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的识别方法

合集下载

财务会计造假主要形式及识别

财务会计造假主要形式及识别

财务会计造假主要形式及识别引言财务会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达到特定目的,通过操纵会计数据和财务报表,虚增收入或减少费用等方式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财务会计造假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信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识别财务会计造假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财务会计造假的主要形式及其识别方法。

1. 资产减值与收入虚增资产减值和收入虚增是财务会计造假中常见的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夸大资产的价值或减少资产的计提减值准备,来提高企业的净利润。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虚增收入,如将未来的收入提前确认,来改善财务状况。

1.1 资产减值•过度保守估计资产减值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可以通过过度保守的估计方法来减少准备金额,从而增加企业利润。

一般来说,过度保守的规避风险会导致过高的资产减值,从而低估企业的净利润。

•资产减值计提不符合实际情况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可以故意选择不合理的计提准则,以达到虚增企业利润的目的。

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选择高估收入并低估费用。

1.2 收入虚增•销售回购企业通过与联营企业进行回购协议,虚增销售额。

回购协议达成后,联营企业常常会返还企业一部分或全部的销售额。

•客户关联交易企业通过设置关联公司进行交易,虚增销售额。

这种关联交易往往是与不存在的公司进行虚假的买卖合同,或者与股东、高管进行虚假业务合作。

2. 资本支出虚增与费用减少通过资本支出虚增和费用减少的手段,企业可以虚增企业的资产和利润,从而欺骗投资者。

这种造假手段主要涉及资本开支、费用计提和资产计价。

2.1 资本支出虚增•资本化扩大化账单企业在计算固定资产成本时,可以将一些不应归入资本支出的费用也进行资本化,从而虚增资本支出。

•虚假项目加总企业可以将本不属于资本支出范畴的费用归类为资本支出,进行虚假记账,进而虚增企业的资本支出和净资产。

2.2 费用减少•费用资本化企业可以将一部分应该计入费用的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通过减少费用的计提,虚增企业的利润。

识别财务造假的8个方面和12大预警信号

识别财务造假的8个方面和12大预警信号

识别财务造假的8个方面及12大预警信号2021年9月一、会计舞弊的红色警报“红色警报”是指可能导致管理层以公司名义或为了个人利益而舞弊的各种事项、条件、环境压力、机会或个人特征。

笔者理解,红色标志既包括舞弊三要素下的动机、机会和合理化借口等风险因素,也包括除了风险因素之外的其它舞弊预警信号,前者更多是原因和过程,后者是结果表现,个人们在进行舞弊风险因素和预警信号分析时,要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既要知道原因、过程,也要知道结果。

有会计师归纳出舞弊公司十大特征,有原因也有过程,有的是结果,如远高同行业的毛利率、报工商和税务部门的文件与报给SEC不一致、超低价发行股票、更换过审计师事务所或CFO等是会计舞弊的“果”,而管理层的诚信值得怀疑、审计事务所名不风经传且信誉不佳是会计舞弊的动机,有隐瞒关联交易情形或收入严重依赖关联交易、可疑的主要股东和管理层的股票交易、过度外包、销售依赖代理或收入通过中间商、复杂难懂的超过商业实际需要的公司结构这是会计舞弊的机会。

二、辨识财务造假8方面从我国A股市场历年来的发展经理观察可得,企业大部分财务造假的方式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1、企业审计师方面:在涉及审计师的方面,一是事务所名不见经传或信誉不佳,二是审计师变更。

国内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有67家,但很难从事务所方面判断国内67家哪家好、哪家差;审计师变更是一个信号,可审计师变更要看情况,因为行业整合、人员流动、限制轮换、招投标等原因导致审计师发生变更的,其实很正常。

2、工商、税务报表方面:在国内的A股市场,税务报表(原始报表)和申报报表差异会计师要出一个专门审计意见,从税务报表方面质疑A股业绩造价很难让人信服,为什么企业迄今还存在这种现象?这表明企业尽调核查是不到位的。

证监会实质性审核有效遏制了水面上的财务造假,包括象税务报表和申报报表存在重大差异的低级造假。

3、管理层的诚信方面:会计舞弊核心是人品问题,故尽调要关注企业家的人品,但人品好不好这个很难度量,万福生科龚永福出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强调:信为人之本德为商之魂,他认为他之所以造假上市就是“知恩图报”,回报党与政府的奖励,回报帮助过他的人,他这一生没有对不起任何人。

如何识别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

如何识别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

如何识别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目前,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层出不穷,对于普通的投资者,如果没有有效的手段去识别,那么必将遭到巨额亏损,本文从财务造假的手段进行分析,帮助投资者有效的规避财务造假所带来的的投资风险。

标签:财务造假;营业收入;利润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开发与发展,财务舞弊案例层出不穷,市场再一次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经济利益的诱惑足够大,监管机制又存在漏洞,就会有上市公司不惜以身试法,力图通过财务造假获取不法利益。

而作为投资者,如果不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手段,不去学习怎么识别上市公司是否造假,那么必将在这个资本市场上一败涂地,甚至把一生的积蓄都赔了进去。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利润从何而来,大部分的公司财务造假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净利润,那无非就是以下几种手段。

(一)虚构收入这是最典型也是最严重的的财务造假行为,无中生有,大多数通过虚构业务、伪造合同来实现。

比如虚增客户,夸大对客户的收入,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一是白条出库,做销售入账;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

根据调查,康得新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并通过虚构采购、生产、研发费用、产品运输费用等方式虚增营业成本、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

通过上述方式,康得新共虚增利润总额达119亿元。

(二)提前或者推后确认收入也就是说收入的确是真的,但是利用会计手段来调节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收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第二,完工百分比运用不恰当,这通常发生在房地产、大型机械设备行业;第三,提前开具销售发票。

2014年,青岛中程为了避免亏损,在合同还没有完工的情况下就提前确认了2.92亿元的收入,从而受到证监会的处罚。

会计经验: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会计经验: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不单单是二级市场价值投资机构投资者投研人员必备的技能,也是投行界从事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必做的功课之一,除非你只是个倒票的贩子,懒得关心也管不了其他与买卖交易无关的闲事。

但总有许多投行人士秉承做好人做好公司的信念,为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成长负责。

 一、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 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 财务造假的核心思想是将不想进利润表的费用(收入)披上资产(负债)的外衣继续呆在或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中。

披上资产外衣的费用俗称资产的水分,比如没提够的坏账准备,没折够的旧,没摊够的销以及直接将短期费用记作长期摊销费用等等。

披上负债外衣的收入,就是用来隐匿收入的预收账款等负债类科目。

 上面的内容告诉我们,资产负债表不但记录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而且也记录着费用和收入。

不但财务造假的企业如此,诚实做账的企业也是如此,难道不是吗?原因就是会计估计没个真正的标准,多半只能是毛估估。

调高利润,就是费用资产化,虚增收入;调低利润,就是资产费用化,收入负债化。

 财务造假的另一个思路是将原本没有的收入(费用)计入利润表。

以上是如何节流(减少费用和减少收入)的造假和如何开源(增加收入和增加费用)的造假。

 应收票据、预付账款要计提坏账准备吗? 应收票据本身不计提坏账准备,当应收票据的可收回性不确定时,应当转入应收账款后再计提坏账准备。

一般情况下,预付账款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已经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时,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坏账准备。

 毛利率为负也可以盈利 现金循环周期为负的情况下,确实有可能盈利。

现金循环周期为负,相当于企业不用投钱,靠供货商的钱就可以运营。

只要它通过手中捏着的大笔应付给供货商的现金赚取的利润高于销售的亏损,就可以盈利。

比如它的毛利率为-10%,销售亏了1亿,但利用未支付的现金赚了2亿。

 目前来看,京东是最有可能采用这个神奇的财务戏法去搞死竞争对手的,它最有胆量将销售毛利率变为负数,这是一把无敌的杀器!跟这样的对手竞争是很惨烈的,就像和使用七伤拳的对手打架一样,你眼见对方不断掉血,但最后死的人却是自己有一位网友请上市公司回答: 根据第1季度财报,为什么有15.5亿的货币资金,还要短期借款16亿?第1季度产生财务费用4670万,第1季度净利润只有6587万,财务费用这么高,为什么不还银行借款?上市公司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那就说明该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已经被限制或者被冻结了或者干脆是个假数。

浅析如何识别企业财务造假

浅析如何识别企业财务造假

浅析如何识别企业财务造假企业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故意误导投资者、金融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于其财务状况和业绩的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对企业和投资者产生影响,还会破坏市场秩序和信任。

因此,识别企业财务造假对于保障投资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稳定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如何识别企业财务造假的浅析。

首先,关注财务指标的异常变动。

一般来说,财务造假的企业往往会通过对财务指标进行人为操作来掩盖真实的经营状况。

例如,如果一家企业的收入在短期内急剧上升,而没有与之相应的成本和费用增长,那么就有可能存在财务造假的嫌疑。

同样,如果企业的利润率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也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的财务造假行为。

其次,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会计政策。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的主要体现,而财务造假往往也是通过操纵财务报表来实现的。

因此,仔细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特别是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寻找其中的疑点和问题。

同时,还应该关注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方式,特别是涉及到收入确认、费用计提、资产计量和减值准备等方面,因为这些是财务造假的常用手法。

第三,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行业特点。

不同行业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盈利模式和业务特点,了解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和经营模式,可以更好地判断其财务状况和业绩是否合理。

同时,还应该关注行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和竞争格局,因为如果整个行业的财务指标普遍异常,那么很可能存在系统性的财务造假。

最后,关注外部信息和第三方评级机构的报告。

除了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业绩,还应该关注企业的重要消息、公告和新闻报道等外部信息。

特别是关注外部评级机构对企业信用状况和风险评级的报告,他们通常会有更专业和独立的视角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总之,识别企业财务造假需要综合运用财务分析、行业了解以及关注外部信息等手段。

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保持警惕和敏锐的观察力。

只有保持对财务造假的认识和警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投资利益,避免受到财务造假的损害。

财务造假如何识别财务舞弊

财务造假如何识别财务舞弊

财务造假如何识别财务舞弊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采取不诚实的会计处理手段,通过虚增收入、减少费用或隐藏负债等方式,达到误导投资者、隐瞒真实情况的目的。

对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而言,准确识别财务舞弊至关重要,以保护自身权益,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如何识别财务舞弊,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一、财务指标异常一项财务指标的异常表现可以引起财务舞弊的怀疑。

这些异常可能体现在经营活动、财务状况或现金流量等方面。

1. 经营活动异常如销售额的异常增长或下降、盈利能力突然改善或恶化,这些情况都可能是财务舞弊的迹象。

2. 财务状况异常低资本回报率、过高的负债水平、不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等也是财务舞弊的信号。

3. 现金流量异常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现金流量应该相应增长,若现金流量减少或持平,则可能意味着财务舞弊。

二、财务报表分析1. 收入和费用分析对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进行详细分析可以揭示财务舞弊的迹象。

例如,虚增收入往往会导致销售净利率异常高,而费用的异常变动也可能暗示着财务舞弊。

2. 资产和负债分析仔细分析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可以揭示财务造假的痕迹。

虚增资产和隐藏负债的情况应引起警惕。

3. 资金流动分析对企业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分析,发现异常的资金流动可能是财务舞弊的证据。

例如,大额现金支出或频繁的资金调动可能是隐藏财务问题的迹象。

三、审计和内部控制1. 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的意见和说明是对企业财务真实性的评价,通过仔细阅读审计报告可以了解到审计师是否发现了任何迹象表明存在财务舞弊的可能性。

2. 内部控制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应该能够防范和发现财务舞弊行为。

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以确保其有效性是识别财务舞弊的重要手段。

四、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1. 虚增收入:通过虚构交易或合同来增加企业的收入,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 虚增利润:通过调整会计核算政策、发生时间和计量方法来操纵财务报表,夸大企业的利润水平。

财务造假分析

财务造假分析

财务造假分析引言概述: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通过虚增收入、减少费用或者隐藏负债等手段,使企业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好或者更稳定。

财务造假是一个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伤害了企业的声誉,也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为了严重损失。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财务造假的特点和常见手段,以匡助读者更好地识别和预防财务造假行为。

一、财务指标异常波动1.1 收入异常增长:财务造假往往通过虚增收入来掩盖真正的业务状况。

企业可能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假销售凭证或者虚增销售数量等手段来增加收入。

投资者应该关注企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是否与行业平均水平相符,是否存在异常波动。

1.2 利润率异常波动:财务造假通常会导致企业的利润率异常波动。

企业可能通过虚增收入或者减少费用来提高利润率。

投资者应该关注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是否与行业平均水平相符,是否存在异常波动。

1.3 现金流量异常:财务造假可能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异常。

企业可能通过虚增收入或者推迟支付账款等手段来改善现金流量表现。

投资者应该关注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否与净利润相符,是否存在异常波动。

二、财务报表的不一致性2.1 资产负债表的不一致性:财务造假可能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不一致。

企业可能通过虚增资产或者隐藏负债来掩盖真正的财务状况。

投资者应该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否合理,资产和负债的比例是否符合行业平均水平。

2.2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不一致性:财务造假可能导致企业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不一致。

企业可能通过虚增收入或者推迟支付账款等手段来改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一致性。

投资者应该关注企业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异常差异。

2.3 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是评估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规性的重要依据。

投资者应该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得到独立审计机构的审计,并关注审计意见的内容和结论。

三、内部控制和公司管理3.1 内部控制体系:财务造假往往与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关。

财务造假分析

财务造假分析

财务造假分析一、背景介绍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虚构、篡改财务数据、信息和报表,以达到误导投资者、隐瞒真实经营状况、获取非法利益等目的的行为。

财务造假对企业和投资者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财务造假进行分析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析方法1. 财务比率分析通过对企业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财务造假的迹象。

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率等。

财务造假往往会导致财务比率异常,比如净利润率的异常波动、资产负债率的异常增长等。

2.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揭示财务造假的痕迹。

主要分析重点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通过比较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如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关系,可以发现不一致之处。

3. 财务数据趋势分析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财务造假的线索。

包括利润、销售额、现金流量等数据的增长趋势是否合理,是否与行业平均水平相符等。

4. 财务风险评估通过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主要评估指标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流动性等。

如果企业的财务风险指标异常,可能存在财务造假的风险。

三、案例分析以某公司为例,通过财务分析来判断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的情况。

1. 财务比率分析该公司的净利润率在过去三年内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超过了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这可能是财务造假的迹象之一。

2. 财务报表分析通过比较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发现该公司的净利润增长迅速,但现金流量却没有相应增长,这可能意味着存在虚增利润的情况。

3. 财务数据趋势分析该公司的销售额在过去三年内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但是行业整体销售额增长率却较低。

这可能是通过虚构销售额来夸大业绩的迹象。

4. 财务风险评估该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差,资产负债率较高,且流动比率较低。

这可能是为了掩盖财务风险而进行的财务造假。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财务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该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