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公开课)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第【1】篇〗语文要素阅读: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自主阅读诗歌,说出阅读感受。

人文主题通过想象画面,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自主阅读诗歌,并主动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1.课件。

2.搜集有关雨后天晴的美文与。

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雨后天晴的美文与。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同学们,在雨过天晴的时候你们都想做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大家的想象都很丰富,想法也很美好啊。

我国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描写雨后天晴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

(板书:在天晴了的时候)3.作者简介。

(出示诗人)戴望舒: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其代表作是小诗《雨巷》,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4.教师配乐范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提问:这首诗带给你什么感觉?预设:自由自在、悠闲、宁静、奇妙、优美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提示: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

2.认读生字词。

出示需要认读和理解的生字词,重点指导学习多音字“曝”和“晕”。

(1)出示“曝”:①字源解说:会意字。

从日,表示日下晒物;从暴,暴是曝的本字,其古文字形体像把米拿到阳光下去晒;暴(pù)兼表声。

本义是晒。

②读音指导:读pù音时,可组词~晒、~衣、一~十寒(比喻没有恒心),读bào时,可组词~光(a.使摄影胶片或感光纸感光。

b.隐秘的事情暴露出来,被众人知道:事情在网上曝光后,他压力很大。

)(2)出示“晕”:①字源解说:本义是“日月周围的光圈”,这是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

甲骨文像太阳周围有日晕。

小篆出现形声字“”。

后借为形容头晕或昏迷的症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领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故事课件、黑板、教案、教学挂图。

2.学生准备:备课笔记、课后习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课前准备好的视频《在天晴了的时候》,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氛围。

2. 学习文本
1.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生分组讨论,展示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拓展练习
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在课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答课内未解决的问题。

六、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学习故事《在天晴了的时候》深入理解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思考并总结故事中的主要道理,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以上便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学习使用语言表达感情和情感。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能力目标1.能够听懂故事情节,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感恩之心,体会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3.讲台道具:天空布景4.学生复印品:学生自带课本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PPT上展示蓝天白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蓝天白云的美丽。

然后导入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解释生字词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引导(10分钟)和学生一起讨论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情绪的影响。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天气晴朗时的快乐经历。

4.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小花遇到的困难,以及她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分享自己对于课文中的感悟。

5. 作文训练(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晴朗天气下的快乐场景。

6. 课堂展示(5分钟)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作文,进行互动讨论。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还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老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想象在天晴了的时候,小径中的自然清新的画面。

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诗句,结合诗句内容想象画面,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

2.展开同学之间的交流,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或者动手画一画,感悟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

采用同学互助的方法自主学习。

在阅读课文时领悟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理解诗歌内容,想象在天晴了的时候小径中清新的画面,激发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雨后天晴的美文与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播放与介绍学生收集的资料、。

(课件展示)(二)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同学们,在雨过天晴了的时候你们都想做些什么?(三)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过渡:我国诗人戴望舒就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清新的小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二、初读课文,捕捉直觉(一)初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划出来。

(展示课件)(二)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1.读课文,解决文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

同学互助,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

2.同桌互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一)默读课文,思考:诗人在雨后初晴的小径上看到了什么?(展示课件学习提示)(二)班内交流,把关键的词语划出来。

板书。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一)朗读全诗。

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小学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课后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能将自己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与憧憬,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二、教学重点认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将自己的感受也编成小诗。

四、教学准备教师:《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的MTV或录音及文中重点语句的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图片或文章。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的MTV。

)你们知道这首歌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意境吗?这首歌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大自然中,通过我们的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大自然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

(板书课文题目)“在天晴了的时候”指的是什么?(雨过天晴的时候。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雨过天晴的景色是怎样的?雨过天晴后,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新阳等都有什么变化?)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欣赏雨过天晴后的美景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同桌互读互查,注意纠正错音。

再读课文,想想:雨过天晴,大自然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哪些诗句写了小路?哪些诗句写了小草?哪些诗句写了小白菊?哪些诗句写了凤蝶儿?还有新阳,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画。

(如果学生答到了新阳,教师相机板书。

)(如果学生没提到新阳,教师可启发学生:面对这雨后美景,诗人想起了什么?)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很美?为什么?你能试着读出美感吗?指名读。

评读。

你们已经知道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都是什么样的了。

如果让你画这几种景色,你想怎么画?(学生简述自己的画画思路。

)教师: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去看一看这雨后的大自然吧!教师配乐范读。

你们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学生自由说:美丽的图画或彩色缤纷的画面等。

《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案说课稿及课后习题

《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教案说课稿及课后习题

《在天晴了的时候》公开课精品教案说课稿及课后习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在天晴了的时候》,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感受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中的意境。

难点:领悟诗中的哲理,学会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在天晴了的时候》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诗人杜甫的相关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天空、小路、小白菊、凤蝶等。

(2)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景象?天气晴朗的时候,你们喜欢做什么?(3)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出课题《在天晴了的时候》。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分组朗读,比赛谁读得有感情。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境,如“小路”、“小白菊”、“凤蝶”等。

(3)讨论诗中的哲理,如何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4. 欣赏与感悟(1)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

5. 小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境和哲理。

(2)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写一篇关于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作文。

六、课后习题:1. 背诵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

2. 写一篇关于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作文。

3. 搜集其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歌,进行阅读和欣赏。

4. 深入了解杜甫的生平和作品,与同学分享你的收获。

5. 推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并说明理由。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

“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

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径!在语言上,诗人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在感受清新活泼的雨后村景时,似乎又感受到暗藏在诗中的“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似乎在表达心中的“淡然”“宁静”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课题在天晴了的时候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炫、怯”等6个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描写一种景物。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导入课题,介绍作者1.【出示课件2】出示一组雨过天晴的图片,师:看着这组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雨后初霁、云开日出、云消雾散谈话环节可以创设一个氛围,使学生兴趣被激发,能够集中精力到新的学习任务中来。

)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2.师:雨过天晴,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自由介绍)3.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篇描绘雨后天空美丽景象的诗歌。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易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本课要求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

但部分学生对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诗歌情感表达和意境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诗歌相关图片、音乐等。

2.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雨后的天空音乐,引导学生想象雨后的景色,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的景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例如:诗歌中的“小草”和“小白菊”分别代表了什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天空的诗歌?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

“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

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径!
在语言上,诗人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在感受清新活泼的雨后村景时,似乎又感受到暗藏在诗中的“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似乎在表达心中的“淡然”“宁静”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

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

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人物评价
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雨巷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

(钱理群)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 chì chù)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炫()瓣()曝()慢()
眩()辩()瀑()漫()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尘垢()水珠
()新泥()溪流()阴霾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不再()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试试(),然后一瓣瓣地()。

作者在这段话中运用了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小白菊的情景。

我是从这些词语品味出来的。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请你仿照课文写出你曾细心观察过的一种花开放时的情景。

参考答案:
一、炫(炫耀)瓣(花瓣)曝(曝光)慢(缓慢)
眩(眩晕)辩(争辩)瀑(瀑布)漫(漫长)
二、(更加)美丽(洗净)尘垢(抖去)水珠
(啄)新泥(涉过)溪流(推开)阴霾
三、(胆怯)(寒),(暖),(绽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