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详解

合集下载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选5篇)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选5篇)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选5篇)第一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知识小问答1、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答: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的补充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2、什么叫做农作物营养缺素症?答: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果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其生理代谢就会发生障碍,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使根、茎、叶、花或果实在外形上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将会引起农作物减产,通常称为农作物的缺素症。

3、小麦需肥特性是什么?答:小麦每形成100千克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千克、磷素(P2O5)1~1.7千克、钾素(K2O)1.5~3.3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

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千克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的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

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通过施肥措施,协调和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是争取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

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方案

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方案

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方案测土配方施肥是一种科学的施肥方式,通过对土壤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测试,确定土壤养分的含量及缺失情况,基于此制定施肥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本文将介绍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步骤以及实施方案。

一、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针对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合理配比通用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1. 土壤采样: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选取典型样点进行土壤采样。

采样时要注意避免采集杂质,确保采集到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2. 样品制备: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干燥和研磨处理,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和精确性。

3. 实验分析:将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土壤分析,测定土壤中各项养分的含量和PH值等。

4.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壤中各项养分的含量和比例,确定土壤的肥力状况。

5. 施肥设计: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结合当地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6. 施肥实施:根据施肥方案,按照合适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施肥。

施肥时要注意避免施肥浪费、过量施肥和不均匀施肥的问题。

三、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方案1. 确定土壤肥力指标:根据土壤分析结果,确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等指标,以及土壤的PH值、盐分含量等。

通过比较这些指标与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初步确定施肥方案。

2. 制定基本施肥量:根据农作物的特性和对养分的需求,确定基本施肥量。

基本施肥量是指为了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最低养分需求而施用的肥料量。

基本施肥量要考虑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种植周期。

3. 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指标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利用配方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按比例进行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要根据不同养分的作用机制和施肥特点,合理选择施肥的时间和方式。

4. 调整施肥量:根据农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施肥量。

当土壤养分不足时,可适当增加施肥量;当土壤养分过多时,可适当减少施肥量。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当有效磷水平处在中等偏上时,可以将目标产 量需要量(只包括带出田块的收获物)的100%~ 110%作为当季磷肥用量;
随着有效磷含量的增加,需要减少磷肥用量, 直至不施;随着有效磷的降低,需要适当增加磷肥 用量。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 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指施肥不足)=2 水平×0.5,3水平(指过量施肥)=2水平 ×1.5。
为便于汇总,同一作物、同一区域内 施肥量要保持一致。如果需要研究有机肥 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可在此基础 上增加处理。
试验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播种前对0~20厘米土壤 无机氮(或硝态氮)进行监测,调节基肥用 量。
其中:土壤无机氮(公斤/亩)=土壤无机氮测试值(毫克/公斤)×0.15×校正系数
式中:0.15是换算系数,即将1毫克/公斤,换算成每亩(15万公斤表土)公斤土壤养分。 校正系数是植物实际吸收养分量占土壤养分测定值的比值。
100亩面积为一个单位。 采样深度:一般在20厘米,如果种植作物根系
较长,可以适当加深土层。 采样方法:可根据地块形状,采用梅花型或蛇
形多点采取。将采得的各点土样混匀,用四分 法逐项减少样品数量,最后留1公斤左右即可。
(2)土壤化验
土壤化验就是土壤诊断。化验内容 如下表。土壤化验要准确、及时。化 验取得的数据要按农户填写化验单, 并登记造册,装入地力档案,输入微 机,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
肥料配方设计首先确定氮、磷、钾养分 的用量,然后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通过提 供配方肥料或发放配肥通知单,指导农民使 用。
肥料用量确定方法: 主要有 土壤与植物测试推荐施肥方法 肥料效应函数法、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 养分平衡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种基于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的施肥方法。

这种方法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等因素,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施肥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也是一种发展理念、发展方法、发展机制的重大转变。

2005年,党中央首次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写入一号文件,之后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强调要增加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这是中央推进科学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1、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的必要性1.1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施肥是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最快捷的农业增产措施。

据___在41个国家用18年的试验研究统计,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到农作物产量的60%,最高达到67%。

全球作物产量增加的一半来自化肥,如果不施化肥,全世界农作物将会减产40%-50%。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有着显著的作用,一般能增产8%-15%,高的达到20%以上。

此外,测土配方施肥还能协调土壤、肥料、作物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土肥、水种资源的最大潜力,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2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作物养分不平衡不仅导致农作物病害发生,而且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整体不高与施肥不当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偏施氮肥加重了病害的发生。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能协调作物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平衡,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抗逆能力,减轻农作物病害,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节省农药,减少病虫害防治费用,减轻农药污染,提升和改善农产品质量。

科学施用铁肥、锰肥和锌肥可使香稻米质得到改善。

过量施用氮肥将导致蔬菜硝酸盐含量增高,水果变酸、皮厚、色淡,一些质量指标降低,而适量施用钾肥可明显提高蔬菜、水果中糖分、维生素C含量。

1.3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行为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有效利用土壤、肥料、水种资源,降低肥料的使用量,减少浪费和污染,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行为。

测土配施肥技术

测土配施肥技术

测土配施肥技术1、什么是测土配施肥测土发展方向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2.测土西方施肥技术的原理是什么测土配施肥是以养分归还(补偿)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和因了综合作用律等为理论依据,以确定不同养分的施肥总量和配比为主要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施肥必须与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种植密度、耕作制度和气候变化等影响肥效的诸因素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施肥技术体系。

(1)养分归还(补偿)学说:作物产量的形成有40%——80% 的养分来土壤,但不能把土壤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养分库”。

为保证土壤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容量和强度,保持土壤养分的携出与输入间的平衡,必须通过施肥这一措施来实现。

依靠施肥,可以把被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土壤,确保土壤肥力。

(2)最小养分律: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限制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那种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也就是最缺的那种养分(最小养分)。

如果忽视这个最小养分,即使继续增加其他养分,作物产量也难以再提高。

只有增加最小养分的量,产量才能相应提高。

经济合施肥方案,是将作物所缺的各种养分同时按作物所需比例相应提高,作物才会高产。

(3)同等重要律: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的,即使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尽管它的需要量很少,仍会影响某种重量功能而导致减产。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①配方肥料种类
❖ 根据土壤性状、肥料特性、作物营养特性、肥料 资源等综合因素确定肥料种类,可选用单质或复混 肥料自行配制配方肥料,也可直接购买配方肥料。
❖ ②施肥时期
❖ 根据肥料性质和植物营养特性,适时施肥。植物 生长旺盛和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应重点施肥,有灌 溉条件的地区应分期施肥。对作物不同时期的氮肥 推荐量的确定,有条件区域应建立并采用实时监控 技术。
九项重点内容。 (1)田间试验。(2)土壤测试。 (3)配方设计。(4)校正试验。 (5)配肥生产 (6)示范推广。 (7)宣传培训。(8)效果评价。 (9)技术研发。
1、田间试验。
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 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验证土 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 节。
❖ 为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 减少配方肥料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风险, 在每个施肥分区单元设置配方施肥、农户习 惯施肥、空白施肥3个处理,以当地主要作物 及其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配方施肥的 增产效果,校验施肥参数,验证并完善肥料 配方,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 同时,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
常用化肥养分含量:
氮肥: 硫酸氨 氮 20 ~21 硝酸氨 氮 34 氯化氨 氮 24 ~25 碳酸氢氨 氮 17 尿 素 氮 46
磷肥: 过磷酸钙 五氧化二磷 12 ~20 钙镁磷肥 五氧化二磷 12 ~20
重过磷酸钙 五氧化二磷 45 磷矿粉 五氧化二磷 30.31 ~36.21
钾肥: 硫酸钾 氧化钾 50 钾镁肥 氧化钾 33 氯化钾 氧化钾 60
采样方法:可根据地块形状,采用梅花型或蛇 形多点采取。将采得的各点土样混匀,用四分 法逐项减少样品数量,最后留1公斤左右即可。

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与技术要点

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与技术要点

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与技术要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在土壤肥力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量施肥技术。

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间和施用方法。

一、测土配方施肥主要原理1、养分归还学说:作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矿质营养,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产物拿走,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越来越少,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

因此,要想恢复地力,增加产量,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这就是“养分归还学说”。

2、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

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这就是“最小养分律”。

3、报酬递减律:在土壤缺肥的情况下,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施肥,作物的产量会相应增加。

但施肥量的增加与产量的增加并不是正相关关系。

当施肥量很低的时候,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很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呈递减趋势,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多施肥产量也不会增加,这就是“报酬递减律”。

4、同等重要律: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0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

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称为“大量元素”,也称为“肥料三要素”。

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

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这就是“同等重要律”。

5、不可替代律: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不能代替。

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营养元素的肥料,施用其他肥料不仅不能解决缺素的问题,有些时候还会加重缺素症状。

这就是“不可替代律”。

6、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产量的高低是由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诸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工饲草料地测土配方及科学施肥技术

人工饲草料地测土配方及科学施肥技术

人工饲草料地测土配方及科学施肥技术随着现代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人工饲草料的种植和养殖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饲草料的产量和质量,科学施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而地测土配方又是科学施肥的前提,只有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施肥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一、地测土配方地测土配方是指通过对土壤进行全面的测定和分析,以确定土壤的养分含量和肥力水平,进而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地测土配方的基本步骤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实验分析、数据处理和施肥建议。

1.采样地测土配方的第一步是采集土壤样品。

在采样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并按照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的不同,确定采样点。

一般来说,每亩土地应至少采样6-10个点位,将采样器插入土壤20-30厘米处,采集土壤样品。

2.样品处理采集土壤样品后,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

首先将各个点位采集的样品混合均匀,然后从中取一部分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在样品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混入杂质,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分析送到实验室的土壤样品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通过实验分析的结果,可以了解土壤的肥力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依据。

4.数据处理获得实验分析的结果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对各项养分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土壤的肥力水平和养分平衡情况。

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可以制定具体的施肥建议。

5.施肥建议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制定合理的施肥建议。

施肥建议需要考虑作物的需肥量、土壤的肥力水平和养分平衡情况,确定施肥的种类、用量和施肥时间,以确保施肥效果的最大化。

二、科学施肥技术科学施肥是指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以达到提高饲草料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科学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合理配置肥料、科学施用肥料和精确施肥。

1.合理配置肥料合理配置肥料是指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和作物的养分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比例进行配置。

主要是根据地测土配方的结果,确定土壤缺失的养分成分,然后选择含有这些养分的肥料进行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提示: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肥料是农作物的营养,科学施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解决当前肥料施用上的重化肥、轻有机肥,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普遍等问题,农业部在2005年初提出要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科技入户工程的第一大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将该项技术的推广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之一,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资源浪费,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今年2月21日,农业部又专门召开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的成效与经验,全面动员和部署今年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动春耕备耕开展。

农业部决定2006年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为农民办理15件实事的第一件,为1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使100%农户获得配方施肥建议卡、100%得到施肥技术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覆盖面积达到6.8亿亩,并带动全国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会上提出,今年,国家将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的扶持力度,财政补贴资金由去年的2亿元增加到5亿元以上。

全年免费为4000万以上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力求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100%,核心示范区实施面积达到2.8亿亩以上,辐射带动6.8亿亩,为做好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杜青林要求: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有专人负责组织,打破部门界限和常规做法,进一步整合力量,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今年测土配方施肥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二是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充实加强土肥工作的技术力量,广泛调动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等技术部门的积极性,形成面向基层、面向农民的技术服务合力。

同时,要重视肥料配方师职业资格认定,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是完善仪器装备和技术规范。

各地积极争取,科学整合,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金,从需要出发,购置必备的测试仪器、设备,形成一套先进完备的土壤肥料测试系统。

严格按照农业部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开展采样、测土、试验、配方和施肥。

四是加强技术培训。

各地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向农民宣传技术知识,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作用。

五是强化肥料市场监管。

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会同质检、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肥料市场监管,依法惩治销售假冒伪劣肥料的不法行为。

省级农业部门要对配方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简化登记手续,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杜青林强调,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大措施。

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切实把测土配方施肥作为给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地工作,深入实际,转变作风,全面扎实地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顺利开展,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是浙江省2 006年10项农业主推技术之一,温岭市作为浙江省首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重点县(市),在过去的一年中,根据省、市部署和要求,以采集土壤样品化验和标准农田普查及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为依据,以科技入户及办方示范为抓手,以建立组织为保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

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突出推广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兼顾果蔗等经济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了19.83万亩,平均每亩节肥17.2元,增收56.58元,全市累计节本增效1463.80万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节本增效效果。

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该项工作,巩固工作成果,现将测土配方施肥有关技术作如下介绍,供参考:一、测土配方施肥的定义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包括三个过程:一是对土壤中的有效养分进行测试,了解土壤养分含量的状况,这就是测土;二是根据种植的作物预计要达到的产量(称之为目标产量),然后根据这种作物的需肥规律及土壤养分状况,计算出需要的各种肥料及用量,这就是配方;三是把所需的各种肥料进行合理安排,做基肥、种肥和追肥及施用比例和施用技术,这就是施肥。

三者关系为:测土是基础(根据土壤养分的测试值,以确定N、P、k等肥料的适宜用量,如土壤缺少某一元素或作物对某种元素敏感,要有针对性地施用这种元素),配方是产前的计划,施肥是生产过程的实践(是肥料配方在产中的执行,保证目标产量的实现)。

三个环节中最主要的是施肥,最具特色的是测土。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用及意义1、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每年化肥利用率平均仅为30%,其中氮肥为20~45%,磷肥为10~25%,钾肥为25~45%左右。

导致化肥利用率偏低的原因很多,但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不合理,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合理的确定施肥量和肥料中各营养元素比例,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2、是实现“提高品质、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措施。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直接关系到农产品成本和品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有效的控制化肥投入量及各种肥料的比例,达到降低成本,增产增收,提高农产品品质的目的。

3、经济效益明显。

测土配方施肥首先表现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具体表现在:一、调肥增产。

不增加化肥投资,只调整氮磷钾等肥料比例,即起到增产增收作用。

二、减肥增产。

在高肥高产地区,通过减少肥料用量而达到增产或平产效果。

三、增肥增产。

测土配方施肥发现土壤缺素,通过施用该元素肥料,使得农作物增产。

4、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有效地控制化肥投入量,解决部分地区过量施肥的突出问题,可以有效地降低施肥对水质和土壤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5、缓解化肥供求矛盾,减轻资源与能源的压力以及培肥地力、协调养分、防治病害、对于有限肥源合理分配等等。

三、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1、最小养分律“最小养份律”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在1843年提出来的。

现在美国杂志上常常提到的限制因子论就是从最小养分律发展起来的。

它的内容是:作物产量受数量最小的养分所控制,产量的高低随着这种养分的多少而变化,所谓最小养分就是指土壤当中最缺乏的那一种营养元素。

它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有三点:第一,要想提高产量,必须增加土壤中的最小养分。

第二,当土壤中的最小养分元素增加到满足植物需要时,这种元素就不再是最小养分了,而另外一种又是了。

第三,在施肥时,如果不是最小养分,施用再多,效果也不大。

比如土壤中缺氮时,氮素就是最小养分,必须提高氮的含量,也就是需要施氮肥。

其他养分均如此。

2、肥料报酬递减律施肥对产量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从施肥的年度分析,即开始施肥时产量递增,当增产到一定限度后,便开始递减,施用相同数量的肥料,所得报酬逐年减少,形成一个抛物线。

另一方面是从单位肥料能形成的产量分析,经济学上叫“边际分析法”即每一单位肥料所得报酬,随着施肥量的递增报酬递减,也称肥料报酬递减律。

农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证明,肥料报酬递减律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只有承认它才能克服盲目施肥的旧习惯。

3、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受到各因子(水、肥、气、热、光及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影响的,只有在外界条件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施肥的效果。

因子综合作用率的中心意思就是:作物产量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诸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作物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该限制因子的制约。

所以施肥就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配合,各种肥分之间也要配合施用。

例如水能控肥,施肥与灌溉的配合就很重要。

4、养分归还学说作物产量有40%~80%的养分吸自土壤,但不能把土壤看作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养分库”,它必须要依靠施肥的形式,把被作物吸走的养分“归还”于土壤,才能使土壤保持原有的生产力。

另外,作物的生长,不但消耗土壤养分,同时也消耗土壤有机质,因此,正确处理好肥料(有机与无机肥料)投入与作物产出、用地与养地的关系,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也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四、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

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

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平均采样单元为100亩左右(平原区、大田作物每100~500亩采一个混合样,丘陵区、园艺作物每30~80亩采一个混合样)。

为便于田间示范追踪和施肥分区需要,采样集中在典型农户,采样单元相对在中心部位,以一个面积为1~10亩的典型地块为主。

2、采样时间粮食作物及蔬菜在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后。

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采样点数量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

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7-20个点为宜。

4、采样路线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

在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5、采样方法采样点的分布应尽量照顾土壤的全面情况,不要太集中,不要在路旁、沟边、渠道附近和粪堆底等地采样,因为这些地方不代表地块的平均肥力。

采样时,在采样点上先刮去1厘米左右的表层土,再用取土器或铁铲垂直取深度20厘米,宽10厘米,厚2厘米的土片,高产地块取样深度可达40厘米,取土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微量元素则需要用不锈钢取土器采样。

然后把各采样点采到的土样在地头摊放在塑料布上,捏碎大块,捡掉砾石、动植物残体等混合物,充分拌匀,便成为混合土样。

6、样品重量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用于推荐施肥的0.5公斤,用于试验的2公斤),如果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

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

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