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人对环境的需求-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人对环境的需求-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课程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人类对环境的需求,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如何保护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人类对环境的需求;
2.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进一步了解如何保护环境。
三、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
白板、黑板、彩笔、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
1. 环境和人类
通过PPT展示地球的样子,让学生思考人们与地球的关系。
提醒学生:所以
我们要好好地保护环境,因为环境会直接影响我们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2. 人类的环境需求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人类和环境的需求,并围绕着这些需求组成小组。
学生根据需求列出清单,并讲述这些需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 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学生通过看视频,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并思考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并讨论如何避免污染。
4. 如何保护环境
学生根据知识点和经验,列出一些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来保护环境。
然后讲述这些方法,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5. 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学生回答并对学生进行复习。
六、达成效果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人类对环境的需求,明白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如何保护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小学冀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环境问题PPT学习教案

开荒种地破 坏植被,造 成黄色污染
第5页/共17页
时代
人口数量
生产方式
材料工具的 环境污染的
使用
状况
远古时代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人口少
以集体狩猎 为主,规模 小
使用原始的 天然材料如 石器等。
基本没有污 染
人口增多 人口更多
以个体化农 业生产为主
用加工的天 然材料,如 青铜器、铁 器等
开荒种地破 坏植被,造 成黄色污染
小学冀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环境问 题
会计学
1
工业文明阶段(黑色文明)
繁华的现代都市(电子阶段)
第2页/共17页
把分析、归纳资料的结果整理并记录 下来。
时代
人口数量
生产方式
材3页/共17页
把分析、归纳资料的结果整理并记录 下来。
时代
人口数量
生产方式
材料工具的 环境污染的
生产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使用,提高了社会 生产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延长了 人的寿命。同时也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使人们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我们只有从现 在开始,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采取各种 保护环境的措施,才可避免这种危害。
第8页/共17页
人类社会发将自展己的整四理资个料阶过段程中发现的规律与其它同学交流 ①科学发展的进程。火的使用→铁的发现→ 蒸汽机的发明→ 电的
以工业化生 产为主
使用人造材 料、蒸汽机 发明并使用
工业烟尘污 染空气,造 成黑色污染
第6页/共17页
把分析、归纳资料的结果整理并记录 下来。
时代
人口数量
生产方式
材料工具的 环境污染的
使用
状况
远古时代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现代文明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2环境问题 冀教版 (共33页)PPT

•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
10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 体构造 的精巧 与和谐 之美。
•
11.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 多承载 社会功 能会伤 及审美 意蕴, 也在一 定程度 上弱化 了新诗 的经典 意识。
环境问题
沙 尘 暴
环境问题
水 污 染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土 地 污 染
环境问题
大 气 污 染
环境问题
保护我们的家园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
中国环境保护徽
保护我们的家园
噪声、大气质量监测
保护我们的家园
水质、尾气监测
做个环保小卫士
粉尘污染
做个环保小卫士
噪声污染
做个环保小卫士
干电池回收
做个环保小卫士
•
3.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
4.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实验、研讨 ,发现 当月球 运行到 太阳和 地球中 间,并 且三者 成或接 近一条 直线时 ,地球 上的人 会看见 太阳被 遮住一 部分或 全部遮 住,就 是发生 了日食 。
•
5.通过观察整理、分析推理、模拟实 验等方 法研究 日食的 成因和 变化过 程,以 及研究 、发现 日食过 程中的 更多信 息。并 能根据 实验发 现,用 模型或 图示解 释各类 日食的 成因和 更多的 现象。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2 环境问题|冀教版

当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变化时, 就成为威胁人类的环境问题。这种变化可能是自然发生的, 也可能是由于人的活动所引起的。当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现象。让我们查阅一些资料来认识 这个问题。
1.从古至今,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 们的生产活动是怎样变化的?与生产工具、 生产材料有什么关系? 2.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什么变化?这与人们的生产活动 有什么关系? 3.以上各种变化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谢谢
1、回顾一节课所学内容,畅谈彼此的 收获与 体会? 2、小结:短短的30分钟里,大家就有 这么多 的感慨 。是啊 ,我们 生活在 一个信 息化的 时代, 现代通 信以它 特有的 魅力走 进我们 的生活 ,改变 着我们 的生活 ,真的 是神通 广大。 万里一 线牵, 让我们 用通信 架起沟 通的桥 梁吧! 3、方便师生沟通,留下联系方式,期 待通信 之约! 4、送小诗共勉,结束本课教学。
观察图片,分析人类生产发展的历程。
把分析、归纳资料的结果整理并记录在下表中。
时代 古人类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现代文明
人口数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产方式、 规模
材料工具的 环境污染的
使用
状况
少 石器锄耕;小 石器
无
少 众多 众多
男耕女织;小 小型机械、 工厂作业;大
大型企业;大
铁器
机器
大型器具、 电子产品
无 轻度 严重
沙尘暴
工业废气
酸雨
我们身边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空气污染和水污 染,它们都是由于一些化工厂在经营的过 程中排放污染物引起的。
新的科学证据表明,全球很多生态系统正在向危险的 临界接近。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北极地区的冰 盖已减少了42%,全球27%的珊瑚礁遭到破坏。科学家对气 候的研究表明,除非人们大大减缓对矿物燃料的使用,否 则到2100年,地球温度将比1990年上升6℃左右。这样的温 度提高会导致水资源极度缺乏,食品生产减少和诸如疟疾、 登革热之类的致命疾病广为扩散。
五年级科学上册《22环境问题》教案冀教版

《22 环境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分析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教材首先用四幅图展示了人类的四个发展阶段:古人类阶段、农业文明阶段(黄色文明)、工业文明阶段(黑色文明)和现代文明阶段(电子文明),向学生展示了不同阶段中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及环境变化的情况。
教学中教师可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绘制成动画多媒体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应用中引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教学过程可分成四层进行:(1)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进程的资料;(2)讨论分析变化的原因,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分析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4)调查寻找身边的环境问题。
2、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引起环境问题的资料,在事实充分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分析出各种变化的原因,以及各种变化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才能确定科学进步是其他变化的根本。
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产生了环境问题。
这一基本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基本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基本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地抓住每二教学过程的目标任务,启发学生独立环境与保护活动,让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的有关变化和事物间相互作用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其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分析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的组织。
在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进程的资料的教学时,可采用教师介绍资料、个人思考整理记录表、小组汇总的方法进行。
五年级上册科学环境问题冀人版

各种污染现象同 时出现
科技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处,却也给环境带来了危害
任何事物总会存在正 反两方面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
生产方式的改变
集体狩猎—个体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工厂生产—电气化生产
人 们 生 活 质 量 的 变 化
环境污染的现象
基本没有污染—开荒种地破坏植被—工业 烟尘污染空气—各种污染现象同时出现
把分析、归纳资料的结果整理并记录下来。
时代 远古时代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现代文明
人口数量
生产方式 材料工具的使用 环境污染的状况
人口少
以集体狩猎为 使用原始的天然 基本没有污染 主,规模小 材料如石器等。
人口增多 人口更多 人口最多
以个体化农业 用加工的天然材 开荒种地破坏植
生产为主
料,如青铜器、 被,造成黄色污
铁器等
染
以工业化生产 使用人蒸汽机发明并使 气,造成黑色污
用
染
使用合成材料 电气化生产
22.环境问题
人类的发展阶段
人类的发展四个阶段:古人类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 阶段—现代文明阶段
科 学 发 展 的 进 程
火的使用 铁的发现 蒸汽机的发明 电的发明和电脑的问世
科学技术的进步
材料的使用
原始的天然材料—加工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合成材料
科学技术的进步
生产工具的使用
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的使用—电器和电脑的使用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22课保护我们的家园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22课保护我们的家园
1972年,第一次世界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行动计划。
从此,许多国家开始重视保护环境。
我们有12亿人,人口的增长形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压力。
多年来,我们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环境问题仍然非常严重。
上端图案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
绿色外环代表地球
图形的蓝色块,代表蓝天与碧水,泛指大气与水体,太阳代表宇宙空间,山与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下端ZHB为ZhongGuoHuanBao(中国环保)的缩写,标明这是环境保护徽
(6)中国环境保护徽可在中央及地方各级环境保护机构的建筑物上悬挂;可在各级环境监测站、各级环境科研单位及有关环境保护单位使用;可在各类环境保护会议上悬挂;可在各种环境保护报刊的报头、杂志的封面上使用,亦可喷涂于环境监测车、船及飞机上。
1989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之后,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资源和防治污染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组成了环境保护法体系,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环境的破坏。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公布施行)
城市交通要道的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随时不断地自动显示当时当地的噪声情况,提醒人们注意防止噪声污染。
专题研究:做个环保小卫士任务导向:
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治理。
因此,保护环境从我们做起,我们该怎么做呢?
参考选题
1、如何减少教室里的粉尘污染
2、教室里噪声污染的防治
3、实验室废旧干电池的回收
4、实验室里如何节约用水
5、废旧纸张的再利用。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2 环境问题|冀教版

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能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分析结论。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
2.难点:通过对各时期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启发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认识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观看影像或图片资料,展示被污染的环境。
2.师:这样的情况在你生活的地区存在吗?由我们身边的环境入手,接着再出示一些有关环境方面的图片,引出环境这个问题,从而唤起学生的环境意识,并且由小家到大家,以小见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进入本课要探究的主题。
(二)师生互动学新知:1.师:面对众多的环境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这样的问题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
2.学生根据四个阶段的相关资料,把相关的信息整理归纳到发的表格中,培养学生整理3.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4.小结:生产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所以说任何事物总会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师:经过刚才的学习探究我们认识到,科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那么什么是环境问题呢?严重的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预设:(1)物种灭绝速度加快;(2)土地沙漠化;(3)水资源缺乏;(4)全球气候变暖;(5)臭氧层破坏等。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小组内互相研讨、写作交流,既达到知识技能互补,又能培养学生之间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
6.学生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有哪些?预设: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沙尘暴、酸雨、温室效应等)。
7.师:我们身边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哪些?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预设:空气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等。
(食品袋乱扔、洗澡堂冒的烟、农药化肥的使用等)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污染现象,找出造成污染的真正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污染就在自己身边,自觉树立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实验,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难以去除,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4、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了周围的一些环境问题.2不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阶段及产生的环境问题.3没有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
1了解人类发展几个阶段的环境状况,认识到现在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危害。
2通过过滤实验,掌握一些简单的实验技能,并树立环保意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22环境问题
提问:同学们,最近几年,尤其到了秋冬季,我们见到太阳的天数是不是越来越少了?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周围的空气怎么了?
2【讲授】人类发展的几个阶段
生答:是,是大雾,雾霾。
空气被污染了。
讲述:同学们说的很好。
出现雾霾说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现了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22课环境问题
板书:22 环境问题
讲述:请同学们看课本中的四幅插图,你能说出人类的几个发展阶段吗?
学生小组讨论1分钟后回答。
,1,2,3,4小组回答,如有问题,5,6,7,8小组更正。
(5分钟) 板书:一、人类的四个发展阶段
古人类阶段 2农业文明阶段3工业文明阶段4现代文明阶段
师生共同探讨这四个阶段,科学发展进程,科技进步,人们生活质量变化,环境污染的现象。
其中重点了解环境污染的现象。
学生根据以上内容填写书中表格。
参考资料:(1)科学发展的进程。
火的使用——铁的发现——蒸汽机的发明——电的发明和电脑的问世。
学生适当补充,只要能明确几大阶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