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综合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1.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 D.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2.一位身体健康的初中生脉搏跳动60次所用的时间大约是()A.6s B.30s C.60s D.180s 3.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该是()A.cm B.km C.m D.mm 4.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6.10cm、6.13cm、6.12cm、6.15cm,则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6.125cm B.6.13cm C.6.14cm D.6.12cm 5.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果闪光灯每秒钟闪亮100次,球从位置A到位置B 经过的时间是()A.0.06秒B.0.07秒C.6秒D.7秒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白帝B.江陵C.两岸D.轻舟7.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水凝固成冰B.河水流动C.小鸟在空中飞行D.雨滴下落8.如图所示,5岁的小东和妈妈正乘自动扶梯下楼,小东说:“妈妈我们跑下去吧!”妈妈说:“这样很危险,乘扶梯时要站着不动。

”“站着不动”是相对于()A.自动扶梯扶手B.正上楼的乘客C.商场里的地面D.货架上的货物9.我国技术人员在研发高铁时,要进行风洞测试,即将高铁列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让风高速迎面吹来,模拟高铁列车在空气中高速行驶的情形,在风洞测试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B.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D.高铁列车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10.在物理中,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带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带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带答案(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机械运动1.1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1.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自转,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通常所描述的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一个参照物而言的。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3相对静止的条件:两个物体向同一方向,以同样的快慢前进。

1.4运动的形式机械运动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沿直线运动的,有沿曲线运动的;有在同一平面上运动的,也有不在同一平面上运动的;有运动得快的,有运动得慢的······在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动中,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2)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机械运动:(3)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通常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2.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4.1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新人教版201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提纲,随堂练习,单元测试及答案

新人教版201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提纲,随堂练习,单元测试及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综合训练(含答案)

的成绩是 7 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 v= = ≈7.14 m/s;1000 m 测试中小亮的速度为
v'= =
≈4.17 m/s,小于小明的速度,所以小明更快。故选 D。
7. 【答案】D
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路程—时间图像,涉及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由 题图可知,甲在 6 s 时间内通过了 3.6 m 的路程,其速度为 0.6 m/s;乙在 12 s 时 间内通过 2.4 m 的路程,其速度为 0.2 m/s,A 错误;若两车同向运动,经过 6 s, 两小车相距的距离为:Δs=(v 甲-v 乙)t=(0.6-0.2) m/s×6 s=2.4 m;若两车反向 运动,经过 6 s,两小车相距的距离为:Δs=(v 甲+v 乙)t=(0.6+0.2) m/s×6 s=4.8 m, 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
A. v 甲=0.6 m/s,v 乙=0.4 m/s B. 经过 6 s 两小车一定相距 6.0 m C. 经过 6 s 两小车一定相距 4.8 m D. 经过 6 s 两小车可能相距 2.4 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道小题) 9. 如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 0.1 s 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
车次
G1346 G1386 G1348

南昌 西开 09∶43 10∶05 10∶26
甲 上海虹 桥到 13∶18 13∶59 13∶41
4/8
运行 距离 780 km 780 km 780 km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 1 章 机械运动 综 合训练(含答案)-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道小题) 1. 【答案】D 【解析】司机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始终不变,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 司机是静止的,A 错误;汽车相对于高架桥位置不断改变,所以以高架桥为参照 物,汽车是运动的,B 错误;汽车和司机相对于桥和桥上的路灯是向北运动的, 所以以路灯为参照物,司机是向北运动的,C 错误;路灯相对于司机的位置不断 改变,所以以司机为参照物,路灯是运动的,D 正确.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题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3.大海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77 cm B.18.76 cm C.18.74 cm D.18.89 cm 4.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小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6.(2012浙江台州)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不具有动能D.老鹰能在空中飞翔主要是由于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作用7.(2012山东滨州)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

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

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

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汽车、地面B.地面、汽车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8.(2012吉林)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9(2012十堰)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决定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10.(2012广东广州)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 量程3m,分度值1mmB. 量程10m,分度值1dmC. 量程30cm,分度值1mmD. 量程15cm,分度值0.5mm11.如果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 B. 10m/s C. 5m/s D. 无法确定12.(2012山东滨州)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 6.25m/sC. 6.75m/sD. 7.5m/s13.(2012上海)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为图2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A. 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B. 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D. 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14.(2012湖北恩施州)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24分)1、要减小测量误差,可采用()A.可选用量程大的刻度尺 B.应选用量程小的刻度尺C.认真估计毫米下一位数字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下列全是时间单位的是()A.小时、分钟、秒 B.年、光年、月 C.天、小时、米 D.小时、年、光年3、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4、敦煌曲子词中国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河岸和行船 B.行船和河岸 C.都是行船 D.都是河岸5、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蜡烛燃烧 B.月亮升上天空 C.一杯开水变凉 D.铁生锈了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s-t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7、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8、运动会上,100 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50 分)9、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和,读数时视线应于刻度尺.10、如图5的长度测量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的长度为 cm.如图6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 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 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4*10=40分)1.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 mB.2.5 dmC.2.5 cmD.2.5 mm2.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B. 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C. 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D. 甲读数比乙准确3.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A. 零刻度已磨损的尺B. 量程比刻度尺小的尺C. 刻度不均匀的尺D. 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4.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在用受潮后的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 ( )A. 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B. 测量值将是错误的C. 测量值没有误差D. 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5.在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自己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铁路边的树木B.小孩的座位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铁轨6.下列实事例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水的蒸发B. 树木生长C. 铁钉生锈D. 骏马奔驰7.“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段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 山B. 船C. 地面D. 河岸8.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紧急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

在限速为110 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A.3 mB.7 mC.15 mD.25 m9.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10.李军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的速度走完一半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二.填空题(4*5=20分)11.填合适的单位或单位换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 章末复习1(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 章末复习1(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复习1一、单选题1.小明坐在甲车上,以甲车为参照物。

他看到乙车正向左运动,而看到丙车正向右运动。

有关三车的运动情况肯定错误的是()A. 有可能甲、丙两车均向右运动,而乙车正向左运动B. 有可能甲、乙两车均向左运动,而丙车正向右运动C. 有可能乙、丙两车均向右运动,而丙车正向左运动D. 有可能甲、乙、丙三车均向右运动2.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50m用了8s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A. 6.25m/sB. 6.25km/hC. 400m/sD. 0.16m/s3.下列活动所需的时间约为10s的是()A. 学生正常吃一顿午饭所需的时间B. 心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C. 运动员跑100m所需的时间D. 中学生从一楼上到五楼所需的时间4.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 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5.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2.5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2.41 cmB. 2.357 cmC. 2.35 cmD. 2.36cm6.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 小张速度最大B. 小王速度最大C. 小李速度最大D. 三人速度一样大7.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 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零刻度是否磨损D. 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8.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早己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B.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C.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 龟的平均速度大9.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A. 桥B. 河岸C. 水D. 岸上的树10.甲、乙两船相距5km,在同一河流同时起航,且保持船速不变.若两船同时在逆水中航行,经过时间t1甲船恰好赶上乙船,若两船同时在顺水中航行,甲船赶上乙船时,需要时间t2,则()A. t1=t2B. t1>t2C. t1<t2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11.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二、多选题12.经典故事《闪闪的红星》主题歌中有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写的是竹排随水漂流时主人公看到的景物.从运动和静止的观点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以水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B. 以大地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C. 以大地为参照物青山在“走”D. 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在“走”1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 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C.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随着路程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14.如图所示,是对甲乙两辆汽车运动情况进行频闪照相的结果示意图,由图可知()A. 甲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车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0﹣40s时,乙车一定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0﹣40s内,甲车和乙车平均速度相同15.如图所示,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A. B. C. D.16.在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出发,都向东行驶,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C. P,Q两点的距离为8mD.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三、填空题17.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水里游动的鱼、天空飞翔的雄鹰,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________.物理学里称这种现象为________.18.周末,小美与爸妈自驾出游,汽车行驶中,小美与妈妈并肩地坐在后座,以妈妈为参照物,小美是________ 的,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美是________ 的.1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小车是________.20.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2.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
相同
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
是错误的
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
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读数是2.2cm;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5.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
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6.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t
s
v
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
8.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50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汽车、羚羊、运动员
C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9.如图所示为A 、B 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
在的位置,则对A 、B 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车A 做变速运动,小车
B 做匀速运动 B .小车A 做匀速运动,小车B 做变速运动
C .小车A 、B 都做匀速运动
D .小车A 、B 都做变速运动
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 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 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7 分)
1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1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

13.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m=__________km ;(2)36km/h=_________ m/s ;
(3)0.6min=_______h 。

14.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m 。

15.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右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 的示数如下: 则球的直径应取______cm 。

16.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
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

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

1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 内通过了300 m 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这个物体在前10 s 内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

18.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 s ,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19.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km/h 。

三、实验题(第20小题 6分,第21小题 6 分,第22小题 8 分,第23小题9 分,共29 分)
20.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速度计读数为 ; 停表示数为 。

21.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 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1) ; (2) ; (3) 。

22.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2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
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
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
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____cm ;t BC= s; v AB=_ m/s; v BC=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是在做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 (选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第24小题 8 分,第25小题10分,共 18 分)
24.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
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
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
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2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 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 600 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 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 min到达学校。

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五、综合能力题( 6 分)
26. 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
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在的(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3)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 km。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B
5.A
6.C
7.A
8.C
9.B 10.D
二、填空题
11.米 m 12.秒 s 13. 0.05 10 0.01 14.1.75 15.1.81
16.汽车地面17. 2.5 2.5 18.甲、丙乙 19.40
三、实验题
20.1.83~1.86 30km/h 1min5s
21. (1)使用了磨损的零刻度线
(2)刻度尺没有放正
(3)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4)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22.(1)A C 铜丝的直径是d= l2//n
2)DEBF
23.(l)v=s/t (2)小(3)40.0 1 0.2 0.5 (4)大变速直线 (5)大
四、计算题
24.(1)从图可知v车=60km/h
(2)t=s/ v车=9km/60km/h=0.15h
25.(1)v1=s1/t1=1800m/(5×60s)=6 m/s
(2) v2=s2/t2=(1800m+3600m)/ [(5min+1min+12min)×60s]=5 m/s
五、综合能力题
26.(1)运动 (2)最大速度 (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