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合集下载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共23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共23张PPT)
——陈独秀1916年《吾人最后之觉悟》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 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 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 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四、新文化运动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新文化运动展开的标志? 问题二:新文化运动展开的原因? 问题三: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代表人物及主张?
宋 散 》 大 民 民 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
世 教 世 材料一:盖中国如欲保存独立,不得不用立宪政治,而从其国之历史习惯……以君主制行之为易,以共和制行之则较难也。
国 总 国 四 凯 由上可知,北洋政府与革命党人经过三次斗争。 仁 政治上:北洋军阀推行专制独裁统治,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如袁世凯复辟帝制,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等,是对历史的极大反动;
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1812—1870)在《双城记》中曾 说过:“这是一个光明的时代,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这是 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人类希望 的春天,也是一个充满绝望的冬天”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程要求: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的影响。
概念阐释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 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政治集 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就任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北洋军阀执 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 易帜,北洋军阀遂灭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既是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又 是中国的近代化缓慢发展的一个时期。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
1917年5月
护法运动
段祺瑞公然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孙中山认为,约法和 国会是共和国的象征,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他毅然举起了 “护法”的大 旗。
1917年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借助滇系、桂系等西 南军阀的军事力量,开展护法运动。然而,这些西南军阀却只是想借助 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
思考: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积极性: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促进了 民众的觉醒,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局限性:对于传统文化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油画《北大钟声》
性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反封建斗争
【历史趣闻】末代皇帝“被”离婚
1924年11月,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将溥仪赶出 皇宫。1925年3月淑妃文秀等随溥仪到天津居住,1931年8月文秀 从天津静园出走,住进宾馆,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 愿闹到法庭,遂经双方律师交涉决定“私了”,由溥仪付给文文秀◎ 秀 5.5万元赡养费。”
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材料二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间
国别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减少比例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1)原因: 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束缚和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群众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提倡国货。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袁世凯称帝, 年号“洪宪”
袁签订 《中日民四条约》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共17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共17张PPT)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⑥1915年底称帝,立年号。
袁世凯签约的目的是什么? 社会的反响?
主题一:民主共和的破坏与捍卫
Q1:阅读第一、二目,北洋军阀如何破坏民主共和?
2.军阀割据与混战
时间
北京政 权控制

代表
支持国
占据区域
19161920
科学者何?……举凡一事一兴, 一物一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 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人间之思想行 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 妄作之风息焉。——陈独秀《敬告青年

Q2.科学是什么?
民主制度+民主意识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
主题三:新文化运动
4.主张: ③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反对旧文学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
1.袁世凯复辟帝制 1.在山东,日本不仅得以继承德 材料一 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96项之多。
小结: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社会。
国的一切利权,还得到中国政府关于 其效将人间之思想行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比如《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①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 山东内地或其沿海岛屿一概不租让于 胡适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补课。 ②革命党人为捍卫民主共和,发动一系列革命运动,以失败告终。
②提倡科学,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②解散国民党;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7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7张ppt)

总结:认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1)农民阶级的抗争: ①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③反帝爱国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
(2)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探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探索:由下而上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③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 动——新文化运动。
6.力的发展。 (2)宣战: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 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 (3)外交成就: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 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原因 ①民国的政策: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 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一战的时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 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复辟帝制的进程 (1)修改宪法 ①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 ②1914年5月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 为总统制。同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 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2)接受“二十一条”: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提 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 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1915年5月,袁世凯 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3)复辟帝制:1915年10月,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 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袁世凯当上了 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印象北洋
1916—1927年,由于一个强权人物的消失产生 了离心力,令国家陷入杂乱无序的状态。军阀为了权 利和自我扩张而互相攻伐,毫无理智、逻辑可言,造 成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印象北洋
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 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 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1.军阀割据的形成
2.“府院之争”
No Image
2020/11/10
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
再造共和






在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时期,专制现象仍频频出现。 在纷繁的北洋时期,那些复辟帝制企图均告失败。 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社会的专制传统浓厚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3.护法运动
3.护法运动
新文化的核心内容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概念诠释:民主和科学
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 共和政体等; 科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反对 封建迷信愚昧盲从和偶像崇拜等等。
3.主张
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 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护法战争形势图
顾吾国之大患 莫大于武人之 争雄,南与北 如一丘之貉。
4.参加一战
贰 因乱向治——护国战争
开始: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 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
结束: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 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为什么护国战争能够取得成功?
护国战争形势图

精品课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精品课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我国工人阶级人数最为集中的城市。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阶级率先支持爱国学生运
你 历
动,引领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国家政治舞台。

劫 难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发展壮大
发展壮大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民族 工业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新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 三、社会变迁——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中 民国新气象: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称呼和礼仪平等化、改用阳历、男女平等等
荣宗敬、荣德生两弟兄 荣氏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衣食上坐拥半个中国
20世纪30年代初,荣氏家族的事业 达到顶峰。荣宗敬曾得意地对友 人说:“当今中国人,有一半是 穿我的,吃我的”。
近 二、经济进步——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代 中
3、影响
国 (1)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爱国救亡运动的开展
——新文化运动、实业救国思潮达到高峰

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整理自《中国年鉴第一回》商务印
书馆1924年版
1、结合材料和课本,分析民初民族工 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民国建立,扫除政治障碍(满清专制压迫) 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侵略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提倡国货)
2、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为何最快?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系列课件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概况,认识北 洋军阀时期的统治特点 2、了解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新气象 3、认识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近 一、政治动荡——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军阀割据、参与一战

(确定版)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确定版)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
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去学人
家。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态度 存在绝对主义的倾向
影响范围主要集中于青年知识 分子,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十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从暗流涌动到分崩离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走向
袁 世凯 统治 时期
1912年1916年
北洋 军阀 割据 混战 时期
1916年 -
1928年
1914年5月,《中华民国约法》公布,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1914年底,《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公布,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黄克武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为何军阀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割据
直接:各系军阀相对均势,彼此掣肘 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1)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扶植不同军阀. (2.)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自给自足性
派系 依附国
直系 英美 皖系 日本 奉系 日本
革 革命活动
命 二次革命 派 1913年 的
反对孔教、礼法、贞节 旧伦理、旧政治
北京 大学
与 新
民国首任 教育总长 国民党 四大元老之一 南京国民政府
“赛先生” 科学 Science
倡导文学革命 提倡白话文
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青年 杂志
监察院院长 北京大学校长
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新文化运动发生的 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
历史背景
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

统编版部编版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体系

统编版部编版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体系

基于新课标的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体系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内容提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是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 - 1928年)。

总体特征表现为:(1)政治上,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同时新的革命力量不断孕育发展。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3)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和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4)社会生活上,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在衣、食、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

【框架线索】【知识体系】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是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帜结束,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

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实际上是指北京政权在不同时期由北洋军阀中的不同派系的实力较强的军阀或军阀集团所控制,北京政府对各地的军阀势力的实际控制比较薄弱,形成了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

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国家不统一是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

理解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政治变迁的历程,需要梳理清楚辛亥革命后民国政治的治与乱,北洋军阀的混乱与权力斗争。

1、袁世凯独揽大权,复辟帝制(1912-1916)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

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后修改总统选举法。

1914年8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1915年8月---12月袁世凯筹备君主立宪制的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护法运动
起 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但 因 他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经 过
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 会议,决定成立“_中__华__民__国__军__政__府__”,推举孙__中___山_为 大元帅,展开护法运动
结 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千方百计排挤 果 孙中山,护法运动很快失败
(2)表现: ①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速度 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 所取得的成绩。 ②以 荣宗敬 、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 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 (3)影响: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 产业工人 的人 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原因:建立共和政体,民众日常生活中出现种种新气象。 (2)措施: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改用阳历,颁布 剪发辫 、易服饰 和废止缠足的法律;还颁布法令,革除“ 大人 ”“老爷”等清朝 官场的称呼。 知识梳理(三)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历史背景:辛亥革命失败,使先进分子认识到共和制度之 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 乏对 旧思想 、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 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
(2)称帝:1915年10月6日,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 会”,表示一律“赞成” 君主立宪 。袁世凯接受“劝进” 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 洪宪 元年。
2.护国战争:1915年底,唐继尧、 蔡锷、李烈钧在云 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背叛共 和的袁世凯。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 中华民国年号。
5.参加“一战”: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 日本 在华势力 的发展,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 协约国 方面。十几万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前线, 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知识梳理(二)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1)原因: 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 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 欧战 ,减少了对 华的商品输出。 ④群众性的 反帝爱国 斗争此起彼伏,有力推动了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派系纷争: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割据局 面, 直系 、 皖系 、奉系等各派军阀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 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2.“府院之争”:1917年5月,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 段祺瑞 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 3.张勋复辟:1917年,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 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 溥仪 复辟,很快失败。
知识梳理(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 (1)准备
1913年11月
袁世凯下令解散_中__国__国__民__党__
1914年5月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同年年底,发布《修 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 选连任
1915年5月
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_中__日___民__四__条___约__”
2.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3)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新青年》杂志。 (4)宣传的核心思想: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 3.历史影响: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 的重大意义。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 济与文化
一语评历史
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以孙中山为首的 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袁世凯复辟失 败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割据局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取得显著发展;同时,社会习俗、日常生活出现种种新气象。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