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合集下载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施工方案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施工方案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施工方案一、引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通过将玻化微珠与水泥、石灰等原材料混合而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施工性能。

本文旨在介绍和详细阐述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施工方案,以供施工人员参考和实际应用。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水泥、石灰、水等材料,并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准确的配比。

2. 工具准备:准备好搅拌机、刮板、水平尺、推土板、喷淋器等施工所需的工具。

3. 地面处理:清理施工现场,确保表面平整、干净,无杂质和尘土。

三、施工步骤1. 基层处理(1)使用一把刮板将基层上的凹凸不平和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基层表面平整。

(2)如果基层有裂缝,需要先进行修补。

用水泥砂浆将裂缝填平,并且保持基层和修补材料之间的界面密实。

2. 基层涂料处理(1)将配好水泥和石灰的底漆涂刷在基层上,保证底漆的均匀覆盖和附着力。

(2)底漆完全干燥后,用搅拌机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与水搅拌均匀,形成稠密的砂浆状。

(3)用刮板将砂浆均匀刮在基层上,厚度约为3-5mm,保证均匀性和平整度。

3. 外墙保温板粘贴(1)将预制的外墙保温板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切割,粘贴到施工墙上。

在保温板表面均匀涂刷一层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2)用推土板将保温板与墙面紧密贴合,并用水平尺保证水平度。

(3)保温板粘贴完成后,用加强网与保温板边缘及各接缝处连接,加强墙体整体稳定性。

4. 预埋件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外墙保温板上预留预埋件的位置。

(2)将预埋件按要求安装到设定位置,并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填缝。

5. 面层处理(1)检查保温板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修补。

(2)涂刷一层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作为面层,厚度约为3-5mm。

(3)使用刮板将面层砂浆刮平,保证表面平整度。

6. 防护层处理(1)待面层砂浆完全干燥后,涂刷一层防护层,以增加保温系统的防水、耐久性和抗压强度。

防护层的厚度约为3-5mm。

(2)用刮板将防护层刮平,并用喷淋器轻柔地喷洒水进行保湿,防止表面开裂。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1. 简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一种常用的保温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定义、组成、特点以及导热系数的相关知识。

2.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定义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一种以玻化微珠为主要原料,通过特定的配比和工艺制成的一种保温材料。

玻化微珠是一种微细颗粒,具有较低的密度和导热系数。

3.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组成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主要由以下几种材料组成: - 玻化微珠:玻化微珠是玻璃制品的一种,具有微细的孔隙结构,可有效隔热。

- 水泥:水泥是保温砂浆的基础材料,能够提供砂浆的粘结性和硬化性。

- 石膏:石膏是一种矿石,可以增加砂浆的柔韧性和耐久性。

- 外加剂:外加剂可以改善砂浆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如提高抗裂性、降低收缩率等。

4.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特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 低导热系数: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较低,能够有效隔热,节约能源。

- 轻质化:由于玻化微珠的低密度,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具有较轻的重量,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

- 耐久性好: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 施工方便: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易于施工和调整。

- 环境友好: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不含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是衡量其隔热性能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 热传导仪法:通过测量砂浆样品在恒定温度下的热传导过程,计算得出导热系数。

- 平板法:将砂浆样品置于两个恒温平板之间,测量样品的温度差和热流量,计算得出导热系数。

- 温度场法:通过测量砂浆样品上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计算得出导热系数。

6.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 玻化微珠的粒径和孔隙结构:较小的粒径和较大的孔隙结构有助于降低导热系数。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密度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密度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密度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一种常用于建筑保温的材料,它的密度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密度。

一、什么是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由水泥、石灰、沙子和玻化微珠等材料混合而成的一种建筑保温材料。

其中,玻化微珠是一种轻质、多孔、球形颗粒,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和防火性能。

二、密度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性能的影响1. 密度与隔热性能密度是影响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隔热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密度越小,隔热性能越好。

这是因为低密度可以使空气在球形颗粒之间形成更多的孔隙,从而减少传导和辐射传热。

2. 密度与强度密度也会影响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强度。

一般来说,密度越大,强度越高。

这是因为密度大意味着固体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多,相互之间的支撑力也更大。

3. 密度与施工性能密度还会影响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施工性能。

通常情况下,密度较小的砂浆更容易施工,因为它们比较轻便,可以更容易地搅拌和涂抹。

三、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密度范围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节能材料玻化微珠保温砂浆》(GB/T 23932-2009)规定,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干密度应在300kg/m³~800kg/m³之间。

其中,干密度指在常温下(20℃)下降至恒重后的重量与体积之比。

四、如何控制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密度1. 选择合适的配合比配合比是控制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密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将水泥、石灰、沙子和玻化微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控制水泥和石灰的用量,可以得到不同密度的砂浆。

2. 控制加水量加水量也是影响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加水量越少,密度越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控制好加水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3. 选择合适的玻化微珠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玻化微珠具有不同的密度。

因此,在选择玻化微珠时,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规格和类型,以达到所需的密度要求。

五、结论综上所述,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密度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配合比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配合比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配合比一、什么是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一种以玻化微珠为主要原料,通过配合水泥、石灰、石膏等材料制成的一种保温材料。

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轻质高强、防火防水、耐久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墙体外保温系统中。

二、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配合比的组成1. 玻化微珠:作为主要原料,占总配合比的50%~70%左右。

2. 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占总配合比的20%~30%左右。

3. 石灰:作为填充材料和调节材料,占总配合比的5%~15%左右。

4. 外加剂:如增稠剂、减水剂等,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

三、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配合比的制备方法1. 原材料准备:将所需原材料按照指定比例进行称量和混合。

2. 水泥预处理:将水泥与适量清水混合,搅拌均匀,静置片刻,待水泥充分吸水后再次搅拌均匀。

3. 石灰预处理:将石灰与适量清水混合,搅拌均匀,静置片刻,待石灰充分吸水后再次搅拌均匀。

4. 玻化微珠加入:将预处理好的水泥和石灰混合物中加入玻化微珠,并进行充分搅拌。

5. 外加剂添加:根据需要适量添加外加剂,并进行充分搅拌。

6. 加水调制:将适量清水加入混合物中,并进行充分搅拌调制成糊状物。

四、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配合比的注意事项1. 配合比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其性能和施工效果。

2. 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应在施工前进行检查验收。

3. 在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配合比例进行称量和混合,确保各组份的比例准确无误。

4.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施工环境的湿度和温度,以保证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性能和施工效果。

五、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配合比的优缺点1. 优点:(1) 保温隔热性能好,能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 轻质高强,施工方便、快捷。

(3) 防火防水、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

(4) 环保无污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2. 缺点:(1) 施工时需要注意环境湿度和温度等因素,否则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和施工效果。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施工方案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施工方案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施工方案
目录
1.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施工方案概述
1.1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特点
1.2 施工前准备工作
1.2.1 查看施工图纸
1.2.2 准备施工材料
2. 施工步骤及要点
2.1 基层处理
2.2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拌和
2.3 施工技巧
2.3.1 均匀涂抹
2.3.2 压实工艺
3. 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要点
3.1 外观质量检测
3.2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施工方案概述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一种优质的保温砂浆材料,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耐久性。

在施工前,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特点,了解其施工要求。

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查看相关的施工图纸,了解施工的具体要求。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辅助材料等。

施工步骤及要点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净。

接着进行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拌和,并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涂抹。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均匀涂抹,并采用压实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要点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外观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1)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由玻化微珠(VMB)、水泥及外加剂组成的单组分干混型高性能无机墙体保温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新旧建筑物墙体保温工程,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

保温系统由保温隔热层和抗裂防护层两部分组成,其中保温隔热层采用玻化微珠(由火山熔岩矿物材料经过加热膨胀、玻化冷却制成的表面玻化封闭、内部多孔的不规则球状体颗粒)做轻骨料,替代传统的普通膨胀珍珠岩和聚苯颗粒作为保温型干混砂浆的轻骨料,预拌在干粉改性剂中,形成单组份无机干混料保温砂浆,现场加水搅拌即可使用,可直接抹于围护结构上。

理论和工程实践证明,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保温工程是实现建筑物保温节能的良好举措。

3 无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做法适用于建筑节能50%和65%目标要求的新建、扩建和既有房屋改造的工业民用建筑的外墙内、外保温和分户墙、地下室、车库、楼梯、走廊、消防通道、热桥单独保温隔热、EPS、XPS 的找平防火层或保护层等;建筑高度一般不超过100m;保温浆料直接与基层墙体构成外墙保温系统及与其他保温材料复合构成外墙保温系统两种类型;基层可以是钢筋混凝土墙及砌体墙等;外墙饰面层可采用涂料或面砖。

(2)5 5.1 工艺流程5.1.1 工艺流程图图4-1 外墙保温构造示意图(1)一般型(2)加强型3 5.1.1 工艺流程图5.1.2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外墙保温工程的主要工序说明:1.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技术施工方案,确定保温砂浆施工范围,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建立施工管理制度。

2.施工过程严格按照上图流程,做到一层一隐蔽一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3.施工过程中应按工艺流程规定合理安排各工序,保证各工序间的衔接和间隔时间,不得随意改变施工流程中的顺序,以保证施工质量。

5.2 操作要点5.2.1 施工准备1.搭设搅拌棚,所有材料必须在搅拌棚内机械搅拌,防止玻化微珠颗粒飞散,影响现场文明施工。

搅拌棚的地点应选择背风向,并靠近垂直运输机械,搅拌棚应有顶棚,三侧封闭,一侧作为进出料通道,地面平整坚实。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详细介绍)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详细介绍)

其中干混保温砂浆分为外保温砂浆和内保温砂浆两种。

外保温砂浆选用改性水泥作为基材、内保温砂浆选用改性石膏作为基材,加入玻化微珠、高模PVA纤维等改性材料,提高产品的保水性能、粘结性能和强度,较好地解决了目前使用的保温砂浆易出现的空鼓、开裂等问题。

施工不需做墙面拉毛或界面处理,可以直接抹面,省工省时。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产品特性:1、本产品是单组分干粉材料,容重轻,保温性能好。

2、强度高,附着力强,粘结性好。

3、防火、吸音、防渗透、耐水、耐冻融效果好。

4、抗裂性强,表面收光好。

5、施工简便,墙体不需拉毛或附加介面剂等处理,也不需加网格布等。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适用范围:1、石膏基:适用于各种材料墙体的外墙内保温。

2、水泥基:适用于各种材料墙体的外墙保温。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施工说明:施工前要清除墙面浮灰、油污、隔离剂等,保证作业面干净。

1、料浆配制:(1)按照料浆所用水灰重量比(0.6-0.7:1,即每袋20kg产品约加水13kg),先将水注入搅拌容器中,再将本产品加入,搅拌1-2分钟,使料浆成膏体状,即可使用。

(2)搅拌可使用砂浆搅拌机或手提电动搅拌器,严禁人工搅拌。

(3)料浆必须即配即用,45分钟用完。

2、抹灰施工说明:(1)抹涂方法与普通砂浆相同,抹灰厚度大于3cm时,可分为二次抹涂。

(2)高温季节施工或料浆运距较远,为防止凝固,可加入适量缓凝剂。

(3)在砂浆硬化后用抗裂砂浆抹涂1-2mm罩面,使其具有更好的防渗透和抗裂性能。

3、注意事项:(1)本产品现场施工不需要任何添加剂,配制好的砂浆要及时用完,未用完的料浆不允许加水再用。

二次加水使用会导致灰层龟裂。

(2)采用机械搅拌,确保料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抹灰时间,保障施工质量。

(3)产品存放要注意防水防潮,贮存期不宜超过三个月。

信阳市旭日助滤剂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珍珠岩系列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地处亚洲较大的非金属矿基地---河南省信阳上天梯非金属矿。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执行标准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执行标准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执行标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较高的强度,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墙体、屋面、地面等部位的保温工程中。

为了确保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质量稳定,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执行标准》。

一、材料要求。

1. 玻化微珠,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外观应无明显破损、污染等现象。

2. 砂浆材料,水泥、石灰等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应质地均匀,无结块、凝结等现象。

3. 外加剂,应选用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外加剂,且应符合国家标准。

二、配合比要求。

1.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严禁私自调整,确保保温砂浆的性能稳定。

2. 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应符合要求,确保各材料充分混合。

三、施工要求。

1. 基层处理,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浸湿等处理,确保基层表面无松动物、油污等。

2. 抹面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抹面,严禁浮粉、起砂等现象。

3. 抹面平整度,应保证抹面平整度,严禁出现凹凸不平、开裂等情况。

4. 养护,施工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确保保温砂浆的性能发挥。

四、质量检验。

1. 原材料检验,应对玻化微珠、砂浆材料、外加剂等进行检验,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2. 施工工艺检验,应对施工工艺进行检验,确保施工符合标准要求。

3. 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抽检,确保保温砂浆的质量稳定。

五、验收标准。

1. 外观质量,保温砂浆应无裂缝、起砂、空鼓等现象。

2. 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3. 保温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的保温隔热效果。

六、施工验收。

1. 施工单位应提供完整的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等资料,由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2.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七、附则。

1.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修订,以修订后的标准为准。

2. 对于违反本标准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综上所述,《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执行标准》是保证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质量稳定、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确保保温砂浆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建筑保温工程提供可靠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系统热工计算时R0≥0.74m2·K/W的墙体保温隔热要求,冷桥梁柱R1≥0.52 (m2·K/W)满足要求。

针对湿热地区潮湿气候作用下建筑保温砂浆受潮的规律,采用天平称重法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了自然状态吸放湿实验,并采用热湿气候风洞实验法对其质量平衡含湿率进行测定,进而采用平板法对其湿平衡状态下的导热系数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南方地区潮湿气候条件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质量平衡含湿率约为 3.55%;湿平衡状态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修正系数在1.04~1.11之间,平均值为1.08,考虑受潮现象的复杂性,建议在实际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时,该修正系数宜取1.10.关于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应用技术规程〉以370mm厚的粘土实心烧结砖墙为例,若选用外抹30mm厚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取0.06W/m·K,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取1.15。

其热工计算过程如下:粘土实心烧结砖墙体部分的传热系数Kp为:Rp=Ri+R1+R2+R3+R4+Re=1.07m2·K/WKp=1/RP=1/1.07=0.93W/m2·K式中Ri——内表面换热阻,0.11m2·K/W;R1——石灰混和砂浆层热阻,0.02/0.87=0.023m2·K/W;R2——粘土实心烧结砖墙体热阻,0.37/0.81=0.457m2·K/W;R3——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层热阻,0.030/(0.06×1.15)=0.435m2·K/W;R4——抗裂砂浆层热阻,0.005/0.93=0.005m2·K/W;Re——外表面换热阻,0.04m2·K/W。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墙体保温系统的各种做法及热工性能指标可按表4.3.1~4.3.6选用。

外墙的传热系数采用平均传热系数Km值计算,即按面积加权法求得的传热系数,主要是必须考虑围护结构周边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热桥的影响。

江苏省节能建筑常用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表(试行)江苏省节能建筑常用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表(试行)一、常用墙体材料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1粘土多孔砖KP1-190/2401400 0.58 7.92 2粘土多孔砖KM1-190/2401400 0.58 7.923 灰砂砖240 1900 1.10 12.724 炉渣砖240 1700 0.81 10.435 煤矸石烧结砖1700 0.63 9.056 煤矸石多孔砖1400 0.54 7.607 粉煤灰烧结砖1600 0.50 7.828 粉煤灰蒸养砖1600 0.62 8.719 混凝土双排孔砌块190 1300 0.68 6.0010 混凝土单排孔砌块190 1200 1.02 5.88混凝土多孔砖111500 0.80 8.78(240×115×90)混凝土多孔砖1500 0.86 8.7512(240×190×90)混凝土砌块内填膨胀珍131300 0.33 1.28珠岩(单排孔)煤矸石砌块内填膨胀珍1300 0.27 3.2514珠岩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35;15 ALC加气混凝土砌块500 0.20 3.60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45;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35;16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700 0.22 3.59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45;17 烧结淤泥普通砖1700 0.50 7.82 修正系数1.1518 烧结淤泥多孔砖1300 0.48 6.74 修正系数1.1519 页岩模数烧结砖1300 0.45 6.60 修正系数1.15二、常用保温材料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20水泥基复合保温砂浆(W型) 400 0.08 1.56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30;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25;21水泥基复合保温砂浆(L型) 250 0.06 1.07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35;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25;22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砂浆450 0.085 1.80 适用于内保温23 粉刷石膏保温砂浆500 0.085 4.00 适用于内保温24 挤塑聚苯板(XPS) 25~35 0.03 0.54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25;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15;25 模塑聚苯板(EPS) 18~22 0.041 0.36 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20;26 聚氨酯(外墙外保温) 30 0.024 0.36 用于墙体修正系数1.20;27 聚氨酯(屋面保温) 35~50 0.024 0.54 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35;注:保温装饰板根据所选保温材料不同,选用相应的热工性能参数及修正系数。

三、混凝土3.1普通混凝土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28 钢筋混凝土2500 1.74 17.06 修正系数1.00;3.2轻骨料混凝土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29自然煤矸石、炉渣混凝土(ρ=1700)1700 1 11.39 修正系数1.00;30自然煤矸石、炉渣混凝土(ρ=1500)1500 0.76 9.33 修正系数1.00;31自然煤矸石、炉渣混凝土(ρ=1300)1300 0.56 7.46 修正系数1.00;32粉煤灰陶粒混凝土(ρ=1700)1700 0.95 11.11 修正系数1.00;33粉煤灰陶粒混凝土(ρ=1500)1500 0.7 8.95 修正系数1.00;粉煤灰陶粒混凝土341300 0.57 7.52 修正系数1.00;(ρ=1300)粉煤灰陶粒混凝土351100 0.44 6.08 修正系数1.00;(ρ=1100)粘土陶粒混凝土361600 0.84 10.13 修正系数1.00;(ρ=1600)粘土陶粒混凝土371400 0.7 8.65 修正系数1.00;(ρ=1400)粘土陶粒混凝土381200 0.53 6.97 修正系数1.00;(ρ=1200)页岩渣、石灰、水泥混凝391300 0.52 6.94 修正系数1.00;土页岩陶粒混凝土1500 0.77 9.39 修正系数1.00;40(ρ=1500)页岩陶粒混凝土411300 0.63 7.91 修正系数1.00;(ρ=1300)页岩陶粒混凝土1100 0.5 6.48 修正系数1.00;42(ρ=1100)火山灰渣、砂、水泥混凝1700 0.57 6.34 修正系数1.00;43土浮石混凝土(ρ=1500)1500 0.67 8.76 修正系数1.00;44(水泥焦渣)45浮石混凝土(ρ=1300)(水泥焦渣)1300 0.53 7.25 修正系数1.00;46浮石混凝土(ρ=1100)(水泥焦渣)1100 0.42 5.94 修正系数1.00;3.3轻质混凝土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47 泡沫混凝土(ρ=700) 700 0.22 3.59 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50;48 泡沫混凝土(ρ=500) 500 0.19 2.69 用于屋面修正系数1.50;四、粉刷砂浆4.1砂浆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49 水泥砂浆1800 0.93 11.31 修正系数1.00;50 混合砂浆1700 0.87 10.63 修正系数1.00;51 石灰砂浆1600 0.81 9.95 修正系数1.00;52 石灰石膏砂浆1500 0.76 9.33 修正系数1.00;五、热绝缘材料5.1纤维材料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53矿棉、岩棉、玻璃棉板(ρ=80以下)80 0.05 0.60 修正系数1.20;54矿棉、岩棉、玻璃棉板(ρ=80-200)140 0.045 0.75 修正系数1.20;55矿棉、岩棉、玻璃棉毡(ρ=70以下)70 0.05 0.58 修正系数1.20;56矿棉、岩棉、玻璃棉毡(ρ=70-200)135 0.045 0.77 修正系数1.20;57矿棉、岩棉、玻璃棉松散料(ρ=70以下)70 0.05 0.46 修正系数1.20;58矿棉、岩棉、玻璃棉松散料(ρ=70-120)95 0.045 0.51 修正系数1.20;59 麻刀150 0.07 1.27 修正系数1.20;六、木材、建筑板材6.1木材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60橡木、枫树(热流方向垂直木纹)700 0.17 4.6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1橡木、枫树(热流方向顺木纹)700 0.35 6.69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2松、木、云杉(热流方向垂直木纹)500 0.14 3.5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3松、木、云杉(热流方向顺木纹)500 0.29 5.15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2建筑板材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64 胶合板600 0.17 4.32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5 软木板(ρ=300) 300 0.093 1.9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66 软木板(ρ=150) 150 0.058 1.09 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67 纤维板(ρ=1000) 1000 0.34 7.88GB50176-93》附录四;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68 纤维板(ρ=600) 600 0.23 5.02GB50176-93》附录四;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69 石棉水泥板1800 0.52 8.45GB50176-93》附录四;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70 石棉水泥隔热板500 0.16 2.47GB50176-93》附录四;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71 石膏板1050 0.33 5.14GB50176-93》附录四;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72 水泥刨花板(ρ=1000) 1000 0.34 7.05GB50176-93》附录四;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73 水泥刨花板(ρ=700) 700 0.19 4.41GB50176-93》附录四;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74 稻草板300 0.13 2.18GB50176-93》附录四;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75 木屑板200 0.065 1.41GB50176-93》附录四;七、松散材料7.1无机材料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76 锅炉渣1000 0.29 4.41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7 粉煤灰1000 0.23 3.92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8 高炉炉渣900 0.26 3.9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79 浮石、凝灰岩600 0.23 3.04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0 膨胀蛭石(ρ=300) 300 0.14 1.79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1 膨胀蛭石(ρ=200) 200 0.1 1.24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2 硅藻土200 0.076 1.01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3 膨胀珍珠岩(ρ=120) 120 0.07 0.85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4 膨胀珍珠岩(ρ=80) 80 0.058 0.63 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7.2有机材料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85 木屑250 0.093 1.84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6 稻壳120 0.06 1.03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7 干草100 0.047 0.83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八、其他材料8.1土壤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88 夯实粘土(ρ=2000) 2000 1.16 13.05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9 夯实粘土(ρ=1800) 1800 0.93 11.09 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90 加草粘土(ρ=1600) 1600 0.76 9.45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1 加草粘土(ρ=1400) 1400 0.58 7.72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2 轻质粘土1200 0.47 6.44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3 建筑用砂1600 0.58 8.2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2石材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94 花岗岩、玄武岩2800 3.49 25.57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5 大理石2800 2.91 23.35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6 砾石、石灰岩2400 2.04 18.10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7 石灰石2000 1.16 12.4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3卷材、沥青材料序号类别\名称容重导热系数蓄热系数备注(Kg/m3) (W/m·K) W/(m2·K)98 沥青油毡、油毡纸600 0.17 3.30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99 沥青混凝土2100 1.05 16.41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0 石油沥青(ρ=1400) 1400 0.27 6.80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1 石油沥青(ρ=1050) 1050 0.17 4.67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4玻璃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102 平板玻璃2500 0.76 10.77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3 玻璃钢1800 0.52 9.2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8.5金属序号类别\名称容重(Kg/m3) 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m2·K)备注104 紫铜8500 407 325.06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5 青铜8000 64 118.950 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6 建筑钢材7850 58.2 126.28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7 铝2700 203 191.50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108 铸铁7250 49.9 112.38摘自《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四;九、窗的传热系数窗框材质窗户类型空气层厚度(mm)窗框窗洞面积比(%)传热系数K(W/m2.K)钢、铝单框单层玻璃—15~206.4单框中空玻璃9 3.912 3.716 3.6单框中空Low-E玻璃9 3.412 3.216 3.0单框断热桥中空玻璃9 3.5 12 3.2~3.4 16 3.0~3.2单框断热桥中空Low-E玻璃9 2.9 12 2.4~2.7 16 2.2~2.5塑料、木单框单层玻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