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急刹车时的力学分析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现归纳如下:声的现象:自行车车铃的把手经过手的拨动,带动了齿轮,齿轮使带有弹簧锤的轴旋转起来,弹簧锤敲打铃盖,车铃就叮铃响。
拨动自行车的车铃能发声,是因为振动的物体能发声,用手按住铃盖,铃声振动停止。
光的现象:自行车的尾灯的反射面由很多红色的立方体直角组,可以把照在尾灯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使车后各个方向上的人均能看到红色的光,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摩擦的现象:1.车的前轴、中轴、后轴上装有滚动轴承及润滑油,车轮是圆形的,是为了减少摩擦。
2.车外胎、把手塑料套和脚踏板上都刻有花纹,车的把手上有凹槽,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3.若车铃不响,是因为轴与齿轮之间的咬合部分太涩了,加几滴油润滑,减小摩擦。
4.车把的塑料套紧套在车把套上,是为了增大与车把套的压力来增大摩擦。
5.刹车时,应用力捏车闸,是为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6.旋紧自行车各种紧固螺丝,是为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7.自行车的前轮为从动轮,摩擦力的方向向后,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后轮为主动轮,摩擦力的方向向前,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同。
紧急刹车时,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属于滑动摩擦。
压强的现象:1.自行车的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的压强。
2.脚蹬板很宽,也是为了增大与脚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脚部的压强。
3.用橡胶制成的车胎并且打足气,是为了通过减轻压力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同时通过弹力的作用可起缓冲作用。
4.给车胎打气时,越打越费力,车胎越硬,是因为越打里面的气体越多,里面的压强越大。
杠杆的现象:1.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运动方向和平衡。
2.控制刹车闸的杠杆──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比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3.支持人重和货重的杠杆──三角杠、货架、前叉、后三角杠:用以形成车重和承重。
4.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轮:组成省力轮轴,因为脚蹬半径大于花盘齿轮的半径。
自行车刹车原理

自行车刹车原理
自行车的刹车原理是通过摩擦力使车轮停下来。
自行车的刹车系统通常由刹车手柄、刹车线、刹车器和刹车垫组成。
当骑车人拉动刹车手柄时,刹车线会传递拉力给刹车器,刹车器通过垫片与车轮接触,产生摩擦力。
刹车垫通常由橡胶或者其他摩擦系数高的材料制成,它们能够与车轮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当刹车手柄被拉动时,刹车线将拉动刹车器,使刹车垫与车轮产生紧密接触。
由于刹车垫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车轮被阻止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减速甚至停下来。
刹车垫与车轮间的摩擦力大小取决于刹车手柄的拉力大小以及刹车垫与车轮之间的接触面积。
较大的拉力和较大的接触面积将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更有效地减速或停止自行车。
需要注意的是,刹车的效果也受到路面状况和骑车人的重量等因素的影响。
在湿滑的路面上或者骑车人较重的情况下,刹车的效果可能会减弱。
因此,在刹车时,骑车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适度施力,以确保安全停车。
总的来说,自行车的刹车原理是利用刹车垫与车轮间的摩擦力来减速或停止自行车的运动。
合理使用刹车系统,能够有效保障骑行安全。
自行车的受力分析

工作原理
•
在我们蹬脚踏 时,我们的蹬力带 动前齿轮转动。前 齿轮带动车链转动, 车链又带动后齿轮 转动,再由后齿轮 带动后轮转动。后 轮转动时,受到向 前的摩擦力作用, 推动自行车前进。
丌同状态时的受力分析
状态一:静止
•
人与车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平 衡。
•
自行车的前后轮都相对于地面 作纯滚动,但是它们受力情况不同。
状态五:刹车
• 日常生活中, 常有骑自行车的人 在急刹车时车体出 现前翻、打横、或 前翻与打横的现象。 特别对刚学会骑自 行车的人在北方冬 天较光滑的冰雪路 面更是难于行驶。 这些现象是怎样产 生的,又该怎样避 免呢? 我们试图对 刹车时的现象进行 力学分析,希望对
丌同刹车方式产生丌同现象
在有摩擦的水平面上沿直线行驶 时。如果捏前闸,质心较高较靠前, 地面与车摩擦较大时.车较易前翻; 如果捏后闸.质心较低,地面与车 摩擦较小时,车不易前翻; • 如果人体相对车不变位置时,捏 前闸较捏后闸车更易前翻. • 在摩擦较小(如冰雪路面)水平面上,且前后轮不 在一直线上前进,此时刹车易出现车打横.捏前闸 比捏后闸更易打横。前后轮轴速度方向的间距(车与 路面的摩擦力作用线之间间距)越犬,刹车时更易打 横、放平。 •
式中
f
0,1
,则(3) (4)
F1联立(1)、(2)、(4),解得 f l a1 G /l fh1
F f a fhG /l fh1
(5)
刹车前闸时,式(5)中分母有 可能为零,从而 F1 趋于无穷大, 所以骑车人可以感觉到猛烈的冲击。
后轮刹车
• 刹车时,刹皮不车圀间的摩擦力,会阻碍后轮的 转动。手的压力越大,刹皮对车圀的压力就越大,产 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后轮就转动的越慢。如果完全 刹死,后轮不地面之间的摩擦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 擦力,且方向向后,阻碍自行车的运动,因此自行车 会停下来。
自行车的有关物理知识

自行车的有关物理知识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常见的有普通载重自行车、轻便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童车、赛车、电动自行车等.它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常见的自行车,在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包括杠杆、轮轴、摩擦、压强、能量的转化等力学、热学及光学知识.一、力学知识1.摩擦方面(1)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3)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转动方便.(4)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5)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2.压强方面(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S=2×10Cm×5cm=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5×104Pa.(2)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3)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4)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积、温度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5)自行车的车座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3.轮轴方面(1)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3所示.(2)自行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一个轮轴,实质为一个省力杠杆.(3)自行车的飞轮也相当于一个省力的轮轴.4.杠杆方面自行车的刹车把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5.惯性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它有惯性.(2)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6.能量转化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和自行车的动能.(2)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是增大速度,来增大人和自行车的动能,这样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上得更高一些.(3)自行车的车梯上挂有一个弹簧,在它弹起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车梯自动弹起.7.声学方面(1)自行车的金属车钤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的振动,而汽笛发声是由于汽笛内的气体不断的振动而引起的.8.齿轮传动方面(1)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设齿轮边缘的线速度为v ,齿轮的半径为R,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有v = ωR.二、热学知识在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不能充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爆胎,因为对于质量、体积一定的气体,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超过了轮胎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爆胎的情况.三、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后面都装有一个反光镜,它的设计很巧妙,组成如图6所示,它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面作为反射面,这叫角反射器.当有光线从任意角度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回”,当光线射向反光镜时,会使后面的人很容易看到.在夜间,当汽车灯光照到它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无论入射方向如何,反射光都能反射到汽车上,其光强远大于一般的漫反射光,就如发光的红灯,足以让汽车的司机观察到.四、电学方面在有些自行车上装有小型的发电装置,它利用摩擦转动,就像我们在实验室中看到的手摇发电机一样,发出的电能供给车灯工作,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汇总

⾃⾏车中的物理知识汇总⾃⾏车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哪些?虽然⾃⾏车结构简单,⽅便实⽤,但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包括杠杆、轮轴、摩擦、压强、能量的转化等⼒学、热学及光学知识,下⾯让我们具体来分析⼀下。
⼀、⼒学知识1、摩擦⽅⾯:(1)⾃⾏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些花纹,增⼤接触⾯粗糙程度,增⼤摩擦⼒。
(2)车轴处经常上⼀些润滑油,以减⼩接触⾯粗糙程度,来减⼩摩擦⼒。
(3)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摩擦,转动⽅便。
(4)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以增⼤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从⽽增⼤摩擦⼒,(5)紧蹬⾃⾏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向向前,是⾃⾏车前进的动⼒,前轮受到的摩擦⼒⽅向向后,是⾃⾏车前进的阻⼒;⾃⾏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向均向后,这两个⼒均是⾃⾏车前进的阻⼒。
2、压强⽅⾯:(1)⼀般情况下,充⾜⽓的⾃⾏车轮胎着地⾯积⼤约为S=2×10Cm×5cm=100×cm2,当⼀普通的成年⼈骑⾃⾏车前进时,⾃⾏车对地⾯的压⼒⼤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车对地⾯的压强为6。
5×104Pa。
(2)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个垫圈,来增⼤受⼒⾯积,以减⼩压强。
(3)⾃⾏车的脚踏板做得扁⽽平,来增⼤受⼒⾯积,以减⼩它对脚的压强,(4)⾃⾏车的内胎要充够⾜量的⽓体,在⽓体的体积、温度⼀定时,⽓体的质量越⼤,压强越⼤。
(5)⾃⾏车的车座做得扁⽽平,来增⼤受⼒⾯积,以减⼩它对⾝体的压强。
3、轮轴⽅⾯:(1)⾃⾏车的车把相当于⼀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是⼀个省⼒杠杆,如图3所⽰。
(2)⾃⾏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个轮轴,实质为⼀个省⼒杠杆。
(3)⾃⾏车的飞轮也相当于⼀个省⼒的轮轴。
4、杠杆⽅⾯:⾃⾏车的刹车把相当于⼀个省⼒杠杆。
5、惯性⽅⾯:(1)当⼈骑⾃⾏车前进时,停⽌蹬⾃⾏车后,⾃⾏车仍然向前⾛,是由于它有惯性。
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分析

自行车上的摩擦力研究报告认识了摩擦力,探究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有两个因素,并知道增加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摩擦力通常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几种。
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有两个因素: 1.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活动中,有些摩擦是有利的,有些摩擦是有害的。
我们总是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两种: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2、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多种:1、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2、用减小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3、利用滚动摩擦来减少摩擦;4、给某些部件加润滑剂;5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开,如:气垫船、磁悬浮列车都是利用这种方法减小摩擦的。
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为了进一步了解摩擦力,锻炼自己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了解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我们对结构比较简单,应用比较广泛的自行车进行了研究。
研究方式:1、查阅教材进一部熟悉有关摩擦力的知识。
2、拆卸、观察自行车的结构。
找出与摩擦力有关的部分。
3、询问老师、家长和修车师傅有关自行车的一些问题。
4、亲自去骑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具体体会它的不同之处。
5、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自行车的资料。
6、分组分析讨论,大家合作,形成实验报告。
研究内容:一、自行车上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自行车的种类很多,不管是哪种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都差不多。
自行车上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大抵有两种: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2、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自行车很多地方都采用了第一种方法来增大摩擦-----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例如:图1:自行车的把手做成有花纹的图2:自行车的踏脚有花纹图3:轮胎做有花纹自行车也有一些地方是采用第二种方法---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如:自行车上用来固定零件的螺丝和螺帽必须要悬紧,以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防止螺帽脱落(如图4)。
中考物理自行车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自行车知识点归纳自行车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其设计和使用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点,尤其是在力学和运动学方面。
以下是中考物理中关于自行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1. 力学原理:自行车的平衡和运动涉及到力的平衡和作用。
例如,当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与驱动力相互平衡,垂直方向上的重力与支持力相互平衡。
2. 摩擦力:自行车的行驶依赖于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帮助自行车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动摩擦力则在自行车加速或减速时起作用。
3. 杠杆原理:自行车的车把、踏板和刹车等部件都是杠杆的应用。
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和力臂的长度,可以更省力地控制自行车。
4. 简单机械:自行车的链条和齿轮系统是轮轴的应用,通过改变轮和轴的半径比,实现力的放大或速度的变化。
5. 能量转换:当人蹬踏自行车时,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自行车的动能。
下坡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6. 运动学公式:自行车的运动可以通过运动学公式来描述,如速度公式\( v = \frac{d}{t}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加速度公式\( a = \frac{\Delta v}{\Delta t}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变化量)等。
7. 惯性: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惯性,即保持当前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这也是为什么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用力刹车以改变车辆的运动状态。
8. 稳定性:自行车的稳定性与其设计有关,如车轮的大小、车架的几何形状等都会影响自行车的稳定性。
9. 空气阻力: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速度越快,阻力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自行车运动员在高速骑行时会采取低头姿势以减小空气阻力。
10. 反射和折射:自行车的后视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使骑行者能够观察后方情况;而自行车头灯和尾灯则涉及到光的折射和反射,以提高夜间骑行的安全性。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自行车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学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它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压强
环保
生活中的力学
•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能用物理 知识谈谈它的科学道理吗?
• 用手捏一个鸡蛋不容易破,而同时捏两个鸡 蛋却容易破,为什么?
• 拔河比赛的胜负取决于什么?
将自行车的结构、造型或所用材料与 设计意图连线:
①增大摩擦 ②减小压强 ③运用省力杠杆 ④惯 性 a 坐垫要做成三角状, 并加 海绵、弹簧 b 在遇障碍物刹车时,前后刹 皆用,并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 距离,注意安全 c 骑车时两手握车把两端容 易控制 d 轮胎、脚踏板刻有凹凸花纹
▲需转动的地方, 在轴与轴套之间装 滚珠轴承变滑动为 滚动减小摩擦
▲在轴承和机件连 接的地方加润滑油, 使接触面尽可能的 光滑,减少摩擦, 延长机件的寿命
减 小 有 害 摩 擦
①改变物体间的压力大小 ②改变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之间的相互转变 ④是否加润滑油 ⑤可以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
课后作业 自行车上还有其他哪些物理知识
把套 车把 前后刹 车座 尾灯
滚珠
车轮外胎
脚蹬
车轮外胎
看一看,比一比
想一想,谈一谈
过去
现在
未来
在现在自行车的基础上你能否 提出改进意见,设想未来的自行车 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由此可见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压强
1、压强的大小决定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如何解释下图铁轨、坦克和铁钉的力学特征?
2、压强的计算:P=F/S
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在压力一
①当压力一定时,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②当受力面积一定时,改变压力的大小 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改变
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自行车能在冰面上行驶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人 车系统模 型
由于 自行 车前 翻、 打横、 放平 都 属于转 动现 象 , 与它此 时 所 受 的力 矩有 关, 以刹 车过程 中 自行 车 不能 当作质 点 来看 待 , 所 而 应看 作 一个 有一 定 长度 和高 度 的刚 体. 如 图 1所示 I_ 1 J ox z为 参考 坐 标 系; 人 车 系 统共 同 的质 量 为 m, 心 -y 质
( : mg N1 Ⅳ2 , ) 关 . 即 , , , 有
内的受力 ( mg N1N2f ,2 即 , , , l, )有关 ( 假定此时 自行车不
转弯,始终沿直线 向前运动) .
21 急 刹 前 闸 .
此 时 自行 车 前 轮 突 然停 止 转 动 ,与 地 面 间 产 生 滑动 摩 擦 力 ^, 由于 没 刹 后 闸 ,所 以 f 0 假 定此 时 自行 车 并 未 前 2= . 翻, 根 据 质心 运 动 定 理 ,则 自行 车 做 匀减 速 运动 ; 根 据 刚体
令 上 两 式 右边 相等
h
则 Ⅳ2 T _ #m : mgI l-
1十 t 一 2
一
, 9一Ⅳ2 、 ( J , )
图 2 自行车 转 弯 俯视 图
gh
, L
_ _ 『
转弯做 圆周运动 的自行车可以看作绕 圆心平动和绕质心
m
gl - # gh I m
t 1 _
) sn 一( +N2h・O = 0 则 自行车 不会放平. h・i N1 ) CS ,
3 1 急 刹 后 闸 .
而刹后闸时后轮受地面支持力则不会减小到零,一般来说是
安 全 的.所 以 急 刹车 时一 定 要 刹 后 闸 ,或 前 后 闸 一 起 刹 ,千
万 不 要 只刹 前 闸.
的分 数 分子 总 是 大于 分 母 的 ,所 以坐 在 后排 的乘 客 感觉 到 的 颠 簸 比坐 在 后 轮 上部 的乘 客 感觉 颠 簸 得 还 要 厉 害 .
上 面得 到 的 公 式,不仅 对 后 轮跳 离 地 面 的高 度 的放 大 是
的.并 且 如 果在 汽 车 上 还 运载 一 些 易 碎 的 和贵 重 的仪 器 等物 品时 ,如 鸡 蛋 、测 震 仪 等 ,也 应 当把 它 们 装在 车 的前 面 , 以
15 0
分析 方 法 即不 再 适 用. 各 力 的力 矩 均 相 对 于 质 心 C 点 来 计
3 打 横、放平 现象 分析
设 自行 车 转 弯 时 前 后 轮 所 受 的 向心 力 分别 为 和 , 如 图 2 它 们 是 由两 轮 与 地 面 间 的静 摩 擦 力来 充 当 的. 打横 , 只 有 在转 弯 急刹 车 时 才 会 出现 ,是 绕 Y轴 的转 动,所 以只 与
以上 结 论 说 明 , 当 K
, ,
时 , 自行 车 急 刹 前 闸 没有 前
图如图 2 文献 [ 描述 为 “ . 1 】 前后轮不在 一直线上前进”并不
确 切 转 弯 时车 身 与 地 面 间 的夹 角 为 , 视 图如 图 3所 示 . 后
翻 的危 险;当 - < 时,自行车 急刹 前 闸 就 会 前 翻.因为 自 K
汽车 的重心要 适 当靠 前. 为此 汽车 的后轴 一般 不是 安 置在 汽车 的后端 .而 是 留出 一段 后悬 .这 就更 加剧 了后排 座 的 颠簸 .
适 用 的, 且 对 于后 轮 没 有跳 离 地 面, 是 由于地 面 的不平 , 而 仅 后 轮 的起 伏 高度 的放 大 作 用 也 是适 用 的.
的转动平衡条件,力系主矩为 0 J .
即 N1 l 一 Ⅳ2 1 f h= 0 ・l ・2一 l・
又 因为 N1 Ⅳ2 mg + = 所 以 , : Ⅳl 1 l Ⅳ2 l一 1 2
h
mgj Ⅳ2f + 1) I一 ( 1 2
h
又有: f x=# N1=# rg~Ⅳ2 ( a )
行车是靠轮胎与地面 间的静摩擦力作 为动力 的,
要 想在 刹 前 闸时 安 全 起 见,只 要 增 大 行 车 前 翻 的可 能 性 就 越 小.
22 急 刹后 闸 .
一般都较
大 ,所 以 自行 车 在 快 速 行 驶 时 急刹 前 闸很 容 易 前 翻 栽跟 头. 的值 即 可 .
2 0 一 ( 7收 到 第 l稿 , 2 0 - 2 2 0 6 l卜l 0 7 0 — 0收 到修 改 稿 1 — i )E mal :mio ig a@s h .o ayn k i o uc m
点距 地 面 高 度 为 h 到 .1 .2的距 离 分 别 为 f , Ⅳ 和 Ⅳ 1
a 十 。十
造 成 的 .而 这 种 安 排 是 汽车 的驱 动 和 稳 定性 的要 求 造 成 的. 其 次 ,后 排 比 前排 颠 簸 ,也 是 由于 为 了使 驾 驶 员 有 一个 较 为 舒 适 的 环境 的需 要 .一 辆汽 车上 各 个 位 置 上都 处 于 同样 颠簸 的程 度 ,虽 然 也 大致 能 够 做 到,但 那样 驾 驶 员就 比 较容 易疲
算 ( 如果以其它 点为转轴计算力矩,由于刹车时 的 自行车为
非惯性系,需在质心 c引入方 向向左的惯性力) .
2 前 翻现 象分析
自行车前 翻是绕 z轴的转动,所以只与其在 x y平面 o
其在 3 Z平面内的受力 ( ^, 2 , )有关.又 由于 J O 即: ,, 打横的同时往往会伴随有放平现象 的产生,所 以与打横 一起 来分析.放平是 自行车沿 z轴 的转动,只与 y z平面 内受力 o
越大 ( 即重心越 靠后) ,h越小 ( 即重心越低) 急刹前 闸时 自 ,
此时后轮 突然停止转动,与地面 间产生滑动摩擦力 , , 2
由于 没刹 前 闸,所 以 f l= 0 .假定 此 时 自行 车并 未前 翻 , 同
样 有 N1’l N2 1 , ’ l~ ・2一 2 h= 0 又 因 为 Ⅳ1 N2= mg . + , 所以 , 2:
为 点 ;前 、 后车 轮与 地 面 接 触 点 分 别 为 4, 所 受 的 支 B, 持 力 分别 为 . 和 N2 刹车 时所 受 的摩 擦 力 为 , Ⅳ , 和 ,; 2 车 轮 与地 面 间 的滑 动 摩 擦 系 数 为 , 略 车 轮 与 地面 间 的滚 动 忽 摩擦 ;
如 图 2 此 时 后轮 突然 停 止 转 动 , 后 轮 与地 面 间 的摩 擦 , 力 由指 向圆心 0 的静 摩 擦 力 突然 变 为 向后 的 滑动 摩 擦 力 ,, 2 由于 其方 向通 过质 心 C, 以不 产 生力 矩 .而前 轮 与地 面 所
维普资讯
=
|
|
h
=
二
= J v .则
图 3 自行 车 转弯 后 视 图
当 自行 车 做 匀 速 圆 周 运动 时, 在 3 Z平 面 内绕 质 心 C J O
从 上 式 可 以看 出,急 刹 后 闸 时 Ⅳ2不 可 能 为 0 所 以 根 ,
的转动力矩为 0 即 f l CS 1 , ; O a一 2=0 则 自行车不会打 ・ ,
下 面 从 刚 体 受 力 和转 动 平 衡 的 角度 进 行 分析 .为简 化 分 析 过 程 ,仅 考 虑 到产 生 3种 现 象 的 临 界状 态 .现 象 产 生 后,
维普资讯
第 1 期
苗 英 恺 等 :自行 车 急 刹 车 时 的 力学 分 析
保护它们.
参
图 3 汽 车 的后 排 座 示 意图
】 2 98
考
文
献
l 朱 照宣 ,周 起钊 , 金 生 编.理 论 力学 .北 京:北 京 大学 出版 社, 殷
自行车急刹车时的力学分析
苗英 恺 ) 陈 佳
( 阳职业技术学 院实训中心,濮阳 4 7 0 ) 濮 5 0 0 摘 要 运用 运 动 学 和力 学 知 识 分析 了 自行 车 急刹 车 时 发 生 前 翻 、打横 等现 象 的原 因, 为进 一步 的实践 提 供 了理 论 指 导 . 关 键 词 急刹车 ,前 翻 ,打横 ,转 动平 衡 骑 自行 车 的 人都 有 这 样 的体 会 ,在 自行 车 快 速 行 驶 时 若 急 刹车 车 体 很 容 易 出现 前 翻、 打横 、 放平 等 令 人 担 心 的现 象. 生活 经 验告 诉 我们 ,自行 车快 速 向前 行 驶 时 急刹 车 容 易 前 翻 ;转 弯 时急 刹 车 会 打横 和 放 平 .在 教 学 中 ,学 生 也 对该 类 现 象 感 到 困惑 . 贵 刊在 2 0 年 第 5期 刊 出 了梁 法 库 先 生 的 “ 00 自行 车 急 刹 车 时 的 力学 现 象 与 分 析”一 文 J 笔者 从 中得 到 一 些 启 ,
4 结 语
通 过 以上 的讨 论 ,我 们 可 以 明确 地 说. 大客 车 的 后排 是 比前 排 要颠 簸.这 首 先 是 由 于汽 车 的重 心 车 在过 鼓 包 时,后 轮 跳 离地 面 .整 个 车 是绕 前 轮 旋 转,不 妨 设 这 时 后轮 起 跳 的 高度 为 ^ , 们 我 来 计 算坐 在 汽 车 后 排 D 的乘 客 起 跳 的 高 度 ^ .显 然 我 们 应 z 当 有 : —
16 0
力
学
与
实
践
2 0 年 第 3 卷 08 0
间 的静 摩 擦 力 没变 .所 以 与 , 对 于 质 心 C 的转 动 力 2
动 而 放 平.
矩变为: f z・o , ; c s 显然大于 0 转动平衡被破坏,自行车 , 绕质心 产生逆 时针转动 的角加速度,出现 逆时针打横现 象. 2 越大 ( 即重心越靠 后) 速度越快 ( , 即 越大) ,自行 车所受到 的转动力矩越大,打横的程度 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