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铁电性能和压电性能_材料物理
压电、热释电与铁电材料

关于BaTiO3铁电性的起因人们曾提出过多种 微观模型。其中比较突出的有: 钛离子多个平衡位置的自发极化理论,认 为BaTiO3在其顺电相结构中钛离子具有多 个平衡位置,在温度低于居里点时,钛离 子占据某个平衡位置几率大得多,因而出 现自发极化;
钛--氧离子之间的强耦合理论,认为自发 极化的产生是由于钛--氧离子之间存在着 很强的相互作用场所致; 此外换有氧离子位移的自发极化理论;振 动电子理论;价键性质转变理论(认为共 价性增强,离子性减弱)等。 这些理论各有其不足和成功之处,本节不 在一一介绍。
下图是180畴壁和90畴壁
钛酸钡畴结构
反铁电体
反铁电体是这样一些晶体,晶体结构与同 型铁电体相近,但相邻离子沿反平行方向 产生自发极化,净自发极化强度为零,不 存在类似于铁电中的电滞回线。介电常数 (或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为:在相变温 度以下,介电常数很小,一般数量级为10102;在相变温度时,介电常数出现峰值, 一般数量级为几千。在相变温度以上,介 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遵从居里-外斯定律。
主要特征 电滞回线hysteresis loop 居里温度Curie temperature c 介电反常Dielectric anomalous
电滞回线 hysteresis loop
自发极化Ps 剩余极化Pr 矫顽电场Ec
静态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铁电晶体在没有外电场和外力作用下从 顺电相过渡到铁电相时,将出现至少两 个等价的自发极化方向,以便使晶体的 总自由能最小。因此,晶体在铁电相通 常是由自发极化方向不同的一个一个小 区域组成。每一个极化方向相同的小区 域称为铁电畴,分离电畴的边界称为畴 壁。Domain wall
BaTiO3铁电相变的微观理论首先是从离子位 移模型出发而发展起来的。对BaTiO3晶体的 x射线衍射和中子衍射实验表明,当BaTiO3 的结构从立方相转变到四方相时,Ti、O等 离子都产生偏离原来平衡位置的位移。
铁电材料的应用及其性质

铁电材料的应用及其性质铁电材料是一种拥有电极化性能的材料,可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极化效应,其具有许多重要的物理特性和应用价值。
铁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容器、传感器、压电材料、振动器、光伏器件、非易失性存储器等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铁电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一、铁电材料的性质1.电极化性能:铁电材料表现出极化现象,它们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在晶体中产生电偶极矩,同时使晶体的电荷分布发生改变。
铁电材料的电极化是由于离子偏移所导致的,离子的偏移可导致电流产生。
经过组合后,可以得到电信号的输出。
2.压电性能:铁电材料具有压电性能,亦即当外力作用于铁电材料时,晶体结构会产生变化,而反过来当外加电场作用于铁电晶体时,也能感受到压力的变化。
其作用的原理是,当材料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内部离子的晶格结构也会产生变形,从而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压电传感器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实现高精度测量。
3.热释电性能:一些铁电材料还表现出热释电性能。
当这类材料被局部加热时,就会产生电荷,从而产生电信号。
这种特性可用于温度变化传感器,甚至是毒气检测器中。
4.非线性光学性能:铁电材料在非线性光学方面有很出色的表现,可以利用其将光束加工成符号、滤色器和测量仪器的功能。
二、铁电材料的应用1.电容器:由于铁电材料的电极化和解极化响应速度快,它们可用于电容器中,主要用于储存电料以及印刷电路板制作等领域。
2.传感器:由于铁电材料的压电特性,它们可以被用于制作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液体容器液位感应器、汽车摩擦感应器等等。
3.振动器:由于铁电材料的压电特性和极化性能,它们可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振动器,如石英晶体振荡器等。
4.光伏器件:铁电材料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铁电效应能够使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且在成本上也具有一定优势。
5.非易失性存储器:铁电材料的极化状态可以长时间维持,因此它们可以被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这种材料可以将电信号转化成二进制代码,从而实现信息存储和检索。
铁电性与压电性PPT课件

第5页/共41页
等轴晶系(大于120oC) : 晶胞常数:a=4.01A 氧离子的半径:1.32A 钛离子的半径: 0.64
钛离子处于氧八面体中, 两个氧离子间的空隙为:4.01-2× 1.32= 1.37 钛离子的直径:2× 0.64= 1。28
第6页/共41页
结果: 氧八面体空腔体积大于钛离子体积,给钛离子位移的余地。 较高温度时,热振动能比较大,钛离子难于在偏离中心的某一个位置上固定下来, 接近六个氧离子的几率相等,晶体保持高的对称性,自发极化为零。 温度降低,钛离子平均热振动能降低,因热涨落,热振动能特别低的离子占很大比 例,其能量不足以克服氧离子电场作用,有可能向某一个氧离子靠近,在新平衡位 置上固定下来,并使这一氧离子出现强烈极化,发生自发极化,使晶体顺着这个方 向延长,晶胞发生轻微畸变,由立方变为四方晶体。
d:压电常数 逆压电效应的应变与施加的电场强度有如下关系:
S=dE d:压电常数 注:正、逆压电效应的压电常数一样。
第23页/共41页
2. 压电材料的性能
(1)机电偶合系数 (2)机械品质因数 (3)频率常数 (4)压电常数 (5)弹性模量、相对介电常数、居里温度等。 介电质的基本性能: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等 特殊应用要求的性能:如:滤波器要求谐振频率稳定性高
第21页/共41页
-------
+ + ++ + 极化方向
------- + + ++
-----
+ 极化方向
++++++
自+由电荷
-----
------------
++++++ +
材料物理性能名词解释

铁电性:电偶极子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自发平行排列的现象。
屈服极限:中档应力足够大,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
延展性:指材料受塑性形变而不破坏的能力。
构建的受力模型: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塑性形变:指外力移去后不能恢复的形变。
热膨胀: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热膨胀,本质是点阵结构中质点的平均距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色散:材料的折射率随入射光频率的减小而减小的性质。
抗热震性:是指材料承受温度的剧烈变化而抵抗破坏的能力。
蠕变:对材料施加恒定应力时。
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现象叫蠕变。
此时弹性模量也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弛豫:对材料施加恒定应变,应力随时间减少的现象,此时弹性模量也随时间而降低。
滞弹性:对于理想弹性固体,作用应力会立即引起弹性形变,一旦应力消除,应变也随之消除。
对于实际固体,这种应变的产生和消除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性质叫滞弹性。
粘弹性:有些材料在比较小的应力作用下可以同时表现出弹性和粘性。
虎克定律:材料在正常温度下,当应力不大时其变形是单纯的弹性变形,应力与应变的关系由实验建立。
晶格滑移:晶体受力时,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平移滑动。
应力: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内力。
形变: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状和大小的变化。
应变:物质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本征电导:由晶体点阵的基本离子运动引起。
离子自身随热运动离开晶格形成热缺陷,缺陷本身是带电的,可作为离子电导截流子,又叫固有离子电导,在高温下显著。
杂质电导:由固定较弱的离子的运动造成,主要是杂质离子。
在低温下显著。
杂质电导率要比本征电导率大得多。
离子晶体的电导主要为杂质电导。
热电效应:自发极化电矩吸附异性电荷,异性电荷屏蔽自发极化电场而自发极化对温度影响当温度变化时释放出电荷。
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介质内质点政府电荷重心的分离,并转变为偶极子,即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荷的现象.自发极化:这种极化状态并非由外加电场所引起而是由晶体内部结构特点所引起。
4.2 材料的压电性与铁电性能

材料的压电性能与铁电性能
石英晶体的上述特性与其内部分子结构有关。下图是一个单 元组体中构成石英晶体的硅离子和氧离子,在垂直于 z 轴的xy平 面上的投影,等效为一个正六边形排列。 图中“ +” 代表硅离子 Si4+, “-”代表氧离子O2-。
x + - y + o P 1 - + y x F x x A ++ ++ F y y + - P 1- P 2 P 3 C + o + - B -- -- F y A - - - -- - - + P 1 o - - P 3 +
方硼石(boracite) 异极矿(calamine)
非晶方性结构 (anisotropic)
黄晶(topaz)
若歇尔盐(Rochellesalt)
晶方性(isotropic)结构是 不会产生压电性的
材料的压电性能与铁电性能
压电效应的应用
在居里兄弟发现“压电效应”后的三分之一个世纪中,压电效应在应用 上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重视;
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压电材料能实现机—电
能量的相互转换。
机械量
压电元件
电量
材料的压电性能与铁电性能
压电效应的发展历程
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 effect)是J. Curie和P. Curie兄弟于 1880年在α石英晶体上首先发现的。
研究对称晶体与压电现象的关系
发现:在某一类晶体中施加压力会产生电性 系统研究了施压方向和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
由电导过程引起 ② 另一种为无功部分(或异相)IR:
由介质弛豫过程引起
+ + + + + + +
介质损耗即为上述的异相分量 与同相分量的比值
(完整PPT)第六章铁电性能和压电性能_材料物理(1)

含氢键的晶体(KDP、RS)和双氧化物晶体(BT、PT、LN) 按极化轴数目分类:
单轴铁电体(RS、KDP、LN)和多轴铁电体(BT) 按原型相有无对称中心分类:
压电性铁电体(KDP、RS)和非压电性铁电体(BT) 按铁电相变时原子运动特点分类:
有序-无序型相变的(RS)和位移型相变的(BT、PT、LN) 按居里-外斯常数C的大小分类:
二、BaTiO3自发极化的微观机理 1. BaTiO3的晶体结构
有氧八面体 骨 架 的 ABO3 晶格
BaTiO3的晶体结构
钙钛矿结构
2. BaTiO3的相变
顺电态
Tc 居里温度
铁电态
120°C
5°C
-80°C
立方晶系 四方晶系 斜方晶系
菱形结构
无自发极化 自发极化沿c轴 自发极化沿 自发极化沿
Ps-饱和极化强度 Pr-剩余极化强度(remanent
polarization) Ec-矫顽场强(corcive field)
~2KV/cm -~120KV/cm
按照Ec大小可将铁电体分为: 软铁电体-小Ec 硬铁电体-大Ec
电滞回线是铁电体的重要物理特征之一,也是判别铁电性的 一个重要判据。
3. 铁电体的分类
如: 在钙钛矿结构中,自发极 化起因于[BO6]中中心离子的 位移
[BO6]氧八面体
2. 铁电体的概念
铁电体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必要条件) ,并且极化方向可随外加电场做可逆转动的晶体。
铁电体一定是极性晶体,但自发极化转动的晶体仅发生在某些特殊结 构晶体当中,在自发极化转向时,结构不发生大的畸变。
质
加电场E 成正比。
第六章铁电性能和压电性能_材料物理.

(a)
(b)
(c)
0.1m
0.1m
1.0m
多晶LiTaO3晶粒内箭尾型90电畴结构与曲流状180电畴结构
(a)
(b)
0.1m
0.2m
多晶LiTaO3晶粒内薄片状和箭尾型90电畴结构
(a)
(b)
0.4m
0.2m
多晶LiTaO3晶粒内90尖劈状畴与180曲流状畴
(a)
(b)
离子位移理论
正方结构BaTiO3中, Ti4+ 、O2-离子的位移情况 两 个 O2- 离 子 间 的 空 隙 大于 Ti4+ 离子的直径, 其在氧八面体内有位移 的余地,温度较高时 (大于120°C),离子 热振动能较大,因此 Ti4+ 离 子 接 近 周 围 6 个 O2- 离 子 的 几 率 相 等 , 晶胞内不会产生电矩, 自发极化为0。 温度降低(小于 120°C), Ti4+离子 热振动能降低,热振 动能特别低的 Ti4+ 不 足以克服 Ti4+ 和 O2- 离 子间的电场作用,就 有 可 能 向 某 一 个 O2离子靠近,发生自发 位 移 , 使 这 个 O2- 离 子发生强烈的电子位 移极化。 晶体沿着这个 方向延长,晶 胞发生畸变, 晶体从立方结 构转变为四方 结构,晶胞中 出现了电矩, 即发生了自发 极化。
-----铁电体的最重要判据 -----铁电体具有许多独特性质的主要原因
热释电体 (Pyroelectrics):具有自发极化的晶体--极性晶体 铁电体是热释电体的一个亚族
铁电态下,晶体的极化与电场的关系:电滞回线,铁电态 的一个标志。
Ps-饱和极化强度
Pr-剩余极化强度(remanent polarization)
材料物理与性能学-第06章

6.3 铁电体的物理效应
铁电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自发极化,和自动控制且自发极化可 在电场作用下转向。据此,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许多在实际中 得到广泛应用的产品。例如信号处理,存储显示,接收发射 和用于计测的产品等,是利用铁电体的压电特性研制成功的; 根据热释电性能制成了单个探测器和矩阵,在红外探测和热 成像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利用铁电陶瓷材料具有较强的电致 伸缩效应制成微位移计,在精密机械、光学显微镜、天文望 远镜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除此之外,铁电体作为光学材料 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铁电体在实际中的应用与其物理效应 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针对其各自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际产 品的应用分别加以叙述。
6.1.2.5 介电系数
6.1.3 铁电体的种类
按照铁电体极化轴的多少,可将铁电体分为两类:
只能沿一个晶轴方向极化(沿某轴上下极化)的铁电体,这也
是无序一有序型铁电体(软铁电体),它从顺电相到铁电相 的过渡是从无序到有序的相变。其中有:罗息盐(NaKC4H4O 6·4H2O),及其他有关的酒石酸盐;磷酸二氢钾(KH2PO4) 型的铁电体;硫酸氨[(NH4)2SO4)]和四氟铍酸氨[(NH4)2BeF 4 )];三硼酸氢钙[ CaB3O4 (OH)3·H2O];硫脲(NH2)2CS;一 水甲酸锂(HCOOLi·H2O)等。另一类,可以沿几个晶轴极 化的铁电体,这些晶轴在非铁电相中都是等价的,也称为位 移型铁电体(硬铁电体)。这类铁电体以钛酸钡为代表(Ba TiO3),还有铌酸盐(LiNbO3,KNbO3)和钽酸盐(LiTaO 3、KTaO3)以及SbSI(锑一硫一碘)等。从顺电相到铁电相的 过渡是两个子晶格之间发生位移。
6.1.2 铁电体的特性
6.1.2.1 铁电体的自发极化
许多电介质只有在电场下才会发生极化。电场去除后,极化强 度迅速衰减到零。对于液体和无定形的固体中,由于分子排 列的无序性,外电场为零时,其表现出的宏观极化强度仍然 为零。对于晶体而言,如果某些晶体中每个晶胞中原子的构 型使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或者说在某个方向存在相对位移, 形成电偶极矩,那么整个晶体在该方向上呈现极性,一端为 正,一端为负,导致晶体处于高度的极化状态,而这种极化 状态是在外电场为零时建立起来的,因此称之为自发极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0.1m
0.1m
1.0m
多晶LiTaO3晶粒内箭尾型90电畴结构与曲流状180电畴结构
(a)
(b)
0.1m
0.2m
多晶LiTaO3晶粒内薄片状和箭尾型90电畴结构
(a)
(b)
0.4m
0.2m
多晶LiTaO3晶粒内90尖劈状畴与180曲流状畴
(a)
(b)
磁畴壁(Bloch壁)中磁
化矢量连续变化
复杂的电畴结构
BaTiO3中的电畴结构
弛豫铁电单晶中的电畴结构
3. 观察方法
(1)电子显微技术 扫描电镜技术(SEM) 透射电镜技术(TEM) (2)光学技术 (3)化学腐蚀 (4)液晶法 分辨率高 可直观观察电场下电 畴的变化
(5)X射线形貌技术
(6)粉末沉积法 (7)紫外光电发射 (8)热电技术
第六章
铁电性能和压电性能
§6.1 铁电性能 §6.2 压电性能
§6.1 铁电性能
一、铁电体 二、钛酸钡自发极化的微观机理 三、铁电畴
四、铁电体的性能及其应用
线性介质 介质的各种极化机构,所讲极化都是介质在外加 电场中的性质。没有外加电场时,介质的极化强 度等于零;有外加电场时,介质的极化强度与外 加电场E 成正比。 非线性介质 介质的极化强度与外加电场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Ec-矫顽场强(corcive field)
~2KV/cm -~120KV/cm 按照Ec大小可将铁电体分为:
软铁电体-小Ec
硬铁电体-大Ec
电滞回线是铁电体的重要物理特征之一,也是判别铁电性的 一个重要判据。
3. 铁电体的分类
结晶化学分类法:
软铁电体
硬铁电体
含氢键的晶体(KDP、RS)和双氧化物晶体(BT、PT、LN)
按极化反转时原子位移的维数分类: 一维、二维、三维
常见的铁电材料
有序-无序 型铁电体 自发极化同个别离子的有序化相联系
含有氢键:KH2PO4
位移型铁 电体
自发极化同一类离子的亚点阵相对于 另一类亚点阵的整体位移相联系
钙钛矿结构:BaTiO3
铁钛矿结构
二、BaTiO3自发极化的微观机理
1. BaTiO3的晶体结构
采用电镜技术观察时 ,90畴经常呈现箭尾形(herringbone)、板条状 ( banded ) 、 层 状 ( lamellar ) 、 尖 劈 状 ( wedge-shaped ) 或 匕 首 状 ( dagger-shaped)的形貌,而 180 畴为不规则的水痕状( water-mark) 或曲流状(dagger-shaped)。
离子位移理论
正方结构BaTiO3中, Ti4+ 、O2-离子的位移情况 两 个 O2- 离 子 间 的 空 隙 大于 Ti4+ 离子的直径, 其在氧八面体内有位移 的余地,温度较高时 (大于120°C),离子 热振动能较大,因此 Ti4+ 离 子 接 近 周 围 6 个 O2- 离 子 的 几 率 相 等 , 晶胞内不会产生电矩, 自发极化为0。 温度降低(小于 120°C), Ti4+离子 热振动能降低,热振 动能特别低的 Ti4+ 不 足以克服 Ti4+ 和 O2- 离 子间的电场作用,就 有 可 能 向 某 一 个 O2离子靠近,发生自发 位 移 , 使 这 个 O2- 离 子发生强烈的电子位 移极化。 晶体沿着这个 方向延长,晶 胞发生畸变, 晶体从立方结 构转变为四方 结构,晶胞中 出现了电矩, 即发生了自发 极化。
E6 C6 C1 A C2 C3 C4 C5 C7 F D3 D2 D1 B E5 E4
(c)
E1
E2
E3
0.2m
0.1m
0.1m
多晶LiTaO3晶粒内板条状与尖劈状90畴以及曲流状180畴
居里温 度以上
以中央四个O2-为参考,各离子的位移情况 自发极化包括两部分:1. 直接由于离子位移(39%)
2. 由于电子云的形变
钛铁矿结构
LiNbO3、LiTaO3
O
Ta
Li
(a)
(b)
(a)LiTaO3的六角晶胞,氧未画出及(b)其在c平面上的投影
(a) Hexagonal crystal lattice without oxygen of LiTaO3 and (b) its
2. 铁电体的概念
铁电体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含有能自发极化(必要条件) ,并且极化方向可随外加电场做可逆转动的晶体。
铁电体一定是极性晶体,但自发极化转动的晶体仅发生在某些特殊结 构晶体当中,在自发极化转向时,结构不发生大的畸变。
铁电体 (Ferroelectrics) :
Ps(必要条件) E Ps 重行定向
projection on c plane
c轴
(a)
(b)
LiTaO3晶体结构示意图,水平线代表氧平面
Structure schematics of LiTaO3crystal where the horizontal line represents oxygen plane (a) Paraelectric phase where Li is on the oxygen plane and Ta in the middle of two oxygen planes (b) ferroelectric phase where Li and Ta displace along +c and the dipolar is also along +c
-----铁电体的最重要判据 -----铁电体具有许多独特性质的主要原因
热释电体 (Pyroelectrics):具有自发极化的晶体--极性晶体 铁电体是热释电体的一个亚族
பைடு நூலகம்
铁电态下,晶体的极化与电场的关系:电滞回线,铁电态 的一个标志。
Ps-饱和极化强度
Pr-剩余极化强度(remanent polarization)
铁电陶瓷中电畴结构示意图
2. 畴壁
(1)概念:两铁电畴之间的界壁称为畴壁
两电畴“首尾相连”
使体系的能量最低
畴壁示意图
(2)类型: 90°畴壁 两电畴的自发极化方向互成90° 较厚:50-100A
° °
180°畴壁 两电畴的自发极化方向互成180° 较薄:5-20A
电畴结构
电畴壁结构
电畴壁两侧极化矢 量不连续
有氧八面体 骨 架 的 ABO3 晶格
BaTiO3的晶体结构
钙钛矿结构
2. BaTiO3的相变
顺电态 Tc 居里温度 铁电态
120°C 5°C -80°C 四方晶系 菱形结构 立方晶系 斜方晶系
无自发极化 自发极化沿c轴 [001]方向
自发极化沿 [011]方向
自发极化沿 [111]方向
3. BaTiO3自发极化的微观机理
介 质
铁电体
一、铁电体 1. 自发极化
自发极化是铁电体的本质特征。在某温度范围内,当不 存在外加电场时,原晶胞中的正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 这样每一个原晶胞具有一定的固有偶极矩,这种极化形 式就是自发极化。
产生原因:
在某些晶体中, E = 0 P, 如: 在钙钛矿结构中,自发极 化起因于[BO6]中中心离子的 位移 [BO6]氧八面体
铁电相变
一级相变:TC>T0(T0略小于TC)
二级相变:TC=T0
一级相变 在相变点上,PS突变到零;
铁电相与非铁电相共存;相 变伴随着潜热和热滞现象。
PS
T
如BT等。
TC
二级相变 在相变点上,PS连续地下降 PS
至零;相变没有潜热和热滞 现象。 如KTP等。
TC
T
三、铁电畴 1. 概念
铁电材料中的电畴类似于磁性材料中的磁畴,是由许多 晶胞组成的具有相同自发极化方向的小区域。
按极化轴数目分类:
单轴铁电体(RS、KDP、LN)和多轴铁电体(BT) 按原型相有无对称中心分类: 压电性铁电体(KDP、RS)和非压电性铁电体(BT) 按铁电相变时原子运动特点分类: 有序-无序型相变的(RS)和位移型相变的(BT、PT、LN) 按居里-外斯常数C的大小分类:
I类(105k)、II类(103k) 、III类(10k)
4. 铁电体的临界现象----“介电反常”
介电常数反映电畴在电 场下转向的难易程度
在 Tc 下 , 电畴定向的活
化能接近于零 , 微弱电 场足以使其定向 , 故介 电常数最大
BaTiO3相对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当温度高于居里温度时,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遵从Curie-Weiss定律:
= C / (T-To) 其中: --介电常数,C--居里常数,To--特征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