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实验七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实验六 吸收实验(一)丙酮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程;2、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的变化对吸收操作结果的影响;3、掌握吸收总传质系数Kya 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定吸收剂用量与气体进出口浓度y 1、y 2的关系;2、测定气体流量与气体进出口浓度y 1、y 2的关系;3、测定吸收剂及气体温度与气体进出口浓度y 1、y 2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吸收是分离混合气体时利用混合气体中某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一种方法。
不同的组分在不同的吸收剂、吸收温度、液气比及吸收剂进口浓度下,其吸收速率是不同的。
所选用的吸收剂对某组分具有选择性吸收。
1、吸收总传质系数K y a 的测定传质速率式: N A =K y a ·V 填·△Ym (1)物料衡算式: G 空(Y 1-Y 2)=L(X 1-X 2) (2) 相平衡式: Y=mX (3)(1)和(2)式联立得: K y a=12()mG Y Y V Y -∆空填 (4)由于实验物系是清水吸收丙酮,惰性气体为空气,气体进口中丙酮浓度y 1>10%,属于高浓度气体吸收,所以: Y 1=111y y - ; Y 2= 221y y - ;G 空—空气的流量(由装有测空气的流量计测定),Kmol/m 2·h ;V 填—与塔结构和填料层高度有关; 其中:22112211ln)()(mX Y mX Y mX Y mX Y Y m -----=∆ (5)02=X ; )(211Y Y LGX -=空 ;L —吸收剂的流量(由装有测吸收剂的流量计测定), Kmol/m 2·h ; m---相平衡常数(由吸收剂进塔与出塔处装的温度计所测温度确定),吸收温度:附:流量计校正公式为:2出进t t t +=G G =, L/h (G N 为空气转子流量计读数) 单位变换:G A =空,Kmol/m 2·h ;(其中,A 为塔横截面积,PG n RT=)o L L M A=,Kmol/m 2·h ;(其中,L 0是水流量l/h ,M 0是水的摩尔质量)2、吸收塔的操作吸收操作的目标函数:y 2 或 η=影响y 2 有:1).设备因素;2).操作因素。
实验十三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YY 1Y 2XX 1X 2图12-1 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操作线22()LY X X Y G=-+ 平衡线Y=mX实验十二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程。
2、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的变化对吸收操作结果的影响。
3、掌握吸收总体积传质系数a K y 和a K x 的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1、测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原理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由填料层高度公式决定12Y mY Y VZ K a Y -=⋅Ω∆ (12-1) **1122*11*22()()()ln()m Y Y Y Y Y Y Y Y Y ---∆=-- (12-2) 式中yK 气相总传质系数,mol/m 2·h ;m Y ∆塔顶、塔底气相平均推动力; a 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m 2/m 3;a K y 气相总体积吸收传质系数,mol/m 3·h 。
(1)Z ――填料层高度m ,根据所装填料的高度直接测量。
(2)Ω――塔截面积m 2,24D πΩ=,而D 塔径为已知。
(3)V ――情性气体摩尔流量(空气)mol/ h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vpq V RT =,p――压力Pa ,压力表测量空气压力;q v ――体积流量m 3/h ,转子流量计测量(注意读数为实验条件20℃、1atm 下的,可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如果用操作条件则需要进行换算,其依据为'0'0(')()f v v f q q ρρρρρρ-=-;T ――空气温度K ,温度计测量。
(4)Y 1――1111y Y y =-,稳定操作后(各仪表读数恒定5min )测量气体进口浓度(丙酮的摩尔分率),取样后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测得的是丙酮的质量分率。
(5)Y 2――2221y Y y =-,稳定操作后(各仪表读数恒定5min )测量气体出口浓度(丙酮的摩尔分率),取样后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测得的是丙酮的质量分率。
实验六吸收实验

1、室温大于15℃时,空气不需加热,即可达到配料要求。若室温偏低,可预热空气使y1达到要求。
2、各仪表读数恒定5min以后,即可记录或取样分析有关数据,再按预先设计的实验方案调节有关参数。
b、 填料的作用
(1)增加气液接触面积
应满足:i) 80%以上的填料润湿。
ii)液体为分散相,气体为连续相(反之为鼓泡塔,失去填料的作用)。
(2)增加气液接触面的湍动
应满足:i)保证气液逆流。
图2.操作线与平衡线的关系
ii)要有适宜的液气比,若气速过大,液体下降速度为零,即发生液泛。填料塔的操作满足了上述要求,填料才会起作用。
传质速率式:NA=Kya·V填·△Ym(1)
物料衡算式:G空(Y1-Y2)=L(X1-X2)(2)
相平衡式:Y=mX(3)
(1)和(2)式联立得:Kya= (4)
由于实验物系是清水吸收丙酮,惰性气体为空气,气体进口中丙酮浓度y1>10%,属于高浓度气体吸收,所以:
Y1= ;Y2= ;
G空—空气的流量(由装有测空气的流量计测定),Kmol/m2·h;
(3)当吸收系强放热过程时,意味着自塔顶而下,吸收液温度增加很大,甚至达到了解吸温度。此时的平衡线斜率变陡,传质推动力△ym下降,见图4所示。如,用水来吸收SO3制H2SO4,第一步只能先制得93%的硫酸,再用93%硫酸冷却后吸收SO3,经脱去少量水,才制得98%浓硫酸。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控制操作要素是吸收剂温度t,即吸收液需经中间冷却后再吸收。
V填—与塔结构和填料层高度有关;
其中: (5)
; ;
L—吸收剂的流量(由装有测吸收剂的流量计测定), Kmol/m2·h;
m---相平衡常数(由吸收剂进塔与出塔处装的温度计所测温度确定),吸收温度:
试验七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试验七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填料吸收塔的操作,测定其中一种气体在液体中的吸收特性,并计算其吸收传质系数。
2.实验原理填料吸收塔是一种用于气体吸收液体的设备,常用于废气治理和化学工艺中。
填料吸收塔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填料层和液相层。
气体从塔底进入填料层,通过填料与液相进行接触,在质量传递的作用下,溶于气体中的物质被液相吸收,并由塔顶排出。
吸收传质系数是描述气体在液体中传质性能的参数,通常用k来表示。
吸收塔中气体的吸收速率与扩散速率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成反比。
传质速率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NTU = k * A * (Cg - Cgi)其中,NTU为传质单位时间内的传质量,k为吸收传质系数,A为塔内液相与气相的有效接触面积,Cg为塔底气相的浓度,Cgi为塔顶气相的浓度。
通过测量塔底和塔顶气相的浓度,以及塔底传质率,即可计算出吸收传质系数k。
3.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填料装入填料层,根据需要确定填料层的高度;(2)连接好气相和液相导管,并确保无漏气现象;(3)启动搅拌器,使液相均匀分布在填料层上;(4)将适量的气体通入塔底,并记录下通气时间;(5)在通气过程中,采集塔底和塔顶气相的样品,并测定其浓度;(6)根据浓度和通气时间计算塔底传质率;(7)根据传质率、填料表面积等参数计算吸收传质系数k。
4.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吸入有害气体;(2)确保气相和液相导管的连接紧密,无泄漏现象;(3)在取样时,保持塔内气相的稳定,避免因取样产生扰动;(4)实验结束后,清洗设备,存放妥善。
5.计算与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塔底和塔顶气相浓度,以及通气时间,计算出塔底传质率。
根据塔底传质率、填料表面积等参数,计算出吸收传质系数k。
6.结论通过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可以了解其中一种气体在液体中的吸收特性,并进一步计算其吸收传质系数。
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可用于化学工程中的设计与优化。
实验十二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YY 1Y 2XX 1X 2图12-1 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操作线22()LY X X Y G=-+ 平衡线Y=mX实验十二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程。
2、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的变化对吸收操作结果的影响。
3、掌握吸收总体积传质系数a K y 和a K x 的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1、测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原理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由填料层高度公式决定12Y mY Y VZ K a Y -=⋅Ω∆ (12-1) **1122*11*22()()()ln ()m Y Y Y Y Y Y Y Y Y ---∆=-- (12-2) 式中y K 气相总传质系数,mol/m 2·h ;m Y ∆塔顶、塔底气相平均推动力;a 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m 2/m 3;a K y 气相总体积吸收传质系数,mol/m 3·h 。
(1)Z ――填料层高度m ,根据所装填料的高度直接测量。
(2)Ω――塔截面积m 2,24D πΩ=,而D 塔径为已知。
(3)V ――情性气体摩尔流量(空气)mol/ h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vpq V RT =,p――压力Pa ,压力表测量空气压力;q v ――体积流量m 3/h ,转子流量计测量(注意读数为实验条件20℃、1atm 下的,可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如果用操作条件则需要进行换算,其依据为'v v q q =;T ――空气温度K ,温度计测量。
(4)Y 1――1111y Y y =-,稳定操作后(各仪表读数恒定5min )测量气体进口浓度(丙酮的摩尔分率),取样后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测得的是丙酮的质量分率。
(5)Y 2――2221y Y y =-,稳定操作后(各仪表读数恒定5min )测量气体出口浓度(丙酮的摩尔分率),取样后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测得的是丙酮的质量分率。
(6)气相平均推动力m Y ∆将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在坐标纸上作图,如图12-1所示在平衡线为直线或近似为直线时,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塔顶与塔底气相推动力。
填料吸收塔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填料精馏塔的操作与塔效率的测定金世成2014301040177实验数据处理装置编号:塔型:浆叶式搅拌萃取塔塔内径:37mm 溶质:A :苯甲酸稀释剂B :煤油萃取剂S :水连续相:水分散相:煤油重相密度:997.5kg·m -3轻相密度:800kg·m -3流量计转子密度ρf :7900kg·m -3塔的有效高度:0.75m 塔内温度t =23.6℃多次测得的数据取平均值,得如下表格1、重相水的密度:ρH2O =-0.0055×23.62+0.0228×23.6+999.99=997.5kg·m -32、轻相煤油的密度:800kg·m -33、塔底重相质量m 1:m 1=ρH2O ×V H2O =0.9975×25g =24.94g4、塔底轻相质量m 2:m 2=ρ煤油×V 煤油=0.8×10g =8g5、根据X Rb =(C NaOH ×V NaOH ×M NaOH )/(m 2+C NaOH ×V NaOH ×M NaOH ),可依次得到实验序号为1,2,3的X Rb 值6、根据X Rt =(C NaOH ×V NaOH ×M NaOH )/(m 2+C NaOH ×V NaOH ×M NaOH ),可依次得到实验序号为1,项目\实验序号123桨叶转速转/分200258296水转子流量计读数L ·h -14煤油转子流量计读数L ·h -16校正得到的煤油实际流量L ·h -14.53浓度分析NaOH 溶液浓度mol ·L -10.01052塔底轻相X Rb样品体积mL 101010NaOH 体积mL 6.73 6.60 6.67塔顶轻相X Rt 样品体积mL 101010NaOH 体积mL 4.15 3.30 2.50塔底重相Y Eb样品体积mL 102525NaOH 体积mL 0.200.874.21计算及实验结果塔底轻相浓度X RbkgA/kgB 3.539×10-4 3.470×10-4 3.507×10-4塔顶轻相浓度X Rt kgA/kgB 2.182×10-4 1.735×10-4 1.315×10-4塔底重相浓度Y Eb kgA/kgB 8.436×10-61.468×10-57.103×10-5水流量S kgS ·h -1 3.99煤油流量B kgB ·h -14.8传质单元数N OE 0.0304350.0594940.35448传质单元高度H OE 24.6426812.60631 2.11578体积总传质系数Y E a[m ·h ·(kgA/kgS)]150.5884294.36871753.922,3的X Rt值7、Y Eb=(C NaOH×V NaOH×M NaOH)/(m1+C NaOH×V NaOH×M NaOH),可依次得到实验序号为1,2,3的Y Ebt值9、作操作线,操作线方程B(X Rb-X Rt)=S(Y Eb-Y Et),由操作线上取一系列X R值,再由平衡曲线找出一系列对应的Y E*值。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和吸收系数的测定

因本实验采用的物系不仅遵循亨利定律,而且气 膜阻力可以不计,在此情况下,整个传质过程阻 力都集中于液膜,即属液膜控制过程,则液侧体 积传质膜系数等于液相体积传质总系数,即
表3(1)填料吸收塔传质实验数据表(一) 被吸收的气体: 纯CO2; 吸收剂:水; 塔内径:35mm 塔类型 吸收塔 Ø环 填料种类 填料尺寸 (m) 4x10 填料层高度 (m) 0.65 CO2转子流量计读数 m3/h 0.200 CO2转子流量计处温度 ℃ 25.6 流量计处CO2的体积流量 m3/h 0.156 水转子流量计读数 30.0 水流量 30.0 中和CO2用Ba(OH)2的浓度 M mol/l 0.1 中和CO2用Ba(OH)2的体积 ml 10 滴定用盐酸的浓度 M mol/l 0.1
15.60 19.40 10 25.6 1.637252 0.01529 0.00209 3.39322 3.4382 0.0251 0.0073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和吸收系数
的测定
史 玉 琳
二 o 一五 年 六 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性能和特点,练习 并掌握填料塔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数据的 处理分析,加深对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基本理 论的理解,加深对填料塔传质性能理论的理解。 2.掌握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 方法,练习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实验内容 1.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定 在一定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2进行纯水吸收二氧化碳、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 碳的操作练习,同时测定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 和总传质系数。
三、实验原理: 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
液泛区
L3 > L2 > L1 L0 =
0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解读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流程简介:
由空气压缩机1提供的空气,经压力定值器2 定值为2×104Pa,并经转子流量计4计量后,进 入内盛丙酮的丙酮汽化器5,产生丙酮和空气的 混合气,混合气从输气管道由塔底进入填料吸收 塔7,在塔内同自塔顶喷下的水逆流接触,被吸 收掉其中大部分丙酮后,从塔顶部气体出口9排 出。由恒压高位槽 13 底部流出的吸收剂(水), 经转子流量计 15 计量,流经电加热器 16 ,由塔 顶喷入吸收塔,吸收了空气中的丙酮后,由塔底 经液封装置11排入吸收液贮罐。
实验步骤(2)
6、调节空气流量计调节流量为400L/h,液体流 量为3L/h,注意稳定塔内压力,空压机压力及 保持塔底液位高度60%。 7、用气相色谱分析混合气中丙酮的进口浓度。 当平行实验误差小于5%时,即认为实验条件已 基本稳定。 8、在稳定操作条件下测定气体的进口、出口浓 度。并随时记录气体、塔顶和塔底的温度。
式中:G---气相流量(kmol/h); Y1、Y2---气相进、出塔浓度。
(2)气相平均推动力
可取塔底与塔顶推动力的对数平均值,
即
Y1 Y2 Ym ln(Y1 Y2 )
Y1 Y1 Y1* Y1 mX1
Y2 Y2 Y2* Y2 mX2
(3)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
吸收剂进口浓度对吸收的影响
调节吸收剂进口浓度X A,2是控制 和调节吸收效果的又一重要手段。 吸收剂进口浓度X A,2 降低,液相进口 处的推动力增大,全塔平均推动力 也会随之增大,这有利于吸收过程 吸收率的提高。
吸收剂入口温度对吸收的影响
吸收剂入口温度对吸收过程影响 也很大,这也是控制和调节吸收操作 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吸收剂的温度, 使气体的溶解度增大,相平衡常数减 小,平衡线下移,平均推动力增大, 使吸收效果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