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造原理》教学课件—03浆纱
合集下载
第3章 浆纱.ppt

非环保型的PVA退出市场将会成为现实
目前常规使用的PVA在环保性能上受到限制已是一个 不争的事实,少用与不用PVA已成为近几年来浆料生产厂 家和应用厂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实现的途径可有:
一是通过对现有PVA的改性,在难降解的长链中嵌入 易降解的结构单元,或通过改性引入有利于降解的官能团, 使结构较为稳定的PVA大分子能变为可降解的产品,从而 实现环保的要求;
但柔软剂对浆膜的机械强度也有不良影响,使浆膜大分子之 间的结合力削弱,机械强度下降。故柔软剂的加入量宜少。动 物油脂用量为淀粉量的2%~6%,植物油脂用量为淀粉的 3%~8%。
(四)抗静电剂
疏水性合成纤维吸湿性差,在浆纱和织造过程中容易静电积 聚,以至纱线毛茸耸立。为克服这一缺点,在浆液中加入少量 以消除静电为主的表面活性剂,不仅能起到良好的抗静电效果, 而且还有使浆膜平滑的作用。作为抗静电剂的表面活性剂以阳 离子型为好,如抗静电剂MPN、静电消除剂SN等。
浆纱所选用的粘着剂和助剂不仅要来源充足,成本低廉, 调浆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要易于退浆,退浆废液易于净化, 不污染环境。
织轴卷绕质量良好,表面圆整,排纱整齐,没有“倒断 头”、“并绞”、“绞头”疵点。
在保证优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浆纱生产效率,提高浆 纱速度,提高浆纱工艺过程的操作和质量控制自动化程度。
浆纱用的粘着剂分为天然粘着剂、变性粘着剂、 合成粘着剂三大类,如表3-1所示。
3-1
(一)淀粉
淀粉具有良好的上浆伏帖毛羽性能,且资源丰富,价格低 廉,退浆废液易处理,也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多用于短纤维浆 纱生产中。
(二)动物胶
动物胶属硬朊类蛋白质,从动物骨、皮等结缔组织中提取。 动物胶可分为明胶、皮胶、骨胶等。精制品明胶为无味、无 臭、无色或带黄色的透明体。皮胶呈棕色半透明状,骨胶呈 红棕色半透明状。动物胶主要在毛纱、粘胶丝或醋酯长丝等 浆纱生产中使用。
浆纱概述PPT课件

c. 粘附性:对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d. 成膜性:浆膜硬、脆,配方中应加入柔软剂。 e. 霉变性:易霉变,配方中应加入防腐剂。
30~40度不宜久存,20度以下80度以上细菌繁殖慢。
第35页/共168页
• 3.纤维素衍生物
1) 纤维素与淀粉相似。利用葡萄糖基环中羟基的特 性,可使纤维素发生酯化或醚化反应,以改变其物理 化学性能。
• 支链淀粉:除— 1,4甙键联结外,还有1,6甙键和少量 的1,3甙键,显分枝态。n=600~6000。(含量一般为 70-80%左右)。不溶于水,遇I2变紫色,在热水中膨胀,使 浆液变得粘稠,形成粘度的主体。浆液不会凝胶,形成的浆 膜脆弱,纱线吸附足够量的浆液,保证浆膜的厚度,在浆液 中起量的作用。
第32页/共168页
•当前,国际上纺织浆料中用得最多的仍然是变性淀粉浆
料。美国为了节省劳动成本,他们主要是用不同规格的变
性淀粉与聚乙烯醇混合的“组合浆料”形式。 而欧洲仍
然是使用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的变性淀粉与丙烯酸类浆料
的混合浆。欧美主要国家所用的变性淀粉浆料中,酸解淀
粉仍占80%以上。
第33页/共168页
第31页/共168页
资料:我国变性淀粉实际使用量
应用的工业部门
造纸工业 纺织工业 饲料工业 食品工业 医药工业 铸造工业 淀粉塑料 其他工业
总计
1996年实际销售量 (万吨) 8 5.5 4 0.5
18.0
2005年需求量 (万吨) 20-30 10-13
8-10 14-16
2-4 3-4 10-12 5-8 72-100
后迅速发生水解反应,使甙键断裂, ▪ 上浆性能:淀粉的聚合度下降,粘度也降低,浆液的
30~40度不宜久存,20度以下80度以上细菌繁殖慢。
第35页/共168页
• 3.纤维素衍生物
1) 纤维素与淀粉相似。利用葡萄糖基环中羟基的特 性,可使纤维素发生酯化或醚化反应,以改变其物理 化学性能。
• 支链淀粉:除— 1,4甙键联结外,还有1,6甙键和少量 的1,3甙键,显分枝态。n=600~6000。(含量一般为 70-80%左右)。不溶于水,遇I2变紫色,在热水中膨胀,使 浆液变得粘稠,形成粘度的主体。浆液不会凝胶,形成的浆 膜脆弱,纱线吸附足够量的浆液,保证浆膜的厚度,在浆液 中起量的作用。
第32页/共168页
•当前,国际上纺织浆料中用得最多的仍然是变性淀粉浆
料。美国为了节省劳动成本,他们主要是用不同规格的变
性淀粉与聚乙烯醇混合的“组合浆料”形式。 而欧洲仍
然是使用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的变性淀粉与丙烯酸类浆料
的混合浆。欧美主要国家所用的变性淀粉浆料中,酸解淀
粉仍占80%以上。
第33页/共168页
第31页/共168页
资料:我国变性淀粉实际使用量
应用的工业部门
造纸工业 纺织工业 饲料工业 食品工业 医药工业 铸造工业 淀粉塑料 其他工业
总计
1996年实际销售量 (万吨) 8 5.5 4 0.5
18.0
2005年需求量 (万吨) 20-30 10-13
8-10 14-16
2-4 3-4 10-12 5-8 72-100
后迅速发生水解反应,使甙键断裂, ▪ 上浆性能:淀粉的聚合度下降,粘度也降低,浆液的
第三章 纺织浆料 ppt课件

X / z
粘度单位为泊(P),1P=100CP 1P:表示相隔单位距离1cm的两层流体,以单位速度差 (1cm/s)流动时,在单位面积1cm2上所受的力为1达因。 国际单位制中,粘度单位为帕斯卡·秒(帕·秒或Pa·s) 1P=0.1Pa·s
ppt课件
19
(三)浆液的流变性
都属于a<1的切力变 稀的非牛顿流体 提及浆液粘度值的同 时必须注明其切变速 率值
(二)粘附机理
两个高聚物之间的粘附:包括热力学粘附、机械粘附和化学 粘附。
热力学粘附:克服跨界面的分子相互作用而分开两个表面所 需要的可逆功;
机械粘附:指在界面上很大部分的接触区域发生了亚微观粗 糙的机械咬合。
化学粘附:跨界面形成化学键(共价键、静电或金属键)的 粘附过程;
浆料对纤维的有效粘附主要为热力学粘附和机械粘附。?? 由于在染整之前必须从织物上去除浆料,浆料与纤维之间不 能有化学键结合,即不允许有化学粘附。
ppt课件
25
三、浆料的粘附性及粘附机理
(一)粘附性的基本概念 1、粘附力:是粘着剂(浆料)与被粘物(纤维)在粘附界面
上的作用力。 2、粘附强度:单位面积上呈现的粘附力称为~。
浆料对纤维的粘附强度一般在10-30 N / mm2
3、浆液对纤维的润湿
浆液必须有效地润湿纤维和纱线,才能得到较高的粘附强度。
ppt课件
11
第三节 浆料的性能
水溶性 流变性 粘附性 成膜性
ppt课件
12
一、浆料的水溶性及其溶液的特性
(一)浆料的溶解性 溶剂的选择: (1)相似相容原则, 氢键 (2)溶解度参数(δ)相近原则。
(二)高聚物溶解特点:分部进行,慢 高聚物溶液的特点: 粘度大 能拉丝或成膜 凝胶现象
粘度单位为泊(P),1P=100CP 1P:表示相隔单位距离1cm的两层流体,以单位速度差 (1cm/s)流动时,在单位面积1cm2上所受的力为1达因。 国际单位制中,粘度单位为帕斯卡·秒(帕·秒或Pa·s) 1P=0.1Pa·s
ppt课件
19
(三)浆液的流变性
都属于a<1的切力变 稀的非牛顿流体 提及浆液粘度值的同 时必须注明其切变速 率值
(二)粘附机理
两个高聚物之间的粘附:包括热力学粘附、机械粘附和化学 粘附。
热力学粘附:克服跨界面的分子相互作用而分开两个表面所 需要的可逆功;
机械粘附:指在界面上很大部分的接触区域发生了亚微观粗 糙的机械咬合。
化学粘附:跨界面形成化学键(共价键、静电或金属键)的 粘附过程;
浆料对纤维的有效粘附主要为热力学粘附和机械粘附。?? 由于在染整之前必须从织物上去除浆料,浆料与纤维之间不 能有化学键结合,即不允许有化学粘附。
ppt课件
25
三、浆料的粘附性及粘附机理
(一)粘附性的基本概念 1、粘附力:是粘着剂(浆料)与被粘物(纤维)在粘附界面
上的作用力。 2、粘附强度:单位面积上呈现的粘附力称为~。
浆料对纤维的粘附强度一般在10-30 N / mm2
3、浆液对纤维的润湿
浆液必须有效地润湿纤维和纱线,才能得到较高的粘附强度。
ppt课件
11
第三节 浆料的性能
水溶性 流变性 粘附性 成膜性
ppt课件
12
一、浆料的水溶性及其溶液的特性
(一)浆料的溶解性 溶剂的选择: (1)相似相容原则, 氢键 (2)溶解度参数(δ)相近原则。
(二)高聚物溶解特点:分部进行,慢 高聚物溶液的特点: 粘度大 能拉丝或成膜 凝胶现象
3浆纱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淀粉的结构及性质比较:
直链淀粉:-1,4甙键联结;(含量一般为 20-25%左右) 支链淀粉:除-1,4甙键联结外,还有1,6甙键和少量的1, 3甙键,显分枝态。
直链淀粉 分子结构 线形、规则 支链淀粉 分支型、不规则
聚合度
与碘反映
200-900
兰色
600-6000
紫色
在水中状态
(课件.典型浆纱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第一节 浆 料
一、对浆液及浆膜的工艺要求
1、 应具有适当的粘度,且上浆过程中浆液粘度要稳定
每个葡萄糖剩基上有三个羟基,因此取代度的平均值在0-3
之间。 ♦酯化淀粉有:①醋酸酯淀粉,该淀粉的大分子中带有疏水性 酯基,对疏水性合纤的粘附性增强。②磷酸酯淀粉,该淀粉 的大分子中含磷酸酯基(亲水性酯基)。③淀粉氨基甲酸酯
(尿素淀粉),亲水性增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d. 醚化淀粉
2. 要求(对浆纱的要求)
提高纱线的耐磨性——要求部分浆液被覆在纱线外 表烘干后形成浆膜; 降低纱线的毛羽; 增加纱线的强度——要求部分浆液浸透到纱线内部 粘合纤维; 保护纱线的伸长和弹性; ▪增加强度与提高耐磨性是一对矛盾?
其中存在两对矛盾:(在上浆量一定情况下) ▪增加强度与保持伸长是另一对矛盾?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淀粉上浆应注意的问题:
淀粉不溶于冷水,一般采用高温上浆(9598℃); 淀粉聚合度高,分子量大,浸透性差。所以, 原淀粉浆需添加分解剂,使部分淀粉分解,降 低粘度,提高浸透性; 淀粉浆膜比较脆硬,浆膜强度大,弹性较差。 因此,淀粉浆需加入适量柔软剂、吸湿剂,以 增强浆膜弹性,改善成膜性;
浆纱

织造原理
二、浆纱工序的要求
1.对浆料的要求
浆料配方不宜过于繁杂,浆料来源充足、价格低、调浆操作
简便、退浆容易、不污染环境 浆液对经纱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成膜性、亲和性和浸透性, 具有适宜的粘度; 浆液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易沉淀、生成絮状物、起泡 和发霉等; 浆膜柔韧、坚牢、光滑,有适当的吸湿性;
浆纱
织造原理
第三章
浆
纱
织造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浆纱工序概述 浆料 浆液调制
第四节
第五节
上浆与烘燥
浆纱质量控制与检验
第六节
浆纱综合讨论
织造原理
第一节
浆纱工序概述
一、浆纱的目的及意义
经纱从织轴上退绕下来直至形成织物,要受到3000~5000次
程度不同的反复拉伸、屈曲、磨损和冲击作用。 而未经上浆的经纱——毛羽多,纤维间抱合力不足,织造 中纱身易起毛,断头频繁,开口不清,形成织疵,严重的时 候,还会造成正常的织造过程无法维持。 ∴除股线、单纤长丝、加捻长丝、变形丝、网络度较高的网 络丝外,几乎所有的短纤纱和长丝均需经上浆加工。
淀粉是由植物绿叶中的叶绿素作介质,使二氧化碳与水在日光照 射下发生光合作用而成的:
淀粉是由α -葡萄糖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高聚糖。
织造原理
浆纱(warp sizing)根本目的——提高经纱的可织性
织造原理
1. 浆纱工序对纱线的作用: 浆液
表面被覆(coverage)
经纱 烘燥 浆膜(sizing films) 经纱织造性能得到提高 内部浸透(soakage)
织造原理
上浆工作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耐磨性改善:表面坚韧的浆膜使经纱耐磨性能得到提高。 2.纱线毛羽贴伏、表面光滑:由于浆膜的粘结作用,使纱线表 面的纤维游离端紧贴纱身(fiber lay),纱线表面光滑。在高密织 物的织制时,可以减少邻纱之间的纠缠和经纱断头,对于毛纱、 麻纱、化纤纱及混纺纱、无论长丝而言,毛羽贴伏和纱身光滑 则尤为重要。
第三章 浆纱

鱼胶、明胶、骨胶、皮胶 • 甲壳质
蟹壳、虾壳等
2020/4/5
13
(一) 淀粉
淀粉(starch)作为主粘着剂在浆纱工程中 应用已有很久历史。它具有良好的上浆 性能,并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退浆 废液易处理,也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目 前,浆纱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淀粉粘着剂 一般为天然淀粉和变性淀粉。
2020/4/5
2020/4/5
34
酸解淀粉----上浆性能
酸解淀粉的外观和原淀粉基本相同。在水 中经加热后,酸解淀粉粒子容易分散,也 容易达到完全糊化状态。由于淀粉粒子膨 胀较小,分子量明显降低,故成浆后浆液 粘度低,流动性好,但粘度稳定性比原淀 粉略有下降。酸解淀粉浆膜较脆硬,与原 淀粉相似。
2020/4/5
2020/4/5
25
粘附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接触时, 相互结合的能力。
粘附力测试方法:粗纱法、剥离法
2020/4/5
26
(5)淀粉浆的成膜性
淀粉浆的浆膜一般比较脆硬,浆膜强度 大,但弹性较差,断裂伸长小。玉蜀黍 淀粉的浆膜机械性能优于小麦淀粉,其 强度较大,弹性也稍好,因此玉蜀黍淀 粉上浆效果比小麦淀粉好。但是,玉蜀 黍淀粉浆膜手感粗糙,上浆率不宜过高。
2020/4/5
37
氧化淀粉----上浆性能
氧化淀粉外观为色泽洁白的粉末。成浆 后粘度低,流动性好,浸透性强,粘度 稳定性好,不易凝胶。
2020/4/5
38
氧化淀粉----使用
与原淀粉相比,它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 性有所提高,形成浆膜比较坚韧,是棉 纱,粘胶纱的良好浆料。
2020/4/5
39
酯化淀粉----变性原理
粘度的表示方法(相对粘度)
在度量分散液体的粘度时,也可以使 用相对粘度值ηr,其物理意义是分散 液体的绝对粘度(η)与介质的绝对粘 度(η0)之比
蟹壳、虾壳等
2020/4/5
13
(一) 淀粉
淀粉(starch)作为主粘着剂在浆纱工程中 应用已有很久历史。它具有良好的上浆 性能,并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退浆 废液易处理,也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目 前,浆纱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淀粉粘着剂 一般为天然淀粉和变性淀粉。
2020/4/5
2020/4/5
34
酸解淀粉----上浆性能
酸解淀粉的外观和原淀粉基本相同。在水 中经加热后,酸解淀粉粒子容易分散,也 容易达到完全糊化状态。由于淀粉粒子膨 胀较小,分子量明显降低,故成浆后浆液 粘度低,流动性好,但粘度稳定性比原淀 粉略有下降。酸解淀粉浆膜较脆硬,与原 淀粉相似。
2020/4/5
2020/4/5
25
粘附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接触时, 相互结合的能力。
粘附力测试方法:粗纱法、剥离法
2020/4/5
26
(5)淀粉浆的成膜性
淀粉浆的浆膜一般比较脆硬,浆膜强度 大,但弹性较差,断裂伸长小。玉蜀黍 淀粉的浆膜机械性能优于小麦淀粉,其 强度较大,弹性也稍好,因此玉蜀黍淀 粉上浆效果比小麦淀粉好。但是,玉蜀 黍淀粉浆膜手感粗糙,上浆率不宜过高。
2020/4/5
37
氧化淀粉----上浆性能
氧化淀粉外观为色泽洁白的粉末。成浆 后粘度低,流动性好,浸透性强,粘度 稳定性好,不易凝胶。
2020/4/5
38
氧化淀粉----使用
与原淀粉相比,它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 性有所提高,形成浆膜比较坚韧,是棉 纱,粘胶纱的良好浆料。
2020/4/5
39
酯化淀粉----变性原理
粘度的表示方法(相对粘度)
在度量分散液体的粘度时,也可以使 用相对粘度值ηr,其物理意义是分散 液体的绝对粘度(η)与介质的绝对粘 度(η0)之比
第三章浆纱-PPT课件

4.PVA的上浆性能
(2)粘度 与聚合度、醇解度、浓度、温度有关: 温度一定,浓度越高,粘度越大; 浓度一定,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聚和度越高,粘度越大; 与醇解度的关系:dB=87%,粘度最小。
4.PVA的上浆性能
(3)粘附性 不同dB的PVA对不同纤维的粘附性不同: 完全醇解的PVA对亲水性纤维具有良好粘 附性,例如涤纶; 部分醇解的PVA对疏水性纤维的粘附性好。
喷水织造用浆料
聚丙烯酸盐类:CH2CHCOORCH2CHCOONH4 烘燥:CH2CHCOORCH2CHCOOH 退浆:CH2CHCOORCH2CHCOONa 性能:有氨臭,粘附力较低,浓度低, 烘燥时脱氨不完全,影响浆膜耐水性。 聚丙烯酸酯乳液: 调浆、烘燥: CH2CHCOORCH2CHCOOH 退浆: CH2CHCOORCH2CHCOONa
上浆工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1.耐磨性改善:abrasion resistance 2.纤维集束性改善,纱线断裂强度提高 (breaking tenacity) 3.良好的弹性(elasticity)、可弯性 (flexibility)及断裂伸长
上浆工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4.纱线毛羽贴服,表面光滑 5.具有合适的湿度(humidity) 6.获得增重效果 7.获得部分织物后整理效果
变性原理:用强氧化剂对淀粉大分子中 的甙健进行氧化断裂,并使其羟基氧化 成醛基和羧基。 上将性能:成浆后粘度低,流动性好, 浸透性强,粘度稳定性好,不易凝胶, 与原淀粉相比,它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 性有所提高,形成浆膜比较坚韧,是棉 纱、粘胶纱的良好浆料。
酯化淀粉(esterified starch)
接枝淀粉(grafted starch)
第3章 浆纱

H | C └ O —
H | C ┘
1
4
1
4
顺式
β-1,4甙键
(纤维素)
CH2OH | C ─ O | H OH H | | C ─ C | | H OH
H | C └ O —
C | H
1
1
4
反式
4
(1.1.1)天然淀粉的一般性质 按化学结构分: 直链(linear chain) 、支链(branched chain)淀粉 直链淀粉(含量约 20-25%): - 1,4甙键连接; 聚合度低,线型分子结构; 溶于热水,浆液流动性好; 浆膜坚韧,弹性好; 浆液渗透性好,是形成浆膜的基础。 支链淀粉(含量约 75-80%): 除 - 1,4外,还有1,6和少量1,3甙键 聚合度高,树枝状分子结构; 难溶于水,浆液粘稠; 浆膜脆硬、耐磨; 浆液被覆性好,保证浆膜具有一定的厚度。
(6)增重效果:在不影响上浆性能的前提下,浆液中加增重剂(淀粉、滑石粉等),使织物具有厚重的手感。 (7) 后整理效果:浆液中添加整理剂,烘燥后,织物获得挺度、手感、光泽、悬垂性等风格。 3.浆纱工程及要求 (1)浆纱的任务:给整经轴(warp beam)上的经纱上浆,并卷绕产生织轴(weave beam) 。 (2)上浆工艺流程:退绕→上浆→压浆→烘干→卷绕 (3)浆纱工程包括:调浆(size mixing)和上浆(sizing)两部分,分别在调浆桶(size mixer)和浆纱机(sizing machine)上进行,产生的半成品称为织轴。
植物性
动物性
纤维素衍生物
变性淀粉
乙烯类
丙烯酸类
各种淀粉、海藻类、植物性胶
动物性胶、甲壳质
CMC.MC.EC.HEC
H | C ┘
1
4
1
4
顺式
β-1,4甙键
(纤维素)
CH2OH | C ─ O | H OH H | | C ─ C | | H OH
H | C └ O —
C | H
1
1
4
反式
4
(1.1.1)天然淀粉的一般性质 按化学结构分: 直链(linear chain) 、支链(branched chain)淀粉 直链淀粉(含量约 20-25%): - 1,4甙键连接; 聚合度低,线型分子结构; 溶于热水,浆液流动性好; 浆膜坚韧,弹性好; 浆液渗透性好,是形成浆膜的基础。 支链淀粉(含量约 75-80%): 除 - 1,4外,还有1,6和少量1,3甙键 聚合度高,树枝状分子结构; 难溶于水,浆液粘稠; 浆膜脆硬、耐磨; 浆液被覆性好,保证浆膜具有一定的厚度。
(6)增重效果:在不影响上浆性能的前提下,浆液中加增重剂(淀粉、滑石粉等),使织物具有厚重的手感。 (7) 后整理效果:浆液中添加整理剂,烘燥后,织物获得挺度、手感、光泽、悬垂性等风格。 3.浆纱工程及要求 (1)浆纱的任务:给整经轴(warp beam)上的经纱上浆,并卷绕产生织轴(weave beam) 。 (2)上浆工艺流程:退绕→上浆→压浆→烘干→卷绕 (3)浆纱工程包括:调浆(size mixing)和上浆(sizing)两部分,分别在调浆桶(size mixer)和浆纱机(sizing machine)上进行,产生的半成品称为织轴。
植物性
动物性
纤维素衍生物
变性淀粉
乙烯类
丙烯酸类
各种淀粉、海藻类、植物性胶
动物性胶、甲壳质
CMC.MC.EC.HE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湿阶段(可逆吸水阶段):50℃以下时,水分浸入淀粉 颗粒中,淀粉颗粒由于吸收少量的水分使得体积略有膨胀, 但未影响到颗粒中的结晶部分,此时如冷却干燥可以复原, 黏度无明显增加,淀粉的基本性质并不改变。 膨胀阶段(不可逆吸水阶段):随温度升高,水分进入淀 粉微晶间隙,不可逆大量吸水,结晶“溶解”。 糊化阶段(淀粉粒解体阶段):淀粉分子完全进入溶液。
▪ 黏着剂是调制浆液的基本材料,又称主浆料。 浆液的上浆性能主要由黏着剂决定,主要依靠
黏着剂来提高纱线的可织性。。 ▪ 助剂:弥补主浆料在某些性能上的不足。
助剂的种类较多、用量较少、性能各异,使用 时必须熟知其物理、化学性能,以免产生不良后 果。
一、黏着剂
▪ 黏着剂的分类:
黏 着 剂
黏 着 剂
黏 着 剂
▪ 黏度是描述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物理量, 反映了流动的难易程度。
▪ 黏度的单位:帕·秒(Pa·s)、泊(P)
1 Pa·s=1000 mPa·s 1P=100cP(厘泊)
1cP =1mPa·s
第三章 浆纱
第一节 浆料 第二节 浆液调制与质量控制 第三节 上浆 第四节 浆纱质量检验与控制 第五节 浆纱综合讨论
一、浆纱的任务
▪ 根本目的——提高经纱的可织性 ▪ 除股线、单纤长丝、加捻长丝、变形丝、
网络度较高的网络丝外,几乎所有的短纤 纱和长丝均需上浆。
浆液 经纱
表面被覆 内部浸透烘燥源自浆膜黏黏 着着 剂剂
(一)淀粉----历史悠久的上浆主浆料 1、概述 ▪ 淀粉属多糖类物质,存在于某些植物的种子、块茎、
块根或果实中; ▪ 淀粉的含量及品质,不仅受植物种类的影响,还随
生产条件、气候条件、种植及收割时间等条件的影 响。 ▪ 工业用淀粉一般不是化学纯物质,还含有蛋白质、 脂肪、矿物质及纤维素等成分。 ▪ 淀粉中的蛋白质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特别是水 分含量较高时更易腐败。 ▪ 淀粉中的可溶蛋白质,易使浆液起泡沫,影响上浆 质量。 ▪ 纤维素是残余颗粒外皮,如调浆时不能全部溶解会 引起上浆过程中落物增多。 ▪ 矿物质过高易使浆液冲淡,也会影响浆液质量。
n
4、淀粉的物理性质 淀粉是一种白色(或略带微黄色)、富有光泽、细腻、无臭 无味的粉末,粉末由细小颗粒组成。
➢含水分高,蛋白质少 的植物,其淀粉颗粒较 大,形状多呈圆形或卵 形,如马铃薯淀粉、木 薯淀粉等。 ➢反之,则颗粒较小, 呈多角形,如米淀粉、 玉米淀粉等。
常用原淀粉的物理性状
密度
5、淀粉在水中的变化 原淀粉粒子不溶解于水,但在水中的性能与状态随温度变化 而异。淀粉在水中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对浆料的要求 ▪ 浆料配方不宜过于繁杂,浆料来源充足、价格低、
调浆操作简便、退浆容易、不污染环境。 ▪ 浆液对经纱具有良好的黏附性、成膜性、亲和性
和浸透性,具有适宜的黏度。 ▪ 浆液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易沉淀、生成絮
状物、起泡和发霉等。 ▪ 浆膜柔韧、坚牢、光滑,有适当的吸湿性。
2、对上浆的要求
▪ 浆纱具有良好的可织性(耐磨、毛羽贴伏、增强 保伸、弹性等)。
▪ 上浆过程中应保证上浆率、回潮率、伸长率与工 艺设计要求一致。
▪ 经纱排列均匀,织轴卷绕质量良好,表面圆整; ▪ 节约能源。
▪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浆纱生产效率、浆纱 速度以及自动化程度。
第一节 浆 料
▪ 浆料:经纱上浆所用材料。分为黏着剂和助剂两 大类。
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除 –
1,4苷键联结外,还 有1,6苷键和少量的
1,3苷键,显分支形;
聚合度比直链淀粉高,平均聚合度约为600~6000,最高可达 20000; 不溶于水,与热水作用则膨胀而呈糊状,淀粉浆的黏度主要由 支链淀粉形成; 支链淀粉具有较好的黏附能力,不会凝胶,浆膜脆弱。
分子结构 聚合度 遇碘反应 在水中状态 浆膜性能
经纱织造性能得到提高
▪ 上浆后经纱性能的改善主要表现在: 1. 经纱耐磨性能提高 2. 贴伏纱线毛羽,纱线表面光滑 3. 纱线断裂强度提高,纤维集束性改善 4. 保持经纱良好的弹性、可弯性及断裂伸长 5. 使织物获得某些特殊性能及功能
传统观点:经纱上浆的目的—— 增强、保伸、耐磨 主要上浆质量指标——浆纱后纱线的增强率、减伸率
2、淀粉的化学结构
n
淀粉都含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部分。普通淀粉中,直链 淀粉含量为10%~20%,支链淀粉含量为80%~90%。
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剩基间1,4-苷键联结; 直链淀粉呈结晶结构,分子中的羟基彼此形成氢键; 溶于热水,溶解度较低,不溶于冷水,在稀的水溶液中易沉淀使 淀粉液“变稠”,呈凝胶状; 淀粉中含有高比率的直链淀粉可形成较强韧的薄膜,在含湿率较 低的情况下易发脆。
直链淀粉 线形、规则 240~4000 蓝色 溶于热水,易凝胶 坚韧、有弹性
支链淀粉 分支型、不规则 600~6000 紫色 在热水中膨胀,不易凝胶 硬脆
3、淀粉的化学性质
淀粉大分子结构中的甙键及羟基——决定其化学性质,也是淀 粉各种变性可能性的内在因素。 ➢ 苷键的断裂——使淀粉聚合度降低,大分子降解。 ➢位于葡萄糖剩基第6碳原子(伯碳原子)及第2、第3碳原子 (仲碳原子)上的羟基,基本上都具有通常的伯醇、仲醇基团的 化学反应——氧化、醚化及酯化等反应能力。
目前公认:经纱上浆的主要目的是耐磨和贴伏毛羽。
主要上浆质量指标——耐磨次数、毛羽减少率、黏附力
原纱机械性能
断裂强度/cN
200
断裂伸长/%
7~8
—
—
耐磨性/次
39
—
—
浆纱所受机械作用
张力/cN
40~75
最大伸长/%
0.65~1
反复拉伸/次
4000
经纱间摩擦/次
2000
与筘齿间摩擦/次
400
二、对浆纱的要求
糊化温度:淀粉颗粒开始破坏时的温度。
▪ 几种淀粉浆的黏度曲线
6、淀粉的浆用性能
(1)淀粉浆的黏度:
淀粉浆黏度的影响因素:
淀粉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淀粉浆黏度越高; 淀粉浆浓度越大黏度越高; 黏度随着速度梯度的增加而降低; 时间依赖性—— 随时间延长而黏度降低。
浆纱对淀粉浆的要求——黏度值适当、稳定。因此: 淀粉浆液应处于完全糊化阶段; 少量调浆; 一次调制的浆液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 黏着剂是调制浆液的基本材料,又称主浆料。 浆液的上浆性能主要由黏着剂决定,主要依靠
黏着剂来提高纱线的可织性。。 ▪ 助剂:弥补主浆料在某些性能上的不足。
助剂的种类较多、用量较少、性能各异,使用 时必须熟知其物理、化学性能,以免产生不良后 果。
一、黏着剂
▪ 黏着剂的分类:
黏 着 剂
黏 着 剂
黏 着 剂
▪ 黏度是描述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物理量, 反映了流动的难易程度。
▪ 黏度的单位:帕·秒(Pa·s)、泊(P)
1 Pa·s=1000 mPa·s 1P=100cP(厘泊)
1cP =1mPa·s
第三章 浆纱
第一节 浆料 第二节 浆液调制与质量控制 第三节 上浆 第四节 浆纱质量检验与控制 第五节 浆纱综合讨论
一、浆纱的任务
▪ 根本目的——提高经纱的可织性 ▪ 除股线、单纤长丝、加捻长丝、变形丝、
网络度较高的网络丝外,几乎所有的短纤 纱和长丝均需上浆。
浆液 经纱
表面被覆 内部浸透烘燥源自浆膜黏黏 着着 剂剂
(一)淀粉----历史悠久的上浆主浆料 1、概述 ▪ 淀粉属多糖类物质,存在于某些植物的种子、块茎、
块根或果实中; ▪ 淀粉的含量及品质,不仅受植物种类的影响,还随
生产条件、气候条件、种植及收割时间等条件的影 响。 ▪ 工业用淀粉一般不是化学纯物质,还含有蛋白质、 脂肪、矿物质及纤维素等成分。 ▪ 淀粉中的蛋白质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特别是水 分含量较高时更易腐败。 ▪ 淀粉中的可溶蛋白质,易使浆液起泡沫,影响上浆 质量。 ▪ 纤维素是残余颗粒外皮,如调浆时不能全部溶解会 引起上浆过程中落物增多。 ▪ 矿物质过高易使浆液冲淡,也会影响浆液质量。
n
4、淀粉的物理性质 淀粉是一种白色(或略带微黄色)、富有光泽、细腻、无臭 无味的粉末,粉末由细小颗粒组成。
➢含水分高,蛋白质少 的植物,其淀粉颗粒较 大,形状多呈圆形或卵 形,如马铃薯淀粉、木 薯淀粉等。 ➢反之,则颗粒较小, 呈多角形,如米淀粉、 玉米淀粉等。
常用原淀粉的物理性状
密度
5、淀粉在水中的变化 原淀粉粒子不溶解于水,但在水中的性能与状态随温度变化 而异。淀粉在水中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对浆料的要求 ▪ 浆料配方不宜过于繁杂,浆料来源充足、价格低、
调浆操作简便、退浆容易、不污染环境。 ▪ 浆液对经纱具有良好的黏附性、成膜性、亲和性
和浸透性,具有适宜的黏度。 ▪ 浆液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易沉淀、生成絮
状物、起泡和发霉等。 ▪ 浆膜柔韧、坚牢、光滑,有适当的吸湿性。
2、对上浆的要求
▪ 浆纱具有良好的可织性(耐磨、毛羽贴伏、增强 保伸、弹性等)。
▪ 上浆过程中应保证上浆率、回潮率、伸长率与工 艺设计要求一致。
▪ 经纱排列均匀,织轴卷绕质量良好,表面圆整; ▪ 节约能源。
▪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浆纱生产效率、浆纱 速度以及自动化程度。
第一节 浆 料
▪ 浆料:经纱上浆所用材料。分为黏着剂和助剂两 大类。
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除 –
1,4苷键联结外,还 有1,6苷键和少量的
1,3苷键,显分支形;
聚合度比直链淀粉高,平均聚合度约为600~6000,最高可达 20000; 不溶于水,与热水作用则膨胀而呈糊状,淀粉浆的黏度主要由 支链淀粉形成; 支链淀粉具有较好的黏附能力,不会凝胶,浆膜脆弱。
分子结构 聚合度 遇碘反应 在水中状态 浆膜性能
经纱织造性能得到提高
▪ 上浆后经纱性能的改善主要表现在: 1. 经纱耐磨性能提高 2. 贴伏纱线毛羽,纱线表面光滑 3. 纱线断裂强度提高,纤维集束性改善 4. 保持经纱良好的弹性、可弯性及断裂伸长 5. 使织物获得某些特殊性能及功能
传统观点:经纱上浆的目的—— 增强、保伸、耐磨 主要上浆质量指标——浆纱后纱线的增强率、减伸率
2、淀粉的化学结构
n
淀粉都含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部分。普通淀粉中,直链 淀粉含量为10%~20%,支链淀粉含量为80%~90%。
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剩基间1,4-苷键联结; 直链淀粉呈结晶结构,分子中的羟基彼此形成氢键; 溶于热水,溶解度较低,不溶于冷水,在稀的水溶液中易沉淀使 淀粉液“变稠”,呈凝胶状; 淀粉中含有高比率的直链淀粉可形成较强韧的薄膜,在含湿率较 低的情况下易发脆。
直链淀粉 线形、规则 240~4000 蓝色 溶于热水,易凝胶 坚韧、有弹性
支链淀粉 分支型、不规则 600~6000 紫色 在热水中膨胀,不易凝胶 硬脆
3、淀粉的化学性质
淀粉大分子结构中的甙键及羟基——决定其化学性质,也是淀 粉各种变性可能性的内在因素。 ➢ 苷键的断裂——使淀粉聚合度降低,大分子降解。 ➢位于葡萄糖剩基第6碳原子(伯碳原子)及第2、第3碳原子 (仲碳原子)上的羟基,基本上都具有通常的伯醇、仲醇基团的 化学反应——氧化、醚化及酯化等反应能力。
目前公认:经纱上浆的主要目的是耐磨和贴伏毛羽。
主要上浆质量指标——耐磨次数、毛羽减少率、黏附力
原纱机械性能
断裂强度/cN
200
断裂伸长/%
7~8
—
—
耐磨性/次
39
—
—
浆纱所受机械作用
张力/cN
40~75
最大伸长/%
0.65~1
反复拉伸/次
4000
经纱间摩擦/次
2000
与筘齿间摩擦/次
400
二、对浆纱的要求
糊化温度:淀粉颗粒开始破坏时的温度。
▪ 几种淀粉浆的黏度曲线
6、淀粉的浆用性能
(1)淀粉浆的黏度:
淀粉浆黏度的影响因素:
淀粉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淀粉浆黏度越高; 淀粉浆浓度越大黏度越高; 黏度随着速度梯度的增加而降低; 时间依赖性—— 随时间延长而黏度降低。
浆纱对淀粉浆的要求——黏度值适当、稳定。因此: 淀粉浆液应处于完全糊化阶段; 少量调浆; 一次调制的浆液使用时间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