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污水处理分散型2018

合集下载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引言概述:随着农村地区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有效的污水处理模式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环境,还可以提供可再利用的资源。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一、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1.1 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将农村各家庭的污水集中处理。

处理厂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等工艺。

1.2 优点: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可以集中处理大量污水,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保护水资源的安全。

1.3 缺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维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来说,建设难度较大。

二、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2.1 家庭式污水处理设备: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通过在每一个家庭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将污水在源头进行处理。

常见的设备包括生化池、厌氧池和人工湿地等。

2.2 优点: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不需要大规模的集中处理设施,适合于农村地区分散分布的特点。

同时,处理设备的运维成本相对较低。

2.3 缺点:分散式处理模式对于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家庭进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同时,处理效果受到家庭用水量和水质波动的影响。

三、湿地处理模式:3.1 人工湿地:湿地处理模式通过利用湿地植物对污水进行净化。

人工湿地通常包括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和湿地植物,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3.2 优点:湿地处理模式对土地资源要求较低,同时能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改善农村环境。

3.3 缺点:湿地处理模式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定期维护和管理,同时处理效果受到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四、生物质燃烧处理模式:4.1 生物质燃烧:生物质燃烧处理模式通过将污泥和有机废弃物进行燃烧处理,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热能和灰渣。

4.2 优点:生物质燃烧处理模式可以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热能,同时减少废弃物的体积,解决了废弃物处理的问题。

4.3 缺点:生物质燃烧处理模式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同时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灰渣,对环境造成污染。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 T 3462-2018)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 T 3462-2018)

ICS 13.060.30Z 77备案号:XXXX—2018 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3462—2018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for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2018-11-9 发布2018-11-30 实施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布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DB32/T 3462—2018目次前言..................................................................................................................................................................... I II 引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要求 (2)5 技术要求 (3)5.1 控制项目 (3)5.2 分级 (3)5.3 排放限值 (3)6 监测与分析 (4)7 实施与监督 (4)DB32/T 3462—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光灿、韦伯军、姚健、严洋、宋海亮、杨忠莲、俞锋、王菁。

引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63 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8〕5 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5〕175 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办发〔2018〕23 号)等文件的精神,防治农村水环境污染,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引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污水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护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制定一套有效的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可行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案,旨在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

【背景】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问题一直存在,由于资源有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落后,导致污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制定一种适合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方案尤为重要。

【方案】本方案采用分散式处理和集中式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实现农村污水的全面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1. 分散式处理分散式处理是指将农村污水分散处理,每个村庄或小区建设一套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具体步骤如下:(1)污水收集:在每个村庄或小区设置污水收集管网,收集居民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

(2)初级处理:将收集到的污水经过格栅、沉砂池等设施进行初级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3)生物处理: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物处理设施,通过好氧、厌氧等生物反应过程,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4)二次沉淀:将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二次沉淀,去除悬浮颗粒和微生物。

(5)消毒处理: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原微生物。

(6)排放或回用: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直接排放入河流或湖泊,也可以作为灌溉水源用于农田灌溉。

2. 集中式处理集中式处理是指将多个村庄或小区的污水集中处理,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

具体步骤如下:(1)污水收集:在每个村庄或小区设置污水收集管网,将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厂。

(2)初级处理:将集中的污水经过格栅、沉砂池等设施进行初级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3)生物处理: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物处理设施,通过好氧、厌氧等生物反应过程,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4)二次沉淀:将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二次沉淀,去除悬浮颗粒和微生物。

(5)消毒处理: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原微生物。

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报告

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报告

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背景介绍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投资支持,使得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面临许多困难。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和水资源紧缺问题,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建设情况在过去几年中,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推动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大量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站和污水管网得到了兴建和改造,显著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

例如,A镇在2018年建成了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投资额达到200万元,该厂每天处理农村污水2000立方米,有效减少了农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四、运营情况随着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完成,运营成为了重中之重。

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有效运营,是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运营方面,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模式。

比如B镇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工作委托给有经验的第三方企业,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保障了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该企业还负责污水收费和环境监测,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一站式的污水处理服务。

五、存在的问题尽管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设施的规模和质量。

其次,设施运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人员不足,导致了一些设施无法正常运行。

此外,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着对污水处理的认识不足和环保意识不强的情况。

六、建议和展望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设施规模和质量的提升。

2. 加强运营管理团队的培训和组建,提高设施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方案简版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方案简版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方案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方案1. 引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缺乏合适的处理设施和技术,农村地区的污水往往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给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案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方案的特点、技术和实施步骤。

2. 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案的特点- 灵活性: 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案适用于各种农村地区,无论是山区、平原还是沿海地区,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安装。

- 低成本: 与集中式处理设施相比,分散式处理方案通常更具有经济性,因为不需要建造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和输送管道。

- 减少排放: 分散处理意味着将污水资源化利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排放压力,有利于保护环境。

3.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3.1 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的结构和操作条件,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反应器有活性污泥法、固定载体法等。

3.2 植物处理系统植物处理系统依靠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来净化水质。

通过植物的吸附、吸收、分解等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植物处理系统包括湿地植物群落、人工湿地、浮萍池等。

3.3 滤料过滤滤料过滤是一种通过滤料的物理隔离和吸附作用来净化水质的方法。

常见的滤料材料有砾石、河砂、活性炭等。

滤料过滤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物、颗粒污染物和部分溶解有机物。

4. 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案的实施步骤4.1 现场调研和设计首先,需要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包括流量、水质、土质等方面的数据采集。

然后,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设计,确定适合的处理技术、设备和处理流程。

4.2 设备安装和调试根据设计方案,购买和安装所需的处理设备。

在安装完成后,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4.3 运行和维护一旦设备安装和调试完成,即可正式投入运行。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8.09.29•【文号】环办水体函〔2018〕1083号•【施行日期】2018.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关于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环办水体函〔2018〕10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水务局),海南省水务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是农村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关系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的选择,关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

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指导推动各地加快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核心,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

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

积极推广易维护、低成本、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

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

充分利用现有的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强化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采取适当方式对厕所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严禁未经处理的厕所粪污直排环境。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排放去向和人居环境改善需求,按照分区分级、宽严相济、回用优先、注重实效、便于监管的原则,分类确定控制指标和排放限值。

二、明确适用范围农村生活污水就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

500 立方米/天(m3/d)以上规模(含500 m3/d)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可参照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概述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概述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概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概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人口占总人口数的大部分。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理经验,农村地区污水治理问题一直是长期存在的难题。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农村地区污水治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为了改善农村地区污水治理状况,中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的国家级和地方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致力于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网建设和管理模式的改革。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了改善农村污水治理状况,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是关键。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模式。

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是将农村污水收集到集中地点进行处理,通常建设污水处理厂或生态池等设施。

这种方式污水处理效果好,但建设成本高,不适宜用于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

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是将污水处理设施分散到各个村庄进行处理,便于管理和维护。

目前,中国在农村地区主要使用的是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模式,其建设方式包括:湿地处理、人工湿地处理、厌氧处理等,既可以减少建设成本,又可以达到良好的净化作用。

管网建设管网建设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环节。

污水管道的建设和排污口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治理效果和环保水平。

在农村地区,由于村庄分散、人口稀少,传统的污水管道难以覆盖整个村庄。

因此,农村地区采用的是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每个村庄都建设自己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处理管道,使整个村庄的污水都能得到有效的处理。

管理模式的改革为了解决农村污水治理的管理问题,中国政府开始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提高农村居民参与度。

在农村地区,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居民自建自治,实行“自愿、自治、自建、自用、自收费”的管理模式,形成居民修建、居民维护、居民使用、居民收费的“四自”运营模式,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新模式。

2018-2019-农村污水处理,讲话-范文模板 (11页)

2018-2019-农村污水处理,讲话-范文模板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农村污水处理,讲话篇一: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核心提示:农村农民居住集中程度不及城市,生活污水产生强度低于城市,村乡财力单薄、农民收入低下,应当鼓励采用经济、简易、有效、尽可能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多样化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1、有动力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技术目前,有动力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技术按工艺可分为生物接触氧化法、SBR、A/O及A2/O等。

常用的A/O处理技术的原理是,在缺氧池中微生物将污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成气态氮逸出,同时将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物质,具有脱氮、水解和降解部分有机物的作用;在好氧池中,大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处理,并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经消毒后排出。

A/O工艺在脱硝的同时降解有机物,使需氧量大大减少,是节能型的生物处理技术。

为了维持较高的硝化率,反应停留时间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长,污泥沉降性能好,污泥增长率低,剩余污泥量少,沉降性能好。

张家港市塘桥镇韩山社区、杨舍镇前溪社区、金港镇元丰社区均采用有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塘桥镇韩山社区投资35万元,日处理污水240吨;金港镇元丰社区投资50万元,日处理污水能力480吨,目前运行状况良好。

2、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小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应用常温厌氧发酵技术,按照“多级自流,逐级降解”的原理,建立Ⅰ级厌氧发酵——Ⅱ级兼性消化过滤的新装置。

它由厌氧发酵、兼性消化过滤、污水回流和填料等工艺组成。

如图3。

生活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发酵后的污水进入兼性消化过滤池,部分未分解的有机物得到进一步降解。

沉淀下来的部分有机质和活性污泥回流到厌氧发酵池内提高厌氧发酵的效果,将达到净化处理的目的。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一种小型分散化污水治理装置,具有投资少,效果好,运行无需能源支持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建设污水处理(分散型)




河北虹银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环保工程2018年1月30日
目录
一、概述 (3)
二、设计标准 (4)
三、设计工艺 (5)
四、设备型号 (7)
五、产品样本 (8)
五、施工案例图 ................................................
一、概述
1.1设计理念
本方案采用市场成熟的、广泛使用的工艺(吉林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北省等地广泛使用),是纯生态技术方案,使用生态一
体式净化处理技术工艺,由一体式污水设备和生物湿地系统组成,主要应用于农村家庭,处理厕所水、洗脸、洗菜、洗澡等生活污水。

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具有粪便收集、储存、污水处理等功能,生态湿地系统是由强化生物菌床、有机土组成,结合湿地中的植物吸收原理实现了污水的生态排放,达到无外排、无污染,环保节能。

1.2设备概况
本方案使用本套设备为一体式净化设备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
要原料而生产,用于污水净化的构筑物,具有结构合理、工艺成熟、处理净化能力强、密封性能好、耐腐蚀、安装快捷、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卫生。

适用于家庭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由污水处理器、强化生物湿地等组成。

1.3太阳能供电
本套设备的动力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安全可靠,绿色环保。

二、设计标准
本技术方案设计参照以下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设计:
2.1、处理标准
(1)《河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DB13/2171—2015)(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浙江省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
(4)《山东生态一体式厕所净化处理技术标准》
(5)《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6)《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2.2主要政策法规
(1)《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2000年6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996年5月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
(5)《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
(7)《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
(8)《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
(9)《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1989年3月)。

(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三、设计工艺
3.1根据有关部门统计1997至2010年间河北省居民用水量统计分析,人均用水量为57.21升,农村居民平均用水50升左右。

每户人口按4人计算,每天水量为200-300升。

3.2污水来源主要为生活洗漱用水和厕所用水等生活用水。

3.3工艺
生活用水通管道连接至一体化处理设备,设备经一级厌氧区、二级厌氧区、好氧区进行生化处理,处理后进入净化区,最后进入强化生物菌床。

生活洗漱用水通过管道连接进入设备的一级厌氧区,厕所用水,进入设备的一级厌氧区。

设备分为四格:
第一格设置大容量满足生活污水排入,以及单、双厕的排入距离,同时预留固体悬浮物的容积以增加运行时间,在运行后一周进行投放活性厌氧菌,以提高厌氧生物处理效果,通过酸化沉淀、厌氧发酵单元,降低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病毒和寄生虫卵,实现
粪便无害化的同时,将污水进行厌氧降低COD,实现了由粪便等污染物向固体悬浮
物转化功能;
第二格是二次厌氧区,进一步实现厌氧效果降低COD提高效率,同时保持第一、第二格水位在筒体有效高度90%以上,设计污水停留时间在48小时以上,最大化的提高了设备的有效空间,并且充分分解污染物,最大的限度去除COD等。

第三格是好氧区,在使用过程中投放活性好氧菌,第三格水位在筒体有效高度80%左右,第二格和第三格水面高度有落差,在流入时实现跌水效果,具有了微好氧效果,在利用自压式气筒进行充气好氧,好氧区设计15小时的停留时间,大大降低了COD总量;
第四格是二沉池,清水存放区,第四格使用管道连接排水管道或进入人工湿地,湿地设置调PH值节口,在湿地出口铺设强化生物菌床,进一步进行生物处理效果,再通过植物吸收原理实现了生态排放效果。

处理后的水可排向管网、渗水井、灌溉或生物湿地。

强化生物湿地结构分为三部分,上层为300mm原土和秸秆混合物的有机土,中间层为200mm的生物陶瓷填料床,下层为500mm的秸秆混合物的有机土。

湿地面积按0.5m2/人,深度不小于1m;
本项技术为专无动力,全生态处理,无污染,纯生态排放。

3.4流程图
一级厌氧
二级厌氧
好氧
净化区
四、设备型号
项目
内容一体式净化设备型号
家庭(3-5口人)
材质备注
处理水量(m3) 0.3
壳体为PVC
太阳能
供电湿地面积(m2) 1
长度L0(mm) 1400-1800
生活用水
排水管网或排水或人工生物湿地太阳能电系五、产品介绍
五、施工案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