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空气流动的基本理论
2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

P T
(1
0.378P sat P
)
式中: P为大气压,Psat为饱和水蒸汽压,单位: mmHg。 注意:P和Psat 单位一致。 空气比容:
V 1 M
13
Hale Waihona Puke 2.2 风流能量与压力2矿井空气流动基 本理论 2.1空气主要物理 参数 2.2风流能量与压 力 2.3矿井通风中的 能量方程 2.4能量方程在矿 井通风中的应用
3
2.1 空气主要物理参数
一、温度
2矿井空气流动基 本理论 2.1空气主要物理 参数 2.2风流能量与压 力 2.3矿井通风中的 能量方程 2.4能量方程在矿 井通风中的应用 的主要参数之一,热力学绝对温标的单位K。
Ventilation and Safety of Mines
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状态的物理量。矿井表示气候条件
Ventilation and Safety of Mines
能量与压力是通风工程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压力可 以理解为: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能够对外作功的机械能。 一、风流的能量与压力 ㈠静压能-静压 ⒈静压能与静压的概念 由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分子动能的一部分转化的能够对外 作功的机械能叫静压能,J/m3,在矿井通风中,压力的概念 与物理学中的压强相同,即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垂直作用力。 静压Pa=N/m2也可称为是静压能,二者数值相等
二、压力(压强)
空气的压力也称为空气的静压,用符号P表示。压强在矿 井通风中习惯称为压力。它是空气分子热运动对器壁碰撞的
宏观表现。P=2/3n(1/2mv2)
矿井常用压强单位:Pa atm 等。 换算关系:1atm=760mmHg=1013.25mmbar=101325Pa Mpa mmHg mmH20 mmbar bar
矿井通风基本理论知识

矿井通风基本理论知识1第一章矿井空气1.1第一节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矿井空气主要由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组成,它们的体积百分比分别是20.96%、79%、0.04%1.1.1一、氧气(O2)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空气略重(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05)能助燃和帮助人呼吸。
《煤矿安全规程》第103条规定: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的风量不得少于4m3 ;第100条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人在一般情况下,在休息时的需氧量为0.2~0.4L/min ;在工作时的需氧量为1~3L/min 。
O2浓度为17%时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呼吸困难心跳强烈15%时呼吸及心跳加快,无力进行劳动10-12%时失去知觉,昏迷,有生命危险6-9%时短时间内失去知觉,呼吸停止,死亡1.1.2二、氮气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相对空气密度为0.97,矿井中主要用于灭火。
矿井中的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有机物腐烂以及煤岩中涌出。
1.1.3三、二氧化碳CO2CO2无色、略带酸味的气体,比空气重常积聚于巷道的底板,易溶于水,略带毒性。
当空气中CO2浓度增高时会降低O2浓度使人窒息。
主要来源:人员呼吸、氧化、燃烧、爆炸、煤岩中涌出《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CO2浓度不得超过0.5%;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巷中,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中浓度超过1.5%时,采掘工作面风流中浓度达到1.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4四、矿井空气的检测方法取样分析法用气相色谱仪在化验室进行,精确但操作复杂、时间长,一般用于井下火区成分检测或需要精确测定空气成分的场合。
快速测定法便携式仪器(O2);比长式检测管1.2第二节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矿井中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氨气(NH3)、氢气(H2)、甲烷(CH4)等。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第一节 空气的主要物理参数一、大气压力:它是指空气分子热运动对器壁碰撞的宏观表现。
P=2/3n(1/2mv 2)矿井常用压强单位:Pa 、mmHg 、mmH20、mmbar 、bar 、atm 等。
换算关系:1atm =760mmHg=1013.25mmbar=101325Pa 1mmbar=100Pa=10.2mmH20, 1mmHg=13.6mmH 2O=133.32Pa 1bar=100mmbar 二、相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ρV )与其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含量(ρS )之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φ=ρV /ρS反映空气中所含水蒸汽量接近饱和的程度。
三、粘性流体抵抗剪切力的性质。
当流体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流体内部两个流体层的接触面上,便产生粘性阻力(内摩擦力)以阻止相对运动,流体具有的这一性质,称作流体的粘性。
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温度。
正是由于流体具有粘性,因此,风流流动时才会产生阻力,产生能量损失。
四、密度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质量称为空气的密度,kg/m 3式中:P 为大气压,单位:Pa ;Psat 为饱和水蒸汽压,单位:Pa ; φ为相对湿度;T为空气绝对温度,T=t+273,K 。
)1(003484.0378.0PP TP satφρ-=第二节风流的能量与压力一、风流的能量与压力:①巷道某断面风流的压力可分为:静压、动压、位压,三者可互相转化。
②相应的巷道某断面风流的能量可分为:静压能、动压能、位能,三者也可互相转化。
③单位体积风流具有的各种能量与风流在该断面上表现的压力大小具有相同的量,因此,在矿井通风中对应的能量与压力用同一符号表示;其区别在于压力有方向性,而能量没有方向性,是标量。
1.静压能-静压(1)产生的机理:由分子热运动产生的。
空气分子无时无刻不在作无序热运动。
(2)静压特点a.无论静止的空气还是流动的空气都具有静压力;b.风流中任一点的静压各向同值,且垂直于作用面;(3)根据静压的测算基准不同,可分为: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
2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原理

温度是影响流体粘性主要因素,气体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液体而降低
7
2.1 空气主要物理参数
2.1.4、湿度
2 矿井空气流动基 本原理 2.1 空气主要物理 参数 2.2风流的压力及 能量方程 2.3 井巷风流运动 特征 2.4 矿井空气参数 测定仪器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 of Mines
上一章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 1.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 2.矿井中哪些气体有害?他们是从哪儿来的? 对他们的控制要求是什么? 3.相对于低海拔地区矿井,高海拔矿井具有哪 些特殊的气候特点? 4.矿井有害气体的检测方法及检测原理是什么? 如何对有害气体进行有效管理? 5.如何评价矿井气候条件? 本章需要解决的问题: 1.描述空气流动用到哪些参数? 2.空气流动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3.如何描述空气流动的基本规律? 4.如何测定矿井空气参数? 2
6
2.1 空气主要物理参数
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有:
2 矿井空气流动基 本原理 2.1 空气主要物理 参数 2.2风流的压力及 能量方程 2.3 井巷风流运动 特征 2.4 矿井空气参数 测定仪器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 of Mines
F S
du dy
式中:μ—比例系数,代表空气粘性,称为动 力粘性或绝对粘度。其国际单位:帕.秒,写作: Pa.S。 运动粘度为:
P 0.00346 273 t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 of Mines
考虑到矿井空气比较潮湿,且湿度难以准确测 定,一般可按下述公式近似测算矿井空气的密度:
2.1.2、质量体积 空气的质量体积是指单位质量空气所占有的体 积,用符号(m3/kg)表示。质量体积和密度互为倒 数:
2第二章 井巷空气流动的基本理论及应用x

ReU 2320 9.58 14.4 106 v 0.012m / s 4S 4 6.5
井巷中最低风速都在0.15~0.25m/s以上,故正常通风巷道风 流都处于完全紊流状态。
但在大型采场、漏风巷道、煤岩裂隙、采空区等风速一般都 很小,会出现层流。
第二节
井巷风流运动特征及连续方程
Q=vS
第二节
井巷风流运动特征及连续方程
Ventilation and Safety of Mines
第二节
井巷风流运动特征及连续方程
Ventilation and Safety of Mines
三、空气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根据质量守恒,对于稳定流,单位时间内流入某空间的流体 质量必然等于流出其空间的流体质量。如图2-12一元稳定流 动,在流动过程中不漏风又无补给时,则流过各断面的风流 的质量流量相等,可表示为: 1v1S1 2v2 S2 3v3S3 或 1Q1 2Q2 3Q3 或 M i vi Si const
矿井通风与安全
第二章
井巷空气流动基本理论 及应用
山东科技大学 2009.07
本章主要内容
Ventilation and Safety of Mines
1、空气的物理参数----密度、粘性、压力等 2、井巷风流的运动特征与连续方程 3、风流的点压力及相互关系---静压、动压、全 压;抽出式和压入式相对静压、相对全压与动 压的关系。 4、井巷风流的能量方程及其在通风中的应用 5、井巷通风阻力
第二节 程
井巷风流运动特征及连 续方
Ventilation and Safety of Mines
1 2 3 则通过任一断面的体积流量Q(m3/s)相等,
矿井通风第二章.pptx

9
第一节 空气主要物理参数
三、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质量成为空气的密度
=M/V 影响密度大小:温度和压力 湿空气密度:
例如:零摄氏度时,1mol 氧气在 22.4L 体积内的压强 是 101.3kPa 。如果向容器内加入 1mol 氮气并保持容器体 积不变,则氧气的压强还是 101.3kPa,但容器内的总压 强增大一倍。可见, 1mol 氮气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压强 也是 101.3kPa 。
11
第一节 空气主要物理参数
第四节 能量方程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
一、水平风道的通风能量(压力)坡度线 二、通风系统风流能量(压力)坡度线 三、通风系统网络相对压能图和相对等熵静压图
3
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
1、空气的物理参数; 2、风流的能量与点压力; 3、能量方程; 4、能量方程在矿井中的应用。
本章难点:
1、点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量方程及其在矿井中的应用。
《通 风 安 全 学》
第二章 矿井空气流动的基本理论
1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空气主要物理参数
一、温度 二、压力(压强) 三、密度、比容 四、粘性 五、湿度 六、焓
第二节 风流能量与压力
一、风流能量与压力 二、风流点压力及其相互关系
2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三节 通风能量方程
一、空气流动连续性方程 二、可压缩流体能量方程
• 比容:单位质量空气所占的体积,用符号ν表示 • ν =V/M=1/
矿井空气流动的基本理论能量方程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

∴ 通风机全压是用以克服风道通风阻力和出口动能损失。
第四讲 能量方程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
通风机静压 通风机用于克服风道阻力的那一部分能量叫通风机的静压Hs。 Hs = hR1~11
(4-8)
通风机全压与静压关系 Ht= Hs+hv11
(4-9)
通风机的全压等于通风机的静压和出口动能损失之和。
第二章 矿井空气流动的基本理论
第四讲 能量方程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
第四讲 能量方程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
一、能量(压力)坡度线的作法 通风能量(压力)坡度线是对能量方程的图形描述。从图形上比较 直观地反映了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能量(压力)沿程的变化规律、通 风能量(压力)和通风阻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转换。
即:入口至任意断面i的通风阻力(hR1~i)就等于该断面的相对 全压(hti)的绝对值。 压入段 求任意断面i至出口的通风阻力:
hRi~11 hti ht10 hti hv11 (h11 0) (4-3)
即:压入段任意断面i至出口的通风阻力(hRi~11)等于该断面
的相对全压(hti)减去出口断面的动压(hv11)。
(4-6)
第四讲 能量方程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
通风机全压Ht与风道通风阻力、出口动能损失的关系 由能量方程和能量(压力)坡度线可以看出:
hR6~11 = Pt7-Pt11
hR1~6 = Pt1-Pt6
∴
∴
Pt7 = hR7~11+Pt11,
Pt6 = Pt1-hR1~6,
Ht = Pt7-Pt6 = hR7~11+Pt11-(Pt1-hR1~6) =hR7~11+P1+hv11-(P1-hR1~6)=hR7~11+hv11+hR1~6 Ht= hR1~11+hv11
第02章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

由于静压有绝对和相对之分,故全压也有绝对和相对之分。 A 绝对全压(Pti) Pti= Pi+hvi B 相对全压(hti) hti= hi+hvi= Pti- Poi 说明: A 相对全压有正负之分; B 无论正压通还是负压通风,Pti>Pi hti> hi。
表示气体热力状态的总能量。 单位质量物质的焓称为比焓。 它是内能u和压力功PV之和。
i=id+d•iV
=1.0045t+d(2501+1.85t)
式中,Pd—1m3湿空气中干空气的分压力, Pa;
实际应用焓-湿图(i-d图)
P —1m3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
复习思考题
1-1 简述井下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 1-2 简述湿度的表示方式以及矿内湿度的变化规律。
乙地的绝对湿度大于甲地,但甲地的相对
湿度大于乙地,故乙地的空气吸湿能力强。
上例 甲地、乙地的露点分别为多少?
三、水蒸气对干空气物理参数的影响
1) 湿空气密度
2.1.6焓
是一个组合的状态参数,
式中,ρd—1m3湿空气中干空气的质量,kg ; ρv—1m3湿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kg。
2) 湿空气压力
P=Pd+Pv
3.静压力测算基准(表示方法) 静压一般直接测量,根据测算基准不同,可分为: A、绝对压力:以真空为测算零点(比较基准)而测得的压力,用P表示。 B、相对压力:以当时当地同标高的大气压力P0为测算基准(零点)测得的压 力,通常所说的表压力,用 h 表示。 4. 绝对压力P、相对压力h和测算基准P0的关系: h=P-P0
例如:甲地:t=18℃, V=0.0107Kg/m3 乙地:t=30℃, V=0.0154K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的重点: 1、空气的物理参数----T、P、Φ、μ、ρ; 2、风流的能量与点压力----静压,静压能;动压、动能;
位能;全压;抽出式和压入式相对静压、相对全压与动压 的关系 3、能量方程 连续性方程;单位质量能量方程、单位体积能量方程 4、能量方程在矿井中的应用----边界条件、压力坡度图 本章的难点: 点压力之间的关系 能量方程及其在矿井中的应用
运动粘度为:
温度是影响流体粘性主要因素,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液体而降低
六、密度 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质量称为空气的密度, 与P、t、湿度等有 关。湿空气密度为干空气密度和水蒸汽密度之和,即:
d.a v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推出空气密度计算公式:
0.003484
P T
(1
0.378Psat
第二节 风流的能量与压力
能量与压力是通风工程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压力可以理解为:单 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能够对外作功的机械能。
一、风流的能量与压力
1.静压能-静压 (1)静压能与静压的概念
空气的分子无时无刻不在作无秩序的热运动。这种由分子热运动产生 的分子动能的一部分转化的能够对外作功的机械能叫静压能,J/m3, 在矿井通风中,压力的概念与物理学中的压强相同,即单位面积上受 到的垂直作用力。静压Pa=N/m2也可称为是静压能,值相等 (2)静压特点
第二章 矿井空气流动的基本理论
主要研究内容:矿井空气沿井巷流动过程中宏观力学参数的变化规
律以及能量的转换关系。介绍空气的主要物理参数、性质,讨论空气在
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压力)及其能量的变化。根据热力学第一定
律和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结合矿井风流流动的特点,推导了矿井空气
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方程,介绍了能量方程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
三、湿度
表示空气中所含水蒸汽量的多少或潮湿程度。表示空气湿度的方法:绝 对湿度、相对温度和含湿量三种
1、绝对湿度 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叫空气的绝对湿度。其单位与密
度单位相同(Kg/ m3),其值等于水蒸汽在其分压力与温度下的密 度。v=Mv/V
饱和空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水蒸汽 量是有极限的,超过这一极限值,多余的水蒸汽就会凝结出来。这 种含有极限值水蒸汽的湿空气叫饱和空气,这时水蒸气分压力叫饱 和水蒸分压力,PS,其所含的水蒸汽量叫饱和湿度s 。 2、相对湿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V)与其同温度下的饱和水 蒸汽含量(S)之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A、绝对压力:以真空为测算零点(比较基准)而测得的压力称之为 绝对压力,用 P 表示。 B、相对压力: 以当时当地同标高的大气压力为测算基准(零点)测 得的压力称之为相对压力,即通常所说的表压力,用 h 表示。
矿井常用压强单位:Pa Mpa mmHg mmH20 mmbar bar atm 等。 换算关系:1 atm = 760 mmHg = 1013.25 mmbar = 101325 Pa
(见P396) 1mmbar = 100 Pa = 10.2 mmH20, 1mmHg = 13.6mmH20 = 133.32 Pa
逐渐增大,当达到100%时,此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上例 甲地、乙地的露点分别为多少?
3、含湿量
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kg)称为 空气的含湿量。d= V/ d,
V= φPs/461T d=(P-φPs)/287T d=0.622 φPs/(P- φPs) 四、焓
焓是一个复合的状态参数,它是内能u和压力功PV之和,焓也称热焓。 i=id+d•iV=1.0045t+d(2501+1.85t) 实际应用焓-湿图(I-d)
五、粘性
流体抵抗剪切力的性质。当流体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流体内部两个 流体层的接触面上,便产生粘性阻力(内摩擦力)以阻止相对运动,流 体具有的这一性质,称作流体的粘性。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温度。
y V
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有:
F
S
dv dy
式中:μ--比例系数,代表空气粘性,称为动力粘性或绝对粘度。
其国际单位:帕.秒,写作:Pa.S。
a.无论静止的空气还是流动的空气都具有静压力; b.风流中任一点的静压各向同值,且垂直于作用面; c.风流静压的大小(可以用仪表测量)反映了单位体积风流所具有 的能够对外作功的静压能的多少。如说风流的压力为101332Pa,则指 风流1m3具有101332J的静压能。
(3)压力的两种测算基准(表示方法) 根据压力的测算基准不同,压力可分为: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
P
)
kg/m3
式中:P为大气压,Psat为饱和水蒸汽压,单位:Pa;
φ为相对湿度;T为空气绝对温度,T= t + 273 , K。
0.46457
P T
(1
0.378Psat
P
)
kg/m3
式中:P为大气压,Psat为饱和水蒸汽压,单位:mmHg。 注意:P和Psat 单位一致。 空气比容:=V/M=1/
解:查附表 当t为18 ℃, s =0.0154 Kg/m3, , 当t为 30 ℃, s =0.03037 Kg/m3,
∴ 甲地: φ= V/ S=0.7 =70 % 乙地: φ= V/ S=0.51=51 % 乙地的绝对湿度大于甲地,但甲地的相对湿度大于乙地,故
乙地的空气吸湿能力强。
露点:将不饱和空气冷却时,随着温度逐渐下降,相对湿度
φ= V/ S 反映空气中所含水蒸汽量接近饱和的程度。
Φ愈小
空气愈干爆, φ=0 为干空气;
φ愈大
空气愈潮湿, φ=1为饱和空气。
温度下降,其相对湿度增大,冷却到φ=1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例如:甲地:t = 18 ℃, V =0.0107 Kg/m3, 乙地:t = 30 ℃, V =0.0154 Kg/m3
第一节 空气的主要物理参数
一、温度 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状态的物理量。矿井表示气候条件的主
要参数之一。热力学绝对温标的单位K,摄式温标
T=273.15+t
二、压力(压强) 空气的压力也称为空气的静压,用符号P表示。压强在
矿井通风中习惯称为压力。它是空气分子热运动对器壁碰撞的宏观表现。
P=2/3n(1/2m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