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合集下载

研究性学习自行车中的力学

研究性学习自行车中的力学

高一研究性学习班级:小组:组内编号:姓名:教师评价:研究性学习课题:自行车中的力学编制:张乐顺冯建会审核:包科领导:学习目标:1.让学生对自行车进行观察,描述其结构,说明应用了哪些物理学知识,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比较系统的写出调查报告。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辨析能力。

3.通过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自行车一辆一. 质疑探究——我质疑,我收获!探究点一:认识自行车的各个结构名称并分析自行车中需要增大的摩擦力问题1:认真观察自行车的各部分结构,试说出各部件的名称。

并讨论各部分的功能。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结果,交流完善。

)问题2:观察自行车的车轮,能发现什么特点?将车轮做成这样是为了什么?在看看自行车把手是不是也能得到相同结论?问题3:观察自行车的刹车部分,用力抓紧刹车自行车很快就能停下来,结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哪些量分析一下。

总结:探究点二:分析自行车中需要减小的摩擦力问题1:为什么自行车的车轮是圆形的?结合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知识分析一下。

问题2:观察自行车的车链子上有什么物质?这是为了干什么?问题3:再仔细观察自行车的前后轮中间轴承部分,你能发现什么?能解释原理吗?总结:探究点三:骑自行车时的小技巧问题1:骑自行车拐弯时你的身体会不自觉的发现哪些变化?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问题2:骑自行车上坡时,怎么样更省力?能不能从力的分解角度分析一下?总结:二、拓展提升通过分析自行车你是不是对自行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自己的感想谈一谈如何才能更好的保养我们的自行车?如何能够更好的利用我们的自行车?。

自行车的科学原理

自行车的科学原理

自行车的科学原理
自行车的运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力学原理:自行车的前进动力来源于人的腿部肌肉的力量,骑行者通过踩踏脚踏板产生的力矩传递给曲柄,再经过链条传递给后轮。

后轮受到的力矩使自行车向前推进。

2. 质心平衡原理:自行车通过骑行者的自身平衡能力来保持稳定。

当自行车身体开始倾斜时,骑行者会通过转动把手来改变车轮的方向,使之与倾斜相反。

这样能够使自行车恢复平衡。

3. 空气阻力原理:自行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空气的阻力。

这种阻力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需要骑行者消耗更多的力量来克服。

4. 滚动摩擦原理: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存在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取决于地面的状况和轮胎的材质。

较小的滚动摩擦能够减小能量损耗,使骑行更加高效。

5. 转向原理:自行车的转向主要通过前轮的转动实现,骑行者通过转动把手来改变前轮的方向。

同时,自行车的转向也与重力和惯性有关,在转弯时需要骑行者借助身体的重心移动来保持平衡。

总之,自行车的科学原理是由力学、质心平衡、空气阻力、滚动摩擦以及转向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充分了解这
些原理,骑行者才能更好地掌握自行车的运动特性,做出正确的操作和调整,提高骑行效果。

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研究报告

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研究报告

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研究报告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其运动原理涉及到多个物理学原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进行研究。

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在自行车中,当车辆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车轮的惯性会使车辆保持运动状态。

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也被称为运动定律,它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在自行车中,当骑手踩踏脚踏板时,骑手的力会作用于车轮上,使车轮产生加速度,从而推动车辆前进。

三、摩擦力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它由接触面之间的微小不规则形状产生。

在自行车中,摩擦力会影响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稳定性。

为了减少摩擦力的影响,自行车轮胎的表面通常采用光滑的材料,以减少与地面的摩擦。

四、空气阻力空气阻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它由空气分子与物体表面之间的碰撞产生。

在自行车中,空气阻力会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稳定性。

为了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自行车设计中通常采用流线型的车身和车把,以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

五、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自行车中,当骑手踩踏脚踏板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动能,从而推动车辆前进。

当车辆上坡时,骑手需要将机械能转化为势能,以克服重力的作用,从而保持车辆的运动状态。

综上所述,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牛顿定律、摩擦力、空气阻力、动能和势能等。

了解这些物理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行车的运动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自行车的驾驶技巧。

自行车里的物理:探索自行车运动中的力学原理

自行车里的物理:探索自行车运动中的力学原理

自行车里的物理:探索自行车运动中的力学原理自行车运动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运动形式,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力学原理。

本文将探索自行车运动中的几个关键力学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行车的运动原理。

1. 力的平衡:牛顿第一定律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保持力的平衡才能保持匀速运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外界力的干扰。

当我们骑行时,我们的身体、地面的摩擦力、重力以及空气阻力都会影响自行车的运动。

为了保持匀速行驶,骑行者需要通过调整身体姿势、踏板的力度以及使用合适的速度来平衡这些力。

2. 自行车的稳定性:陀螺效应自行车的稳定性是由陀螺效应所决定的。

陀螺效应是指旋转物体在保持平衡时产生的稳定性。

当自行车骑行时,前轮和转动的踏板组成了一个旋转的体系,使自行车获得了稳定性。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自行车倾斜时,骑行者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重心来保持平衡,从而避免摔倒。

3. 自行车的转向:转向运动的力学自行车的转向是通过控制前轮的转向来实现的。

当骑行者想要改变方向时,他们会扭动车把,使前轮偏离原来的方向。

这将引起一个力矩,因为前轮会受到一个侧向的力,将自行车转向新的方向。

通过调整扭转力度和时间,骑行者可以精确控制自行车的转向。

4. 空气阻力:速度对阻力的影响空气阻力是自行车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自行车以较高的速度行驶时,空气阻力将会增加。

这是因为自行车在高速下会与空气发生更多的碰撞,从而产生更大的阻力。

因此,在追求更高速度的时候,骑行者需要同时克服较大的空气阻力。

这也是为什么在自行车比赛中,骑手时常采用弓型体位以减小空气阻力。

以上是自行车运动中几个重要的力学原理。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行车的运动规律,并在骑行中运用这些原理。

希望这篇文档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启示。

>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因实际条件而有所不同。

自行车的物理原理研究报告

自行车的物理原理研究报告

自行车的物理原理研究报告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自行车运动的物理原理,包括自行车的稳定性、骑行的动力学和阻力、转向的力学原理等方面。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包括自行车骑行的最佳速度、提高稳定性的方法、转弯时的最佳姿态等。

同时,本文也探讨了一些与自行车运动有关的实际应用,如自行车的设计和改进、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等。

引言:自行车是一种受欢迎的交通工具和体育运动方式。

它的运动速度和稳定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骑行者的体力、车辆的设计和质量等。

因此,了解自行车运动的物理原理对于改进自行车的设计和提高骑行者的表现至关重要。

一、自行车的稳定性自行车的稳定性是骑行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自行车行驶时,骑行者需要保持平衡,以免摔倒。

自行车的稳定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车轮间距、车架形状和重心位置等。

实验结果表明,车轮间距越大、车架越高、重心越低,自行车的稳定性越好。

因此,在设计自行车时,应尽量保持这些因素的平衡,以提高自行车的稳定性。

二、自行车的动力学和阻力自行车的骑行速度和骑行者的体力密切相关。

骑行者的体力提供了自行车运动的动力,而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则是自行车骑行时的阻力。

实验表明,自行车骑行的最佳速度为每小时15-20公里。

这是因为在这个速度区间内,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总和最小,骑行者消耗的体力也相对较小。

三、自行车的转弯力学自行车的转弯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

在转弯时,自行车必须受到一个向心力,以保持稳定。

实验表明,自行车转弯时,最佳姿态是保持身体向内倾斜,车身向外倾斜。

这样可以减小向心力的作用,提高转弯的稳定性。

四、自行车运动的实际应用自行车的设计和改进是与自行车运动密切相关的一个领域。

通过了解自行车的物理原理,设计师可以改进自行车的结构和配件,以提高自行车的性能和稳定性。

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了解自行车的物理原理可以帮助训练师更好地设计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的表现。

结论:自行车的稳定性、动力学和转弯力学等方面均受到物理原理的影响。

自行车的力学知识研究报告

自行车的力学知识研究报告

自行车的力学知识研究报告一、引言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也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

自行车的运动原理和力学知识对于了解自行车的性能和骑行技巧非常重要。

本报告将介绍自行车的力学知识,包括自行车的构造、骑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力学原理以及如何优化自行车性能。

二、自行车结构1. 自行车组成部分自行车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前轮、后轮、车架、座椅、把手、脚踏板和链条等。

其中,前轮和后轮都有轮毂、辐条和轮胎等组成。

2. 自行车构造细节(1)车架:自行车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三角形构成的,这两个三角形被称为上管和下管。

上管连接了头管和座杆,下管连接了头管和脚踏板。

(2)前叉:前叉是支撑前轮的一根金属管,通常由钢或碳纤维制成。

(3)后悬架:后悬架是连接座杆和后轮之间的一组弹簧装置,可以减少骑行时对身体的震动,提高骑行舒适度。

三、自行车运动原理1. 自行车的平衡自行车保持平衡的主要原因是惯性。

当自行车倾斜时,重心会向一侧倾斜,但是轮子会继续向前滚动,因此自行车就会重新恢复平衡。

另外,转向也可以帮助保持平衡。

2. 自行车的前进力学(1)轮胎与路面: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使自行车前进的主要力量。

(2)风阻:当自行车在高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会变得越来越大,这会影响骑手的速度。

(3)重心位置:重心位置越低,骑手就越容易控制自行车。

四、优化自行车性能1. 减少空气阻力减少空气阻力可以提高骑手的速度。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少空气阻力:(1)低头:将头部放在把手上方可以减少空气阻力。

(2)穿紧身服装:紧身服装可以减少风阻。

(3)使用轮辐罩:轮辐罩可以减少轮辐与空气之间的摩擦力。

2. 提高车轮的质量车轮的质量越高,骑行时就越容易保持平衡。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车轮的质量:(1)使用碳纤维车轮:碳纤维车轮比传统钢制车轮更加坚固,也更加轻便。

(2)使用高性能胎:高性能胎可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操控性。

3. 调整座位和把手位置调整座位和把手位置可以提高骑行舒适度。

关于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的调查研究报告[汇编]

关于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的调查研究报告[汇编]

关于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的调查研究报告[汇编]一、车轮部分的力学知识车轮作为自行车的关键部件之一,起到支撑车身、传动动力和带动车辆前进的作用。

而其中的力学知识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探究:1.车轮的结构和材料:车轮通常由轮辋、轮带和轮轴组成,不同材质的轮辋和轮带会影响车轮的强度以及重量。

此外,轮轴的精度也会影响车轮的转动效率。

2.车轮的滚动阻力:旋转的车轮会产生滚动阻力,这是由于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的非常小,通过分子间力的作用产生接触面积内的阻力而引起的。

减小滚动阻力可以提高车辆的效率,一般采用降低摩擦力、降低轮胎膨胀压力和改善路面状况三种方式。

3.惯性和转动力矩:车轮旋转时会产生惯性和转动力矩,惯性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给出的物体具有继续沿着初始方向运动的倾向,而转动力矩则是由于重力、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力的作用而产生的。

车架是组成自行车的基本骨架,不同形状、重量和材料的车架都会影响自行车的性能。

车架部分的力学知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材料:常见的车架材料有铝合金、碳纤维、钢铁等,不同材料的车架具有不同的强度和重量。

2.刚度和柔韧性:车架的强度和耐用度取决于其刚度,而柔韧性则是在路况不稳定的情况下车架吸收震动的能力。

3.应力分布:车架在行驶中会受到复杂的载荷作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有效地分散载荷并提高车架的韧性和抗压性。

齿轮系统是自行车转化脚力为推动力的关键部分,不同的齿轮比可以让骑车者在不同的路况下轻松掌控车速和运动状态。

其力学知识主要包括:1.力矩:齿轮系统是通过脚蹬传递力矩来转速的,力矩的大小取决于脚蹬的长度和力度。

2.齿轮比:齿轮比是齿轮系统中齿轮号码比例的大小,影响骑车者的输出功率和牵引力大小,是合理齿轮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

3.链条和齿轮间的接触:由于链条和齿轮间接触面积小,因此会产生摩擦力和磨损。

有效控制链条的张力和保持清洁可以减少齿轮系统的磨损和精度降低。

综上所述,自行车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过程都涉及到丰富的力学知识。

自行车身上的力学知识

自行车身上的力学知识

自行车身上的力学知识
1.测量中的应用
在测量跑道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

如普通车轮的直径为0.71米或0.66米。

那么转过一圈长度为直径乘圆周率π,即约2.23米或2.07米,然后,让车沿着跑道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n,则跑道长为n×2.23米或n×2.07米。

2.力和运动的应用
(1)减小与增大摩擦。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以减小摩擦。

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加润滑剂。

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

如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等。

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以增大摩擦。

如在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车可迅速停驶。

而在刹车的同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

(2)弹簧的减震作用。

车的座垫下安有许多根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3.压强知识的应用
(1)自行车车胎上刻有载重量。

如车载过重,则车胎受到压强太大而被压破。

(2)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不易感到疲劳。

4.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
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对刹车皮的拉力。

自行车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还使用了轮轴:脚蹬板与链轮牙盘;后轮与飞轮及龙头与转轴等。

5.功、机械能的知识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车 结构
5.功与机械能的知识运用
(1)根据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费距离。因 此人们在上坡时,常骑“S形”路线就是这个 道理。 (2)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如骑车 上坡前,人们往往要加紧蹬几下,就容易上去 些,这里是动能转化为势能.而骑车下坡,不 用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为势能转化为动能.6.惯性定律的运用惯源自定律的运用1.测量中的应用
在测量跑道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如普 通车轮的直径为0.71米或0.66米。那么转过一圈 长度为直径乘圆周率π ,即约2.23米或2.07米, 然后,让车沿着跑道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n, 则跑道长为n2.23米或n2.07米.
2.力和运动的应用
自行 车结 构
(1)减小与增大摩擦.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 以减小摩擦.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 加润滑剂. 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如车的外胎, 车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等.变滚动摩擦为滑动 摩擦以增大摩擦.如在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 面上滑动,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车可迅速停驶.而在刹 车的同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 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 (2)弹簧的减震作用.车的座垫下安有许多根弹簧,利用 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3.压强知识的应用
(1)自行车车胎上刻有载重量。如车载过重,则 车胎受到压强太大而被压破。 (2)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 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不易感 到疲劳.
4.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
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 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对刹车皮的拉 力。自行车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还使用 了轮轴:脚蹬板与链轮牙盘;后轮与飞 轮及龙头与转轴等。
• 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如果突然把前轮刹住,后轮为什 么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前轮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运动, 但车上的人和后轮没有受到阻力,根据惯性定律,人 和后轮要保持继续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后轮会跳起 来. • 切记下坡或高速行驶时,不能单独用自行车的前闸刹 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
The end.
请结合上图和实物思考并分组讨论:
自行车身上运用了哪些力学知识?
自行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它可 以代步,也可以载货;它也是一种健 身的器材.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 泛. 在它“身上”运用了许多力 学知识.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




测量中的应用
力和运动的应用
压强知识的应用
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
功与机械能的知识运用
研究性学习课
研究自行车身上的力学知识
自行车结构: 1:前轮2:辐条3:花鼓4:前叉5:前刹 6:钢索 7:刹车及变速把手8:车把 9:竖杆 10:车架 11:前变速 12:车座杆 13:车座 14:后刹15:货架 16:飞轮 17:反光镜 18:后轮 19:后 变速 20:脚撑 21:气门22:后轮 23:链条 24:轮盘 25:脚踏 26:曲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