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配方施肥同田肥效对比试验效果分析
2010年水稻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试验

2010年水稻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试验一、试验目的为了加强水稻肥料管理,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根据地方气候土壤特性和农业实际需求,本次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配方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肥料利用方式。
二、试验地点和条件本次试验选择了农业基地的两个大田进行示范试验。
田1和田2的土壤类型分别为红壤和黄壤,土壤酸碱性分别为中性和偏酸性,两个示范田均为水田种植水稻。
除了配方肥使用不同之外,其他土壤处理、田间管理和灌溉水源等条件均一致。
三、试验设计本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示范田设置三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计18个试验单位。
处理组合为:T1(基础肥料+有机肥)、T2(基础肥料+复合肥)、T3(基础肥料+有机肥+复合肥)。
其中基础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均按当地惯例实施。
四、试验方案1.施肥方案基础肥料:田1和田2均按照土壤测试结果分别施入氮、磷、钾基础配方肥,施肥比例分别为120:80:60和150:60:40。
基础配方肥施入深度为10-15厘米,施肥时间为插秧前3-5天。
有机肥:按照当地农民常规做法,每亩用量为1000公斤,每次施入深度为10-15厘米,施肥时间为插秧前15-20天。
复合肥:每亩用量为30公斤,根据生长期分2次施入,第一次为拔节期前,第二次在孕穗期施入。
2.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包括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等。
杂草控制采用全地膜覆盖的方式,病虫害防治按需喷洒农药,水分管理保持稻田湿润但不过度积水。
3.样品采集成熟期采收水稻样品进行产量测定,同时对水稻外观品质进行评估。
五、试验结果经过试验的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产量比较田1中,T3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其次是T2处理,T1处理产量最低;田2中,T3处理的产量也最高,但与T2处理相差不大,T1处理产量最低。
T3处理的水稻产量相对较高。
2.品质比较田1和田2中,T3处理的水稻外观品质均比T1和T2处理要好,米粒饱满、色泽鲜亮,米质较好。
2010年水稻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试验

2010年水稻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试验一、试验背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不仅对人类的物质生活有着巨大的贡献,同时对人类的文化与精神生活也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稻品质与数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传统种植模式下,由于忽视了水稻生长的生态环境与土地肥力的调查,导致水稻生长的效率低下、水稻的品质下降、土地肥力贫弱等问题的出现。
因此,为了提高水稻的品质与数量,改善土地肥力,发掘水稻的生产潜力,使水稻健康成长,并反哺人类,我们在此开展了水稻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试验。
二、试验设计1.试验地点试验选取了我国南方的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白水东村为试验地点,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在江西省内有着广泛的水稻种植历史,且该地土壤肥力较好。
2.试验方案本次试验在同一地点设立了6个示范田,进行了不同品牌的配方肥试验,试验的步骤如下:① 测定土壤pH值② 日常水稻栽培管理③ 试验方案④ 报收数据分析在试验方案中,我们选用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开发的氮磷钾微量元素配方肥,包含了氮、磷、钾、镁、铁、锰、锌、钼、硼等,其中氮、磷、钾为800、100、500公斤/公顷。
以上配方肥分别是:① 氮、磷、钾比例为0.9∶1.3∶1.0的A品牌配方肥② 氮、磷、钾比例为1.1∶1.6∶0.8的B品牌配方肥③ 氮、磷、钾比例为1.2∶1.0∶1.5的C品牌配方肥④ 氮、磷、钾比例为0.5∶1.0∶1.2的D品牌配方肥⑤ 氮、磷、钾比例为1.3∶0.5∶1.0的E品牌配方肥⑥ 氮、磷、钾比例为1.0∶0.8∶1.0的F品牌配方肥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对试验的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记录,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三、试验数据分析我们在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在各个品牌配方肥的施用下,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改善了水稻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水稻肥料对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了不同种类和配比的水稻肥料进行对比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肥料对水稻生长、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供试水稻品种:中稻品种“中优9号”。
(2)肥料:尿素(含氮46%)、过磷酸钙(含磷12%)、硫酸钾(含钾60%)、有机肥(鸡粪)、复合肥(含氮、磷、钾各15%)。
2. 实验方法(1)试验地选择:选取肥力均匀、土质良好的水稻田作为试验地。
(2)试验设计:将试验地划分为5个处理区,每个处理区面积为100平方米。
处理区设置如下:处理1:空白区,不施任何肥料。
处理2:传统施肥区,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按1:1:1的比例混合。
处理3:有机肥区,施用鸡粪作为有机肥。
处理4:复合肥区,施用复合肥。
处理5:有机肥+复合肥区,施用鸡粪和复合肥按1:1的比例混合。
(3)施肥方法:各处理区均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底肥,移栽后追肥2次。
(4)田间管理:各处理区进行相同的田间管理,包括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5)数据采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定期测量各处理区的株高、穗数、穗长、穗粒数等指标,并记录产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稻生长指标从表1可以看出,与传统施肥区相比,有机肥区和有机肥+复合肥区的株高、穗数、穗长、穗粒数等生长指标均有所提高,且有机肥+复合肥区的生长指标最高。
这说明有机肥和复合肥对水稻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表1 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指标处理区株高(cm)穗数(个/株)穗长(cm)穗粒数(粒/穗)空白区 58.2 13.6 20.1 84.5传统施肥区 63.5 15.2 21.8 89.2有机肥区 64.3 16.1 22.0 91.0复合肥区 65.1 16.5 22.5 92.3有机肥+复合肥区 67.8 17.2 23.5 94.52. 水稻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与传统施肥区相比,有机肥区和有机肥+复合肥区的产量分别提高了9.2%和12.3%。
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田间肥效试验对比分析

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田间肥效试验对比分析摘要东源县农业局于2010年晚造分别在灯塔、蓝口2个镇进行了水稻“3414”小区肥效试验,以探索水稻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的产量效应,寻找最科学合理的施肥量。
结果表明:在东源县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关键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产量为了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东源县的推广,结合当地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水稻“3414”小区肥效试验,以期为指导施肥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供试点田块分别为:东源县灯塔镇莲塘村,面积1 067 m2,东源县蓝口镇秀水村,面积1 306.6 m2,供试田块均排灌水方便,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均匀。
1.2 试验材料试验肥料为尿素、过磷酸钙、碳酸氢钙、氯化钾;参试水稻品种为秋优998。
1.3 试验方法1.3.1 小区肥效试验。
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计,即设氮、磷、钾3个因素,0、1、2、3等4个施肥水平,共14个处理(表1),其中0水平指不施肥,从增产效应来看,氮肥增产效果最好达31.88%,磷肥次之为5.17%,钾肥则为3.44%。
表明氮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养分因子,其次是磷,再次是钾。
随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步提高,但过量施肥产量下降。
此外,土壤含钾量较高时,施钾不能有效增加水稻产量。
4 参考文献[1] 叶贤荣,邓赞莉,朱彩云.南雄市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4):57-59.[2] 时燕.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5):121-123,166.[3] 李伯欣,冯道炼,周柏权,等.珠海市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及应用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1(14):66-68.[4] 周利长,徐卫华,杨旭辉,等.水稻田间肥效校正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2(3):62-64.[5] 邓新文,凌彬青.黄山市屯溪区水稻田间肥效对比校正试验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13(24):237,239.[6] 徐元招,劳栋添,胡玉仪,等.开平市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3(3):79-81.。
禄丰县土官镇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同田对比试验小结

禄丰县土官镇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同田对比试验小结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在土壤试验和肥料田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的肥料需求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有机肥的合理应用基础、施肥期和施用方法。
目标是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素,以满足作物的需要;提高化肥利用量,减少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标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近年来,随着水稻产量的逐步提高,化肥用量也逐渐增大。
科学合理施肥显得尤为重要,施肥不足,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而施肥过量,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土壤养分结构失调,甚至导致病虫害偏重发生,影响产量和品质。
2013年以来,在禄丰县土官镇连续开展了多组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定点监测试验,以探讨水稻栽培的最优施肥配方,用于指导农户科学施肥,降低农户种植成本。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及选种本试验于2016年3月—10月在禄丰县土官镇寨脚村委会温水塘小组夏忠林责任田间实施。
试验田海拔1540m,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为紫胶泥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小麦,试验面积778.3 m2,代表面积450hm2。
供试品种:水稻楚梗40号,试验中选择肥料:尿素(含N46%金沙江牌)过磷酸钙(含P2O516%勤丰牌)硫酸钾(含K2O50%)。
2.试验过程及方法试验于2016年4月2日播种育苗,5月19日大田移栽。
在同一块试验田中用空心砖分隔成三个区域:砖上包裹薄膜以防肥水互串,各小区实行独立排灌。
试验田水稻移栽实行宽窄行条栽,大行距30cm,小行距15cm,株距16cm,每亩1.8万丛。
配方施肥区350m2;常规施肥区350m2;空白对照区(CK)78.3m2。
5月28追施分蘖肥,分蘖盛期、孕穗期、齐穗期分别用吡虫啉和乐斯本兑三环唑预防稻飞虱、螟虫、稻瘟病各一次。
9月10日左右成熟,9月14日收获。
收获时单收、单打、单晒、单独称重。
试验各处理田间日常管理措施相同。
试验设三个处理,不设重复。
①测土配方施肥区N:P2O5:K2O=15:8:7折合亩施尿素32.6kg,小区施尿素17.1kg;畝施过磷酸钙50kg,小区施过磷酸钙26.2kg;亩施硫酸钾14kg,小区施硫酸钾7.3kg;亩施硫酸锌2kg,小区施硫酸锌1.1kg;其中30%尿素5.1kg、过磷酸钙26.2kg、硫酸钾7.3kg、硫酸锌1.1kg 一次性作基肥耙田时施入;70%尿素12kg作追肥(分蘖肥)施入。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对比校正试验应用效果及分析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对比校正试验应用效果及分析摘要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水稻配方肥对比校正试验。
结果表明:施用水稻配方肥的田块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基本满足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对N、P、K 养分的需求。
关键词水稻;配方肥;对比校正试验2007年,祁门县被农业部确定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根据农业部《2007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及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安排,决定在该县水稻上推广使用配方肥。
笔者在全县建立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9个,即高、中、低产水田各3个,3次重复,通过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以期验证配方肥NPK配伍的正确性。
笔者同步进行水稻配方肥对比校正试验,通过田间对比,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的配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肥料与水稻品种供试肥料有尿素(N肥)、过磷酸钙(P肥)、氯化钾(K肥)、水稻配方肥(23-9-12),试验水稻品种为金优527。
1.2 试验方法对比校正试验分高、中、低水平各设3个点,分别安排在凫峰、金字牌、安凌、平里等9个乡镇,取高、中、低3个肥力水平,每水平布置试验3个,即为理论上的3次重复。
实行统一的品种、湿润育秧方式、基本苗数,扁石泥田土壤,病虫害实行综合防治。
试验设3个处理,即处理①空白对照(60 m2):不施肥处理。
处理②常规处理(400 m2):尿素12 kg、过磷酸钙24 kg、氯化钾8 kg。
处理③配方肥处理(200 m2):水稻配方肥(23-9-12)12 kg。
各处理施肥方法为70%基施,30%追施。
各处理间作高30 cm、宽25 cm的畦,以塑料薄膜压边,建立独立的排灌系统,严禁肥水相互流动或漫溉串肥。
2 结果与分析2.1 对比校正试验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配方施肥处理对水稻各项生理指标反映较好,主要表现在株高、有效穗、每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综合构成因素上,但空秕谷较多。
2010年水稻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试验

2010年水稻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试验
这次试验选择了一片典型的水田,总面积为10亩。
试验分为4个处理,分别是对照组、NPK配方肥组、有机配方肥组和物理配方肥组。
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共计12个小区。
试验过程中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保证了实验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在施肥方面,对照组不施肥,其余三个处理按照各自的配方比例施肥。
NPK配方肥组
使用了常规的氮、磷、钾配方,按照90kg/亩的标准施肥;有机配方肥组使用了有机肥配
合常规的NPK配方肥,按照60kg/亩的标准施肥;物理配方肥组使用了含有微量元素和生
长调节剂的配方肥,按照75kg/亩的标准施肥。
试验过程中,对每个小区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和观察。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施用配方肥的处理组在水稻生长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尤其是NPK配方肥组和物理
配方肥组,在产量、养分吸收利用率和抗逆性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有机配方肥组在这些指
标上也有提高,但优势相对较小。
此次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配方肥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率。
使用NPK配方肥和物理配方肥效果最好,有机配方肥相对较差。
对于水稻种植者来说,在
使用配方肥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方和施肥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试验只是在一个典型水田中进行的,结果可能受到一些地理和气
候因素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以得出更具有普适性的结论,并对不
同地区的水稻种植提供更精确的施肥建议。
2010年水稻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试验

2010年水稻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试验2010年,我们在大田进行了水稻配方肥的对比示范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配方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选取了5种不同的水稻配方肥,分别是A、B、C、D、E。
这些水稻配方肥的主要成分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
为了比较它们的效果,我们将每种肥料用于不同田块,请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测定。
我们对试验田进行了充分的备耕工作,包括犁地、松土和平整。
然后,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我们按照不同配方比例施用了不同的配方肥。
在播种时,我们为每块试验田均匀地撒播了相同的水稻品种。
接下来,我们对各组试验田进行了相同的管理措施,包括灌溉、除草、防病虫害等。
在水稻生长期间,我们定期进行了植株调查和测量。
我们测量了水稻的生长高度、叶片颜色、株形以及害虫和病害的发生情况。
我们还对土壤进行了调查,检测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
这些数据对于了解水稻健康生长的情况至关重要。
在水稻成熟期,我们进行了产量统计。
我们收割了每个试验田的水稻,并将其称重,计算出每块试验田的平均产量。
我们还对水稻的籽粒质量进行了检测,包括粒长、白粒率和脆性等指标。
通过对不同配方肥的对比试验,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我们发现配方肥D在促进水稻生长和增加产量方面效果最好,其次是配方肥C。
这两种配方肥含有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能够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
与此相反,配方肥A和B的效果较差,可能是因为它们的配方比例不合理,导致养分供应不足。
在土壤方面,我们观察到配方肥C和D的使用显著改善了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
这种改善有助于改善土壤的肥力,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
2010年的配方肥对比示范试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我们可以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配方肥,并合理调整其使用比例,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我们还应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肥力,为水稻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配方施肥同田肥效对比试验效果分析2012年,道真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对主要粮食作物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对比试验,展示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了“增产、经济、环保”的三大目标,为全县全面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实施情况
2012年,我乡科学制定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对比试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方案组织实施。
水稻田按上中下三等,各抽1户,每户在同一田块中(面积不少于1亩)设三个处理(配方施肥区、常规施肥区、无肥区),上等落实在八一村下石组冉贤勇农户的田块里,中等落实在新田坝村申尚奎农户田块里,下等落实在双河村朱福木农户田块里。
全乡水稻田6500亩,其中上等田占40%,中等田占30%,下等田占30%。
二、采取措施
在测土配方施肥同田肥效对比试验农户中,一律选择介绍推广的优良杂交水稻组合,并采取以下农艺措施:(1)一律采用高产栽培技术组装;(2)采取旱育秧和无纺布盖膜,培育多糵壮秧,实行宽窄行拉绳插秧;(3)合理密植,加强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
三、试验设计
上等农户冉贤勇选择t优6135品种,中等农户申尚奎选择中优117品种,下等农户朱福木选择富优325品种,各农户在同一田块
中实施,设置配方施肥区、常规施肥区、无肥区,要把配方施肥区和习惯施肥区隔离开来,水稻田间要求筑田埂,防止养分相互渗透,影响肥效,要重点突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领航作用,严格按照我县土肥站制定的不同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
试验农户每户试验地设置三个处理,每个小区面积为200㎡。
在试验处理过程中,配方施肥区和常规施肥区除施肥要求不一样外,其他管理措施完全相同,随时做好灾害性天气,田间作业(如中耕除草、施药、施肥量、施肥时期、用工投入)等记录;无肥区不施肥,但要同步进行田间除草和病虫防治。
四、试验结果
附表: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产量验收结果
单位:公斤/亩
通过产量验收结果说明,水稻配方施肥区产量比习惯施肥区平均增产9.3%,比无肥区产量明显增长1—2倍。
由此证明,三种不同处理中,配方施肥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同时还可以说明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中,配方施肥对农作物的经济性状有差异,同一品种同一地块在不同的目标产量下的配方施肥效果也有一定的优劣之分,由此推断测土配方施肥不受土壤类型、作物品种的局限,其在提高作物经济性状方面的作用比习惯施肥有着显著的优越性。
五、测土配方施肥取得的效果
1、测土配方施肥协调了氮磷钾三者比例,对农民常规施肥比例进行调整,基本达到全乡“稳氮、控磷、增钾”的宏观调控目标。
2、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等大宗农作物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配方施肥协调了土壤养分比例,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经济性状,从而达到增产增收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目的。
3、测土配方施肥区在土壤贡献率上要比常规施肥区高,弥补了土壤养分不足,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总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乡得到整体推进,能够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本增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实践证明在正常年景下配方施肥不受作物品种、土壤类型的限制,只要科学合理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把握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就一定能够实现增产增收,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值得在道真县乃至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土壤学》
[2]《作物栽培学》
[3]《植物病理学》
[4]《农业气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