetrahedral lattice truss cores

图7. 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正四面体点阵夹芯能量吸收曲线

Figure 8. The nominal compressive stress versus strain curves and energy absorption efficiency curves for three kinds of heart-treatment of the tetrahedral lattice truss cores

图8. 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正四面体点阵夹芯应力应变曲线与能量吸收效率曲线

热处理状态下的吸能效率整体都呈现出前期的迅速增长,而后出现缓慢的下降过程。线弹性阶段,吸能效率增长十分迅速,当到达屈服点时,吸能效率还是继续在增加,并没有达到最高值。T6跟T7的峰值吸能效率所对应的应变都在0.15左右,而退火态所对应的应变则为0.25,这表明基体材料的塑性可以改

魏永生等

Figure 9. The energy absorption efficiency curves for three kinds

of heart-treatment of the tetrahedral lattice truss cores

图9. 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正四面体点阵夹芯能量吸收效率曲

线

变吸能效率其峰值所对应的应变点,塑性越好其峰值应变点后移。而且T7的峰值吸能效率约为0.8,T6跟退火态则大致为0.7,在后续的较长的屈服阶段,T7的吸能效率维持在0.7以上,T6则维持在0.6以上,退火态基本呈现出一条直线即0.7左右,这说明点阵夹芯芯体在主要的吸能阶段即较长的屈服阶段其吸能效率变化非常小,并且数值也比较大,这对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的吸能特性是非常有利的。致密化阶段,杆单元与面板碰撞,夹芯吸能效率与基体材料的吸能效率基本一致,能量吸收迅速效率下降。

由图9可知,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四面体点阵夹芯芯体的吸能效率T7最大,T6开始大于退火态,而后又小于退火态。T7基体材料的强度处于三者中间,塑性也处于三者中间,但其吸能效率是最高的,这表明夹芯芯体的能量吸收效率由基体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共同决定。由吸能量及吸能效率可知,强韧性好的材料其吸能特性比较好,这为正四面体夹芯结构材料基体材料及热处理制度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4. 结论

1) 6061铝合金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的准静态压缩呈现出三个明显的变形阶段,即线弹性变形阶段、

较长的屈服阶段及致密化阶段,致密化应变为0.4。

2) 6061铝合金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的能量吸收主要在芯体塑性变形阶段即较长的屈服阶段,不同

热处理的能量吸收量T6 > T7 > Annealed。

3) 6061铝合金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的能量吸收效率由基体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共同决定。

4) 6061铝合金正四面体点阵夹芯材料的能量吸收阶段在较长的屈服阶段,而此阶段的吸能效率维持

在一个波动较小的高值区域,故其静态吸能特性非常优秀。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2CB61950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Gibson, L.J. and Ashby, M.F. (1997) Cellular Solids: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2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13.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17/cbo9781139878326

[2]Evans, A.G., Hutchinson, J.W., Fleck, N.A., Ashby, M.F. and Wadley, H.N.G. (2001) The Topological Design of Mul-

魏永生等tifunctional Cellular Metals.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46, 309-327.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16/S0079-6425(00)00016-5

[3]Banhart, J. (2001) Manufacture, Characteris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ellular Metals and Metal Foams.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46, 559-632.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16/S0079-6425(00)00002-5

[4]Evans, A.G. (2001) Lightweigh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MRS Bulletin, 26, 790-797.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557/mrs2001.206

[5]Liu, J.G., Pattofatto, S., Fang, D.N., Lu, F.Y. and Zhao, H. (2015) Impact Strength Enhancement of Aluminum Tetra-

hedral Lattice Truss Core Stru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 79, 3-13.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16/j.ijimpeng.2014.06.013

[6]Tang, X., Prakash, V., Lewandowski, J.J., Kooistra, G.W. and Wadley, H.N.G. (2007) Inertial Stabilization of Buck-

ling at High Rates of Loading and Low Test Temperatures: Implications for Dynamic Crush Resistance of Aluminum- Alloy-Based Sandwich Plates with Lattice Core. Acta Materialia, 55, 2829-2840.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16/j.actamat.2006.12.037

[7]Kooistra, G.W., Deshpande, V.S. and Wadley, H.N.G. (2004)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Age Hardenable Tetrahedral

Lattice Truss Structures Made from Aluminium. Acta Materialia, 52, 4229-4237.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16/j.actamat.2004.05.039

[8]Sypeck, D.J. (2005) Wrought Aluminum Truss Core Sandwich Structures. Metallurgical &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36, 125-131.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07/s11663-005-0012-5

[9]Kooistra, G.W., Queheillalt, D.T. and Wadley, H.N.G. (2008) Shear Behavior of Aluminum Lattice Truss Sandwich

Panel Structure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 472, 242-250.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16/j.msea.2007.03.034 [10]Davies, G.J. and Shu, Z. (1983) Metallic Foams: Their Producti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18, 1899-1911.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07/BF00554981

[11]Mcintyre, A. and Anderton, G.E. (1979) Fracture Properties of a Rigid Polyurethane Foam over a Range of Densities.

Polymer, 20, 247-253.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16/0032-3861(79)90229-5

[12]Miltz, J. and Gruenbaum, G. (1981) Evaluation of Cushioning Properties of Plastic Foams from Compressive Mea-

surements.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21, 1010-1014.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02/pen.760211505

[13]郑明军, 何德坪, 陈锋. 多孔铝合金的压缩应力-应变特征及能量吸收性能[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1, 11(z2):

81-85.

[14]Davies, G.J. and Shu, Z. (1983) Metallic Foams: Their Producti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18, 1899-1911.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07/BF00554981

[15]Ashby, M.F. and Medalist, R.F.M. (1983)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llular Solids. Metallurgical Transactions,

14, 1755-1769.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857657.html,/10.1007/BF02645546

铝合金挤压模设计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概述.............................................................................................................................. - 1 - 1.1我国建筑铝型材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1 - 1.2挤压成行的工艺特点.......................................................................................................... - 2 -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 第二章挤压产品的工艺分析.................................................................................................. - 4 - 2.1计算产品.............................................................................................................................. - 4 - 2.2工艺性分析.......................................................................................................................... - 4 - 2.3生产方案.............................................................................................................................. - 7 - 2.4模具的总体结构分析.......................................................................................................... - 8 - 2.5 挤压工具总体设计 (9) 第三章工艺计算.................................................................................................................... - 11 - 3.1坯料尺寸计算.................................................................................................................... - 11 - 3.2挤压力的计算.................................................................................................................... - 12 - 3.3挤压机的选择.................................................................................................................... - 14 - 3.4压力中心的计算................................................................................................................ - 15 - 第四章挤压工模具结构设计................................................................................................ - 16 - 4.1模具结构设计.................................................................................................................... - 16 - 4.2模具强度校核.................................................................................................................... - 23 - 4.3挤压筒的设计.................................................................................................................... - 24 - 4.4挤压轴的设计.................................................................................................................... - 27 - 4.5挤压垫的设计 (29) 4.6模具实体图 (30) 总结.................................................................................................................................. - 34 - 参考文献.................................................................................................................................. - 35 - 致谢.................................................................................................................................. - 36 -

挤压铝型材课程设计讲解

一. 题目: 铝合金型材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二. 设计基本内容: 设计一件实心型材制品和一件空心型材制品的工艺工艺过程及模具设计,包括挤压工艺参数,模具结构,制造工艺等要求 三. 完成后应缴的资料: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实心型材模零件图 空心型材模上模零件图 空心型材模下模零件图 空心型材模装配图 四. 设计完成期限: 2007年6月11日------2007年6月22日 指导老师_______签发日期___________ 教研室主任_______批准日期___________ 课程设计评语: 成绩: 设计指导教师_________ _____年_____月____日

目录 一、绪论 (4) 二、总设计过程概论 (7) 2.1挤压工艺流程 (7) 2.2挤压工艺条件 (7) 三、实心型材模设计 (9) 3.1所要设计的实心型材制品 (9) 3.2选坯和选设备 (10) 3.3挤压力的计算 (11) 3.4实心型材模具体结构设计 (12) 3.5.实心模尺寸数据设计 (13) 四、空心型材模设计 (18) 4.1所要设计的制品 (18) 4.2选坯和选设备 (18) 4.3挤压力的计算 (19) 4.4模组及模子外形尺寸确定 (20) 4.5组合模相关参数的确定 (20) 4.6 模子内形尺寸的确定 (23) 4.7模孔工作带长度h g的确定 (24) 4.8模芯的设计 (24)

4.9上模凸台设计 (24) 4.10定位销,螺钉 (24) 4.11模子强度校核 (25) 4.12零件图装配图 (26) 五、总结与体会 (26) 参考文献 (26) 一. 绪论

大连理工15秋《水利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名称:土的压缩试验 一、实验目的:通过土的压缩实验得到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 即压缩曲线 e~p 曲线 并以此计算土的压缩系数a1-2 判断土的压缩性 为土的沉降变形计算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1、计算公式 (1)试样初始孔隙比:e0=(1+w0)G SρW/ ρ0-1 (2)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e i=e0 - (1+e0)/h0*Δh i (3)土的压缩系数:a1-2 =(e1– e2)/(p 2 - p1) = - Δe/Δp (4)土的压缩模量:Es1-2=(1+e0)/a1-2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仪器、设备:支架、变形量测、固结容器、加压设备 2、实验数据及结果 3、实验成果整理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根据实验结果,该土的压缩类别如何? 土的压缩系数为0.2,按土的压缩性分数规定,该为中压缩性土.. 实验名称: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1、分析梁的破坏特征,根据梁的裂缝开展判断梁的破坏形态;2、观察裂缝开展,记录梁受力和变形过程,画出茶载挠度曲线;3、根据每级荷载下应变片的应变值分析应变沿截面高度是否成线性;4、测定梁开裂

荷载和破坏荷载,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二、实验基本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 (1)简支梁的截面尺寸150*200mm (2)简支梁的截面配筋(正截面)A6@100、2φ8、2Φ14 2.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2)钢筋强度等级HRB335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实验中每级荷载下记录的数据 注:起裂荷载为裂缝开始出现裂缝时所加荷载的数值。 第2部分: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

DIN EN 755-9铝及铝合金 挤压杆、条、管和型材 第9部分 型材公差

DIN EN 755-9: 2001 铝以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以及型材 第九部分:型材,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 欧洲标准EN 755-9: 2001具有德国标准的地位 取代1981年11月编制的DIN1748-4。

目录 1 范围 (4) 2合金分组 (4) 3尺寸公差 (5) 3.1横截面的尺寸 (5) 3.2 长度 (12) 3.3切头的垂直度 (12) 4形状公差 (12) 4.1概述 (12) 4.2平直度 (13) 4.3凸度-凹度 (13) 4.4外形 (14) 4.5扭曲 (15) 4.6倾斜度 (17) 4.7圆角与内圆角半径 (18)

欧洲标准EN 755-9 2001年4月ICS 77.150.10 英文版本 铝以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以及型材 ——第九部分:型材,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 此欧洲标准是由CEN于2001年2月18日批准的。 CEN成员必然要遵守CEN/CENELEC国际规则。CEN/CENELEC国际规则保证了不需要任何改动而给与此欧洲标准一个国家标准地位的条件。关于那些国家标准的最新清单与著书目录参考书目可以通过向管理中心或任何一个成员申请获得。 此欧洲标准包括三个官方版本(英文,法文,德文)。一个任何其他语言的版本,由一个CEN成员负责译成其自己的语言而形成,并通知中央秘书处后,具有与官方版本同样的地位。 CEN成员由下列国家的国家标准团体组成: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以及英国。 CEN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管理中心:B-1050布鲁塞尔,RUE DE大街36号 ?2001 CEN CEN国家成员保留在世界范围内以任何形式手段开发利用的所有权利 参考序列号:EN 755-9:2001 E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送审稿),2007-06-25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正在飞速发展,并出口到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国。为适应国外市场的需要,本标准是为了配合《一般工业型材生产许可证》评审的要求和需要,在修订GB/T6892-200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的同时于2004年11月2~5号在长沙由全国有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修订的,以便与新修订的GB/T689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国家标准相配套。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06)13号文下达了本标准的起草任务,由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任主编单位。本标准主要在原GB/T14846-93的基础上,参照欧共体EN755.9-1998《铝及铝合金棒、管、型----型材的尺寸及外形允许偏差》、EN12020.2-2001《6060及6063铝合金精密型材第2部分:尺寸及外形允许偏差》和ANSIH35.2M-1993《铝加工产品的尺寸偏差》标准制订。 1.2 编制组情况 本标准在2004年11月2~5号在长沙由全国有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成立编制组,主编单位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加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东北轻合金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等。 1.3 主要工作过程 1.3.1 本标准于2005年9月提出《初稿》,于2005年9月23日在成都召开标准讨论会,根据成都讨论会精神,提出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1.3.2 本标准于2006年4月8日~10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广州市召开了本标准的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70个单位,130名代表,与会代表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现根据广州预审会精神和对《征求意见稿》的讨论意见,提出本标准的《送审稿》。 2 标准主要内容 2.1 定义 根据广州预审会精神,为了确切理解和解释型材的外接圆直径,因此,增加“外接圆直径”的定义。 2.2 分类及分级 2.2.1 合金分类 2.2.1.1 原GB/T 14846-93将型材分为A、B、C、D四类,由于C类精密型材主要是建筑型材,而建筑型材的尺寸偏差在GB/T5237.1《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中已规定了尺寸偏差,因此本标准在修订中,删除了此类型材的分类。 2.2.1.2 原标准将型材按合金分为高镁型材、硬合金型材和软合金型材三类,而美国将型材按合金分为高镁合金型材(镁含量≥3%)和非高镁合金型材两类,欧共体将型材按合金分为硬合金型材和软合金型材两类,将镁含量≥2.5%的高镁合金型材和2XXX、7XXX系合金型材划为硬合金型材。 2.2.1.3 为了既适应美国,又适应欧洲市场的需要,因此,本标准将型材划分为硬合金型材和软合金型材两类,其中,将镁含量≥ 3.0%的高镁合金型材和2XXX、7XXX系合金型材划为硬合金型材,其他为软合金型材。 2.2.2 指标分级 本标准与原标准一样,仍将横截面尺寸、弯曲度、波浪度、扭拧度、切斜度指标分为普通级、高

材料压缩实验报告

实验三 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压缩时低碳钢的屈服极限s σ和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 2.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原因。 二、设备和量具 1.手动数显材料试验机sscs-100; 2.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 低碳钢和铸铁等金属材料的压缩试样一般制成圆柱形,高h o 与直径d o 之比在1~3 的范围内。目前常用的压缩试验方法是两端平压法。这种压缩试验方法,试样的上下两端与试验机承垫之间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它们阻碍着试样上部及下部的横向变形,导致测得的抗压强度较实际偏高。当试样的高度相对增加时,摩擦力对试样中部的影响就变得小了,因此抗压强度与比值h o /d o 有关。由此可见,压缩试验是与试验条件有关的。为了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对不同材料的抗压性能进行比较,应对h o /d o 的值作出规定。实践表明,此值取在1~3的范围内为宜。若小于l ,则摩擦力的影响太大;若大于3,虽然摩擦力的影响减小,但稳定性的影响却突出起来。 低碳钢试样压缩时同样存在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屈服极限而且数值和拉伸所得的相应数值差不多,但是在屈服时却不象拉伸那样明显。从进入屈服开始,试样塑性变形就有较大的增长,试样截面面积随之增大。由于截面面积的增大,要维持屈服时的应力,载荷也就要相应增大。因此,在整个屈服阶段,载荷也是上升的,在测力盘上看不到指针倒退现象,这样,判定压缩时的P S 要特别小心地注意观察。在缓慢均匀加载下,测力指针是等速转动的,当材料发生屈服时,测力指针的转动将出现减慢,这时所对应的载荷即为屈服载荷

P S。由于指针转动速度的减慢不十分明显,故还要结合自动绘图装置上绘出的压缩曲线中的的拐点来判断和确定P S。 低碳钢的压缩图(即P一△1曲线)如图3—1所示,超过屈服之后,低碳钢试样由原来的圆柱形逐渐被压成鼓形,即如图3—3。继续不断加压,试样将愈压愈扁,但总不破坏。所以,低碳钢不具有抗压强度极限(也可将它的抗压强度极限理解为无限大),低碳钢的压缩曲线也可证实这一点。 图3-1 低碳钢压缩图图3-2 铸铁压缩图 灰铸铁在拉伸时是属于塑性很差的一种脆性材料,但在受压时,试件在达到最大载荷P b前将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最后被压成鼓形而断裂。铸铁的压缩图(P一△1曲线)如图3—2所示,灰铸铁试样的断裂有两特点:一是断口为斜断口,如图3—4所示。 图3-3 压缩时低碳钢变形示意图图3-4 压缩时铸铁破坏断口 二是按P b/A0求得的 远比拉伸时为高,大致是拉伸时的 3—4倍。为什 b

铝合金边封型材挤压模具设计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1、绪论 (6) 1.1、引言 (6) 1.2、挤压模具在铝型材挤压生产中的重要性 (6) 1.3、铝型材挤压模具技术发展概况 (9) 1.4、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1) 2、型材挤压模具设计技术 (11) 2.1、型材模具的设计原则及步骤: (11) 2.1.1、挤压模具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11) 2.1.2、模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12) 2.1.3、模具设计的技术条件及基本要求: (15) 2.2、挤压模典型结构要素的设计: (16) 2.2.1、模角: (16) 2.2.2、定径带长度和直径: (17) 2.2.3、出口直径或出口喇叭锥: (17) 2.2.4、入口圆角: (18) 2.3、确定采用平面和分流模的原则: (18) 2.4、平面分流组合模的特点与结构: (19) 2.4.1、工作原理与特点: (19)

2.4.2、分流组合模的结构: (21) 2.5、模具外形尺寸的确定原则: (22) 3、铝合金边封型材挤压模具设计技术 (23) 3.1、封边铝型材的模具设计: (24) 3.1.1、封边铝型材产品结构分析: (24) 3.1.2、铝合金封边型材挤压模具整体结构设计方案: (24) 3.1.3、铝合金封边型材模具结构设计: (25) 3.1.4、铝合金封边型材模具结构设计详图: (35) 4、模具的选材与热处理及维护与保养 (37) 4.1、模具材料的选择: (37) 4.1.1、模具材料的使用条件: (37) 4.1.2、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 (38) 4.1.3、挤压工模具选材的特点: (39) 4.1.4、模具材料的选择: (41)

铝型材挤压加工全过程(图文)

铝型材挤压加工全过程(图文) 铝合金挤压过程实际是从产品设计开始的,因为产品的设计是基于给定的使用要求,使用要求决定了产品的许多最终参数。如产品的机械加工性能、表面处理性能以及使用环境要求,这些性能和要求实际就决定了被挤压铝合金种类的选择。而同一中铝合金挤压出来的铝型材性能则取决于产品的设计形状。而产品的形状决定了挤压模具的形状。设计的问题一旦解决了,则实际的挤压过程就是从挤压用铝铸棒开始,铝铸棒在挤压前必须加热使其软化,加热好的铝铸棒放入挤压机的盛锭筒内,然后由大功率的油压缸推动挤压杆,挤压杆的前端有挤压垫,这样被加热变软的铝合金在挤压垫的强大压力作用下从模具精密成型孔挤出成型。这就是模具的作用:生产所需要产品的形状。 该图为:典型卧式液压挤压机简图挤压方向为由左向右 这就是对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直接挤压的简单描述,间接挤压是一个相似过程,但是也有些非常重要的不同处,在直接挤压过程,模具是不动的,由挤压杆压力推动铝合金通过模具孔。在间接挤压过程。模具被安装在中空的挤压杆上,使模具向不动的铝棒坯进行挤压,迫使铝合金通过模具向中空的挤压杆挤出。 其实挤压过程类似于挤牙膏,当压力作用于牙膏封闭端时,圆柱状的牙膏就从圆形的开口处被挤出来。如果开口是扁平的,则挤压出来的牙膏就是带状了。当然复杂的形状也能在相同形状的的开口处被挤出来。例如,蛋糕师使用特殊形状的管子挤压冰淇淋来做各种修饰花边,他们所做的其实就是挤压成型。虽然你不能用牙膏或冰淇淋生产很多很有用的产品,你也不能用手指就将铝合金挤压成铝管。但是你能依靠大功率的液压机将铝合金从一定形状的模孔处挤压出来生产种类繁多、很有用的几乎任何形状的产品。 下图(左)挤压开始时第一根型材刚刚被挤出一段,(右)为铝型材生产过程中。

文件压缩与解压实验报告

院系:计算机学院 实验课程:实验3 实验项目:文本压缩与解压 指导老师: 开课时间:2010 ~ 2011年度第 1学期专业: 班级: 学生: 学号:

一、需求分析 1.本程序能够实现将一段由大写字母组成的内容转为哈弗曼编码的编码功能以及将哈弗曼编码翻译为字符的译码功能。 2.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直观明了,每一个操作都有相应的提示,用户只需按着提示去做,便能轻松实现编码以及译码的效果,编码及译码结果都被保存成txt 文档格式,方便用户查看。 3.本程序拥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虽然现在只能实现对大写字母的译码以及编码,但通过改进鉴别的算法,即能够实现小写字母乃至其他特殊符号等的编码。 4.本程序可用于加密、解密,压缩后文本的大小将被减小,更方便传输 5.程序的执行命令包括: 1)初始化 2)编码 3)译码 4)印代码文件 5)印哈弗曼树 6)退出 6.测试数据 (1)THIS PROGRAM IS MY FAVOURITE (2)THIS IS MY FAVOURITE PROGRAM BUT THE REPORT IS NOT 二、概要设计 为实现上述功能,应有哈弗曼结点,故需要一个抽象数据类型。 1.哈弗曼结点抽象数据类型定义为: ADT HaffTree{ 数据对象:HaffNode* ht,HaffCode* hc 基本操作: Haffman(int w[],int n) 操作结果:构造哈弗曼树及哈弗曼编码,字符集权值存在数组w,大小为n setdep() setdep(int p,int l) 操作结果:利用递归,p为哈弗曼节点序号,l为哈弗曼节点深度setloc() 操作结果:设置哈弗曼节点坐标,用以输出到界面 setloc2() 操作结果:设置哈弗曼节点坐标,用以输出到文本,默认状态下不启用 } ADT HaffTree 2.本程序包含4个模块 1)主程序模块: 接受用户要求,分别选择执行①初始化②编码③译码④印代码文件⑤印哈弗曼树⑥退出 2)哈弗曼树单元模块——建立哈弗曼树 3)哈弗曼编码单元模块——进行哈弗曼编码、译码 4)响应用户操作,输出内容到界面或文本 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

铝合金挤压模具加工合同

铝合金挤压模具加工合同 篇一:铝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协议 铝合金压铸模具制造技术协议 甲方:乙方: 本协议经过甲、乙双方协商讨论,同意按以下条款对铝合金压铸模的设计、制造进行验收。 1. 压铸件的名称及图号: 2. 压铸件技术要求铸件尺寸 加工余量:见甲方提供的加工图及毛坯图,如仅提供产品图,则由乙方出毛坯图,甲方产品毛坯图确认需在两个工作日内回复,逾期不能答复则制造周期相应后延。其余铸件尺寸和形状应符合图纸要求。 铸件表面质量:铸件表面应成形良好,无冷隔、裂纹、严重拉伤及起皮、气泡等缺陷。铸件内在质量:铸件各热节部位尤其是加工螺纹处应无缩孔、气孔等缺陷。特殊要求:铸件标识:按甲方提供的产品加工图纸要求,在相应位置刻上商标、生产批次标识(年、月、产品图号)。 模具标识:模具编号(零件号/YM1)、制造年月份、供应商信息。填写模具履历书。 3. 甲方提供铸件生产用压铸机的型号及其相关参数: 表一 4.压铸模具技术要求 模具零件材料、热处理等应符合表二规定:表二

成型零件必须经(真空)淬火工艺处理,对动、定模镶块、浇口套、分流锥除经(真空)淬火工艺处理外,还应进行软氮化处理(氮化深度为、硬度HV≥600)。所有模具零件不得存在裂纹,成型零件表面不允许有划伤、压伤、锈蚀、补焊等缺陷,成型零件表面及浇注系统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μm。尺寸限制 模具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应符合模具图纸(模具图由乙方设计)要求,同时应满足下表三规定(附图)。 型腔成型部位尺寸及精度要求必须按甲方提供的产品图纸规定设计制造,其中:孔类成型部位尺寸(包括凹圆弧)按中下公差设计制造,轴类成型部位尺寸(包括凸圆弧)按中上公差设计制造。以便尽可能减轻铸件的重量及方便模具的修改。 表三 注:表中尺寸为模具刚性足够时允许的最小尺寸。结构限制 模具动、定模套板均须采用整体式结构。 模具动、定座板(或模脚)必须按所选用的压铸机安装槽尺寸做出安装槽。模具零件非工作部位棱边均应倒角或倒圆,型腔面与分型面或型芯、推杆等相结合的交接边缘不允许倒角或倒圆。 模具细长推杆必须采用非配合段加粗型推杆,确保其强

(吸能效率)泡沫铝的单向压缩行为及其吸能性

泡沫铝的单向压缩行为及其吸能性 曹晓卿a ,杨桂通b (太原理工大学 a 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b 1应用力学研究所,太原 030024) 摘 要:在SUNS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国产工业用泡沫铝材料进行准静态单向压缩试验,分析试件尺寸、材料相对密度 及泡孔尺寸对材料静态压缩性能及吸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准静态条件下,泡沫铝泡孔孔径越大,弹性模量与塑性模量越小、屈服强度越大,但当相对密度超过32%后,塑性压垮强度却因泡孔孔径增大而降低,弹性模量在相对密度约为30%时出现拐点。孔径大吸能效率高。试件高度减小,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塑性平台长度缩短,且当试件高度小于10mm 时,塑性压垮强度明显提高。理想吸能效率最大值随试件高度增加而提高。泡沫铝微结构中的微缺陷引起材料压缩性能的降低。 关键词:金属材料;泡沫铝;单向压缩;准静态;应力-应变;吸能效率 中图分类号:TG146121;T G113125;TB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11(2006)04-0009-06 收稿日期:2005-05-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90205018); 太原理工大学青年科技研究项目(2004) 作者简介:曹晓卿(1966-),女,山西孝义市人,副教授,博士生,主 要从事材料性能及塑性成形等方面的研究。 多孔金属材料既具有一般多孔材料所具有的轻质等特性,又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电等物理性能,并且比聚合物泡沫更易于再生,扩大了多孔材料的应用范围。近年来,新工艺的发展使得泡沫金属的质量大有好转,而且新材料的应用条件也改变了很多,人们对泡沫金属尤其是泡沫铝合金的发展开始感兴趣[1-9] 。作为结构材料,泡沫金属的机械性 能主要取决于其密度和基体金属的性能,如密度高的或基体强度高的泡沫金属压缩强度就高。作为功能材料,泡沫金属具有吸声、过滤、隔热、阻燃、减振、阻尼、吸收冲击能、电磁屏蔽等各种物理性能。因此,国际上不少研究机构把泡沫金属作为21世纪新材料研究的重点,同时,孔洞材料力学在国际力学界已成为具有明确定义的力学研究领域。目前,较多的研究是针对其单一功能,特别是国内因泡沫金属产业化程度还不高,研究的材料大多是实验室专门为研究而研制的,极少对批量生产的工业用泡沫金属进行研究。研究中,以上海某泡沫铝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泡沫铝吸声材料为研究对象,对两种孔径、多组密度的泡沫铝材料在SUNS 微机控制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了准静态单向压缩实验。由于实际泡沫材料的微结构并不是理论分析中采用的正立方体结构,泡壁也不是规则的棱柱,因此分析讨论试件尺 寸、材料相对密度及泡孔尺寸对材料静态压缩力学 与吸能性能的影响,对生产实际及全面了解泡沫金属的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发现,泡沫的力学性能的确受试件尺寸及泡孔大小的影响,即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只由材料的相对密度唯一确定。 1 实验方法 试验中所用泡沫铝材料是由上海某泡沫铝材有限公司提供的采用渗流法制造的开孔泡沫铝,相对密度为24%~39%,平均孔径分别为019mm 和116mm 。准静态压缩试验在SUNS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试件为圆柱体,试件尺寸有<35m m @30mm,<35mm @20m m 及<35m m @10mm 三种,初始应变率约为1@10-3s -1 。 图1 试验用材料的微观结构 Fig 11 M icrostructure of material used in exper iment 图1所示为试验所用材料的微结构的显微观察照片。可见所用泡沫铝材料的微结构并不是规则的正方体,且泡孔壁也并非是规则的棱柱,而是无序的固体集合体,在这些集合体中还有一些孔洞和大量的微裂纹。因此,有必要研究泡孔微结构对泡沫金 第58卷 第4期 2006年11月 有 色 金 属Nonferrous M etals Vol 158,No 14 November 2006

6063铝合金挤压型材常见缺陷及其解决办法

6063铝合金挤压型材常见缺陷及其解决办法 6063铝合金型材以其良好的塑性、适中的热处理强度、良好的焊接性能以及阳极氧化处理后表面华丽的色泽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缺陷而致使产品质量低下,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最终导致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下降。因此,从根源上着手解决6063铝合金挤压型材的缺陷问题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划、擦、碰伤 划伤、擦伤、碰伤是当型材从模孔流出以及在随后工序中与工具、设备等相接触时导致的表面损伤。 1.1 主要原因 ①铸锭表面附着有杂物或铸锭成分偏析。铸锭表面存在大量偏析浮出物而铸锭又未进行均匀化处理或均匀化处理效果不好时,铸锭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坚硬的金属颗粒,在挤压过程中金属流经工作带时,这些偏析浮出物或坚硬的金属颗粒附着在工作带表面或对工作带造成损伤,最终对型材表面造成划伤; ②模具型腔或工作带上有杂物,模具工作带硬度较低,使工作带表面在挤压时受伤而划伤型材; ③出料轨道或摆床上有裸露的金属或石墨条内有较硬的夹杂物,当其与型材接触时对型材表面造成划伤; ④在叉料杆将型材从出料轨道上送到摆床上时,由于速度过快造成型材碰伤; ⑤在摆床上人为拖动型材造成擦伤; ⑥在运输过程中型材之间相互摩擦或挤压造成损伤。 1.2 解决办法 ①加强对铸锭质量的控制; ②提高修模质量,模具定期氮化并严格执行氮化工艺; ③用软质毛毡将型材与辅具隔离,尽量减少型材与辅具的接触损伤; ④生产中要轻拿轻放,尽量避免随意拖动或翻动型材; ⑤在料框中合理摆放型材,尽量避免相互摩擦。 2机械性能不合格 2.1 主要原因 ①挤压时温度过低,挤压速度太慢,型材在挤压机的出口温度达不到固溶温度,起不到固溶强化作用; ②型材出口处风机少,风量不够,导致冷却速度慢,不能使型材在最短的时间内降到200℃以下,使粗大的Mg2Si过早析出,从而使固溶相减少,影响了型材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 ③铸锭成分不合格,铸锭中的Mg、Si含量达不到标准要求; ④铸锭未均匀化处理,使铸锭组织中析出的Mg2Si相无法在挤压的较短时间内重新固溶,造成固溶不充分而影响了产品性能; ⑤时效工艺不当、热风循环不畅或热电偶安装位置不正确,导致时效不充分或过时效。 2.2 解决办法 ①合理控制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使型材在挤压机的出口温度保持在最低固溶温度以上; ②强化风冷条件,有条件的工厂可安装雾化冷却装置,以期达到6063合金冷却梯度的最低要求; ③加强铸锭的质量管理; ④对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 ⑤合理确定时效工艺,正确安装热电偶,正确摆放型材以保证热风循环通畅。 3几何尺寸超差 3.1 主要原因 ①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或制造有误、挤压工艺不当、模具与挤压筒不对中、不合理润滑等,导致金属流动中各点流速相差过大,从而产生内应力致使型材变形;

材料拉伸与压缩实验报告参考

碳钢与铸铁的拉伸、压缩实验(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测定碳钢在拉伸时的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测定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极限b σ。 2、观察碳钢、铸铁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及破坏现象,并进行比较,使用绘图装置绘制拉伸图(P-ΔL 曲线)。 二、实验设备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 三、实验试祥 1. 为使各种材料机械性质的数值能互相比较,避免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对试件的尺寸形状GB6397-86作了统一规定,如图1所示: 图1 用于测量拉伸变形的试件中段长度(标距L 0)与试件直径d 。必零满足L 0/d 0=10或5,其延伸率分别记做和δ10和δ5 2、压缩试样:低碳钢和铸铁等金属材料的压缩试件一般做成很短的圆柱形,避免压弯,一般规定试件高度h 直径d 的比值在下列范围之内: 1≤d h ≤3 为了保证试件承受轴向压力,加工时应使试件两 个端面尽可能平行,并与试件轴线垂直,为了减少 两端面与试验机承垫之间的摩擦力,试件两端面应 进行磨削加工,使其光滑。 四、实验原理 图2为试验机绘出的碳钢拉伸P-△L 曲线图, 拉伸变形ΔL 是整个试件的伸长,并且包括机器本身 的弹性变形和试件头部在夹头中的滑动,故绘出的 曲线图最初一段是曲线,流动阶段上限B ‘受变形速度和试件形式影响,下屈服点B 则比较稳定,工程上均以B 点对应的载荷作为材料屈服时的载荷P S ,以试样的初始横截面积A0除PS ,即得屈服极限: 0A Ps S =σ 图2

屈服阶段过后,进入强化阶段,试样又恢复了承载能力,载荷到达最大值P b ,时,试样某一局部的截面明显缩小,出现“颈缩”现象,这时示力盘的从动针停留在P b 不动,主动针则迅速倒退表明载荷迅速下降,试样即将被拉断。以试样的初始横截面面积A 。除P b 得强度极限为 0A P b b =σ 延伸率δ及断面收缩率φ的测定,试样的标距原长为L 0拉断后将两段试样紧密地对接在一起,量出拉断后的标距长为L 1延伸率应为 % 100001?-=l l l δ 断口附近塑性变形最大,所以L 1的量取与断口的部位有关,如断口发生于L ο的两端或在L ο之外,则试验无效,应重做,若断口距L 。的一端的距离不在标距长度的中央31 区域内,要采用断口移中的办法;以度量试件位断后的标距,设两标点CC 1之间共有10格,断口靠近左段,如图3,从临近断口的第一刻线d 起,向右取10/2=5格,记作a ,这就相当于把断口摆在标距中央,再看a 点到C 1点有多少格,就由a 点向左取相同的格数,记作b , 令L ˊ表示C 至b 的长度,L ’表示b 至a 的长度,则L ′+2L ‘′的长度中包含的格数等于 标距长度内的格数10,即 L ′+2L ‘′=L 1。 图3 试样拉断后,设颈缩处的最小横截面面积为A 1,由于断口不是规则的圆形,应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量取最小截面的直径,以其平均值计算A 1,然后按下式计算断面收缩率: 010100%ψA -A =?A 铸铁试件在变形极小时,就达到最大载荷P b 而突然发生断裂。没有屈服和颈缩现象,其强度极限远小于低碳钢的强度极限。 图4为低碳钢试件的压缩图,在弹性阶段和屈服阶段,它与拉伸时的形状基本上是一致 图4 图5

铝合金机械加工中挤压和切削控制问题

铝合金机械加工中挤压和切削控制问题 铝合金挤压技术就是铝合金(变形)锭用挤压机挤压成型的工艺,文章就铝合金材料的物理特性,对铝合金材料的挤压技术和切削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铝型材的挤压切削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解决措施。 标签:铝合金;挤压技术;挤压磨具 1 铝合金型材的机械性能 铝合金材料主要合金元素为镁与硅,具有加工性能极佳、优良的可焊接性、挤出性及电镀性、良好的抗腐蚀性、韧性,易于抛光、上色膜,阳极氧化效果优良,是典型的挤压合金。铝合金型材以其良好的塑性、适中的热处理强度、良好的焊接性能以及阳极氧化处理后,表面华丽的色泽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型材、灌溉管材、供车辆、台架、家具、升降机、栅栏等用的管、棒、型材。铝合金广泛用于建筑铝门窗、幕墙的框架,为了保证门窗、幕墙具有高的抗风压性能、装配性能、耐蚀性能和装饰性能,对铝合金型材综合性能的要求远远高于工业型材标准。 铝合金的典型机械性能 2 铝合金挤压过程控制 挤压铝型材产品的流程非常重要,作为企业铝材挤压,对产品的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好的制度流程尤为重要。铝合金挤压过程实际是从产品设计开始的,因为产品的设计是基于给定的使用要求,使用要求决定了产品的许多最终参数。如产品的机械加工性能、表面处理性能以及使用环境要求,这些性能和要求实际就决定了被挤压铝合金种类的选择。而同一中铝合金挤压出来的铝型材性能则取决于产品的设计形状。而产品的形状决定了挤压模具的形状。设计的问题一旦解决了,则实际的挤压过程就是从挤压用铝铸棒开始,铝铸棒在挤压前必须加热使其软化,加热好的铝铸棒放入挤压机的盛锭筒内,然后由大功率的油压缸推动挤压杆,挤压杆的前端有挤压垫,这样被加热变软的铝合金在挤压垫的强大压力作用下从模具精密成型孔挤出成型。这就是对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直接挤压的简单描述,间接挤压是一个相似过程,但是也有些非常重要的不同处,在直接挤压过程,模具是不动的,由挤压杆压力推动铝合金通过模具孔。在间接挤压过程。模具被安装在中空的挤压杆上,使模具向不动的铝棒坯进行挤压,迫使铝合金通过模具向中空的挤压杆挤出。 根据图纸或者样品了解此产品的规格尺寸,确定有无挤压难点,应如何控制。经双方确认图纸就可以安排就行模具制造。铝型材热挤压模具不同于一般的机械零件加工,而是介于机械加工与压力加工之间的一种工艺性设计。除了应参考机械加工所需遵循的原则以外,尚需考虑热挤压条件下的各种工艺因素。模具设计好以后需要进行加热,同时铝棒应该加热到挤压所需的温度,然后挤压试样。接

DIN EN 755-1铝及铝合金 挤压杆、条、管和型材 第1部分 交货技术条件(新)

欧洲标准EN 755-1 1997年4月 铝及铝合金挤压杆、条、管和型材第1部分检查交货技术条件 代替1983年2月年编制的DIN1748-2, DIN EN754-1,1997年8月编制代替1983 年2月编制的DIN1746-2和DIN1747-2 欧洲标准EN755-1:1997年纳入DIN标准体系

欧洲标准EN 755-1 1997年4月ICS 77.150.10 描述词:铝,铝合金,锻制品,挤压制品,金属棒,金属管,金属零件,交货,检验,测试,规范 英文版本 铝以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以及型材——第一部分:检验与交货技术规范此欧洲标准是由CEN于1997年3月10日批准的。CEN成员必然要遵守CEN/CENELEC国际规则。CEN/CENELEC国际规则保证了不需要任何改动而给与此欧洲标准一个国家标准地位的条件。 关于那些国家标准的最新清单与著书目录参考书目可以通过向中央秘书处或任何一个成员申请获得。 此欧洲标准包括三个官方版本(英文,法文,德文)。一个任何其他语言的版本,由一个CEN成员负责译成其自己的语言而形成,并通知中央秘书处后,具有与官方版本同样的地位。 CEN成员由下列国家的国家标准团体组成: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以及英国。 CEN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中央秘书处:B-1050布鲁塞尔,RUE DE大街36号 ?1997 CEN CEN国家成员保留在世界范围内以任何形式手段开发利用的所有权利 参考序列号:EN 755-1:1997 E

序言 该欧洲标准是由铝以及铝合金技术委员会CEN/TC 132筹备的。该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由AFNOR控制的。 最迟到1997年10月,无论是通过出版同样的文字内容,或者通过签署文件认可,应该给与该欧洲标准一个国家标准的地位,且最迟到1997年10月应撤消与此相矛盾的国家标准。 在其工作计划内,技术委员会CEN/TC 132委托挤压及拉制制品(委员会)CEN/TC 132/WG 5准备下列标准: EN 755-1 铝以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以及型材——第一部分:检验与交货技术规范 此标准为一组9个标准中的一部分。其他标准涉及到: EN 755-2 铝以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以及型材——第二部分:机械性能EN 755-3 铝以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以及型材——第三部分:圆棒料,尺寸与形状公差 EN 755-4 铝以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以及型材——第四部分:方棒料,尺寸与形状公差 EN 755-5 铝以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以及型材——第五部分:矩形棒料,尺寸与形状公差 EN 755-6 铝以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以及型材——第六部分:六角棒料,尺寸与形状公差 EN 755-7 铝以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以及型材——第七部分:无缝管料,尺寸与形状公差 EN 755-8 铝以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以及型材——第八部分:多孔管料,尺寸与形状公差 EN 755-9 铝以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以及型材——第九部分:型材,尺寸与形状公差 根据CEN/CENELEC国际规则,下列国家的国家标准组织一定要执行此欧洲标准: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以及英国。

土的压缩性实验报告doc

土的压缩性实验报告 篇一: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小组成员: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试验一含水量试验 一、目的 本试验之目的在于测定土的含水量,借与其它试验相配合计隙比及饱和度等;并查表确定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 二、解释 (1)含水量w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颗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2)本方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不超过干土重5%的土。若土中有机物含量在5~l0%之间,应将烘干温度控制在65-70℃,并在记录中注明)。 三、设备 (1)有盖的称量盒数只;(2)天平,感量0.01克;(3)烘箱(温度100~110℃)(4)干燥器(内有干燥剂CaCl2)。 四、操作步骤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l5-30克(砂土适当多取)

放入称量盒。盖好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 (2)打开盒盖,放入烘箱。在105~110℃下烘至恒重。烘干的时间一般为:粘土、粉土不得少于8小时;砂土不得少于6小时。 (3)将烘好的试样连同称量盒一并放入干燥器内,让其冷却至室温。(4)从干燥器内取出试样,称盒加干土质量。 (5)实验称量应准确至0.01克以上并进行2次平行测定,取平均值。(6)按下式计算含水量: 12 w?2??100% 式中: w——含水量,%; m1——称量盒加湿土质量,g; m2——称量盒加干土质量,g: m——称量盒质量,g(根据盒上标号查表)。 本试验须进行2次平行测定,其平行误差允许值;当含水量w小于5%时,允许平行误差为0.3%; 当含水量w等于或大于5%而小于40%时允许平行误差为l%;当含水量w等于或大于40% 时,允许平行误差为2%。 五、注意事项 (1)称量盒使用前应先检查盒盖与盒体号码是否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