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防医学(二)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1-3单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1-3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7小题,每小题1分,共57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体是() [单选题] *A.老人院B.护理院C.保健站D.社区卫生服务站(正确答案)2.社区护理的特点是() [单选题] *A.以个人为服务对象B.主要目标为疾病治疗C.护士有较高的独立性(正确答案)D.个案管理时间较短3.分析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因素,体现了社区护士的() [单选题] *A.管理能力(正确答案)B.决策能力C.领导能力D.评估能力3.精神病人管理和转诊服务属于社区基本卫生服务任务中的() [单选题] *A.社区预防B.社区保健C.社区医疗(正确答案)D.社区康复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体是() [单选题] *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确答案)B.护理院C.保健站D.老人院6.收集资料,并利用其有用信息,为居民提供服务,体现了社区护士的() [单选题] *A.沟通能力B.决策和规划能力C.领导能力D.分析评估能力(正确答案)1.社区护理具有的特点是() [单选题] *A.护士对慢病管理有决定权B.以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C.主要目标是疾病治疗D.个案管理时间长(正确答案)2.执行护理程序对社区健康进行管理,缘于护理程序是一种() [单选题] *A.工作方法(正确答案)B.社区理论C.护理模式D.护理理念3.加强社区健康人群保健及危险因素的预防,称为疾病的() [单选题] *A.原级预防B.一级预防(正确答案)C.二级预防D.三级预防4.在社区应用护理程序的第一步称为() [单选题] *A.社会系统评价B.发现社区问题C.社区健康评估(正确答案)D.制定健康计划5.护士执行护理程序的第一步骤时,主要工作内容是() [单选题] *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收集资料(正确答案)D.拟定措施18.社区护士的基本条件是() [单选题] *A.具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B.专业院校毕业并取得证书C.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并经注册(正确答案)D.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的经历1.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是() [单选题] *A.社区居民B.社区护士C.全科医师(正确答案)D.社区管理人员2.男性,39岁,无不良嗜好。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防医学(二)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卫生工作的总方针是A.预防为主B.中西医结合C.提高卫生服务D.提高卫生教育和科研2.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难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职业人群数量扩大B.中小企业违规多见、监管困难C.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多,患病数量大,检测难度大D.职业人群数最扩大、农村人口进城市务工导致的职业人群流动性增大3.下列属于生产性毒物的是A.矽尘B.紫外线C.布氏杆菌D.有机氯农药4.有组织的职业健康促进属于A.第一级预防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第四级预防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是A.危害范围小B.影响群体性C.处理较为简单D.事件发展速度慢6.卫生法规制定的依据是A.卫生规章B.卫生标准C.公众提议D.宪法和卫生法律7.下到属于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的是A.痛痛病B.森林脑炎C.地方性砷中毒D.地方性甲状腺肿8.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中晚期临床表现是A.弥漫性甲状腺肿B.一般无自觉症状C.甲状腺功能没有改变D.周围组织的压迫症状9.接触毒物引起慢性职业中毒发生的时间应为个月以上个月以上个月以上个月以上10.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特异性表现为A.震颤B.手脚凉C.听力下降D.振动性白指11.一般成人每日摄人的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比例是% % % %12.一般主张每日膳食中脂肪的摄人量应低于A?300mg13.疾病治愈和未愈人数属于的资料类型是A.定量贷料B.半定量资料C.二分类计数资料D.多分类计数资料14.推断多个总体率之间有无差别的统计分析方法是A.方差分析B.秩和检验C.四格表资料x2检验D.行×列表资料x2检验I5.可利用复式直条图描述的是A.一家医院的肺结核、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病死率B.两家医院的肺结核、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病死率C.某医院2012年住院病人中肺结核、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构成D.某医院2012和2013年住院病人中肺结核、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构成16.几何均数描述集中趋势的资料类型是A.正态分布资料B.非正态分布资料C.分布类型不清的资料D.对数正态分布资料17.卡介苗接种的对象是B.老年人 A.青少年C.怀孕的妇女D.新生儿和婴儿18.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目标是A.临床治疗B.康复治疗C.降低危险因素D.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9.筛检试验评价为假阳性的结果是A.筛检试验阳性,金标准确诊为患者B.筛检试验阴性,金标准确诊为患者C.筛检试验阳性、金标准确诊为非患者D.筛检试验阴性,金标准确诊为非患者20.疾病因素模型将病因分远因和近因.其中近因指的是A.病原体B.传染源C.传播途径D.致病机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损害多种多样,按照危害类型可分为A.公害病B.职业病C.传染病D.食源性疾病E.自然生物源性地方病22.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征包括A?氟骨症多发生在成年人 B.氟斑牙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C.氟斑牙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D.氟斑牙是否发病与居住年限无关E氟斑牙发病率随居住年限增长而增加23.药源性疾病的种类有A.毒性反应B.过敏反应C.二重感染D.特异质反应E.药物依赖性24.病原携带者按其携带病原种类不同分为A.带菌者B.带虫者C.带病毒者D.潜伏期病原携带者E.恢复期病原携带者25.相对于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有A.用途广泛B.组织实施较容易 C?所需研究对象少D.一般无伦理问题E.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完整版)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康乾盛世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瑗珲条约》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俄国B.日本C.美国D.德国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64年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冯桂芬B.马建忠C.王韬D.郑观应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A.同文馆B.广方言馆C.译书局D.译书馆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刘坤一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A.湖南B.湖北C.广东D.四川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中华民国宪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A.梁漱溟B.黄炎培C.张君劢D.邓演达18.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井冈山的斗争》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1928年l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20.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B.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私人资本主义D.国家资本主义21.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A.陕北保安地区B.陕北洛川地区C.陕北瓦窑堡地区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22.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2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B.一二八事变后C.华北事变后D.卢沟桥事变后24.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晋绥干部会议25.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D.中条山战役26.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27.1945年4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A.周恩来B.刘少奇C.董必武D.王若飞2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A.1945年8月B.1945年9月C.1945年10月D.1945年11月29.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的口号是()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将革命进行到底30.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A.《新民主主义论》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25组织行为学200804~201207名词简答论述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工作态度32.群体促进效应33.激励机制34.晕轮效应35.组织的亚文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2.加入群体的难度3.群体规模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5.外部威胁6.以前的成功经验37.在哪些条件下可以运用竞争策略来处理冲突?3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1.强调需要对激励和重要关系即需要的普遍性原理2.强调需要分为层次,成阶段式逐级上升,即层次性原理3.高层次需要不仅内容比低层次需要广泛,而且实现的难度愈益增大,激励力量增强39.领导的功能主要有哪些?(一)创新功能(1)组织领导方式的创新;(2)组织成员的创新活动;(二)激励功能(三)组织功能(四)沟通协调功能(五)服务功能40.组织决策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完备的组织决策体系;(2)独立的参谋咨询机构;(3)专门的信息系统;(4)人—机系统;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结合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领导的特点,联系实际说明如何选择领导方式。
42.结合组织发展的相关知识,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大中型企业组织发展的趋势。
(一)组织结构形式的多样化(二)企业管理的战略化与企业发展的国际化(三)组织职能经营化和组织发展社会化(四)组织发展规模趋于小型化(五)组织动作的高效化和民主化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问卷调查法32.性格33.创造性行为34.激励35.组织结构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具体涵义。
37.社会知觉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1.对他人的知觉,也就是对他的需要,动机、价值观、兴趣、能力、性格等的知觉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3.对角色的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4.对因果关系的知觉,这是指在有关的一系列社会知觉中,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原因和结果的判断38.事业生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39.简述领导权力形成的机制。
护理学导论试题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32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化现象的核心和最基本的内容是(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方式文化D.艺术2.下列具有积极作用的压力是( )A.口渴B.强烈的精神创伤C.在公众面前讲话时出现的心理障碍D.持久而慢性的心理压力3.病人或家属申请安乐死时,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A.认为对病人有帮助时可以实施B.认为对家属有帮助时可以实施C.有医嘱时可以实施D.不应该实施4.某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误将青霉素当成链霉素注入病人体内,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这种过失属于( )A.医疗意外B.护理差错C.医疗责任事故D.医疗技术事故5.指导病人自行测量血压,最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是( )A.团体讨论法B.专题讲座法C.示范法D.角色扮演法6下列属于护理诊断相关因素的是( )A.环境改变B.有受伤的危险C.清理呼吸道无效D.体温过高7.某病人存在以下护理问题,你认为应该首先解决的是( )A.语言沟通障碍B.清理呼吸道无效C.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D.皮肤完整性受损8.根据护理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功能制护理的出现始于( )A.禁欲主义阶段B.浪漫主义阶段浙03201# 护理学导论试题第 1 页共46 页C.实用主义阶段D.人本主义阶段9.根据护理理论着重点的不同,奥瑞姆(Orem)的自护理论属于( )A.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护理理论B.以系统为中心的护理理论C.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护理理论D.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10.某大学生毕业后初次到英国留学,由于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对他产生的心理刺激属于( )A.躯体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11.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学说,10~12岁儿童的智力发展属于( )A.感觉运动期B.前运思期C.具体运思期D.形式运思期12.沟通交流的最高层次是( )A.事务性沟通B.分享性沟通C.共鸣性沟通D.情感性沟通13.某护士在病人入院的第一天,就向病人介绍了医院的环境、疾病发生的原因、所需辅助检查的内容、治疗方案、护理原则、康复要点等各种知识,而且语速较快,病人记住的很少。
本4当代中国政治制度200804~201207简答论述案例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课程代码:00315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议行合一原则。
37.简述秘密投票的原则。
38.结合邓小平的有关论述说明我国实现直接选举是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39.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大变迁。
1.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关系(1)在主权问题上,早中央政府统一行使主权(2)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政权机构2.中央和地方的人事关系(1)实行党管干部原则;(2)干部人事管理的组织体制;(3)实行统一的公务员制度;3.中央和地方的法律关系(1)立法主体多元化;(2)法治的统一化;4.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关系(1)财政关系的重要性(2)1992年以后的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第一,属于中央的固定收入包括第二,属于地方的固定收入包括第三,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包括(3)加强税收管理,防止税源流失5.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关系40.简述中国政府目前着手实现职能转变的主要方面。
(1)依法界定政府的管理职能(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视角,论述县乡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
42.试论述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立法权2.决定权2.任免权4.监督权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43.罢免人大代表引发的思考2007年3月,向阳市西山区216名选民联名罢免区人大代表郭海。
原因是由郭海担任主要领导的大洋集团有限公司的违规开发建设行为,给西山区群众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郭海听到选民要罢免他的消息时,对罢免感到吃惊和茫然,他没有想到当选人大代表后选民还可以有权罢免他。
请结合人大代表罢免的有关法律规定,回答以下3个问题。
(1)《代表法》和《选举法》关于选民罢免人大代表的有关规定。
全国自考预防医学二)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

2012年4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4项营养水平指标,其中EAR代表的是( )三、A.平均需要量B.推荐摄入量C.适宜摄入量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四、2.根据医院环境质量管理要求,手术室分区不包括( )五、A.传染区B.无菌区C.清洁区D.非消毒区六、3.居民长期食用含镉废水污染农作物引起的疾病是( )七、A.水俣病B.痛痛病C.黑脚病D.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八、4.社会病恰当的描述是( )九、A.生物因素起决定作用B.与生活方式无关十、C.采用临床预防才可控制D.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十一、5.我国常见的与地球化学性疾病有关的元素是( )十二、A.磷B.汞C.砷D.铁十三、6.属于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是( )十四、A.氟斑牙B.甲肝C.水俣病D.痛痛病十五、7.成人最低生理需碘量为( )十六、A.75g/d B.100g/d C.150g/d D.200g/d十七、8.粉尘危害预防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十八、A.改革工艺流程B.密闭抽风除尘C.就业前体检D.健康教育十九、9.可引起中毒性白内障的毒物是( )二十、A.苯B.二甲苯C.硝基苯D.三硝基甲苯二十一、10.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是( )二十二、A.2~40小时B.40-50小时C.50~60小时D.60~70小时二十三、1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 )二十四、A.动物性食品B.植物性食品C.海产品D.水果二十五、12.痛风患者的治疗膳食是( )二十六、A.低蛋白膳食B.低盐膳食C.高脂肪膳食D.低嘌呤膳食二十七、13.麻疹的唯一传染源是( )二十八、A.病人B.健康人C.动物D.植物二十九、14.我国成人AIDS的潜伏期是( )三十、A.1~2年B.3~4年C.5~6年D.7~8年三十一、15.慢性病最常见的4种危险因素是( )三十二、A.吸烟、饮酒、接触传染源和静坐生活方式B.吸烟、饮酒、接触传染源和不健康的饮食三十三、C.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和过度的体育锻炼D.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和静坐生活方式三十四、16.相关系数在0~1之间,两个变量的关系是( )三十五、A.正相关B.负相关C.零相关D.完全相关三十六、17.分析某医院1998年和200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 三十七、A.单式直条图B.复式直条图C.百分比条图D.统计地图三十八、18.描述数值变量呈倍数关系资料的集中趋势指标是( )三十九、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分位数四十、19.病例对照研究的因果顺序是( )四十一、A.由因追果B.由因追因C.由果追因D.由果追果四十二、20.疾病是否发生受动因、宿主和环境3方面因素影响的病因模型是( )四十三、A.三角模型B.轮状模型C.疾病因素模型D.网络模型四十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四十五、21.预防医学的特点有( )四十六、A.预防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整个人群B.研究的内容是防病和保健四十七、C.工作的对策是积极主动D.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四十八、E.以患者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研究四十九、22.目前世界的膳食模式有( )五十、A.东方膳食模式B.西方膳食模式C.经济发达国家的膳食模式D.地中海膳食模式E.日本膳食模式五十一、23.目前我国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有( )五十二、A.供给碘化食盐B.碘化食用油C.检测家族遗传性D.改善居住环境E.及时治疗碘缺乏病五十三、24.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包括( )五十四、A.健康促进B.增加体力活动C.康复治疗D.防止病情恶化E.预防发生并发症五十五、25.医源性疾病的特点有( )五十六、A.病因复杂B.病情复杂C.病种单一D.病种多样E.致病对象广泛五十七、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五十八、26.食品添加剂按生产方法分为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____天然提取物___3大类。
2008年高考试题——文综(全国卷2)含答案和详解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解析读图l.完成1~2题图11.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①B.②C③D.④2.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A.0.05km2B0.5k m2C.5kim2 D.50km2[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考查,直接运用的知识是分析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缩小范围B、D中选择,但此题中问到了平均坡度最大的地区,需要考虑起止点的高差,运用原理,水平距离相同,相对高度越大,坡度越大。
故1题选D选项。
在图中找到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结合比例尺,估算出边长为2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最接近A选项[点评]此组题考查了等值线类型中最典型的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分析、判断、计算能力,在基础知识基础上,考查学生的能力又有所升华,起到了高考试题选拔人才的目的。
难度适中。
[参考答案]D A图2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目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
完成3~5题。
3.图中a、b、c分别代表A.电厂、化工厂、盐场B.盐场、电厂、化工厂C.电厂、盐场、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电厂4.该生态工业园区中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5.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A.晋南B.粤北C.冀东D.闽西[解析]第3题中的a与图中各个产业都有非常明显的关联性,肯定是电厂,再在A与C中衡量,考虑到太阳能的加入是晒盐的主要因素,答案即得。
结合第4题中的选项,去关注产业链中各个箭头的示意。
图示中反映该地临海、化工发达,盐业也很突出,这一点尤其重要,还要注意到闽西并不临海。
[点评]此组题考查了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的相关知识点,更要注意的是,考生要在图示中找到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必然与因果关系),试题较为简单。
[参考答案]C B C图3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预防医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32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是()
A.食物含氟量过高B.饮水含氟量过高
C.煤烟含氟量过高D.长期摄入过量氟
2.与人类癌症关系最密切、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A.化学因素B.物理因素
C.生物因素D.心理因素
3.驱汞治疗的药物是()
A.二巯丙磺钠B.依地酸二钠钙
C.阿托品D.青霉胺
4.诊断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应出现的体征是()
A.瞳孔缩小B.意识模糊
C.肺水肿D.肌束震颤
5.医院污水经处理消毒后,总大肠菌群数不得大于()
A.300cfu/L B.400cfu/L
C.500cfu/L D.600cfu/L
6.参考蛋白质指的是()
A.牛奶蛋白质B.鸡蛋蛋白质
C.鱼肉蛋白质D.大豆蛋白质
7.按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热能主要来源于食品中的()
A.薯类和豆类B.肉类和蛋类
C.果品、蔬菜类和奶类D.粮谷类和薯类
8.目前比较肯定的必需脂肪酸是()
A.亚麻酸B.亚油酸
C.二十碳五烯酸D.花生四稀酸
9.某医院拟表示一年中各月病床使用率的变化趋势,应选用的统计图是()
A.普通线图B.直条图
C.散点图D.直方图
10.单因素方差分析中,F值的计算公式为()
A.SS总-SS组间B.SS组间/(k-1)
C.SS组内/(N-k) D.MS组间/MS组内
11.多个均数间两两比较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A.t检验B.2 检验
C.q检验D.秩和检验
12.对两变量X和Y同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其结果一定是()
A.r>0,b<0 B.r>0,b>0
C.r<0,b>0 D.r=b
13.有季节性升高的疾病是()
A.肝炎B.性病
C.胃炎D.肺炎
14.混杂因素是()
A.该疾病的相关因素B.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关
C.是研究目标因素与疾病之间的中间成份D.是使病因研究更为清楚的因素
15.针对病因采取的预防措施称为()
A.计划免疫B.二级预防
C.特异预防D.三级预防
16.传染病能够得以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病原体生存的条件B.传染源和易感者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D.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17.各种死因中比例最高,称之为第一杀手的疾病是()
A.心脑血管疾病B.恶性肿瘤
C.结核D.艾滋病
18.我国意外事故的特点是()
A.致残率低B.女性自杀率较男性高
C.年龄在60岁以上D.A型性格较少
19.属于医院内感染的疾病是()
A.入院前感染,住院期间出现症状B.入院前感染,出院1个月后出现症状
C.入院前感染,出院3个月后出现症状D.入院后感染,出院后出现症状
20.尘肺是指()
A.肺组织炎症性疾病B.肺纤维组织疾病
C.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D.肺部增生性疾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有()
A.SO3B.NO x
C.SO2D.CO
E.H2S
22.维生素具有的特点是()
A.存在于天然食物中B.机体需要量甚微
C.构成机体组织D.提供热能
E.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23.临床营养评价中的人体测量法包括()
A.体重B.胸围
C.皮下脂肪厚度D.AC
E.AMC
24.统计表的基本构成有()
A.标题B.横标目
C.纵标目D.线条
E.数字
25.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有()
A.采用成组比较B.随机分配
C.配比D.限制
E.分层分析
26.临床试验的特征有()
A.不违背医德B.有对照组
C.是一种前瞻性研究D.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E.有干预措施
27.垂直传播包括()
A.经胎盘传播B.下行性传播
C.上行性传播D.分娩时引起的传播
E.分娩后引起的传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8.自然环境
29.法定职业病
30.心身疾病
31.食物中毒
32.样本
33.标准差
34.病例对照研究
35.预防接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有哪些特点?
37.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是什么?
38.简述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的预防措施。
39.描述性研究能提供什么信息?
40.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有哪些?
41.简述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内容。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某地某年8月份发生一起由食用肉类和蛋类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为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个别病人有浓血便,多数病人潜伏期为12~24小时,体温在38~39℃,你认为最可能是哪一种食物中毒,将如何治疗?43.某医生用甲、乙两种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病人,甲药治疗74例,有效68例;乙药治疗63例,有效52例。
①问两种药的有效率分别是多少?
②两种药物的总有效率是否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