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绪论及望诊试题
望诊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望诊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望诊考试是中医学专业中一项重要的评估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望诊的技巧和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望诊考试的试题及答案,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望诊技巧。
一、试题一:请列举望诊的四个基本方法,并简要解释其原理和应用。
解析:望诊的四个基本方法包括面色望诊、舌诊、眼底诊断和脉诊。
以下是每个方法的简要解释:1. 面色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包括皮肤的颜色、纹理、光泽等特征,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
面色望诊原理是中医理论中的“五脏藏神”观念,即五脏反映在面部的表现。
面色望诊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疾病的归经等,并指导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 舌诊:通过观察舌体的形态、色泽、苔藓等特征,来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等。
舌诊原理是中医理论中的“舌诊八法”,即舌诊的八种观察方法,包括舌质、舌苔、舌体形态等。
舌诊能够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和脏腑功能的异常,供医生进行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3. 眼底诊断:通过观察患者眼底的血管、神经等变化,了解患者的视网膜状况和血液循环的情况。
眼底诊断原理是中医理论中的“四目诊”的一部分,眼底是人体各个器官血管的相互关系的反映,通过观察眼底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测其疾病的发展趋势。
4. 脉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了解患者的脉搏节律、力度、频率等信息。
脉诊原理是中医理论中的“望诊切诊听诊”之一,通过触摸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气血运行状况、脏腑功能等。
脉诊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等属性以及辨别疾病类型有着重要意义。
二、试题二:请描述舌诊中舌质和舌苔的相关特点,以及它们与疾病的关联。
解析:舌诊中的舌质和舌苔是观察舌体情况的重要指标,它们与疾病存在一定的关联。
以下是舌质和舌苔的相关特点和疾病关联的简要描述:1. 舌质:舌质是指舌体的整体特征,包括舌体的颜色、形态、纹理等。
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功能等。
中医诊断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 中医诊断学中“四诊”指的是: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摸C. 望、闻、问、诊D. 望、闻、问、听答案:A2. 舌苔黄腻,多见于:A. 寒证B. 湿证C. 热证D. 虚证答案:C3. 脉象沉细无力,多见于:A. 虚寒证B. 实热证C. 痰湿证D. 气滞证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望诊的内容?A. 望神B. 望色C. 望形D. 闻声答案:D5. 闻诊中的“嗅气味”主要是指:A. 嗅患者呼出的气味B. 嗅患者身体发出的气味C. 嗅患者排泄物的气味D. 以上都是答案:D6. 问诊中“十问歌”不包括以下哪项?A. 问寒热B. 问汗C. 问疼痛D. 问家族史答案:D7. 切诊中“按诊”不包括:A. 按胸腹B. 按肌肤C. 按关节D. 按舌下答案:D8. 舌质淡白,多见于:A. 气血两虚B. 阴虚火旺C. 湿热内蕴D. 痰湿阻肺答案:A9. 脉象弦滑,多见于:A. 肝郁气滞B. 痰湿内阻C. 气血两虚D. 阴虚火旺答案:A10. 以下哪项是虚热证的表现?A. 五心烦热B. 恶寒发热C. 身热不扬D. 壮热烦渴答案:A(以下题目略去,共50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些是望诊的内容?A. 望舌B. 望面色C. 望形态D. 望分泌物和排泄物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闻诊的内容?A. 听声音B. 嗅气味C. 问病史D. 观察舌苔答案:AB3. 以下哪些是问诊的内容?A. 问寒热B. 问汗C. 问疼痛D. 问二便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切诊的内容?A. 切脉B. 按胸腹C. 按肌肤D. 按关节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脉象的分类?A. 浮脉B. 沉脉C. 迟脉D. 数脉答案:ABCD(以下题目略去,共15题)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望诊是中医诊断的第一步。
(对)2. 舌苔黄厚,多见于湿热证。
(对)3. 脉象浮数,多见于表热证。
中医诊断学(绪论、望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中医诊断学(绪论、望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2型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虚里“其动欲绝而无死候的,多见于( )(2000年第21题)(分数:2.00)A.宗气内虚B.宗气外泄C.孕妇产后D.劳瘵E.痰饮√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望诊中望虚里动态,属于识记型考题。
左乳下虚里动而应衣。
是宗气外泄;按之弹手,洪大而搏,属危重证侯;虚里其动欲绝而无死候多为痰饮。
故选E。
2.小儿出现高热,面部青紫,尤以鼻柱、两眉问及口唇四周为甚,往往属于( )(1998年第16题)(分数:2.00)A.血热瘀滞B.肾阴耗竭C.气滞血瘀D.动风先兆√E.湿热熏蒸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小儿面部色诊,属于识记型考题。
鼻柱、眉问青紫,为惊风先兆。
3.对病人面色的观察,首先应注鉴别( )(1998年第17题)(分数:2.00)A.主色与客色B.常色与病色C.主色与病色D.客色与病色E.善色与恶色√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面色望诊,属于识记型考题。
对于病人的面色来说。
都是病色,病色分为善色和恶色,故首先应该鉴别。
4.大便先干后溏,多属( )(1998年第25题)(分数:2.00)A.脾气虚弱√B.肝郁乘脾C.命门火衰D.湿盛伤脾E.食滞肠胃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望诊中望二便的内容,属于识记型考题。
大便先干后溏属于脾气虚弱;时干时稀属于肝郁乘脾;命门火衰和湿盛伤脾,可见泻痢不止。
食滞胃肠可见肠鸣矢气,泻下酸腐。
故选A。
5.身热不扬的发热,是由于( )(1998年第26题)(分数:2.00)A.脾气虚损B.阴经郁热C.风寒湿痹D.湿遏热伏√E.阳明腑实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发热的病因,属于识记型考题。
所谓身热不扬是指病人自感热甚,但初按肌肤则不甚热,按之稍久方觉有灼手感觉。
这是因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
故选D。
6.病色交错,肾病见白色为( )(1997年第16题)(分数:2.00)A.吉中之顺√B.吉中之小逆C.正病正色D.凶中之顺E.凶中之逆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病色交错的临床意义,属于理解型考题。
中医诊断学(绪论、望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诊断学(绪论、望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验舌专书是( )(2009年第15题)A.《伤寒金镜录》B.《伤寒观舌心法》C.《舌苔统志》D.《辨舌指南》正确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属于识记型考题元代的敖氏著有《金镜录》,后经杜清碧增补,而成《伤寒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征范畴的是( )(2008年第15题)A.喉中痰鸣B.耳鸣C.太息D.耳鸣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绪论部分体征的含义,属于理解型考题。
体征指能客观监测出来的异常征象。
耳鸣是患者自己的感觉,属于症状。
3.《察病指南》的作者是( )(2005年第15题)A.陈言B.王叔和C.施发D.巢元方E.李时珍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中诊的历史沿革,属于识记型考题。
陈言的著作为《三因方》;王叔和的著作为《脉经》;巢元方的著作为《诸病源候论》;李时珍的著作为《本草纲目》;施发的著作是《察病指南》。
故选C。
4.明清时期,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格式是由下列哪位医家提出的( )(2002年第15题)A.张景岳B.陈士铎C.喻嘉言D.程国彭E.沈金鳌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绪论部分中医诊断学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型考题。
清代在喻嘉言的《寓意草》中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议病格式是当时最完整的病历格式。
5.首先论述十怪脉的书籍是( )(1999年第14题)A.《世医得效方》B.《诊家枢要》C.《脉诀汇辨》D.《诊家直诀》E.《脉义简摩》正确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中医诊断学》的历史沿革,属于识记型考题。
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中论述了釜沸、鱼翔、弹石、解索、屋漏、虫下游、雀啄、偃刀、转豆、麻促等十种怪脉。
6.《三指禅》一书,为何人所著( )(1998年第19题)A.张介宾B.贺升平C.周学海D.周学霆E.罗浩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中医诊断学》历史源流中的名著,属于识记型考题。
中医望诊试题及答案

中医望诊试题及答案中医望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舌苔、脉搏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中医望诊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望舌诊断题1. 患者舌苔厚重,黄腻而丰满,舌体红绛,苔面有明显的齿痕,舌尖微红,有时带有糜烂。
请问该患者的舌脉辨证为何?答案:这是湿热内蕴证的舌脉辨证特点。
湿热内蕴证是中医常见的病证之一,多见于暑湿重叠、饮食不节等引发的病症。
2. 患者舌苔黄厚,舌体胖大,苔色微黄,有细小的齿痕,舌体胖大,舌尖微红。
请问该患者的舌脉辨证为何?答案:这是湿痰内阻证的舌脉辨证特点。
湿痰内阻证常见于饮食不节、脾胃功能不好等引起的疾病,舌苔黄厚、舌体胖大是其舌脉辨证的特点。
二、望面诊断题1. 患者面色晦暗,容易疲倦,唇色偏暗,面颊微红。
请问该患者的面脉辨证为何?答案:这是气血不足证的面脉辨证特点。
气血不足是中医常见的证候之一,多见于营养不良、长期乏力等引起的疾病。
2. 患者面部红润,皮肤出现粗糙、皮疹等症状,唇色红而干燥。
请问该患者的面脉辨证为何?答案:这是血热挟痰证的面脉辨证特点。
血热挟痰证常见于风热、火热等引起的疾病,面部红润、唇色红干是其面脉辨证特点。
三、望脉诊断题1. 患者脉搏细弱而沉细,尺部脉搏稍快。
请问该患者的脉辨证为何?答案:这是气虚证的脉辨证特点。
气虚证常见于失血过多、大病初愈等疾病,脉搏细弱而沉细是其脉辨证的特点。
2. 患者脉搏滑而有力,尺部脉搏稍缓。
请问该患者的脉辨证为何?答案:这是湿热内蕴证的脉辨证特点。
湿热内蕴证常见于暑湿重叠、饮食不节等引发的疾病,脉搏滑而有力是其脉辨证的特点。
以上就是一些中医望诊试题及答案,通过望舌、望面、望脉的观察,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病情的所在,为合理的中医治疗提供依据。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望诊只是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仍需结合患者的病史、全身症状等综合分析,确诊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诊断学中,望诊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望神B. 望色C. 望舌D. 望脉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闻诊的内容?A. 闻气味B. 闻声音C. 闻呼吸D. 望舌苔答案:D3. 以下哪项属于问诊的内容?A. 询问病史B. 询问家族史C. 询问个人史D. 以上都是答案:D4. 切脉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患者应平卧B. 切脉时医生手指应与患者脉搏成一直线C. 切脉时医生手指应轻触患者脉搏D. 切脉时医生手指应重压患者脉搏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个体化治疗D. 对症下药答案:D6. 中医诊断中,舌苔黄腻通常主何证?A. 寒证B. 热证C. 湿证D. 虚证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诊断中的望舌内容?A. 舌质B. 舌苔C. 舌下络脉D. 舌下静脉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诊断中的问诊内容?A. 询问饮食B. 询问睡眠C. 询问二便D. 询问脉象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诊断中的切诊内容?B. 切腹C. 切背D. 切四肢答案:C10. 中医诊断中,脉象浮数通常主何证?A. 表证B. 里证C. 虚证D. 实证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诊。
答案:望诊、闻诊、问诊2. 望诊中,面色苍白多主________证。
答案:虚寒3. 闻诊中,声音嘶哑多主________证。
答案:肺热4. 问诊中,询问患者的________是了解病情的重要内容。
答案:主诉5. 切脉时,脉象沉迟多主________证。
答案:里寒6. 舌质淡白多主________证。
答案:气血两虚7. 舌苔薄白多主________证。
答案:表证8. 问诊中,询问患者的________是了解病情的重要内容。
答案:既往病史9. 切脉时,脉象细弱多主________证。
中医基础望诊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望诊试题及答案
一、望诊试题
1. 望诊是中医四诊中的一项重要方法,请问望诊包括哪些内容?
2. 中医望诊主要通过观察哪些方面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3. 在中医望诊中,面色的变化有何含义?
4. 对于舌苔颜色的观察,中医有哪些判断标准?
5. 望诊中,中医师如何通过观察患者眼睛来进行诊断?
6. 中医望诊中如何判断患者的舌脉质?
二、望诊答案
1. 望诊包括面色、舌苔、眼睛、舌脉质等内容。
2. 中医望诊主要通过观察面容、舌苔、眼睛神情等方面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3. 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面色红润可能表示有热病,面色黄疸可能表示黄疸病等。
4. 对于舌苔颜色的观察,中医主要判断标准有:舌苔白色可能表示寒邪,舌苔黄色可能表示湿热等。
5. 通过观察眼睛,中医可以推断患者的肝功能、气血状况等,如眼神无神可能表示气血虚弱。
6. 通过观察舌脉质,中医可以判断患者的体质,如舌脉质暗红可能表示气郁血瘀。
以上是关于中医基础望诊的试题及答案,望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外部表现来诊断疾病。
掌握望诊的基本知识对于中医学习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 四诊合参B. 辨证论治C. 整体观念D. 阴阳平衡答案:A2. 下列哪项属于中医四诊之一()A. 望诊B. 听诊C. 问诊D. 切诊答案:A、C、D3. 以下哪项是望诊中的主要内容()A. 望神B. 望色C. 望舌D. 望形态答案:A、B、C、D4. 以下哪项属于问诊的内容()A. 疼痛B. 睡眠C. 饮食D. 二便答案:A、B、C、D5. 以下哪项属于切诊的内容()A. 脉象B. 腹部C. 肌肤D. 骨度答案:A、B、C二、填空题6.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望诊、闻诊、问诊、切诊7. 中医诊断疾病的八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 下列脉象中,属于实证的是________,属于虚证的是________。
答案:滑脉、弦脉;濡脉、弱脉9. 下列症状中,属于寒证的是________,属于热证的是________。
答案:恶寒、四肢冷;发热、口渴10.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木克________,火克________,土克________,金克________,水克________。
答案:土、金、木、火、木三、判断题11. 中医诊断疾病时,四诊合参是最基本的原则。
()答案:正确12. 问诊时,患者的主诉是诊断疾病的关键。
()答案:错误13. 望诊时,舌象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
()答案:正确14. 切诊时,脉象是判断疾病虚实的重要依据。
()答案:正确15. 中医诊断疾病时,八纲辨证是核心内容。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过程。
答案: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四诊(望、闻、问、切)全面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学测试题--绪论、望诊
科室:姓名:日期:2016.11.4 得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9分)
1.胸闷、口渴属于()
A症状B体征C病D证型
2.中医称“肝郁脾虚证”属于()
A证B证名C证候D病
3.视其疾病的外在表现来推断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
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以象求本
4.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快、不及的异常变化,从正常中发现异常,对比中找出差别,从而认识疾病本质()
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以象求本
5.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A神B色C形D态
6.危重病人出现的暂时“好转”属于()
A失神B少神C神乱D假神
7.躁、狂、癫、痴、痫反复发作,但缓解期并无神志失常属于()A失神B少神C神乱D假神
8.四季平色中错误的说法是()A春季稍青B夏季稍赤C秋季稍黄D冬季稍黑9.两颧潮红常见于()
A阳热亢盛证B阴虚阳亢证C虚阳浮越证D肺热瘀毒证10.淡白无华可能提示()
A阳气暴脱B阳虚水泛C肝郁脾虚D血虚/失血11.小儿惊风可能出现的病色为()
A赤B白C黄D青12.黑色常见于()
A肝虚B脾虚C肾虚D血虚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心主皮毛B肝主筋腱C脾主肌肉D肾主骨骼14.五色中与肝对应的颜色是()
A赤B白C黄D青15.苦笑貌常见于()
A小儿惊风B破伤风C狂犬病D瘿瘅16.目赤肿痛常提示()
A实热证B虚热证C阳虚证D阴虚证17.耳背红络常提示()
A热毒上攻B麻疹先兆C阴寒内盛D气血亏虚18.鼻柱溃陷可能提示()
A哮喘病 B 酒齄鼻C麻风病D梅毒病19.耳廓萎缩常见于()
A肾气不足B邪气充盛C肾精耗竭D血瘀日久20.鼻流浊涕常见于()
A外感风寒B外感风热C阳毒热深D肺胃蕴热21.口振常见于()
A伤寒B破伤风C中风D动风22.唇色深红常见于()
A煤气中毒B热盛/热极C血瘀证D寒盛/痛极23.患者睑面先肿,发肿迅速常见于()
A心肾阳衰B脾肾阳虚C风水犯肺D风邪中络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包括()
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以象求本2.中医诊断学基本原则包括()
A整体审查B诊法合参C病证分离D病证结合3.望诊包括()
A全身望诊B局部望诊C望排泄物D望小儿指纹4.全身望诊包括()
A望神B望色C望形D望态
5.望头部包括()
A头颅B囟门C动态D头发
6.睡中啮齿常见于()
A风痰阻络B热极生风C胃热D虫积
7.关于眼部分候脏腑--“五轮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眦-血轮-心B黑睛-风轮-肝C瞳仁-水轮-脾D眼睑-肉轮-肾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中医诊断望闻问切,切诊即脉诊。
()
2.中医诊断望闻问切,闻诊包括耳朵听声音和鼻子嗅气味。
()
3.症包括症状和体征,症状强调主观感觉,体征强调客观征象。
()
4.“五轮学说”中,白睛即球结膜,前部巩膜,属水轮,分候脏腑为肺。
()
5.口舌白屑常见于鹅口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