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生活方式--复习课件-(共33张)
合集下载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课件

学习交流PPT
12
4、1782年,瑞士牧师瑟衲比 埃的实验:
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 结论: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
的二氧化碳。
学习交流PPT
13
5、1804年,瑞士学者索绪尔 的实验:
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 结论: 要消耗水,这 也与海
尔蒙特的结论相吻合。
学习交流PPT
14
6、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 的实验:
可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学习交流PPT
30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 行黑暗处理?
答:消耗叶片中的淀粉,利于证 明植物在光下合成淀粉。
学习交流PPT
31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 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两部分 在实验中各有什么作用?
答:对叶片接受光照的不遮光部
学习交流PPT
26
二、探索光合作用
学习交流PPT
27
活动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_标 清.mp4
学习交流PPT
28
活动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暗处理
遮、光
浴热
漂洗
滴碘
暗、遮、光、脱学习交流、PPT 漂、滴、洗。 29
实验结果:
得知:经过部分遮光处理的绿叶遇 碘液后,见光部分呈深蓝 色,遮光部分不变色,表明 绿叶合成淀粉需要光。
想一想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什么?
答:是生物圈。
2、生物圈中有那些生物?
答:有植物、动物、真菌、
细菌、病毒。 学习交流PPT
1
学习交流PPT
2
学习交流PPT
3
学习交流PPT
4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课件)

思考:植物的光合利用率很低,约为5%,作物现有的产量与理论 产量相差甚远,所以增产的潜力很大。你的办法是什么? ①增加光合面积,如:合理密植; ②立体高效种植; ③加强光合效率,如:通过调节温室中的光照(延长光照)、 温度、水、肥料和二氧化碳(空中肥料)等。
二、呼吸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吸收 氧气 ,将 有机物 分解成 二氧化碳 . 和水 ,并且将储存在 有机物 中的 能量 释放出来 的过程,叫做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线粒体 。 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的 特征 。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一、光合作用 二、呼吸作用 三、吸收作用 四、蒸腾作用 五、运输作用
一、叶片与光合作用
1、植物体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叶 ,场所是 叶绿体 。
气孔是气 体交换的 窗口和水 分蒸发的 “门户”
太阳 2、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提供的能量, 叶片 (器官)中,把 二氧化碳 水 在 和 转化成储 有机物 (主要是 淀粉 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氧气 光合作用 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 。
3.无机盐的吸收
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从土壤里吸收水分的同 时,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 无机盐 。植物需要量最多 氮 的是含 、 磷 、 钾 的无机盐。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和“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
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请说明理由。
第一句农谚具有科学道理,说明了水、肥对于 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二句农谚有片面性,忽视了不同生长发育时 期作物对水、肥的需要是不同的。
绿 色 开 花 植 物 的 生 活 方 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吸收作用 蒸腾作用 运输作用
1、叶片的结构 2、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光合作用的应用 1、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呼吸作用的应用 1、根的结构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3、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1、植物的蒸腾作用 2、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木质部(导管) 2、有机物的运输——韧皮部(筛管)
二、呼吸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吸收 氧气 ,将 有机物 分解成 二氧化碳 . 和水 ,并且将储存在 有机物 中的 能量 释放出来 的过程,叫做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线粒体 。 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的 特征 。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一、光合作用 二、呼吸作用 三、吸收作用 四、蒸腾作用 五、运输作用
一、叶片与光合作用
1、植物体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叶 ,场所是 叶绿体 。
气孔是气 体交换的 窗口和水 分蒸发的 “门户”
太阳 2、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提供的能量, 叶片 (器官)中,把 二氧化碳 水 在 和 转化成储 有机物 (主要是 淀粉 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氧气 光合作用 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 。
3.无机盐的吸收
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从土壤里吸收水分的同 时,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 无机盐 。植物需要量最多 氮 的是含 、 磷 、 钾 的无机盐。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和“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
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请说明理由。
第一句农谚具有科学道理,说明了水、肥对于 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二句农谚有片面性,忽视了不同生长发育时 期作物对水、肥的需要是不同的。
绿 色 开 花 植 物 的 生 活 方 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吸收作用 蒸腾作用 运输作用
1、叶片的结构 2、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光合作用的应用 1、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呼吸作用的应用 1、根的结构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3、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1、植物的蒸腾作用 2、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木质部(导管) 2、有机物的运输——韧皮部(筛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章末总结3.5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课件(共27张PPT)

小奇同学应立即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D)
A. 把花盆搬到暗处
B. 用塑料袋把花罩起来
C. 给花盆疏松土壤
D. 向花盆中浇适量的水
知识点4 蒸腾作用
11. (2021营口)苹果树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
水分主要用于
( D)
A. 提高结实率
B. 光合作用
C. 呼吸作用
D. 蒸腾作用
12. (2020北京)从同一株植物上剪下两根长势相近的枝条,进行如 右图所示的处理。将装置放在适宜条件下,数小时后发现甲装置塑 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比乙的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 A. 甲乙装置的不同之处是有无叶片 B. 油层可以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C. 数小时后乙装置的液面比甲装置的低 D. 该实验说明水分可通过叶片散失
章末自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考点1 光合作用 1. (2021普宁)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 B ) A. 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B. 提高氧气浓度 C. 延长光照时间 D. 增大昼夜温差
2. (2022河北模拟)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B. 把简单的有机物变成复杂的有机物 C. 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和光 D. 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1)甲图为西瓜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叶片可吸收_二__氧__化__碳___ 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_氧__气___,叶片进行气体吸收和释放的结构是 [__⑤___]_气__孔___。此结构同时也是叶片进行__蒸__腾__作用的“门 户”。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可由图中[___④___]__叶__脉__运输至果 实储存。该结构同时还可以运输___水__和__无__机__盐_____。
第 5 章 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复习课件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
植物是由土壤汁构成的
1642年,海尔蒙特(J.B. van Helmont)
五年后
柳树增重74.47kg 土壤减少0.06kg
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主要不是来自土壤
水分是建造植物体的唯一原料
进一步思考: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 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 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思考:
1、假如绿叶在光下确实制造出了淀粉,你 如何检验淀粉的存在?
2、如何确定叶片中的淀粉就是绿叶在光下 制造的,而不是原来就有的呢?如何解决?
制定计划:设置对照实验 实验组:有光 对照组:无光
思考:
如何营造有光与无光的对照呢?
实施计划
1课前2天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暗处理
实施计划
2在经过黑暗处理的实验材料上选1—2片 生长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 面遮盖住叶片的一部分。 思考:为什么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
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氧气!
思考: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提示: 怎样创设有无二氧化碳的环境? 怎样检测二氧化碳对否参与产物的合成?
演示试验 检验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索热尔通过实验得知: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 氧气的释放量几乎相等.
实验过程:
2、将采集的金鱼藻在水 中剪取若干带顶端的嫩 枝,放置在水槽内,并使 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 短管漏斗将其倒扣在水槽 里,在漏斗下面垫上两个
实验结果分析
带有火星的火柴棒伸入到试管后,又重新燃 烧。这表明试管中收集了氧气,它有助燃作 用,从而使火柴棒复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
植物是由土壤汁构成的
1642年,海尔蒙特(J.B. van Helmont)
五年后
柳树增重74.47kg 土壤减少0.06kg
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主要不是来自土壤
水分是建造植物体的唯一原料
进一步思考: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 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 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思考:
1、假如绿叶在光下确实制造出了淀粉,你 如何检验淀粉的存在?
2、如何确定叶片中的淀粉就是绿叶在光下 制造的,而不是原来就有的呢?如何解决?
制定计划:设置对照实验 实验组:有光 对照组:无光
思考:
如何营造有光与无光的对照呢?
实施计划
1课前2天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暗处理
实施计划
2在经过黑暗处理的实验材料上选1—2片 生长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 面遮盖住叶片的一部分。 思考:为什么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
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氧气!
思考: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提示: 怎样创设有无二氧化碳的环境? 怎样检测二氧化碳对否参与产物的合成?
演示试验 检验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索热尔通过实验得知: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 氧气的释放量几乎相等.
实验过程:
2、将采集的金鱼藻在水 中剪取若干带顶端的嫩 枝,放置在水槽内,并使 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 短管漏斗将其倒扣在水槽 里,在漏斗下面垫上两个
实验结果分析
带有火星的火柴棒伸入到试管后,又重新燃 烧。这表明试管中收集了氧气,它有助燃作 用,从而使火柴棒复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
中考生物复习--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水循环课件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考点梳理
考点1 植物对水分的吸取和运输 1.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植物主要通过____根______吸取水分,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_根__尖__成__熟_区__。根尖的_成__熟__区___有大量 的根毛,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取面积。 2. 水分的运输途径:土壤溶液中的水分→___根__毛_____细胞→ 成熟区的____导__管____ →茎部木质部的导管→叶的叶脉中导管 →叶肉细胞→___气__孔_____→散失到大气中。
【考点演练】
1. 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渗出,
这些汁液主要来自茎的
( )A
A. 导管
B. 筛管
C. 形成层
D. 以上均不对
考点2 植物的蒸腾作用
【考题再现】
1. (2015广东)图3-3-4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
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 ①是导管可运输水
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C)
A. 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B. 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C.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D.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8. (202X德州)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
闭影响的是
( D)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取和
3. 导管与筛管的比较
有机物
下上
4. 无机盐的运输:根吸取的水通过___导__管_____被送到植物体 的各个部分,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搭着便车”通过 这个管网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考点2 植物的蒸腾作用 1. 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__水__蒸__气___ 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叶片由___表__皮_____、 叶肉和____叶_脉_____三部分组成(如图3-3-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考点梳理
考点1 植物对水分的吸取和运输 1.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植物主要通过____根______吸取水分,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_根__尖__成__熟_区__。根尖的_成__熟__区___有大量 的根毛,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取面积。 2. 水分的运输途径:土壤溶液中的水分→___根__毛_____细胞→ 成熟区的____导__管____ →茎部木质部的导管→叶的叶脉中导管 →叶肉细胞→___气__孔_____→散失到大气中。
【考点演练】
1. 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渗出,
这些汁液主要来自茎的
( )A
A. 导管
B. 筛管
C. 形成层
D. 以上均不对
考点2 植物的蒸腾作用
【考题再现】
1. (2015广东)图3-3-4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
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 ①是导管可运输水
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C)
A. 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B. 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C.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D.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8. (202X德州)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
闭影响的是
( D)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取和
3. 导管与筛管的比较
有机物
下上
4. 无机盐的运输:根吸取的水通过___导__管_____被送到植物体 的各个部分,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搭着便车”通过 这个管网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考点2 植物的蒸腾作用 1. 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__水__蒸__气___ 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叶片由___表__皮_____、 叶肉和____叶_脉_____三部分组成(如图3-3-1)。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一)+(共33张PPT)

阳光下。
A
B
(1)数小时后,摘下A装置内的叶片,经过处理后加碘液 无淀粉 存 不变蓝 ,证明叶片中_________ 数滴,叶片颜色_________ 在。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吸收二氧化碳 。 (2)摘下B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的 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 颜色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蓝 _________ 生了淀粉 。
结果 植物
用碘液检验叶片 见光部分 遮光部分 黄白色
盆栽天竺葵
蓝色
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2.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结论: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银边天竺葵
彩叶草
银边翠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叶绿体是光合作 用的场所。
4.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乙 (2)图_________ 中的花比另一盆花生活的时间短,因为这 盆花把密封罩内的_________ 二氧化碳 用尽,植物体就不能进行 _________ 光合作用 了。
6.下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A装 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B装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清 水。把A、B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24小时,然后一起移到
探索光合作用
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实验原理 绿叶在光下是否合成淀粉,可用碘液进行测试。因 为在化学反应中淀粉遇碘变蓝。但是碘分子难以进入叶 的活细胞,而且叶绿体中色素的颜色会干扰碘与淀粉显 示的蓝色。因此,用煮沸的酒精杀死叶片细胞,并使叶 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碘分子浸入脱色叶片的细胞中,测
试淀粉是否存在。
光
(广东中考初三生物复习基础知识PPT)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2.作出假设:__二___氧__化__碳___是__光__合__作___用__的__原__料_______。
3.材料用具:天竺葵枝条、小烧杯、玻璃板、培养皿、25%氢氧化钠 溶液、透明的广口瓶、凡士林。
返回目录
第5章
4.实验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①剪取两段大小等___相__同_____的天竺葵枝条,插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
返回目录
第5章
无机盐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缺乏时的表现
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返回目录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②在玻璃板上放置一个培养皿,倒入适量的 25%氢氧化钠溶液,将装 有枝条的小烧杯放在培养皿里,用广口瓶罩住实验装置,并在瓶口涂 上凡士林,做好甲装置。用同样的方法做好乙装置,但培养皿里装的
是__清__水____。甲装置中没有__二__氧__化__碳____,乙装置中有__二__氧__化___碳____, 从而形成____对__照_____。
返回目录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③将甲、乙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 2 小时。揭开广口瓶,各取一片叶片。
④用__酒__精___隔水加热,使_叶___绿__素___溶解于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使用碘液滴加在两个叶片上。 ⑥片刻后,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返回目录
第5章
3.材料用具:盆栽的天竺葵(或其它绿色植物)、不透光纸(如锡箔纸)、
回形针、小烧杯、大烧杯、培养血、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镊子、酒精、碘液、清水。
返回目录
第5章
4.实验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①暗处理:实验前 2-3 天,把盆栽的天竺葵放于___暗_____处。 ②选叶遮光并给予光照:在经过暗处理的实验材料上选___1___片生长 健壮的叶片,用__锡__箔__纸____从上、下两面遮盖住叶片的一部分。然后
3.材料用具:天竺葵枝条、小烧杯、玻璃板、培养皿、25%氢氧化钠 溶液、透明的广口瓶、凡士林。
返回目录
第5章
4.实验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①剪取两段大小等___相__同_____的天竺葵枝条,插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
返回目录
第5章
无机盐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缺乏时的表现
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返回目录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②在玻璃板上放置一个培养皿,倒入适量的 25%氢氧化钠溶液,将装 有枝条的小烧杯放在培养皿里,用广口瓶罩住实验装置,并在瓶口涂 上凡士林,做好甲装置。用同样的方法做好乙装置,但培养皿里装的
是__清__水____。甲装置中没有__二__氧__化__碳____,乙装置中有__二__氧__化___碳____, 从而形成____对__照_____。
返回目录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③将甲、乙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 2 小时。揭开广口瓶,各取一片叶片。
④用__酒__精___隔水加热,使_叶___绿__素___溶解于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使用碘液滴加在两个叶片上。 ⑥片刻后,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返回目录
第5章
3.材料用具:盆栽的天竺葵(或其它绿色植物)、不透光纸(如锡箔纸)、
回形针、小烧杯、大烧杯、培养血、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镊子、酒精、碘液、清水。
返回目录
第5章
4.实验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①暗处理:实验前 2-3 天,把盆栽的天竺葵放于___暗_____处。 ②选叶遮光并给予光照:在经过暗处理的实验材料上选___1___片生长 健壮的叶片,用__锡__箔__纸____从上、下两面遮盖住叶片的一部分。然后
3.5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复习课件(共43张PPT)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正常枝条
稀释的红墨水
枝条纵切
枝条横切
实验现象: 茎中的木质部被染成了红色 叶中的叶脉也被染成了红色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导管位于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观察枝瘤
一个月后
筛管
筛管位于韧皮部,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环剥主干过重,植株死亡(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 适当环剥,可增产。
木质部 韧皮部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
1.872kg 0.92% 0.25kg 0.12% 202.106kg 98.96%
想一想: 植物体从土壤里不断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保留在植物体内,被植物体利用。 植物体吸收的大部分水分到哪里去了呢?
植物的蒸腾失水
植 物 油
甲Hale Waihona Puke 植 物 油乙光照数小时后......
散失
结构:叶片的气孔 蒸腾作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
运输: 木质部——导管
吸收
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
原理: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的浓度, 细胞吸水
例题分析
绿色植物能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以下结构与这一过程
无关的是( B )
A.根毛
B.筛管
C.导管
D.气孔
1. 树木移栽过程中因根毛大量被破坏,导致根的 作用下降;为
水和无机盐 下 有机物 上
上 死细胞 下 活细胞
联系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
环剥枝条 (保花保果)
疏花 花果 太密
疏果
联系生活——给植物输液(水和无机盐)
木质部
针头深入的部位?
资料分析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204.228kg 100%
稀释的红墨水
枝条纵切
枝条横切
实验现象: 茎中的木质部被染成了红色 叶中的叶脉也被染成了红色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导管位于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观察枝瘤
一个月后
筛管
筛管位于韧皮部,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环剥主干过重,植株死亡(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 适当环剥,可增产。
木质部 韧皮部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
1.872kg 0.92% 0.25kg 0.12% 202.106kg 98.96%
想一想: 植物体从土壤里不断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保留在植物体内,被植物体利用。 植物体吸收的大部分水分到哪里去了呢?
植物的蒸腾失水
植 物 油
甲Hale Waihona Puke 植 物 油乙光照数小时后......
散失
结构:叶片的气孔 蒸腾作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
运输: 木质部——导管
吸收
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
原理: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的浓度, 细胞吸水
例题分析
绿色植物能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以下结构与这一过程
无关的是( B )
A.根毛
B.筛管
C.导管
D.气孔
1. 树木移栽过程中因根毛大量被破坏,导致根的 作用下降;为
水和无机盐 下 有机物 上
上 死细胞 下 活细胞
联系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
环剥枝条 (保花保果)
疏花 花果 太密
疏果
联系生活——给植物输液(水和无机盐)
木质部
针头深入的部位?
资料分析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204.228kg 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土壤溶
水
液的浓度
2 、根毛适于吸收水 分的结构特点:
细胞壁薄,细胞质少, 液泡大
水
水分的运输途径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的导管→茎、 叶内的导管 。
一、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 周围溶液的浓度 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 < 周围溶液的浓度
二、根毛吸水的条件
暗处理
我来
叶片局部遮光处理 总结
给以光照
脱去叶绿素
漂洗、滴加碘液
ab
观察叶色变化
结论: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 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在我们所做的探究性实验中要设 置对照实验,一般有两组,本实 验只有一组,请问有对照实验吗?
ba
如何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如何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
1、 水分的运输途径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的导管→茎、叶 内的导管 。
2、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重要是根从土壤里 吸收的。
观察根尖的结构分区和根毛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根毛
• 根的主要吸水区域是 根尖的根毛区/成熟区。
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与土壤接触的 表面积。
根毛吸水的原理
1、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
环割树皮,有机物的输导被阻断。 因此有机物堆积在切口,使切口处细胞 生长旺盛,形成瘤状。(有机物在韧皮 部由上向下运输。)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筛管)位于树皮的韧皮部里。
三、导管和筛管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
所在部位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组成细胞 导管 木质部 水.无机盐 下 上 死细胞 筛管 韧皮部 有机物 上 下 活细胞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2节 呼吸作用 第3节 吸收作用 第4节 蒸腾作用 第5节 运输作用
有机物 水
一、光合作用
氧气
二氧化碳
光能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原料 条件
产物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暗处理 叶片局部遮光处理 给以光照 脱去叶绿素 漂洗、滴加碘液 观察叶色变化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降低植物体的叶面温度,避
蒸腾作用的
免叶片灼伤。
意义: 2、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
的吸收与运输。
五、运输作用 一、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树皮(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讨论
1、从茎的横切面上看, 染成红色的是茎的哪 一部分?
木质部
2、说出水分到达叶片 的运输途径。
根 茎的木质部 叶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线粒体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含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必须有光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
产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制造有机物 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结论: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_依__存__。
三、吸收作用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土壤溶液的浓度
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 (氮磷钾)
四、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植物散失体内水分的主要方式。
蒸腾作用的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
概念: 式从气孔散发出去的过程。
气孔的调节:
吸 水 气孔开放
保卫细
胞
失水 气孔关闭
水分散失
水分不散 失
蒸腾作用的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 过程: 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3、该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 在茎的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
运输的。
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韧 皮部中运输
果农为了增产常将结果的枝条剥去 一圈树皮,称为环剥。
一两个月后
1、描述切囗上方和下方的形 态变化。
切囗上方 形成瘤状物, 下方没变化。
2、试解释切囗上方形成瘤状物的原因。
a b
如何选材来验 证植物的光合 作用的条件是
叶绿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请你认真观察:
二、呼吸作用
萌发的种子 煮熟并冷却的种子
甲
乙
结论: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萌发的种子 甲
煮熟并冷却的种子 乙
结论:种子在呼吸作用中吸收氧
萌发的种子 煮熟并冷却的种子
丙
丁
结论:种子在呼吸作用中释放二氧化碳
小结:呼吸作用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