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群(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课文鹤群的教案设计

课文鹤群的教案设计

课文《鹤群》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鹤群》,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鹤群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关爱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敢、坚持、团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鹤群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鹤群生活习性的理解。

(3)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关爱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材料。

2. 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展示鹤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鹤群的特点。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学生讨论鹤群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教师引导。

5. 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合作,进行与鹤群相关的主题活动。

(2)各组汇报活动成果,教师评价。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并结合课文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2. 课后作业:(1)绘制一幅关于鹤群的图画,并配以文字说明。

(2)写一篇关于保护动物、关爱环境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七年级语文《鹤群》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鹤群》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鹤群》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读通课文,整体感知鹤群所具有的形态美和精神美;能品读概括出描写鹤的三个场面,体会一些关键性词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通过辐射阅读材料,能结合生活多角度探究、认识“团队精神的意义”这一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的团队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状物抒情的方法;领悟鹤群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美;多角度探究、认识“团队精神”的意义。

教学用具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伤心崖边上斑羚飞渡那悲壮的场面让我们深感震撼,我们感受老斑羚那种慷慨牺牲的精神,集体合作的精神气贯长虹。

其实,大千世界岂只斑羚如此?不信,我们一起来领略鹤群翔空的壮美,那美的形态,美的精神,更加让我们万般深思。

二、课文介绍这篇文章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的一篇优美散文,是一篇自读篇目,我们今天不仅要领会鹤群翔空的景观,更要学习在这景观中体现的那种集体主义精神。

三、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意。

伫立剽悍凝眸络绎不绝无可言喻优哉游哉束手无策无济于事绮丽2、出示小黑板,思考下列问题:(1)梳理文章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2)文中通过哪三个画面展示鹤群的美?分别在哪些段落?(3)同桌之间共同商议,给每个场景起一个小标题:三个场景分别可以起一个标题为:1鹤群翔空;2鹤鹰之战;3救助伤鹤。

2、帮助学生排除阅读障碍(字词教学)四、仔细阅读课文,分析“鹤群翔空”的画面。

1、全班同学推荐一个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内容2、这幅画面主要展现了鹤群翔空的视觉美,请看看作者是从那些方面表现其美的?你认为哪些句子最能够体现其美的?为什么?3、讨论并归纳:它们一律(无一例外)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飞翔之状)延伸,悠然(姿态之美)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不可言语。

《鹤群》教案参考设计

《鹤群》教案参考设计

《鹤群》教案参考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鹤群》。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兴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鹤群》的字词理解与朗读。

2. 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鉴赏。

3. 诗歌情感的体会与表达。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

2. 诗歌形式的创作与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鹤群》的文本和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 准备诗歌创作的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鹤群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鹤群的生活习性。

(2)教师简要介绍诗歌《鹤群》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欣赏与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美,如鹤群的姿态、飞行场景等。

(2)学生发挥想象,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鹤群的观察和感受。

(2)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相互欣赏、交流。

6. 作业布置(1)学生背诵诗歌《鹤群》。

(2)选择一个自然景观,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投入。

2. 诗歌朗读: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包括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3. 诗歌创作:收集学生的诗歌作品,评估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对诗歌情感的表达。

《鹤群》教案(精选8篇)

《鹤群》教案(精选8篇)

《鹤群》教案(精选8篇)《鹤群》教案篇1《鹤群》教案2.排除阅读障碍,把不理解、不熟悉的字词句标出来,必要时查查工具书。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伫(Zh)立绮 q )丽湮(y n)没剽悍(p )盘旋(X n)②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伫立:长时间的站立。

绮丽:鲜艳美丽。

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剽悍:敏捷而勇猛。

寡不敌众:人数少的抵挡不住多的。

本文形容一只鹰抵挡不住众多鹤的攻击。

无济于事:济,帮助。

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

本文指鹤群环绕着飞。

(二)仔细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2.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3.梳理文章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提示:这篇文章是运用第一人称来写的。

“我”是鹤群翔空全过程的目击者,又是文中情感抒发者。

运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我”的所见和“我”的所感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没有半点雕琢的痕迹。

作者从南侧群山上空浮现一排小斑点写起,一直写到鹤群向北飞去为止,叙述了自己观察到的鹤群翔空的全过程。

其中鹤鹰之战是重点,战前,战斗,战后,是三个大层次。

战前又有两个小的层次,前一层写“一”字形模队的飞翔貌,后一层写变换方向。

战后,也分两层,一层是护送,一层是远飞。

(三)深人阅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找出文章表现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

2.找出文章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

3.找出表现鹤群救护同伴的细节。

提示:1.关于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主要有:1)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

(2)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问后方笔直延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3)排成一字模队的鹤群以此为信号,一齐掉头向左转,变成单列纵队。

(4)排头大鹤先向有旋转,而后悠哉游哉翱翔高空。

后续鹤也都一只紧接一只,向右旋转,直腾高空。

(5)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飓;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

(6)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鹤群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鹤群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鹤群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鹤群》的背景和作者2.掌握古诗《鹤群》的基本意思及写景手法3.分析古诗《鹤群》的寓意和价值,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鹤群》的基本意思和写景手法2.分析古诗《鹤群》的寓意和价值,反思自己的人生观教学难点1.掌握古诗《鹤群》的生僻词语和句式2.理解古诗《鹤群》的寓意和价值,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师生热情问候,细致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身体状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30分钟)1.讲解古诗《鹤群》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古诗的产生背景和作者的文化底蕴2.读课文,带领学生掌握古诗《鹤群》的基本意思和写景手法,注重锻炼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3.分析古诗《鹤群》的寓意和价值,让学生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和生命意义练习(30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古诗《鹤群》,体会其中的秋意和孤独,研究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寓意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搭配课文背景和古诗作品,自由创作一篇与自己有关的课文感悟,体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总结(5分钟)1.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巩固学生的知识点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鹤群》,理解其中的意境和寓意2.创作一篇与自己有关的课文感悟,体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了解《鹤群》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掌握古诗的基本意思和写景手法,分析古诗的寓意和价值,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在自主学习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鹤群》教案参考设计

《鹤群》教案参考设计

《鹤群》教案参考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鹤群》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了解诗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2.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场景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鹤群》,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伟大,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共同进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并理解《鹤群》这首诗。

2.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诗歌中某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鹤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鹤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学习《鹤群》的兴趣。

2. 学习诗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鹤群》,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讨论与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如鹤的飞翔、鹤群的团结等。

4.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与诗歌相关的任务,如绘制鹤群的场景、编写与诗歌相关的短剧等。

5. 总结与作业: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诗歌中的重要内容和情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背诵诗歌、写一篇关于鹤群的文章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正确性以及与同学的合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七年级语文《鹤群》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鹤群》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鹤群》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鹤群》这个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鹤群》,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美景的热爱和感悟,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板书准备:文言文《鹤群》的篇章标题和要点梳理。

•教具准备:PPT、投影仪、鹤的图片、文言文《鹤群》的课文、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有关鹤的视频,激发学生对鹤的兴趣。

2.引入《鹤群》的主题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这篇文言文作为本课学习的材料。

学习文言文《鹤群》(20分钟)1.教师分发文言文《鹤群》的课文,要求学生自读一遍。

并解释生词和难句的含义。

2.教师用PPT展示《鹤群》的文字,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堂解释的内容进行阅读。

3.教师用适当节奏和语调朗读《鹤群》,引导学生跟读。

4.教师解读《鹤群》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如修辞、比喻、夸张等,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美。

分析文言文《鹤群》(20分钟)1.教师用PPT展示文言文《鹤群》的篇章标题和要点梳理,引导学生分析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

2.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鹤群》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阅读技巧训练(25分钟)1.教师用PPT展示文言文阅读技巧,如关键词标注、上下文推测、分析句型结构等,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2.教师布置一些与《鹤群》相关的阅读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进行解答。

3.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解答方法和答案。

情感教育(15分钟)1.教师用鹤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鹤的美。

2.引导学生围绕鹤这一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何保护鹤的生态环境,如何欣赏和保护自然界的美。

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文言文《鹤群》的部分内容,并用现代语言描述鹤的美。

《鹤群》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鹤群》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鹤群》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一、教学背景
本教案适用于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学生学习完《鹤群》这篇课文后,
能够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提
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鹤群》的背景与主要内容,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意思及用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课文中提炼主题思想,理解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感悟自然的
美丽与伟大,培养学生的爱护、珍惜自然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鹤群》这篇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提炼主
题思想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鹤群》中的意境与情感,并通过写作表达
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
1.课前预习:学生预习《鹤群》课文,收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教学素材: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文《鹤群》的文本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关于自然美的联想和情感表达,并与学生谈谈自然中的美,引出课文的话题。

2.阅读课文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鹤群》。

(1)预测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就课文的题目和插图猜测文章的大致内容,并和学生交流猜测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鹤群(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读懂课文,加深理解鹤群所具有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2、引导学生认识状物散文的特点,领悟思想内容,体会描写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体会文中表现的鹤群的团体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理解本文通过哪些场面来表现鹤群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鹤群表现出的精神美。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鹤,全世界有15种,中国占了9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丹顶鹤了,其次是灰鹤,白鹤,黑颈鹤等,均为国家保护动物,它们常活动于平原水际或沼泽地带,以各种小动物为和植物为食。

写鹤的文章很多,我们先来欣赏获得“1999中国年度最佳散文”的《鸟群》中的一段文字:鹤是鸟类中的模特,如同踩着高跷,它有异乎寻常的高个子,绳子一样灵活的脖颈。

19世纪一位印度的鸟类学者曾这样写道:
“最稀有也最可爱的要属白鹤了,它是鸟中的百合花,不论以什么姿势站立,它的头、颈和身体的整个轮廓都呈现出最高雅和匀称的曲线。

周晓枫笔下的白鹤俨然是一个骄傲优雅而又美丽圣洁的公主,单个的鹤已经如此迷人,上百只鹤组成的鹤群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先生给我们带来的《鹤群》。

2、了解作者:江口涣,日本小说家、评论家。

3、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的情况(请几个学生朗读课文的生字词)煦煦()络绎()不绝翌()日婉蜒()伫()立飓()风绮
()丽剽悍()凝眸()(二)课文分析说明:课文集中对空中飞过的一群鹤作了细致生动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鹤群翱翔空中的美姿和团结战斗、友爱互助的精神。

全篇是按“谈论鹤群――观看鹤群――祝福鹤群”的顺序来写的。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1、思考:给文章划分段落。

2、思考:课文的第二段是本文的重点,作者写了哪几个场面?
3、思考:在文章中划出表现鹤群翔空的语句。

A 南侧蜿蜒群山的苍穹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清晰可辨。

B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挺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C 排成一字横队的鹤群以此为信号,一齐调头向左转,变成单列纵队。

D 排头大鹤先向右旋转,而后优哉游哉翱翔高空。

后续鹤也都一只紧接一只,向右旋转,直腾高空。

E 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的漩涡,缓缓升腾。

4、思考:在文章中划出表现鹤群博击苍鹰的语句。

A 鹤群立刻发出嘹亮的“嘓-嘓-嘓-”的啼鸣声。

B 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即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扑打双翅,陷入一片混乱。

C 于是其他鹤更加狂乱啼鸣,一只紧跟一只,极速转身,俯冲下来去追逐下滑的苍鹰。

D 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

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耀眼。

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检查:
(三)课文分析:
1.思考:在文章中划出鹤群救助同伴的语句。

A 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旋即降落到看来已经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好像为伙伴加油打气。

B 来救的两只大鹤,伸出长长的翅膀,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身旁。

将伤鹤扶上翅膀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

C 在这段时间里,其他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队列。

2.归纳中心思想:课文通过写鹤群的形态美与精神美,热情歌颂了鹤群团结战斗、友爱互助的精神。

3.归纳写作特色。

A 从结构上来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例如:文章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组织内容的;描写鹤群着重从三个场面描写,鹤群翔空-鹤鹰大战-救助伤鹤,但是重点又放在了鹤鹰大战。

B 从写法特点来看,文中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对鹤群进行生动的描写。

例如,“鹤群发现可怕的苍鹰便互相报警,彼此关照。

”“说时迟,那时快,一只鹤被苍鹰抓住,痛苦地扑打着翅膀,落向下方。

”等等。

C 把鹤放在群体中描写,突出表现鹤地“团队精神”。

4.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