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措施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徐 彬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使人充满活力。
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是为了让在校生充分的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益处,提高大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在日后的生活中享受健康人生。
高校体育是针对高校在校生进行的有针对的体育课程训练,增强在校生活力,使在校生得以脱离紧张的学习氛围,这对于高校在校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疏导作用,高校体育改革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高校体育改革高校体育改革是新课改要求下,提出的改革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高校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也是对高校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的运动可以使高校生变得心胸豁达,开拓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体育运动不仅是外在的改变,更能改变人内在的心理素质,持续的体育锻炼,可明显缓解高校生在校压力,引导在校生以更积极的状态面对困难与挑战。
高校体育改革还以提高高校生运动知识,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提高运动知识,可以丰富扩展高校生眼界,了解各种体育知识,有助于引发高校生体育兴趣,通过学习体育知识也可以引导高校生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以后养成体育习惯做出前期铺垫。
了解和学习体育运动知识,还可以合理规避潜在的体育运动风险,使高校生明白如何科学运动,如何健康运动,避免因运动方式不当使自身受到伤害。
运用体育知识还可以有用于帮助他人,如援助在体育运动中受伤的人,或是引导体育受伤人群的伤后恢复。
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2 改革面临的问题高校体育改革虽然有序进行,在一部分学校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改革是有阻力的,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客观条件因素,也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二者相结合使得高校体育改革面临复杂的,严峻的问题。
2.1网络社会阻碍体育改革网络与体育看似是两不相干的事情,但是在高校体育改革中发现,网络似乎已经成为体育改革的拦路虎,网络时代资讯发达,高校生也享受到了网络带来的福利,高校生的社交手段也慢慢变得多样起来,不再传统社交方式那样,想要进行人际社交就必须要走出家门。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更高。
终身体育理念就是指在人的一生中保持身体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身体功能长期得到保持和提高。
这种理念对于现代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因为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和身体成长后期,这时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够影响终身的身体健康。
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深入贯彻终身体育理念,加强体育教学改革,以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
一、加强体育教育课程的开展高校可以针对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需求,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如健美操、瑜伽、跑步、舞蹈等。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全身肌肉、提高体能。
同时,加强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增加身体防卫自护等内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包括身体素质、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等多个方面。
同时要注重实际运用能力的评估,如体育竞技、社交能力等。
题目要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推广校内外活动高校可以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
此外可以加强开展社区健身活动、组织户外拓展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升华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的机会。
四、增强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以更好的推进体育教育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服务。
五、建立有效的体育教育管理机制制定有效的教育管理体系和政策,加强体育体系的统筹协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确保终身体育理念在高校得到充分的贯彻和实践。
以上就是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的介绍,这些改革措施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高校要搭建一个全方位的平台,让青春的力量不仅闪耀在课业和理论之上,在校园体育的舞台上也同样能创造出闪亮的成就。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及改革措施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及改革措施
影响因素:
1. 教育体制和课程安排:高校体育课程在学生学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不足,导致对体育课的投入不够,教育体制中对其他专业学科的重视
程度过高,给体育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制约。
2. 学生受教育水平的差异: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很大差异,有的
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对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教学资源的不足:部分高校在体育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缺乏
的情况,制约了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改革措施:
1. 重视和提升体育课程在学生学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体育学科体系,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和保障措施。
2. 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实现对每个学
生的个性化教育、针对性教育。
3. 加大国家和地方对高校体育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建设、体育器材采
购等方面的投入,在体育教育资源方面提高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以提升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4. 开展体育教育观念的广泛宣传和推广,弘扬健康和促进和谐社会的理念,以时代发展,推广体育课堂教学的更新和新型教学模式。
学校体育课改革方案

学校体育课改革方案【学校体育课改革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校决定进行体育课改革,以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二、目标设定1. 健康意识培养: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意识,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2. 综合能力提升:通过体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3. 形成性格塑造:通过体育课的开展,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坚毅等品质,塑造健康积极的个性。
三、改革内容1. 优化课程结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调整体育课程的结构。
将课程内容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团体协作训练和项目实践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比例合理分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强化素质培养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利用团体协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参与各类体育项目实践,培养他们的运动技巧和比赛经验。
3. 引入科技手段在体育课堂上,引入科技手段,如运动监测设备、数据分析软件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同时,体育教师可以借助科技手段进行教学辅助,提升教学效果。
4. 加强师资培训为了保证体育课改革的顺利推进,学校将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
组织专家授课、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
5. 定期评估和调整为确保体育课改革方案的实施效果,学校将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体育成绩分析等方式,获取改革方案的反馈意见,及时对方案进行合理调整。
四、实施计划1. 制定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在改革方案制定后,由体育教研组制定体育课程的大纲和教学计划,确保内容合理、有序。
2. 开展教师培训:组织专家授课、教研活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
3. 改进教学设备和场地:根据改革方案的要求,适时改善学校的体育设备和体育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终身体育理念强调通过体育活动培养个体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并使其形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贯彻终身体育理念,需要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改革课程设置。
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注重体育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贯彻终身体育理念,可以引入多元化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多个项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的。
要贯彻终身体育理念,可以采用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实际运动中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当前,很多高校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相对薄弱,对于终身体育理念的理解和实施能力有限。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高校可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还应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局限在学校内部。
要贯彻终身体育理念,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借助社会资源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
学校可以与当地的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和活动。
要注重体育评价的改革。
传统的体育评价主要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
要贯彻终身体育理念,需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体育技能、身体素质、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
贯彻终身体育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师培训、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以及改革体育评价等措施,可以促使高校体育教学走向终身体育的道路,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

予 了规 定 . 学生得 不 到 全方 位 的发 展 。体 育 工作 者 只 须 带 学 生 完 成硬 性 指 标 即可 。这 一 “ 标 ” 教学 目 达 的 标 。 重阻 碍 了体育事 业 的前进 。 严
质功 能 。 “ 强体 质 ” 即 增 。针对宏 观 目标 , 采用 素质 教 应
与手 段 的倒 置 与 错 位 ; 制 了学 生 的个 性 发展 , 抑 使学 生感 到枯 燥无 味 。 习积极 性大 打折 扣 。 学
育 的方 法 , 立 终 身 教 育 的 思 想 , 促进 学 生 身 体 和 确 在 技 能 发 展 的 同时 , 应 养 成体 育 意识 和习 惯 , 获得 还 并
为 响 应党 中央 “ 面 推进 素 质教 育 ” 全 的号 召 , 深化 体 育 改革 势在必 行 。与此 同时 , 改革 开放 以来 , 们 的 人
生 的体育意识、 掌握各种技能方法为主 ; 课外则参 加
作者简介 : 殷正红 (9 6 )女 , 16 一 , 江苏南通人 , 副教 授 , 研究方 向: 体育教学 。
1 目前 高 校体 育教 学 中存 在 的问题
必须 进行 改革 。
对 高 校 体 育 的 改 革 能使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思 想 从 唯 1 . 1教学 目标 简单 化 学 生是 否 通过 《 国家体 育 锻炼 标 准》 成 了 目前 高 ,
“ 生物 体 育观 ” 渐 向“ 逐 三维 体 育观 ” 变 , 而拓 宽 了 转 从
忽 略 了如何 培养 学 生 坚持 长 期锻 炼 。 因此 , 样 的课 这
长期 的改 革过程 中 ,摸索出一套科学 的体育考核体
体育教学改革举措

体育教学改革举措“体育教学改革举措”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改革体育教学举措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举措,并给出总结。
一、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体育课堂注重技能训练,存在过分强调成绩的问题。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体育的乐趣,学校应该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改革。
首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参与。
其次,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方案。
二、选修课程的开设为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学校应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
例如,开设篮球、足球、游泳、跆拳道等课程,让学生能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项目进行学习。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长和特长。
三、体育场馆和设备建设体育场馆和设备的建设是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学校应加大投资力度,提供更好的场馆和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社会体育机构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建设运动场馆和设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
四、体育教师培训和素质提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注重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五、校园体育赛事的组织学校应积极组织校园体育赛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通过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学生可以锻炼身体、提高技能,并且在竞技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此外,校园体育赛事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
六、体育健康教育的加强学校必须加强体育健康教育的力度,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健康价值观。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还应加强对体育伤害预防和急救知识的培训,提高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安全意识。
体育课教学改革方案

体育课教学改革方案引言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当前的体育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革。
为了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将提出一些体育课教学改革方案。
第一部分:理念转变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是进行理念转变。
传统的体育课更注重技能的培养和体能的强化,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转变理念,将体育课视为一门综合学科,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创新在体育课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情境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技能。
第三部分:多元化体育活动传统的体育课普遍以篮球、足球为主要内容,然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各不相同。
因此,我们需要多元化体育活动,例如跳绳、太极、羽毛球等,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
第四部分:注重体育课的知识传授除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课还应注重对体育知识的传授。
学生通过学习体育知识,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不同运动的规则和技巧,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第五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体育比赛规则、设计新的体育项目等方式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六部分:加强体育课教师的培养优秀的体育课教师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养,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第七部分:建立良好的体育设施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与体育场地和设施的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学校应该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改善体育场地和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第八部分:与社区体育结合学校的体育课教学可以与社区的体育活动结合,例如与社区的体育俱乐部合作,邀请专业的教练来指导学生,举办联谊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措施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高校中的体育教学需要进行一系
列的改革,主要是为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体育课堂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笔者结合工作经历,在本文中分析了当前我国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及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校;体育;改革;措施
一、高校教学改革的意义
大学生具有一个强壮健康的体魄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体育教学
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然而当前很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令人担忧,存在各种
各样的问题。
当前,在国家十分重视高校体育教学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应当抓住
机遇,对体育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一个高效科学的体育教学系统,努力提
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体能素质[1-3]。
所以,目前进行高校体育改革具
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1.创新并改革教学手段
当前,很多的高校体育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过于传统的问题,亟需得到改进与完善,进一步的明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目标,更为关键点的是高
校体育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地创新和改革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
主要是填鸭式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改革后的体育教学主要是需要教师发挥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并探索新的知识。
另外,高中体育教师还
需要引入和借鉴国外一些较为成熟的教学方式、内容及观念,大胆的创新一些教
学手段[4-6]。
笔者认为,创新并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体育教学的目标明确;2)创新教学方法。
让高校的体育教学更加满足
现代教学的内容以及目标。
2.改革并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高校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是建立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上的,这样的教学评
价体系主要是依据大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的态度以及自身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
一些奖励与表扬。
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正能量的,它的作
用在于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体育知识,同时还能够转变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因此,高校体育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当给大学生进
行全方位的评价,当前很多的高校教学评价体系实际上未能复合高校的教学要求
以及学生体育学习的要求,同时评价形式相对单一,广大的高校需要积极的抓紧
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让隐形和显性的教学模式相融合,眼前和长远
的教学模式并重发展,进而完善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制度,不断的推进高校体育
教学的发展和改革,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7]。
3.努力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水平
广大的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面对的对象,为了培养大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爱好,高校体育教师的自身水平十分的关键,笔者认为,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具备
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与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开发体育课程的能力、训练能
力以及教学能力。
同时广大的高校体育教师一定要抛弃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自
身要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水平及意识提高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
的理解体育的真正意义所在[8-9]。
结合高校的教学实际来讲,高校体育教
师还应当具有以下的一些基本素养:专业及专业相关的科学知识、良好的教师行
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社会道德要求和做人的基本准则、爱岗敬业。
广大的体育教
师应当不断的与时俱进,提升自我的额业务水平,在强化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初步加强社会服务(含社区教育)的职能以及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开展经
常性的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研究,不断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三、小结
高校体育教学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伴随着高校的整体教学事
业的不断进步也在不断的在发展,然而,很多高校中的体育教学仍然存在很多的
问题,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10]。
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当加快教学改革
步伐,努力实现我国高等体育教学的系统性以及全面性。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实
际上是一种系统性的事业,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要求学生、老师以及高校的共
同努力以及协调配合。
教师还应当创新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的教学观念,努力
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建立并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断的摸索出一个结合当
今高校教学实际的发展改革道路,努力培养出具有健全心理素质以及强健身体素
质体育的行业优秀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琛.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7):79-80.DOI:10.3969/j.issn.1009-5489.2013.27.213.[2]孙萌,张楠.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8):120-122.DOI:1
0.3969/j.issn.1004-3985.2013.18.053.[3]徐浩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49-49.
[4]任波,王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
13,3(1):64-65.
[5]李兴志.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问题及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30).
[6]周新梁.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4):105-106.
[7]郑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4,(2):175-176.
[8]曹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7):67-68.
[9]苏海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73-74.[10]董燕.浅析高校体育教学现
状与改革措施[J].商,2013,(13):327-327.。