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成反比的意义

合集下载

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努力的你,未来可期!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里的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这里的劳动时间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的生产率,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在单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具体劳动的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的量是不同的,即生产商品的数量是不同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反之,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就越少,而在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抽象劳动形成的价值的量不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不变的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反之,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

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

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这两种测量方法是一致的,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越多,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这里需要大家掌握的是“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是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即社会分工的程度,社会分工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

由于国际水平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的社会分工)逐渐代替国际垂直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社会分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拼搏的你,背影很美!。

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问题

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问题

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问题所用原理:(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表现为价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与个别劳动时间没有关系(切忌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同于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

数学公式为价值=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总量/劳动生产率。

(2)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表现为数量)越高,平均到单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少,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跟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没有关系。

数学公式为价值=1/生产率。

(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理论上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价值量相抵消,所以价值总量问题不考虑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公式为使用价值量=数量=生产率*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企业价值总量成正比(公式为价值总量=数量*价值量(不变)=生产率*时间*价值量)。

(4)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币值变化(商品价值变化)影响价格变化(货币用来表现商品价值),公式为商品价值=货币表现的价格:商品增减值时价格变化为商品价值=货币价格*(1±变化);币值变化时为商品*(1±变化)=货币价格。

例1:(08全国一卷)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B)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解析:本题把数学知识与政治经济学知识做了有机的结合。

这是今年高考中考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道选择题。

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两个百分数所表达的含义。

在此题中,2007年该商品用货币表示,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M=15元。

假定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1件,那么当2008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该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1+50%)M=15元,通过计算可得出此时M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0元,即M=10元。

也论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 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

也论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 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
[ 1 0]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 种表述方式是 , ) 正比 ; (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 6 [ 1 2] 成正比 ; ( 商品价值量不是与劳动生产率成 7)
[ 3]
而是与劳动的复杂程度成正比 , 不能把劳动 正比 , 复杂程度提高产生 的 结 果 ( 单位时间的产出价值 增加 ) 看做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 特别应该
1 9
0 1 2 年第 5 期 2
“ 第一 , 劳动 生 产 力 与 商 品 价 值 量 成 反 比 ” 的 假设条件是什么 ? 一个命题得以成立必定有其特 “ 定的假定条件 , 成反比” 这 个 命 题 也 不 例 外。 马 成 反 比” 的 假 设 条 件, 但 克思虽然没有明确 提 出 “ 是并不能因此否定不存在假设条件 。“ 成反比 ” 是 ( 建立在如下假设条 件 基 础 上 的 : 部 门 假 定, 即 1) 生产相同或相近使用价值的商品生产者构成一个 只有在部门 假 定 的 基 础 上 才 能 定 义 商 品 的 部门 , 价值 , 不同部门的 商 品 构 成 的 商 品 集 合 因 其 使 用 不能定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自然也就 价值不同 , ) 不能用来定义价值和价值量 。( 同一劳动假定 。 2 什么是同 一 劳 动 ? 学 术 界 对 此 有 不 同 的 看 法 ① 。 对此我们认为应 结 合 特 定 的 语 境 解 读 同 一 劳 动 , 而不能泛泛地将同一劳动解释为生产某种使用价 值的具体劳动或者抽象的人类劳动或者别的 。 同 一个概念在不同 语 境 下 有 不 同 的 含 义 , 这是马克 思《 资本论 》 的一个显著特点 ,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 。 在上面这段引文 中 , 同一劳动应该是指同一部门 劳动复杂程度相 同 的 劳 动 , 是凝结在某种使用价

辨析题

辨析题

三、辨析题1、“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相同的商品只能卖相同的价钱。

(1)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的观点是对的,但笼统地认为相同的商品卖同样的价钱是片面的。

(2)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类商品所用的劳动时间不同,个别劳动时间较低的商品生产者可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商品,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市场供求关系各有不同。

因此,商品的价格也不尽相同。

(3)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因此,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命题错误。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

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

3、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因此,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创造价值。

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创造价值,这个说法错误。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却不是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是因为,劳动并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要素。

创造社会财富的不但有劳动这一要素,而且土地、设备、原材料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对社会财富创造做贡献,因此,劳动和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共同构成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

马克思指出:“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4、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此观点正确。

(2)金和银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而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由于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质地均匀、易于分割,耐磨蚀、抗腐蚀、容易保存等自然属性,使它们天然适合充当货币材料。

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

5、尽管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但是,无论劳动生产率发生怎样的变化,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物的因素
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和劳 动强度
人的因素
制造某种商品所 需要的劳动时间
影响劳动熟练程度 和劳动强度的因素 有:
技术水平 生产经验 体力强弱 劳动态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的理解:
A.物的因素:“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指提是当时某个生产部门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 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
正比 反比 单位商品价值量 无关 无关
小结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
无关 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
个别劳动时间 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
反比 正比
1.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 因此 ( )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少,价值总量不变 B.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总量增加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不变 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亏本
结论:商个品别生劳产动者时要间在,竞使争个中别处劳于动有时利间地低位 于,社必会须必缩要短劳
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什么是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两种表示方法:
①每个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
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什么是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2)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
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的。
(3)商品价值的决定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的影响
当时某个生产部门绝大 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

马经课后习题及名词解释(修改版)

马经课后习题及名词解释(修改版)

马经课后习题及名词解释(修改版)马经课后习题及名词解释by马奕涵备注:红色题目为复习PPT课后习题第一章名词解释: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经济: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一个历史范畴。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属于自然范畴。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值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总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即撇开了各种具体劳动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私人劳动: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所进行的,其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提供给社会的,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其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的效率或能力。

通常由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时间来表示。

货币: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价格标准:价格标准是货币重量单位,是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的,通常由国家法律规定。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代表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价值规律: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

《资本论导读》复习资料整理

《资本论导读》复习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1、私人劳动: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者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劳动产品归私人支配占有。

劳动具有私人性。

2、社会劳动:在社会分工中,每个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劳动产品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劳动具有社会性。

3、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3、价值: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5、交换价值:①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②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价格: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7、具体劳动:在商品生中,人们为了生产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商品,要进行各种特定形式的劳动,这种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成为具体劳动。

8、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力的支出,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撇开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抽象劳动。

9、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10、社会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1、简单价值形式(一对一):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即简单价值形式。

12、扩大价值形式(一对多):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即扩大价值形式。

13、一般价值形式(多对一):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在一种商品上,即一般价值形式。

14、货币: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15、价值尺度:指货币可以作为衡量和计算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准。

16、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17、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

18、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19、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

1、汽车销量的增加,对汽油的销售有 什么影响?为什么? 2、汽油价格的上涨,对汽车销售 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讨论
当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时,一种商品价 格下降(上升),需求量增加(减少),会引 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减少)
养鸡
杀鸡
无奈
热烈祝贺高一水果集团成立
集团简介:高一水果集团成立于 2009年,拥有水果生产基地、罐头和 果汁加工厂、营销策划公司等。在以 班主任为总裁、全班同学为智囊团的 共同努力下,必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 辉煌的成绩。
2010年,营销策划公司报告:市场上荔枝、 龙眼供不应求,价格狂升到30-40元/斤。
智囊团回应: 马上扩大生产规模, 增加产量,以获得 最大的收益。
经过这样的生产调整, 高一水果集团效益不断增高, 公司发展日益壮大……
2014年,紧急情况!市场上荔枝、龙眼等水 果供应太多,严重供过于求,价格跌到2元/斤!
单 位 商 品 的 价 值 量
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无关
单 位

反比

无关
商 品
社会劳动生产率
无关
个别劳动时间 反 比
反比
的 价
无关
正比
值 总 量
个别劳动生产率
1、不同的生产者生产同一件产品出 售,为什么有的赚钱,有的亏本?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格由价值决定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智囊团回应:马上 提高劳动生产率!
2、
价格降低 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小个别劳动时间
2014年6月,百事可乐、麦当 劳、雀巢、箭牌口香糖、等著 名品牌企业正在努力寻找菠萝 浓缩汁原料。
智囊团回应:菠 萝马上停止销售,送 往果汁加工厂加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成正比的意义
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马克思观点。

这里的成反比可以理解为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价值量越低,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是反比例关系。

但现实中确实存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价值量(价格,下同)也提高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这里的成正比的意义仅仅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价值量也提高,并不是说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是正比例关系,是一种同向变化关系。

关于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W=w/Lp
W单位价值量,w单位时间产品价值,Lp劳动生产率。

W=w/Lp可以写成微分形式:
dW/W=dw/w-dLp/Lp
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意义是:单位时间产品价值w不变。

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的意义是:单位时间产品价值变化,且其变化率大于劳动生产率变化率。

即:dW/W=dw/w-dLp/Lp大于0
此时,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价值量也提高。

现实世界中,存在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反向变化但未必是反比例的关系。

此时:单位时间产品价值变化,且其变化率小于劳动生产率变化率。

即:dW/W=dw/w-dLp/Lp小于0
此时,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价值量降低。

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发生。

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同向变化或反向变化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

住房、茅台酒、粮食等等,劳动生产率虽然提高,但单位时间产品价值提高更快,体现为价格上涨。

电脑、手机等等,单位时间产品价值虽然也提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快,体现为价格下降。

最后,我们简要说明一下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成正比的意义:
W=w/Lp
dW/W=dw/w-dLp/Lp
当w=0时,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当dw/w-dLp/Lp小于0时,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反向变化。

当dw/w-dLp/Lp大于0时,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正向变化——即所谓成正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