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八单元测试提优卷 人教版部编 (含答案)

第八单元测试提优卷一、积累与运用。
(共46分)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1)父母从不xiàn zhì()我看课外书,他们坚信我能从那些yīng xióng()人物身上学到zuò rén chù shì()的道理。
(2)jiù jiù()在yī piān()文章中了解到很久以前我们附近山谷里的mǒu gè()地方住着一群原始人。
他绘声绘色地miáo shù()着他们的生活情况,我听得rú zuì rú chī()。
2.选出正确的字,打“√”。
(4分)教(诲悔)(岂凯)旋(缺决)少(扑朴)素盛(哀衰)烦(琐锁)书(刊刑)背(诵颂)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现在的常用义不一样,比一比,把意思写在括号里。
(4分)(1)敏:①敏.而好学()②身手敏.捷()(2)急:①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②当务之急.()(3)断: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②藕断.丝连()(4)厌:①学而不厌.()②喜新厌.旧()4.补全下列四字词语,分析每行词语的特点,在每行的“”上再写一个同类的词。
(8分)()()有味()()如生()()不忘牵()挂()天()日()流()溢()5.下面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4分)①对于一位写作者呕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
②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
③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
④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
⑤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
A.④③①②⑤B.②⑤①④③C. ⑤②③①④D.②⑤①③④以上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6.把下列人物、人物的出处及其人物形象连线。
(4分)武松《西游记》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性格憨厚贾宝玉《水浒传》神机妙算,忠贞爱国,谦虚谨慎猪八戒《三国演义》有才华,有灵气,有叛逆精神诸葛亮《红楼梦》武艺高强,疾恶如仇,敢作敢当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第八单元测试主题百花园(41分)一、主题达标。
(25分)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6分)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fèi qǐn wàng shí()。
我读得很快,húlún tūn zǎo(),大有“bùqiúshèn jiě()”的味道。
书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常常使我fúxiǎng lián piān(),他们的bēi huān líhé()常常使我qiān cháng guàdù()。
2.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答案。
(5分)(1)下列不属于和勤奋好学有关的典故是()A.凿壁偷光B.囊萤映雪C.卧薪尝胆D.悬梁刺股(2)歇后语“老鼠钻进书箱里”的后半句是什么?()A.咬文嚼字B.尽是书C.瞎摸D.满腹经纶(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A.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B.不能不懂装懂C.懂得虚心向别人请教(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的“识”是什么意思?()A.知识B.认识C.识别D.记住,这里读zhì(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作者是()A.曾国藩B.李白C.朱熹D.杜甫3.根据语境填写或选择名言警句、歇后语。
(14分)(1)同桌不肯勤奋学习,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3)爸爸今天和别人下棋又输了,他回到家和妈妈开玩笑说:“我最近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歇后语) (4)古往今来,关于读书我们的先辈感慨万千。
孔子的“______”折射出学与思辩证的光芒;董遇的“______”强调书要反复读才能有所得;西汉刘向的“______”道出了读书对增长智慧的重要性;诗圣杜甫的“______”则认为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共46分)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1)父母从不xiàn zhì()我看课外书,他们坚信我能从那些yīngxióng()人物身上学到zuò rén chù shì()的道理。
(2)jiù jiù()在yī piān()文章中了解到很久以前我们附近山谷里的mǒu gè()地方住着一群原始人。
他绘声绘色地miáo shù()着他们的生活情况,我听得rú zuì rú chī()。
2.选出正确的字,打“√”。
(4分)教(诲悔)(岂凯)旋(缺决)少(扑朴)素盛(哀衰)烦(琐锁)书(刊刑)背(诵颂)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现在的常用义不一样,比一比,把意思写在括号里。
(4分)(1)敏:①敏.而好学()②身手敏.捷()(2)急:①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②当务之急.()(3)断: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②藕断.丝连()(4)厌:①学而不厌.()②喜新厌.旧()4.补全下列四字词语,分析每行词语的特点,在每行的“”上再写一个同类的词。
(8分)()()有味()()如生()()不忘牵()挂()天()日()流()溢()5.下面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4分)①对于一位写作者呕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
②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
③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
④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
⑤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
A.④③①②⑤B.②⑤①④③C. ⑤②③①④D.②⑤①③④以上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6.把下列人物、人物的出处及其人物形象连线。
(4分)武松《西游记》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性格憨厚贾宝玉《水浒传》神机妙算,忠贞爱国,谦虚谨慎猪八戒《三国演义》有才华,有灵气,有叛逆精神诸葛亮《红楼梦》武艺高强,疾恶如仇,敢作敢当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练习题

语文园地八(第八单元测试卷)不含作文基础知识(38分)一、每组中都有一个错误的读音,请画“”线标出并在扣号里改正(2分)1、无耻.(chǐ)教诲.(huǐ)呻吟.(yín)质朴.(pǔ)()2、馈赠.(zhèng)斩.断(zhǎn)某.人(mǒu)酵.母(jiào)()3、皎.(jiǎo)洁书籍.(jí)岂.止(qí)皆.(jiē)大欢喜()4、敌寇.(kòu)借鉴.(jiàn)淅沥.(yì)沥栩.(yǔ)栩如生()二、补全四字词语,并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5分)( )( )有味如( )如( ) 与众( )( )( )( )半解牵( )挂( ) 心安( )( )( )( )而喻呕( )沥( ) 黯然( )( )(1)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 )(2)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 )三、填写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1)她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
( )( )(2)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
( )( )(3)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使我心动神移。
( )( )(4)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
( )( )四、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1、( )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另一部著作——《水浒传》。
2、《三国演义》真是好听极了,( )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3、( )明天开始努力学习,( )今天就用功学习。
4、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 )儿童歌舞之外,( )我喜欢的《动物世界》。
五、分析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4分)A.表示引用;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D.突出强调。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 )(2)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
( )(3)我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语文素养测试卷(含答案)

第八单元语文素养测评(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巩固运用(38分)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6分)1.老师经常jiào huì()我们:人生yǒu xiàn(),而学识无涯,要chí zhī yǐ hénɡ()地研究、探索,攀登知识的高峰。
2.这piān()文章描写了参赛队员们zhǎn huò()6金、高唱kǎi ɡē()归来的情景,读完使人不由得心生自豪之情。
二、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6分)()→()()()→()()止 +胃 +()→()()()→()()三、写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6分)1.我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2.秋天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
..人间,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四、修改病句。
(12分)1.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一道风景线。
2.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3.我们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五、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8分)1.敏而好学,。
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3.问渠那得清如许?。
4. ,此日中流自在行。
第二部分语言综合运用与文化传承(10分)六、根据情境写出合适的句子。
(6分)1.同桌在学习上不够勤奋,你会对他说:“。
”2.在异乡求学的王健十分思念家乡,仰望星空,他总会不由自主地吟诵道:“。
”3.你的朋友不守信,请你送一句名言告诫他:“。
”七、下面的话得体的一项是()。
(4分)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B.同学邀请你去他家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D.当你骑车碰了一下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第三部分阅读理解与写作实践(52分)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2分)生命的一部分刘心武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第八单元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二、比一比,再组词。
(6分){刊()到(){津()律(){此()些(){耻()职(){诵()涌(){篇()遍()三、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篇文章毫无新意,读起来索然无味....。
B.我如饥似渴....地吃起来。
C.他从小就在外闯荡,所以对于人情世故....很是练达。
D.我忍不住拿起一本《三国演义》,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明白。
四、下面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A.《水浒传》——施耐庵B.《西游记》——吴承恩C.《三国演义》——许仲琳D.《红楼梦》——曹雪芹五、选词填空。
(5分)如果……就……只有……才……与其……不如……宁可……也不……不论……都……1.刘胡兰()牺牲自己的生命,()说出自己的同志。
2.()上课不认真听讲,()无法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
3.天才来自勤奋,()刻苦学习,持之以恒,()能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4.()发生什么,我()会跟你在一起。
5.()坐在这里说空话,()踏踏实实地去做实事。
六、仿写句子。
(6分)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2.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七、填空。
(10分)1.《忆读书》一文作者是,原名,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有诗集和等。
2.代曾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是知也。
八、课内阅读我最棒。
(12分)我的“长生果”…………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
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待上半天,构想种种神话传说。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
老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43分)一、读拼音,写字词。
(9分)我把我在bào kān()上看到的故事jiǎnɡ shù ()给妹妹听,妹妹听得jīn jīn yǒu wèi()。
当听到huānɡ tánɡ()fán suǒ() 的情节时,她感到非常yàn fán();当听到mǒu()位将军zhǎn dí()无数kǎi xuán()时,她高兴得手舞足蹈。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5分).2.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狗的嗅觉比人类灵敏.许多。
().5.作为老师,他对成绩差的学生没有厌.弃,而是热情帮助。
()三、选择题。
(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传.记(zhuàn) 发酵.(xiào) 呻.吟(shēn)B.卷.宗(juàn) 偿.还(cháng) 烦琐.(suǒ)C.出差.(chāi)馈.赠(guì) 皎.洁(jiǎo)D.奔.跑(bēn)羞耻.(cǐ)就寝.(qǐ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悲欢离和兴亡盛哀B.索然无味牵肠挂肚C.浮想连翩不能自已D.不言而谕流光溢彩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用《论语》解释是()A.敏而好学B.诲人不倦C.默而识之D.不耻下问4.将下列内容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你才能真正懂得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B.③②⑤④①C.③④②⑤①D.③⑤②④①5.下列对欧阳询的书法作品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第八单元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1.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jīn jìn)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2.我读得很快,大有囫.(húwù)囵吞枣的味道。
3.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hǔxǔ)传》尤其欣赏。
4.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yíqiǎn)。
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jiàohuì() wúxiàn() háojié()fánsuǒ() shūkān() chēnɡwèi()lǎnɡsònɡ() quēfá()三、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8分)1.( )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另一部著作——《水浒传》。
2.《三国演义》真是好听极了,( )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3.( )明天开始努力学习,( )今天就用功学习。
4. 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 )儿童歌舞之外,( )我喜欢的《动物世界》。
四、按要求写句子。
(8分)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书”还可以比喻成什么?仿写一个句子)2.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个句子)3.我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改成双重否定句)4. 根据句前的提示语,将句子补充完整。
(不与书中的句子重复)总而言之,五、读书和交流。
读懂和听懂言外之意是十分重要的。
请根据材料,按要求答题。
(6分)期末考试临近,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冲刺。
校长在会上说: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晚都会伏案读书做练习直到深夜,这种精神是可贵的。
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上精神不振,昏昏欲睡,使课堂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1.校长肯定的是2.校长否定的是3.校长的目的是六、课文直通车。
(13分)1. 读书“三到”包括, , ,“三有”分别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
第八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8分)
xiāo qiǎn bǐyùchōng shíxīxiào
()()()()
shēn yín fán suǒbēi cǎn wěi qū
()()()()
2.比一比,再组词。
(8分)
婪()忧()某()磁()焚()优()媒()滋()馈()饥()诵()偿()溃()肌()涌()尝()3.根据意思写词语。
(4分)
(1)对某事兴趣浓厚,乐于谈论。
()
(2)把枣整个吞下,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思考,不求甚解。
()
(3)指对人或事物过于沉迷或陶醉而不能自拔,神志恍惚。
()
(4)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情理,心里很坦然。
()4.选词填空。
(5分)
不求甚解一知半解迷惑不解
(1)遇到问题不要满足于( ),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2)我读得很快,大有( )的味道。
(3)挑山工居然会比游人走得快,我开始真有点()。
依依不舍念念不忘
(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地把书放回书架。
(5)我不能接受这个赞誉,因为那是看巴金先生的《家》后()的词句。
二、能力提升。
(29分)
1.按要求写句子。
(6分)
(1)难道你不知道博览群书的好处吗?(改成肯定句)
(2)我把《忆读书》这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
(改成“被”字句)
(3)我被精彩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
(改成“把”字句)
2.根据自已的感受,仿照例句填空。
(4分)
例: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3.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5分)
(1)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
(3)我合上书,咽了一口睡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
(4)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
(5)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4.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4分)
(1)问渠那得清如许? 。
(2)读书破万卷, 。
(3)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4)向来枉费推移力, 。
(5)读书有三到,谓、、。
二、阅读乐园。
(21分)
(一)课内阅读。
(11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明白。
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作者真正开始读书是几岁?(1分)
2.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其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地怎样读《三国演义》的。
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听《三国演义》,于是哭了。
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凯”与“诸”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岂”和“者”两字的读音相近。
D.“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三个豪杰是关羽、刘备、和诸葛亮三个人结义。
3.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8分)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
(2)我决定咬了牙……
(二)课外阅读。
(10分)
窃读记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
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
我可以安心了。
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造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
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含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请在下面是比喻句的后面画上“√”。
(3分)
(1)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
()
(2)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2.“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是因为。
(2分)
3.为什么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3分)
4.在《我的“长生果”》一文中“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把划线句子换一个成语是(2分)
四、妙笔生花。
(25分)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书与我们密不可分,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请你围绕“书”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消遣比喻充实嬉笑呻吟烦琐悲惨委屈
3.(1)津津有味(2)囫囵吞枣(3)如醉如痴(4)心安理得
4.(1)一知半解(2)不求甚解(3)迷惑不解(4)依依不舍(5)念念不忘
二、1.(1)你知道博览群书的好处
(2)《忆读书》这篇课文被我背得滚瓜烂熟。
(3)精彩的故事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4.(1)为有源头活水来(2)下笔如有神
(3)不知为不知(4)此日中流自在行
(5)心到眼到口到
三、(一)1.7岁 2.B
(二)1.(3)√
2.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3.这样老板就不好意思因为“我”看书时间长而将“我”赶出去
4.废寝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