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识别灵璧石造假的手法
中国灵璧奇石的鉴别

中国灵璧奇石的鉴别作者:张训彩来源:《收藏与投资》2020年第08期每位收藏者都千方百计地寻觅中国灵璧奇石的精品,甚至不惜重金购买,或以佳品交换。
但是,有时事与愿违,受人欺诈,得到的只是一块假石或赝品。
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学习和掌握鉴别灵璧石品级和真伪的本领,增强自身的打假能力。
一、中国灵璧奇石的品级灵璧奇石在历史上曾有贡品、极品、神品、上品、珍品、奇品、精品、佳品、妙品等品级的称谓。
贡品是封建社会时期供奉皇帝的物品,所以现在不宜再沿用,其他的称谓目前在石玩界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说法。
笔者根据石玩界的普遍观点和看法,在继承石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艺术品的品级,将灵璧奇石的鉴别品级分为极品、珍品、精品三类,供灵璧石收藏爱好者参考。
(一)极品灵璧奇石中的极品石,突出而集中地体现了奇石的外形、艺术和美学特征,且稀有罕见。
在国家级或国际石展中,荣获等级奖的灵璧奇石,如“玲珑璧”;还有一些传承有绪的名人藏石,如清代蒲松龄的“海岳石”,市场价格一般在100万元以上。
(二)珍品灵璧奇石中的珍品石,体现了灵璧石的主要外形、艺术和美学特征,较为少见。
参加过国家级以上的石展,或者在省一级的石展中荣获等级奖,如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荣获金奖的“灵璧秀峰”、获铜奖的“穿山甲”,著名赏石家田先生收藏的获奖作品“回首”等,还有一些近现代名人收藏的石品,市场价格一般在10万元以上。
(三)精品灵璧奇石中的精品石,体现了灵璧石的部分外形、艺术和美学特征,不易常见。
参加过省级石展,或者在区域性的石展中荣获等级奖,同时还包括一些被有影响力或有权威性的刊物、著作作为图片宣传的石品,如纹石小精品“兔”,市场价格一般在1万元以上。
灵璧奇石品级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不可敝帚自珍,要经过大家的认可以及专家鉴赏。
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石艺术品的特殊性,它的品级和价格会受历史、政治、时代和潮流的影响,可能会此一时彼一时。
另外,还有一些灵璧石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没有参加石展,也没有获过奖,但不排除其中有品级石的存在。
灵璧石的真假界定及其时代特征

灵璧石的真假界定及其时代特征文/秦文联 by Qin Wenlian《宝藏》杂志2009年11期刊登了笔者的《灵璧石四招定真假》一文。
此文曾被清华大学教授温庆博引用到中国观赏石协会鉴评师培训班的教学中,后不断有杂志和媒体转载,也有将其更名为《灵璧石的真伪辨别》发表的,收到了良好的反应。
随着赏石文化的不断提升,赏石人的审美和素养也与“石”俱进。
首先表现在对石头的处理手段上不断更新,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征。
最近5年,灵璧石界出现了一个极端现象——无论水平多高的玩家,好石头到手后,多会不惜重金打造底座,然后“供奉”。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石头上的泥巴不敢洗,灰不敢刷,石根后面巨大的疙瘩动也不敢动。
这个现象显然是与赏石文化的发展背道而驰的,笔者为此走访了很多灵璧石界的名家、资深玩家。
巩杰曾说“这就好比美女全身上下穿着漂亮的衣服,却唯独不洗脸”。
这种不敢“洗脸”的现象到底为什么?追问之下,大家苦笑“不敢啊”,害怕被人说假,解释不清。
原来好石头、真石头被一些冒充内行的人质疑的事早已屡见不鲜。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解释不清呢?这些说别人石头假的人难道可以指鹿为马,题名:【千秋大业】 收藏:刁双喜题名:【飞龙在天】 收藏:贺蔚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随便说假也不需要证据吗?是真的为什么要怕别人说假呢?一旦被人说假,有没有权威机构来评判,谁来评判,又拿什么标准来评判呢?就以上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灵璧石原石处理的几个阶段灵璧石的赏玩在原石处理手段上经历了几个阶段。
我们注意到在宋代和明清时期赏玩灵璧石是比较“宽松”的,可以打磨,也可以钻洞。
宋代杜绾《云林石谱》上卷《灵璧石》篇:“若欲成云、气、日、月、佛像,及状四时之景,须籍斧凿,修治磨砺,以全其美。
大抵只一两面,或三四面,若四面全者,百无一二。
若有得四面者,多是石砬石尖,择其奇巧处镌取,治其底。
”徐文强《古代赏石与古典赏石的区别与特点》和雷敬敷《历代石谱文献所反映的古代赏石文化活动的特色》《石非石|谈古说今之灵璧古石有故事》等文章都谈到了古石的修治。
外地朋友对灵璧石认识的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

外地朋友对灵璧石认识的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外地朋友对灵璧石认识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近年来,灵璧石声名远播,外地爱好者也与日俱增。
但因地域阻隔,许多朋友不得不借助网络书籍来学习灵璧石知识,很少能够“上手”,所以造成了对灵璧石认识的一些误区。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千万不能人云亦云。
1、关于对“磬石”一词的理解。
“磬石”,原本是“治磬之石料”的意思,因为灵璧石最古老最原始的作用是用来制作乐器磬,所以这个词本来并不是对观赏石而言的。
灵璧石中最具代表性质地的观赏石具有或基本具有磬乐器一样玉振金声的特色,所以把这类观赏石也称为“磬石”。
玉振金声是灵璧磬石的特色,但诸多皮质优良的磬石不一定声音很好。
大家知道,白马纹石按质地理所当然属于磬石,因其纹理诡秘而名噪天下,但声音不佳者比比皆是。
所以,个人认为,声音只能作为磬石的特色,不可作为要素,如果一味追求声音,会错过很多美石的。
毕竟,赏石,视觉才是第一感觉。
2、关于灵璧石的产地。
“灵璧”是一个政治区域,“灵璧石”是一个观赏石的名称,不能把“灵璧石”理解为“灵璧县出产的观赏石”。
个人认为,以灵璧的渔沟、九顶为代表及其附近具有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的地方出产的观赏石,都应该叫做灵璧石。
这里包括江苏的徐州一些地方所产的吕梁、皖螺、彩石等,宿州埇桥区的层石、灰莲花等,安徽泗县产的石头,以及灵璧县城附近所产的石头。
一般的说来,渔沟、九顶一带所产石头绝大部分为质地较好的磬石,为“此地石”,也就是正宗的灵璧石。
其他地方石头一般质地相对较次,可称为“泛灵璧”,“泛灵璧”在色彩、图案、造型等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不可厚此薄彼。
另外,在“泛灵璧”产区也产一些质量上乘的磬石,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庶出”而小觑。
再另外,总体来说,毗邻灵璧附近的江苏所产彩灵璧色彩艳丽丰富,比灵璧本地产的彩石量大质优。
3、关于“石根”和“白脉”。
灵璧石在地下的时候,由于重力的作用,下部和红色粘土结合比较紧密,久而久之,红土和石头粘在一起,形成“根”,灵璧本地也称为“浆”,不是古董界所说“包浆”的“浆”,。
灵璧石的真假与做工

灵璧石的真假与做工灵璧石的真假与做工现在灵璧石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使好的灵璧石越来越难寻,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随之而来,造假的石头也猖獗起来。
奇石造假古代时就有,出于趋利的目的,凡是受到人们喜爱,具有收藏价值、可以产生经济利润的石头都有人造假。
寿山石,鸡血石,巴林石,和田玉不是也有很多的假货吗?所以大可不必谈假色变,更不可因噎废食。
有人造假的石头从反面说明了它具有收藏价值。
同时,区分真假也是一种乐趣。
那么怎样区分灵璧石的真假?怎样才能不上当受骗花钱买垃圾呢?下面就就笔者11年来买卖灵璧石所积累的经验,谈谈灵璧石的造假问题,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粘贴粘贴是一种较长见的做假手法,也是很难发现的造假。
粘贴分为原石粘贴和成品石粘贴两种。
原石粘贴也分两种,一是因为在挖石过程中或搬弄石头时由于动作大,失手搞断了石头或碰烂了石头,而这块石头又比较有形,石农不舍得放弃,因此就用哥俩好或101等粘合剂粘贴。
因为是原石,上面还有灰土,如果粘贴的及时或严密,是很难发现的。
更有聪明的石农,再用胶粘些现场的土灰,把裂痕处整个遮掩起来,就更不容易区分了。
但是也正是这种自作聪明的手法,暴露了假石的痕迹。
A,新粘上的土比老灰土颜色深,这是因为胶的作用,使灰土变色和不成一体,新粘的土浆颜色比老的土浆鲜艳。
B,在你刷石头时粘胶就更暴露无疑了。
所以带个手刷,看中的石头不妨刷一刷试试,不但可以把怀疑的部分试刷出来,也可以试出这块石是不是好刷,和同时看看石皮石质是不是清润。
C,听声音。
如果石皮石质都很好,而弹击无声或沉闷,就要引起注意了,仔细观察,如果因为有石合(天然的缝隙)就是正常,没有的话就可能有粘贴处,因为断裂破坏了石头的整体性,使之声音沉闷。
这种造假是被动的,还有一种原石粘贴是主动的造假:就是把不相干的两块或几块石头粘合起来,以增加石头的曲折,形成蟠螭的效果。
这种石兼具上一种造假的手法,用胶水粘合灰土。
除了试刷以外,D,就是要看它是不是自然。
学习一下--怎样辨别奇石的真假!

学习一下--怎样辨别奇石的真假!
•经常有朋友拿着'偶然'得来的宝贝来鉴定,对于一般的作假石头,我这个阅石无数的人倒是一眼便知真假,但总是有朋友上当,损失些钱财倒是小事,损害了玩石头的那份初衷倒是大事.特找来本文,展示一些奇石造假的图片、案列等,请新入门石友及奇石爱好者务必留步学习,以免在奇石收藏过程中遭遇无良分子,损失钱财,同时也欢迎各位老石友提供素材、案列等,帮助新入门石友成长,非常感谢百度奇石吧网友三千不少。
1、染头发腐蚀奇石,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强酸烧出来的,他们在塑料上把图案刻好,贴在石头上在用强酸烧出来 ...
染料的方法是一样的,还有一种是用白水泥和其他水泥做的,这个用刀是一下硬度就可以看出真李逵和假李逵了
2、太湖石、灵壁石等石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碳酸盐就很容易跟酸、碱反应,因此就很容易通过酸、碱腐蚀的办法来造假。
此类人工“太湖石”,先人工钻孔,然后用酸洗出较为自然的形,因为瘦透漏,往往能骗大。
切需额外的特别的注意和防范!
3、模具压制出来的假造型石;
模具
产品
4、激光烧制、强酸腐蚀玛瑙切片类假奇石
石头图案越真实,越容易出现假的,需要睁大眼睛哦。
5、人工喷沙造的外型(自然是不可形成这样弧度的,毫无自然美感)天然的石头,它的各个面尤其是边沿、棱角、特别是凹槽等处的过渡会很自然,而人为造型的就难以做到了,尤其是他们的棱角处多是直的或圆的
•
造假蜥蜴化石。
灵璧石造假与鉴别

灵璧石造假与鉴别灵璧石历史悠久,名冠古今中外,观赏价值极高,古今论石专著中已有定论。
灵璧石出自于安徽灵璧县。
“泗滨浮磬”(今俗称“灵璧磬石”)和“灵璧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是灵璧县石文化大系中的两个不同的支系。
“磬石文化”是指以灵璧县磬石山南麓古磬矿所产的片状磬石为原料,通过人力加工而成为各种形制的编磬。
灵璧观赏石分黑、白、红、灰四大类一百多个品种。
其中以黑色最具特色。
观之,其色如墨;击之,其声如磬。
其形或似仙山名岳,或似珍禽异兽,或似名媛诗仙。
被国内外石艺界誉为"天下第一石"。
灵璧石名贵之处在于诸美皆备,既有瘦、皱、漏、透,又有伛、黑、悬、响,也有形、质、色、光,还有奇、巧、殊、绝。
有关灵璧石研究成果颇丰。
古人对灵璧石的研究从形、质、色、声等方面入手,较为详尽地论述了灵璧石真伪辨识的特征。
《云林石谱》评述灵璧石“石理嶙峋”、“清润而坚”、“扣之铿然有声”。
《长物志》中灵璧石“色如漆,间有白文如玉”,“扣之声如玉”,“以利刃刮之略不动”,而“伪者多以太湖石染色为之”,此书对灵璧石与太湖石的不同之处作了比较,“太湖石亦微有声,亦有白脉,然以利刃刮之则成屑”。
《金玉琐碎》中把灵璧石与英石进行了比较。
“其实英石无声,有声者灵璧石也”等。
应当指出,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古人提出的灵璧石品评及辨识真伪的理论,仅仅局限于客观上的描述。
从岩石学角度来说,灵璧石属于碳酸盐类岩。
这类岩石很多,像江苏太湖石,安徽巢湖石、无为石,山东临朐石,在这些“石家族”中不难找出“扣之有声如玉”、“色如漆”之类的奇石精品,例如《古矿录》、《姑苏志》等都记载,上乘太湖石“形嵌之,性湿润,扣之铿然”。
《云林石谱》记述安徽无为石“石色稍黑而润,多作群山势,扣之有声”。
笔者收藏的碳酸盐岩类造型石中,类似黑色且有声不限于灵璧石。
可见,辨别其真伪,利用古人的方法是很难解决的。
鉴于此,笔者用科学方法进行鉴别。
灵璧石是一种致密细粒石灰岩,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95),还有少量的白云石、黄铁矿及铁的氧化和的。
真假灵璧只四招,教你如何鉴别灵璧石的真假

真假灵璧只四招,教你如何鉴别灵璧石的真假据目前出现的灵璧石作伪手法,本人总结四招定真假:一凭感觉;二验纹皮;三看正面与背面的过渡;四看价格。
一凭感觉但凡玩家,不论你玩的什么,玩得久了必然会对此产生一种感觉,玩石头也一样。
与石头长久的“相亲相爱”,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解读自然的密码,久之就与大自然相容相生,不分彼此,物我交融,同与大道,回到自然本性与游心天地之间,也就是天人合一、自然达到至美的境界。
天然的灵璧石释放出来的信息代表天,天意;一旦有人工,人有意而为之的话,自然融入了人的思想,代表的是人,人意,所谓匠气也。
玩石日久,能够读懂天意,识破人意。
玩石家,单单凭这第一眼的感觉往往从数米外甚至通过石头照片就可以判断真假,秘诀就是天人合一,人石合一的境界。
说起来玄而难,实际上,产区以石为生的玩石人个个都能够达到,有过几年玩石经历的本地的玩家也应该都能够达到,很简单:天天接触原石。
二验纹皮首先观察纹理流畅与否,然后看皮色自然与否,这两点还是一种感觉。
最后就是观察石面上纹理凹周围发灰白色,这是符合客观灵璧石的形成、处理和流转过程的。
如果经铁丝刷子刷之后,珍珠部分不是黑幽幽的、光溜溜的,而石体表面颜色甚至比珍珠疙瘩还鲜亮,珍珠疙瘩周围并没有灰白色,必然是假的无疑。
对于灵璧石中的文字石的辨伪,除了观察文字是否匠气外,主要是采用上述验纹皮的方法。
对于非上述品种的灵璧石,一类是以灰色为主调的莲花石、透花石和汉画石等,这一类皮纹是灰色,表面有玉米面窝头表面那种沙沙拉拉的感觉,闭上眼睛用手摸,会感觉沙沙的。
作伪之后,沙沙拉拉的感觉没有了,灰白色显得鲜亮,摸上去顺滑,平整;灰色为底色,黑色为画面,黑色与灰色底色之间的过渡突然,画面突起,有突兀质感;画面多人物或者动植物等吉祥寓意的民间题材,匠气重,往往凭感觉就能够判断真伪。
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的磬石类作伪石的纹理多是直线纹理,很难找到曲线(假龟纹石除外)。
原因很简单,做直纹好做,曲纹不仅难做,且做出来往往很不自然。
纯天然灵璧石-奇石收藏的方向 廷好灵璧石网

纯天然灵璧石-奇石收藏的方向 廷好灵璧石网天下第一奇石灵璧石的收藏魅力 天下第一奇石 灵璧石的收藏魅力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
产于安徽省灵璧县境内的灵璧石, 其妙趣天成的诱人魅力在于它集声、形、质、色、纹诸美于一体,有着无比 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被乾隆皇帝御封为 “天下第一石” 。
灵璧石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古往今来公认的赏石瑰 宝。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 历史悠久的灵璧石收藏迎来了新一轮高潮。
《灵璧志略》记载: “灵璧有七十峰,产有磬石、巧石、黑白石、透花石、 菜玉石、五彩石等,山川灵秀,石皆如璧。
”在灵璧所产的诸多石种中,扬 名最早的是被称为“八音石”的磬石, 《禹贡》中就有“泗滨浮磬”的记载, 是我国古代的石质乐器——磬的首选材料。
而收藏意义上的灵璧石,主要是 指青黑磬石奇石。
随着收藏的不断发展,灵璧石作为赏石的概念也得到不断 丰富,逐渐包含了纹石、五彩石、透花石、皖螺石、彩色白灵璧等。
灵璧石收藏盛名久享 灵璧石的收藏和赏玩称得上是盛名久享。
自古以来, 有名的藏石家无不藏 有灵璧珍品,有文献记载的就有苏轼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嵋”、赵孟 頫的“五老峰”。
风流帝王李煜钟爱“灵璧研山”,宋徽宗还为常常把玩的一颗 灵璧小峰题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命人镌于峰侧,并钤御印。
南宋 《云林石谱》上记载石品 116 种,灵璧石被放在首位;明人文震亨撰写《长 物志》,也有“石以灵璧为上”的评判。
明朝王守谦《灵璧石考》一文称:“海内王元美(世贞)之祗园、董元宰(其 昌)之戏鸿堂、朱兰嵎(之藩)之柳浪居、米友石(万钟)之勺园、王百榖(穉登) 之南有堂、曾莲生之香醉居、刘际明之吾石斋、刘人龙之梦觉轩、彭政之啬 室,清玩充斥,而皆以灵璧石作供。
” 灵璧石之所以受到诸多名士如此钟爱,是因为灵璧石具有独特的魅力。
第一,灵璧石的音韵美。
灵璧石独具妙音,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 灵璧 石》中说:“扣之锵然有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去识别灵璧石造假的手法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石的灵璧石,近年来一直受到造假的困扰,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赏石文化的推广,业内人士无不忧心忡忡。
那么,灵璧石的造假到底有哪些手法,如何识别,在这儿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以外地石冒充灵璧石
由于灵璧石种类繁多,几乎全国所有的造型石在灵璧石里都可以找到相近或相似的;灵璧县从事奇石经营的队伍庞大,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有机会找到与灵璧石差不多的其它地方的石头。
所以,一些造型尚可但石质较差的石头便被石贩子买来当灵璧石卖,以获取高额利润。
判断这类石头一是看背面是否有红沙浆,如有,说明是产于土中的,如没有,则很可能是产于山上的,二是看石皮,石皮纹理自然清晰,光洁度好者为真,三是看石体是否完整,灵璧石结构致密,一般无论大小,都是一个整体,虽然有不同石质结合在一起,但结合的很完整,不会是松散地几块连在一起,四是看石质是否细腻,外表粗糙者,很可能不是正宗灵璧石,五是听声,好的灵璧磬石无论厚薄,敲击都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当然,彩石、白灵、化石类的奇石是没
有声的,但这类石很少以假充真的;
二、粘贴作假
判别方法主要看石筋是石面上的纹理还是前后都有的裂缝,二是敲击不同部位听声音是否一致,三是看石体各部位石质色、纹、光泽是否一致。
三、减肥
此类做假手法多样,有的将整块石头进行切割,然后把石头放盐酸里浸泡,再通过上油打腊,外表看上去与自然的差不多,但只要将油和腊涮掉,酸蚀的痕迹立现;还有是进行部分处理,或钻孔打洞,或修出个头尾、身形来,对石质特别坚硬的磬石,通过仔细观察,做手脚的破绽不难发现。
但对彩玉石、五彩石、白灵璧识别就比较困难,要凭经验,看纹理和石肤是不是仍保留原石的那种自然润色,再就是如果是很好的象形石,就要考虑是否是动手脚的石头。
四、人工做纹
纹路做假,技法有二,一是在原有纹路上进一步刻深,刀法好的,刻出的与自然生成的难分伯仲,大多情况下做不到这一点,能明显看到描的印迹;还有一种纺照各种天然纹,造假纹,一般要看纹路本身与前后面的纹路联系是否自然,再就是这种纹都要经过酸处理,能被
刷掉的纹可能是做的。
买此类石头最保险的办法是买未被灰土和鞋油石腊覆盖、能看到石质的石头。
五、断后粘接
自然奇石由于没有稳定的接在面,较细部分很容易被碰断。
买石时要特别当心那些可能着地一端较细部分是否有粘接的痕迹。
据记载,奇石造假早在古代就已出现,但由于工具的限制,技术水平无法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也就是用太湖石、英石或其它石种冒充灵璧石或把山石放在河里冲洗一两年,然后捞出当水石卖,最高明的不过是用石质松软的石头或砖头做假研山。
所以,奇石市场上出现些假石,不足为怪。
只要我们掌握一些识别假石的技巧,提高警惕,小心谨慎,不放过石头上的每个细节,假石就逃不出我们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