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童年论文
育儿心得论文6篇

育儿心得论文6篇育儿心得论文6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育儿心得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育儿心得论文1说起教育孩子,相信每个家庭每位父母都有各自的一套方法。
如何教育孩子,我想做人是第一位的,让孩子讲道德,将受益终生,孩子的道德观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不懂得教导和培养孩子的的道德感,孩子则很难具有自己的道德观,有时候,父母的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在一生都烙下难以磨灭的道德烙印,甚至决定孩子一生的方向。
“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这个比喻形象地告诫我们,不仅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
所以为人父母首先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以身作则。
很多时候,父母总出于爱护地问被人欺侮了没有,很少问孩子做错了事没有,或撒谎了没有?这时父母自己也不知不觉地拒绝道德,更何况孩子呢?下面是我们教育子女的一点小小心得,希望和同样家有小儿女的父母们一起分享。
再则,身为父母,应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大部分习惯是在幼年养成的,应当在幼年时期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
习惯养得好,终生受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生受其累。
”勤恳是孩子必须从小养成的一种好习惯,同时遵守时间、文明礼貌、尊重父母长辈,这些在教的时候也必须、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学会,相信从小就爱劳动、好学深思、关心和同情他人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幸福的人。
特别是养成孩子阅读和劳动的习惯,孩子的很多毛病都可以用阅读和劳动来帮助她们改正。
书本中的知识和道理能让他们得到良好的指导,而劳动可以让她感到一切都来之不易。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对好习惯的培养上,家长一定要坚定立场,持之以恒,这样才能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条下坚实的基础。
成长在童年议论文1300字

成长在童年议论文1300字时光匆匆,在记忆的长河上谁留下了步履匆匆?一路成长,谈不上坎坷,所以算不上难得精彩;但看似平淡的儿时之旅,对我来说却别有一番珍贵。
与大多数优质家庭的孩子的童年不一样,虽然生在生活还算富足的家庭,但却没有被要求参加各种兴趣班和各式培优课的经历。
因为父母的疼爱,小时候的种种,对我来说,是一场弥足珍贵的自由——不用学得太多,没有家长逼迫,不需考虑将来,从无感受压力。
也许你会嘲讽这是个无内涵的童年,当大多数孩子都被要求背诵《三字经》、张口“ABC”或是弹奏各种乐器的时候,我却在无所事事地玩着自己的小天地,可是于我,这是个充满自由的快乐的童年,无悔的童年。
也许你觉得我会为这么一个单调的童年追悔,但在我理解,少不更事,所以也就谈不上所谓“碌碌无为”;相反,能够在一生中彻彻底底地体验一次自由的畅快,何乐而不为,又怎么会悔恨当初?其实,童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早已成为墙缝积尘,沉淀在成长的记忆里,极少被留意;几时不小心被风吹散,童年就只剩下零碎的片段供我们回忆。
在这些片段中,无论是伤心的还是快乐的,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
记得部队大院晨夕的军歌嘹亮,对于尚年幼的我来说是如此冗长沉闷;住楼下那棵上百年的大榕树,夏日傍晚不耐烦地坐在妈妈身旁听三姑六婶叽叽喳喳的树下家常;小学小门口旁那条臭烘烘的臭水沟子,每回上学放学都捂着鼻子快快跑过;玩伴家前的三架荡床,边荡悠边小心翼翼互相倾诉的小秘密;还有……那许许多多的小片段,零零散散地拼凑出我的童年。
童年好比一张巨大的彩色拼图,哪怕不完整,也可以差不离地呈现出儿时的记忆。
童年好似有一种魔力,回忆时总缺不了它。
家里闲谈,常常会谈及儿时的琐碎,——某岁时因妈妈出差大哭了一场,某岁时会用泡泡糖吹出泡泡,某岁时第一次参加了上台汇演,某岁时自己出了一趟远门,等等。
童年就像一本翻不完的旧年帐,一部看不腻的家庭剧,哪怕是老生常谈,回回亦津津有味。
每当疲惫不堪的时候,就会把童年从记忆里捧出来,回忆回忆那些泪水与欢笑,心情也就莫名地多云转晴。
让孩子从小受到幼儿文学的熏陶论文

让孩子从小受到幼儿文学的熏陶论文让孩子从小受到幼儿当代的文学熏陶论文本文关键词:熏陶,幼儿,论文,让孩子,文学让孩子从小受到幼儿文学作品的熏陶论文本文简介:幼儿的健康成长,不是靠说教,更多的是靠熏陶。
因此,在整个幼儿期,幼儿文学对于幼儿心灵潜移默化的,对他们智能的开发与启迪,具有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婴儿文学作品常常是代代相传、脍炙人口。
如我国传统儿歌《排排队吃果果》,童话故事《狼外婆》、《拔萝卜》等,其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一、幼儿文学作品的巨大让孩子引来从小招致幼儿文学的熏陶论文本文内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是靠说教,更多的是靠熏陶。
因此,在整个幼儿期,幼儿文学对于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智能的开发与启迪,具有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常常是代代相传、脍炙人口。
如我国传统儿歌《排排队吃果果》,童话故事《狼外婆》、《拔萝卜》等,其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一、幼儿文学作品的巨大影响和作用1、幼儿大都是作家根据幼儿心理特点,专门为幼儿填词的。
有浓郁的情意,能够打动孩子们的心;有高尚的童趣,能够引孩子们目瞪口呆,给他们以欢悦和快乐。
如,一直受到幼儿饱受欢迎的童话故事《萝卜回家》,情节简单,却扣人心弦:小白兔在寒冷的小妖精雪天里找到了两个萝卜。
他要和好朋友一起吃到,但小猴不在家。
他自己吃了个小萝卜,把大萝卜放在小猴家桌子上;小猴又把萝卜放在刺猬黄豆家窗台上;萤火虫把萝卜放在小熊家门口;小熊又把萝卜放在已经吃饱、睡得正甜的小兔住所。
一个大萝卜,几个在几个好朋友的手里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小白兔家中。
这啊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小朋友听了,常常会使不会他们一生都难以忘却,由此产生的艺术感染力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绘画的。
我们常常要教给幼儿一些知识性的幼儿文学,即把知识变成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变成琅琅上口的诗句。
幼儿愿意听,愿意念,懂得快,记得牢。
如知识童话《三颗星星》,是向幼儿讲解边上红灯、绿灯、黄灯这三种交通信号几种的功能。
放养童年: 让智慧随童趣一同生长

放养童年:让智慧随童趣一同生长
作者:顾钰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第2期
当今社会,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常采用“揠苗助长”的方法。
于是,校园成了
没有硝烟的战场——学霸被塑造成偶像,高分被公认为真理。
多少浪漫的天真,多少智慧的灵根,就这样提前葬送在茫茫题海中。
因此,读到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黄蓓佳的观点:童年时期的玩耍,是最好的拓展灵与智的途径,我不禁眼前一亮,拍手叫好。
想起我这个扎根于农村的“草根”,比起从小进城读书的同
乡孩子,在读书、写作上并未逊色,我就深深感激于童年乡村玩耍的助益。
那些自由快乐的日子,给了我丰富的写作素材与生活体验:野花坡上抓蝴蝶,油菜地里捉迷藏,爬桑树剐破裤子,偷花生被老妈痛骂,给小狗洗花瓣澡,坐在船上让小鱼啄脚丫……诸如此类的趣事真是数不胜数。
这些酸酸甜甜的童年往事,成了我记忆中的珍宝,常给我灵感。
许多孩子都特别迷恋杨红樱、黄蓓佳笔下的儿童世界,这个多彩的世界不就在我们身边吗?想起那些被逼沉在题海中的孩子们,我只能站在自由的岸边,掬一把同情的眼泪了。
优酷网上疯传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背乘法口诀的视频,小妹妹被逼迫学习的痛苦哭声,至
今在我耳边萦绕:难道她上小学后不学这些吗?难道她初中时会不懂这些吗?难道没有提前背
乘法口诀表的孩子将来数学一定比她差吗?
曾在书上看到有人提出“保卫童年”的概念,是的,被掠夺和扭曲的童年,需要保护!童
年应该是智慧的自由生长期,被圈养的童年只能把智慧、人格也圈养起来。
童年需要放养,让
智慧随童趣共同生长吧!
(指导教师王俊杰)。
儿童启蒙教育论文

儿童启蒙教育论文儿童是国家的未来,而儿童的启蒙教育则是他们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儿童启蒙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格、情感和思维能力。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探讨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启蒙教育。
首先,儿童启蒙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在儿童的早期阶段,他们正在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观念将伴随他们一生。
因此,良好的启蒙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儿童启蒙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儿童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容易迷失在琳琅满目的信息中。
因此,启蒙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辨别是非,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培养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
在进行儿童启蒙教育时,我们需要注重启蒙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启蒙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比如,可以通过绘本故事、游戏活动、亲子互动等方式来进行启蒙教育,让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启蒙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成为儿童启蒙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情感。
而学校则是儿童启蒙教育的延伸,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应试能力。
综上所述,儿童启蒙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着儿童的成长发展和国家的未来。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品格、情感和思维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进行启蒙教育,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为儿童的成长搭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每个儿童都能在良好的启蒙教育下茁壮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议论文700字相关作文

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议论文700字相关作文对于如何养育孩子,相信父母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有的家长比较佛系,他们都有各自的考虑之处。
无论家长有什么样的观点,我始终孩子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目标。
但是也偏偏有这样一批家长他们为了一己私欲,不惜把孩子培养成儿童网红,把孩子当做挣钱的工具,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被物化成赚钱的一种工具,成为了明码标价的商品,并且也被家长当作自己的资本实现流量变现的目标。
长得像马云而走红网络的范小勤最终因为热度退却又回到了农村老家,重新过上一贫如洗的生活,而智力低下的他没有得到合适的康复训练,错过了建立自理能力的机会,如今的未来愁云惨雾。
4岁孩子佩琪被父母喂到70多斤,小小年纪就做上吃播,她超重的身体或许在未来也无法恢复,肥胖症将伴随她的一生,成为一种诅咒,可怕的是家长还辩解“没有用孩子赚钱,吃的没有赚的多”,坐实了用孩子换取流量和利润的险恶用心。
“网红儿童”的经历令人惋惜的同时也该为我们敲响警钟。
和网友分享可爱儿童的生活点滴时一些家长发现了商机,把孩子培养成小网红,这种博取流量的行为看似能利用孩子的可爱赚钱,实则不可取。
以营销博眼球为目标的畸形晒娃方式不仅危害孩子健康,更不利于孩子的心灵成长。
有一些家长为了钱连亲情都不顾,没有资格为人父母。
我看到有的家长希望孩子长不高,故意给孩子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使用有害的产品,甚至还厚颜无耻直接在网上提问怎么样让孩子长不高。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动物是怎么生存的,但是至少从人类角度上来讲,在有些衣冠禽兽的面前亲情是根本比不过利益的,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一己之欲,随意玩弄孩子,对正处于发育期的身体造成损害,不管是把孩子毁成什么样都没关系,甚至他们还认为那样的孩子是自己精心培育出来的“艺术品”而加以欣赏。
天伦之乐和亲自培育子女的成就感不该被扭曲,无论是“啃老”还是新兴的“啃小”,把亲人当成谋利工具这种扭曲的亲子关系应该及时被斩断,也应该被社会所拒绝和不齿。
关于启蒙教育的议论文

关于启蒙教育的议论文启蒙教育是指在儿童的早期教育阶段,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启蒙教育,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下一代。
首先,启蒙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孩子天生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而这种好奇心往往能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因此,教育者应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学习。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启蒙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创造力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而思维能力则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启蒙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往往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举止和人生选择。
因此,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团结合作,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时代人。
综上所述,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启蒙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下一代,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孩子教育论文范文

关于孩子教育论文范文引言本文旨在探讨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
孩子教育是社会的基石,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培养未来的社会成员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将成为社会的一员。
良好的儿童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能力、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促进智力和认知发展儿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通过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材,可以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认知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研究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塑造积极的行为模式儿童教育还应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品行的培养。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激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行为模式,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有效的儿童教育方法父母的角色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和榜样。
他们应该注重与孩子的互动,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个性化教育儿童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了解孩子的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方式和资源。
多样化研究途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式和兴趣。
教育者应该提供多样化的研究途径,包括视觉、听觉、动手等,以满足孩子的不同研究需求。
实践与实验儿童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实验,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和实验,孩子可以亲自经历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孩子教育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注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们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一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童年论文
摘要:用温暖的眼神关注每一颗敏感的心灵,用真诚的心灵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用坚毅的力量帮助每个孩子插上飞翔晴空的翅膀,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在每个孩子心中播种梦想和希望,真正做到用人格凝聚学生的心,用智慧照亮学生的心,用热情温暖学生的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温暖的老师把快乐给了学生,也把幸福给了自己。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应该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我想我们老师就应该成为仰望星空的人。
因为我们做的是未来的事业,和工人农民不一样,我们的工作成效也许要等到二十年或三十年后才能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和工人农民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有个性,有差异,不成熟却对生活充满期待……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更要有饱满的人格魅力,做个有情感温度的教师。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温暖的老师呢?
首先要有高远的追求。
“格局决定高低,胸怀决定大小,思路决定远近”。
很难想像一个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人会有一颗温暖的心。
在琐碎的一线工作中,我们要学会低头拉车,更要学会抬头看路,学会思考,通过思考去追寻真理,通过实践去实现价值。
我们作为普通人或许不必胸怀天下,但可以忧己、忧家、忧集体,更可以修心、修身、修行。
“做人知足,做事不知足”。
其次要明确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明确了这一点,你就会放慢速度,蹲下身子,把孩子看作孩子,而不再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会去追求绝对的完美,你会用一颗平常心、宽容心去欣赏每一个孩子。
明确了这一点,你就会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并能正确的对待这种差异,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尊重他们的人格,相信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明确了这一点,你就会少一份指责,多一份理解,少一分训斥,多一份倾听。
再次要有正确的教学观: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成人比成绩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可以遗忘的,而能力是永存的。
过了十年、二十年,我中学学的那些公式、定理可能都含糊不清了,但是沉淀下来的就是能力。
所以我们老师的追求,是为每一个孩子开凿一个知识的喷泉,而不是打造一个知识的蓄水池。
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远比记一些死的公式、背一些课文要重要得多。
所以我们现在进行的课堂改革是科学的,是有意义的。
成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功,但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成长。
成绩固然重要,但成人比成绩更重要,人做好了,不成功是暂时的,人做不好,成功是暂时的。
在听了钟启泉教授的讲座后,我写下的反思是《把考试忘记之后,我们的孩子还剩下什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考试忘记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那么把考试忘记之后,我们的孩子应该剩下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是良好的习惯:学习的习惯,阅读的习惯,思考的习惯。
其次应该是能在这个世界上快乐生存的各种能力。
再次应该是独立思考的意识。
最后应该
是宽广的胸怀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如果说前两条是生存的需要,那么后两条应当是使生活品质更高的需要。
可是让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的孩子具备这些吗?
课堂被老师霸占,课余时间被作业和各种补习班霸占,全是强权与被动,哪里能看出他的习惯?很难想像当没有这些强制力量,我们的孩子还会喜欢学习吗?没有时间与空间,孩子们哪来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可是一个不能阅读的民族是没有温度的,一个不能思考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孩子们有能力了吗?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聪明,却不见他们的生活能力越来越强。
孟子曾批评有些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可是我们今天的很多孩子何止是如此,生活常识匮乏,生活能力薄弱,很多孩子到了初中连地都不会扫连餐桌都不能擦。
在家里,孩子的一切事物由家长包办,在学校里学习、吃饭、运动、自习、午睡由老师陪伴,看不出我们的孩子有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我们过早地让孩子开始了竞争,互相比较,在比较中,孩子们也学会了互相提防,在比较与提防中孩子们失去了建立纯真而又美好的友谊的能力。
我们每天把孩子由一个水泥笼子运到另一个水泥笼子,中间还有个铁皮笼子,剥夺了孩子们接触大自然,感知大自然的机会和能力。
而所有孩子们缺失的这些又恰恰是孩子们以后生活最需要的。
我们的孩子能够独立思考吗?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学习跟着老师走的日子,我们的孩子还有几个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即使一开始有那么几个也被我们从幼儿园开始的整齐划一的教育给扼杀掉
了。
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时事,麻木茫然,这是当今大多数孩子的真实写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因为思考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一个不能独立思考的人一定是盲目的,肤浅的。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良好习惯,没有生存能力,没有独立思考意识的的人会有宽广的胸怀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教学观。
第四,要创建温润的课堂。
佐藤学在他的《静悄悄的革命》中是这样阐释温润的课堂的:温润是相对于“干巴巴”的教室而言,干巴巴的教室里教师与学生都是紧张的,温润的课堂则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的、润物细无声的。
每个人的呼吸都是均匀的、柔和的,大家互相倾听,真诚地交流。
轻声模糊的发言也是被允许的,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思维正在延续的过程,事实上,真正的创造性的发言往往都是轻声模糊的,如果强迫学生大声地喊出自己的意见,或用手势在对错之间站队都隐含着撕裂他们思维的危险,在“温润”的气氛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也无所谓,每个人的存在都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而不会为无话找话而紧张地中断自己的思维。
温润的课堂将扁平、单一的课堂变得生动、丰富起来。
也只有这样,我们学生才会调动所有的情感、兴趣、知识、智慧投入到学习中去。
也只有这样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愉悦高效的课堂。
用温暖的眼神关注每一颗敏感的心灵,用真诚的心灵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用坚毅的力量帮助每个孩子插上飞翔晴空的翅膀,同时
千万不要忘记,在每个孩子心中播种梦想和希望,真正做到用人格凝聚学生的心,用智慧照亮学生的心,用热情温暖学生的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温暖的老师把快乐给了学生,也把幸福给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