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定稿)

合集下载

论述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论述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论述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一、我国古代神话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我国古代神话源远流长,深受民众喜爱,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神话以神话故事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传说和神话人物,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生活和命运的理解。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神话故事包括《山海经》、《女娲补天》、《盘古开天》等,这些故事承载着古代我国人的文化智慧和审美情趣。

二、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启示与影响我国古代神话不仅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神话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神话中的神、仙、鬼、怪等神秘人物和奇幻情节,为后世文学作家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古代神话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为后世文学作品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叙事、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三、我国古代神话在当代文学中的体现和传承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我国古代神话元素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体现。

许多当代文学作家通过对古代神话的再创作和诠释,将神话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富有创意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如余华的《在人间》、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古代神话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丰富的文学画面。

四、结语我国古代神话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神话不仅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文化底蕴,也激发了后世文学作家对神话故事的再创作和诠释。

在当代,古代神话元素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展现,为丰富多彩的当代文学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个人观点:我国古代神话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奇幻的表象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不仅为文学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精彩纷呈的文学画卷。

通过对古代神话的深入探讨和理解,我们能更好地感悟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能更好地理解当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神话对于中国后世文学的影响

神话对于中国后世文学的影响

神话对于中国后世文学的影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神话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不仅在古代文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中国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话是古代人们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通过神话,人们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心灵。

中国古代神话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自然神和祖先的神话,另一类是关于英雄和仙人的神话。

自然神和祖先的神话是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力量和社会现象的崇拜和敬畏的表达,如夸父追日、伏羲氏治水等故事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神话给人以启发和感悟,让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伟大和神奇,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和力量。

这些神话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后世文学的创作,启发了许多文学家对于自然、社会、人性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另一类神话是关于英雄和仙人的神话,这些神话描述了古代英雄和仙人的传奇故事,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姜子牙斩妖等故事都是中国神话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神话贯穿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各个时期,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的重要素材和灵感源泉。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就是取材于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和仙人。

这些神话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想象和创作空间,同时也传递着古代人们对于英雄和仙人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神话对于中国后世文学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的题材和内容上,同时也体现在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上。

中国古代神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浑然天成的艺术表现力,这些特点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神话常常被用来揭示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恐惧,通过神话,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感受到无限的力量和智慧。

这种对神话的继承和发扬,使得中国后世文学更加具有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点,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局面和领域。

神话对于中国后世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神话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根基和基础,同时也是中国后世文学的重要源泉和灵感之源。

中国古代神话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主题。

神话中的神灵、英雄、仙人等形象,以及它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成为了文学作品中重要的创作元素。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角色,悲欢离合的命运经历和情感世界,相对于神话中的神仙和仙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唐僧等形象,也可以看作是神话思维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这些受到神话启发的文学作品,打破了现实的束缚,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使读者得以体验到超越现实的精神世界。

其次,神话故事中的奇幻场景和想象世界,激发了文学创作的想象力。

神话中描述的仙境、王宫、神山等景观,以及神灵的神通异能和变化形态,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

比如,唐代文学大师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到:“桃花流水底,桃花尽堪摘”,描绘了一个美景如仙的场景,使人产生了沉浸其中、如痴如醉的感觉。

这种对神话元素的运用,使文学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吸引读者的目光。

再次,古代神话中的道德观念和哲学思想,对文学作品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神话中的伦理道德、人生智慧等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和发扬。

例如,《孟子》中孟子精神的倡导,以及《论语》中孔子的诫律,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

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世说新语演红彦》一文,描写了红彦与师傅发生冲突后的思考和反省,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观念和精神修养。

这些作品通过文学的形式,将神话中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具体的生活表达,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启迪和感悟。

最后,中国古代神话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神话中的象征性语言、寓言和比喻等,为文学作品增添了艺术魅力。

例如,明代文学家杨基的《武松打虎》中运用了古代神话中的“杀虎”意象,既展示了人物的勇猛和果敢,又带有寓意深远的象征。

这种语言的运用,既突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也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总之,中国古代神话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神话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主题、想象力和精神追求,激发了作家的灵感和创造力。

神话与文学神话对文学创作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神话与文学神话对文学创作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神话与文学神话对文学创作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神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和表达方式,对文学创作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启示。

神话以其丰富的象征意义、精细的叙事结构和深邃的哲理内涵,为文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作素材。

本文将从不同的维度探讨神话对文学创作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一、神话与文学创作1. 神话的象征意义神话作为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解释和理解,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神话中的神祗、神话动物等形象,代表着人们的价值观、信仰体系和生活哲学,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极富表现力的素材。

作家可以借鉴神话中的象征意义,赋予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更加深邃的内涵,使作品更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2. 神话的叙事结构神话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包含着精彩的情节和变幻莫测的发展线索。

这种叙事结构对于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家可以从神话中汲取启示,学习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和情节编排,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悬念感,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3. 神话的哲理内涵神话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内涵,探讨了生死、爱情、人性等人类普遍关注的主题。

这些哲理内涵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深思熟虑的思考角度和广阔的创作空间。

作家可以通过对神话中哲理内涵的挖掘和解读,赋予作品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二、神话与文学发展1. 神话的传承与演变神话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和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传承。

而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断地从神话中汲取灵感,吸收与神话相通的元素,不断演绎和创新。

这种传承与演变促进了神话与文学的相互融合与互动,为文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素材。

2. 神话的题材与写作风格神话作为文学的题材之一,可以赋予文学作品独特的魅力和神秘感。

以神话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通常具有宏大的叙事背景、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瑰丽的想象力。

同时,神话还对文学的写作风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文学形式与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和创新。

3. 神话的文化共通性神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具有普遍的文化共通性。

神话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神话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神话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丰富文学内容:神话故事情节丰富、寓意深刻,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例如,《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被广泛引用在诗词、戏曲等各种文学作品中。

塑造文学风格:神话的奇幻、浪漫、象征等元素,对中国文学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话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和英雄主义精神,也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审美取向。

拓展文学主题:神话涉及的主题广泛,包括自然、社会、人性等,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丰富的主题和视角。

神话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探讨,也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的主题发展。

激发文学想象力:神话充满奇幻和想象,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中国文学在神话的影响下,形成了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学传统。

传承文化价值观:神话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如勇敢、正义、善良、诚实等,对中国文学的思想内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也为中国文学注入了强烈的民族特色。

总之,神话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源头,其影响渗透到文学的各个层面,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支撑。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在文学中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在文学中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在文学中的影响1. 简介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这些神话传说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故事、人物和象征,为后来文学作品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素材。

2. 神话传说与史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神话传说与史诗常常紧密相连。

例如,《山海经》是一部记载着大量神话传说的著作,里面描述了各种仙境、神兽和奇异景观,为后来叙事性强烈的史诗提供了丰富的情节设定和背景描写。

3. 文学作品中的神话元素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都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元素。

比如《红楼梦》中有许多借用了神话故事或意象来表达情感、揭示人物命运等。

这些神话元素赋予了文学作品更加深邃和印象深刻的内涵。

4. 神话符号与象征主题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符号和象征主题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创作。

比如,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重要的象征之一,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龙常常被用来象征权力、英雄或神圣等,赋予了作品更加深远的意义。

5. 古代诗歌中的神话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神话意象经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观、表达情感和探索人生哲理。

例如,《长恨歌》中描述的长城壮丽景色借鉴了仙境和天界的形象,给读者带来超越现实世界的美妙体验。

6. 神话故事对于现代作家的影响即使到了现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仍然对当代作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许多作家通过对神话故事进行改编或以神话元素为灵感源泉,创造出许多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探究人性和命运等方面的重要文学作品。

7. 结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在文学中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

神话元素和象征主题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激发了作家们的创造力,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传达着中国古人对于人生、自然等问题的思考与理解。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古代文学中,也延续至今日,为现代文学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神话是我国文学史上积极浪漫主义的源头,新颖、奇特甚至不可思议的幻想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一个基本特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巨大的影响。

首先,古代神话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中国文人特别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家,他们丰富多彩的作品多来自上古神话。

如中国第一位著名文学家屈原采撷上古神话的一些情节,创作了千古奇文《天问》、《九歌》、《招魂》等充满奇特幻想的诗篇。

我们从屈原的作品中重温了上古神话的许多故事,可以说没有上古神话,就不会有屈原那些瑰丽警拔的诗篇。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组诗,表现了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诗人与统治者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

唐代诗人取材于古代神话的创造,更是蔚为大观。

柳宗元、刘禹锡等都曾用神话题材写诗,尤为著名的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

李白诗风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继承了上古神话的传统。

他的诗中有大量神话典故,如: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女娲,射九日的后羿,撞折天柱的共工,以及嫦娥、修蛇、烛龙等等,其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更是描绘了一个活生生的神话天地,构成一种奇幻神妙的图景。

诗人引用一系列神话故事,旨在发其神思,畅舒现实,发挥神话的积极战斗作用,从而也形成了其汪洋恣肆的风格。

李贺的名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正是引神话入诗,情景交融,美不胜收,成为千古绝唱。

唐代,不仅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离不开神话,现实主义诗人也把神话作为作品的不可或缺的素材,如大诗人杜甫出入四川的若干诗作,便把大禹的事迹当成吟唱的对象。

鲁迅先生曾指出:小说发端于街谈巷语,“探其本根……在于神话与传说。

”①又说:“至于现在一班研究文学史者却多认小说起源于神话。

”②我国最早的一部神话小说是《穆天子传》,该书的重要情节就是利用上古神话传说写出的。

当神话演变为仙话之后,出现了魏晋志怪小说。

究其本源,志怪小说仍脱颖于中国古代神话,并由此形成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成为中国小说史前列的篇章。

中国神话对文学的影响

中国神话对文学的影响

中国神话对文学的影响中国神话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神话不仅是人们娱乐的来源,更是文学创作的灵感之源。

它们不仅贯穿于古代文学作品中,而且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

本文将从神话故事的创作元素、文学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探讨中国神话对文学的影响。

中国神话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元素。

神话中的各种神仙、神兽、神器等形象,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丰富多彩的角色。

例如《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杨戬等神仙形象,以及《红楼梦》中的莺儿、蛤蟆精等神兽形象,都源于中国神话中的神灵形象。

这些神话元素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中国神话也影响了文学作品的主题。

神话中的故事情节常常涉及到人类的命运、道德观念、人性善恶等深刻的主题。

这些主题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例如《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团结一心、共同战胜妖魔鬼怪的故事,表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而《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则以人性的善恶、鬼神的作祟为主题,探讨人与神的关系。

这些主题的存在,使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样,有深度和内涵。

中国神话还对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产生了影响。

神话中的故事常常以夸张、想象丰富的方式进行叙述,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这种夸张和想象的手法也被广泛运用到文学作品中。

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以及《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的英勇行为,都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的。

这些表现手法使文学作品更具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中国神话对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

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元素,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它影响了文学作品的主题,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它还影响了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具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因此,中国神话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文学的灵感之源,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神话之我见李贵英提要:孩提时代,奶奶口中的“藤精树怪”以及妈妈讲的故事“野人家婆”等可以说是我接触到的最早的带一点神秘色彩的故事,这些故事没有史料记载,只是在明间以口头的方式传送下来,一代一代的流传,随着地域的不同,故事的情节也有差别。

以野人家婆为例,在同一个县不同村子的老人讲的故事细节不一样,只是结局一样。

这就是我们的先辈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理解以及征服。

故事里的精怪不是像奥特曼里的怪兽一样来自外星球,而是经过岁月洗礼有一定年龄甚至上百年的修炼之后,可以幻化成人形又拥有了一定魔力,这和《西游记》里的妖怪一样也和我们耳熟能详的白娘子有几分相似。

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神话故事,在学生时代我们接触到了完整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及精卫填海等。

关键词:中国神话起源发展特点文学影响一、中国古代神话(一)神话:孩提时代,奶奶口中的“藤精树怪”以及妈妈讲的故事“野人家婆”等可以说是我接触到的最早的带一点神秘色彩的故事,这些故事没有史料记载,只是在明间以口头的方式传送下来,一代一代的流传,随着地域的不同,故事的情节也有差别。

以野人家婆为例,在同一个县不同村子的老人讲的故事细节不一样,只是结局一样。

这就是我们的先辈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理解以及征服。

故事里的精怪不是像奥特曼里的怪兽一样来自外星球,而是经过岁月洗礼有一定年龄甚至上百年的修炼之后,可以幻化成人形又拥有了一定魔力,这和《西游记》里的妖怪一样也和我们耳熟能详的白娘子有几分相似。

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神话故事,在学生时代我们接触到了完整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及精卫填海等。

神话由口头传承到记录于书本再到今天的拍成电视剧,故事也由原来的简单到今天的情节复杂、语言丰富,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创新,才衍生出中华民族近千年的古老文明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二)神话的分类:神话一般大致分为三类,创世神话、神佛神话、英雄神话。

我们最为熟悉的应该是神佛神话,传说中的玉皇大帝、观音大师、王母娘娘等。

所谓创世神话,专指时间设定在人类原始时期,记载事物、制度起源的神话。

其中一般还粗分为世界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和文化起源神话等三种。

而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大地之母女娲造人了,暨人类起源神话。

所谓世界起源神话,在中国,就有混沌之说,没有天地之时,宇宙一片混沌,盘古开天劈地,才有了天地,之后产生了大地河山。

不过,并不是所有民族的神话都包含有世界起源神话。

在彝族地区则是太阳神和火的神话,在流传至今的火把节中可见一斑,仅仅是文明起源神话。

可是尽管如此,不论是何种神话,所有神话在开宗明义时,都有一个共通的大主题,那就是宇宙是从「混沌初开」演进到「秩序规则」的。

人与动物的区别始于类人猿的独立行走,这是初中政治课本教给我们的,而人类起源神话,通常所叙述的,也是人类逐渐与动物区隔,然后逐渐成为世界上一个特殊物种的整个过程。

比方说叙述人类如何懂得用火的神话——钻木取火、人类如何开始筑巢架屋的神话——为了避免野兽的侵袭、人类如何与动物发生区隔的神话。

而这些神话,其实都是一种世界秩序与规则的开始。

透过以上这些神话,人们对世界的历史演进会有清楚的认识,了解到世界是如何由混沌无知,演变成无数的秩序与规则。

相对于创世神话的纪录宇宙演化,神佛神话与英雄神话则较具戏剧性,所纪录的是神佛与英雄们的种种事迹。

前者我们知之甚少,而相对的神佛神话和英雄神话则连三岁孩童也略知一二。

这是一种自然趋势,不过意思并不是说创世神话的内容就因此而减少,而是说因为神佛神话与英雄神话的内容不断扩增,相形之下,创世神话所占的比例就少了许多。

我国古代神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创世神话的比例很小,我们所知道的大概就属盘古开天辟地了,而大量的神佛与英雄故事则经过长期的累积,成为我国神话中绝大部分的故事,诸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

由于文明地区所流传的神话比较广为人知,所以不少人认为所谓的神话,就是指这些神佛与英雄的故事。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类拥有大量神佛与英雄的神话,其实只占了世界神话中极小的部分;至于国外神话,我们在《魔戒》等电影里可窥见一斑。

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神佛神话其实是文明地区知识分子对创世历史失去了兴趣,转而开始信奉神明的阶段性产物。

在这个过度阶段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所谓的英雄叙事诗。

因为随后知识分子又逐渐对神明失去了兴趣,于是转而崇拜身边的英雄人物,而英雄神话与英雄叙事诗于焉盛行。

(三)神话的起源中国古代神话和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古代神话一样,其产生是必然的。

确切地说,它是原始人类幻想和想像的产物,反映的是原始人类企图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是以原始社会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而非纯意识的,也可以把它称为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

虽然中国古代神话不像古希腊神话那样具有非常完整的系统和极其深远的影响力,但是它却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古希腊神话是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产物,其中人物勇敢、自由、狂傲不羁,而且非常注重个人力量的体现;而中国原始人类是在黄河、长江流域发展起来的,经受的风险较之古希腊人是很少的,所以中国古代神话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中人物心中比较强烈的还是集体观念。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的创作与远古人民争取生存、向自然力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与远古的生活和历史有密切关系,往往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对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四)神话的发展远古人民结群而居,在集体劳动和共同生活中,创造了原始工具、木刻符号、图画文字、原始的音乐和舞蹈,同时也创作了原始神话。

神话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并伴随漫长的历史进程,不断创造和发展。

中国早在原始群和血缘公社时期已开始了石器文化的创造。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强,活动范围也日渐扩大,学会靠人类的活动增加天然产物。

考古发现一再证明,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中国西北高原、华北平原、长江流域、东南沿海都有远古人民活动的遗迹。

至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则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高度发展的阶段,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这种以母系血统维系的母系氏族公社更发展到全盛时期。

因此,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出现了不少女性神话人物,如女娲、王母等。

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不仅在生产上起主要作用,而且成为原始聚落中胞族的轴心。

她们常常被说成是人类及万物的创造者。

父系氏族社会建立之后,原始艺术中又出现了男性神话人物形象,而在许多神话人物之间,也便相应地出现了辈分和谱系。

氏族间的聚居和合并出现了部落或部族。

部落、部族及联合部族的出现,带来了部落或部族间的争战,构成了反映不同部落或部族间关系神话的产生基础。

家长奴隶制、部族军事民主制及部落间的争战,为古代神话及英雄史诗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艺术想象的土壤。

中国神话中的共工与蚩尤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以及黄帝集团与炎帝集团间争战的神话,大都具有这种性质。

其表现则是借助人类早期的幼稚的想象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理解。

构成幻想的情节,并被认为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存在。

神话中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它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据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与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来的。

从一些神话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处于狩猎经济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处于原始农耕时期的部落,其神话人物大多与农业有关。

当时的人以弓箭刀斧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成为创造和使用这些工具武装起来的能手。

中国古代神话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主要是逐渐体现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哲学化和宗教化。

中国古代神话原本就有一定的哲学道理,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神话与中国当时的哲学思想相结合,在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的宣扬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例如,在儒家思想中,儒家学者就将其思想与中国古代神话相结合,借助中国古代神话的力量宣传其思想的精华。

而在宗教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宗教历史上的地位渐渐加强,而佛教为了能够在中国得到更大的发展,就积极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使佛教的理念与中国古代神话相结合,以促进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更大的发展。

(五)神话的特点神话中的主人公(神)尽管常常是人间奇迹的创造者,但他们也常常遇到挫折和厄运。

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

原始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特有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原始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认识形式。

它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活动。

处于蒙昧时代的远古人民,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不能超越其生产力低下的状况和对自然抗争的无力状态。

因而在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中,便多是直观、猜测和臆想。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智力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原始神话一般不再产生。

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文化知识程度的不平衡,在一些实践上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自然,和在认识上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和自然现象变化等的地区和民族,神话性的幻想仍不可避免,或不能完全避免。

但这些作品与原始神话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

神话中有远古人民种种幼稚的思索和追求,多方面地反映了原始人的宇宙观。

其中往往寓含着原始科学、原始哲学、原始宗教的因素。

相信有超自然的主宰,相信万物有灵,相信灵魂和神灵的存在等种种原始观念和意识,以及图腾崇拜、巫术信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组成远古人民世界观的因素。

在神话中,一切自然现象乃至某些社会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都被赋予人的特点和超自然的能力。

神话中的奇禽奇兽、怪神怪物以及氏族神、部落神、雷神、雨神等夸张与想象的形态,都不能和这些观念分开。

神话中对于人和动物、人和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某些因果联系的认识与想象,是作为处于神话时代的人们意识形态的种种表现而存在下来的。

中国古代神话,源远流长,不仅记载早,品类多,而且不少古老的神话,至今依然在民间口头上流传,特别是在中原地区,中国远古一些著名的神话,如关于大禹、黄帝(轩辕氏)、女娲、伏羲、盘古、夸父等神话,大多仍以口头形式流传于河南等地区。

还有关于舜、蚩尤、后羿的神话,今仍在河南、河北以及南方一些省份流传着。

由于流传时间久远,这些神话与古文献上记录的,在具体情节上有所不同,出现许多变异。

特别明显的是发生神话间的融合及地方化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