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优化的研究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优化的研究电力系统是现代工业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其供应的稳定电能对于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而电力系统的调度优化则是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和电能供应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优化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提高电力系统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应用和意义。
一、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优化的意义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优化是指在保障电能供应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配置电力资源、优化能源调度策略,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和经济。
其具体意义如下:1. 提高电力系统的利用效率:经济调度优化能够合理配置电力资源,提高电力系统的利用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力调度计划、优化发电机组组合,使得电力系统在满足供需平衡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利用电力资源,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2. 降低发电成本:经济调度优化能够降低电力系统的发电成本。
通过动态调整发电机组的负荷分配、选择合适的电源组合等策略,减少系统运行中的能源消耗和成本支出,降低供电的成本,提高发电的经济效益。
3. 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经济调度优化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调整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优化能源供应策略,以及合理利用电力系统的调度储备等手段,保证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供电,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二、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优化的方法和技术在实际电力系统的调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经济调度优化,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术:1. 负荷预测技术:通过对电力系统中负荷特性的研究,建立负荷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负荷需求。
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将对经济调度优化起到关键作用。
2. 发电机组出力优化:基于负荷需求和发电机组特性,通过优化发电机组的出力,求解最优的出力调度方式,实现经济调度优化。
这一方法包括基于启发式算法、遗传算法等的发电机组调度策略。
3. 电力交易市场机制优化:通过建立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和清算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供需的匹配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电力系统经济与调度

电力系统经济与调度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然而,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和调度。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经济与调度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一、电力系统经济的重要性电力系统经济是指在保证电力供应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成本满足用户需求。
在电力系统中,供需平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供电不足会导致停电,而供电过剩则会浪费资源。
因此,电力系统经济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调度和管理,实现供需平衡,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电力系统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电力市场的运行和管理。
电力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市场体系,涉及到供电企业、用户和发电企业之间的交易和协调。
在电力市场中,供电企业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发电企业的成本,制定合理的电价。
而发电企业则需要根据电价和成本,进行发电计划和调度。
因此,电力市场的运行和管理对于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二、电力系统调度的技术和方法电力系统调度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和发电企业的能力,合理安排电力系统的发电计划和调度。
电力系统调度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电力需求、发电成本、输电损耗等。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调度人员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电力系统调度需要进行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是指根据历史数据和相关因素,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需求进行预测。
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对于电力系统的调度和经济性至关重要。
现代电力系统调度通常采用基于统计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负荷预测。
其次,电力系统调度需要进行发电计划和调度。
发电计划是指根据负荷预测和发电企业的能力,制定合理的发电计划。
发电调度是指根据实时的负荷情况和发电企业的实际能力,调整发电计划。
发电计划和调度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发电成本、发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
现代电力系统调度通常采用基于优化算法和模型的方法进行发电计划和调度。
最后,电力系统调度需要进行输电调度。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运行优化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涉及到能源的供给和需求匹配、能源传输和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电能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运行优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运行优化的相关内容,包括电力市场、电力调度和电力系统优化模型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电力市场。
电力市场是指电力交易市场,它是一个由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多个环节组成的综合市场体系。
电力市场的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电力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电力市场中,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输电企业等主体通过竞争和协商的方式进行电力交易,从而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和电力价格的合理确定。
在电力市场的基础上,进行电力调度是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运行的重要手段。
电力调度是指对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发电设备、负荷设备和输电设备进行统一的协调和调度,以实现电力需求和供给的平衡。
电力调度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合理地安排发电机组的启停、负荷的调整和电力的调度等措施,使电力系统在不同的负荷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并且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优利用。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和运行优化,需要建立合适的优化模型和算法。
电力系统的优化模型通常包括经济调度和电力系统规划两个方面。
经济调度模型的目标是在满足电力需求和系统运行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地安排发电机组的出力、负荷的调整和输电能力的分配等措施,使得系统的总成本最小化。
而电力系统规划模型则是在给定的规划期内,在满足电力需求和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确定发电容量、输电能力和负荷发展方案等措施,使得系统的总投资和运行成本最小化。
在建立优化模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特点和约束条件。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受到输电损耗、传输能力、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电力系统的运行还会受到天然气价格、燃料成本、环境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是指通过合理组织和调度电力供应、输送和需求,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最大化。
在电力系统中,经济调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质量,降低成本,促进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背景和意义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背景是由于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电力需求的增长,电力系统运营者需要做出科学的决策,使得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经济调度能够根据电力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合理调度发电企业的机组运行方式和输出功率,以及输电线路的运行方式和负荷分配,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原则1.供需平衡原则:经济调度应保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尽量减少缺电或超负荷等供电问题的发生。
2.最小总成本原则:经济调度应根据电力市场情况,选择成本最低的发电方式,尽量降低发电成本。
这一原则通常需要考虑燃料成本、设备启停成本、环境成本等因素。
3.运行的安全与可靠性原则:经济调度必须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的连续供应。
4.环境保护原则:经济调度需考虑环境保护要求,尽量减少排放和污染。
三、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主要内容及方法1.电力负荷预测与计划电力负荷预测是经济调度的基础,通过对电力负荷的准确预测,可以合理制定发电计划,确保供需平衡。
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包括统计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
2.机组组合调度机组组合调度是指确定不同类型的发电机组的运行方式和输出功率,以最小的成本满足电力负荷需求。
这一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机组的燃料成本、发电效率、启停成本等因素。
3.输电网调度输电网调度主要包括负荷分配、潮流计算和电压控制等内容。
负荷分配是指根据电力负荷的大小和分布,合理确定输电线路的负荷分担比例。
潮流计算是为了保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通过计算电力系统各节点的功率分布和电压水平等参数,有效分配电力负荷。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电压调整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电压调整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是指在给定的负荷需求和电力资源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发电调度和电网运行控制,使得电力系统运行具有最低总成本的调度策略。
而电压调整是指根据负荷需求变化和电力系统运行状态,通过调整发电机输出电压,使得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的调节措施。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发电机组的出力调度和输电网的功率分配调度。
发电机组的出力调度是指根据负荷需求及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确定发电机组的出力水平和功率分配,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发电成本。
输电网的功率分配调度是指根据负荷需求及输电网的导线传输能力,确定电力系统中各节点之间的功率分配,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输电损耗。
在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中,需要考虑到负荷需求的变化、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供电可靠性和环保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要根据负荷需求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发电机组的出力水平,满足负荷需求,并尽量避免过剩或不足的发电。
要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电力资源,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等,以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电力成本。
还需要考虑到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确保电力系统在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要遵守环保要求,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电力系统的环境友好性。
电压调整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控制措施,也是经济调度的一部分。
电力系统中的各节点需要保持合理的电压水平,以确保电力设备正常运行和负荷供需平衡。
电压调整主要通过调整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措施来实现。
当负荷需求增加时,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可能会降低,因此需要增加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来调节;当负荷需求减少时,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可能会升高,因此需要降低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来调节。
通过电压调整可以保持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电力设备正常运行和负荷供需平衡。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与运行优化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与运行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和运行优化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如何对电力系统进行经济调度和运行优化,以保证电力的可靠供应和合理的利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调度,使得电力的供需匹配并且实现成本最小化。
在电力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发电方式,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
这些发电方式在利用资源和成本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调度和优化,以实现更加经济高效的运行。
一种常见的经济调度方法是基于电力负荷预测的调度。
通过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合理安排电力的发电方式和产能。
例如,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可以通过增加火力发电和调峰电源的投入来满足需求;而在电力负荷低谷期,可以减少火力发电的投入并提高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利用率。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并且有效地利用各种发电资源。
另一种常见的经济调度方法是基于电力市场的调度。
现代电力市场经济模式的出现,使得电力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在这种市场下,发电厂商和用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自由交易电力。
通过电力市场的调度,可以实现供需的均衡,并且通过竞争的方式降低电力价格。
这种调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鼓励各种发电方式的技术创新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电力系统的运行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存在很多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如天气变化、负荷波动和设备故障等。
如何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建模和优化,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一种常见的优化方法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化。
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方法对未来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和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中的经济调度与优化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经济调度与优化研究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调度与优化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合理分配和优化电力资源的利用,提高系统效率和经济性。
本文将针对电力系统中的经济调度与优化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是指在满足电力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调度电源、输电线路和负荷之间的关系,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营。
经济调度的目标是寻求最优的供电方案,使得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化,同时满足负荷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经济调度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电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各类电源的成本和性能参数、负荷的变化特征等。
为了实现经济调度,需要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常用的模型包括最小总成本模型、最小二乘模型和可行性约束模型等。
通过这些模型,可以对系统中各个电源单元的出力进行优化和协调,实现供需平衡并最小化系统运行成本。
二、电力系统的优化研究电力系统的优化研究旨在通过改进系统结构、优化运行方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电力系统在经济、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优化和协调。
1. 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是指对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连接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例如,对输电线路的布置和参数进行优化,可以降低输电损耗和运行费用;对电源单元和负荷进行分类和划分,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
2. 运行优化运行优化是指通过优化控制策略和运行方式,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例如,通过优化发电单元的出力调度、调频和电压控制等策略,可以降低系统的耗能和损失,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通过优化负载侧的电能管理和调度控制,可以实现功率优化和需求侧响应,并降低能源浪费。
3. 资源优化资源优化是指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电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例如,通过优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降低系统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通过优化燃料成本和供需匹配,可以降低系统的燃料成本和运营费用。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电压调整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电压调整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电压调整是电力系统运营中重要的工作内容。
经济调度是指根据电力市场运营规则和电力供需状况,通过合理分配和调度电力资源,实现最低成本的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
电压调整是指通过调整发电机和变电站设备的电压输出,使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维持在正常的运行范围内。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主要包括发电计划编制、机组组合优化、电力交易与市场运营等方面内容。
发电计划编制是根据电力需求和发电机组的技术特性,编制最优的发电计划,确定各机组的运行模式、出力和运行时段。
机组组合优化是指在保证电力供应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机组出力和组合安排,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力生产成本。
电力交易与市场运营是指电力市场的运行,包括电力交易的组织、市场规则的制定和电力价格的形成等工作。
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主要包括电压控制与稳定、无功功率控制和电压调整设备的运行等方面内容。
电压控制与稳定是指通过调整发电机和变电站的电压输出,使系统各节点的电压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质量。
无功功率控制是指通过调整发电机和变电站设备的无功功率输出,维持电力系统正常的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
电压调整设备的运行是指通过自动或手动调整发电机和变电站设备的调压器、电容器、电抗器等设备的输出,实现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和电压调整,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措施。
可以利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控与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可以利用电力市场运营系统,制定合理的市场规则和电力交易机制。
可以利用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对电力供需状况进行预测和分析,指导经济调度和电压调整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tj
V
' j
jV
' j
1
1
i 1
S
Fi ( H j )
Fi ( H j )
i
i
i
i 1
S
Qtj Qrj jQrj
1
1
i 1
(13)
S
Fi ( H j )
i
• Qtj 表示 j水库天然(或区间)入库流量。由(13)可知, 在系统梯级各水电站当前时刻天然入库流量和系统负 荷已知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各电站的 Qrj ,满足系统的
b(Ni Qi
Qi Vi'
..... N s Qs
Qs Vs'
)
kb(H
i
...H s )
(8)
• 从(8)式可知,梯级系统中电站蓄水量的变化会影响 本电站和其下游电站的出力;将(7)和(8)代入(5)
式即:
kbQi Fi
d dt [kb(H i
...H s )]
0
(9)
• 整理可得:
将通过水头增量 dH i, j 增发电能。 Vi1,min 表示第 i 1级水
库死库容。这是因为在梯级水库中,上游各库之蓄水
量在供水期末将会全部泄放下来。则由于第 i 级水库
水头降低 dH i, j引起的能量损失为:
i, j 0.00272 i (Wtpi V1, j .... Vi1, j V1,min ... .Vi1,min )dHi, j
a.
各水电站按天然入库流量,计算相对增率:i
1 S
Fi H j
i
b. 将上述 j 各按大小排序,找最小的 0 和最大的 S,
对应的电站编号分别为 k, l ;
c. 取水库的工作流量为决策变量,按一定的控制步长, 增大电站的供水量和增大电站的蓄水量,同时要满 足系统电站的各种约束条件;
d. 按式(13)重新计算各电站 ,并重复b步骤;直到 各电站 在满足各约束条件下趋于最大程度的一致。 得到系统最优调度决策。
说明:
a. 按照上述原则,对当前时段而言,可合理安排各水电 站供、蓄水决策,使时段末满足等相对增率原则;
b. 对实际调度过程而言,计算期是划分为若干时段的 进行的,因此时段的初末能保持各电站相对增率一致, 本时段内各时刻可视为近似一致。
第二部分 纯水电系统优化运行
如果电力系统中没有火电厂,或电力系统的负荷已经 在水、火电站间分开(电力市场模式下),水电站系统最 优运行仍遵守等相对增率原则。即满足式(13)。此 时问题可以表述为:已知系统初始库水位和入库径流 过程,在满足梯级电站各种约束条件下,求各水电站 的出力过程,在梯级电站保证出力最大的条件下发电 量最大:
• 在(13)式中,对每水电站而言,表达式的分母和分 子的第一项是确定的,而分子的后两项是待求参量。 有表达式子结构可知,若电站蓄水状态,则分母部分 增大,对应 值减小;若电站处于供水状态,则分母部 分减小,对应值 增大。因此,在应用等相对微增率的 过程中,可按如下过程安排系统水电站供蓄水:
i
Qj
B* max B
(1)
T 1 N
E * max
pit * t
(2)
t 0 i1
• 对于独立的水电站梯级系统,仍然可以按上述有变分 原则推求的等相对增率原则安排其运行,使得水电站 群系统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运行效益最好。但 由于水电系统有起自身的特点,如一个水文年可以分 为汛期和枯水期。在讯期,当水电站系统天然出力大 于系统负荷要求,则要安排系统中某些水库蓄水;在 枯水期,当水电站系统天然出力不能满足系统负荷要 求,则需要安排系统中某些水库供水。这就产生了如 何合理安排水库群系统供、蓄水的问题。对此问题做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2010年2月25日
• 第一部分 具有水、火电厂的电力系统经 济调度
• 1.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特点
• 电力系统运行最基本的要求 :可靠性,电能质量标准, 经济性等。通常的电力系统运行最优保证供电可靠性 和满足电能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使经济指标达到 最优。
• 火电:不宜担负变动幅度较大的负荷,宜在基荷运行, • 否则会带来附加的能量损失。
• 则供发单位电能所引起的能量损失为:
Ki, j
i, j di, j
Wtpi V1, j ... .Vi1, j V1,min .... Vi1,min Fi, j (H i, j ....H n, j )
(1)
• 在满足系统要求的条件下,使梯级系统电能损失最小, 无疑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供发单位电能所引起 的能量损失最小的水库供水是有利的,系统中K值小的
• 由上述(13)式可知,其具有复杂的方程结构,求解 解析解将十分困难。在实际应用中,只能尽量在各种 约束的条件下,尽量满足此优化准则。
• 3.等相对增率原则的应用
• 在实际水电站调度计算过程中,是把计算期划分为若 干个时段进行的,对中长期调度,一般时段为月或旬, 各种输入资料,如径流、系统负荷等,是以时段为单 位的平均值,所计算的各电站的动能参数,也是以时 段为单位的平均值。因此,根据电力系统中长期运行 调度的特点,寻求合理可行的求解策略,使得系统在 等相对增率原则指导下,寻求系统在满足各种约束的 条件下最优的调度方案,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的问题。下面以有 n 个电站的组成的梯级系统进行
说明。
设在 t j时刻这部分附加出力是由自上游起之第 i 级水
库单独供水取得,则系统所得附加电能为:
d i, j 0.00272 i Fi, j dH i, j (H i .... H n)
• 式中 Fi, j dH i 为从水库取用的水量,由于这部分水量流 经下游水电站时同时发出能量,所以相应的总水头为
• 由于水库蓄水而导致水头增加,将使系统后期来水的
不蓄电能增加。设库址处自 t j 时刻开始到供水期末天 然来水总量为 Wtpi ,上游各级水库 t j 时刻蓄水量分别为
• , , 这些水量 V1, j V2, j ........Vi1, j
{Wtpi (V1,max V1, j ) .... (Vi1,max, Vi1, j )}
H j )'
Qi
Fi
H
' i
Fi (
H j )'
i
i 1
S
i 1 S
(12)
Fi ( H j )
Fi ( H j )
i
i
•
令:
j
Fi Fj
, Qrj
表示第
j 水库的蓄水量,即
Qrj
V
' j
,
• 则上式可做如下变换:
i
Qi
Fi
Z
' i
Fi Fj
S
S
( (F
i 1
jZ j )'
i
i 1
S
H .
(6)
H N / k 则:
Q
B B (Pc N1.... Ni .... Ns ) b Ni Hi b Ni Z kbQi (7)
Vi NT
Vi
H i Vi
Z Vi Fi
• 其中,b 表示虚拟火电厂微增率,k 表示水电站能效系
数;
B Vi'
B NT
(N1 ...N S ) Vi'
G
tT t0
B(NT )dt min
(2)
• 其中:在任何时刻要满足电力系统动力平衡条件:
S
NT N j Pc
(3)
• 对于水电站,任意时刻的出力取决于其水头和流量,
或决定与水库的存水量和工作流量:N N(V ,Q) ,
• 而工作流量决定于水库天然来水量和水库存水量的变
化,因此,N N(t,V , dV / dt),表明某时刻水电站的出
如下分析:
1. 供水情况
在水电站梯级系统中,当各电站按天然流量出力不能 满足电力系统动力平衡要求时,水电站就必须供水。此 时,若由某电站供水,理论上则将因上游水位降低而造 成后期时段来水不蓄能量的损失。不蓄能量损失的大小 取决于天然流量及其分布情况、水库动力特性和水电站 动力设备特性。为发出同样的附加电能,各水电站的不 蓄能量损失是不同的,于是便产生了应由哪个水电站供
• 的动力平衡,即可使电力系统实现经济调度。如此, 就将原问题转化为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在有S个梯级水 库的电力系统,将有S个待求参量Qr,根据式(13), 可得(S-1)个代数方程,再由电力系统动力平衡方程 如(3)表达式,即可组成由S个方程组组成的、包含S 个未知参量的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求得任意时 刻系统各电站最优的出力分配。
将通过水头增量 dH i, j增发电能。其中 Vi1,max 表示第级
水库的最大可蓄水量。这是因为,库址处天然来水总
量要满足蓄水期末蓄满以上各库库容,而剩余水量供
发电之用。因此,提高水头致蓄水期末系统可增发电
能为:
i, j 0.00272 i{Wtpi (V1,max V1, j ) .......( Vi1,max Vi1, j )}dH i, j
水库供水有利。
• 2. 蓄水情况
水电站系统中各电站按天然流量出力超过电力系统所 需要的负荷时,需要蓄水以满足系统的动力平衡要求。
设在 t j 时刻这部分附加出力是由自上游起之第 i 级水
库蓄水满足,则系统减发能量为:
d i, j 0.00272 i Fi, j dH i, j (H i .... H n)
力大小,可用该时刻水库存水量和此存水量对时间的
• 的导数确定。则,目标函数即为:
G
tT t0
B(NT
)dt
tt to
B(Pc
s
N j )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