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断层)

背斜一般形成山岭,向斜一般形成谷地,想一想, 背斜谷和向斜山形成的原因?
外 力
背斜特殊地形: 谷地 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疏松,容易被侵蚀。
作 向斜特殊地形: 山岭
用 原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
后期:外力作用向斜成山
(1)该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幅地质图,图中所示
地质构造为 向斜 ,理由是 :
地质构造主要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
褶皱
断层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发生的 弯曲变形,叫褶皱。
褶皱的形成
强大挤压
平整的岩层 背斜
背斜
持续作用
向斜
3、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 1、“岩层形态”判定法
背斜(甲)岩层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乙)岩层形态: 岩层向下弯曲
甲
乙
2、“岩层新老关系”判定法
褶皱 断裂 断层
5、断层形成的地质构造
地垒 :相对上升的岩块,多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 华山、泰山、峨眉山等
地堑 :相对下降的岩块,多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 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
断层构造地带,由于 岩石破碎,易受风化 侵蚀,常常发育成沟 谷、河流、泉。
华山西峰
峨眉山万佛顶
地垒地形
地质构造
4、读某地地质构造和等高线示意图,该地
是( A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谷
D.向斜成山
探究7:
读储油、储气构造示意图,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 请解决如下问题:
(1)你选择在A还是B处开采石油或天然气?为什么? (2)你选择在A还是B处开采地下水?为什么?
A
B
答:(1)A 原因: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易于储油、储气。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断层) PPT

思考:岩层的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 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 的强度(或承受能力),岩层会怎样?
断 裂!
4、断层与地貌
断层:岩层受力断 裂并沿断裂面有明 显相对位移的现象, 叫做断层。
A.断裂构造 B.有明显相对位移
褶皱 断裂 断层
5、断层形成的地质构造
地垒 :相对上升的岩块,多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 华山、泰山、峨眉山等
5、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巩固练习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②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缝多,物质 相对松软,容易被侵蚀。
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新。 块状 (1)图中① ② ③ ④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 斜的是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 成谷现象,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处的地形属______山地。
• 褶皱形成初期(内力作用)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山岭,向斜一般形成谷地,想一想, 背斜谷和向斜山形成的原因?
外 力
背斜特殊地形: 谷地 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疏松,容易被侵蚀。
作 向斜特殊地形: 山岭
用 原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
后期:外力作用向斜成山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 、找水
背斜:储油、气构造
向斜:储水构造、水 库坝址选择点,煤、 铁矿等分布地。
3、读图回答:
C A
北
B
c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
C处有断层,在此处建水库易诱发断层活 动,产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另外断层破碎带 还会造成水库漏水。
地球的构造地质学与构造地貌

地球的构造地质学与构造地貌地球是一个充满神秘与奇迹的行星,它拥有丰富多样的地貌和构造。
了解地球的构造地质学以及构造地貌是了解地球本身和地球演化过程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构造地质学和构造地貌,揭示地球内部的奥秘。
一、地球的构造地质学地球的构造地质学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
它可以分为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岩石圈的构成。
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主要由硅酸盐和氧化物组成。
它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
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为30-70千米;海洋地壳相对较薄,平均厚度约为5-10千米。
地幔: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部分,主要由硅酸盐和氧化物组成。
地幔的平均厚度约为2900千米,占地球体积的84%。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的温度较低,下地幔的温度较高。
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最内部部分,由铁和镍组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地核的温度约为5000-6000摄氏度,非常高。
2. 岩石圈的构成岩石圈是地壳和上地幔的组合,是地球上固态岩石的层。
地壳和上地幔是一个巨大的岩石圈板块系统,这些板块以不断移动、相互碰撞和分离的方式塑造着地球的地貌和构造。
二、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是由构造活动造成的。
它可以分为山地、高原、盆地、河谷和平原等不同类型。
1. 山地山地是由地壳板块的相对运动引起的构造隆起和抬升形成的。
山地通常具有较陡峭的山脚、陡峭的山坡和尖峰。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等,都是由板块碰撞和挤压形成的。
2. 高原高原是由地壳板块的持续隆起和侵蚀作用形成的。
高原通常位于山地之上,表面相对平坦,海拔较高。
例如,西藏高原就是由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引起的。
3. 盆地盆地是由地壳板块的相对下沉形成的,通常被周围的山地或高原所环绕。
盆地通常呈现出平坦或低洼的地形。
2.1.1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地貌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地质构造与地貌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总结反思:对本章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查漏补缺。
7.课后作业:布置与地质构造与地貌相关的实践作业,如绘制地质构造与地貌关系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形成过程充满好奇,具备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然而,由于地质构造与地貌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在理解抽象概念、分析实际问题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4.强调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分析地质构造与地貌中的应用,介绍GIS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讲授新知识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具体如下:
1.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某一地质构造或地貌类型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2.制定讨论提纲,引导学生从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实际案例等方面展开讨论。
2.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貌类型,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其地质构造背景,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绘制一幅家乡或学校的地质构造与地貌关系图,标注主要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4.分组进行课题研究,选择以下选题之一:
2.1.1构造地貌的形成地质构造与地貌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等主要地质过程对地貌形成的影响,能够描述和解释不同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2020年高三小专题:概念区别,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ppt共17张)

B.①③⑤
•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当地人将“精灵烟囱”开凿窑洞建设客栈,其有利条件推断 合理的是( )
• A.凝灰岩质地松软,较易于开凿
• B.塔形外表坡度大,利排水
• C.玄武岩面多气孔,利通风透气
• D.岩体层理清晰,结构稳定
• 例5.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多分布在平坦的地方。但在黄河河 口以下的晋陕交界地区,近似环形的河床则深深嵌入岩层之 中。下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读图,回答1~2题 。
• 10.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 ) • A.水流较缓,方便取水,土壤肥沃 • B.三面环水,利于防御,交通便利 • C.河谷地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 D.地势较高,有利防洪,光照充足
第10题答案 A 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甲河岸位于河流凸岸, 以沉积作用为主,水流较缓,水域较浅,便于取水, 且土壤肥沃,便于耕作,A正确;位于河流凸岸,水 域较浅,不利于航运,交通不便,且与周边地区相比 热量和光照相差不大,B、C、D错误。
• 地质过程:某地貌经历一些列地质作用(内外力)的过程, 而形成如今的地貌。
试题链接 例1.2014 年北京卷 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第1~2题。
1、该河谷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2.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D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例4.在安纳托利亚高原,数亿年前喷发的火山灰熔岩堆积形成 玄武岩和凝灰岩层,后经长期风化侵蚀,形成头带“帽子”的圆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课件

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 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背斜与地貌
形成初有的背斜成了谷,向斜反而成了山呢?
向斜山
背斜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 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 蚀反而成为山岭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 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 幅度的判断,正确的
C 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褶皱的判 读
岩层向下弯曲
老
新
向
斜
老
谷
由河谷中心向两侧岩层逐渐变老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
造类型和两侧地壳
抬升幅度的判断,
C 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陡
B.背斜 东侧小
向斜的正科确学结依据论。:
A—背斜, B—向斜, C—背斜, D—向斜。
未侵
常形成谷地或
蚀 常形成山岭 地貌
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 崖,如东非大裂谷。断
构 造 地 貌
侵蚀 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 向斜槽部受 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
张力,常被 挤压,不易 侵蚀成谷地 被侵蚀,常
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地 垒),如华山、庐山、 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解析:由题干可知,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读图可知,图中谷地 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间新、两翼老,且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 为向斜,故B、D项错误。图中西侧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 升幅度大,故A项错误,C项正确。
(1)解释宁夏平原从大湖到平原的演变过程。
考点二十七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质
采石场选址——顶部地带;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构
造向 的斜
储水构造——底部低凹、易汇集水。
实
铁路、公路、桥、水库应避开——岩层不稳定,易诱
践 意 义
断 发地震;水库易漏水。 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
着断层线出露(泉水);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
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专题十 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点二十七 常见的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地壳运动 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 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往往被保留在地壳岩层中,被称 为地壳运动的“足迹 ”最常见的有 褶皱 和 断层 。
褶
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皱
层
5.褶皱: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 生 弯曲变形 ,形成褶皱。世界上有许多高大山脉。例
岩层倒序
8.但是,有些背斜顶部因受 张力 作用,裂隙比较发育, 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 谷地 ,而向斜槽部因受 挤压 , 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 山岭 。
背斜
向斜
高考总复习·地理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 老到新。完成下题。
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返回导航
9.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 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 断裂 ,并沿断
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形成断层。
华渭山河平原
渭河平原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6、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 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 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 ② 较合理,
理由是: 受地形影响,山区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2.现在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 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3-4题。
2、乙处的构造地貌是 ( B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向斜谷地 D.背斜谷地
3、有关乙处的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最理想的储油构造 B.最理想的储水构造 C.适宜开挖地下隧道 D.受挤压,多裂隙,岩层破碎
4、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 C )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在构造地貌上为谷地。即背斜 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一定成山,向斜一定成谷吗?
背斜成了谷,向斜反而成了山,这是为什么呢?
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石破碎,易受侵蚀
向斜槽部受压力 岩石坚硬,不易侵蚀
地形倒置
曾经的背斜山受外 力侵蚀成了谷地
曾经的向斜谷不易 侵蚀反而成了山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
华山、泰山、 庐山
东非大裂谷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演示
㈢了解地质构造意义
构造名 称
背
斜
向斜
断
层
实践意义
石油天然气 储藏区
隧洞良好选址
地下水储藏区 常有自流井分布
泉湖分布地 河谷发育 铁路公路桥梁 水库等的回避处
原因或依据
岩层封闭,常有“储 油构造” ,易于储油 、 气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 不易储水
1 2 3
向 向下 中心新 向斜 向斜 斜 弯曲 两翼老 成谷 成山
演示幻灯片 5
(二)断层
不断 变化 的地 表形 态 人类 活动 与地 表形 态断 层 ↓成 因
思考:断层线两侧的岩石移动幅度大,上升的部分会形成什么地
形?下降的部分又形成什么地形?
对地貌的影响
上升
岩块
断块山
下降 岩块
谷地 低地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知识目标:
1.了解地质构造的基本含义和类型 2.掌握地质构造类型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能利用所学 知识解释常见的构造地貌的形成及特征 3.掌握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技能目标: 1.掌握阅读地质剖面图技巧 2.能将地质构造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 情感目标:
感悟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 索 自然的科学精神。
褶皱 向斜
内力作用 谷地 不易被侵蚀 山岭
与
构
上升岩块
断块山
造 地
断层 下降岩块
谷地或低地
貌
找矿
应用 找水
工程建设等
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褶皱、断层的图片和资料。 2.我们的教学楼建设前是否要经过勘探? 3.预习外力作用与地貌.
(1)2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缝多。物质 相对松软,容易被侵蚀 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新 块状 (2)1 向斜底部低凹,易汇集水,地 下水比较丰富,打井可达含水层
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 程师,请对下列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试分析这里的地壳运 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 (提示:该地地质构造的 特点,构造顶部缺失的原 因,以及上覆岩层的形成 等.))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 承受静水压力
岩石破碎 ,易受风化侵蚀 常发育成泉、湖、河流
岩层不稳定破坏工程 水库等易渗漏,易诱
返回
良好的储油构造是什么?储水构造是什么?为什么?
练习题: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234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在野外考察 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的地形属______山地。 (2)图中c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处打井 较有可能获得较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褶皱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有由于 外力的侵蚀作用,褶皱构造上覆岩层是由 于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说明这一地区先 是地壳运动使地面褶皱隆起,外力作用以 侵蚀作用为主,以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 抬升,使地表外力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
学了本节课后你 有什么收获、感受?
地
背斜 内力作用 山岭 易被侵蚀 谷地
质 构 造
预习题:
1.什么是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有哪两种类型 ?
2.褶皱是怎样形成的?褶皱有哪两种基本形态? 与之相关的早晚期地貌是什么?
3.什么叫断层?断层是如何形成?大的断层常 形成什么地形?
㈠褶皱及其基本形态
基本 岩层 类型 形态
岩层新 老关系 原生地貌 次生地貌
1
背 向上 中心老 背斜
2 3
斜 拱起 两翼新 成 山 背斜成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