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药常识

儿科用药常识
儿科用药常识

儿科用药常识(摘录自首都儿科研究所)

儿童如何安全用药药物治疗是小儿治愈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正确的用药常常会在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充分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1.家长对所用的药物要有较全面的了解,了解有效成分、适应症、用药剂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2.注意患儿的个体特点:在选择药物及用药剂量上,要考虑孩子的年龄、身体的强弱、病情轻重、肝功能好坏、以前用过什么药及有无过敏史等,并将有关信息告知医生,以便做到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3.小儿选择药物品种宜少而精,小儿用药种类不宜过多。如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应注意避免体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毒副作用,因此几种药物应隔开一定时间服用。

有些药物对新生儿、婴儿或幼儿是忌用的,下表列出了部分小儿忌用的药物,望家长们注意孩子的用药情况。

1.氨基糖甙类可引起小儿耳聋,肾脏功能损伤;

2.喹诺酮类可引起小儿软骨发育障碍;

3.磺胺类可引起小婴儿黄疸,肾脏功能损害;

4.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粒细胞减少症;

5.氯霉素滴眼液不宜长期使用;

通常,新生儿指岀生至2 8天的小儿;婴儿指岀生到满1周岁以前的小儿;幼儿指1周岁后至3周岁的小儿。新生儿忌用的药物包括婴儿、幼儿所用的范围,婴儿忌用的药物包括幼儿所用的范围。

有些家长把小儿常用药称为“小药”,认为小儿用“小药”,对健康无妨,这种做法也不对。例如,一些消食化积的中成药,多含有大黄、牵牛子、朱砂等,大黄与牵牛子有泻下作用,用得不当会影响营养吸收;朱砂则会引起汞中毒。因此,无论服中药还是西药,都要问问医生,切不可随意服用。

即使补药、补品等营养药品,其实也是治疗药品。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等,擅自滥用这些药品会改变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后患无穷。据报道,早熟儿童中2 5%是滥补造成的假性早熟。在防治佝偻病的同时,严重存在着维生素D中毒的现象。专家告诫,纠正维生素D中毒比治疗佝偻病更复杂。

除此之外,为了小儿用药的安全保障,就医时还应主动向医生反映家庭用药史;用药时密切观察服药反应,如岀现呕吐、过敏不良反应,要立刻停药,并及时就医。

为什么不能用牛奶、果汁送服药物

1.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可在药片周围形成薄膜,包裹药物,使药物不易被吸收。牛奶中含多种钙、磷酸盐、铁等物质,能与某些药物生成络合物,使药物不易被吸收。

2.果汁中含有多种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不利于药物在小肠的吸收,影响药效。有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会增加副作用。许多碱性药物,与果汁同服后可被酸性物质中和而降低药效。因此家长不宜在孩子服药时用牛奶、果汁送服,最好用温开水送服。

儿童吃剩的药物能否留着服用一般不宜留着再次服用。药物的功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或必须新鲜制剂才产生治疗效果,若储存过久,便会失效。另外儿童也不是每次服用同一种药物。因此不宜留用吃剩的药物。

儿童用药疗程

什么时候停药最好?就一般疾病而言,用药至症状消失后遵医嘱停药。如疾病稍有好转就匆忙 减量或停药,会使治疗不彻底,留下隐患。

用药间隔的问题

1. 用药间隔应尽量将每天 24 小时均分,和作息时间协调。

2. 解热镇痛药一般要求 “必要时服 ”,但不是只要一烧就服药,用药间隔应注意,一般在 以上,如果服

药过频,不仅不会有好疗效,还会增加副作用或造成药物中毒。

药品的储存

为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疗效,要按照说明书保存药品,以下为几种保存条件的具体说明: 1. 阴凉处:指不超过 20 C

2. 凉暗处:避光,不超过20 C

3. 冷藏:指2-10C ,应放在冰箱内但不要冷冻。

小儿退热药的服用方法 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 退热药。常用的退热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可以每

4-6 小时用药一次,一日不超过四次。布洛芬, 可以每 4-6 小时一次,一日不超过四次。

退热药要慎用,尤其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服用退热药可能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 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退热药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有损害。服药期 间多饮开水,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儿童身体的毒害。

小儿消化不良的治疗? 引起小儿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如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异常、 染、精神心理因素等。需要分析原因再给予处理。总的来说,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要过饱,按 时进餐,多吃蔬菜、水果是调整消化功能的好方法。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使排便正常化 可能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小儿腹泻怎么治疗? 治疗原则:继续进食,合理调配,维持营养;迅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肠道内外感染; 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避免滥用抗生素。

钙剂能用牛奶送服吗? 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较高,单纯喝牛奶时钙的吸收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的范围,如果 将钙剂与牛奶同时服用,当钙质摄入量达到一定范围时,再增加钙的摄入就可能导致胃肠道对钙的 吸收下降;另一方面,钙制剂与牛奶混合后,可能导致牛奶中的大分子胶质发生变性,形成絮状沉 淀,影响牛奶的感官性状。

儿童服用中药比西药安全吗? 在中国,中药的使用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医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 中药使用的几千年时间里,通常人们认为中药 “治本 ”且是纯天然的、无害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 进步,对中药安全性的认识也随之发展变化,部分中药的不良反应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选择中药不 是“绝对安全的选择 ”,儿童服用中药也并不是绝对比西药安全。

儿童上呼吸感染要用抗生素吗? 上呼吸道感染是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例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腺 病毒、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很多人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误以为可以治疗一切炎 症。实际上,抗生素对于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是无效的。所以,儿童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家长切 不可随意给儿童应用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4 小时

Hp 感

孩子高热能连服退烧药吗? 发热属于防御反应,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但高热或持久高热可以引起脑损害,甚至死 亡。因此应该在医生严格指导下对症使用,且不可滥用、不可过量,用药时间也不可过长;因为退 烧药可以使小婴儿出汗过多,体温骤降引起虚脱。三个月以内的婴儿慎用 婴儿便秘可以用导泻药吗? 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尤其注意切忌滥用导泻药,常服这类药,会使宝宝肠壁活动依赖于 药物,导致功能失调便秘反而更加严重。

如果宝宝已经便秘三天以上了,妈妈可以使用药物来帮助宝宝解决便秘苦恼,如吃适量的泻 药,另外用开塞露或甘油栓插入孩子的肛门内,让药液在肠管内保留一段时间后再让孩子排便,宝 宝的粪便就会轻松地排出了。

婴儿湿疹用什么药品? 婴儿湿疹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病因复杂,好发于头面部,也可累及躯干四肢,表现为多形性 皮疹,伴严重瘙痒,引起婴儿哭闹不安,影响食欲、睡眠和身体发育。

较轻的婴儿湿疹,在局部有糜烂渗出的皮肤可局部用药,如果短期内疗效不佳,应及时就医。 对于没有渗出但皮肤表面潮红并且瘙痒的湿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有激素的药膏,但此类 药膏不宜长期使用,因为外用过多可被婴儿皮肤吸收,造成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或轻度萎缩。

对于湿疹严重而又影响正常睡眠的婴儿,可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或镇静剂(在医师指导下使 用),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婴儿的日常护理对湿疹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注意饮食、保持皮肤湿润、勤换衣物、避 免抓挠等。

儿童补维生素是越多越好吗?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含量甚 微,既不能提供能量,也不作为机体构成成分。大部分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 因此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维生素或维生素前体广泛存在于肉类、蔬菜、水果、粮食等食物中,如饮 食适当,机体吸收能力正常,且无特殊需要,一般可由饮食摄入满足需要。

维生素摄入过量也会引起中毒反应,所以即使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也应适量,不是越多越好。

儿童应该怎样补钙?

为预防佝偻病,早产儿生后 2周、足月儿生后 2周至 1 个月起,每日需补充维生素 D 400 800 IU 、元素钙 200 mg ;2 岁以后随着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的增多,添加辅食种类不受限制, 不再需要添加钙剂和维生素

由于一次大剂量补钙易使小肠吸收钙趋于饱和,因此分次小剂量服用钙剂比一次大剂量

服用吸 收率高,并且最好饭后 1

小儿感冒用药要慎重 感冒是儿童常见病,有的家庭备有 “小药箱 ”,孩子感冒了不到医院看病,拿家里储存的感冒药 给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药店给孩子买药吃。其实有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药对孩子是有危害的,如有些 感冒药含有扑热息痛、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等成分,这些成分对骨髓造血系统可产生抑制 作用,影响儿童血细胞的生成和生长,导致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降低儿童的免疫力,有的可 引起中毒性肝损坏。因此儿童感冒用药要特别慎重,建议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检查,区分感冒情 况,遵医嘱用药。

儿童服药剂量怎么算?

一般可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及成人剂量换算,方法如下

D 。

1.5 h 服用。

(1 )按小儿体重计算

1) 根据成人剂量按小儿体重计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70kg 此方法简单易记,但对年幼儿剂量偏小,而对年长儿,特别是体重过重儿,剂量偏大。

2) 根据推荐的小儿剂量按小儿的体重计算 每次(日)剂量=小儿体重X 每次(日)药量/kg

(2 )据小儿年龄计算

1) Fried 公式

婴儿量=月龄X 成人量/150

2) You ng 公式

儿童量=年龄X 成人量/年龄+12

3) 其他公式

1岁以内用量=0.01 X (月龄+3) X 成人剂量

1岁以上用量=0.05 X (月龄+2) X 成人剂量

根据年龄计算的方法不太实用,很少被儿科医生采用,但对某些剂量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药物, 如止咳药、消化药,仍有的以年龄计算。如复方甘草合剂,一般每岁用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3m2 这种计算比较

合理,但比较繁琐,首先要计算小儿体表面积。

体表面积=(体重X0.035) +0.1

此公式不适宜大于 30kg 以上的小儿。对 10岁以上儿童,每增加体重

5kg ,增加体表面积 0.1m2。女n 30kg=1.15 m2, 35kg=1.25 m2, 50kg=1.55 m2, 70kg=1.73 m2. 体重超过 50kg 时,则每增加 体重10kg ,增加体表面积 0.1 m2。

(4 )据成人剂量折算 小儿用药可按下表折算;

补钙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母亲孕期的情况而定:

如果母亲在孕期有腿抽筋、营养素摄入不全面的情况,或小儿是人工喂养、岀生后有营养不良 的情况,在孩子两个月时就需要补钙,同时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

如果孩子生长发育良好,没有以上列举的引起缺钙的因素,则不要急着补钙。

预防缺钙要从孕期做起,孕母要多吃牛奶、蛋类、瘦肉、动物肝脏、海产品、豆类、蔬菜、水 果等富含钙的食品。母乳中含有较多的易于吸收的维生素 D 、钙和磷,所以尽量鼓励母乳喂养。正

常小儿岀生后要加强日光照射,如果是夏季,满一月后即可开始户外活动,每天 1 — 2次,每次由

10分钟逐渐增加至 1小时;即使在冬季,只要没有风,早晨 9点钟以后也可到室外晒太阳。如果

在室内晒太阳,一定要把窗子打开,让阳光直射在孩子的身上,因为玻璃可以阻挡住紫外线的穿 透。 可适当地正确补充适量的维生素 D ,如每日滴服鱼肝油,也可在冬季肌注维生素

D 针剂。随着 小儿渐大,饮食要注意多样化,纠正偏食的坏习惯,多吃一些含钙及维生素全面的食物,如虾皮、 黑木耳、排骨、牛奶、动物肝脏等。经常在户外活动和玩耍,从小培养外岀锻炼的习惯,不要怕晒 黑或担心着凉而让孩子憋在房内。

小儿感冒别急着用药 儿童感冒了,到底该不该用药?怎样用药才安全有效?北京儿童医院呼吸内科的专家告诉我们 说,感冒是儿童的常见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 “伤风 ”四,季均可发生,但天气 炎热后多好发 “热伤风 ”即,风热型感冒,如果没有并发呼吸系统的细菌感染,即使不用药也可痊愈。 如果给孩子服用青霉素等抗生素,非但没有用处,反倒会增加机体的耐药性。为此,专家呼吁家长 们面对儿童感冒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以达到用药的安全有效:

1ml 。 小儿年龄

相当于成人用量比例 小儿年龄 相当于成人用量比例 初生?1个月

1/18~1/14 2岁?4岁 1/4~1/3 1个月?6个月

1/14~1/7 4岁?6岁 1/3~2/5 6个月?1岁

1/7~1/5 6岁?9岁 2/5~1/2 1岁?2岁

1/5~1/4 9岁~14岁 1/2~2/3

小儿多大补钙合适

但总的印象是剂量偏小,然而较安全,可供参考。

表1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用药剂量

1、无论用哪种抗感冒药,对孩子来说剂量都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一般以为宜;

5—7天内

2、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轻药物对儿童肝肾功能的损害。

3、3 岁以下的小儿,肝、肾、神经抑制机制发育尚未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否则易诱发惊厥、黄疸等。

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宜使用此类退热药。

5、如有发热,应尽量采用物理降温法,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6、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滥用抗生素不但对病毒无效,对儿童身体的毒害性却很大。

慎用与禁用的区别慎用是指谨慎应用,并非绝不能用,通常指小儿、老人、孕妇、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使用这种

药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因此用药要格外小心谨慎,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停止并向医师咨询。用即禁止使用,因为用后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

合理应用抗生素

1.能否应用抗生素,最好由医生决定,只要不合并细菌感染,就不要用抗生素。

2.不要过于频繁的调换抗生素,否则易产生耐药。

3.严格按时用药:抗生素一般6、8或12小时及每日一次,这是由药物在体内生效的速度不同

而决定,不应更改。

4.要按医嘱作必要的检查,如化验血和尿,检查肝、肾功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