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8898-2011新旧标准差异

合集下载

GB8898-2011 换版指南

GB8898-2011 换版指南

26 27
附录G.3 附录L
二、 GB8898标准换版要求 1、标准换版需提交的资料: 1) 2) 3) 4) 5) 6件说明; 符合新标准要求的中文使用说明书; 符合新标准要求的产品铭牌; 符合新标准要求的警告识志; 符合新标准要求的元器件证书或送样品随机试验的说明
章条号
3/6
苏州市电子产品检验所有限公司 换版咨询电话:18680069343、0512‐89579035 差异测试 序号 25 章条号 新版 GB 8898-2011要求 附录B 老版 GB 8898-2001要求 与通信网络连接的设备的要求引GB XXXX(IDT IEC 62151)的具体要求,并有所修改,与 与通信网络连接的设备的要求是 老版差别较大。 在对标准相应条款内容修改后提 出的。 增加对元器件和潜在引燃源之间的挡板的针焰试验要求 无相关要求 增加附录L,对摄影用电子闪光设备的附加要求 无相关要求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新版 GB4943.1-2011要求 老版 GB 4943-2001要求 14.3, 电感器和绕组应符合GB 19212.1相关部分要求,开关型电源用变压器应符合GB 19212.1 没有规定要符合GB 19212.1相关 14.3.2 和GB 19212.18的要求或其他分标准要求(符合整机的要求) 部分要求 14.5.3 PTC热敏电阻器应当符合GB 14536.1第15章,17,J.15,J.17章的要求 PTC-S热敏电阻器应符合GB 7153 的要求 14.10.4, 对采用热塑性材料容纳电解液的专用电池,增加电池模压应力释放试验; 无相关要求 14.10.5 对用户可操作的专用电池增加电池跌落试验 14.12 增加对浪涌抑制型压敏电阻器的试验要求,按GB/T 10194试验 无相关要求 18.1 对自身防爆的显像管,采用GB 27701(IDT IEC 61965)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方法与 对 自 身 防 爆 的 显 像 管 , 按 标 准 老版差异较大 18.2的要求试验 19 质量大于等于7kg的设备要进行稳定性试验(10度角试验和垂直向下力试验) 质量大于18kg的设备要进行稳定 性试验 19.3 增加水平作用力试验,适用于: 无相关要求 ——质量等于或大于25kg的设备,或 ——除扬声器系统外,高度等于或大于1m的设备,或 ——除扬声器系统外,组合有提供的或建议的推车或支架、总高度等于或大于1m的设备。 19.6 增加对安装在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设备的试验 无相关要求 20.1.4, 其他元器件的可燃性等级要求中,按GB/T 11020规定的可燃性等级要求为HB75或V-1级, 其 他 元 器 件 的 可 燃 性 等 级 要 求 附 录 HB 75级试验样品应从测试样品最薄处裁出,并按GB/T 5169.16进行试验。 中,按GB/T 11020规定的可燃性 G.1.4 等级要求为FH3~40mm/min或FV-2 级,FH 3~40mm/min是用厚度3mm 的样品进行试验。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标准状态:现行)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标准状态:现行)

I C S97.020L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8898 2011代替G B8898 2001音频㊁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A u d i o,v i d e o a n d s i m i l a r e l e c t r o n i c a p p a r a t u sS a f e t y r e q u i r e m e n t s(I E C60065:2005,MO D)2011-12-30发布2012-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 B8898 2011目次前言Ⅴ……………………………………………………………………………………………………………………………………………………………………………………………………………………引言Ⅸ1总则1………………………………………………………………………………………………………2术语和定义6………………………………………………………………………………………………3一般要求15…………………………………………………………………………………………………4一般试验条件16……………………………………………………………………………………………5标志和说明书20……………………………………………………………………………………………6辐射危险23…………………………………………………………………………………………………7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发热25…………………………………………………………………………………8防电击保护的结构要求28…………………………………………………………………………………9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击危险34……………………………………………………………………………10绝缘要求37………………………………………………………………………………………………11故障条件40………………………………………………………………………………………………12机械强度42………………………………………………………………………………………………1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45…………………………………………………………………………………14元器件56…………………………………………………………………………………………………15端子68……………………………………………………………………………………………………16外接软线72………………………………………………………………………………………………17电气连接和机械固定74…………………………………………………………………………………18显像管的机械强度和防爆炸影响76……………………………………………………………………19稳定性和机械危险76……………………………………………………………………………………20防火78………………………………………………………………………………………………………………………………………………………………附录A(规范性附录)防水溅设备的附加要求92…………………………………………………………附录B(规范性附录)与通信网络连接的设备93……………………………………………………附录C(规范性附录)宽带噪声测量用带通滤波器95附录D(规范性附录)接触电流的测量网络96…………………………………………………………………………………………………………………附录E(规范性附录)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97…………………………………………………………………附录F(规范性附录)电化学电位表101…………………………………………………………………附录G(规范性附录)燃烧试验方法102…………………………………………………附录H(规范性附录)无需隔层绝缘的绝缘绕组线105…………………………………………………附录J(规范性附录)确定最小电气间隙的替换方法107………………………………………………………………附录K(规范性附录)脉冲试验发生器112……………………………………………附录L(规范性附录)摄影用电子闪光设备的附加要求113G B8898 2011附录M(资料性附录)质量控制程序要求的实例116……………………………………………………………………………………………………………………………附录N(资料性附录)例行试验117………………………………………………附录P(资料性附录)本版与G B8898 2001的差异120附录Q(资料性附录)I E C60065:2005规范性引用文件/参考文献与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参考文献的对照表121附录R(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中新增加的安全警告标志的说明129……………………………………附录S(资料性附录)标准中与安全相关的说明示例的汉文㊁藏文㊁蒙古文㊁壮文和维文5种文字的对照表130…………………………………………………………………………………………………………………………………………………………………………参考文献133………………………………………………………………………………图1故障条件用试验电路80图2评价加强绝缘的示例80………………………………………………………………………………图3可触及零部件的示例81………………………………………………………………………………图4试验钩82…………………………………………………………………………………………………………………………………………………………………………图5a)电涌试验 试验电路82图5b)电涌试验 用于试验电路的开关的实例83………………………………………………………………………………………………………………………………………图6抗电强度试验装置84……………………………………………………………………………………………图7试验电压85………………………………………………………………………………………图8钢球冲击试验85图9天线同轴插座机械试验用试验插头86……………………………………………………………………………………………………………………………图10印制板上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87图11与电源插头形成一体的装置用的试验装置88………………………………………………………图12爆炸试验的划痕图案89…………………………………………………………………………………………………………………………………………图13距潜在引燃源的距离和挡板设计的例子89图14卷轴90………………………………………………………………………………………………………………………………………………………………………………………图15卷轴的初始位置90……………………………………………………………………………………图16卷轴的最终位置90………………………………………………………………………图17金属箔在绝缘材料上的位置91图C.1宽带噪声测量用带通滤波器95……………………………………………………………………………………………………………………………图D.1 G B/T12113规定的接触电流测量网络96……………………………………………………………………………………………图E.1窄沟槽97……………………………………………………………………………………………图E.2宽沟槽97…………………………………………………………………………………………图E.3 V型沟槽98………………………………………………………………………………………………图E.4肋条98…………………………………………………………………………图E.5带窄沟槽的未粘合接缝98…………………………………………………………………………图E.6带宽沟槽的未粘合接缝98图E .7 带窄沟槽和宽沟槽的未粘合接缝99………………………………………………………………图E .8 插入中间的㊁不连接的导电零部件99………………………………………………………………图E .9 窄凹槽99……………………………………………………………………………………………图E .10 宽凹槽100…………………………………………………………………………………………图K.1 脉冲发生电路112…………………………………………………………………………………表1 T N V 电路的电压范围11………………………………………………………………………………表2 试验电源18……………………………………………………………………………………………表3 设备的零部件的允许温升26…………………………………………………………………………表4 每次循环的试验温度和时间(d )32……………………………………………………………………表5 抗电强度试验的试验电压和绝缘电阻值39…………………………………………………………表6 在设备外壳上的冲击试验43…………………………………………………………………………表7 末端拉件试验的力矩值45……………………………………………………………………………表8 与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电路的绝缘以及在这种电路和不与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电路之间的绝缘的最小电气间隙48……………………………………………………………………………表9 与电网电源导电连接且峰值工作电压超过标称交流电网电源电压的电路的绝缘以及在这种电路和不与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电路之间的绝缘的附加电气间隙49…………………………表10 不与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电路的最小电气间隙50…………………………………………………表11 最小爬电距离53………………………………………………………………………………………表12 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55…………………………………………………………………………表13 与离潜在引燃源的距离相关的可燃性类别57………………………………………………………表14 峰值电涌电流65………………………………………………………………………………………表15 端子能连接的导线的标称横截面积70………………………………………………………………表16 最小标称螺纹直径70…………………………………………………………………………………表17 插销拉力72……………………………………………………………………………………………表18 外接软线的标称横截面积72…………………………………………………………………………表19 应力试验的质量和滑轮直径73………………………………………………………………………表20 对螺钉施加的力矩74…………………………………………………………………………………表21 距潜在引燃源的距离和相应的可燃性等级79………………………………………………………表B .1 T N V 电路的隔离94…………………………………………………………………………………表E .1 X 的值97……………………………………………………………………………………………表H.1 卷轴直径105………………………………………………………………………………………表H.2 高温箱温度106……………………………………………………………………………………表J .1 电网电源瞬态电压107………………………………………………………………………………表J .2 最小电气间隙110……………………………………………………………………………………表K.1 脉冲发生电路中的组件值112……………………………………………………………………表M.1 抽样及检验规则 减小的电气间隙116………………………………………………………表N.1 试验电压118………………………………………………………………………………………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㊂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㊂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 E C60065:2005第7.1版‘音频㊁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英文版)㊂本标准与I E C60065:2005的技术性差异:a)电源额定值的标志I E C60065:2005的5.1e)和f)中对额定电压和频率的标志未明确规定具体的数值,仅以示例来表述,而示例中的电压未包含中国的电压,根据我国的电网电源要求,供电电压为220V, 50H z或三相380V,50H z,因此在本标准5.1e)中对电源的额定值作出明确规定:对于单一的额定电压,应标为220V或三相380V;对于额定电压范围,应包含220V或三相380V;对于多个额定电压,其中之一必须是220V或三相380V,并在出厂时设定为220V或三相380V;对于多个额定电压范围,应当包含220V或三相380V,并在出厂时设定为包含220V或三相380V的电压范围㊂在本标准的5.1f)中对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对于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应当为50H z或包含50H z㊂b)安全说明对安全说明文字作了明确规定,将5.4中的 应当使用预定使用设备的国家所能接受的语言 改为 应当使用规范中文 ㊂在第5章增加了关于海拔高度和热带气候使用条件的安全警告要求和警告标志㊂对于仅适用于在海拔2000m以下地区使用的设备应在设备明显位置上标注 仅适用于海拔2000m以下地区安全使用 或类似的警告语句,或标志符号㊂对于仅适用于在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应在设备明显位置上标注 仅适用于非热带气候条件下安全使用 或类似的警告语句,或标志符号㊂如果单独使用标志符号,应当在说明书中给出标志符号的含义解释㊂安全警告语句(例如,海拔2000m以下和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警告语句)应当使用设备预定销售地所能接受的语言㊂增加附录R,给出了新增加的安全警告标志的说明㊂增加附录S,给出了标准中与安全相关的说明示例的汉文㊁藏文㊁蒙古文㊁壮文和维文5种文字的对照表㊂c)电源插头根据我国专用的电源插头标准,在15.1.1注1上面增加一段:设备与电网电源连接的插头应当符合G B1002或G B1003的要求㊂d)适用范围I E C60065:2005适用于预定在海拔2000m以下使用的设备,在1.1.3规定对于要在海拔2000m以上高原使用的设备需要有附加要求㊂对在热带气候下使用的设备,I E C60065: 2005提出了附加要求㊂由于我国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在对I E C60065:2005的部分条款修改后,本标准适用于在海拔5000m以下(包括5000m)使用的设备和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㊂对于预定仅在海拔2000m 以下使用的设备,或预定仅在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可以采用相应降低的要求,但要进行警告说明㊂本标准的1.1.3第一段改为:本标准适用于在海拔高度不超过5000m ㊁主要在干燥地区和温带或热带气候下使用的设备㊂1.1.3第四段改为:预定在车辆㊁船舶或飞机上使用或在海拔高度5000m 以上使用的设备,可能需要有附加要求㊂e )电气间隙的要求值在不同海拔高度,对电气间隙的要求值不同㊂对适用于在海拔5000m 以下使用的设备,电气间隙的要求值应对应海拔5000m 的要求,即乘以G B /T16935.1中对应海拔高度5000m 的倍增系数1.48,也即将标准表8㊁表9㊁表10中的要求值乘以1.48;对预定仅在海拔2000m以下使用的设备,电气间隙的要求值应对应海拔2000m 的要求,即乘以G B /T16935.1中对应海拔高度2000m 的倍增系数1,也即直接采用表8㊁表9㊁表10中的要求值㊂13.3.2增加第二段:这些要求适用于在海拔不超过2000m 的情况下使用的设备㊂预定在海拔2000m 以上至5000m 使用的设备,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G B /T16935.1*的表A.2给出的对应海拔高度5000m 的倍增系数1.48㊂预定在海拔5000m 以上使用的设备,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G B /T16935.1的表A.2给出的倍增系数㊂*本标准中引用其他标准的具体条款时,若所引用标准的年代号未列出,均指本标准1.2的采标信息和附录Q 中所列该标准的年代号㊂13.3.3增加第二段:表中的要求值适用于预定仅在海拔2000m 及以下使用的设备㊂预定在海拔2000m~5000m 使用的设备,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G B /T16935.1的表A.2给出的对应海拔高度5000m 的倍增系数1.48㊂预定在海拔5000m 以上使用的设备,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G B /T16935.1的表A.2给出的倍增系数㊂表8㊁表9和表10的表头增加 (适用于海拔2000m 以下) ㊂对附录J .6的注3进行修改并作为正文移至第二段:预定在海拔2000m 以上至5000m 使用的设备,其最小电气间隙在表J .2的基础上还要乘以G B /T16935.1的表A.2给出的对应海拔高度5000m 的倍增系数1.48㊂预定在海拔5000m 以上使用的设备,其最小电气间隙应当乘以G B /T16935.1的表A.2给出的倍增系数㊂当元器件已被证实符合有关的元器件国家㊁行业标准时,该元器件还应当作为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承受本标准规定的有关试验㊂在第14章增加注6:如果元器件标准规定适用范围为海拔2000m 以下,则需要按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符合第13章的相关要求㊂f )湿热处理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10.2的湿热处理条件按热带气候条件处理㊂对预定仅在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其湿热处理条件按C T L 决议(决议单号:624/07)的规定进行㊂10.2的湿热处理条件修改为:湿热处理要在空气相对湿度为(93ʃ3)%的湿热箱中进行㊂设备应承受温度为40ħʃ2ħ,相对湿度为(93ʃ3)%的湿热处理㊂预定仅在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湿热处理时空气相对湿度为(93ʃ3)%,在能放置设备的所有地方的空气温度要保持在20ħ~30ħ之间不会产生凝露的任一方便的温度值(t ʃ2)ħ范围内㊂对于高海拔地区使用的设备,考核其绝缘性能的预处理应当是承受温度冲击的湿热预处理条件,具体要求还在考虑中㊂在10.2最后增加注4:预定在海拔2000m 以上至5000m 使用的设备,考核其绝缘材料特性所需要进行的预处理的条件和要求正在考虑中㊂G B 8898 2011G B8898 2011 g)温度限值本标准适用于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7.1.1~7.1.5所涉及零部件的允许温升限值比表3中的规定值低10K㊂对预定仅在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允许温升限值采用表3中的规定值㊂表3脚注a第一段改为:本标准适用于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表格中的温升限值应当降低10K㊂对预定仅在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允许采用表中的限值㊂由于高海拔地区设备的发热特性会有所不同,预定在海拔2000m以上至5000m使用的设备,其发热试验的条件还在考虑中㊂在7.1增加注3:预定在海拔2000m以上至5000m使用的设备,其温度测量条件和温度限值的要求,正在考虑中㊂h)接触电流的限值对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接触电流的限值减半以保证通过人体的接触电流不超过感知电流㊂对预定仅在非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保持原来的限值㊂将9.1.1.1的注3和11.1的注2的内容修改后作为正文内容, 对要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上述给出的数值减半㊂ 并将9.1.1.1的注4编号改为注3㊂i)天线与保护地的隔离由于我国供电条件的特殊性,接地设施不够完善,因此要求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应有隔离措施㊂5.4.1说明书内容增加:i)带有未经隔离的有线网络天线插座的设备,在说明书中必须给出类似 接入本设备的有线网络天线必须与保护接地隔离,否则可能会引起着火等危险! 的警告说明㊂第10章增加第三段和注: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应满足基本绝缘的绝缘电阻要求㊂如果带有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的I I类设备可以通过其他端子与I类设备上的地连接,则该天线同轴插座与任何其他连接端子之间也应满足基本绝缘的绝缘电阻要求㊂注:如果有线网络天线在接入到设备前已经与保护接地隔离,那么设备的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没有绝缘要求,但需满足5.4.1i)的要求㊂10.1第1段删除 在I I类设备中 ㊂12.5的第一段修改为:安装在设备上的㊁而且装有将危险带电零部件与可触及零部件隔离的零部件或元器件的天线同轴插座,或装有与保护接地电路或其他连接端子隔离的元器件或零部件的天线同轴插座,其结构应当能承受在预期使用时可以预计到的这种机械应力㊂j)显像管的试验方法I E C60065:2005第18章说明,对自身防爆的显像管,采用18.2规定的试验;作为一种替代的做法,制造厂商可以选择采用I E C61965的试验方法㊂并注明,在即将出版的I E C60065的修正案2中,将用I E C61965的全部内容来代替目前18.2的试验㊂由于显像管在我国属于强制性认证产品,必须有唯一的认证标准和试验方法,所以在本标准第18章引用G B27701 2011(I E C61965:2003,I D T)作为对自身防爆的显像管的试验方法㊂删除I E C60065:2005中第18章第一段㊂18.1的二项内容改为:对自身防爆的显像管,包括有整体保护屏的显像管,采用G B27701规定的试验;对自身不防爆的显像管,采用18.2规定的试验㊂删除I E C60065:2005中18.2的内容,原18.3的序号改为现18.2㊂k)表9注2的修改按I E C60065:2005修正案2,表9注2改为:对高于表格中的工作电压,允许使用外推法㊂l)引用标准和参考文献G B8898 2011I E C60065:2005中1.2的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中引用和参考其他标准的引用原则是: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㊂由于我国的国标或行标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比较多样,为了便于操作,在G B/T1.1和G B/T20000.2的要求的基础上,规定本标准1.2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中,如果是对整个国际标准的引用,采取的引用原则为:如果引用的国际标准没有被等同或修改采用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引用该国际标准;如果引用的国际标准已被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引用这些标准;在引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时,不注日期引用,其最新版本适用;在所列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后面的括号中标识当前最新版本的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编号㊁对应的国际标准编号和一致性程度代号㊂对于仅引用国际标准的部分章条或条款的引用原则为:如果有对应该版本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引用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果没有对应该版本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引用该国际标准㊂同时为了保留国际标准的相关信息,在附录Q中给出了I E C60065:2005中的规范性引用文件㊁参考文献与本标准中的规范性引用文件㊁参考文献的对照表㊂m)增加规范性附录本标准增加了规范性附录R,给出了新增加的安全警告标志的说明㊂n)其他修改根据相关C T L决议和I E C60065标准的修订件,本标准对I E C60065标准中的个别要求或错误进行了更正或编辑性修改㊂涉及条款10.2㊁图E.9㊁图E.10㊁附录G㊂上述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㊂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 本国际标准 一词改为 本标准 ;b)用小数点 . 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 ;c)删除I E C60065:2005的前言;d)增加资料性附录P㊁附录Q和附录S㊂本标准是对G B8898 2001‘音频㊁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的修订㊂本标准与G B8898 2001的主要技术差异在附录P中给出㊂本标准代替G B8898 2001㊂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㊂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归口㊂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㊁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㊁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㊁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㊁深圳T C L新技术有限公司㊁北京泰瑞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京平㊁王莹㊁李正㊁罗祖蔚㊁张力立㊁郭建宇㊁梁秀荣㊁张跃亭㊁张宏图㊁王忠义㊁王贵虎㊁俞毅敏㊁王守源㊁丁锡锋㊁刘莹㊂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 B8898 1988,G B8898 1997,G B8898 2001㊂引言安全的原则概述本引言旨在介绍本标准的要求所依据的安全评判原则㊂为了能设计和生产安全的设备,理解这些原则是很有必要的㊂本标准的要求旨在提供对人身的保护和对设备周围的保护㊂对安全评判原则要注意的是,该原则是已经过标准化的要求,是为建立满意的安全等级所必需考虑的最低限度的要求㊂随着技术上和工艺上有了更新的进展,可能就会提出对本标准做进一步修订的要求㊂注: 对设备周围的保护 是指这种保护还要包括对设备在预期使用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要考虑设备的寿命周期,即制造㊁使用㊁维修㊁废弃和寿命终了可能再循环利用的设备零部件㊂危险使用本标准的目的是要避免由于下列各种危险所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㊂电击;过高温度;辐射;爆炸;机械危险;着火㊂电击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㊂只要毫安级的电流就能在健康人体内产生反应,而且可能会由于不知不觉的反应导致间接的危害㊂更高的电流会对人体产生更大的危害㊂在特定条件下,低于某些限值的电压一般不认为是危险电压㊂为了对可以接触或操作的部件上有可能出现的较高电压提供防护,应当将这样的部件接地或充分绝缘㊂对可触及的零部件,一般应当提供双重保护以避免故障引起的电击㊂这样单一故障和任何由此引起的故障都不会产生危险㊂附加保护措施,如附加绝缘或保护接地,不能取代设计完备的基本绝缘,或降低对基本绝缘的要求㊂起因接触正常情况下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㊂正常情况下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和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之间的绝缘被击穿㊂防护措施用固定的或锁紧的盖,联锁装置等防止接触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使带危险电压的电容器放电㊂正常情况下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与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之间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以便使其绝缘不会被击穿,或把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与保护地相连,以便使该导电零部件上可能出现的电压限制在安全值以内㊂使用的绝缘应当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电气强度㊂G B8898 2011正常情况下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与带非危险电压的电路之间的绝缘被击穿,从而使可触及的零部件和端子带上危险电压㊂从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流过人体的接触电流(接触电流包括由于连接在电网电源电路和可触及零部件或端子之间的R F I滤波组件产生的电流)㊂将带危险电压的电路和带非危险电压的电路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隔开,使绝缘不会被击穿,或用保护接地屏蔽隔开,或把正常情况下不带危险电压的电路和保护地相连,以便使可能出现的电压限制在安全值以内㊂把接触电流限制在安全值内或将可触及零部件与保护接地相连㊂过高温度这些要求包括避免由于可触及件温度过高而引起的伤害,避免由于内部过高温度而引起的绝缘损坏,以及避免由于设备内部产生的过高温度而引起的机械不稳定性㊂辐射这些要求包括避免由于过高的电离辐射和激光辐射能量等级引起的伤害,例如把辐射限制在非危险值以内㊂爆炸这些要求包括避免由于显像管的爆炸而引起的伤害㊂机械危险这些要求包括确保设备和其零部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出现尖锐边缘,并对危险的运动部件提供防护或联锁装置㊂着火着火可能由下列原因引起:过载;元器件失效;绝缘击穿;接触不良;起弧㊂这些要求包括避免设备内部产生的火焰蔓延到着火源近区以外的区域,或避免对设备的周围造成损害㊂推荐使用下列防护措施:使用适当的元器件和组件;防止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或故障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过高温度;采取措施以消除潜在的引燃源,如不良的接触点,不良的连接点,断路点;限制易燃材料的用量;控制易燃材料与可能的引燃源的相对位置;在可能的引燃源邻近使用高阻燃的材料;使用封装盒或挡板限制设备内火焰的蔓延;外壳使用适当的阻燃材料㊂G B8898 2011音频㊁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1 总则1.1 范围1.1.1 本标准适用于被设计成由电网电源㊁电源设备㊁电池或远程馈电系统供电的,预定用来分别接收㊁产生㊁录制或重放音频㊁视频和有关信号的电子设备㊂本标准也适用于被设计成专门与上述设备组合使用的设备㊂本标准主要适用的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的设备,但也可以是在公众聚集的场所中使用的,诸如在学校㊁剧院㊁礼拜场所和工作场所中使用的设备㊂本标准也适用于供上述场所使用的专业设备,除非这些专业设备在其他标准范围内已有专门的规定㊂本标准仅涉及上述设备的安全,而不涉及其他特性,如式样或性能㊂如果上述设备被设计成诸如用一种集成的调制解调器与通信网络或类似网络相连,则本标准也适用于这种设备㊂属于本标准范围内的一些设备举例如下:声音和/或图像的接收设备和放大器;独立负载换能器和源换能器; 预定为本标准范围内的其他设备供电的电源设备;电子乐器和与电子或非电子乐器连用的电子辅助设备,如节拍发生器㊁音调发生器㊁音乐调谐器以及类似设备; 音频和视频教学设备;视频投影仪;注1:电影投影仪㊁幻灯机㊁悬吊投影仪包括在G B4706.43[5]1)中㊂1) 方括号中的数字是指参考文献中的编号㊂视频摄像机和视频监视器;视频游戏机和升降装置游戏机;注2:商业用途的视频和升降装置游戏机包括在G B4706.69[6]中㊂ 投币式自动点唱机; 电子博彩和评分机;注3:商业用途的电子博彩和评分机包括在G B4706.69[6]中㊂ 电报设备; 电唱机和光盘机; 磁带录放机和光盘刻录机; 天线信号转换器和放大器; 天线定位器;民用频段设备;成像设备; 电子光效果设备; 用于报警系统的设备;1G B 8898 2011。

新旧8898区别

新旧8898区别

主要差异内容
13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细分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应根据不同污染等级确定电气间隙 根据污染等级和材料组别(CTI电痕化指数)确认爬电 距离
新旧GB 8898区别简介
GB 8898-2011采用:IEC 60065:2005(第7.1版) 实施日期:2012年11月1日
主要差异内容
5 标记和使用说明 标志应采用规范的中文 5.1 f)额定电压下额定消耗电流或额定消耗功率不得超过标志的 10%。 5.4.1 增加说明书中的警告说明 d) I类设备连接电网插座 e)正确连接、安装多媒体 f)牢固安装说明 g)电池警告 h)带保护膜的阴极射线管 5.4.2 电网电源断开装置说明
主要差异内容
9 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触电危险 增加:9.1.1.1 危险带电端子
对专业设备的音频信号,120V; 非专业设备的音频信号,71V。 9.1.1.2 无法避免被儿童触及则应进行小试验 指判定零部件是否可触及。
主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异内容
12 机械强度 12.1.13对危险带电零部件的外壳无通风孔实体区,增 加表6冲击试验。 增加12.1.4 跌落试验、12.1.5 应力消除试验、12.6 伸缩或拉杆天线要求
主要差异内容
7 温升 7.1 对不可能连续工作的音频放大器工作状态 增加了锂电池注h、注i
主要差异内容
8 防触电保护的结构要求 增加8.17 、8.18 无需附加隔层绝缘的绕组线要求与耐 久性试验;8.22 不可分离薄层材料试验 增加8.19 维修时电网电源断开 方式例子:插头、耦合器、全极开关、断路器 电源插头作为断开装置,应增加5.4.2a)(说明断开装 置应当保持能方便的操作)

ISO898-1新旧差距剖析

ISO898-1新旧差距剖析

ISO 898-1 新旧版差异修改概要:1.取消3.6规定2.取消10.9和增加12.9标准。

3.P与S要求更严格。

4.增加因螺丝本身几何形状因素而无法成全部负荷者的适用等级及印记规定。

5.增加冷加工硬化等级(4.8、5.8、6.8)在0.0048d非比例伸长应力之规定6.详细区分不同类型螺丝的测试方案选择(FF1~FF4及MP1~MP2)7.拉力测试夹治具的尺寸和硬度的明确规定。

8.螺丝心部硬度之测试位置的明确规定。

ISO 898-1:2009 不适用于下列• 焊接性场合,• 耐蚀性材料,• 耐剪力强度场合,• 扭力/夹紧力性能,或• 耐疲劳。

差异内容二、机械性质标准1.明确规定12.9及之表面硬度。

2.增加全尺寸紧固件在0.0048d非比率伸长应力。

3.抗拉强度单位改为MPa。

a. 此值不适用于构造用(建筑用)螺栓。

b. 用于公称径≧ M12 的构造用(建筑用)螺栓。

c. 称呼值的规定仅为了性能等级的标称系统的目的。

参阅第5 节。

d. 如果下降伏强度ReL不能被决定,可允许用0.2% 的非比例伸长Rp0.2 的应力来量测。

e. 当下限降伏应力ReL无法决定时,可以改以保证应力0.2%非比例伸长RP0.2测试。

对级数4.8、5.8和6.8级而言,ReL值仅作为计算目的,它们没有测试值。

f. 保证荷重值规定在表5 和表7。

g. 当在紧固件的尾端测定硬度时,其最大值不可超过250HV、238HB或99.5HRB。

h. 表面硬度以HV 0.3测试之数值不可超过同时以HV 0.3测试之心部硬度数值加上30HV。

i. 任何在表面上所显示的硬度超过390 HV 即不予允收。

j. 任何在表面上所显示的硬度超过435 HV 即不予允收。

k. 其值是在−20 °C的测试温度来决定,参阅9.14。

l. 只适用于螺纹公称径≧16mm。

m. KV的值正在研究中。

n. 适用ISO 6157-1 或ISO 6157-3 由采购者和制造商之间共同协议。

GB8898-2011音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的安全

GB8898-2011音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的安全
音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的安全
基于GB8898-2011 刘菊 E-mail:lju@
主要内容
• 第一章 GB8898-2011标准修订背景 • 第二章 GB8898-2011与国际标准以及与GB88982001的差异 • 第三章 GB8898-2011标准的基本要求 (略) • 第四章 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略) • 第五章 关键元器件的要求
GB8898-2011《音频、视频及类似 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
IEC60065:2005(第7.1版) 《音频、视 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
修改采用 (MOD)
制定GB8898-2011标准时,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EC 60065:2005 (第7.1版)是考虑了我国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供电条件及某些 元器件国家标准采标的不同情况,下面是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
2.2.1 试验条件

按本标准进行的试验是型式试验。通过正常工作条件和故障条件下的 相关试验来检验设备的符合性。 正常工作条件的变化:
A) 修改4.2.1,对用电池供电的设备,要用充满电的可充电电池或新的干电池; 额定消耗电流和额定消耗功率要在额定电源电压下进行测量。 B) 修改4.2.4a)和增加d)。 4.2.4a) 作为一种替代做法,如果不会使放大器的功能受到不利影响,则可以使 用1kHz的正弦波信号,或者如果适用,可以使用对应于设备相应部分的上限和下限3dB响应点几何平均值的另一个频率的正弦波信号提供给每一个通道。 如果用正弦波信号进行测量的结果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则要以用粉红噪声的 测量为准。 在按9.1.1.1和11.1的规定确定某个零部件或端子接触件是否危险带电时,设备的 工作应当使用1kHz的正弦波输入试验信号,或者如果适用,应当使用对应于设备相应 放大器部分的上限和下限-3dB响应点几何平均值的另一个频率的正弦波输入试验信号, 幅值要足够大,使设备能向其额定负载阻抗提供非削波输出功率。在去除负载后测量 开路输出电压。 4.2.4d),如果放大器的预定功能取决于两个通道之间的相位差,则施加在两个 通道上的信号应当具有90°的相位差。

新旧标准主要差异说明和标准换版的差异试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新旧标准主要差异说明和标准换版的差异试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附件1一、新旧标准主要差异说明。

1、额定电流的标准值,新版5.3.2,老版5.3.2,新版表1中2P的额定电流标准值新增了2.5A。

2、标志试验,新版6.1,老版6.1,新版中的h)项试验装置的操作件的标识,新版要求为:用字母“T”或相应的文字表示;老版中只允许用字母“T”表示;新版中增加了l)PE线具有可开闭触头的示意图,例如用接线图说明(适用时)。

3、验证接地端子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阻,新版9.6.4,老版9.6.4,新版增加对PE线可断开的剩余电流保护插头,应在触头处于闭合位置时测量,并应分别在新的状态下和9.10.2的试验后测量。

4、温升试验顺序,新版9.8.3,老版9.8.3,新增加对开断开的PE线的温升考核要求及样品要求,为对PE线进行温升试验,制造商可提供一组特殊准备的试品,使PE线可连续地通过一个规定的试验电流。

5、极限温度下的动作特性试验,新版9.9.4.2,老版9.9.4.2,新版中明确了-25°C至+40°C之间使用的PRCD 的极限温度下的动作特性试验要求,而老版为正在考虑中。

6、对PE线可断开的剩余电流保护插头,PE线的脱扣动作特性试验,新版9.9.6,老版无,新版中增加了对PE线可断开的剩余电流保护插头,当PE导线流过规定的故障电流时或者存在危险的故障电压时,应能使剩余电流保护插头脱扣的试验要求。

7、PRCD的RCD部分的机械电气耐久性试验的试后要求,新版9.10.2.3,老版9.10.2.3,新版中增加了对PE线可断开的剩余电流保护插头,应按9.6.4检查PE线的电气性。

此外,还应检查PE线触头闭合时应比相线极和中性极的触头先接通,断开时应比相线极和中性极的触头后断开。

可通过检查机械结构或采用示波图来检验触头的接通和断开顺序。

8、移动式插座的机械强度试验,新版9.12.5,老版无,新版中增加了移动式插座机械强度的试验要求。

9、对4.3.2.2分类的PRCD,验证在电源故障时,出现剩余电流时的正确动作,新版9.17.3,老版9.17.2,新版中新增了对电源电压故障时不能自动断开但在电源故障时如出现危险状态能脱扣的PRCD,验证在电源故障时出现剩余电流时的正确动作的试验方法,老版未考虑中。

2011版与旧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的主要区别通用范本

2011版与旧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的主要区别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09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编辑: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2011版与旧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主要区别通用范本2011版与旧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主要区别通用范本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思路上的变化:1、新标准更加强调“健康”的重要性。

2、对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模式,仅在引言部分作全面介绍,在各主要条款中不再分别予以介绍。

3、更加明确强调变更管理(参见4.3.1和4.4.6)4、标准技术内容作了较大改进,使之与GB/T19001-2008、GB/T24001-2004能够更好地兼容。

二、术语和定义部分作了较大调整和变动:1、新增了9个术语:可接受风险、纠正措施、文件、健康损害、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工作场所、预防措施、程序、记录。

2、修改了13个术语的定义:审核、持续改进、危险源、事件、相关方、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组织、风险、风险评价。

GB8898换版指南

GB8898换版指南

一、GB8898新旧版标准差异表:1/62/63/6二、GB8898标准换版要求1、标准换版需提交的资料:1)产品预期使用的海拔高度说明;2)产品预期使用的气候条件说明;3)符合新标准要求的中文使用说明书;4)符合新标准要求的产品铭牌;5)符合新标准要求的警告识志;6)符合新标准要求的元器件证书或送样品随机试验的说明2、GB8898标准换版差异测试情况(整机样品1台):4/65/63、关键零部件差异要求:a)由于GB8898-2011标准对海拔2000米以上使用设备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见13条)上与旧版标准及等同的IEC标准有较大差异(涉及提供CB报告的产品),其电气间隙要求值按海拔5000m的要求,需乘以倍增系数1.48,因此,在这类设备中使用的跨接在初次级间的关键零部件,如,变压器、光电耦合器和隔离电容等也需要满足这一要求;b)增加了PTC热敏电阻器的要求,应当符合GB 14536.1第15章,17,J.15,J.17章(原标准要求符合GB 7153)(见14.5.3条款);c)增加了浪涌抑制型压敏电阻器的要求(见14.12条款);d)增加了电池的要求(见14.10条款),送电池4只;e) 自身防爆的显像管要求,应采用GB 27701(IDT IEC 61965)的试验方法(见18.1条款);f) 增加了对壁挂式设备支架的要求(见19条款),提供随整机销售的支架;g) 若使用外置的同轴天线隔离器,需单独送样2个(见10条款);f) 增加了绝缘绕组线的实验要求(见8.17;8.18;8.22),送样数量:5根备注:其他按GB8898-2001标准认证的元器件应同时申请按GB8898-2011换证。

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
电 容
假设电压是220V,则允许漏电 流是0.7mAp,约0.5mA r.m.s

对50Hz,可得跨接可触及件 与带电件的最大电容

测量接触电流同时而且天线 端子放电量不超过4.5C

1.1× 220 0.5 ×10 −3
= 0.489
≈ 0.5MΩ
Cmax=
1 ω(Z)
=

1 ×50× 0.5×106
评价:等电位连接涉及建筑、安装、装修、使用,且无期限,很难控制。
电 视
有天线端子的设备,应该对天线端子的各极

采取隔离措施,只让高频电信号通过,阻碍

低频的电源电流。此法类似20年前热机芯电

视机的处理方式。

评价:安装天线隔离器,在产品制造时一次完成,

且成本低廉。

解 决 办
实例:在天线端加电容就可以实现,目前SONY 的平板电视销售时候都增加了一个天线端的隔离器
单独使用该标识,还应

当提供说明书供审核

和 说
5
非热带气候条件下安全使用
没有规定

“仅适用于非热带气候条件下安全使用”
或类似的警告语句加贴于对于设备明显位
置。或
单独使用该标识,还应 当提供说明书供审核



5.1i)





5.4.1

-3-
GB8898-2011要求
明确要求额定电压下测得的消耗电流 或消耗功率不得超过标示值10%
电网

电源

断开

装置
7,

表3

-5-
新版 GB8898-2011要求
a)如果用电源插头和器具耦合器作为 断开装置,说明该断开装置应当保持 能方便地操作;
b)如果用全极开关作为断开装置, 应当说明开关在设备上的位置和开关 的功能,以及说明开关应当保持能方 便地操作;
GB 8898-2001 未明确要求
---三个试验样品,一次一个样品固定到试 验装置的卷轴(图14)上,在样品的自由 端向下施加150N±10N的拉力(见图16) ---在卷轴到达最终位置后的60s内,在卷轴 和金属箔之间按10.3.2的规定进行抗电强度 试验,使用表5中加强绝缘规定值的1.5倍 的试验电压,但不小于5kV
GB 8898-2001 无相关要求
位置 与电网电源直接连接的不同极性的零部件之间 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部件与接地保护的可触及件之间 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部件与未接地保护的可触及件之间
- 18 -
GB 8898-2001
无相关要求
温度30℃(-2,0) 湿度93%(-3,+2) 处理时间2d;
《平板电视在关电源状态下着火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

平板电视与CATV的天线同轴插座连接出现多起燃烧事件


出 和 解 决 办
近年来,随着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平板电 视的普及,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平板电视机无 辜燃烧的事件。我对着火原因深入究与分析 之后发现,真正起火原因并不一定是电视机
警告 在本设备的阴极射线管屏面上采用了保护 膜。请勿移开该安全保护膜,一旦移开将
会增加严重伤害的危险
i) 带有未经隔离的有线网络天线插座 的设备,在说明书中必须给出类似 “接入本设备的有线网络天线必须与 保护接地隔离,否则可能会引起着火等 危险!”的警告说明。
GB 8898-2001 无相关要求
5.4.2


如果上面两个接地有电位差就会产生电流。据调查,目前
燃 烧
很多建筑都存在不共地的现象,会产生数安培的电流。此 外,只要大楼中或系统内有一户的中线N与地线PE接反; 或故意偷电,把用电器仅和L,PE相连,就会影响楼中或

系统内其他用户,而且其产生的情况是动态的,在安装时

候可能没有电位差,日后也许就会产生。
拔出插头2秒后在插头上的电压,t=2s
1uF 1M
电 击
U=U e t 0⋅ −RC =
U0
t
=
242
2
2
= 187 V
220V

e RC
e 3.3

拔出插头2秒后在插头上的放电量


Q = c⋅U =10−6 ⋅187=187μC
典型电路
拔出插头后多长时间电压可以下降到100V?
U =U e 0⋅
接触电流的 限值减半 (对非热带气 候条件下使 用的设备, 接触电流的 限值不变, 同老版标准 的限值)
使用符合GB/T 16842试具18和19要求 的小试验指进行重复测试。
如果设备预期使用条件可以避免被儿童 触及,此项试验不进行
GB 8898-2001
未明确要求
未规定需要用 儿童试验指测 试
电击危险的测量实例


计 算
最大允许电容
Wc = 1 CU 2
220V 高
2

可触及

25kV
最大允许电感
WL = 1 L×i2

2
如:U=25kV
Cmax =
2×Wc = U2
2×350×10−3 (25×103)2
=1.12×10−9
=1120pF
在拔出插头后2s,插头上的插脚或插销不应变成危险带电 (下面仅是理论计算,供设计参考。产品认证时,要通过测试来获得结果)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的安全 新旧标准的差异说明 GB8898-2011
俞毅敏 所长 教授级高工
电子电器家用电器质量检验所(SQI_DZ)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SQI)
GB8898-2011要求
GB 8898-2001
海拔2000m以下地区安全使用
“仅适用于海拔2000m 以下地区安全使 用”或类似的警告语句加贴于对于设备明 显位置。或

结论:
在标准中规定天线端子与保护接地电路必须隔离
《平板电视在关电源状态下着火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

说 明
增加i) 带有未经隔离的有线网络天线插座的设备,在说明
5.4.1
线 网

书中必须给出类似“接入本设备的有线网络天线必须与保护
接地隔离,不然可能会引起着火等危险!”的警告说明。
络 天 线 同 轴 插 座
t − RC
=
U0 U
t
= eRC
U0
t
∴ t =lnU0
e RC
RC U
t = RC ⋅ ln U 0 = 3.3 ⋅ ln 242 2 = 4s
U
100
新版 GB8898-2011要求
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与保护接地之间
10
应满足基本绝缘的绝缘电阻要求。
有线 网络 天线 同轴
带有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的II类设备可以 通过其他端子与I类设备上的地连接,则该 天线同轴插座与任何其他连接端子之间也应 满足基本绝缘的绝缘电阻要求
≈ 6000pF
C max = Q = 4.5×10−6 = 13.15×10−9 = 13nF U 242× 2
所以还是选取6000pF,为了可靠考虑,一般最大不超过5000pF20%
贮存电压在60V 到15kV 之间者,放电量不超过45C
使用公式来确定最大允许电容
C max = Q U
电 击
贮存电压超过15kV 者, 放电能量不超过350mJ
由于天线的接地连接不一定是安全接地,使用的线比较 细,采用的结构方式也最容易产生发热和燃烧。
电视机到有线电视端口的连线不良或连接器内接触不良
《平板电视在关电源状态下着火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
平 板 电 视 燃 烧 原 因
《平板电视在关电源状态下着火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
上海市电力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海市电力公司共
接触电流 测量
Itc = U2pp = U2p 2 × Rb Rb
交 流
电压U1<35V(峰值)
和U2<0.35V(峰值)


U2p
U2pp
U1<1.0V
电击危险的理论计算 交流限值U2=0.35Vp和直流限值U1=1.0V 相当于交流限值0.7mA(峰值) 和直流2.0mA;交流限值U1=35Vp相当于>100kHz 时的70mA(峰值) 根据最大接触电流的限值可以计算出跨接可触及件与带电件的最小电阻、电容
GB 8898-2001
未明确要求进 行额定电压下 消耗电流或消 耗功率的测试
无相关要求



5.4.1
-4-
GB8898-2011要求
g)电池(电池包或组合电池)不得暴露在 诸如日照、火烤或类似过热环境中的警告
h)如果设备装有带保护膜的阴极射线 管,该保护膜附着在屏面上,作为符 合标准规定的安全防爆系统的一部分, 则应当在说明书中给出警告。
无需隔层的绝缘绕组线应当满足附录H: -抗电强度 (潮湿后)10.3电压的2倍 -柔韧性和附着性(表H1的卷轴直径绝缘绕 组线和卷轴之间10.3耐压,拉力118N) -热冲击,取出后进行上述耐压 -弯曲后抗电强度的保持 (5个样品从卷轴 上取下,放入金属珠,10.3耐压)
耐久性试验 :每次循环由高温加热、振动 和潮湿处理组成。在循环试验前后测量绝 缘电阻和进行抗电强度试验,对50Hz变压 器,还需1.2倍电压,2倍频率最少5min。
《平板电视在关电源状态下着火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
住 宅 的 电
如果电视机设计成II设备没有接地,是否就可以避免这类着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