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竞赛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竞赛专题分式方程(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竞赛专题分式方程(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竞赛专题:分式方程(含答案)【例1】 若关于x 的方程22x ax +-=-1的解为正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解题思路: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注意增根的隐含制约.【例2】 已知()22221111x x A B Cx x x x x +-=++--,其中A ,B ,C 为常数.求A +B +C 的值.解题思路:将右边通分,比较分子,建立A ,B ,C 的等式.【例3】解下列方程: (1)596841922119968x x x x x x x x ----+=+----; (2)222234112283912x x x x x x x x ++-+=+-+; (3)2x +21x x ⎛⎫⎪+⎝⎭=3.解题思路:由于各个方程形式都较复杂,因此不宜于直接去分母.需运用解分式问题、分式方程相关技巧、方法解.【例4】(1)方程18272938x x x x x x x x +++++=+++++的解是___________. (2)方程222111132567124x x x x x x x ++=+++++++的解是________.解题思路:仔细观察分子、分母间的特点,发现联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例5】若关于x 的方程2211k x kx x x x x+-=--只有一个解,试求k 的值与方程的解. 解题思路: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对原方程“只有一个解”的准确理解,利用增根解题.【例6】求方程11156x y z ++=的正整数解. 解题思路:易知,,x y z 都大于1,不妨设1<x ≤y ≤z ,则111x y z≥≥,将复杂的三元不定方程转化为一元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对某个未知数的取值作出估计.逐步缩小其取值范围,求出结果.能力训练A 级1.若关于x 的方程1101ax x +-=-有增根,则a 的值为________. 2.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21221x x x x --=-时,如果设21x x-=y ,并将原方程化为关于y 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___________. 3.方程2211340x x x x ⎛⎫+-++= ⎪⎝⎭的解为__________. 4.两个关于x 的方程220x x --=与132x x a=-+有一个解相同,则a =_______.5.已知方程11x a x a+=+的两根分别为a ,1a ,则方程1111x a x a +=+--的根是( ). A .a ,11a - B .11a -,1a - C .1a ,1a - D .a ,1aa -6.关于x 的方程211x mx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 B .m >-1且m ≠0C .m <-1D .m <-l 且m ≠-27.关于x 的方程22x c x c +=+的两个解是x 1=c ,x 2=2c ,则关于x 的方程2211x a x a +=+--的两个解是( ) . A .a ,2a B .a -1,21a - C .a ,21a - D .a ,11a a +- 8.解下列方程:(1)()2221160x x x x+++-=; (2)2216104933x x x x ⎛⎫+=-- ⎪⎝⎭.9.已知13x x+=.求x 10+x 5+51011x x +的值.10.若关于x 的方程2211k x kx x x x x+-=--只有一个解(相等的两根算作一个),求k 的值.11.已知关于x 的方程x2+2x +221022m x x m-=+-,其中m 为实数.当m 为何值时,方程恰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出这三个实数根.12.若关于x 的方程()()122112x x ax x x x x ++-=+--+无解,求a 的值.B 级1.方程222211114325671221x x x x x x x x +++=+++++++的解是__________.2.方程222111011828138x x x x x x ++=+-+---的解为__________.3.分式方程()()1112x m x x x -=--+有增根,则m 的值为_________. 4.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2x ax +-=-1的解是正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5.(1)若关于x 的方程2133mx x =---无解,则m =__________. (2)解分式方程225111mx x x +=+--会产生增根,则m =______. 6.方程33116x x x x ⎛⎫+=+ ⎪⎝⎭的解的个数为( ). A .4个 B .6个 C .2个 D .3个7.关于x 的方程11ax =+的解是负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 <l B .a <1且a ≠0 C .a ≤1 D .a ≤1且a ≠08.某工程,甲队独做所需天数是乙、丙两队合做所需天数的a 倍,乙队独做所需天数是甲、丙两队合做所需天数的b 倍,丙队独做所需天数是甲、乙两队合做所需天数的c 倍,则111111a b c +++++的值是( ).A .1B .2C .3D .49.已知关于x 的方程(a 2-1)()2271011x x a x x ⎛⎫⎛⎫-++= ⎪ ⎪--⎝⎭⎝⎭有实数根.(1)求a 的取值范围;(2)若原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 1,x 2,且121231111x x x x +=--,求a 的值.10.某电脑公司经销甲种型号电脑,受经济危机影响,电脑价格不断下降. 今年三月份的电脑售价比去年同期每台降价1 000元.如果卖出相同数量的电脑,去年销售额为10万元.今年销售额只有8万元. (1)今年三月份甲种电脑每台售价多少元?(2)为了增加收入,电脑公司决定再经销乙种型号电脑.已知甲种电脑每台进价为3500元,乙种电脑每台进价为3000元,公司预计用不多于5万元且不少于4.8万元的资金购进这两种电脑共15台,有几种进货方案?(3)如果乙种电脑每台售价为3 800元,为打开乙种电脑的销路,公司决定每售出一台乙种电脑,返还顾客现金a元.要使(2)中所有方案获利相同,a值应是多少?此时,哪种方案对公司更有利?参考答案例1 a <2且a ≠-4例2 原式右边=22(1)+B(1)(1Ax x x Cx x x --+-)=2222()()211(1)(1)A C x B A x B x x x x x x ++--+-=-- 得2111A C B A B +=⎧⎪-=⎨⎪-=-⎩∴1011,8.A B C =⎧⎪=⎨⎪=-⎩,∴A +B +C =13.例3 (1)x =12314提示:1155(5)(1)(4)(2)191968x x x x -++=++-----.(2)1,2x =,x 3=-1,x 4=-4 提示:令223.4x xy x x +=+-(3)1,2x =提示222222()().111x x x x x x x +=++++例4 (1)原方程化为11111+111+2+9+3+8x x x x --=-+-,即1111+3+2+9+8x x x x -=-,进一步可化为(x +2) (x +3)=(x +8) (x +9),解得x =-112.(2)原方程化为1111111+1+2+2+3+3+4+4x x x x x x x -+-+-=,即12+14x x =+,解得x =2. 例5 原方程化为kx 2-3kx +2x -1=0①,当k =0时,原方程有唯一解x =12;当k ≠0,Δ=5k 2+4(k -1)2>0.由题意知,方程①必有一根是原方程的曾根,即x =0或x =1,显然0不是①的根,故x =1是方程①的根,代入的k =12.∴当k =0或12时,原方程只有一个解. 例6 11113x x y z x <++≤,即1536x x <≤,因此得x =2或3.当x =2时,111x x y <+=511112623y y y -=≤+=,即1123y y<≤,由此可得y =4或5或6;同理,当x =3时,y =3或4,由此可得当1≤x ≤y ≤z 时,(x ,y ,z )共有(2,4,12),(2,6,6),(3,3,6),(3,4,4)4组;由于x ,y ,z 在方程中地位平等,可得原方程组的解共15组:(2,4,12),(2,12,4), (4,2,12),(4,12,2),(12,2,4),(12,4,2),(2,6,6),(6,2,6),(6,6,2),(3,3,6),(3,6,3),(6,3,3),(3,4,4) ,(4,4,3) ,(4,3,4).A 级1.-1 2.y 2-2y -1=0 3.1 4.-8 5.D 6.D 7.D8.(1)12123x x ==-, (2)1226x x ==-,,3,43x =-±9.15250 提示:由x +13x =得2217.x x +=则2211()()21x x x x ++=,得33118x x+=. 于是221()x x+331()126x x +=,得551123x x +=.进一步得1010115127x x +=.故原式=15250.10.k =0或k =12提示:原方程化为kx 2-3kx +2x -1=0,分类讨论. 11.设x +2x =y ,则原方程可化为y 2-2my +m 2-1=0,解得y 1=m +1,y 2=m -1.∵x 2+2x -m -1=0①,x 2+2x -m +1=0②,从而Δ1=4m +8,Δ2=4m 中应有一个等于零,一个大于零.经讨论,当Δ2=0即m =0时,Δ1>0,原方程有三个实数根.将m =0代入原方程,解得12321211.x x x ⎧=-⎪⎪=--⎨⎪=⎪⎩12 原方程“无解”内涵丰富:可能是化得的整式方程无解,亦可能是求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为増根,故需全面讨论.原方程化为(a+2)x =-3 ① , ∵原方程无解,∴a+2=0或x -1=0,x+2=0,得B 级1. 3或 - 72. x₁=8 , x₁=-1 , x₁=-8 , x₁=1 提示: 令x ²-8=y3. 3 提示:由有増根可得m=0或 m=3,但当 m=0,化为整式方程时无解4. a<2 且 a ≠-45. ⑴ -2 ⑵ -4 或 -106. A7.8. 设甲单独做需要x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y 天完成,丙单独做需要z 天完成则.解 . 当a ≠±1时,则Δ≥0,原方程有实数解.由Δ=[-﹙2a+7﹚]²-4﹙a ²-1﹚≥0,解得.21-5,2,21-a 5,-=a 分别别代入①2-= x 1,=x 把 2,-=a 或综上知--==a 0≠1a ∴ 0,≠11 0≠1x 1a 01-a x ∴,111x a: a a x a B 且即且由提示<+-+<⇒<=+=⇒=+1x y +=++a yz yzxz 得⑥⑤④, ⑥11yz x z x y x y ⑤,11yz x z x y x z ④.11yz x z x y yz ∴+++=+++=+++=++c b a 同理可得111111a 1=+++++c b 得,01.01)72(1)t -(a 1,≠,1⑴....9222=-=++-=-a t a t t x x当原方程可化为则设.,?=a , 41-=x 81-=x ∴, 51=1-x 91=1-x 0=1+5-0=1+9-, ?=原方程有实数解时当故或或即或则方程为时即x x t t a 且当综上可知由于解得时但当又,2853-≥,,2853->22±1,22±1=a ,1=t 1,≠t ,2853-≥a a .,22±1≠原方程有实数解时a。

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压轴题专题精选汇编( 全等三角形)原卷版

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压轴题专题精选汇编( 全等三角形)原卷版

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压轴题专题精选汇编全等三角形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E在AC上,过点E作EF⊥BC于点F,延长CB至点G,使BG=2FC,连接EG交AB于点H,EP平分∠GEC,交AD的延长线于点P,连接PH,PB,PG,若∠C=∠EGC+∠BAC,则下列结论:①∠APE=∠AHE;②PE=HE;③AB=GE;④S△P AB=S△PGE.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2.(2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以AC为边,作△ACD,满足AD=AC,E为BC上一点,连接AE,∠CAD=2∠BAE,连接DE,下列结论中:①∠ADE=∠ACB;②AC⊥DE;③∠AEB=∠AED;④DE=CE+2BE.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③④3.(2分)如图,Rt△ACB中,∠ACB=90°,△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过P作PF⊥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交AC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PB=135°;②BF=BA;③PH=PD;④连接CP,CP平分∠ACB.其中正确的是()A.1个B.2个C.3个D.4个4.(2分)如图,在△ABC和△ADE中,∠CAB=∠DAE=36°,AB=AC,AD=AE.连接CD,连接BE并延长交AC,AD于点F,G.若BE恰好平分∠AB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C=∠AEB B.CD∥AB C.DE=GE D.CD=BE5.(2分)如图,已知AB∥CD,AB+CD=BC,点G为AD的中点,GM⊥CD于点M,GN⊥BC于点N,连接AG、BG.张宇同学根据已知条件给出了以下几个结论:①∠BGC=90°;②GM=GN;③BG平分∠ABC;④CG平分∠BCD.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6.(2分)如图,在Rt△ABC中,∠A=90°,M为BC的中点,H为AB上一点,过点C作CG∥AB,交HM 的延长线于点G,若AC=8,AB=6,则四边形ACGH周长的最小值是()A.24B.22C.20D.187.(2分)习题课上,张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一个问题:“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与CE相交于点O,OB=OC,添加下列哪个条件能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请你判断正确的条件应为()A.AE=BE B.BE=CD C.∠BEO=∠CDO D.∠BEO=∠BOE8.(2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OABC外一点,连接AD、BD、CD,且BD交AC于点O,在BD上取一点E,使得AE=AD,∠EAD=∠BAC,若∠ABC=62°,则∠BDC的度数为()A.56°B.60°C.62°D.64°9.(2分)在如图所示的3×3网格中,△ABC是格点三角形(即顶点恰好是网格线的交点),则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不含△ABC)的所有格点三角形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10.(2分)如图,在Rt△ABC中,∠CBA=90°,∠CAB的角平分线AP和∠MCB的平分线CF相交于点D,AD交CB于点P,CF交AB的延长线于点F,过点D作DE⊥CF交CB的延长线于点G,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CE并延长交FG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CDA=45°;②AF﹣CG=CA;③DE=DC;④CF=2CD+EG;其中正确的有()A.②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1.(2分)已知:如图,△ABC中,E在BC上,D在BA上,过E作EF⊥AB于F,∠B=∠1+∠2,AE=CD,BF=,则AD的长为.12.(2分)如图,在△ABC中,AB=BC,BE、CF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在BE上取点D,使BD=CA,在射线CF上取点G,使CG=BA,连接AD、AG,若∠DAE=38°,∠EBC=20°,则∠GAB=°.13.(2分)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上的一点,∠BAD=28°,在AD的右侧作△ADE,使得AE=AD,∠DAE=∠BAC,连接CE,DE,DE交AC于点O,若CE∥AB,则∠DOC的度数为.14.(2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10cm,BC=8cm,CD=12cm,∠B=∠C,点E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沿B﹣C﹣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由C点向D点运动.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cm/s时,能够使△BPE与△CQP全等.15.(2分)如图,在Rt△ABC中,∠C=90°,两锐角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点E、F分别在边BC、AC上,且都不与点C重合,若∠EPF=45°,连接EF,当AC=6,BC=8,AB=10时,则△CEF的周长为.16.(2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BD平分∠ABC,E是AB上一点,且AE=AD,连接DE,过E作EF⊥BD,垂足为F,延长EF交BC于点G.现给出以下结论:①EF=FG;②CD=DE;③∠BEG =∠BDC;④∠DEF=45°.其中正确的是.(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7.(2分)如图,在△ABC中,∠ACB=90°,BE⊥CE于点E,AD⊥CE于点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EC≌△CDA(填一个即可).18.(2分)如图,E是△ABC的边AC的中点,过点C作CF∥AB,过点E作直线DF交AB于D,交CF 于F,若AB=9,CF=6.5,则BD的长为.19.(2分)如图,在正方形方格中,各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ABC是格点三角形,请你找出方格中所有与△ABC全等,且以A为顶点的格点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有个(△ABC除外).20.(2分)如图,Rt△ABC中,∠C=90°,AC=8cm,BC=15cm,AB=17cm,∠CAB与∠CBA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OD⊥AB,垂足为点D,则线段OD的长为cm.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0分)21.(8分)综合与探究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CE的延长线交BD于点F.(1)求证:△ACE≌△ABD.(2)若∠BAC=∠DAE=50°,请直接写出∠BFC的度数.(3)过点A作AH⊥BD于点H,求证:EF+DH=HF.22.(8分)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设BE与CD相交于点F.(1)如图①,设∠A=60°,BE、CD分别平分∠ABC、∠ACB,证明:DF=EF.(2)如图②,设BE⊥AC,CD⊥AB,点G在CD的延长线上,连接AG、AF;若∠G=∠6,BD=CD,证明:GD=DF.23.(6分)如图①:△ABC中,AC=BC,延长AC到E,过点E作EF⊥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F,延长CB到G,过点G作GH⊥AB交AB的延长线于H,且EF=GH.(1)求证:△AEF≌△BGH;(2)如图②,连接EG与FH相交于点D,若AB=4,求DH的长.24.(8分)在Rt△ABC中,∠ABC=90°,点D是CB延长线上一点,点E是线段AB上一点,连接DE.AC =DE,BC=BE.(1)求证:AB=BD;(2)BF平分∠ABC交AC于点F,点G是线段FB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G,点H是线段DG上一点,连接AH交BD于点K,连接KG.当KB平分∠AKG时,求证:AK=DG+KG.25.(9分)在直线m上依次取互不重合的三个点D,A,E,在直线m上方有AB=AC,且满足∠BDA=∠AEC=∠BAC=α.(1)如图1,当α=90°时,猜想线段DE,BD,C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当0<α<180时,问题(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当α=120°时,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AF,分别连接FB,FD,FE,FC,试判断△D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6.(6分)如图,线段AB上两点C,D,AC=BD,∠A=∠B,AE=BF,连结DE并延长至点M,连结CF并延长至点N,DE、CF交于点P,MN∥AB.求证:△PMN是等腰三角形.27.(6分)如图,△AOB≌△COD,OD与AB交于点G,OB与CD交于点E.(1)∠AOD与∠COB的数量关系是:∠AOD∠COB;(2)求证:△AOG≌△COE;(3)若OA=OB,当A,O,C三点共线时,恰好OB⊥CD,则此时∠AOB=°.28.(9分)如图,在△ABC中,AC=BC,∠ACB=90°,点D为△ABC内一点,且BD=AD.(1)求证:CD⊥AB;(2)∠CAD=15°,E为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A.①求证:DE平分∠BDC;②若点M在DE上,且DC=DM,请判断ME、BD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③若N为直线AE上一点,且△CEN为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CNE的度数.。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 竞赛专题:多边形的边和角(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 竞赛专题:多边形的边和角(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 竞赛专题:多边形的边与角(含答案)【例1】两个凸多边形,它们的边长之和为12,对角线的条数之和为19,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分别是____和____.【例2】凸边形有且只有3个钝角,那么n 的最大值是( ) A .5B .6C .7D .8【例3】凸n 边形除去一个内角外,其余内角和为2570°,求n 的值.【例4】如图,凸八边形ABCDEFGH 的八个内角都相等,边AB ,BC ,CD ,DE ,EF ,FG 的长分为7,4,2,5,6,2,求该八边形的周长.【例5】如图所示,小华从M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2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后,又向左转20°,…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M 时,行走了多少米?M D EF GH能力训练A 级1.如图,凸四边形有___个;∠A +∠B +∠C +∠D +∠E +∠F +∠G =___.2.如图,凸四边形ABCD 的四边AB ,BC ,CD 和DA 的长分别为3,4,12和13,∠ABC =9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3.如图,∠A +∠B +∠C +∠D +∠E +∠F +∠G =___.4.如图,ABCD 是凸四边形,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5.一个凸多边形的每一内角都等于140°,那么,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A .9条B .8条C .7条D .6条6.—个凸n 边形的内角和小于1999°,那么n 的最大值是( ) A .11B .12C .13D .147.如图,是一个正方形桌面,如果把桌面砍下一个角后,桌面还剩( )个角. A .5个B .5个或3个C .5个或3个或4个D .4个8.—个凸n 边形,除一个内角外,其余1n 个内角的和为2400°,则n 的值是( ) A .15B .16C .17D .不能确定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8,∠A =60°,∠D =150°,四边形周长为32,求BC 和DC 的长.AB CDA BDEF G第3题AB CD24x第4题第7题A B CD E FG第1题ABCD第2题10.—个凸n 边形的最小内角为95°,其他内角依次增加10°,求n 的值.11.平面上有A ,B ,C ,D 四点,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在一直线上,求证:在△ABC ,△ABD ,△ACD ,△BDC 中至少有—个三角形的内角不超过45°.12.我们常见到如图那样图案的地面,它们分别是全用正方形或全用正六边形形状的材料铺成的,这样形状的材料能铺成平整的、无空隙的地面.问:(1)像上面那样铺地面,能否全用正五边形的材料,为什么?(2)你能不能另外想出一个用一种多边形(不一定是正多边形)的材料铺地的方案?把你想到的方案画成草图.(3)请你再画出一个用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材料铺地的草图.B 级1.一个正m 边形恰好被正n 边形围住(无重叠、无间隙,如图所示是m =4,n =8的情况),若m =10,则n =____.第1题A BCD EF 第2题1A 1B 2A 2B 3B 45B 3A 4A 5A 第3题2.如图,六边形ABCDEF 中,∠A =∠B =∠C =∠D =∠E =∠F ,且AB +BC =11,F A -CD =3,则BC +DE =____.3.如图,延长凸五边形A 1A 2A 3A 4A 5的各边相交得到五个角:∠B 1,∠B 2,∠B 3,∠B 4,∠B 5,它们的和等于___.若延长凸n 边形(n ≥5)的各边相交,则得到的n 个角的和等于____.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4BC =1,CD =3,∠B =135°,∠C =90°,则∠D =( ) A .60°B .67.5°C .75°D .不能确定5.如图,已知O 是四边形ABCD 内一点,OA =OB =OC ,∠ABC =∠ADC =70°,则∠DAO +∠DCO 的大小是( )A .70°B .110°C .140°D .150°6.在一个多边形中,除了两个内角外,其余内角之和为200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12B .12或13C .14D .14或157.一个凸十一边形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或正三角形无重叠、无间隙地拼成,求此凸十一边形各个内角大小,并画出这样的凸十一边形的草图.8.一块地能被n 块相同的正方形地砖所覆盖,如果使用较小的相同正方形地砖,那么需n +76块这样的地砖才能覆盖该块地,已知n 及地砖的边长都是整数,求n 的值.ABCD第4题OABCD第5题9.设有一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记作A 1如下左图,将A 1的每条边三等分,在中间的线段上各向形外作正三角形,去掉中间的线段后得到的图形记作A 2(如下中图);将A 2的每条边三等分,并重复上述过程,所得到的图形记作A 3(如下右图);再将A 3的每条边三等分,并重复上述过程,所得到的图形记作A 4,求A 4的周长.10.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建筑物的地板,就能发现地板常用各种正多边形地砖铺砌成美丽的图案.也就是说,使用给定的某些正多边形,能够拼成一个平面图形,既不留下一丝空白,又不互相重叠(在几何里叫作平面镶嵌),这显然与正多边形的内角大小有关,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360°)时,就拼成了一个平面图形.(1)请根据下列图形,填写表中空格:(3)从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中选一种,再在其他正多边形中选一种,请画出用这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镶嵌成的一个平面图形(草图);并探索这两种正多边形共能镶嵌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说明你的理由.参考答案例1 5 7 例2 B例3 n =17 提示:设此角为x ,则(n -2)×180°=x +2570°,得2570360180x n +︒+︒=︒,x =130°,此时n =17.例4 双向延长AB ,CD ,EF ,GH 得四边形MNPQ ,如图,原八边形的内角都相等,其每一内角均为1A 2A 3A(82)1801358-⨯︒=︒,每一外角均为45°,因此MNPQ 为长方形,△BPC ,△DQE ,△FMG ,△ANH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GH =x ,HA =y ,由MQ =NP ,得MF +FE +EQ =NA +AB +BP ,∴67y +=++,∴3y =∵MN =QP ,∴x =3+7+4+2+5+6+2+3+3=32.例5 将整个图形画完,就知道是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多边形,且每个外角的大小都是20°,由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知这是一个18边形,所以小华第一次回到M 点时走的总路程是180米.A 级1. 7;540°2. 363. 540°4. 1<x <135. D6. C7. C8.A9. BC =10,DC =6 10. n =611. 提示:分构成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两种情况讨论,并用反证法加以证明推出矛盾.12.(1)所用材料的形状不能是正五边形,因为,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要铺成平整的,无空隙的地面, 必须使若干个正五边形拼成一个周角,但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以n ×108°=360°的n 值,故不能用形状是正五边形的材料铺地面. ⑵⑶略. B 级1.52.143.180°;(n -4)180°4.B5.D 由OA=OB=OC 得∠BAO=∠ABO,∠BCO=∠OBC,所以∠DAO+∠DCO=360°-3×70°=150°6.D7.提示:因凸十一边形由正方形或正三角形拼成,故其内角的大小只能是60°,90°,120°,\ 150°四种可能,设这些角的个数分别为x ,y ,z ,w ,则116090120150(112)180x y z w x y z w +++=⎧⎨+++=-⨯⎩解得x =y =0,z =1,w =10.说明这个十一边形一个内角为120°,由两个正三角形的内角拼成,其余10个角均为150°,由一个正三角形内角与一个正方形内角拼成,图略. 8.n =324 9.649提示:从A 1开始,每进行一次操作,所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原来图形周长的43倍.10.(1)108°;120°;()02180n n-⨯ (2)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或正方形)正六边形.假定在接合处一共有k 块正边形地砖,由于正n边形的所有内角都相等,则()02180360nkn-⨯=g即24222nkn n==+--.因k为整数,故n-2|4,n—2=1,2,4,得n=3,4 或6,由此可见,只有三种正多边形的瓷砖,可以按要求铺地,即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3)如:正方形和正八边形,草图如下,设在一个顶点周围有m个正方形的角,n个正八边形的角,那么,m,n应是方程m·90°+n·135°=360°的整数解.即2m+3n=8的整数解.∵这个方程的整数解只有12mn=⎧⎨=⎩一组∴符合条件的图形只有一种.。

八年级(上)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一、精心填一填(本题共 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函数y= JT 万中,字母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 2. 如图1, 3. 计算:4、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1),且不经过第一象限的函数表达式5. 已知点P 1 (a-1 , 5)和P 2 (2, b-1 )关于x 轴对称,则(a+b ) 2005的值为6. 如图2,A 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BC AB 于点D 、E , AE=3cm △ ADC?勺周长为9cm 则厶ABC 的周长是 ________________7. 如图 3, AE = AF , AB = AC, / A = 60°,/ B = 24°,则/ BOC= ___________ . 8.如图4,在厶ABC 中,AB=AC / A=36°, BD CE 分别为/ ABC 与/ ACB 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 F ,贝U 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个。

9 •如果用四则运算的加、减、除法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对于任意实数11 12 19*31 =10•如图5所示,圆的周长为 4个单位长度,在圆的4等分点处标上0, 1, 2, 应的数与数轴上的数一1所对应的点重合, 将与圆周上的数字 __________ 重合./戴尊7 *J)八年级(上)数学竞赛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仁/ 2,由AAS 判定△ ABD^A ACD 则需添加的条件 20072-2006 X 2008=3 •先让圆周上数字0所对 那么数轴上的数一2007 再让数轴按逆时针方向绕在该圆上, 、相信你一定能选对! 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b+c=a- a-b-c=a- 已知一次函数 (A ) x > 0 11.A C 12. (b+c ) (b+c ) (本题共 ) B 6题,每题 图 53分,共18分).a+b-c=a- (b-c ) .a-b+c-d= (a+c ) - (b-d ) y=kx+b 的图象(如图6),当y v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B ) x v 0(C ) x v 1( D ) x > 1图3图6图713.在厶ABC 中,/ B =Z 。

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压轴题专题精选汇编(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原卷版

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压轴题专题精选汇编(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原卷版

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压轴题专题精选汇编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2021八上·玉林期末)自带水杯已成为人们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某公司为员工购买甲、乙两种型号的水杯,用720元购买甲种水杯的数量和用540元购买乙种水杯的数量相同,已知甲种水杯的单价比乙种水杯的单价多15元.设甲种水杯的单价为x元,则列出方程正确的是()A.72054015x x=-B.72054015x x=+C.72054015x x=-D.72054015x x=+2.(2分)(2021八上·芜湖期末)某灾区恢复生产,计划在一定时间内种60亩蔬菜,实际播种时每天比原计划多种3亩,因此提前一天完成任务,问实际种了几天?现设实际种了x天,则可列出方程()A.606031x x-=+B.606031x x-=-C.606013x x-=+D.606013x x-=-3.(2分)(2021八上·西城期末)某校八年级一班计划安排一次以“迎冬奥”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班主任王老师打算到某文具店购买一些笔记本作为竞赛用的奖品.目前该文具店正在搞优惠酬宾活动:购买同样的笔记本,当花费超过20元时,每本便宜1元.已知王老师花费24元比花费20元多买了2本笔记本,求他花费24元买了多少本笔记本,设他花费24元买了x本笔记本,根据题意可列方程()A.242012x x-=-B.242012x x-=-C.202412x x-=-D.202412x x-=+4.(2分)(2021八上·承德期末)某化肥厂计划在规定日期内生产化肥120吨,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每天多生产化肥3吨,实际生产180吨与原计划生产120吨的时间相等.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 吨化肥,那么适合x 的方程是( )A .1203x +=180x B .1201803x x =- C .1201803x x =+ D .120803x x =- 5.(2分)(2021八上·怀柔期末)2021年6月,怀柔区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政府签订了《2021年东西部协作协议》,在乡村振兴、产业合作、消费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和健康帮扶方面,按计划推动工作落实.在产业合作过程中,怀柔区为四子王旗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运送设备使用大货车,技术人员乘坐面包车.已知怀柔区与四子王旗相距600千米,若面包车的速度是大货车的1.2倍,两车同时从怀柔区出发,大货车到达四子王旗比面包车多用43小时.求大货车和面包车的速度.设大货车速度为x 千米/小时,下面是四位同学所列的方程:①国国:60060041.23x x =+; ②佳佳:4600600+3 1.2x x =;③富富:60060041.23x x =-;④强强:60046003 1.2x x-=.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6.(2分)(2021八上·道里期末)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5km 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30min 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求骑车学生的速度.若设骑车同学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所列方程时( )A .1515302x x +=B .1515302x x -= C .1511522x x+= D .1511522x x-= 7.(2分)(2019七下·苍南期末)商家常将单价不同的A ,B 两种糖混合成“什锦糖”出售,记“什锦糖”的单价为:A ,B 两种糖的总价与A ,B 两种糖的总质量的比.现有两种“什锦糖”:一种是由相同千克数的A 种糖和B 种糖混合而成的“什锦糖”甲,另一种是由相同金额数的A 种糖和B 种糖混合而成的“什锦糖”乙.若B 种糖比A 种糖的单价贵40元/千克,“什锦糖”甲比“什锦糖”乙的单价贵5元/千克,则A 种糖的单价为( ) A .50元/千克B .60元/千克C .70元/千克D .80元/千克8.(2分)(2022·北部湾)《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王希孟的作品,如图,它的局部画面装裱前是一个长为2.4米,宽为1.4米的矩形,装裱后,整幅图画宽与长的比是8:13,且四周边衬的宽度相等,则边村的宽度应是多少米?设边衬的宽度为x 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A.1.482.413xx-=-B.1.482.413xx+=+C.1.4282.4213xx-=-D.1.4282.4213xx+=+9.(2分)(2022·宜宾)某家具厂要在开学前赶制540套桌凳,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厂领导合理调配,加强第一线人力,使每天完成的桌凳比原计划多2套,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问原计划每天完成多少套桌凳?设原计划每天完成x套桌凳,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54054032x x-=-B.54054032x x-=+C.54054032x x-=+D.54054032x x-=-10.(2分)(2022·金东模拟)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某医护用品集团计划生产口罩1500万只,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000只,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则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万只口罩?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 万只口罩,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1500150050.2x x-=+B.1500150052000x x=++C.1500150052000x x=++D.1500150050.2x x-=+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10分,每小题2分)11.(2分)(2022七下·乐清期末)一房屋设计图原房间窗户面积为3m2,地面面积为18m2,该住户要求把房间的窗户和地面都增加相同的整数面积(单位:m2)的方式加强采光效果,并使窗户面积与地面面积的比值尽可能接近13,则增加的面积为m2.12.(2分)(2022七下·温州期末)小明家购进一台扫拖一体机器人.该机器人识别出小明家需要扫地和拖地的面积均为60平方米,小明让机器人对识别的面积先扫地再拖地,发现拖地的时间比扫地的时间多100分钟,且扫地的速度是拖地的3倍.若拖地的速度为每分钟x平方米,则可列方程为.13.(2分)(2022·江西)甲、乙两人在社区进行核酸采样,甲每小时比乙每小时多采样10人,甲采样160人所用时间与乙采样140人所用时间相等,甲、乙两人每小时分别采样多少人?设甲每小时采样x 人,则可列分式方程为 .14.(2分)(2022·郯城模拟)某校举行“停课不停学,名师陪你在家学”活动,计划投资9000元建设几间直播教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实际每间建设费用增加了20%,并比原计划多建设了两间直播教室,总投资追加了3000元,根据题意,则原计划每间直播教室的建设费用是 .15.(2分)(2022·秀洲模拟)某班同学到距学校12千米的森林公园植树,一部分同学骑自行车先行,半小时后,其余同学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求自行车和汽车的速度。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1.如图,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点,E F 分别在线段BD 、CD 上,点G 在EF 的延长线上,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若60,84,A BEH HFG n ︒︒︒∠=∠=∠=,则n =__________.【答案】78.【解析】【分析】利用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得到∠DBC=12∠ABC ,∠ACD=12(∠A+∠A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D=12∠A=30︒,利用外角定理得到∠DEH=96︒,由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得到∠DEG=∠HEG=48︒,根据外角定理即可得到∠DFG=∠D+∠DEG=78︒.【详解】∵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DBC=12∠ABC ,∠ACD=12(∠A+∠ABC), ∵∠DBC+∠BCD+∠D=180︒,∠A+∠ABC+∠ACB=180︒,∴∠D=12∠A=30︒, ∵84BEH ︒∠=,∴∠DEH=96︒,∵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DEG=∠HEG=48︒,∠DFG=∠HFG n ︒=,∵∠DFG=∠D+∠DEG=78︒,∴n=78.故答案为:78.【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角平分线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此题中求出∠D=12∠A=30︒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AB∥CD,点P为CD上一点,∠EBA、∠EPC的角平分线于点F,已知∠F=40°,则∠E=_____度.【答案】80【解析】【详解】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FMA=12∠CPE=∠F+∠1,∠ANE=∠E+2∠1=∠CPE=2∠FMA,即∠E=2∠F=2×40°=80°.故答案为80.3.某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共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答案】6【解析】∵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共1080°,∴多边形内角和=1080°−360°=720°,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n−2)×180°=720°,解得n=6.故答案为6.点睛:先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求出其内角和,再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多边形的边数.4.中国人民银行近期下发通知,决定自2019年4月30日停止兑换第四套人民币中菊花1角硬币. 如图所示,则该硬币边缘镌刻的正多边形的外角的度数为_______.【答案】45°【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度数等于外角和除以边数可得.【详解】∵硬币边缘镌刻的正多边形是正八边形,∴它的外角的度数等于360÷8=45°.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何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5.如图,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 =50°,BD 垂直平分AE ,垂足为D ,则∠EBC 的度数为_____.【答案】100°【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BE BA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50E A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BD 垂直平分AE ,∴BE BA =,∴50E A ∠=∠=︒,∴100EBC E A ∠=∠+∠=︒,故答案为100°.【点睛】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将直角三角形(ACB ∠为直角)沿线段CD 折叠使B 落在B '处,若50ACB '︒∠=,则ACD ∠度数为________.【答案】20°.【解析】【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BCD=∠B′CD,又∠BCD+∠B′CD=∠B′CB=∠ACB+∠ACB′=90°+50°=140°,继而即可求出∠BCD的值,又∠ACD+∠BCD=∠ACB=90°,继而即可求出∠ACD的度数.【详解】解:∵△B′CD时由△BCD翻折得到的,∴∠BCD=∠B′CD,又∵∠BCD+∠B′CD=∠B′CB=∠ACB+∠ACB′=90°+50°=140°,∴∠BCD=70°,又∵∠ACD+∠BCD=∠ACB=90°,∴∠ACD=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的知识,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二、八年级数学三角形选择题(难)7.已知△ABC的两条高分别为4和12,第三条高也为整数,则第三条高所有可能值为()A.3和4 B.1和2 C.2和3 D.4和5【答案】D【解析】【分析】先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 、b 边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是S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a=24S ;b=212S ;c=2S h,结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可得关于h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详解】 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 ,b 边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是S ,那么a=24S ;b=212S ;c=2S h∵a-b <c <a+b , ∴24S -212S <c <24S +212S , 即 3S <2S h <23S , 解得3<h <6,∴h=4或h=5,故选D.【点睛】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表示方法得到相关等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如图P 为ABC ∆内一点,070,BAC ∠=0120,BPC ∠=BD 是ABP ∠的平分线,CE 是ACP ∠的平分线,BD 与CE 交于F ,则BFC ∠=( )A .085B .090C .095D .0100【答案】C【解析】 ∵070,BAC ∠= 0120,BPC ∠=∴∠ABC+∠ACB=110°,∠PBC+∠PCB=60°,∴∠ABP+∠ACP=(∠ABC+∠ACB)-(∠PBC+∠PCB)=110°-60°=50°,∵BD 是ABP ∠的平分线,CE 是ACP ∠的平分线,∴∠FBP+∠FCP=12 (∠ABP+∠ACP)=00150252⨯=; ∴∠FBC+∠FCB=∠FBP+∠FCP+∠PBC+∠PCB=25°+60°=85°,∴BFC ∠=180°-(∠FBC+∠FCB )=180°-85°=9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根据图形正确找出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26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6 B.7 C.8 D.9【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题意可得:(n-2)×180°=1260°,解得n=9,∴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9,故选D.10.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4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6 B.7 C.8 D.9【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以及一个外角的度数,即可求得边数.【详解】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40,且外角和为36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360409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直线a∥b,若∠1=50°,∠3=95°,则∠2的度数为()A.35°B.40°C.45°D.5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到∠4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3=∠1+∠4,∴∠4=∠3-∠1=95°-50°=45°,∵a∥b,∴∠2=∠4=4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AB∥CD,DE⊥BE,BF、DF分别为∠ABE、∠CDE的角平分线,则∠BFD=()A.110°B.120°C.125°D.135°【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如图所示,过E作EG∥AB.∵AB∥CD,∴EG∥CD,∴∠ABE+∠BEG=180°,∠CDE+∠DEG=180°,∴∠ABE+∠BED+∠CDE=360°.又∵DE⊥BE,BF,DF分别为∠ABE,∠CDE的角平分线,∴∠FBE+∠FDE=12(∠ABE+∠CDE)=12(360°﹣90°)=135°,∴∠BFD=360°﹣∠FBE﹣∠FDE﹣∠BED=360°﹣135°﹣90°=135°.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三、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填空题(难)13.如图,P为等边△ABC内一点,∠APC=150°,且∠APD=30°,AP=6,CP=3,DP=7,则BD的长为______.【答案】234.【解析】【分析】将△CPA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CEB,连接EP,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CP,∠ECB=∠PCA,∠CEB=∠CPA=150°,BE=AP=6,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ECP=60°,进而证明△ECP为等边三角形,由等边△ECP的性质进而证明D、P、E三点共线以及∠DEB=90°,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度即可.【详解】将△CPA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CEB,连接EP,∴CE=CP,∠ECB=∠PCA,∠CEB=∠CPA=150°,BE=AP=6,∵等边△ABC,∴∠ACP+∠PCB=60°,∴∠ECB+∠PCB=60°,即∠ECP=60°,∴△ECP为等边三角形,∴∠CPE=∠CEP=60°,PE=6,∴∠DEB=90°,∵∠APC=150°,∠APD=30°,∴∠DPC=120°,∴∠DPE=180°,即D、P、E三点共线,∴ED=3+7=10,∴BD=22DE BE=234.故答案为23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点共线的判定,运用旋转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在边BC 上,以AD 为边向左作等边ADE ,连结BE ,作BF AE ∥交AC 于点F ,若2AF =,4CF =,则AE =________.【答案】27【解析】【分析】证明△BAE ≌△CAD 得到ABE BAC ∠=∠,从而证得BEAF ,再得到AEBF 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E=BF ,在三角形BCF 中求出BF 即可.【详解】作FH BC ⊥于H ,∵ABC 是等边三角形,2AF =,4CF =∴BC=AC=6在HCF 中, CF=4, 060BCF ∠=030,2CFD CH ∴∠==2224212FH ∴=-=22241227BF BH FH ∴++=∵ABC 是等边三角形,ADE 是等边三角形∴AC=AB ,AD=AE ,060CAB DAE ∠=∠=CAD BAE ∴∠=∠CAD BAE ∴∆≅∆060ABE ACD ∴∠=∠=ABE BAC ∴∠=∠BE AF ∴∵BF AE∴AEBF 是平行四边形∴AE=BF= 27【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已知∠ABC=60°,点D 是其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6,DE//AB 交BC 于点E.若在射线BA 上存在点F ,使DCF BDE S S ∆∆=,请写出相应的BF 的长:BF =_________【答案】23或43.【解析】【分析】过点D 作DF 1∥BE ,求出四边形BEDF 1是菱形,根据菱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E=DF 1,然后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知点F 1为所求的点,过点D 作DF 2⊥BD ,求出∠F 1DF 2=60°,从而得到△DF 1F 2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求出DF 1=DF 2,再求出∠CDF 1=∠CDF 2,利用“边角边”证明△CDF 1和△CDF 2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点F 2也是所求的点,然后在等腰△BDE 中求出BE 的长,即可得解.【详解】如图,过点D 作DF 1∥BE ,易求四边形BEDF 1是菱形,所以BE=DF 1,且BE 、DF 1上的高相等,此时S △DCF1=S △BDE ;过点D 作DF 2⊥BD ,∵∠ABC=60°,F 1D ∥BE ,∴∠F 2F 1D=∠ABC=60°,∵BF 1=DF 1,∠F 1BD=12∠ABC=30°,∠F 2DB=90°, ∴∠F 1DF 2=∠ABC=60°,∴△DF 1F 2是等边三角形,∴DF 1=DF 2, ∵BD=CD ,∠ABC=60°,点D 是角平分线上一点,∴∠DBC=∠DCB=12×60°=30°, ∴∠CDF 1=180°-∠BCD=180°-30°=150°,∠CDF 2=360°-150°-60°=150°,∴∠CDF 1=∠CDF 2,∵在△CDF 1和△CDF 2中,1212DF DF CDF CDF CD CD ⎧⎪∠∠⎨⎪⎩=== , ∴△CDF 1≌△CDF 2(SAS ),∴点F 2也是所求的点,∵∠ABC=60°,点D 是角平分线上一点,DE ∥AB ,∴∠DBC=∠BDE=∠ABD=12×60°=30°, 又∵BD=6,∴BE=12×6÷cos30°∴BF 1=BF 2=BF 1+F 1F 2故BF 的长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练掌握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解题关键,(3)要注意符合条件的点F 有两个.16.如图,点E 是等边△ABC 内一点,且EA =EB ,△ABC 外一点D 满足BD =AC ,且BE 平分∠DBC ,则∠D =__________.【答案】30°【解析】试题解析:(1)连接CE ,∵△ABC 是等边三角形,∴AC=BC ,在△BCE 与△ACE 中,{AC BCAE BE CE CE===∴△BCE ≌△ACE (SSS )∴∠BCE=∠ACE=30°∵BE 平分∠DBC ,∴∠DBE=∠CBE ,在△BDE 与△BCE 中,{BD BCDBE CBE BE BE∠∠===∴△BDE ≌△BCE (SAS ),∴∠BDE=∠BCE=30°.17.如图,已知AB ∥CD ,O 为∠CAB 、∠ACD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E ⊥AC 于E ,且OE =2,CO =3,则两平行线间AB 、CD 的距离等于________.【答案】4【解析】试题解析:如图,过点O 作MN ,MN ⊥AB 于M ,交CD 于N ,∵AB ∥CD ,∴MN ⊥CD ,∵AO 是∠BAC 的平分线,OM ⊥AB ,OE ⊥AC ,OE=2,∴OM=OE=2,∵CO 是∠ACD 的平分线,OE ⊥AC ,ON ⊥CD ,∴ON=OE=2,∴MN=OM+ON=4,即AB 与CD 之间的距离是4.点睛:要明确:①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从一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③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18.把两个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90ACB DEC ∠=∠=︒,45A ∠=︒,30D ∠=︒,斜边12AB =,14CD =,把三角板DCE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15︒得到△11D CE (如图乙),此时AB 与1CD 交于点O ,则线段1AD 的长度为_________.【答案】10【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3=15°,∠1E =90°, ∴∠1=∠2=75°, 又∵∠B=45°,∴∠OF 1E =∠B+∠1=45°+75°=120° ∴∠1D FO=60° ∵∠C 11D E =30°,∴∠5=∠4=90°, 又∵AC=BC ,AB=12, ∴OA=OB=6 ∵∠ACB=90°,∴CO=12AB=6, 又∵C 1D =CD=14, ∴O 1D =C 1D -OC=14-6=8, 在Rt △A 1D O 中,222211A 6810D OA O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首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旋转图形的性质得出△AO 1D 为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O 和O 1D 的长度,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得出答案.四、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选择题(难)19.如图,已知AB =AC ,AF =AE ,∠EAF=∠BAC,点C 、D 、E 、F 共线.则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AFB≌△AEC;②BF=CE ;③∠BFC=∠EAF;④AB=BC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证明△AFB ≌△AEC ;利用四点共圆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问题即可解决.【详解】如图,∵∠EAF=∠BAC ,∴∠BAF=∠CAE ;在△AFB 与△AEC 中,AF AE BAF CAE AB AC ⎧⎪∠∠⎨⎪⎩===,∴△AFB ≌△AEC (SAS ),∴BF=CE ;∠ABF=∠ACE ,∴A 、F 、B 、C 四点共圆,∴∠BFC=∠BAC=∠EAF ;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的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找出图形中隐含的全等三角形,灵活运用四点共圆等几何知识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证明.20.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C ⊥;垂足为,//E BF AC 交ED 的延长线于点F ,若BC 恰好平分ABF ∠.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DE DF =;②DB DC =;③AD BC ⊥.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 )个A .0B .1C .2D .3【答案】D【解析】【分析】 由BF ∥A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C 平分ABF ∠得∠ADB=90︒;利用AD 平分∠CAB 证得△ADC ≌△ADB 即可证得DB=DC ;根据DE AC ⊥证明△CDE ≌△BDF 得到DE DF =.【详解】∵DE AC ⊥,BF ∥AC,∴EF ⊥BF ,∠CAB+∠ABF=180︒,∴∠CED=∠F=9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C 平分ABF ∠,∴∠DAB+∠DBA=12(∠CAB+∠ABF)=90︒, ∴∠ADB=90︒,即AD BC ⊥,③正确; ∴∠ADC=∠ADB=90︒,∵AD 平分∠CAB,∴∠CAD=∠BAD,∵AD=AD,∴△ADC ≌△ADB,∴DB=DC,②正确;又∵∠CDE=∠BDF,∠CED=∠F,∴△CDE≌△BDF,∴DE=DF,①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21.具备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可以证明它们全等的是( ).A.一边和这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B.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C.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D.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对应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分别进行分析.【详解】解:A、一边和这边上的高对应相等,无法得出它们全等,故此选项错误;B、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通过如图所示方式(倍长中线法)可以证明它们全等(△ABC≌△A′B′C′),故此选项正确..C、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无法利用ASS得出它们全等,故此选项错误;D、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对应相等,无法得出它们全等,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2.如图,点 D 是等腰直角△ABC 腰 BC 上的中点,点B 、B′ 关于 AD 对称,且BB′ 交AD 于 F,交 AC 于 E,连接 FC 、 AB′,下列说法:① ∠BAD=30°; ② ∠BFC=135°;③ AF=2B′ C;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点D是等腰直角△ABC腰BC上的中点,可得tan∠BAD=12,即可得到∠BAD≠30°;连接B'D,即可得到∠BB'C=∠BB'D+∠DB'C=90°,进而得出△ABF≌△BCB',判定△F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CFB'=45°,即∠BFC=135°;由△ABF≌△BCB',可得AF=BB'=2BF=2B'C;依据△AEF与△CEB'不全等,即可得到S△AFE≠S△FCE.【详解】∵点D是等腰直角△ABC腰BC上的中点,∴BD=12BC=12AB,∴tan∠BAD=12,∴∠BAD≠30°,故①错误;如图,连接B'D,∵B、B′关于AD对称,∴AD垂直平分BB',∴∠AFB=90°,BD=B'D=CD,∴∠DBB'=∠BB'D,∠DCB'=∠DB'C,∴∠BB'C=∠BB'D+∠DB'C=90°,∴∠AFB=∠BB'C,又∵∠BAF+∠ABF=90°=∠CBB'+∠ABF ,∴∠BAF=∠CBB',∴△ABF ≌△BCB',∴BF=CB'=B'F ,∴△F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B'=45°,即∠BFC=135°,故②正确;由△ABF ≌△BCB',可得AF=BB'=2BF=2B'C ,故③正确;∵AF >BF=B'C ,∴△AEF 与△CEB'不全等,∴AE≠CE ,∴S △AFE ≠S △FCE ,故④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3.如图, AB=AC ,AD=AE , BE 、CD 交于点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 .五对B .四对C .三对D .二对【答案】A【解析】 如图,由已知条件可证:①△ABE ≌△ACD ;②△DBC ≌△ECB ;③△BDO ≌△ECO ;④△ABO ≌△ACO ;⑤△ADO ≌△AEO ;∴图中共有5对全等三角形.故选A.24.已知111122,A B C A B C △△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①若21212112,A A B C B A A C ==,则111222A B C A B C △≌△;②若12=A A ∠∠,1122=A C A C ,则111222A B C A B C △≌△,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都正确B .①,②都错误C .①错误,②正确D .①正确,②错误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SSS 即可推出△111A B C ≅△222A B C ,判断①正确;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推出即可.【详解】解:①△111A B C,△222A B C的周长相等,1122A B A B=,1122AC A C=,1122B C B C∴=,∴△111A B C≅△222()A B C SSS,∴①正确;②如图,延长11A B到1D,使1111B D B C=,,延长22A B到2D,使2222B D B C=,∴111111A D AB B C=+,222222A D AB B C=+,∵111122,A B C A B C△△的周长相等,1122=A C A C∴1122A D A D=,在△111A B D和△222A B D中1122121122==A D A DA AA C A C=⎧⎪∠∠⎨⎪⎩,∴△111A B D≅△222A B D(SAS)∴12=D D∠∠,∵1111B D B C=,2222B D B C=∴1111=D D C B∠∠,2222=D D C B∠∠,又∵1111111=A B C D D C B∠∠+∠,2222222=A B C D D C B∠∠+∠,∴1112221==2A B C A B C D∠∠∠,在△111A B C和△222A B C中111222121122===A B C A B CA AA C A C∠∠⎧⎪∠∠⎨⎪⎩,∴△111A B C≅△222A B C(AAS),∴②正确;综上所述:①,②都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构造全等三角形、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而AAA和SSA不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五、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25.如图,在长方形ABCD的边AD上找一点P,使得点P到B、C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则点P的位置应该在_____.【答案】AD的中点【解析】【分析】【详解】分析:过AD作C点的对称点C′,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或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C=PC′,从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这时的P点使BP+PC的之最短.详解:如图,过AD作C点的对称点C′,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PC=PC′,CD=C′D∵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ABP≌△DC′P∴AP=PD即P为AD的中点.故答案为P为AB的中点.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矩形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动点P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36ABO ∠=︒,在x 轴或y 轴上取点C ,使得ABC ∆为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C 点有__________个.【答案】8【解析】【分析】观察数轴,按照等腰三角形成立的条件分析可得答案.【详解】解:如下图所示,若以点A 为圆心,以AB 为半径画弧,与x 轴和y 轴各有两个交点, 但其中一个会与点B 重合,故此时符合条件的点有3个;若以点B 为圆心,以AB 为半径画弧,同样与x 轴和y 轴各有两个交点,但其中一个与点A 重合,故此时符合条件的点有3个; 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和y 轴各有一个交点,此时符合条件的点有2个.∴符合条件的点总共有:3+3+2=8个.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以观察图形,得出答案.27.如图,在ABC ∆中,点D 是BC 的中点,点E 是AD 上一点,BE AC =.若70C ∠=︒,50DAC ∠=︒ 则EBD ∠的度数为______.【答案】10︒【解析】【分析】延长AD 到F 使DF AD =,连接BF ,通过ACD FDB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D BFD ∠=∠,AC BF =, 等量代换得BF BE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 BEF ∠=∠,即可得到BEF CAD ∠=∠,进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得.【详解】如图,延长AD 到F ,使DF AD =,连接BF :∵D 是BC 的中点∴BD CD =又∵ADC FDB ∠=∠,AD DF =∴ACD FDB ≅∴AC BF =, CAD F ∠=∠,C DBF ∠=∠∵AC BE =, 70C ︒∠=, 50CAD ︒∠=∴BE BF =, 70DBF ︒∠=∴50BEF F ︒∠=∠=∴180180505080EBF F BEF ︒︒︒︒︒∠=-∠-∠=--=∴807010EBD EBF DBF ︒︒︒∠=∠-∠=-=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8.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过点O 作OD AC ⊥于D 下列结论:①EF BE CF =+;②点O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③1902BOC A ∠=+∠;④设OD m =,AE AF n +=,则AEF S mn ∆=;⑤1()2AD AB AC B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答案】①②③⑤【解析】【分析】由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③∠BOC =90°+12∠A 正确;由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BEO 和△CFO 是等腰三角形得出EF =BE +CF 故①正确;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点O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故②正确;由角平分线定理与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即可求得④设OD =m ,AE +AF =n ,则S △AEF =12mn ,故④错误,根据HL 证明△AMO ≌△ADO 得到AM =AD ,同理可证BM =BN ,CD =CN ,变形即可得到⑤正确.【详解】 ∵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OBC =12∠ABC ,∠OCB =12∠ACB ,∠A +∠ABC +∠ACB =180°,∴∠OBC +∠OCB =90°﹣12∠A ,∴∠BOC =180°﹣(∠OBC +∠OCB )=90°+12∠A ;故③正确; ∵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OBC =∠OBE ,∠OCB =∠OCF . ∵EF ∥BC ,∴∠OBC =∠EOB ,∠OCB =∠FOC ,∴∠EOB =∠OBE ,∠FOC =∠OCF ,∴BE =OE ,CF =OF ,∴EF =OE +OF =BE +CF ,故①正确;过点O 作OM ⊥AB 于M ,作ON ⊥BC 于N ,连接OA .∵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ON =OD =OM =m ,∴S △AEF =S △AOE +S △AOF =12AE •OM +12AF •OD =12OD •(AE +AF )=12mn ;故④错误; ∵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点O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故②正确;∵AO =AO ,MO =DO ,∴△AMO ≌△ADO (HL ),∴AM =AD ;同理可证:BM =BN ,CD =CN .∵AM +BM =AB ,AD +CD =AC ,BN +CN =BC ,∴AD =12(AB +AC ﹣BC )故⑤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9.如图,在ABC ∆和DBC ∆中,40A ∠=,2AB AC ==,140BDC ∠=,BD CD =,以点D 为顶点作70MDN ∠=,两边分别交,AB AC 于点,M N ,连接MN ,则AMN ∆的周长为_______.【答案】4【解析】【分析】延长AB 至F ,使BF =CN ,连接DF ,通过证明△BDF ≌△CDN ,及△DMN ≌△DMF ,从而得出MN =MF ,△AMN 的周长等于AB +AC 的长.【详解】延长AB 至F ,使BF =CN ,连接DF .∵BD =CD ,且∠BDC =140°,∴∠BCD =∠DBC =20°.∵∠A =40°,AB =AC =2,∴∠ABC =∠ACB =70°,∴∠DBA =∠DCA =90°.在Rt △BDF 和Rt △CND 中,∵BF =CN ,∠DBA =∠DCA ,DB =DC ,∴△BDF ≌△CDN ,∴∠BDF =∠CDN ,DF =DN .∵∠MDN =70°,∴∠BDM +∠CDN =70°,∴∠BDM +∠BDF =70°,∴∠FDM =70°=∠MDN .∵DF =DN ,∠FDM =∠MDN ,DM =DM ,∴△DMN ≌△DMF ,∴MN =MF ,∴△AMN 的周长是:AM +AN +MN =AM +MB +BF +AN =AB +AC =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三角形全等,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0.已知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231,,, ....A A A 都在格点上,123345567,, ....A A A A A A A A A 都是斜边在x 轴上,且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123A A A △的三个顶点坐标为()()()1232,0,1,1,0,0A A A -,则依图中规律,则19A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答案】()8,0-【解析】【分析】根据相邻的两个三角形有一个公共点,列出与三角形的个数与顶点的个数的关系式,再求出A 19所在的三角形,并求出斜边长.然后根据第奇数个三角形,关于直线x=1对称,第偶数个三角形关于直线x=2对称,求出OA 19,写出坐标即可.【详解】解:设到第n 个三角形顶点的个数为y则y=2n+1,当2n+1=19时,n=9,∴A 19是第9个三角形的最后一个顶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分别为2,4,6....∴第9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9=18,由图可知,第奇数个三角形在x 轴下方,关于直线x=1对称,∴OA 19=9-1=8,∴19A 的坐标为()8,0-故答案是()8,0-【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根据顶点个数与三角形的关系,判断出点A 19所在的三角形是解题关键六、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选择题(难)31.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A 3B .332C .32D .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已知,如图,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PD 、PE 、PF 分别是点P 到边AB 、BC 、AC 的距离,连接AP 、BP 、CP ,过点A 作AH ⊥BC 于点H ,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可求得高线AH =332,因S △ABC =12BC •AH =12AB •PD+12BC•PE +12AC •PF ,所以12×3×AH =12×3×PD +12×3×PE +12×3×PF ,即可得PD +PE +PF =AH =332,即点P 到三角形三边距离之和为33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等于等边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32.在坐标平面上有一个轴对称图形,其中A (3,﹣52)和B (3,﹣112)是图形上的一对对称点,若此图形上另有一点C (﹣2,﹣9),则C 点对称点的坐标是( )A .(﹣2,1)B .(﹣2,﹣32)C .(﹣32,﹣9) D .(﹣2,﹣1) 【答案】A【解析】【分析】 先利用点A 和点B 的坐标特征可判断图形的对称轴为直线y=-4,然后写出点C 关于直线y=-4的对称点即可.【详解】解:∵A (3,﹣52)和B (3,﹣112)是图形上的一对对称点, ∴点A 与点B 关于直线y =﹣4对称, ∴点C (﹣2,﹣9)关于直线y =﹣4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需要注意关于直线对称:关于直线x=m 对称,则两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和为2m ;关于直线y=n 对称,则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和为2n .33.如图,ABC ∆中,60BAC ∠=︒,BAC ∠的平分线AD 与边BC 的垂直平分线MD 相交于点D ,DE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DF AC ⊥于点F ,现有下列结论:①DE DF =;②DE DF AD +=;③DM 平分EDF ∠;④2AB AC AE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①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①正确;②由题意可知∠EAD=∠FAD=30°,故此可知ED=12AD,DF=12AD,从而可证明②正确;③若DM平分∠EDF,则∠EDM=90°,从而得到∠ABC为直角三角形,条件不足,不能确定,故③错误;④连接BD、DC,然后证明△EBD≌△DFC,从而得到BE=FC,从而可证明④.【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BD、DC.①∵AD平分∠BAC,DE⊥AB,DF⊥AC,∴ED=DF.∴①正确.②∵∠EAC=60°,AD平分∠BAC,∴∠EAD=∠FAD=30°.∵DE⊥AB,∴∠AED=90°.∵∠AED=90°,∠EAD=30°,∴ED=12 AD.同理:DF=12AD . ∴DE+DF=AD .∴②正确. ③由题意可知:∠EDA=∠ADF=60°.假设MD 平分∠EDF ,则∠ADM=30°.则∠EDM=90°,又∵∠E=∠BMD=90°,∴∠EBM=90°.∴∠ABC=90°.∵∠ABC 是否等于90°不知道,∴不能判定MD 平分∠EDF ,故③错误.④∵DM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DB=DC .在Rt △BED 和Rt △CFD 中DE DF BD DC ⎧⎨⎩==, ∴Rt △BED ≌Rt △CFD .∴BE=FC .∴AB+AC=AE-BE+AF+FC又∵AE=AF ,BE=FC ,∴AB+AC=2AE .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本题的辅助线的作法是解题的关键.34.如图,已知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和△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BE 交AC 于F ,AD 交CE 于G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D =BEB .BE ⊥AC C .△CFG 为等边三角形D .FG ∥BC【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A.ABC 和CDE △均为等边三角形,60AC BC EC DC ACB ECD ∴==∠=∠=︒,,,在ACD 与BCE 中,{AC BCACD BCE CD CF =∠=∠=,ACD BCE ∴≌,AD BE ∴=,正确.B .据已知不能推出F 是AC 中点,即AC 和BF 不垂直,所以AC BE ⊥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CFG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180606060ACG BCA ∠=︒-︒-︒=︒=∠,ACD BCE ≌,CBE CAD ∴∠=∠,在ACG 和BCF 中,{CAG CBFAC BCBCF ACG ∠=∠=∠=∠,ACG BCF ∴≌,CG CH ∴=,又∵∠ACG=60° CFG ∴是等边三角形,正确.D.CFG 是等边三角形,60CFG ACB ∴∠︒=∠﹦,.FG BC ∴ 正确.故选B.35.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Q =PQ ,PR ⊥AB 于点R ,PS ⊥AC 于点S ,PR =PS ,则下列结论:①AP ⊥BC ;②AS =AR ;③QP ∥AR ;④△BRP ≌△QSP .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可得AP平分∠BAC,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判断出①正确;根据HL证明Rt△APR≌Rt△APS,即可判断②正确;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APQ=∠PAQ,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然后得到∠PQC=2∠PAC=60°=∠BAC,然后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QP∥AB,从而判断出③正确,④由③易证△QPC是等边三角形,得到PQ=PC,等量代换得到BP=PQ,用HL证明Rt△BRP≌Rt△QSP,即可得到④正确.【详解】∵△ABC是等边三角形,PR⊥AB,PS⊥AC,且PR=PS,∴P在∠A的平分线上.∵AB=AC,∴AP⊥BC,故①正确;∵PA=PA,PR=PS,∴Rt△APR≌Rt△APS,∴AS=AR,故②正确;∵AQ=PQ,∴∠APQ=∠PAQ,∴∠PQC=2∠PAC=60°=∠BAC,∴PQ∥AR,故③正确;由③得:△PQC是等边三角形,∴△PQS≌△PCS,∴PQ=PC.又∵AB=AC,AP⊥BC,∴BP=PC,∴BP=PQ.∵PR=PS,∴Rt△BRP≌Rt△QSP,故④也正确.∵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识图并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6.如图,一张长方形纸沿AB对折,以AB中点O为顶点将平角五等分,并沿五等分的折线折叠,再沿CD剪开,使展开后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对角线所构成的图形).则∠OCD 等于()A.108°B.114°C.126°D.129°【答案】C【解析】【分析】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折叠,剪开,把相关字母标上,易得∠ODC和∠DOC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OCD的度数.【详解】解:展开如图,五角星的每个角的度数是,1805=36°. ∵∠COD =360°÷10=36°,∠ODC=36°÷2=18°,∴∠OCD =180°-36°-18°=126°,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所求的角是五角星的哪个角,解题时可以结合正五边形的性质解决.七、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选择题压轴题(难)37.把多项式2425m -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45)(45)m m +-B .(25)(25)m m +-C .(5)(5)m m -+D .(5)(5)m m m -+【答案】B【解析】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要点,根据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分解因式为:()()()222425252525m m m m -=-=+-.故选B.38.如果多项式29x kx -+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那么k 的值是( )A .3B .6C .3±D .6±【答案】D【解析】由于可以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所以它是一个完全平方式222a ab b ±+,所以236k =±⨯=±.故选D.39.因式分解x 2-ax +b ,甲看错了a 的值,分解的结果是(x +6)(x -1),乙看错了b 的值,分解的结果为(x -2)(x +1),那么x 2+ax +b 分解因式正确的结果为( )A .(x -2)(x +3)B .(x +2)(x -3)C .(x -2)(x -3)D .(x +2)(x +3)【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竞赛专题讲解:第九讲 三角形的边与角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竞赛专题讲解:第九讲 三角形的边与角

第九讲 三角形的边与角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之一,是研究其他复杂图形的基础,三角形的三边相互制约,三个内角之和为定值,边与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等),反映三角形的边与角关联的基本知识有: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等,它们在线段。

角度的计算、图形的计数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解与三角形的边与角有关的问题时,往往要用到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法,即用代数方法(方程、不等式)解几何计算题及简单的证明题,按边或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熟悉以下基本图形、并证明基本结论:(1) ∠l +∠2=∠3+∠4;(2) 若BD 、CO 分别为∠ABC 、∠ACB 的平分线,则∠BOC=90°+21∠A ; (3) 若BO 、CO 分别为∠DBC 、∠ECB 的平分线,则∠BOC=90°-21∠A ; (4) 若BE 、CE 分别为∠ABC 、∠ACD 的平分线,则∠E=21∠A .注: 中线、角平分线、高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它们的差别在于高随着三角形形状的不同,可能在三角内部、边上或外部.代数法解几何计算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设元,运用几何知识建立方程(组)、不等式(组),将问题转化为解方程(组)或解不等式(组).例题求解【例1】 在△ABC 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均为整数,且∠A<∠B<∠C ,4∠C =7∠A ,则∠B 的度数为 .(北京市竞赛题)思路点拨 设∠C =x °,根据题设条件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把∠A 、∠B 用x 的代数式表示,建立关于x 的不等式组.【例2】以1995的质因数为边长的三角形共有( )A .4个B .7个C .13个D .60个(河南省竞赛题)思路点拨 1995=3×5×7×19,为做到计数的准确,可将三角形按边分类,注意三角形三边应满足的关系制约.【例3】 (1)如图,BE 是∠ABD 的平分线.CF 是∠ACD 的平分线,BE 与CF 交于G ,若∠BDC=140°,∠BGC=110°,求∠A 的大小.(“希望杯”邀请赛试题)(2)在△ABC 中,∠A=50°,高BE 、CF 交于O ,且O 不与B 、C 重合,求∠BOC 的度数. (“东方航空杯”——上海市竞赛题)思路点拨 (1)运用凹边形的性质计算.(2)由O 不与B 、C 重合知,∠B 、∠C 均非直角,这样,△ABC 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又可能是钝角三角形,故应分两种情况讨论.【例4】 周长为30,各边长互不相等且都是整数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2003年河南省竞赛题)思路点拨 不妨设三角形三边为a 、b 、c ,且a <b <c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题设条件可确定 c 的取值范围,以此作为解题的突破口.注 如图,在凹四边ABCD 中,∠BDC=∠A +∠B +∠C .请读者证明.解所研究的问题的图形形状不惟一或几何固形位置关系不确定或与分类概念相关的命题时.往往用到分类讨论法.【例5】 (1)用长度相等的100根火柴杆,摆放成一个三角形,使最大边的长度是最小边长度的3倍,求满足此条件的每个三角形的各边所用火柴杆的根数.(大原市竞赛题)(2)现有长为150cm 的铁丝,要截成n(n>2)小段,每段的长为不小于l ㎝的整数.如果其中任意3小段都不能拼成三角形,试求n 的最大值,此时有几种方法将该铁丝截成满足条件的n 段.(第17届江苏省竞赛题)思路点拨 (1)设三角形各边需用火柴杆数目分别为x 、y 、3x ,综合运用题设条件及三角形边的关系等知识,建立含等式、不等式的混合组,这是解本例的突破口.(2)因n 段之和为定值150㎝,故欲n 尽可能的大,必须每段的长度尽可能小,这样依题意可构造一个数列.学力训练1.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比是2:3:4,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 . (2003年河南省竞赛题)2.一条线段的长为a ,若要使3a —l ,4a+1,12-a 这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取值范围是 .3.如图,在△ABC 中,两条角平分线CD 、BE 相交于点F ,∠A =60°,则∠DFE = 度.4.如图,DC 平分∠ADB ,EC 平分∠AEB ,若∠DAE =α,∠DBE =β,则∠DCE = . (用α、β表示). (山东省竞赛题)5.若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02222>---bc c b aB .02222=---bc c b aC .02222<---bc c b aD .02222≤---bc c b a(江苏省竞赛题)6.△ABC 的内角A 、B 、C 满足3A>5B ,3C ≤2B ,则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7.如图,△ABC 内有三个点D 、E 、F ,分别以A 、B 、C 、D 、E 、F 这六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如果每个三角形的顶点都不在另一个三角形的内部,那么,这些三角形的所有内角之和为( )A .360°B .900°C .1260°D .1440° (重庆市竞赛题)8.如图,在Rt △ABC 中,∠C =90°,∠A =30°,∠C 的平分线与∠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E 点,连结AE ,则∠AEB 是( )A .50°B .45°C .40°D .35° (山东省竞赛题)9.如图,已知∠3=∠1+∠2,求证:∠A+∠B+∠C+∠D =180°.10.如图,已知射线ox 与射线oy 互相垂直,B ,A 分别为ox 、oy 上一动点,∠ABx 、∠BAy 的平分线交于C .问:B 、A 在ox 、oy 上运动过程中,∠C 的度数是否改变?若不改变,求出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11.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均为整数,其中有一条边长是4,但它不是最短边,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个.1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α、β、γ,且α≥β≥γ,α=2γ,则β的取值范围 .13.已知△ABC 的周长是12,三边为a 、b 、c ,若b 是最大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14.如图,E 和D 分别在△ABC 的边BA 和CA 的延长线上,CF 、EF 分别平分∠ACB 和∠AED ,若∠B =70°,∠D=40°,则∠F 的大小是 .15.已知△ABC 中,∠B=60°,∠C>∠A ,且(∠C)2=(∠A)2+(∠B)2,则△ABC 的形状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16.不等边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边长等于另外两条边长的平均值,那么,最大边上的高与最小边上的高的比值k 的取值范围是( )A .143<<kB .131<<k C . 1<k<2 D .121<<k 17.已知三角形的三边的长a 、b 、c 都是整数,且a ≤b<c ,若b=7,则这样的三角形有( )A .14个B .28个C .21个D .49个18.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这个三角形的某两个内角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直角或钝角三角形19.如图,已知DM平分∠ADC,BM平分∠ABC,且∠A=27°,∠M=33°,求∠C的度数.20.不等边△ABC的两条高长度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高的长也是整数,试求它的长.(美国数学邀请赛试题)21.将长度为2n(n为自然数,且n≥4)的一根铅丝折成各边的长均为整数的三角形,记(a,b,c)为三边的长,且满足a≤b≤c的一个三角形.(1)就n=4,5,6的情况,分别写出所有满足题意的(a,b,c);(2)有人根据(1)中的结论,便猜想:当铅丝的长度为2n(n为自然数且n≥4)时,对应(a,b,c)的个数一定是n-3,事实上,这是一个不正确的猜想,请写出n=12时的所有(a,b,c),并回答(a,b,c)的个数;(3)试将n=12时所有满足题意的(a,b,c),按照至少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河北省初中数学创新与知识应用竞赛试题)22.阅读以下材料并填空.平面上有n个点(n≥2),且任意三个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过这些点作直线,一共能作出多少条不同的直线?(1)分析:当仅有两个点时,可连成1条直线;当有3个点时,可连成3条直线;当有4个点时,可连成6条直线;有5个点时,可连成l0条直线……(2)归纳:考察点的个数n和可连成直线的条数S发现:(1)分析:当仅有两个点时,可连成1条直线;当有3个点时,可连成3.条直线;当有4个点时,可连成6条直线;当有5个点时,可连成1 O条直线;(2)归纳:考察点的个数n和可连成直线的条数Sn,发现:(3)推理:平面上有n个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取第一个点以有n种取法,取第二个点B 有(n-1)种取法,所以一共可连成n(n-1)条直线,但A B与BA是同一条直线,故应除以2,即Sn=21)-n(n.(4)结论:Sn=21)-n(n.试探究以下问题:平面上有n(n≥3)个点,任意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过任意三点作三角形,一共能作出多少不同的三角形?(1)分析:当仅有3个点时,可作个三角形;当有4个点时,可作个三角形;当有5个点时,可作个三角形.Sn,发现:(填下表)(3)推理:(4)结论:(甘肃省中考题)。

八年级(上)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数学竞赛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一、精心填一填(本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函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2.如图1,∠1=∠2,由AAS 判定△ABD ≌△ACD ,则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3.计算:20072-2006×2008=_________图1 图24、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1),且不经过...第一象限的函数表达式 5.已知点P 1(a-1,5)和P 2(2,b-1)关于x 轴对称,则(a+b )2005的值为 .6.如图2,△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于点D 、E ,AE=3cm ,△ADC•的周长为9cm ,则△ABC 的周长是_______7.如图3,AE =AF ,AB =AC ,∠A =60°,∠B =24°,则∠BOC =__________.8、如图4,在△ABC 中,AB=AC ,∠A=36°,BD 、CE 分别为∠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F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个。

9.如果用四则运算的加、减、除法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对于任意实数x 、y 有y x y x y x -+=* 则()()31*191211**=10.如图5所示,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长度,在圆的4等分点处标上0,1,2,3.先让圆周上数字0所对应的数与数轴上的数-1所对应的点重合,再让数轴按逆时针方向绕在该圆上,那么数轴上的数-2007将与圆周上的数字_________重合.FEDACB图 5图4 二、相信你一定能选对!(本题共6题,每题3分,共18分) 11.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a-b+c=a-(b+c )B .a+b-c=a-(b-c )C .a-b-c=a-(b+c )D .a-b+c-d=(a+c )-(b-d ) 12.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6),当y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0 (B )x <0 (C )x <1 (D )x >1A B C D12 AEBO F C图3图6 图713.在△ABC 中,∠B =∠C ,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 中与这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 ( )A.∠AB.∠BC.∠CD.∠B 或∠C 14.某校八(2)班的全体同学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图7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 B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C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初中三年来喜欢各种球类的变化情况;D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现在喜欢各种球类的人数的大小关系 15.已知一次函数y=mx+│m+1│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0,3),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的值为( ). A .2 B .-4 C .-2或-4 D .2或-416.设y=ax 15+bx 13+cx 11-5(a 、b 、c 为常数),已知当x=7时,y=7,则x= -7时,y 的值等于( )A 、-7B 、-17C 、17D 、不确定 三、认真解答,一定要细心哟!(各6分,共18分) 17. 先化简再求值:[]y y x y x y x 4)4()2)(2(2÷+--+,其中x =5,y=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埔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竞赛题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评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以下回收、绿色食品、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 B .(3,﹣2) C .(﹣3,2) D .(﹣3,﹣2)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3cm
B .6cm 2cm 3cm
C . 4cm 6cm 8cm
D .5cm 12cm 6cm 4.如图1,在△ABC 中,∠A=55°,∠B=45°,
那么∠ACD 的度数为( ).
A .110
B . 100
C .55
D .45 5.如图2,点
E ,
F 在AC 上,AD =BC ,DF =BE ,要 使△ADF ≌△CBE ,可添加的条件是( ) A .∠A=∠C
B .∠D=∠B
C .AD∥BC
D .DF∥B
E 6.如图3,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MN 对称,P 在MN 上,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A P ∆是等腰三角形 B .MN 垂直平分','AA CC C .ABC ∆与'''A B C ∆面积相等 D .直线AB 、''A B 的交点不在MN 上
7.如图4,△ABC 中,AB = AC ,∠BAC = 100°,AD 是BC 边上的中线,且BD = BE ,则∠ADE 的大小为( ) A .10° B .20° C .40° D .70° 8.如图5,在△ABC 中,BE 、CE 分别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过点E 作DF ∥BC 交AB 于D ,交AC 于F , 若AB =4,AC =3,则△ADF 周长为( ). A .6 B .7 C .8 D .10
图1
图2
图3
D
E
C
B
A
图4
D
F E
图5
9、如果n边形的内角和是它外角和的3倍,则n等于()
A.6B.7C.8D.9
10、如下图,△ABC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P平分∠APC B.BP平分∠ABC C.BA=BC D.PA=PC
图6
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五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___.
12.如图7,△ABC的边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
若△ADB的周长是10cm,AB=4cm,则AC= cm.
13.如图8,在Rt△ABC中,∠C=9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C=3,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14.如图9,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折叠,若∠BDE=25°,那么∠BED=_________.
15.若,则的值为_________
16.如图10,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6,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边于
E,F点.若点D为BC边的中点,点M为线段EF
上一动点,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56分)
17.(本题满分8分)
如图11,AB=AC,AE=AF.求证:∠B=∠C.
图7
图9
图8
图10
E
F
图11
18.(本题满分8分)计算0.259×220×259×643
19、(本题满分8分)先化简,再求值:)5
-x
-
x,其中2
(3-
(
)1
x.
=
20.(本题满分8分)
如图12,△ABC中,∠ACB=90°,AD平分∠BAC,DE⊥AB于E.
(1)若∠BAC=︒
50,求∠EDA的度数;
(2)求证:直线AD是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
图12
21、(本小题10分)如图,BD⊥AC于点D,CE⊥AB于点E,
AD=AE
求证:BE=CD
图13
22.(本题满分14分)
如图14,△ABC是等边三角形,BD⊥AC,AE⊥BC,
垂足分别为D、E,AE、BD相交于点O,连接DE.
(1)判断△C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AO=12,求OE的长.
图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