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程序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程序
在各地区建立专业的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机构,提供土壤测试、肥料配方制定、施肥技术 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方便农民进行咨询和求助。
加强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
在施肥季节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答疑,确保施 肥技术的正确实施。同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农民在施肥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增加农产品的营养成分,提高其口感、 色泽和保鲜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提高肥料利用率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精 准地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式,避免过量施肥或施肥不足的 情况发生,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
通过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挥发,降低 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 续性。
06
CHAPTER
测土配方施肥的挑战与展望
面临的挑战
技术推广难度大
由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一些农民来说, 理解和掌握该技术存在一定难度。
资金投入不足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设备购 置、人员培训等,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该技术的普及。
土壤类型多样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性质和肥力状况差异较大,对施肥的要求也不 同,这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减少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精准地确定施 肥量和施肥方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 的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减少化肥 残留物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生 态环境,同时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 影响。
05
CHAPTER
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与应用
加强宣传培训
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和优势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土壤可供养分量=土壤养分测定值×0.3×养分利用系数×利用土地系数
①、式中0.3换算系数,即把土壤 mg/kg的速效养分 测定值,按每亩表土30万斤换算成每亩土壤养分量 (斤/亩)。
②、土壤养分利用系数:目前尚没有通过系统的试 验求出这方面的数据。因此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目 前蔬菜施肥的状况暂定为土壤速效氮利用系数为0.5, 土壤速效磷的利用系数为0.4,土壤速效钾的利用系 数为0.6。
方法 兑水淋施 条施或环施 条施或环施 撒施结合灌水
此外,我省广大农民习惯使用挪威复合
肥,其有效氮、磷、钾的含量均为15%。据 省土肥站在定安县定城镇莫村高秀洋取土样
化验结果:土壤质地为砂壤土,有机质 1.16%,有效氮57mg/kg,有效磷14.8mg/kg, 速 效 钾 18.4mg/kg 。 如 果 在 这 片 田 洋 种 植 黄 瓜作物,据上表查出,黄瓜每生产1000斤, 需 要 纯 氮 ( N ) 2.73 斤 、 五 氧 化 二 磷 (P2O5 )1.3斤、氧化钾(K2O)3.47斤。目标亩 生产黄瓜5000斤,需要施多少斤挪威复合肥 才合理呢?分别满足氮、磷、钾三要素用量 所需的复合肥,按公式分别计算如下:
5.28/1000×3000—54×0.3×0.5×0.8
尿素=
=58(斤/亩)
46%×35%
1.76/1000×3000—9×0.3×0.4×0.8
过磷酸钙=
=82(斤/亩)
18%×30%
6.89/1000×3000—49×0.3×0.6×0.8
氯化钾=
=57(斤/亩)
60%×40%
说明苦瓜从苗期到开花、结果,(含分期采果),要达到3000 斤的水平,应施尿素58斤,过磷酸钙82斤,氯化钾57斤。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①配方肥料种类
❖ 根据土壤性状、肥料特性、作物营养特性、肥料 资源等综合因素确定肥料种类,可选用单质或复混 肥料自行配制配方肥料,也可直接购买配方肥料。
❖ ②施肥时期
❖ 根据肥料性质和植物营养特性,适时施肥。植物 生长旺盛和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应重点施肥,有灌 溉条件的地区应分期施肥。对作物不同时期的氮肥 推荐量的确定,有条件区域应建立并采用实时监控 技术。
九项重点内容。 (1)田间试验。(2)土壤测试。 (3)配方设计。(4)校正试验。 (5)配肥生产 (6)示范推广。 (7)宣传培训。(8)效果评价。 (9)技术研发。
1、田间试验。
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 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验证土 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 节。
❖ 为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 减少配方肥料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风险, 在每个施肥分区单元设置配方施肥、农户习 惯施肥、空白施肥3个处理,以当地主要作物 及其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配方施肥的 增产效果,校验施肥参数,验证并完善肥料 配方,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 同时,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
常用化肥养分含量:
氮肥: 硫酸氨 氮 20 ~21 硝酸氨 氮 34 氯化氨 氮 24 ~25 碳酸氢氨 氮 17 尿 素 氮 46
磷肥: 过磷酸钙 五氧化二磷 12 ~20 钙镁磷肥 五氧化二磷 12 ~20
重过磷酸钙 五氧化二磷 45 磷矿粉 五氧化二磷 30.31 ~36.21
钾肥: 硫酸钾 氧化钾 50 钾镁肥 氧化钾 33 氯化钾 氧化钾 60
采样方法:可根据地块形状,采用梅花型或蛇 形多点采取。将采得的各点土样混匀,用四分 法逐项减少样品数量,最后留1公斤左右即可。

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施肥方案

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施肥方案

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施肥方案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作物种植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壤进行测试和分析,根据土壤的性质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科学合理地制定施肥方案,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主要农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施肥方案。

1. 水稻:水稻对氮素需求较高,所以施肥方案可采用氮肥为主的配置。

推荐施肥方案为每亩施用化肥量为尿素25-30公斤,磷肥15-20公斤,钾肥10-15公斤。

在水稻生长初期,可以通过追施尿素来增加氮素的供应量,后期可适量追施饼肥或复合肥。

2. 小麦:小麦对氮磷钾需求较大,所以施肥方案可采用复合肥为主的配置。

推荐施肥方案为每亩施用化肥量为尿素20-25公斤,磷肥15-20公斤,钾肥10-15公斤。

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可适量追施饼肥或复合肥。

3. 玉米:玉米对氮素和磷素需求较高,所以施肥方案可采用氮磷复合肥为主的配置。

推荐施肥方案为每亩施用化肥量为尿素25-30公斤,磷肥20-25公斤,钾肥15-20公斤。

在玉米生长初期,可以通过追施尿素来增加氮素的供应量,后期可适量追施饼肥或复合肥。

4. 大豆:大豆对磷素需求较大,所以施肥方案可采用磷肥为主的配置。

推荐施肥方案为每亩施用化肥量为磷肥30-35公斤,氮肥20-25公斤,钾肥15-20公斤。

在大豆生长初期,可以通过追施尿素来增加氮素的供应量,后期可适量追施饼肥或复合肥。

在制定施肥方案时,还需考虑土壤性质、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作物的生长期等因素。

同时,每年施肥方案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因此,建议农民在实施施肥方案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继续完善施肥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土壤性质分析:根据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特性进行测试和分析。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养分的保持和释放能力不同,因此施肥方案应根据土壤性质的不同进行调整。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种科学的方法,用于确定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及其比例。

这项技术利用专业的土壤检测和分析结果,以达到合理施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一、原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原理是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植物的要求,合理确定施肥配方。

通过土壤检测和分析,可以获取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离子交换能力等信息。

同时,也可以了解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含量要求。

二、步骤1. 取土样: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避免有明显异常的地方,如施肥过量或缺乏肥料的区域。

使用铲子或土壤样品钻取足够深度的土样,并尽量混合均匀。

2. 处理土样:将取样的土壤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并在标签上注明采样时间、地点等信息。

将土样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或使用酸碱试纸、PH试纸等工具进行初步测试。

3. 土壤分析:实验室会对土样进行详细的分析,测定土壤的pH 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离子交换能力等指标。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判断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植物对养分的需求。

4. 施肥配方: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和植物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施肥配方。

配方应包含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并考虑到土壤的特性和环境条件。

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生长阶段,施肥配方也会有所差异。

5. 施肥操作:按照施肥配方的要求,将肥料均匀撒播或添加到土壤中。

可以选择不同的施肥方式,如农田撒施、基肥与追肥结合、滴灌等。

在施肥过程中,注重肥料的充分溶解和有效吸收。

三、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科学施肥,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农作物产量:根据植物的真实需求进行施肥,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元素,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虫害能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节约成本:避免过量施肥或无效施肥,减少肥料的浪费和成本。

同时减少肥料的使用也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避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3.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施肥可以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减少氮、磷等养分的流失,避免农田肥料对水体和地下水的污染。

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应,在合理使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合理施用数量、科学施用时期和方法的技术,其核心是调节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测定土壤养分,按照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开药方”,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施用的肥料既能满足作物生长,又不造成浪费,达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的目的。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掌握三个原则:(1)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强调“以有机肥为基础”,施用有机肥是改善农产品品质、培肥地力、保持地力常新、提高农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

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可以起到缓急相济、互为补充、提高肥效的作用。

(2)大、中、微量元素相结合。

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元素是作物吸收其他养分的限制因素,继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氮、磷、钾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是获得优质高产的主要手段。

(3)用地养地相结合,投入产出相平衡。

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的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必须坚持用养结合。

合理轮作倒茬,施用有机肥、微肥等,使耕地得到科学的休养生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太白县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推广应用于蔬菜和粮食上,根据近5年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制定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施肥方案,具体如下:(一)蔬菜施肥意见在经常种植蔬菜的地区,比如:咀头镇,鹦鸽镇、桃川镇和靖口镇河谷川道地区,主要制定了甘蓝和白菜、架豆的施肥意见:(1)甘蓝和白菜施肥意见甘蓝和白菜都是十字花科蔬菜,生物学习性和吸肥规律相似,生长期较短,喜肥,对氮、钾肥需求量较大。

生长前期氮肥需求量较多,叶球形成期需要磷、钾肥较多,其施肥方法也相似,只是在施肥量上有所差异。

太白甘蓝以结球甘蓝为主,常年产量水平4000-5000kg/亩,整个生育期所需氮、磷、钾用量分别是15-17kg、6-8kg、8-10kg。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Q/ZYB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浙江友邦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由浙江友邦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友邦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田间基本情况调查、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土壤性质检测、肥效田间试验、配方设计、配方校正试验、配方肥的加工、配方肥合理施用。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53 土壤全氮测定NY/T 149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NY/T 497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 889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NY/T 890 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的测定NY/T 1121.2 土壤PH的测定NY/T 1121.6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 1121.7 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NY/T 1121.8 土壤有效硼的测定NY/T 1121.9 土壤有效钼的测定NY/T 1121.13 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测定NY/T 1121.14 土壤有效硫的测定NY/T 1121.15 土壤有效硅的测定LY/T 1229 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科学提出有机肥料和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养分比例、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促进农业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

3.2肥料用以调节植物与土壤间养分供需矛盾,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营养环境的物料。

3.3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于植物或动物,以提供植株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

3.4大量元素对元素氮、磷、钾的通称。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018 年第 3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47科研◎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是指以土壤测试与田间肥料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及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施用种类、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及施用方法。

目前,绥化市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基本实现了玉米、水稻、大豆的平衡施肥目标,核心技术如下: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1 土样的采集与化验土样的采集是指以100亩为取样单元,选择地块中心位置的1~10亩,按照S 形路线,取20厘米耕层内土壤7~20个点的混合土样一公斤。

土样经过处理后进行化验,化验任务由各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化验室统一完成。

化验项目包括土壤中氮、磷、钾等速效养分含量、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及土壤酸碱度值等五项指标。

通过化验数值,可以确定土壤供肥性能。

1.2 田间肥料试验田间肥料试验包括肥效试验和肥料利用率试验。

肥效试验是用来确定土壤供肥系数的,通常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计,即三因素四水平十四个试验处理。

三因素是指氮磷钾三个因素;四水平是指不施肥水平、农民习惯施肥量水平、农民习惯施肥量减半水平、农民习惯施肥量1.5倍水平。

肥料利用率试验是用来确定肥料效应的,通常采用3414试验方案中的部分试验处理,即不施肥处理、不施氮肥处理、不施磷肥处理、不施钾肥处理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

1.3 结合土壤化验数值、田间试验数据,应用测土配方施肥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根据三元二次效应函数和一元二次效应函数的拟合结果求出各代表地块的最佳施肥量和最佳产量。

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实际施肥配方要根据当地土壤供肥水平、肥料利用率及作物目标产量而定。

2 主要农作物配方施肥技术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求及省市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的“三减”目标,围绕玉米、水稻、大豆推广增施有机肥、选用新型高效缓释肥(哈工大纳米复合肥、富思德等)、生物肥(阿姆斯、播可润、奥龙齐康等)及改善施肥方法(水稻侧深施肥)的平衡施肥技术,具体技术措施如下:一是玉米平衡施肥技术,每公顷施用含有机质8%以上的农肥30~45吨,尿素270~380公斤/公顷,磷酸二铵220~330公斤/公顷,硫酸钾180~220公斤/公顷,多年重茬的地块需要施用一定量的锌肥,亩用量为1.0~1.5公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年修订版)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肥料效应田间实验、样品采集与制备、田间基本情况调查、土壤与植株测试、肥料配方设计、配方肥料合理使用、效果反馈与评价、数据汇总、报告撰写、耕地地力评价等内容、方法和操作规程。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不同区域、不同土壤和不同主要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引用标准
本规范引用下列国家或行业标准: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肥料效应鉴定田间实验技术规程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
土壤监测规程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实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配方肥料
以土壤测试、肥料田间实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用各种单质肥料和(或)复混肥料为原料,配制成的适合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品种的肥料。

肥料效应
肥料效应是肥料对作物产量或品质的作用效果,通常以肥料单位养分的施用量所能获得的作物增产量和效益表示。

施肥量;
施于单位面积耕地或单位质量生长介质中的肥料或养分的质量或体积。

常规施肥
亦称习惯施肥,指当地有代表性的农户前三年平均施肥量(主要指氮、磷、钾肥)、施肥品种、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期。

可通过农户调查确定。

空白对照
无肥处理,用于确定肥料效应的绝对值,评价土壤自然生产力和计算肥料利用率等。

优化施肥
指针对当地(一定区域)的土壤肥力水平、作物需肥特点、肥料利用效率和相关配套栽培技术而建立的作物高产高效或优质适产施肥种类、时期、数量、比例和方法。

地力
是指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背景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

耕地地力评价
耕地地力是指根据耕地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理化性状、农田基础设施等要素相互作用表现出的综合特征。

耕地地力评价是对耕地生态环境优劣、农作物种植适宜性、耕地潜在生物生产力高低进行评价。

肥料利用率
是指作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

肥料效应田间实验
主要包括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实验、蔬菜和果树作物田间实验。

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实验
4.1.1 实验目的
肥料效应田间实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实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4.1.2 实验设计
肥料效应田间实验设计,取决于实验目的。

对于一般大田作物施肥量研究,本规范推荐采用“”方案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选用“”完全实施方案、部分实施方案或其他实验方案。

4.1.2 “”完全实施方案
“”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实验方案(表)。

“”是指氮、磷、钾个因素、个水平、个处理。

个水平的含义:水平指不施肥,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水平(指施肥不足)水平×,水平(指过量施肥)水平×。

如果需要研究有机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处理。

表“”实验方案处理(推荐方案)
该方案可应用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拟合。

例如:进行氮、磷二元效应方程拟合时,可选用处理~、、,求得在以水平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效应方程;选用处理、、、可求得在水平为基础的氮肥效应方程;选用处理、、、可求得在水平为基础的磷肥效应方程;选用处理、、、可求得在水平为基础的钾肥效应方程。


外,通过处理,可以获得基础地力产量,即空白区产量。

其具体操作参照有关实验设计与统计技术资料。

4.1.2 “”部分实施方案
实验氮、磷、钾某一个或两个养分的效应,或因其它原因无法实施“”完全实施方案,可在“”方案中选择相关处理,即“”的部分实施方案。

这样既保持了测土配方施肥田间实验总体设计的完整性,又考虑到不同区域土壤养分特点和不同实验目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如有些区域重点要实验氮、磷效果,可在做肥底的基础上进行氮、磷二元肥料效应实验,但应设置次重复。

具体处理及其与“”方案处理编号对应列于表。

表氮、磷二元二次肥料实验设计与“”方案处理编号对应表
上述方案也可分别建立氮、磷一元效应方程。

在肥料实验中,为了取得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吸收养分量、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参数,一般把实验设计为个处理:空白对照()、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和氮、磷、钾区()。

这个处理分别是“”完全实施方案中的处理、、、和(表)。

如要获得有机肥料的效应,可增加有机肥处理区();实验某种中(微)量元素的效应,在基础上,进行加与不加该中(微)量元素处理的比较。

实验要求测试土壤养分和植株养分含量,进行考种和计产。

实验设计中,氮、磷、钾、有机肥等用量应接近肥料效应函数计算的最高产量施肥量或用其他方法推荐的合理用量。

表常规处理实验设计与“”方案处理编号对应表
4.1.2 其它实验方案
各地可以结合几年来的“”实验结果,布置单因素多水平高产高效肥料运筹实验,为农业高产高效提供科学施肥配方。

对于丘陵山区、黄土高原区可根据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和技术推广水平,进行肥料梯度实验、配比实验、肥料运筹实验和施肥方法实验及相应的验证实验。

4.1.3 实验实施
4.1.3 实验地选择
实验地应选择平坦、整齐、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实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及院、林遮荫阳光不充足等特殊地块。

同一田块不能连续布置实验。

4.1.3 实验作物品种选择
本规范中大田作物是指大田中种植的粮食、油菜、棉花、大豆等作物,田间实验应选择当地主栽的大田作物品种或拟推广品种。

4.1.3 实验准备
整地、设置保护行、实验地区划;小区应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实验前采集土壤样品;依测试项目不同,分别制备新鲜或风干土样。

4.1.3 实验重复与小区排列
为保证实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田间实验一般设~个重复(或区组)。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区组间允许有差异。

同一生长季、同一作物、同类实验在个以上时可采用多点无重复设计。

小区面积:大田作物小区面积一般为~,密植作物可小些,中耕作物可大些;小区宽度:密植作物不小于3m,中耕作物不小于4m。

4.1.3 实验记载与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